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特训温度和温度计

合集下载

思维特训(一)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

思维特训(一)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

思维特训(一)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典|例|分|析|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例1分子力,又称分子间作用力、范得瓦耳斯力,是指分子间的互相作用。

当两分子相距较远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间隔非常近时,分子力主要表现为斥力。

实验说明,气体很容易被压缩;把体积分别为50 cm3的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100 cm3;高温下碳原子可浸透到钢制外表。

这些都说明分子、原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相隔一定间隔的固体和液体分子仍能聚集在一起不分散,是因为存在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由引力和斥力组成,引力对抗拉伸,斥力对抗压缩。

图1-TX-1如图1-TX-1所示为分子间作用力关系图,r表示两分子间间隔,r0表示引力和斥力相平衡的间隔。

F斥表示斥力曲线,F引表示引力曲线,F分子表示合力曲线。

由图可知,随分子间间隔r的增大,分子力先减小到零后增大再减到零,对外表现为先斥力后引力。

(1)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大小均与________有关。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着分子间间隔的增大而________。

(2)以下有关分子力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________。

A.当r=r0时,分子间没有力的作用B.当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只有斥力C.当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只有引力D.当r=10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解析] (1)由分子间作用力关系图可知: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间的间隔有关。

分子间作用力随着分子间间隔的增大而减小,且斥力减小得更快。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2)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当r=r0时,分子引力与斥力相等,分子间既不表现为引力,也不表现为斥力,但并不是分子间没有力的作用,故A错误;当r<r0时,分子引力小于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并非只有斥力,故B错误;当r>r0时,分子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并非只有引力,故C错误;当r=10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小到可以忽略,故D正确。

七年级上册数学同步课时特训答案

七年级上册数学同步课时特训答案

距离、速度和时间问题
在行程问题中,一元一次方程 可以用来计算距离、速度和时 间等量之间的关系。
分配问题
在分配任务或资源时,一元一 次方程可以用来解决如何公平 地分配任务或资源的问题。
06
课时五: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数据收集的方法与步骤
确定调查目的
首先需要明确调查的目的,以 便确定所需的数据类型和范围
课程安排
第1周
有理数及其运算
第2周
代数式与方程组
第3周
一元一次不等式
课程安排
02
01
03
第4周
几何图形初步认识
第5周
相交线与平行线
第6周
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
课程安排
第7周
轴对称与等腰三角形
第8周
期末复习与测试
课程特色
结合教材内容,紧扣教 学大纲。
通过典型例题解析,加 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 用。
数据表示
选择合适的数据表示方法, 如表格、图表、图形等, 以便更直观地展示数据。
数据转换
根据分析需要,将数据进 行转换或计算,以得出更 有意义的结果。
数据分析与应用
数据分析
评估与改进
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求 平均值、中位数、众数等,以揭示数 据的内在规律。
对整个数据收集与整理过程进行评估, 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应用效果。
角的度量
角的大小可以通过度数来衡量,称为角的 度数。一个完整的角是360度,而直角是
90度。
角的定义
角是由两条射线在同一平面内相交形成的 图形。这两条射线称为角的边,而它们相 交的点称为角的顶点。
角的性质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 角相等。

儿童知冷知热训练教案

儿童知冷知热训练教案

儿童知冷知热训练教案教案标题:儿童知冷知热训练教学目标:1. 帮助儿童了解冷热的概念和特征。

2. 培养儿童对温度的感知和判断能力。

3. 提高儿童对冷热环境的适应能力。

教学准备:1. 温度计2. 冷、热水3. 冷、热物体(如冰块、热水袋等)4. 图片或绘本,用于引导讨论5. 玩具或实物,用于观察和感受温度变化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通过展示一张冬天的图片或绘本,引导学生讨论冬天的特点和感受。

2. 提问:你们知道冬天为什么会冷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探究活动:3. 准备一些冷水和热水,让学生触摸并比较两者的温度差异。

引导学生描述冷水和热水的感受。

4. 给学生展示一个温度计,并解释它的作用和读数方法。

让学生观察室内的温度计读数,并与外面的温度进行比较。

5. 给学生展示一些冷物体(如冰块)和热物体(如热水袋),让他们触摸并描述感受。

引导学生发现冷物体会使手感到冷,热物体会使手感到热。

6. 利用玩具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和感受物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

