马克思主义作业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作业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作业

判断题:(共5题,每题2分)1.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2.马克恩主义的基车观点,是吴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特殊规律的科学认识。

()3.马克恩主义在当今也界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日益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4.学习马克恩主义,不能停留在对知识和方法的掌握上,还要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

()5.马克恩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品格。

()单选题:(共20题,每题2分)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2.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A.资本主义的利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支独立的政治力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4、“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A.归纳与演绎B.分析与综合C.抽象到具体D.实践到认识5.在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违背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则,犯了( )A类似经验论的错误B.类似詭辩论的错误C.类似相对主义的错误D.类似唯理论的错误6.把静止绝对化的观点是( )A.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现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辩证法的观点7、割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 )A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的错误B.难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C.循环论和直线论的错误D.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错误8.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强调(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9.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最根本特征是( )A劳动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B.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商品C.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D 劳动力价值受历史道德因素影响10. 把剩余价值看成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就转化为( )A成本价格B生产价格C.利润D.利息11.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 )A.垄断代替自由竟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B.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C. 银行资本代替工业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D.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12、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 )A.银行资本家B.工业资本家C.金融寡头D.商业资本家1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A.两种劳动B.两次劳动C.两个过程的劳动D.同 -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14.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 )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 德国古典哲学C.难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15.中国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的同- -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I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17.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18. 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难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难物主义19. 从认识论上说,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 )A.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B.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C.互相依存的关系D.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关系20.实践有力地驳斥了不可知论,因为它能够把( )A.真理变成现实B.谬论转化为真理C.人的认识能力无限提高D.人的认识器官无限延长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1. 量变:2. 质变:3 .哲学基本问题:4.可知论与不可知论:5.主观能动性:简答题:(共2题,每题9分)1、什么是马克恩主义?2、述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吴系,并运用这一原理说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

2024年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试题: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矛盾的认识。【附全答

2024年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试题: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矛盾的认识。【附全答

2024年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试题: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矛盾的认识。

【附全答案】国家开放大学24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试卷B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4春+试题B一、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100分,共100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上的各种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而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所以,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核心。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

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闩身中的矛盾。

’列宁常称这个法则为辩证法的本质,乂称为辩证法的核心。

因此,我们在研究这个法则时,不得不涉及广泛的方面,不得不涉及许多的哲学问题。

如果我们将这些问题都弄清楚了,我们就在根本上懂得了唯物辩证法。

”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矛盾的认识.答:矛盾,这一哲学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矛盾,即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

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于矛盾,我有着深刻的认识,它不仅是一种学理念,更是一种方法论,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矛后是事物发展的根木动力。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

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就是矛盾。

矛后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正如毛泽东在《矛论》中所言,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这种对立和统一,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

正是这种变化,推动者事物不断向前发展,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矛后推动事物发展的例子,比如,在社会领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也是矛盾推动生物进化的重要方式这些例子都说明,矛后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2024年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试题: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实践的理解。【附全

2024年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试题: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实践的理解。【附全

2024年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试题: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实践的理解。

【附全答案】国家开放大学24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试卷A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4春+试题A一、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100分,共100分。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的笔记,它被恩格斯誉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系统论述了实践的观点,揭示了科学实践观的基本内容。

他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翁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宜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

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日’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

”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实践的理解.答:|实践,这一词汇在人类哲学和社会科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中,实践更是被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马克思在《关于哉尔巴哈的提纲》中对实践的深刻阐述,不仅批判了以往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也为我们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首先,实践是趋向善的活动。

理论活动不以任何外在目的为目的,仅以臼身为目的,即为了求知而求知,求知本身就是目的。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这是最高贵的活动,也是拥有闲暇的人才能从事的活动。

实践活动的本性是趋向善,”实践或行为,是对于可因我们(作为人)的努力而改变的事物的、基于某种善的目的所进行的活动”。

也就是说,实践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活动,其知识形态是伦理学和政治学,实践活动希冀解决的是个人的完善和善治问题。

