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骨骼损伤检查

合集下载

肌肉骨骼损伤检查

肌肉骨骼损伤检查

理学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又称体格检查,是临床上最基本、最主要的检查方法。

对某些疾病,单一的检查往往难以作出正确诊断,需要结合病史、理学检查和其它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判断。

第一节理学检查原则(一)检查顺序一般按视诊、触诊、叩诊、动诊、量诊顺序进行。

1.先健侧后患侧。

2.先健处后患处。

3.先主动后被动。

(二)充分暴露、两侧对比。

(三)全面、反复、轻柔、到位第二节理学检查的基本内容一)视诊(inspection):观察步态有无异常,患部皮肤有无创面,脊柱有无侧凸、前后凸,肢体有无畸形等。

(二)触诊(palpation):检查病变的部位、范围,肿物的大小、硬度、活动度、压痛,皮肤。

(三)叩诊(percussion):为明确四肢骨折时纵向叩击痛;脊柱病变常有棘突叩痛。

(四)动诊(assessment of mobility):检查关节的活动范围和肌收缩力。

当神经麻痹或肌腱断裂时,关节均不能主动活动,但可以被动活动。

当关节强直、僵硬或有肌痉挛、皮肤瘢痕挛缩时,则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

(五)量诊(measurement)根据检查原则测量肢体长度、周径、关节的活动范围、肌力和感觉障碍的范围。

1.肢体长度测量(measurement of limb length)测量时患肢和健肢必须放在对称位置,以相同的解剖标志为起止点,双侧对比测量。

(1)上肢长度:肩峰至桡骨茎突或肩峰至中指尖。

(2)上臂长度:肩峰至肱骨外上髁(3) 前臂长度:肱骨外上髁至桡骨茎突或尺骨鹰嘴至尺骨茎突。

(4)下肢长度:间接长度测量自骼前上棘至内踝下缘(棘踝线);直接长度测量自大转子至外踝下缘。

(5) 大腿长度:大转子至膝关节外侧间隙。

(6) 小腿长度:膝关节内侧间隙至内踝下缘,或外侧间隙至外踝下缘。

2.肢体周径测量(measurement of limb circumference)(1)上肢周径:通常测两侧肱二头肌腹周径。

骨科体格检查

骨科体格检查

骨科体格检查标题:骨科体格检查引言概述:骨科体格检查是骨科医生在评估患者骨骼系统状况时所采用的一种重要方法。

通过对患者的身体进行全面检查,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骨骼结构、功能和病理状况,从而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骨科体格检查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1. 骨骼结构检查1.1 骨骼外观检查:骨科医生会观察患者的骨骼外观,包括骨骼的形状、大小和对称性等。

异常的外观可能与骨折、畸形或者肿瘤等相关。

1.2 骨骼稳定性检查:医生会检查患者的骨骼稳定性,包括关节的稳定性和骨骼的稳定性。

通过检查关节的活动范围和骨骼的稳定性,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关节脱位或者韧带损伤等问题。

2. 功能性检查2.1 关节活动度检查:医生会评估患者关节的活动度,包括关节的屈伸、旋转和外展等。

通过检查关节活动度的限制程度,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关节僵硬或者关节炎等问题。

2.2 肌肉力量检查:医生会测试患者的肌肉力量,包括肌肉的收缩力和抗阻力能力。

通过检查肌肉力量的减弱情况,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肌肉损伤或者神经损伤等问题。

2.3 平衡和协调性检查:医生会评估患者的平衡和协调性,包括站立平衡和步态平衡等。

通过检查平衡和协调性的异常情况,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神经或者平衡系统的问题。

3. 疼痛评估3.1 疼痛程度评估:医生会问询患者的疼痛感受,并使用疼痛评分工具进行评估。

通过评估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可以判断疼痛的原因和严重程度。

3.2 疼痛位置评估:医生会问询患者疼痛的具体位置,并进行触摸和压痛检查。

通过评估疼痛的位置和触摸反应,可以判断疼痛的来源和可能的病理情况。

3.3 疼痛的放射性评估:医生会问询患者疼痛是否向其他部位放射,并进行相关的检查。

通过评估疼痛的放射性,可以判断疼痛是否与神经根压迫或者放射性病变等有关。

4. 神经系统检查4.1 神经感觉检查:医生会评估患者的神经感觉功能,包括触觉、温度感觉和疼痛感觉等。

通过检查神经感觉的异常情况,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神经病变或者神经根受压等问题。

肌肉骨骼系统损伤的评定

肌肉骨骼系统损伤的评定
计划,实现最佳康复效果。
康复评定流程
制定评定方案
根据初步评估结果,制定具体 的评定方案,包括评定的内容、 方法、时间等。
制定康复计划
根据评定结果,制定个性化的 康复计划,包括治疗目标、治 疗方案、康复训练等。
初步评估
收集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 相关检查结果,了解患者的病 情和功能状况。
实施评定
按照评定方案进行各项评定, 记录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和解释。
调整工作和生活方式
通过调整工作和生活方式,减轻肌肉骨骼系 统的压力,控制损伤的发展。
康复训练
在损伤恢复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 帮助肌肉骨骼系统恢复正常功能。
合理使用辅助器具
使用合适的辅助器具,如支具、拐杖等,可 以减轻肌肉骨骼系统的负担。
社会支持与政策建议
提供健康教育和宣传
制定相关政策
通过各种渠道提供关于肌肉骨骼系统损伤 的预防和控制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提高公 众的认知水平。
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和康复效果。
03 肌肉骨骼系统损伤的康复 评定
康复评定概述
康复评定是评估肌肉骨骼系统损 伤患者功能状况和康复潜力的过 程,旨在为制定康复计划提供依
据。
康复评定包括对患者身体功能、 活动能力、参与能力等方面的评 估,以及疼痛、心理和社会适应
等方面的评估。
康复评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 要定期进行,以便及时调整康复
电疗法
通过电刺激等手段缓解疼痛, 促进肌肉再生和恢复。
药物治疗
非处方药
注射治疗
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用于缓解疼 痛和消炎。
如封闭针、神经阻滞等,用于局部疼 痛的控制。
处方药
如可待因、吗啡等,用于较严重的疼 痛控制。