例如,将玩具放在冰箱中一段时间后,再让学生触摸它们,引导他们发现物体的温度可以改变。

拓展活动:7.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不同季节和场景中,他们会感受到的冷和热,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8. 小组展示:请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例如夏天在海滩或冬天在雪地中,展示他们对冷热的理解和应对方法。

9. 游戏时间:设计一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冷热的变化,如“热土豆游戏”(传递热土豆,谁拿到时就出局)或“冰块传递”(传递冰块,看谁能坚持更久)。

总结活动:10. 回顾讨论: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冷热的特点和感受。

11. 提问:你们觉得知道冷热的特点和感受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思考,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

12.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观察和记录自己家中不同房间的温度,并写下感受和理解。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温度单位。

2. 组织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季节和天气条件下的冷热变化。

小学思维训练合集锻炼思维灵活性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小学思维训练合集锻炼思维灵活性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小学思维训练合集锻炼思维灵活性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小学思维训练合集:锻炼思维灵活性,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小学阶段,通过合理的思维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用于小学生的思维训练方法,旨在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思维能力。

一、逻辑思维训练逻辑思维是指通过推理、归纳和演绎等思维方式,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逻辑思维训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考能力。

1. 排序游戏将一组无序的物品依据某种规则进行排序,如按大小、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排列。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可以锻炼他们的分类和排序能力,培养逻辑思维方式。

2. 数字推理题给出一组数字序列,学生需要找出其中的规律,并预测下一个数是多少。

这种训练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归纳和推理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创造性思维训练创造性思维是指能够独立思考,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的能力。

小学生的创造力是一个有待发展的领域,适当的思维训练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1. 分析问题给学生一个实际问题,引导他们分析问题的原因和背景,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这种训练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2. 观察与表达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描述和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

然后,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所观察的事物。

这种思维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三、沟通交流训练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对于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

通过思维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并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给出一个问题或主题,要求他们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讨论,并给出各自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这种训练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

2. 角色扮演给学生不同的角色,并给出相应的情境。

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角色,进行对话和表达,以解决问题。

这种训练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思维训练与问题解决技巧

物理思维训练与问题解决技巧

物理思维训练与问题解决技巧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物理知识无处不在。

从日常的家用电器运作原理,到宇宙星辰的运行规律,物理都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要真正掌握物理,不仅需要理解和记忆相关的概念、公式,更关键的是要培养物理思维,并掌握有效的问题解决技巧。

物理思维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它是一种基于观察、实验和逻辑推理,对物理现象和规律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和创新的能力。

具有良好的物理思维,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物理世界,更高效地解决物理问题。

那么如何进行物理思维的训练呢?首先,要培养观察和分析的能力。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物理现象,比如水的沸腾、物体的下落、光的折射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留意这些现象,思考背后的物理原理。

比如,观察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思考温度、热量和状态之间的关系。

其次,实验是物理学习的重要手段。

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我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物理规律。

比如,进行简单的电路实验,了解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在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再者,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也不可或缺。

物理中的很多概念和规律都是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的。

例如,从牛顿第一定律推导出牛顿第二定律。

在学习过程中,要多进行逻辑推理的练习,学会从已知的条件出发,通过合理的推导得出结论。

除了思维训练,掌握有效的问题解决技巧也是学好物理的关键。

在面对物理问题时,首先要明确问题的核心。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所给的条件和要求,确定需要求解的物理量。

接下来,选择合适的物理公式和方法。

这就需要我们对所学的物理知识有系统的掌握,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应该运用哪个公式。

比如,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可以选择使用位移公式或者速度时间图像来求解。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重过程的规范性。

清晰地写出已知量、未知量,列出所使用的公式,进行逐步的计算,并在最后给出明确的答案。

同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和换算,避免因为单位问题导致错误。

另外,善于利用图像和图表也是解决物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谈小学科学数字化实验探究课学生思维力的培养

谈小学科学数字化实验探究课学生思维力的培养

谈小学科学数字化实验探究课学生思维力的培养作者:谈梅芬钱士舜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6年第04期《测量水的温度》是对苏教版《冷热和温度》一课教材的“二度开发”。

原教材从一个经典实验开始,将手指分别插入冷热水中,5秒钟后再同时放入温水水杯,体会两个手指的感觉,旨在引导学生从一个冷热错误的感受指向测量上的温度,即借助工具测量水温,在此环节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温度计并测量发现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教学建议为一课时。

