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土归流
见识宏深_谋划周详——鄂尔泰《改土归流疏》赏析
SECRETARY ’S COMPANION2024年第3期秘书之友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民族关系和边疆治理问题。
改土归流便是明清时期针对民族问题所制定的一项重要政治举措,通过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废除世袭土司制度,设立流官治理,促使当地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融入中华民族的主流。
雍正初年,作为皇帝心腹重臣的鄂尔泰主持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改土归流运动,在当时取得了显著成效,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改土归流疏》上于雍正四年(1726年),为鄂尔泰推行改土归流时所上奏折中最为著名也极为重要的一篇[2],全文计800余字,中心突出、论述充分,可视为这次改革的总体规划和行动纲领。
一、主要内容此文文种实为奏折,后世将标题拟为《改土归流疏》,取“疏”泛指上奏公文之意。
作为直接向皇帝言事的重要机密文书,该奏折开宗明义,总述事由“为剪除夷官,清查田土,以增租赋,以靖地方事”,短短18个字便阐明上奏的目的和意义,可谓概括精练、词约义丰。
其后为正文部分,根据具体内容和行文逻辑,分为四个层次:第一,直面问题,力陈解决土司危害的必要性。
此奏折起首即点出云贵地区苗族逞凶斗狠,造成当地社会不安的问题,均因土司暗地在背后支持[3]。
那些鲜知法纪、贪残暴虐的土司不仅荼毒当地百姓,而且危害国家安定,这种边疆大害必须铲除。
第二,把握关键,阐明实行改土归流的重要性。
鄂尔泰深得雍正皇帝信任,此时已升任云贵总督。
面对土司肆虐的情况,如何稳定地方局势,改革弊端,增加租赋等,成为鄂尔泰施政的当务之急。
鄂尔泰经过日夜筹思,从繁多的头绪中抓住要害,指出唯有“改土归流”,将土司中“富强横暴者渐次擒拿”“懦弱昏庸者渐次改置”,才是解决当前困境的“第一要务”。
此项改革关系重大,稍有“瞻顾”或“懈怠”,就会上有负于朝廷、下有愧于百姓。
第三,精选例证,彰显实施改归之法的可行性。
此部分鄂尔泰先是提出了具体的“改归之法”,主张解决土司问题要采用“先柔后刚”的策略,即先尝试用计,将不法土司擒拿或是令其自愿投献,若无法达到目的再动用兵力解决。
改土归流名词概念解释
改土归流名词概念解释改土归流啊,这可是个挺有意思的事儿呢。
咱先说说这“土”和“流”是啥。
这“土”啊,就好比是那些当地少数民族自己的首领,他们世世代代管着自己那片地儿,就像一个大家庭里一直当家作主的长辈一样。
他们按照自己民族的习俗、传统来治理那片地方。
而这“流”呢,就是朝廷派去的官员,就像从外面来的客人,不过这个客人是带着朝廷的命令来管事的。
那为啥要搞这个改土归流呢?你想啊,要是每个小地方都自己管自己,各有各的规矩,那整个国家不就乱套了吗?就好像一个大村子里,每家都按自己的想法来定村规,那大家还怎么一起好好过日子呢?朝廷就想啊,都在我这个大国家里,那就得有点统一的管理。
而且有些土官啊,他们可能会欺负自己族里的老百姓,就像一个坏心眼的家长只想着自己占便宜,不管家里其他人的死活。
朝廷就觉得不行,得让老百姓过得好点。
改土归流这个事儿可不是一下子就成的。
它就像一场很漫长的比赛。
朝廷这边呢,一步一步地来,有时候是用很温和的办法,就像劝一个调皮的孩子听话一样。
比如说给土官一些好处,让他们愿意把权力交出来。
有时候呢,要是土官不听话,那朝廷也只能强硬一点了,就像大人教训不听话的小孩一样。
在这个过程里,有好多故事呢。
有的土官很明智,知道朝廷的力量大,而且朝廷也是为了大家好,就很痛快地把权力交出来了。
这就好比是一个聪明的商人,知道什么时候该放手,还能换个更好的前程。
可也有的土官啊,死脑筋,觉得自己的权力不能丢,就和朝廷对着干。
这就像一只顽固的老黄牛,拉都拉不动。
不过最后啊,还是朝廷的力量大,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地方都改成了流官治理。
这改土归流有啥好处呢?那可太多了。
对朝廷来说,整个国家更好管理了,就像把一盘散沙慢慢捏成了一个结实的泥团。
对于老百姓呢,有了朝廷派来的官员,可能会更公平一点。
以前土官可能会偏袒自己家族的人,现在流官是按照朝廷的律法来办事,就像大家都在一个公平的赛场上比赛,有一样的规则。
而且啊,随着流官的到来,也带来了很多外面的东西,像文化啊、技术啊。
改土归流时期的湘西开发及其社会历史变迁
改土归流时期的湘西开发及其社会历史变迁【摘要】湘西改土归流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背景复杂,同时也是湘西开发的开始。
本文将从湘西开发的历史演变、改土归流政策的实施、湘西社会历史变迁的特点、湘西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湘西人文历史的传承等方面展开讨论。
湘西的开发对中国西南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湘西改土归流时期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留存下来的湘西文化遗产也是我们需要重视的。
这篇文章将探讨湘西改土归流时期对湘西及中国西南地区的发展影响,以及留存下来的重要文化遗产。
【关键词】湘西改土归流时期、湘西开发、社会历史变迁、改土归流政策、经济发展、人文历史传承、影响、意义、文化遗产、西南地区、历史演变。
1. 引言1.1 湘西改土归流时期背景湘西改土归流时期,即清乾隆至道光年间,是湖南省西部地区实施改土归流政策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清廷实行了一系列土地制度的改革,旨在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提高税收和军事管理效率。
而湖南省的湘西地区作为边陲重镇,自然成为改土归流政策的重点对象。
在改土归流时期,湘西地区实行了土地兼并制度,将原本散布在山间的土地整合为大片,由国家统一管理和征收税收。
这一政策的实施,旨在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稳定社会秩序。
这一政策也导致了许多农民丧失了原有的土地所有权,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湘西改土归流时期背景复杂多样,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深入了解改土归流政策的实施背景和影响,才能更好地理解湘西地区在这一时期的发展和变迁。
1.2 湘西开发的重要性湘西开发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湘西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区域,其开发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湘西地区的开发能够促进当地文化的繁荣发展,有利于传承和弘扬湘西独特的人文历史。
湘西作为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其开发能够提高区域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可持续发展进程。
湘西的开发也是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强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联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改土归流”后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变迁
“改土归流”后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变迁改土归流是指在中国国土整治工程中,对种植在陡峭山坡上的树木进行清理,使得水土得以保持,防止水土流失。