骨骼与肌肉系统影像学诊断

骨骼与肌肉系统影像学诊断
好发部位:手足小关节,手部常累及掌指关节和近位指间关节 临床表现:受侵关节梭形肿胀、疼痛
关节僵硬(晨僵),关节畸形 关节半脱位
慢性关节病—类风湿关节炎
影像学表现
➢ X线表现 关节周围软组织:对称性梭形肿胀 关节间隙:早期增宽、进而变窄 骨端:关节边缘软骨下骨侵蚀,囊性变,多发、边缘不清楚 骨质疏松:小关节周围 关节半脱位或脱位:晚期
➢ CT/MRI 少用
• 类风湿关节炎
慢性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
概述:原因不明 中轴关节慢性自身免疫性炎症
好发部位:骶髂关节、上行至脊椎小关节及周围韧带 临床表现:下腰痛、不适,晨僵、活动后缓解
多数病人(90%以上)HLA-B27阳性
慢性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
影像学表现
➢ 骶髂关节 最早且100%累及,中下1/3开始,双侧对称 骨质破坏:以髂侧关节面为主,关节面模糊、虫噬样,关节间隙“假增宽” 骨质增生硬化:破坏边缘 关节间隙变窄 骨性强直
• 肘关节化脓性关节炎
关节感染—化脓性关节炎
影像学表现—进展期、愈合期
➢ X线/CT表现 关节间隙变窄 关节面骨质破坏:承重区 反应性骨质增生 关节半脱位或脱位 关节强直:纤维性、骨性
➢ MRI表现 关节软骨破坏、中断(承重区、大面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髋关节化脓性关节炎
关节感染—关节结核
概述:95%以上继发于肺结核 侵犯途径:血行侵犯到骨(骨型关节结核)或滑膜(滑膜型关节结核) 好发年龄:儿童和青少年 好发部位:大关节,如髋、膝关节 临床表现:肿胀,轻度疼痛,功能障碍,无红、热
慢性关节病—退行性骨关节病(脊椎)
影像学表现
➢ X线/CT表现 上下关节突变尖 关节面骨质硬化 关节间隙变窄 椎体边缘出现骨赘 椎体上下缘硬化 退变性滑脱

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

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

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1. 概述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是指对人体因外伤或疾病导致的功能障碍进行医学评估,以确定其残疾程度和生活能力的影响。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医学评估流程和方法,以帮助相关专业人士进行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

2. 鉴定流程2.1 初步评估在进行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前,首先进行初步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 病史采集:了解受伤原因、时间、地点等信息。

- 体检: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检查生命体征等。

- 影像学检查:如X光、CT、MRI等,以了解损伤部位及程度。

2.2 详细评估在初步评估的基础上,进行详细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 神经系统检查:检查患者的意识、感觉、运动功能等。

- 心血管系统检查:检查患者的心率、血压、心脏杂音等。

- 呼吸系统检查:检查患者的呼吸频率、肺部啰音等。

- 消化系统检查:检查患者的腹部包块、压痛等。

- 泌尿系统检查:检查患者的膀胱功能、肾脏损害等。

- 肌肉骨骼系统检查:检查患者的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等。

- 心理评估: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心理状况等。

2.3 功能评估功能评估是指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如进食、穿衣、洗澡等。

- 工作能力:了解患者是否能完成原有工作或需调整工作内容。

- 社会功能:了解患者的社会交往、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2.4 残疾程度评定根据上述评估结果,结合相关医学标准,对患者的残疾程度进行评定。

评定内容包括:- 伤残等级评定:如轻度、中度、重度等。

- 生活能力评定:如自理、半自理、不能自理等。

- 工作能力评定:如可重返工作、需调整工作、无法工作等。

3. 鉴定方法3.1 医学检查通过问诊、体检、影像学检查等方法,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为残疾程度评定提供依据。

3.2 功能测试通过特定测试方法,评估患者在不同方面的功能状况。

例如:- 运动功能测试:如Fugl-Meyer量表、Barthel指数等。

肌肉骨骼系统超声操作流程

肌肉骨骼系统超声操作流程

适应症包括:1.骨骼疾病:包括骨折、骨髓炎、骨肿瘤2.关节疾病:关节的感染和非感染性炎症,包括关节肿物韧带及滑囊3.肌肉、肌腱与软组织:包括肌肉损伤、血肿、肌腱断裂、肌腱炎、腱鞘炎、软组织肿瘤等4.神经:外周神经损伤及常见周围神经肿瘤肌肉骨骼系统超声检查操作流程包括骨骼,关节,肌肉、肌腱与软组织,外周神经等。

一般首选线阵探头,3-15 MHz,首先询问病史,尤其是外伤、治疗、疼痛等病史,如可疑肿物,并进一步询问生长速度、抗感染治疗病史;两侧对比检查,首先注意健侧并注意与患侧对比;检查时手法尽量一致。