但很多一线教师在教学中都有这种体会,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繁杂,时间紧迫,且不论温度计的粗劣制造以及观测时的读数误差,仅是对于温度计的正确规范操作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在连续测量一杯热水的降温过程中,错误计时也会产生无效的实验数据,同时绘制温度变化的曲线图又超出了四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

测量工具操作难度大,数据缺乏科学准确性,实验现象分析不贴合学生的知能特点,这样的教学又怎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力的培养呢。

因此,本人在教学时进行了删改,去掉体感温度以及利用温度计来测量冷热不同水温的环节,而是另辟蹊径,选择温度传感器进行实验探究。

教学重点是借助温度传感器连续观测一杯热水的温度变化过程,把教学难点定位为设计实验并收集证据,发现水温变化的规律。

因其温度传感器测量数据的精准性,加上数字化软件对实时数据能自动生成图表,极大地排除了学生实验探究中产生的不确定因素,因而可以更关注于学生思维力的养成和发展。

一、注重实验设计在科学教学中,发现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开始,设计方案是科学探究的驱动,这就需要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显现较强的观察实验能力,以及积极的交流表达热情,而这些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学生思维力的培养与优化。

1.生活现象导入创设问题情境,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常用导入方法。

学生在特定的场景中,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现象、事物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质疑,由此教师可以根据孩童的思维进行教学内容和策略的调整和改进。

上课伊始,教师现场倾倒一杯热气腾腾的开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问:你们看,老师倒了一杯开水,过了一段时间,水的温度有什么变化,冷到什么程度?当然,对于这种生活现象,学生很有生活经验,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热水会逐渐变冷。

创新思维训练题及训练方式(完整版)

创新思维训练题及训练方式(完整版)

1.巧排队列24个人排成6列,要求每5个人为—列,请问该怎么排列好呢? 2.升斗量水一长方形的升斗,它的容积是1升。

有人也称之为立升或公升。

现在要求你只使用这个升斗,准确地量出0.5升的水。

请问应该怎样办才能做到这一点呢?3.违纪开车在美国城市街道的交叉路口上,明文规定着,有步行者横过公路时,车辆就应停在人行道前等待。

可是偏偏有个汽车司机,当交叉路口上还有很多人横过马路时,他却突然撞进人群中,全速向前跑。

这时旁边的警察看了也无所谓,并没有责怪他。

你说这是为什么?4.变换方位在桌子上并排放有3张数字卡片组成三位数字216。

如果把这3张卡片的方位变换一下,则组成了另一个三位数,这个三位数恰好用43除尽。

是什么数、怎样变换的?5.月球飞鸟月球上的重力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有一种鸟在地球上飞20公里要用1小时,如果把它放到月球上,飞20公里要多少时间?6.诚实及说谎A、B、C、D4个孩子在院子里踢足球,把一户人家的玻璃打碎了。

可是当房主人问他们是谁踢的球把玻璃打碎的,他们谁也不承认是自己打碎的。

房主人问A,A说:“是C打的。

”C则说“A说的不符合事实。

”房主人又问B,B说:“不是我打的。

”再问D,D 说是“A打的。

”已经知道这4个孩子当中有1个很老实、不会说假话:其余3个都不老实,都说的是假话。

请你帮助分析一下这个说真话的孩子是谁,打碎玻璃的又是谁?7.最后一个字母英语字母表的第一个字母是A。

B的前面当然是A。

那么最后一个字母是什么?8.沉船某人有过这样一次经历:他乘坐的船驶到海上后就慢慢地沉下去了,但是,船上所有的乘客都很镇静,既没有人去穿救生衣,也没有人跳海逃命,却眼睁睁地看着这条船全部沉没。

9.火车过隧道两条火车轨道除了在隧道内的一段外都是平行铺设的。

由于隧道的宽度不足以铺设双轨,因此,在隧道内只能铺设单轨。

一天下午,一列火车从某一方向驶入隧道,另一列火车从相反方向驶入隧道。

两列火车都以最高的速度行驶,然而,它们并未相撞。

《温度》教学反思

《温度》教学反思

《温度》教学反思《温度》教学反思11.本节课让学生掌握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方法,以及热的水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会下降到和周围环境一样的温度。