在湘西土家族地区,改土归流的工程不仅对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对土家族音乐文化带来了变迁。
改土归流前,湘西土家族地区山高坡陡,土地多为梯田和林地。
土家族人民依靠种植树木和农作物来维持生计,同时也保持着世代相传的土家族音乐文化。
土家族音乐文化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歌曲中常常涉及对山水、自然界的赞美和感慨,乐器则常常以竹子、树皮等自然材料制作而成。
土家族音乐文化是土家族人民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感慨的艺术表达,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
由于改土归流工程的推进,土家族地区的梯田和林地发生了巨大变化。
许多树木被砍伐,梯田被整理,导致了土地的形态发生了较大变化。
这种变化不仅影响了土家族人民的生活方式,也深刻地影响了他们的音乐文化。
以前丰富多样的树木和梯田景观消失了,土家族人民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自然也会对他们的音乐文化带来影响。
改土归流后,土家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这也必然会影响到他们的音乐文化。
由于土地形态的改变,土家族人民的耕作方式发生了变化,一些传统的农耕方式逐渐被现代化的机械所取代。
这使得土家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都发生了变化。
他们原本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也变得单调起来。
这种变化不仅影响到了土家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也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他们的音乐文化。
由于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土家族人民的音乐创作和演奏方式可能会受到影响,乐器的选择、音乐的主题等可能都会发生变化。
改土归流后,土地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使得土家族人民对自然的感悟发生了变化,这自然也会反映在他们的音乐文化中。
土家族人民的音乐文化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他们的歌曲常常赞美自然界的美好,歌颂山水之间的情感。
改土归流后,以前的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不复存在,土家族人民对自然的感悟也必然发生了变化。
他们对自然的感悟可能会更多地体现在对过去的回忆和怀念中,这必然会在他们的音乐文化中得以反映。
改土归流
1. 改土归流"......广西地区的“改土归流”,自明代中叶以后便逐步开始。
它是在土官与封建王朝的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产生的。
这个矛盾,唐、宋以来就长期存在。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土官制度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需要。
广大人民不断的反抗斗争又动摇了土官制度的统治。
与此同时,土官又日益与封建王朝闹对立,反对封建王朝对它的管辖。
这种有损于封建王朝国家统一的行为,明王朝自然是不能容忍的。
于是“改土归流”是势在必行的了。
开始改流时,一般采取两种办法:一是从上而下,先改土府,后改土州。
二是抓住一切有利时机进行,如有的土官绝嗣,后继无人,或宗族争袭,就派流官接任;土官之间互相仇杀,被平定后,即派流官接任;有的土官犯罪,或反王朝被镇压后,"以罪革职“,改由流官充任;有的在土民向封建王朝申请“改土归流”时,王朝以所谓从民之意,革除土官世袭,改为流官。
总之,封建王朝遇有机会,立刻抓紧改流......。
"(摘自黄现璠著《壮族通史》 )清朝雍正年间在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制﹐实行流官制的政治改革。
元朝开始实行的土司制度﹐弊病很多﹐土司对内残暴统治属民﹐对中央叛服不常﹐骚扰与之接壤的汉民﹐土司之间也不断发生战争。
为了解决日久相沿的土司割据的积弊﹐明清两朝的统治者大多主张实行改土归流政策。
即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取消土司世袭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
康雍乾时期﹐清朝国力强盛﹐雍正帝又是锐意进取的君主﹐因此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的条件已趋成熟。
雍正四年(1726)﹐云贵总督鄂尔泰数次上疏﹐全面阐述改土归流的必要﹐奏请立即推行。
他建议对不法土司用计擒为上﹐以兵剿为次﹔使其自动投献为上﹐勒令纳土为次﹔既要用兵﹐又不专恃用兵。
以武力相震慑﹐力争以政治手段解决。
他要求调整云﹑贵﹑川等省边境的不合理的行政区划﹐以便统一事权﹐使地方官相机行事。
雍正帝对此甚为赞赏﹐令其悉心办理。
明清两代改土归流政策的评析
明清两代改土归流政策的评析土司制度正式创立于元朝,实行初期对稳定边疆曾起过重要作用,但随时间推移其弊端日益显现。
改土归流,就是废除土司制度,改行与内地府州县相同的行政管理制度,官员改为朝廷选拔流官充任,并且不得世袭。
第一次改土归流始于明朝,清朝雍正时期大规模推广。
改土归流对于开发边疆地区经济,促进边疆与内地人员、文化交流,加强中央集权,实现政权体制统一发挥了作用。
标签:土司制度;改土归流;中央集权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自上而下的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与管理在国家体制与机构设计中就一直处于重要位置。
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羁縻政策的土司制度即是这种制度设计的结果。
土司制度在元朝时正式形成,明朝时推行了局部的改土归流,清朝尤其是雍正时期则大规模推行,直到土司制度的寿终正寝。
明清两代在改土归流的过程中虽然伴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的暴力反抗与血腥镇压,但是毫无疑问,它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统治,维护了民族国家的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一、土司制度的实施与改土归流土司制度渊源于秦汉时期的羁縻政策。
羁縻,“羁”是套马的络头,“縻”是拴牛的绳子,意思就是说要像拴牛套马一样笼络和牵制各少数民族。
公元前109年,即元封二年,汉武帝以兵临滇,迫使滇王降汉,“滇举国降,请置吏入朝,于是以为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1]。
从此以后,滇王在隶属于中央王朝的前提下继续管理地方。
至唐朝,建立羁縻州县,“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2]。
羁縻府州拥有较大自治权,都督、刺史也多由原部族首领担任,但必须由中央任命,并且可以世袭。
元代幅员广袤,全国经济、政治发展情况差异很大,为了便于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管理,正式创立土司制度,亦是对唐朝羁縻府州制度的传承和延续。
在少数民族地区任命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官,给予其一定的职位与官衔,并规定了土官的义务,中央亦不对当地的治理加以干涉。
改土归流通俗解释
改土归流通俗解释改土归流:从历史到现实什么是改土归流?改土归流是指在农业生产中,通过改变土地利用方式,使水资源在土地上流动,形成一定的水土关系,从而提高土地的产出能力和农作物的产量。