注意实时超声检查和选择合适体位;存储图像要有双幅对比检查。

1.骨骼:探头扫查骨的形态有无改变;骨皮质表面是否光滑、连续;骨膜的形态、厚度、与骨皮质的相对位置;骨周围软组织内回声有无异常。

2.关节:肩关节及肩袖:首先将探头横置于肩的前方,显示肱骨的结节间沟,内可见圆形或椭圆形肱二头肌长头腱回声。

旋转探头90度沿肱二头肌长腱纵向扫查,并以此为标志,平行向内移动探头,可显示肩胛下肌腱。

向上、后移动探头,沿长轴及短轴扫查,依次显示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及肌腱。

髋关节:仰卧位进行前侧扫查,探头平行于股骨颈,扫查髋臼前缘、股骨头、股骨颈、前关节囊、关节前间隙等。

侧卧位进行冠状面扫查,探头与身体长轴平行。

膝关节:膝关节适当屈曲,探头横置于髌骨尖上方,略向下倾斜扫查。

观察前、后交叉韧带、半月板及关节周围滑囊。

3.肌肉、肌腱与软组织:肌肉:主要观察肌纤维的连续性、内部回声,肌肉形态,异常回声的性质,收缩和松弛时的对比。

肌腱:主要是肌腱和腱鞘的表面连续性,内部回声性质,是否均一,厚度是否正常均一,体位变化时的对比。

4.外周神经:首先检查患者有无疼痛、麻木、感觉异常及其范围等。

应用高频超声探头直接循神经走行扫查,先沿神经短轴进行横断面上下扫查,当断定神经时,沿短轴90°追踪神经长轴进行纵断扫查。

并注意与血管、肌腱韧带回声的鉴别。

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及报告规范

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及报告规范

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及报告规范随着当前人们对其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升高,越来越多人重视肌肉骨骼健康。

而受环境以及日常活动影响,肌肉骨骼部位的损伤也越来越成为常见发生的症状。

临床上针对肌肉骨骼损伤需及时进行诊断与治疗,传统诊断方法主要为X线摄片检查,但该检查方法对肌肉骨骼软组织的分辨率较低,扫描辐射较大等,导致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而CT扫描对肌肉软组织的结构显示相对较差。

相比之下,超声检查在肌肉骨骼损伤的诊断中具有无创、无射线损害、操作快速便捷、短期可重复性高、实时成像以及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等多种优势,其在临床应用范围广。

那么,肌肉骨骼超声检查方法以及超声报告有哪些规范呢,本文将带领读者认识和了解肌肉骨骼超声检查方法以及超声报告的一些规范。

一、超声仪器的选择肌肉骨骼损伤诊断中,临床可选择应用中、高档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超声探头一般首选高频线阵探头,5.0~12.0MHz;针对深部病变则选择频率3.5~5.0MHz超声探头。

二、超声检查的体位超声检查的体位在原则上可选择任意体位,一般以可清晰显示出病变部位、患者感受舒适为体位选择原则。

而针对膝关节等部位损伤则一般需选择针对性的体位。

三、超声检查的注意事项超声检查首先需询问患者病史,尤其需要询问患者外伤、疾病治疗以及患处疼痛病史,若可疑肿物,则需进一步询问其肿物生长速度及抗感染治疗等相关病史。

对于病史的询问要求认真详细,且要有一定的技巧,有时就诊患者不明确其损伤部位的受伤史,对于有明确损伤史者,则要注意观察患者损伤时姿势、位置以及直接遭受外力的部位情况等。

需要注意患者外伤部位及外伤处对侧、淤血处情况。

超声检查中需探查疼痛最明显部位或肿物部位。

对于关节损伤患者,需对患侧、健侧进行对比检查,注意检查时两侧采用的手法需尽量保持一致。

在超声检查中应注意实时观察肌肉、肌腱有无发生撕裂,在关节手术后需注意观察有无发生粘连、对肌腱与神经进行鉴别等。

同时,超声检查数据可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以进一步明确诊断情况。

临床医学体格检查肌肉骨骼描述_概述及说明

临床医学体格检查肌肉骨骼描述_概述及说明

临床医学体格检查肌肉骨骼描述概述及说明1. 引言1.1 概述临床医学体格检查是一种重要的临床工具,通过对患者身体状况的观察和评估,帮助医生确定可能存在的疾病或异常情况。

其中,肌肉骨骼系统的体格检查是常见且重要的一个方面。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临床医学体格检查在肌肉骨骼系统中的重要性,接着探讨肌肉骨骼系统的解剖结构以及体格检查方法和步骤。

随后,我们将详细描述不同部位肌肉骨骼异常表现,并进一步讨论与疾病相关的肌肉骨骼体征和症状描述。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临床医学体格检查中关于肌肉骨骼系统的描述与说明要点,并探讨其对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的意义。

同时也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挑战。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临床医学体格检查中与肌肉骨骼系统有关的内容,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准确判断病因和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同时,通过本文的撰写也能为临床医学研究提供参考,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2. 正文:2.1 临床医学体格检查的重要性临床医学体格检查是一种通过观察和触摸患者身体以确定病理变化的方法。

它是诊断和评估患者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

肌肉骨骼系统作为人体运动和支撑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异常与多种疾病有关。

因此,在临床医学体格检查中,对肌肉骨骼系统进行仔细的描述和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2.2 肌肉骨骼系统的解剖结构肌肉骨骼系统由肌肉、骨骼和关节组成。

肌肉负责身体运动,提供力量和运动支持;骨骼为身体提供框架,并保护内脏器官;关节则使得不同部位的骨头能够连接并实现活动。

了解肌肉、骨骼和关节的解剖结构对于理解后续的体格检查方法至关重要。

2.3 肌肉骨骼体格检查方法和步骤在进行临床医学体格检查时,对肌肉骨骼系统的检查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观察:首先,在患者静态状态下观察其有关部位的外形、大小、畸形和异常皮肤改变。

特别注意异常凹凸、红肿等病理性改变。

同时还需要观察患者的姿势和步态,以及行走过程中是否存在异常。

工伤上肢肌腱鉴定

工伤上肢肌腱鉴定

工伤上肢肌腱鉴定
上肢肌腱是连接肌肉与骨骼的重要组织,负责上肢的运动和灵活度。

而工伤上肢肌腱鉴定是通过对受伤者肌腱损伤程度的评估,确定工伤的性质和损失程度。

下面将从检查方法、鉴定标准和程序等方面进行说明。

一、检查方法
1. 询问病史:了解受伤过程、症状发展、前期治疗等情况。

2. 查体:观察患肢外形、肌肉张力,进行有关上肢活动的功能检查。

3. 影像学检查:如X光、CT、MRI等,可更清晰地了解肌腱损伤情况。

二、鉴定标准
根据《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和《工伤认定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对于工伤上肢肌腱损伤的鉴定主要参考以下要点:
1. 损伤程度:包括肌腱完全撕裂、部分撕裂、肌腱腱套破裂等不同程度的损伤。