2.在测量热水的温度变化规律时,实验数据学生能很轻松的得到,本实验也不是很难,但如何分析数据得到我们需要的知识这一问题还需重点加强。

这涉及到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老师要帮助学生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信息、学会整理归纳信息,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并恰当的利用信息,以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总之科学课上,动手和动脑是并存的,而学生现在很多往往是分开的,特别是四年级的学生,看到新奇的、好玩的仪器时往往管不住自己的手,一动手之后,只关注一些现象,哪怕是与生活中相违背的现象,学生们也不去思考,这样就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这也是今后值得去思考的问题:怎样在动手的同时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自主、合作探究。

《温度》教学反思2《温度和气温》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内容,本课内容首先是通过比较室内和室外的温度,发现室内和室外的温度是不一样的,并且在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才能反映当时的气温;再比较一天中不同时刻的气温,看看那个时刻温度高,那个时刻温度低,并用柱状图表示出来。

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过并会用温度计。

在实验之前,还是要简单回忆一下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测量前,观察所要使用的温度计,了解它的测量范围和每一小格对应的温度值;2.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要浸没在被测液体中);3.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不能取出来读数。

在测量温度,我让学生外出活动,首先强调了外出实验的规则。

为了更好地进行实验,我指定了四个人为一组,并且设立组长,组长监督管理自己小组成员,并在老师规定的区域实验。

但是在实际实验过程中,还是有部分学生“脱离”小团体独自行动,我实验后对小组实验进行评价,这样让他们更清楚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

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数学思维训练在四年级的实施策略一、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的重要性四年级是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此时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通过数学思维训练,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创新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如学生基础不一、教学方法不当等,四年级数学思维训练仍面临诸多挑战。

二、思维训练内容与方法1. 整数的思维训练: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计算找零、制作简单的数学游戏等,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整数的概念,培养他们的整数思维。

2. 分数的思维训练:通过图形、故事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概念。

可以设计分水果、分蛋糕等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分数。

3. 小数的思维训练:结合生活实例,如超市商品的价格标签,让学生感知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比较大小、加减法等练习,培养学生的小数思维。

4. 几何图形的思维训练:利用实物和模型,让学生观察、触摸和制作各种几何图形。

通过分析图形的属性、分类和组合,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想象力。

三、相互关联与互促共进在训练过程中,注重不同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联。

例如,将整数与分数结合起来,设计问题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将小数与分数结合,让他们理解小数就是分母为10的分数;将几何图形与分数结合,让学生思考如何将一个图形均分为若干等份。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他们的思维能力发展。

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为了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思维训练的积极性,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游戏化教学: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例如,设计数学谜语、数字接龙等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创设挑战性问题:提出一些学生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如“如何将一个圆平分成三个相等的部分?”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3. 实践应用:鼓励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例如,让他们计算家庭收支情况、测量房间面积等,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实用价值。

思维特训(一)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

思维特训(一)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

思维特训(一)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典|例|分|析|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例1分子力,又称分子间作用力、范得瓦耳斯力,是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当两分子相距较远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非常近时,分子力主要表现为斥力。

实验表明,气体很容易被压缩;把体积分别为50 cm3的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100 cm3;高温下碳原子可渗透到钢制表面。

这些都说明分子、原子间有一定的距离。

相隔一定距离的固体和液体分子仍能聚集在一起不分散,是因为存在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由引力和斥力组成,引力对抗拉伸,斥力对抗压缩。

图1-TX-1如图1-TX-1所示为分子间作用力关系图,r表示两分子间距离,r0表示引力和斥力相平衡的距离。

F斥表示斥力曲线,F引表示引力曲线,F分子表示合力曲线。

由图可知,随分子间距离r的增大,分子力先减小到零后增大再减到零,对外表现为先斥力后引力。

(1)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大小均与________有关。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________。

(2)下列有关分子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当r=r0时,分子间没有力的作用B.当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只有斥力C.当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只有引力D.当r=10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解析] (1)由分子间作用力关系图可知: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

分子间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且斥力减小得更快。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2)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当r=r0时,分子引力与斥力相等,分子间既不表现为引力,也不表现为斥力,但并不是分子间没有力的作用,故A错误;当r<r0时,分子引力小于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并非只有斥力,故B错误;当r>r0时,分子引力大于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并非只有引力,故C错误;当r=10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小到可以忽略,故D正确。

数学思维训练计划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训练计划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训练计划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是指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运用的思考方式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于他们的数学学习和终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我们制定了以下数学思维训练计划。