## 历史背景改土归流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农业技术的发展。
在古代,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工灌溉和排水系统,通过改变土地的利用方式,使得水能够流动到需要的地方。
这种改土归流的技术在中国古代农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改土归流的现实意义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土归流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通过改变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灌溉系统,使得土地上的水资源能够更加有效地被利用。
这样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土地的产出能力和农作物的产量。
### 节约水资源改土归流可以节约水资源。
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限制,很多地区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来进行灌溉。
而改土归流可以通过改变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灌溉系统,使得水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 保护生态环境改土归流可以保护生态环境。
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由于水资源的浪费和土地的过度利用,导致了很多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
而改土归流可以通过改变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灌溉系统,使得土地的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
改土归流的实施方法优化土地利用方式改土归流的第一步是优化土地利用方式。
通过合理规划农田的布局和利用方式,使得土地上的水资源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
例如,可以通过调整田块的大小和形状,使得水能够更加均匀地分布在土地上。
## 改进灌溉系统改土归流的第二步是改进灌溉系统。
传统的灌溉系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水资源的浪费和土壤的盐碱化等。
通过引进现代化的灌溉技术,如滴灌和喷灌,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防止土壤的盐碱化。
## 加强水土保持措施改土归流的第三步是加强水土保持措施。
通过建设水土保持设施,如水库和堤坝,可以有效地防止水资源的流失和土壤的侵蚀。
同时,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等措施,提高土地的保水能力和保持能力。
管治方式转变与经济发展——基于清代西南地区“改土归流”历史经验的考察
管治方式转变与经济发展——基于清代西南地区“改土归流”历史经验的考察管治方式转变与经济发展——基于清代西南地区“改土归流”历史经验的考察引言:管治方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治理和管理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管治方式的转变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不同的管治方式可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清代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管治方式转变案例。
本文将通过对该历史经验的考察,探讨管治方式转变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改土归流的背景与实施1. 背景清代西南地区的土地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的地权,导致土地资源被少数地主占有,农民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2. 实施为了改善社会经济状况,清朝政府开始实施“改土归流”政策。
该政策以平衡土地资源分配为目标,通过土地的重新划分和重新分配,使农民能够获得更多的土地。
二、改土归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改土归流政策的实施,使农民获得了更多的土地资源,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农民们在能够获得相对较大的土地后,开始大规模种植经济作物,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
2.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改土归流使得农民能够拥有自己的土地资源,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农民们开始尝试养殖、手工业等其他经营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
3. 促进了财富的积累与社会的稳定通过改土归流政策,土地被重新划分和重新分配,社会财富得以重新积累。
农民的财富积累使得他们获得了更多的社会地位和权益,也提升了社会的稳定。
三、改土归流的启示与借鉴1. 管治方式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通过改土归流政策的实施可以看出,管治方式的转变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科学合理的管治方式能够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
2. 积极引导土地资源配置改土归流政策通过重新划分和重新分配土地资源,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
类似的政策可以在现代社会中适当地引导土地资源的分配,以推动经济发展。
3. 打破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改土归流政策实质上打破了封建土地制度对农民的束缚,使其能够享有更多的土地资源和财富。
改土归流 以清雍正王朝为例
(3)在经济上,清统治者要从西南各省获取
更多的利益。尽管封建政府对土司“额以赋役”, 但往往是土司取于土民者甚多,而交与政府者甚 微。 (4)在思想文化上,清统治者要以汉族的传 统观念影响西南各民族。达到“以汉化夷”。雍 正皇帝曾强调对西南各民族要“化其顽梗,期其 善良”使其“各遵王化”。 总之,清政府改土归流的目的就是要是西南 各少数民族地区同内地一样,无条件的置于清统 治者的统治下,实现“大一统”。
(3)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 各府、州、县学、私塾普遍开办,土民们的文化 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整体上来讲,清政府实行的改土归流是具有 前瞻性的政治举措,使西南民族实现了跨越式的 发展。
谢谢观赏
三:改土归流的意义
清王朝实行的改土归流政策,是我国边远民 族地区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虽然在改革过程中 以及完成后,出现一系列的滥杀无辜及流官肆意 欺压土民的现象,但从历史的长远发展来看,改 土归流的积极意义还是主要的。 (1)改土归流消除了土司独霸一方的割据形 式,加强了中央的统一管理,有利于各民族间的 交往,有利于各民族的团结。 (2)促进了原土司地区的经济发展。土司地 区的劳动生产力得到解放,与外界隔绝的状态被 打破,土司地区的农、工、商迅速发展。