2. 功能障碍:根据肌腱损伤对上肢活动的影响程度,如丧失某项功能、活动受限等。

3. 治疗效果:根据患者的治疗情况,如手术治疗后的疗效以及恢复情况等。

三、鉴定程序
1. 提供证据:受伤者应提供与工伤有关的证据,如工伤发生地点、工伤报告、治疗记录等。

2. 申请鉴定:受伤者需向所在地劳动能力鉴定机构提出工伤鉴
定申请,并提交必要的证明文件和医疗资料。

3. 鉴定过程:鉴定机构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评估,可以采用专家会诊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估。

4. 鉴定结果:鉴定机构根据评估结果,出具工伤鉴定书。

根据工伤鉴定书,劳动者可向雇主或劳动保障机构申请工伤认定和相应赔偿。

总结起来,工伤上肢肌腱鉴定是一个需要经过专业机构评估的过程,通过详细的询问病史、查体以及影像学检查等方法来确定受伤程度和功能障碍情况。

受伤者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和申请鉴定,最终通过鉴定结果来确定工伤认定和相应赔偿。

骨科体格检查

骨科体格检查

骨科体格检查骨科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患者的骨骼系统健康状况。

通过对患者的身体各个部位进行观察、触诊、运动检查和特殊测试,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骨骼结构、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等情况,从而判断是否存在骨骼疾病或损伤。

1. 检查目的:骨科体格检查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患者的骨骼系统健康状况,包括骨骼结构、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等方面。

通过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是否存在骨骼疾病或损伤,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 检查流程:(1)患者信息登记:医生会询问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并了解患者的主诉和病史。

(2)全身观察: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身观察,注意患者的体型、姿势、步态等是否异常。

(3)局部观察:医生会对患者的特定部位进行观察,如颈部、背部、腰部、骨盆、四肢等,检查是否存在肿胀、红肿、畸形等症状。

(4)触诊检查:医生会用手触摸患者的特定部位,检查是否存在压痛、肌肉紧张、关节稳定等情况。

(5)运动检查:医生会要求患者进行一系列特定的运动,以评估关节的活动范围、稳定性和疼痛情况。

(6)特殊测试:根据需要,医生可能会进行一些特殊的测试,如X线检查、CT扫描、MRI等,以获取更详细的骨骼结构信息。

3. 检查项目:(1)骨骼结构:检查患者的身高、体重、骨骼畸形、骨折等情况。

(2)关节功能:评估患者的关节活动范围、关节稳定性和关节疼痛情况。

(3)肌肉力量:通过观察患者的肌肉形态和进行一些特定的力量测试,评估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功能。

(4)神经功能:检查患者的感觉和运动神经功能,以评估是否存在神经损伤或疾病。

(5)特殊测试:如X线检查、CT扫描、MRI等,用于获取更详细的骨骼结构信息。

4. 检查结果分析: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格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病史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根据分析结果,医生可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骨骼疾病或损伤,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总结:骨科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患者的骨骼系统健康状况。

肌骨超声有什么用途

肌骨超声有什么用途

肌骨超声有什么用途
肌骨超声是一种医学影像技术,通过利用超声波来观察和评估人体肌肉和骨骼结构的一种方法。

肌骨超声可以用于医学诊断、康复治疗和运动损伤的评估。

它可以帮助医生和专业人士了解肌肉和骨骼的情况,从而有效地进行治疗和康复。

肌骨超声有多个用途,以下是其中一些主要的用途:
1. 诊断骨折和韧带损伤:肌骨超声可以帮助医生检测骨骼和韧带的损伤,包括骨折、扭伤和韧带撕裂等。

通过肌骨超声,医生可以清楚地观察受伤组织的情况,帮助确诊和确定治疗方案。

2. 评估肌肉骨骼结构:肌骨超声可以对肌肉和骨骼结构进行评估,包括肌肉厚度、骨骼密度和软组织情况等。

这对于了解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和软组织损伤等状况非常有帮助。

3. 康复治疗跟踪:肌骨超声可以用于跟踪康复治疗的进展情况。

通过不同时间点的超声检查,医生可以观察伤情的恢复情况,对治疗方案进行及时调整,以提高康复效果。

4. 运动损伤评估:肌骨超声对于运动员和运动爱好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检测运动损伤,如肌肉拉伤、韧带损伤和骨折等,从而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减少再伤的风险。

5. 肌肉肿瘤检测:肌骨超声可以用于检测肌肉肿瘤和肌肉囊肿等疾病,帮助医生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

总而言之,肌骨超声在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骨骼结构的评估、运动损伤的诊断和康复治疗的跟踪等多个方面。

它是一种安全、无创伤的检查方法,对于提高医学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肌骨超声,医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情况,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和康复指导。

因此,肌骨超声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患者的健康和康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躯干肌肉损伤的查房

躯干肌肉损伤的查房

患者可能因失去 工作和生活能力 而感到压力
护理措施
缓解疼痛
冷敷:使用冰 袋或冷毛巾敷 在疼痛部位, 减轻炎症和肿

热敷:使用热 毛巾或热水袋 敷在疼痛部位, 促进血液循环,
缓解疼痛
药物治疗:使 用非处方止痛 药,如阿司匹 林、布洛芬等,
减轻疼痛
按摩:轻柔地 按摩疼痛部位, 缓解肌肉紧张
和疼痛
促进活动能力恢复
防止肌肉萎缩
保持适当的运 动量:定期进 行肌肉锻炼, 避免长时间卧