马克思继承了亚里士多德思想中实践趋向善的观点,马克思认为的劳动应该导向实践,而不是创制。

他认为任何物种的本质在于其存在,而人的存在就在于其生产性,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1-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1-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_在线作业_1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13道小题,总分值65分) 1.(5分)A 科学社会主义B 马克思主义文化历史C 马克思主义哲学D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B 回答正确展开 解析 知识点0.1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5分)A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 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C 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D 三大工人运动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C 回答正确展开 解析 知识点0.2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5分)A 核心B 合理内核C 基本内核D 精髓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B 回答正确展开 解析 知识点0.2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4.(5分)A 理论联系实际B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C 实事求是D 一切从实际出发 纠错下列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的是()。

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

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A 回答正确展开 解析 知识点0.4 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5.(5分)A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B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C 回答正确展开 解析 知识点1.1.1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6.(5分)A 生命物质的共性B 有形物质的共性C 一切物质的共性D 自然物质的共性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C 回答正确展开 解析 知识点1.1.1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7.(5分)A 普遍性B 永恒性C 客观性D 有用性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C 回答正确展开 解析 知识点1.1.3 三、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8.(5分)A 通过改造世界消灭客观规律B 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规律C 通过改造规律反映客观世界D 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马原教学实践作业(3篇)

马原教学实践作业(3篇)

第1篇一、作业背景马克思主义哲学,即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为了提高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本次马原教学实践作业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魅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作业目标1. 提高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2.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问题的能力;3. 增强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作业内容本次马原教学实践作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选题与论证(1)选题:结合自身专业和兴趣,选择一个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的研究课题,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实践”等。

(2)论证:在选题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课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2. 调查与实践(1)调查:针对选题,通过查阅文献、访谈、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

(2)实践: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应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如针对选题,开展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课题研究等。

3. 撰写论文(1)论文结构:论文应包括引言、正文、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简要介绍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正文部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选题进行分析和论证;结论部分总结全文,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2)论文内容:在论文中,要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选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同时,要注意论文的逻辑性和论证的严密性。

四、作业要求1. 选题要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力求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论文结构完整,逻辑清晰,论证严密,语言表达准确;3. 论文字数不少于1500字;4. 论文格式规范,符合学术论文写作要求;5. 作业截止日期为XX年XX月XX日。

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考作业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考作业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考作业及答案专题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1.19世纪30年代, 英、法、德、俄同时完成了工业革命.)。

选择一项:对错2.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三大工人运动, 说明无产阶级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历史地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选择一项:对错3.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古典哲学, 奠基于康德, 经费希特、谢林, 由费尔巴哈集其大成, 终结于黑格尔()。

选择一项:对错4.从17世纪到19世纪, 产生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选择一项:对错5.1844年初, 马克思在《德法年鉴》发表《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章, 使他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

选择一项:对错6.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描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的必然性()。

选择一项:对错7.马克思恩、格斯于1846年, 成立了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选择一项:对错8.恩格斯为共产主义同盟写了两份草案, 其中, 第二份草案是《共产主义信条草案》()。

选择一项:对错9.《共产党宣言》指出, 人类历史上的任何社会形态都具有暂时的性质, 资本主义社会也不例外, 这是由物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所决定的()。

选择一项:对错10.《共产党宣言》指出, 迄今一切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 生产力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选择一项:对错二、单选题1.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选择一项:A.主要矛盾B. 基本矛盾C.次要矛盾D.重要矛盾2.十九世纪上半叶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欧文、圣西门和()。

选择一项:A.费希特B.费尔巴哈C.李嘉图D.傅立叶3.下列哪本著作是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11. ( 单选题 )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本题2.0分)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政治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学生答案:D标准答案:D解析:得分:22. ( 单选题 ) 世界观是( )。

(本题2.0分)A、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B、人们对精神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C、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D、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23. ( 单选题 )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这个谚语说的是()。

(本题2.0分)A、时间具有一维性B、物质运动具有持续性C、时间具有有限性D、物质运动具有顺序性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24. ( 单选题 )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 )。

(本题2.0分)A、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B、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C、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D、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25. ( 单选题 ) 在意识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