(3)中央政权与土司的矛盾日趋尖锐。这是 改土归流的直接原因和导火线。土司制代表的是 一种落后的奴隶制,这种制度很显著的特点就是 相互掠夺奴仆的战争很频繁。严重威胁了地主阶 级的统治,这样就引起了汉族地主阶级的反对。 (4)改土归流的呼声越来越高。康熙中期以 后,统治阶级中的一些人对土司制度的弊病认识 比以前更深入,对改流的要求也更强烈。如云南 永北人刘彬的《永昌土司论》最为突出。看到了 土司制度的存在“名为羁縻”实为“天地间之缺 陷”。刘彬说“往者滇省常受其害,如阿资···沙 ··· 定洲辈,一夫作难,全省震荡”。
改土归流的历史意义
改土归流的历史意义
土归流对于中国历史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表
明了中国政府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上的负责任,更表明了中国政府努
力把土地还给当地居民的愿望。
土归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当时有一项法律规定:“土
地归原主,不可动摇”,这个法律被认为是土归流的基础。
然而,土
归流的概念真正提出是在20世纪,当时中国政府开始大力实施土地改
革时才被广泛传播出去,土地改革不仅仅是土地财产归还给土地原主,而且更重要的是消除了贫富差距,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政府制定
了一项土地改革法,规定了原有土地财产必须归还给土地原主,改良
后的土地财产必须由政府或农民集体劳动社所有。
随着时间的发展,土归流已成为中国政府保护环境、改善农民住
房和促进农村的一项关键政策。
例如,政府组织实施“三村工程”,
将土地由大农场、农户和村民三方共同拥有,加强农民集体利益的平衡,将归还给土地原主,以它来改善当地的经济状况,提高大米等收
入和公共支出。
因此,土归流的历史意义非常重大。
它不仅保护了当地的自然生
态环境,而且向土地原主归还了他们的财产,使农民的生活更加安定
和舒适。
随着政府努力提供更多的政策优惠,加上农民的艰苦努力,
中国农村的发展也在逐步提高。
土家族地区_改土归流_之我见
土家族地区“改土归流”之我见苏晓云清雍正年间在土家族地区实施的改土归流是土家族社会经济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 它使土家族地区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土司统治, 促进了土家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对土家族社会的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就土家族地区改土归流的原因、特点、社会作用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土家族地区改土归流的原因元代统治者建立全国政权以后, 为了强化中央集权, 遂对少数民族地区加强治理。
元代在宋代羁縻制度的基础上, 创立了一套土司制度, 以此来强化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
此时, 土家族地区设立了许多军民长官司。
明代在元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土司制度, 有明一代统治者在土家族地区设立了永顺宣慰司、保靖宣慰司、桑植宣慰司、容美宣慰司、酉阳宣慰司以及施南宣抚司、散毛宣抚司、思南宣抚司等大小土司数十个, 土司制度在土家族地区沿袭下来。
清政府对土家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
11 土司制度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 是其被废除的根本原因。
土司制度的创立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这种制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于中央政府加强对土家族地区的管理, 维护土家族内部的团结, 促进土家族经济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然而, 任何一种制度都有一定的适应阶段, 随着时间的推移, 土司制度逐渐丧失了赖以生存的条件, 土司制度的腐朽性、落后性越来越明显, 它愈来愈成为土家族社会历史发展的障碍。
主要表现如下:一是土司之间的仇杀及对邻近地区的掠夺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 给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灾难。
土司制度后期, 各土司为了自己的利益, 相互劫掠, 彼此仇杀不断。
如桑埴土司向国栋恃强负固, 与容美、永顺、茅刚诸司相互寻衅仇杀; 漫水土司与酉阳冉氏土司也为争夺地盒而多年干戈不止。
保靖土司彭御林率土兵“以追缉泽蛟为名, 潜与容美土司田如、桑植土司向国栋勾结, 率土兵抢虏保靖民财”, “焚村桩六十余处, 掠走男女千余人”。
①土司间“一世结仇、九世不休”, 而广大土民则“民不堪命”, 深受其害。
“改土归流”后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变迁
“改土归流”后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变迁改土归流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促进土地资源整合和农村产业发展,以推动乡村振兴。
随着改土归流政策的落实,湘西土家族的生活和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音乐文化也受到了深刻影响。
本文将就改土归流后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变迁进行探讨。
改土归流政策的实施,使得大量土地资源得到整合和优化利用,农村民生得到了改善,但也伴随着土地的流失和转移,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土家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
对于土家族音乐文化而言,这一政策带来了一系列深刻变革。
改土归流后土家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
许多土地的流失和农村人口的外出务工,使得土家族的传统生活方式遭遇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村落文化逐渐淡化,土家族音乐传承面临着断代的危机。
以往村落中的聚会、祭祀等活动是土家族音乐传承的主要场所,但随着村庄的凋零和流失,这些场所和活动也在逐渐减少,土家族音乐传承的基础受到了一定的威胁。
改土归流后土家族音乐的创作和演出方式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土家族音乐多以口头传唱和地方表演为主,如今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土家族音乐也逐渐融入了现代的创作和演出形式。
一些具有音乐天赋的土家族青年开始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音乐创作和制作,他们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自己的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土家族音乐。
一些传统的土家族音乐也经过改编和现代化处理,适应了更广泛的舞台和受众,土家族音乐的演出方式也逐渐多样化和现代化。
改土归流后土家族音乐的题材和风格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村落文化的淡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下,传统土家族音乐的题材和风格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纯粹性和原生态。