一、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基础。

我们将通过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1. 推理训练:给学生提供一些推理题,要求他们根据已有的条件和规则进行推理,从而找出正确的答案。

通过这种锻炼,学生能够培养出逻辑思维的能力。

2. 概念分类:引导学生将一些概念进行分类整理,从而提高他们的分类思维和概括能力。

3. 逻辑游戏:组织学生进行一些逻辑游戏,如数独、推理游戏等,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二、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数学思维的核心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将通过以下方式来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1. 多样化问题: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问题,包括经典问题、实际问题和创造性问题等。

通过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创造性思维训练: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鼓励他们提出新的问题、新的解决方法,并进行合理推理和验证。

3. 团队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共同解决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

通过合作,学生能够锻炼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数学建模能力数学建模是将数学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过程。

通过加强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可以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1. 实际问题解决:将学生置于实际的情境中,让他们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并培养他们的数学建模能力。

2. 数学建模竞赛: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提供一些真实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建模和解决。

竞赛的经历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拓宽数学思维的领域为了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全面和深入,我们将拓宽数学思维的领域。

1. 数论和几何:引导学生学习数论和几何,这两个领域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尤为重要。

第十三章 第3节 第1课时 比热容 课件(共45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三章 第3节 第1课时 比热容 课件(共45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2.比热容(符号:c) (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__热__量__ 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___乘__积___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单位符号是__J_/_(k_g_·_℃__)__. (2)性质:比热容是物质的性质,同种物质的比热容相同,不 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比热容与物质的质量、温度等无关, 比热容大指的是物体的吸热能力强或控温能力强.
比热容大
答案:B
4.[科学思维](2024 年宜宾市)质量相同的铜和铅吸收相同的热 量时,铜比铅的温度升高得______(填“多”或“少”);质量相同 的铜和铅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多的是________(填“铜”或 “铅”).已知 c铜=0.39×103 J/(kg·℃),c铅=0.13×103 J/(kg·℃).
太阳下的水却不很热,主要原因是[c混凝土=0.84×103 J/(kg·℃),
c水=4.2×103 J/(kg·℃)]( ) A.水不吸热
B.混凝土初温高
C.水的比热容大
D.混凝土放热
答案:C
2.质量相同的铝块、铅块和水银(c铝>c水银>c铅),将它们的温 度从 10 ℃加热到 20 ℃,则吸热最多的是( )
(5)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绘制出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丙所示, 则液体______(填“A”或“B”)更适合作为家中暖气中输运能量 的介质.
答案:(1)自下而上 (2)质量 热传递 (3)加热时间的长短 (4)33 (5)B
知识点 1 比热容 典例 1: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B.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 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比较适合作为冷却剂 D.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其比热容一般不变

思维特训物态变化

思维特训物态变化

思维特训物态变化|典|例|分|析|不同温标的同一温度计例 1 一支水银温度计连水银泡总长10 cm ,最大刻度A 处离顶部2 cm 。

将此温度计放入35 ℃的温水中,液面升到B 处,B 离顶部6.2 cm ,如图1-TX -1所示。

再将此温度计放入40 ℃的热水中,液面升至离顶部3.2 cm 处。

此温度的最大刻度值是________,表示人体正常体温的刻度值位置距顶部________cm 。

图1-TX -1[解析] 由题意可知:B 处代表35 ℃,B 离顶部6.2 cm ;再将此温度计放入40 ℃的热水中,液面升至离顶部3.2 cm 处,那么温度升高5 ℃时,液柱升高3 cm ,即1 cm 代表的温度是53 ℃。

而A 与B 的距离为6.2 cm -2 cm =4.2 cm ,那么A 处的温度,即最大刻度值为35 ℃+4.2×53 ℃=42 ℃。

由于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 ℃,那么以B 处的35 ℃为起点,得出37 ℃处距离顶端的距离为6.2 cm -37 ℃-35 ℃53 ℃/cm =5 cm 。

[答案] 42 ℃ 5拓展实验题——含盐的冰熔化时的特点例 2 雪灾给人民的生活、生产带来很多困难。

小亮看到抢险队员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大量的盐,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含盐的冰熔化时跟纯净的冰熔化时的特点有何不同?为此,他进行了以下探究过程:他用同样多的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制得纯冰、淡盐冰、浓盐冰,然后将这些冰弄碎放入试管中,在碎冰块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