(本题2.0分)A、忽视意识的主观特征B、抹煞意识的主观特征C、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D、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26. ( 单选题 ) 下列关于意识起源的正确说法是( )(本题2.0分)A、意识是主观自生的B、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27. ( 单选题 ) 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是( )(本题2.0分)A、前者是可知论,后者是不可知论B、前者是能动反映论,后者是机械反映论C、前者是反映论,后者是先验论D、前者是唯理论,后者是经验论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28. ( 单选题 ) 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本题2.0分)A、兴趣爱好B、社会实践C、求知欲望D、好奇心理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29. ( 单选题 )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本题2.0分)A、概念、判断、推理B、感觉、知识、表象C、抽象、具体、再抽象D、分析、归纳、综合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210. ( 单选题 ) 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包罗万象的真理是不存在的,这是因为真理具有( )(本题2.0分)A、绝对性B、相对性C、全面性D、片面性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211. ( 单选题 ) 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生产工具属于( )。

马克思实践教学作业(3篇)

马克思实践教学作业(3篇)
5. 解决住房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住房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我们要加大住房保障力度,推进住房制度改革,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
四、结论
通过对我国当前社会矛盾的实践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现实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将其应用于解决我国社会矛盾,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
3. 探索马克思理论在当代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作业内容
1.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观点
(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阶级斗争: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3)共产主义: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阶段。
2. 当代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4. 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问题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引发社会矛盾。
5. 住房问题
我国住房问题突出,一线城市房价持续上涨,普通百姓购房压力巨大。农村地区、中小城市住房条件相对较好,但人口流动导致城市住房需求增加,住房问题成为社会矛盾之一。
(3)阶级斗争理论: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阶级斗争的主要表现形式。
3.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的应用
(1)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许多国家在马克思理论的指导下取得了巨大成就。
(2)国际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国际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解决国际争端,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3)文化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文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有助于推动人类文化繁荣。
四、作业实施

马克思主义原理在线作业

马克思主义原理在线作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100分1.第1题规律是()A.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事物外部表面的偶然联系C.人们按需要制定的规则D.人们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法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2.第2题辩证法所讲的同一是指()A.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B.不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C.绝对的同一D.抽象的同一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3.第3题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析性相统一的规律是()A.联系和发展的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4.第4题哲学是()A A.人们对各种具体事物的看法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义观点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5.第5题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说的是世界万物()A.是不是普遍联系的问题B.是不是永恒发展的问题C.是不是有一个共同本原的问题D.是不是有共同规律的问题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6.第6题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A.交通警察维持交通秩序B.医生给病人做手术C.农民收割庄稼D.运动员参加体育比赛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7.第7题“白马非马”这个命题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B.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联系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联系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联系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8.第8题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是()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D.事物发展的过程和结果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9.第9题空间的特点是()A.三维性B.一维性C.可知性D.连续性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10.第10题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手脚分工B.语言产生C.生产劳动D..社会交往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11.第11题"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国开2023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精选五篇

国开2023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精选五篇

国开2023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作业论述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

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隙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理论联系实际,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参考答案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

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观点之一。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从量上看,人民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在创造历史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的。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广大的劳动群众是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创造了人们吃穿住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以及从事政治、科学、文化艺术等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前提。

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劳动群众在生产过程中不断积累和传播生产经验不断改进和发明生产工具,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随着生产过程的现代化和繁重体力劳动的逐浙减少,知识分子的脑力劳动在生产活动中将变得更为重要。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精神生产动的主体也是人民群众。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供给全世界以衣食等等社会物质生活资料,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不仅以其实践活动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取之不尽的源泉,而且以其千百万创造者的伟大的力量和智慧,为人类社会提供不可胜计的精神财富的成品。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