一方面,土家族音乐的创作题材开始涉及更广泛的社会和生活内容,反映了土家族人民的精神文化追求和现实生活状态;土家族音乐在现代音乐元素的影响下,融入了更多的外来风格和元素,出现了新的音乐风貌和风格特色。
改土归流政策对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得土家族音乐传承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改土归流是什么意思
改土归流是什么意思改土归流是一个中文短语,意为恢复土地的自然状态和水流的自由流动。
它源自于中国古代农业中的一种生产方式,通常用来形容一种治理措施来修复流域的水土流失,并恢复水系的通畅。
这个短语的字面意思是土地回归原处,水流回归自由。
改土归流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古代农业时代的水利工程和土地利用。
在中国农业历史上,农民智慧的集合体往往在治理水土流失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而改土归流所指的具体治理方式,是将从农田中流失的土壤重新归还到原地,以恢复土地的肥力和水土平衡。
这种方式能够改善土地的质地和结构,并有助于保持水分循环和调节洪水频率。
改土归流的方法主要包括水土保持和水资源管理两个方面。
在水土保持方面,农民采取了多种方法来抑制水土流失,例如修筑农田水利设施,比如水塘、沟渠和梯田等;操纵土地利用,例如选择合适的农作物和合理的轮作制度,以减少土地的裸露时间;推广植被覆盖和植物保护,以增加土地的保持力,防止水土流失。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农民注重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灵活运用水资源,提供适宜的水量给作物和土地。
改土归流的实际运用还涉及到了生态保护和农田管理的观念。
为了恢复水系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人们需要确保水流畅通,恢复自然的水资源循环。
改土归流的实施需要考虑到整个流域的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因素,以便统筹管理和保护水资源。
改土归流的重要性在于它对于土地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积极的作用。
通过恢复土地的肥力和水土平衡,改土归流可以提高农田的产量,减少农民的生产成本,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同时,它也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并为流域的水资源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方案。
这些都有助于维护环境的可持续性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然而,实施改土归流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
它需要有关部门的协调和合作,需要科学的规划和管理,以及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同时,改土归流的效果和成本也因地区、气候和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因此,针对具体的流域,需要制定适合的措施和政策,以确保改土归流的顺利实施和长期效果。
“改土归流”后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变迁
“改土归流”后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的变迁“改土归流”是指1950年代初期开始全国范围内对土地改革运动的整顿和改变,使农民地位得到提高的过程。
在湘西地区,这一运动也同样引发了土家族传统文化的变迁和发展,其中包括土家族音乐文化。
在“改土归流”前,湘西土家族的音乐文化以地方性的乡村民歌为主,打击乐器如锣、鼓、板、钹也是常用的乐器。
这些音乐作品往往是伴随农民劳动活动和宗教仪式的进行而存在的。
但是随着土地改革的进程,土家族的音乐文化也开始发生变化。
首先,土家族音乐的表现形式开始多样化。
与传统的农耕习俗和民间祭祀有关的音乐作品仍然存在,但同时民间歌曲、小调和舞蹈等新形式的音乐也开始涌现。
这些新形式的音乐在音乐内容和形式上与传统乡村民歌有所不同,更加丰富多样,呈现出更加鲜明的个性和地方性特色。
其次,音乐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在以往,土家族音乐的传承往往依赖于家族内部的口传心授,缺乏系统和科学的培养。
但在“改土归流”后,大力推广普及群众音乐基础知识,促进音乐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科学的钢琴、小号等乐器也开始进入农村学校,普及音乐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土家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另外,音乐产业的发展也为土家族音乐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湘西地区的多元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使得音乐市场不断扩张。
不少具有地方特色的土家族音乐和音乐人也得到了更多的曝光和商业推广的机会。
这让湘西的人们不仅对土家族音乐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土家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总之,随着“改土归流”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和推进,湘西土家族音乐文化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迁。
旧有的音乐形式和文化基础被推翻,新的音乐内容和形式得到了更多的发展和改良。
在这个变迁的过程中,不仅人们的音乐审美意识得到了提高,同时土家族音乐文化也得以传承和丰富发展。
改土归流名词解释
改土归流名词解释改土归流是我国古代农业中的一种耕作方式,指的是将荒废多年的土地重新开垦和耕种。
它主要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改土,即清理和翻耕荒废多年的土地,使其重新适宜农作物生长;第二步是归流,即引水灌溉,使经过改土的土地得到充足的水源供应。
改土归流的目的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为农民提供更多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
在古代中国,改土归流是一种重要的耕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当时的农业生产主要依赖于人力和畜力,耕地资源有限,土地质量也参差不齐。
很多地区的土地因为长期荒废或者缺乏水源而无法种植作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农民们通过改土归流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利用起这些荒废土地。
改土归流在实施过程中,需先对荒废的土地进行改造。
改土主要包括两个环节:开垦土地和改善土壤质量。
首先,农民们需要清理荒废土地上的杂草和残余物,以便为作物的正常生长创造条件。
其次,他们还需要进行深耕和翻土,以改善土壤的质量和结构,提高土地的肥力和透气性。
改土完成后,就需要进行归流,即引水灌溉。
通过引导水源,将水源灌溉到改造过的土地上,使其受到足够的供水,从而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为了实现归流,农民们通常会修建水渠或者挖掘池塘,把水源引导到需要灌溉的地方。
通过改土归流,农民们能够有效地利用起荒废土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量。