保持良好的营 养状况:摄入 足够的蛋白质 和维生素,保
持肌肉健康
定期进行按摩 和拉伸:帮助 肌肉放松,预
防肌肉萎缩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戒烟 限酒,保持良 好的作息规律, 避免过度劳累
心理辅导
01
02
03
04
建立良好的护 患关系,了解 患者的心理需 求
肌肉萎缩
01
02
03
04
原因:长期卧床、 缺乏运动、营养 不良等
症状:肌肉体积 减小、肌力下降、 关节活动受限等
护理措施:加强 营养支持、进行 康复训练、预防 并发症等
预后:早期干预 和治疗可改善肌 肉萎缩程度,提 高生活质量
心理压力
患者因受伤而感 到焦虑和恐惧
患者担心康复过 程和预后
患者可能因疼痛 和行动不便而感 到沮丧
体格检查:肌肉损伤部位、程度、 肌力等
诊断: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辅 助检查结果,诊断为躯干肌肉损

预后:根据治疗方案和患者配合 程度,预测康复时间和预后效果
患者基本信息:年龄、性别、职 业等
病史:既往病史、家族史等
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 检查等

正常成人胸背部肌肉骨骼系统的高频超声检查方法及声像图特征

正常成人胸背部肌肉骨骼系统的高频超声检查方法及声像图特征

正常成人胸背部肌肉骨骼系统的高频超声检查方法及声像图特征正常成人胸背部肌肉骨骼系统的高频超声检查方法及声像图特征一、引言胸背部肌肉骨骼系统是人体运动的关键部位,包括胸部、背部的肌肉、骨骼和关节等。

其功能异常可能导致疼痛、僵硬和运动功能受限等问题。

目前,高频超声已经成为评估胸背部肌肉骨骼系统的一种重要方法。

本文将介绍正常成人胸背部肌肉骨骼系统的高频超声检查方法及声像图特征。

二、正常胸背部肌肉骨骼系统的高频超声检查方法1. 检查准备。

患者需要暴露胸背部,保持站立或坐姿。

涂抹适量的凝胶于探头与检查部位之间,避免气泡干扰图像质量。

2. 设备选择。

胸背部肌肉骨骼系统的高频超声检查通常选择线性探头。

较高的频率可以提供更为清晰的图像,减少组织深层信号的衰减。

3. 探头摆放。

将探头紧贴皮肤,垂直于检查部位,并应用适量的压力,以确保较好的超声传导。

4. 彩色多普勒成像。

利用彩色多普勒成像检测胸背部血管,可评估血流情况,发现异常的血管结构和血流分布。

5. 调整探头角度。

通过调整探头角度,可以对胸背部肌肉和骨骼进行不同方位的扫描,全面检查肌肉骨骼系统。

三、声像图特征1. 肌肉特征。

正常肌肉超声表现为均匀、细密的纹理,并且肌肉界限清晰可见。

横切面图像上,正常肌肉呈现椭圆形或长方形。

纵切面图像中,肌肉纤维呈现线性排列。

2. 骨骼特征。

正常骨骼超声图像中,骨质呈现为高反射信号,边界清晰。

骨骼的大小与形态可以清楚地看到,并且可以评估骨骼关节的稳定性。

3. 软组织特征。

胸背部软组织包括筋膜、肌腱和软骨等。

筋膜和肌腱在超声图像上呈现为较低的反射信号,较为光滑的纹理,与周围肌肉形成清晰的边界。

软骨在超声图像上显示为均匀的高反射信号。

4. 彩色多普勒成像特征。

胸背部血管通过彩色多普勒成像可以显示为不同颜色的信号,颜色的深浅表示血流速度的快慢。

正常血管应显示为连续、流畅的颜色。

四、临床应用价值1. 评估肌肉骨骼损伤。

通过高频超声,可以非常直观地评估肌肉骨骼是否存在损伤,如扭伤、肌肉拉伤等。

肌肉骨骼评估流程

肌肉骨骼评估流程

肌肉骨骼评估流程
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
Download Tip: This document has been carefully written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肌肉骨骼评估流程简述:
①病史采集:询问患者疼痛性质、部位、诱因、持续时间及既往相关病史。

②体格检查:观察患者体态、步态,检查肌肉外观、轮廓、对称性;
③关节活动度(ROM):测试各关节主动与被动活动范围,评估灵活性与受限程度;
④肌肉力量测试:通过抵抗阻力等方式,分级评定肌肉收缩力量;
⑤神经功能检查:检测感觉、反射、肌张力及协调性,判断神经受损情况;
⑥特殊试验:实施如Lachman试验、McMurray试验等特定动作,以诊断如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等;
⑦功能评估:观察患者完成特定功能活动的能力,如上下楼梯、坐下站起;
⑧影像学与实验室检查:必要时辅以X光、MRI、CT或血液检查,进一步确认病因;
⑨制定康复或治疗计划:基于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物理治疗或手术干预方案。

肌肉骨骼系统损伤的评定

肌肉骨骼系统损伤的评定

7
轴旋转
骨围绕着机械轴进行旋转的运动。往 往是与转动、滑动组合出现。人体产生 轴旋转的关节如肱骨屈曲、伸展时肱骨 头的轴旋转。 关节囊由于炎症等原因而至关节囊纤 维化或纤维缩短,关节的松弛度变小, 副运动必然受到影响。
8
二:软组织
(一)组成 收缩性组织:肌肉 肌腱 非收缩性组织:韧带 关节囊 筋膜 滑囊等 (二)挛缩 是指由于皮肤、肌肉、神经等软组织 的变化引起的关节运动障碍

14
问诊包括的两个阶段
直接问诊法
用疑问的形式,让患者直接的,真 实地回答,并记录。
15
自由问诊法
用讨论的形式进行,治疗师和患 者相互提问,对患者的主诉充分的 调查,是必需的评定。 排除无关的话题,与患者建立良 好关系。
16
OPQRST记忆法

O:从症状开始或主诉开始 (Onset of complaint ) P:痛苦的诱发因素,缓和的因素 (Provoking or palliative concerns) Q:疼痛的性质(Quality of pain) R:延伸特定部分 (Radiating to a particular area) S:症状及主诉部位的严重度 (Sit and severity of complaint ) T:症状及主诉的时间 (Time frame of complaint)
9
挛缩的分类