1.第1题下列各项属于社会革命的是()A.社会各阶级之间的经济斗争B.先进阶级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的斗争C.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激烈的政治斗争D.各种不同政治势力之间的武装斗争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2.第2题哲学是()A.人们对各种具体事物的看法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义观点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3.第3题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A. 是否承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 是否承认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D. 是否承认上层建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4.第4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A.意识是人脑自生的B.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D.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5.第5题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6.第6题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A.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B.发动群众,调动人们的积极性C.发展教育,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D.认识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7.第7题我国当前进行的改革是()A.对社会根本经济制度的变革B.对社会根本政治制度的变革C.对思想观念的根本变革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8.第8题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B.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C.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D.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9.第9题社会存在是指()A.社会管理体制B.社会政治法律制度C.社会精神生活过程D.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10.第11题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A.感觉-知觉-表象B.意识-物质-意识C.实践-认识-实践D.概念-判断-推理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11.第12题通过实践和调查,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然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及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及参考答案

大作业(一)【单选题】1.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现出来的这说明()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B.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偶然性C.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向质变转变的过D.事物发展是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正确答案:A2.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正确答案:C3.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正确答案:B4.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A.观察实验方法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D.归纳演绎方法正确答案:C5.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C6.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A.产品的分配形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正确答案:B7.杰出人物的产生是()A.纯粹是必然的B.纯粹是偶然的C.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D.有些人是必然的,有些人是偶然的正确答案:C8.“谋事在人,成事在天"()A.唯物主义的历史观B.宿命论的历史观C.唯意志论的历史观D.循环论的历史观正确答案:B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B.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古希腊素朴唯物主义哲学正确答案:A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正确答案:D11.物质的本质特性是()A.客观实在性B.实物性C.结构性D.可分性正确答案:A12.所谓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A.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的桥梁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是主观的D.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正确答案:D13.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A.培根、洛克英国B.圣西门法国、欧文英国C.黑格尔、费尔巴哈D.斯密、李嘉图英国正确答案:C14.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是()A.辩证法观点B.形而上学观点C.唯物主义观点D.唯心主义观点正确答案:D1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正确答案:C16.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永恒发展的观点,另一个是()A.普遍联系的观点B.对立统一的观点C.质量互变的观点D.辩证否定的观点正确答案:A17.“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马克思主 义的诞生》 作业设计方案

《马克思主 义的诞生》 作业设计方案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目标1、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包括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2、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如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等。

3、引导学生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意义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二、作业内容1、知识梳理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教材和资料,梳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包括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阶级矛盾的激化、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等,并以思维导图或表格的形式呈现。

让学生总结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生平事迹,以及他们为创立马克思主义所做的努力和贡献。

2、文献阅读与分析为学生提供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著作选段,如《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要求学生阅读并分析其中的关键观点和论证方法。

布置学生阅读关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学术研究论文,要求学生撰写读书笔记,总结论文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并对其进行评价。

3、案例研究让学生选择一个当代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劳动权益保护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要求学生研究一个历史事件或社会现象,如巴黎公社运动,分析马克思主义在其中的影响和作用。

4、小组讨论与展示将学生分成小组,围绕“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这一主题进行讨论。

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课堂展示,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组织学生就“马克思主义是否适用于解决当今全球面临的挑战”这一话题展开辩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5、写作任务布置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必然性”的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分享阅读马克思主义相关著作后的心得体会。

三、作业形式1、书面作业包括思维导图、表格、读书笔记、小论文、读后感等。

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语言通顺。

2、口头作业课堂展示、小组讨论发言、辩论等。

要求学生表达清晰、声音洪亮、观点有理有据。

四、作业评价1、评价标准知识掌握: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主要理论观点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业11.哲学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它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能否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

这个问题是在认识论上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

第一方面是根本的方面,它的解决制约着第二方面如何解决。

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着第一方面。

2.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1)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或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2)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物质。

唯心主义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精神。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历史形态。

(1)唯物主义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把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原初的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如水、火、气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具有非科学性、直观性、猜测性的局限性。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把基本粒子的构成、物质结构、物质结构的某种属性即原子作为世界的本原。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解释物质本原问题上具有了科学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

(2)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看成是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当成是世界的本原。