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试管中冰块状态的变化。

在选择冰块吸热方式时有如图1-TX -2甲所示的三种方法,请你为他选择一种最正确的方法。

你选择的方法是________(选填〝A 〞〝B 〞或〝C 〞)。

选择这种方法的好处是________。

(当时的室温大约是10 ℃)图1-TX -2在相同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得到三条温度变化曲线(纯冰对应曲线①、淡盐冰对应曲线②、浓盐冰对应曲线③)。

关注科学思维 培育核心素养——以“温度”的教学片段为例

关注科学思维 培育核心素养——以“温度”的教学片段为例

关注科学思维培育核心素养——以“温度”的教学片段为例陈浩荣
【期刊名称】《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年(卷),期】2024()8
【摘要】基于科学思维的重要性,指出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以"温度"教学为例,呈现基于"观察现象—分析推理—建构模型"教学思路的教学方法展示,提出科学思维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长期关注,持续培养.【总页数】2页(P16-17)
【作者】陈浩荣
【作者单位】广州市南沙区教育发展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2.3
【相关文献】
1.滋能力生长沃土,引思维走向深处\r——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思想政治反思课教学
2.基于HPS理念培育科学思维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以“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为例
3.数学课堂教学中关注思维性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探究
4.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学衔接的思考与实践
——科学素养培育:"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教学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二年级理科学习的思维训练方法

二年级理科学习的思维训练方法

二年级理科学习的思维训练方法二年级的理科学习阶段,孩子们的思维训练尤为关键。

这一时期,他们的认知能力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科知识,运用科学的思维训练方法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种有效的思维训练方法,能够引导孩子们更好地进行理科学习。

首先,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是理科学习的基础。

孩子们的好奇心非常强,他们对身边的事物充满了探索欲望。

通过引导孩子们进行细致的观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现象。

比如,可以让孩子们观察花园中的植物、观察天气变化,甚至在家中观察水的状态变化。

每次观察后,鼓励孩子们记录下他们的发现,问他们“你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原因?”这些问题能够激发他们的思考,并帮助他们养成细致入微的观察习惯。

其次,培养孩子们的问题意识也是理科学习的重要一环。

理科知识的探索往往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引导孩子们提出问题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例如,在学习一个新概念时,可以鼓励孩子们思考“为什么会这样?”、“这和我之前学的知识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有助于孩子们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并促使他们主动寻找答案,从而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此外,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也是非常有效的思维训练方法。

理科知识不仅仅停留在理论上,更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

二年级的孩子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例如用水彩笔在水中绘画,观察不同颜色的扩散过程;或者通过制作简易的风筝,学习空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这些实验可以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科学原理的应用,并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逻辑思维训练同样不可忽视。

在理科学习中,逻辑思维的培养帮助孩子们理清思路,理解因果关系。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逻辑游戏来训练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通过搭积木来搭建稳定的结构,或者解决简单的谜题,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和运用逻辑关系,培养他们的系统思维能力。

另外,鼓励孩子们进行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有效的思维训练方法。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思维特训(一) 长度和时间的特殊测量(练习题)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思维特训(一)  长度和时间的特殊测量(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思维特训(一)长度和时间的特殊测量(483)1.不借助于任何其他仪器,不经任何计算,利用粉笔和长度足够的刻度尺,如何测出图中长方体内最长的直线距离?2.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分别表示测量物理课本内页中一张纸的厚度、硬币直径、铜丝直径、海底深度的方法,其中测量原理相同的是()A.甲、乙、丙B.甲、乙C.乙、丙D.甲、丙3.衬衫领口上标有38或41等数字,它表示衣领的周长,其单位是()A.mB.dmC.cmD.mm4.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量得一张桌子的长度为0.980m。