皮肤性 结合组织性 肌型 神经性 反射性 痉挛性 弛缓麻痹性 关节性
10
关节挛缩发生的机制
局部循环障碍 软组织细胞侵润 管界内压增高 结合组织增生 关节 软骨变性 关节囊变小 关节 纤维化 关节强直
11
评定的方面
•患者的病历 •观察、视诊 •触诊

医院开设肌肉骨骼和体被系统检查的科目

医院开设肌肉骨骼和体被系统检查的科目

医院开设肌肉骨骼和体被系统检查的科目一、肌肉骨骼系统编码项目名称项目内涵编码项目名称项目内涵1 关节镜检查含活检2 关节穿刺术含加压包扎3 关节腔灌注治疗4 持续关节腔冲洗5 骨膜封闭术6 软组织内封闭术包括各种肌肉软组织、筋膜、肌腱7 神经根封装术8 周围神经封闭9 神经丛封闭术包括臂丛、腰骶丛10 鞘内注射包括鞘内封闭11 骶管滴注二、体被系统编码项目名称项目内涵编码项目名称项目内涵1 变应原皮内试验(吸入组、食物组、水果组、细菌组)包括吸入组、食物组、水果组、细菌组2 性病检查3 皮肤活检术含钻孔法4 皮肤直接免疫荧光检查5 皮肤生理指标系统分析含色素、皮脂、水份、PH测定及局部色彩图象6 皮损取材检查包括阴虱、疥虫、利杜体7 毛雍症检查含镜检8 天疱疮细胞检查含镜检9 伍德氏灯检查10 斑贴试验11 光敏试验12 醋酸白试验13 电解脱毛治疗14 皮肤赘生物电烧治疗包括皮赘去除术15 黑光治疗(PUVA治疗)16 红光治疗17 白癜风皮肤移植术含取材、移植18 面部磨当削术19 刮疣治疗20 丘疹挤粟治疗21 甲癣封包治疗22 拔甲治疗23 酒渣鼻切割术24 药物面膜综合治疗25 疱病清疮术26 疱液抽取术27 皮肤溃疡清创术28 皮损内注射29 粉刺去除术30 鸡眼刮除术包括切除31 血管瘤硬化剂注射治疗32 脉冲激光治疗包括鲜红症痣等血管性皮肤病和太田痣等色素性皮肤病33 二氧化碳(CO2)激光治疗包括体表良性增生物,如寻常疣、化脓性内芽肿、脂溢性角化等34 激光脱毛术35 激光除皱术36 氦氖(He—Ne)激光照射治疗包括过敏性疾患,疖肿及血管内照射等37 氩激光治疗包括小肿物38 激光治疗腋臭39 液氮冷冻治疗包括疣、老年斑40 烧伤抢救(大)41 烧伤抢救(中)42 烧伤抢救(小)43 烧伤复合抢救包括严重电烧伤、吸入性损伤、爆震伤以及烧伤复合伤合并中毒44烧伤冲洗清创术(大)45 烧伤冲洗清创术(中)46烧伤冲洗清创术(小)47 护架烤灯烧伤大型远红外线治疗机治疗48烧伤浸浴扩创术(大)49 烧伤浸浴扩创术(中)50烧伤浸浴扩创术(小)51 悬浮床治疗52 翻身床治疗53 烧伤功能训练床治疗54 烧伤后功能训练55 烧伤换药。

肌肉骨骼系统损伤的评定一

肌肉骨骼系统损伤的评定一


副运动检查的手法包括牵拉或牵引(纵向 牵引、侧方牵引)和滑动。例如,检查肩关 节(盂肱关节)的松弛程度,可进行侧方牵引 和纵向牵引;检查髌骨的活动性,可进行髌 骨的牵引、向内侧、外侧和下方滑动的检 查。牵引和滑动的量以关节松弛消失,关 节囊变得紧张为度。在牵引和滑动的过程 中,治疗师体会和判断关节内的可动程度 是正常还是高于或低于正常。
第三节资料整理与结果分析
• 评定的最后一个步骤也是最困难的部分, 是将所有主观检查和客观检查所获得的结 果进行整理、将重要资料汇总进行综合分 析并作出诊断。肌肉骨骼系统损伤及功能 障碍主要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①疼痛;②关 节活动受限与挛缩;③关节不稳;④无力。肌 肉骨骼系统损伤的功能障碍诊断包括确定 与上述症状相关的受累组织或结构和组织 结构损伤的功能障碍状况。
筋膜出现炎症反应时称为筋膜炎,筋膜炎又将成为持续 性疼痛、肌肉痉挛以及关节活动障碍的原因
(四)滑膜与滑囊 滑膜组织位于滑膜关节和滑囊的内面。 特点:1.滑膜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因此当外伤或 炎症时可产生明显的疼痛。 2.滑囊多位于肌、腱与韧带或骨之间,作用是 减少摩擦;
外伤、炎症或异物引起的滑膜或滑囊组织的炎症称为 滑膜炎或滑囊炎。
1 2
肌肉骨骼系统及其功能障碍 评定方法

肌肉骨骼系统及其功能障碍
肌肉骨骼系统组成 骨 肌肉骨骼系统 软骨
软组织(韧带、关节囊、肌肉、肌 腱、滑膜、滑囊和筋膜)
起运动、支持和保护作用。
一、骨与关节
骨与关节的关系
骨借关节相连构成骨骼,提供身体的结构,成为人 体活动的支架。
(一)关节的生理学运动 屈、伸 内收、外展 旋内、旋外 内翻、外翻 背屈、跖屈 环转
• (一)视诊 • 对疼痛患者应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进行观察。 • 如膝关节疼痛的患者静态观察:正面观下肢有无x型腿或o 型腿、摇摆步态、鸭步、双侧髂骨高低是否对称、有无向 一侧偏斜,股四头肌有无萎缩,侧面观有膝反张,髋关节, 踝关节对线是否正常。后面观脊柱有无侧弯,髂后上棘是 否对称,腘横纹是否同高,有无突出的囊肿,足弓有无塌 陷。 • 动态观察:患者仰卧位,双侧膝关节用力向下压床面, 观察髌骨是否正直向上移动,有无外侧倾斜、移动、前后 翘、左右翘等,从而判断髌骨有无位移和可能导致髌骨移 位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学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又称体格检查,是临床上最基本、最主要的检查方法。