二者的区别在于对“精神”的不同规定,但它们的实质都是一样的,都是把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行为表现作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行为表现作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行为表现作业时光总是如白驹过隙般那样匆匆, 不知不觉间, 时光的脚步便带我们踏进了期末, 回想着这一学期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的学习, 从刚开始的不甚了解, 到后来的逐渐喜爱, 再到如今的乐在其中, 多像是我与“马克思”相识、相知、相恋的故事啊!之前的我是个天真的孩子, 一直以自己感性的思维解读着这个世界, 然而在邂逅“马克思”后, 是它, 教会了我如何理智的面对世界。

在相处中, 它像一位家长, 以它的人生阅历引导着我, 告诉我何为真正的对错;它像一位老师, 以它的博学多识激励着我, 教我树立正确的三观, 助我开始了人生的蜕变。

记得在第一堂马原课上, 老师就为我们指明了学习的方向以及学习这门课程的要求, 刚开始, 作为理科生的我们, 面对即将到来的大量哲学理论的确感到有些害怕, 以及力不从心, 然而在之后学习中, 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读书活动中, 通过《共产党宣言》的学习, 我似乎也进入到了那个为真理而革命献身的年代, 跟随马克思与恩格斯一起同资本主义作斗争, 为共产主义而奋斗。

回归现实, 是“马克思”激励了我, 让我第一次开始真正思考身上所肩负的责任。

在主题研讨活动中, 我与小组成员们一起探讨当前的社会热点, 从刚开始的了无头绪到后来的积极投入, 这项实践任务让我们主动地去了解时事热点, 关心社会。

当我们小组围坐一团严肃地探讨时, 当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时, 当我们能用所学到一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来进行分析时, 都是那样的激动热烈, 这个过程不仅让我们学到了知识, 还开拓了思维, 小组成员们也因为相处结下了更深的友谊, 而这些进步, 都是源于马克思主义原理。

马原课带给了我太多难忘, 难忘那次的演讲比赛, 为了写好演讲稿, 我在寝室是那样的冥思苦想;为了呈现完美的演讲, 我拉着室友一次次的练习、完善。

这项比赛不仅锻炼了我的写作能力, 还锻炼了我的演讲能力, 让理论课也变得那样的生动活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世界历史发展趋势
摘要: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标志,资本主义在经历了一系列的震荡和危机之后,出现了新的变化: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为主导。

然而当代资本主义在本质上却从未改变,理清资本主义发展趋势,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到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历史发展趋势
在一百六十四年前,马克思在其《共产党宣言中》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

在我们上高中时,就有这样的论断:资本主义是腐朽和垂死的,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资本主义的每个毛孔都充满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然而,今天的众多西方国家在二战后形成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依然健在,甚至出现了资本主义国家综合国力强势的一面。

其中原因何在?如何认识这种“意外的”变化?世界历史发展趋势将何去何从?社会主义还能取代资本主义吗?本文拟对此做些浅析,如有不足,请老师批评指正。

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所谓的新变化,指的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新发展、新变化,尤其是指20世纪80—90年代以后的新发展、新变化。

这些新变化及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基本矛盾就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由以所有权和控制权统一于资本家自身的个体资本所有制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私人资本联合占有生产资料的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二战后,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作用,以法人资本所有制兴起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

法人资本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的新形式。

法人资本所有制是法人股东化的产物。

法人资本所有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企业法人资本所有制;另一种是机构法人资本所有制。

法人资本所有制主要存在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居支配地位的巨型公司中。

法人资本所有制在性质上是一种基于资本雇佣劳动的垄断资本集体所有制,它体现了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

从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形式变化中我们可看出,资本主义的资本形式占有出现了社会化的特点:国有经济迅速发展;合作经济大量出现并成为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股份制经济有了新的发展。

(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在劳资关系上,虽然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对劳动具有实际的支配和控制权。

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不得不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

这些制度主要有:其一,职工参与决策。

其二,终身雇佣。

其三,职工持股。

在分配关系上,二战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和矛盾,避免社会剧烈的冲突和动乱,建立并实施了普及化、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劳动者的安全和保障需求,保证劳动者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改善劳动者的社会状况。