改土归流可以使不适宜耕种的土地变得肥沃,使其能够种植出更多的粮食和农产品,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食物和财富。
同时,它还可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
总之,改土归流是我国古代农业中一种重要的耕作方式,它通过改造荒废土地和引导水源的方式,有效地利用起土地资源,提高产量和农民的收入。
在古代社会,改土归流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保障人们的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高中历史基本概念解析:羁縻、土司制度、改土归流
高中历史基本概念解析:羁縻、土司制度、改土归流一、羁縻制度1、概念含义羁縻制度是我国古代,中央政府用来管理少数民族的一项民族政策。
“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简单说就是大棒加胡萝卜,软硬兼施。
它起源于秦汉,盛行于唐宋,是基于我国各民族发展不平衡的实际状况而采取的一项政策。
有很多少数民族地区,中央王朝无法采取常用的郡县制对其进行管理,只能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成特殊的行政单位,或多或少地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相关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承认其原酋长、首领在该民族或地区中的政治统治地位,任用少数民族地方的首领为地方官吏。
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单位仅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对中央王朝有朝贡义务,其余的一切事务均由该少数民族首领自己进行管理。
拥有比较大的自治权。
2、起源于秦汉该政策起源于战国时期,公元前316年,秦国灭巴国之后,仍然让当地人管理巴国,并没有在当地实行郡县制。
秦国和巴国新的领导人通过和亲加强了关系。
汉朝也经常用羁縻政策来拉拢周边的少数民族,争取各民族的支持 。
当时汉朝最强大的敌人是匈奴,汉朝需要拉拢西域其他各个小国共同对抗匈奴。
把其他小国收为属国,经常派使者进行联络,和亲都是运用羁縻政策的具体手段。
与此同时 ,经济上的往来也带有羁縻色彩,汉与其他民族之间进行贸易交往,不仅能够促进双方的经济往来,同时也向那些西域各族显示了他们的先进与财力,使西域民族的统治阶层产生敬畏,从而臣服于汉朝。
中原王朝的目的是要控制西域,达到大一统局面,西域小国的目的是要保障自己的自治和安全,汉朝实行羁縻政策能够满足双方的共同利益追求,因此羁縻政策也开始成为一种汉朝对待周边少数民族的成熟的统治体系。
3、盛行于唐宋羁縻政策在唐宋变得非常盛行,唐朝前期,武力强盛,征服了周边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在这些地方设置羁縻府和羁縻州,唐朝在东北、西北、西南设置了856个羁縻府州。
唐太宗之所以被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就是因为他在打败少数民族政权后,大力实行羁縻政策,赢得了少数民族的尊敬和爱戴。
改土归流简介
● 改土归流,就是废除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制度,改由中央政府委派流官直接进行统治,实 行和内地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狭义上指清朝雍正时期在西南滇、黔、桂、川、湘、鄂6省实行的 废除土司制度,设立流官治理的改革。
● 自雍正时起,清政府在西南大规模地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 期、可调动的流官,随之进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
改土归流的名词解释
改土归流的名词解释改土归流,又被称为“改道复流”或者“河道整治”,是指对河流进行改修、调整,使其回归自然状态的一种工程手段。
它旨在恢复河道原有的生态功能,缓解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和生态失衡等问题,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
它是经过科学研究和规划后的工程项目,旨在平衡人类需求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改土归流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城市化进程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用水需求,许多河流被开凿、修筑水利工程,但这些干涸的河道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严重影响了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改土归流,我们可以恢复河流的自然流向,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并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改土归流的过程存在多个环节。
首先,需要进行地质勘探和水文测量,了解河道的地理特征、植被分布等。
其次,需要进行规划和设计,确定改土归流的具体方案,如是否需要修复水体生境、植被恢复和河岸美化等。
然后,通过疏浚、扩大河道断面等方式改造河道,恢复水流的自然流向。
最后,必要时还需要对周边环境进行改善和保护,加强河道的管理和维护,以确保改土归流的效果能够持久。
改土归流不仅有助于改善水资源利用效率,还能够提高水质和水环境。
在改土归流后,水的流动变得更加顺畅,不仅可以减少淤积和泥沙的积累,还能够降低水中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浓度,改善水的透明度。
同时,通过恢复生态系统功能,改土归流还能够提供更多的栖息地,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恢复和保护。
这对维护环境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改土归流工程并非没有挑战。
一方面,由于河流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改土归流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地质条件、水资源分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另一方面,改土归流要求对河道进行长期监测和管理,确保其维护和运营的可持续性。
因此,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推动和支持改土归流工程的实施。
总之,改土归流是一种重要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修复手段,对缓解水资源短缺、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改土归流 名词解释
改土归流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啥是改土归流不?这可不是一般的事儿呀!改土归流呢,简单来说,就是把原来的土司制度改成流官制度。
就好比一个大家庭,以前是一些土霸王说了算,现在呢,换成了朝廷派来的官儿管理,懂
了吧!(就像一个混乱的班级,从原来由调皮捣蛋的学生管事儿,变
成了有经验的老师来管理。
)
在以前啊,那些土司权力可大了去了,他们在自己的地盘上那简直
就是土皇帝!(就像占山为王的土匪头子一样。
)老百姓都得听他们的,还得给他们交各种东西。
但是改土归流之后呢,流官就不一样啦,他们得按照朝廷的规矩办事,不能乱来。
这对老百姓来说可是好事儿呀!