对某些疾病,单一的检查往往难以作出正确诊断,需要结合病史、理学检查和其它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判断。

第一节理学检查原则(一)检查顺序一般按视诊、触诊、叩诊、动诊、量诊顺序进行。

1.先健侧后患侧。

2.先健处后患处。

3.先主动后被动。

(二)充分暴露、两侧对比。

(三)全面、反复、轻柔、到位第二节理学检查的基本内容一)视诊(inspection):观察步态有无异常,患部皮肤有无创面,脊柱有无侧凸、前后凸,肢体有无畸形等。

(二)触诊(palpation):检查病变的部位、范围,肿物的大小、硬度、活动度、压痛,皮肤。

(三)叩诊(percussion):为明确四肢骨折时纵向叩击痛;脊柱病变常有棘突叩痛。

(四)动诊(assessment of mobility):检查关节的活动范围和肌收缩力。

当神经麻痹或肌腱断裂时,关节均不能主动活动,但可以被动活动。

当关节强直、僵硬或有肌痉挛、皮肤瘢痕挛缩时,则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

(五)量诊(measurement)根据检查原则测量肢体长度、周径、关节的活动范围、肌力和感觉障碍的范围。

1.肢体长度测量(measurement of limb length)测量时患肢和健肢必须放在对称位置,以相同的解剖标志为起止点,双侧对比测量。

(1)上肢长度:肩峰至桡骨茎突或肩峰至中指尖。

(2)上臂长度:肩峰至肱骨外上髁(3) 前臂长度:肱骨外上髁至桡骨茎突或尺骨鹰嘴至尺骨茎突。

(4)下肢长度:间接长度测量自骼前上棘至内踝下缘(棘踝线);直接长度测量自大转子至外踝下缘。

(5) 大腿长度:大转子至膝关节外侧间隙。

(6) 小腿长度:膝关节内侧间隙至内踝下缘,或外侧间隙至外踝下缘。

2.肢体周径测量(measurement of limb circumference)(1)上肢周径:通常测两侧肱二头肌腹周径。

(2)大腿周径:通常在髌骨上10cm或15 cm处测量。

(3)小腿周径:通常测腓肠肌腹周径。

3.关节活动范围测量(measurement of joint motion)用量角器较准确地测量,采用目前国际通用的中立位作为0°的记录方法。

以关节中立位为0°,测量各方向的活动度。

记录方法:四肢关节可记为0°(伸)=150°(屈),数字代表屈伸角度,两数之差代表活动范围,“=”代表活动方向。

脊柱活动范围可记为:(六)神经系统检查(examination of nerve system)1.肌张力检查(examination of the muscular tension)肌张力指肌松弛状态下作被动运动一时检查者所遇到的阻力。

肌张力减低可见于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及肌源性病变等。

肌张力增高见于锥体束病变和锥体外系病变,前者表现为痉挛性肌张力增高,即上肢的屈肌及下肢的伸肌肌张力增高明显,开始作被动运动时阻力较大,然后迅速减小,称折刀样肌张力增高;后者(锥体外系病变)表现为强直胜肌张力增高,即伸肌和屈肌的肌张力均增高,作被动运动时向各个方向的阻力是均匀一致的,亦称铅管样肌张力增高(不伴震颤),如伴有震颤则出现规律而断续的停顿,称齿轮样肌张力2.肌力检查(examination of the myodynamia)需要结合视诊、触诊和动诊来了解随意运动肌的功能状态。

根据抗引力和阻力的程度可将肌力分级表72-1 肌力测定的分级(10级分法)级别运动0 无肌收缩,为完全性瘫痪1 有轻度肌收缩,但不产生关节运动2- 不抗引力时只有运动的起始动作2 2 不抗引力时有完全运动幅度2+抗引力时只有运动的起始动作3- 抗引力时只有部分运动幅度3 3 抗引力时有完全运动幅度3+抗引力抗最小阻力时有完全运动幅度4 抗引力抗中度阻力时有完全运动幅度5 抗引力抗最大阻力时有完全运动幅度3.感觉检查(examination of paresthesia area)一般只检查痛觉及触觉,必要时还要检查温觉、位置觉、两点辨别觉等,并用不同的标记画在人体素描图上。

常用棉花测触觉;用注射针头测痛觉;用分别盛有冷热水的试管测温度觉。

4.反射检查(examination of reflex)应在肌放松体位下进行,两侧对比,检查特定反射。

常用的有:(1)深反射(deep reflex)肱二头肌(腱)反射(C5-6,肌皮神经),肱三头肌(腱)反射(C6-7,桡神经),桡反射(C5-6 ,桡神经),膝(腱)反射(L2~4,股神经),踝反射或跟腱反射(S1-2,胫神经)(2)浅反射(superficial reflex):腹壁反射:上方(T7-T8),中部(T9 _~T10 ),下方(T11~T12);提睾反射(L1~L2 );跖反射(S1- S2);肛门反射(S4-S5)(3) 病理反射(pathologic reflex):一般在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时出现,常见的有:①Hoffmann征;②Babinski征;③髌阵挛(patellar clonus);④踝阵挛(ankle clonus)。

5.自主神经检查(autonomic nerve examination)(1)皮肤、毛发、指甲营养状态:自主神经损害时,表现为皮肤粗糙、失去正常的光泽、表皮脱落、发凉、无汗;毛发脱落;指(趾)甲增厚、失去光泽、易裂。