工人的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水平也都有所提高。

(三)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一产业即农业比重不断缩小;第二产业即工业由20世纪50—60年代的上升到逐渐下降,总的方向是缩减传统工业,发展新兴的尖端工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迅猛发展。

到了20世纪末期,从第二产业中崛起了新兴的以信息产业为
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群,并逐步成为主导性产业。

与产业结构的变化相适应,就业结构也依次从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和信息产业倾斜。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表明,它们的经济结构开始向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倾斜与过渡,即从物质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

(四)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阶层、阶级结构发生了新变化:资产阶级表现为复杂化和多层次化,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改变;工人阶级表现为扩大化与多层次化;新中间阶层的地位与作用在扩大;四是其它的阶层与集团的发展。

(五)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家对经济和生产的干预和调节成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规模与程度越来越高,并且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国家可以把部分生产资料直接掌握在自己手里,也可以利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对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干预、管理和调节。

国家已经承担起了提供财产保护、增强国家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保持经济稳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以及维护竞争秩序等重要职能。

它与市场机制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六)政治制度的变化
首先,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国家权力日益集中到政府首脑。

其次,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

再次,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

最后,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总趋势
首先,资本主义自身仍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发展潜能。

当前由西方国家主导的科技革命,正在掀起一场新的生产力革命。

它不仅表明资本主义生产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且还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

而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通过“国家干预”,对资本主义延缓衰老起了关键性作用。

这是因为:首先,这种结合扩大了资产阶级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使政府获得“超阶级的裁判员”身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稳定。

其次,国家干预和调控职能的发挥,使当代资本主义各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经济领域,由于国家的干预使资本主义变得不是完全“无计划”、“无政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在分配领域,通过税收制度、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机制,一定程度上调节了收入分配不公,缓解了社会阶级矛盾;在政治领域,通过发展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制,使社会不满在平时有所发泄,不至于积攒到矛盾总爆发的程度,实际上起到了政治“减压阀”的作用。

其次,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消除其基本矛盾,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并没有消失,而是进一步向结构性矛盾激化的方向发展,其对抗性质继续深化;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宏观调控的加强,固然克服了市场经济的某些弊端,但同时又以巨额的财政赤字和庞大的债务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障碍;科学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它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应用又使科学技术本身与劳动者处于对立的状态,带来了难以避免的严重失业。

因此完全有理由说,当代资本主义对自身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容纳生产力发展的空间是有限度的。

这个极限就是,私有制即便是再发展,也不会使它的所有制发展到全社会公有的地步,这就必然要与未来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发生不可克服的矛盾。

总有一天,社会化生产力要冲破资本主义所有制这个外壳,资本主义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

新社会因素的出现意味着资本主义制度已被新社会因素打开了缺口。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不是资本主义合理性和恒久性的证明,而是资本主义具有向更高级的新社会转变的历史
过渡性质的印证,或者说,是社会主义必然性的预示。

当代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因素的吸收、对早期资本主义的扬弃,预示着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显现了历史的巨轮在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表明资本主义已经接近了“社会主义的入口处”。

二、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
当代资本主义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奠定更加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当代资本主义内部还出现了合作经济、社会保障、职工参与企业管理、三大差别的逐渐消失、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孕育等“新的社会因素”。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为社会主义准备着越来越充分的物质条件和“新的社会因素”,决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可以通过这些物质条件“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把合作社、股份公司、大银行、大垄断组织、国有企业和一切国家计划和管理机构,从资本主义那里夺取过来”,掌握在人民手中,才能真正建立起社会主义新社会。

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科技优势、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及其实施的“和平演变”战略又给社会主义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终究要取代资本主义,但这一取代又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将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共存。

为此,必须从三个方面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即在斗争、合作、竞争中把握好二者关系。

要积极利用共处机制提供的机遇,将斗争融于合作之中,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为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创造条件,这也是时代赋予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

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社会主义要发展,不能因为资本主义国家为主的全球化,而抵制全球化的趋势,相反应该积极主动参与全球化进程,与资本主义寻求广泛的合作,更好地利用资本主义发展壮大社会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