你想想看,要是一直让土司管着,那得多乱呀!(这就好比让一个
不懂事的孩子当家做主,那家里还不得乱套了。
)改土归流之后,朝
廷的政策能更好地推行下去,社会也能更稳定。
而且呀,这改土归流可不是一下子就完成的,那可是经历了好长一
段时间呢!在这个过程中,肯定有很多人反对呀,毕竟土司们可不想
失去自己的权力。
(这就像有人要抢走你的宝贝,你能愿意吗?)但
是朝廷还是坚定地推行下去了,这得需要多大的决心和勇气呀!
我觉得改土归流真的是太重要啦!它让社会更加有序,让老百姓的
生活能变得更好。
(这就像给一个混乱的地方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
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后来的社会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呀,我们可不能小瞧了这改土归流的意义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改土归流”的政治意义
摘要:
为了维护边境的稳定和中央的统治,中国封建王朝对西南民族地区先后采用了羁糜政策、土司制度、流官制度三种统治模式。
羁糜政策是一种松散的统治,土司制度的建立使得中央统治者实现了从松散统治到间接统治的转变。
随后,通过“改土归流”在西南民族地区建立的流官制度,封建王朝最终实现了对西南民族地区直接全面的统治。
关键词:羁糜政策、土司制度、改土归流
中华文明的形成是中原地区和周边民族地区相互融合的过程,随着中原政权的扩张,更确切的说,是随着中央政权的扩张,如何对新加入地区尤其是新加入民族地区实行有效地控制,一直以来是中央政权必须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西南民族地区是中央政权较晚纳入的地区,直到近代的明清时期,中央政权才对西南民族地区实行了有效地统治。
一、从“羁糜政策”的松散统治到“土司制度”的间接统治
我国西南各省,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杂居的地区。
由于与内地发展不平衡,其经济、文化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被历代统治者视为“化外”。
由于地理条件、经济状况、生活习惯诸因素所限,汉以后的统治者对这些地区的态度是“且以其故俗治,毋赋税”。
可见还不能同内地一样来管理这些地方。
对此,封建统治者采取的是一种羁糜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承认其酋长、首领在本民族和本地区中的政治统治地位,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
羁縻制度是一种松散的统治制度。
西南的广大地区尽管已纳入封建政权的版图之内,但实际上封建政府对那里的管理极其有限。
以云南为例,直到唐宋,附属于中原王朝的南诏、大理政权,仍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
至宋朝时,各羁縻州与宋王朝实际存在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
到宋王朝衰微、统治力量削弱时,各羁縻地区酋长开始不服从宋王朝的控制,趁宋朝衰弱而纷纷崛起,各据一方。
为了加强封建政府对边远地区的进一步统治,土司制度开始逐渐取代部落酋长制
度。
土司制度形成于元,元王朝为笼络割据一方的豪强,遂广置土司,进行绥抚。
明统治者出于对巩固边疆地区的要求,设立指挥使司,以管辖控制诸土司,同时又实行大土司管辖小土司,形成层层控制管辖的隶属关系,又在元代制度基础上制定了一整套土司贡赋、征调、驻防、承袭的制度,使土司制度得以完备。
土司制度的出现,是在原部落酋长制度上的一个发展,“今之土司,即昔之酋长”。
它是封建统治者对西南各民族采取的一种特殊的统治方式,是西南各民族从“化外”到内属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
从形式上看,是“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
从阶级实质上看,则是封建统治者在政治上利用少数民族的贵族进行统治,在经济上“让旧生产方式维持下去,自己满足于征收贡赋”。
二、土司制度逐渐呈现的弊端
作为一种新兴的政治统治制度,土司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是一种进步,因其适应了当时南方各民族的社会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对南方各民族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土司制度开创的初期,有力地促进了西南民族地区的安定。
南方各民族首领被封为土司土官后,在一段时期中与中央王朝保持了相对和平友好的关系,地方上也出现了相对安定的局面。
另外,土司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中央王朝对南方民族地区的间接统治,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并将南方大量的土司土官置于各地行省的管辖之下,土司土官成为朝迁的命官,土司土官也成了中央王朝官员系统中的一部分。
然而土司制度实质上是元、明、清中央王朝对南方民族采取的一种过渡性统治措施,就其本身来说不如内地的政治制度先进,有着许多不可避免的弊端,因而对南方各民族产生了很多消极的影响,特别是随着历史的向前发展,消极影响就更加明显。
元、明、清中央王朝在建立土司制度的时候,就将“以夷制夷”、“分而治之”的企图贯彻其中,这种“以夷制夷”、“以夷攻夷”之策在土司之间造成严重的对抗和隔阂,彼此征战、仇杀,破坏了土司地区的安定,特别是土司制度的后期,土司之间争战不息,给各民族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更加令统治着不能容忍的是,土司的存在已逐渐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巩固的障碍。