此外,可显示血管舒缩变化:毛细血管充盈迟缓。

第三节各部位检查法(一)肩部检查肩关节也称盂肱关节1.视诊肩的正常外形呈圆弧形,两侧对称。

①三角肌萎缩或肩关节脱位后弧度变平,称为“方肩”。

②先天性高肩胛患者患侧明显高于健侧。

斜方肌瘫痪表现为垂肩,肩胛骨内上角稍升高。

③前锯肌瘫痪向前平举上肢时表现为翼状肩胛(winged scapula).2.触诊锁骨位置表浅,全长均可触到。

喙突尖在锁骨下方肱骨头内侧,与肩峰和肱骨大结节形成肩等边三角称为肩三角。

骨折、脱位时此三角有异常改变。

3.动诊和量诊检查肩关节活动范围时,须先将肩胛骨下角固定,以鉴别是盂肱关节的单独活动还是包括其它两个关节的广义的肩关节活动。

肩关节的运动包括内收、外展、前屈、后伸、内旋和外旋。

肩关节中立位为上臂下垂屈肘90°,前臂指向前。

正常活动范围:外展80°-90°,内收20°-40°,前屈70°-90°,后伸40°,内旋45°-70°,外旋45°-60°(图72-1) 。

肩外展超过90°时称为上举(160°-180°),须有肱骨和肩胛骨共同参与才能完成。

如为肩周炎仅外展、外旋明显受限;关节炎则各个方向运动均受限。

4.特殊检查(1) Dugas征:(2)痛弧:冈上肌腱有病损时,在肩外展60°~120°范围内有疼痛,因为在此范围内肌腱与肩峰下面摩擦、撞击,此范围以外则无疼痛。

常用于肩周炎的检查判定。

(二)肘部检查肘关节包括肱尺关节、肱桡关节、上尺桡关节三个关节。

除具有屈伸活动功能外,还有前臂的旋转功能。

1.视诊正常肘关节完全伸直时,肱骨内、外上髁和尺骨鹰嘴在一直线上;肘关节完全屈曲时,这三个骨突构成一等腰三角形(称肘后三角)。

肘关节脱位时,三点关系发生改变;前臂充分旋后时,上臂与前臂之间有10°-15°外翻角,又称提携角(carrying angle)。

该角度减小时称为肘内翻(cubitus varus),增大时称为肘外翻(cubitus valgus)。

肘关节伸直时,鹰嘴的挠侧有一小凹陷,为肱桡关节的部位桡骨头骨折或肘关节肿胀时此凹陷消失,并有压痛。

桡骨头脱位在此部位可见到异常骨突,旋转前臂时可触到突出的桡骨头转动。

肘关节积液或积血时,患者屈肘从后面观察,可见鹰嘴之上肱三头肌腱的两侧胀满。

肿胀严重者,如化脓性或结核性关节炎时,肘关节成梭形。

2.触诊肱骨干可在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之间触知。

肱骨内、外上髁和尺骨鹰嘴位置表浅容易触知。

肘部慢性劳损常见的部位在肱骨内、外上髁处。

外上髁处为伸肌总腱的起点,肱骨外上髁炎时,局部明显压痛。

3.动诊和量诊肘关节屈伸运动通常以完全伸直为中立位0°。

活动范围:屈曲135°-150°,伸0°,可有5°一10°过伸(图72-2)。

肘关节的屈伸活动幅度,取决于关节面的角度和周围软组织的制约。

在肘关节完全伸直位时,因侧副韧带被拉紧,不可能有侧方运动,如果出现异常的侧方运动,则提示侧副韧带断裂或内、外上髁骨折。

4.特殊检查Mills征:患者肘部伸直,腕部屈曲,将前臂旋前时,肱骨外上髁处疼痛为阳性,常见于肱骨外上髁炎((lateral epi-condylitis of humerus),或称网球肘(tennis elbow)(三)腕部检查1.视诊微屈腕时,腕前区有2-3条腕前皮肤横纹。

用力屈腕时,由于肌腱收缩,掌侧有3条明显的纵行皮肤隆起,中央为掌长肌腱,桡侧为桡侧腕屈肌腱,尺侧为尺侧腕屈肌腱。

桡侧腕屈肌腿的外侧是扪桡动脉的常用位置,皮下脂肪少的人可见桡动脉搏动。

解剖学“鼻烟窝”是腕背侧的明显标志,它由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腿、拇长伸肌腿围成,其底由舟骨、大多角骨、桡骨茎突和桡侧腕长、短伸肌组成。

其深部是舟骨,舟骨骨折时该窝肿胀。

腕关节结核和类风湿关节炎表现为全关节肿胀。

腕背皮下半球形肿物多为腱鞘囊肿。

月骨脱位后腕背或掌侧肿胀,握拳时可见第3掌骨头向近侧回缩(正常时较突出)。

2.触诊舟骨骨折时“鼻烟窝”有压痛。

正常时桡骨茎突比尺骨茎突低1 cm,当桡骨远端骨折时这种关系有改变。

腱鞘囊肿常发生于手腕背部,为圆形、质韧、囊性感明显的肿物。

疑有舟骨或月骨病变时,让患者半握拳尺偏,叩击第3掌骨头时腕部近中线处疼痛。

3.动诊和量诊通常以第3掌骨与前臂纵轴成一直线为腕关节中立位0°。

正常活动范围:背屈35°-60°,掌屈50°-60°,桡偏25°~30°,尺偏30°~40。

特殊检查(1)Finkelsein试验(2)腕关节尺侧挤压试验:手部检查视诊:畸形:并指、多指、巨指;钮孔畸形;鹅颈畸形;爪形手;梭形指;触诊动诊和量诊中立位0 °,活动范围:掌指关节60 °~90 °(屈)↔0 °(伸),过伸20 °;近指间关节:90 °(屈)=↔0 °(伸) ;远指间关节:60~90 °(屈)↔ 0 °(伸)(五)脊柱检查1.视诊脊柱居体轴的中央,并有颈、胸、腰段的生理弯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