自16世纪以来,各地土司的割据、抗拒朝命,使中央王朝越来越难以制御,这就直接影响到中央封建王朝在南方各少数民族地区统治的深入和稳定,更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行政区划统一、完整的障碍。
最初的土司统治制度是在封建中央王朝无力进行直接统治的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一种特殊的地方政权形式,其本身就具有较多
的地方割据性质,随着土司制度的发展这种割据性越发突出了。
土司们“各长其长,各世其世”,“彼之官其官也,彼之民其民也”。
世代领有其土其民其军,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大权,设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统治机构。
土司为乱之事更是史不绝书,然而由于这些土司的违法行为有世袭的特权,又无革职削地之罚,更使这些上司有恃无恐为所欲为,是为封建朝廷所不容。
土司的这种封闭性、割据性不仅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实行统一行政区划的极大障碍,而且还严重地阻碍了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很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和人民生活的安定,可见废除割据一地的土司统治已势在必行。
三、改土归流:从间接统治到全面的直接统治
为了解决日久相沿的土司割据的积弊,明清两朝的君主,已经开始酝酿解决这个问题。
改土归流一般采取两种办法:“一是从上而下,先改土府,后改土州。
二是抓住一切有利时机进行,如有的土官绝嗣,后继无人,或宗族争袭,就派流官接任.土官之间互相仇杀,被平定后,即派流官接任.有的土官犯罪,或反王朝被镇压后,以罪革职,改由流官充任”。
实际上,设置土司绝不是封建统治者的最终目的,封建统治者建立土司制度的本意,是企图通过“以夷治夷”,达到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间接的统治。
从土司制度看,它的发展已被历史证明不适应多民族团家的统一和巩固,同时也被封建政权所不能继续容纳,改流已成为客观需要。
而改土归流则意在取代土司,进一步实现对西南地区的直接统治。
在政治上,清统治者要削除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地方,巩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
鄂尔泰建议改流,首先考虑的就是这一点。
胤禛主张改流也是为了这一目的,在他看来,“普天率土之众,莫不知大一统之在我朝,悉子悉臣,罔敢越志者也”,所以对僻处边隅的不法土司要悉令改土归流,冀图“经此一番惩创,必有数十年之安静”。
在军事上,清统治者要争取战略要地,进而控制西南边区,巩固国防。
由于西南各省山重水复,形势险要,而其中的战略要地又多为土司所踞,所以为了军事上的需要,清政府—定要取土司而代之。
以贵州而言,其居西南各省之中,地势极为重要,正因为如此,鄂尔泰奏清改流,首攻贵州,而且用兵多,时间长。
在经济上,清统治者要从西南各省获得更多的利益。
尽管封建政府对土司“额以赋役”,但往往是土司取于土民者甚多,而交于政府者甚微,再加上土地多为土司所踞,结果清政府不但不能从此获利,反而要进行协济,每年“需拨协饷数十
万两”。
为了获得直接的经济利益,清政府当然要改变这一状况。
鄂尔泰曾谈到,改土归流对于“边地粮饷亦不无小补”,胤禛大加赞赏,批言:“岂云小补”,足见清统治者对西南地区的经济要求也是很强烈的。
在思想文化上,清统治者要以汉族的传统观念影响西南各民族,达到“以汉化夷”。
这是清政府为了便于更好地控制西南各民族而迫切需求的。
因此,要通过改土归流,办学校,设义学,企图使西南地区各族人民知所谓“君臣上下之礼”,“明于顺逆之义”,使其“各遵王化”。
总而言之,通过改土归流,中央政权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同内地一样建立类似郡县制的管理模式,实现了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全面的直接统治。
参考文献:
1.王强:明代西南地区改土归流研究.浙江大学.2010年
2.蓝武:元明时期广西土司制度研究.暨南大学.2005年
3.刘兴:鄂尔泰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西部时报.2010年
4.刘智文:明清对中南、西南地区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
5.成臻铭:论土司与土司学——兼及土司文化及其研究价值.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01期
6.秦中应:建国以来关于“改土归流”问题研究综述.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6期
7.林俊华:从“土”到“流”的历史趋势——试论“川边改土归流”的历史背景.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8.余贻泽:中国土司制度.重庆:正中书局.1944
9.林建曾:试论“改土归流”政策形成、推行的几个阶段.广西民族研究.1988年02期
10.杨伟兵:清代前中期云贵地区政治地理与社会环境.复旦学报(社科版).2008年04期
11.周玉琴:当代中国少数民族政治发展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2.王强:明代西南地区改土归流研究.浙江大学.2010年
13.范同寿:“改土归流”的成功与失败.当代贵州.2010年04期
14.王勇:试论土司制度的衰落及其原因.藏学理论.2010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