而该尺与标准尺相比,其实际长度为1.002m,则该桌子的实际长度为()A.1.000mB.0.982mC.1.020mD.0.987m5.木尺受潮后膨胀,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测出的结果将比真实值()A.偏大B.偏小C.相等D.无法确定6.某同学在测量一段不太长的曲线的长度时,用一根有伸缩性的橡皮条与曲线重合,然后用力将橡皮条拉直,用刻度尺量出起点与终点间的距离,这样测得的结果比曲线的实际长度()A.大一些B.小一些C.相等D.三种情况均有可能7.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相同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B.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丝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数出圈数N,则直径D=LNC.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车轮的周长LD.只使用一把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8.如图所示,已知瓶底直径为D,瓶口朝上倒入一部分水,测出水面高度为L1,然后再堵住瓶口,将瓶倒置测出水面离瓶底高度为L2,则可得出瓶的容积V约为()A.πD2(L1−L2)B.πD2(L1+L2)C.14πD2(L1−L2) D.14πD2(L1+L2)9.如图所示为用圆规测曲线长度的方法,先将圆规两脚分开,再用圆规脚分割曲线,记下分割的总段数n,然后测出圆规两脚间的距离l,那么曲线的长度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维特训温度和温度计
|典|例|分|析|
温标
例 1 摄氏温度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 ℃,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 ℃;将0~100 ℃之间划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 ℃。

华氏温度的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32 ℉(℉读做华氏度),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212 ℉;将32~212 ℉之间划分为18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 ℉。

那么华氏温度F 与摄氏温度t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F =________。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100 ℃对应212 ℉,0 ℃对应32 ℉,那么将0 ℃和100 ℃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也代表212 ℉-32 ℉100=1.8 ℉,所以1 ℃相当于1.8 ℉,那么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之间的数量关系为F =1.8t +32。

[答案] 1.8t +32
温度计的刻度
例 2 一支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测量时温度计的示数T 与实际准确温度t 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5-TX -1所示。

图5-TX -1
(1)将此温度计分别放入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温度计的示数各为多少?
(2)假设用这支温度计测出教室里的温度为23 ℃,那么教室里实际温度是多少?
(3)分析图象信息,写出T 与t 的数学关系式。

[答案] (1)测量温差为32 ℃-14 ℃=18 ℃时,实际温差为30 ℃-10 ℃=20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8 ℃20 ℃
=910,分析图象可以发现:14 ℃-0.9×10 ℃=5 ℃,32 ℃-0.9×30 ℃=5 ℃,由此得出测量的温度值与实际温度值之间的关系为T =0.9t +5 ℃(也可设一次函数表达式用数学方法得出)。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用该温度计测量时,其示数是T =0.9
×0 ℃+5 ℃=5 ℃;沸水的温度是100 ℃,用该温度计测量时,其示数是T′=0.9×100 ℃+5 ℃=95 ℃。

(2)将23 ℃代入T=0.9t+5 ℃,可得:23 ℃=0.9t+5 ℃,那么0.9t =23 ℃-5 ℃=18 ℃,所以t=20 ℃。

(3)T与t的数学关系式:T=0.9t+5 ℃。

自制〝土温度计〞
例3学习了物质热胀冷缩的知识后,李扬和同学们分别用不同的材料自制温度计,其中李扬制作的温度计如图5-TX-2所示。

他们规定自制温度计的分度值都是1 ℃,但在制作中同学们发现各自制温度计的分度值长度不同。

于是同学们对此问题进行猜想:
图5-TX-2
猜想一:温度计分度值的长度可能与瓶中液体的种类有关。

猜想二:温度计分度值的长度可能与瓶子的大小(瓶中液体质量)有关。

猜想三:温度计分度值的长度可能与____有关。

(1)请你完成猜想三,并预测这个因素变化时,对分度值有什么影响?
(2)如何验证猜想二,请你写出实验步骤。

[答案] (1)管子的粗细。

管子粗,分度值的长度短;管子细,分度值的长度长。

(2)实验步骤:
①取大小不同的瓶子,在瓶中装满温度相同的同种液体,插上粗细相同的管子,在管中的液面处做记号A。

②把它们放入相同温度的热水中,等液面稳定后在液面处再做记号B,比较两个记号A、B之间的距离。

③如果两个记号之间的距离相等,说明温度计分度值的长度与瓶子的大小无关;如果两个记号之间的距离不相等,说明温度计分度值的长度与瓶子的大小有关。

|思|维|集|训|
1.为了提高液体温度计的灵敏度,以下结构改变中最合理的是()
A、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做大些,把温度计的内径做细些
B、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做小些,把温度计的内径做细些
C、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做大些,把温度计的内径做粗些
D、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做小些,把温度计的内径做粗些
2.将两支内径粗细不同、下端玻璃泡内水银量相同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水银柱上升的高度和温度计示数分别是()
A、上升高度一样,示数相等
B、内径细的升得高,示数也大
C、内径粗的升得低,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D、内径粗的升得高,示数也大
3.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10 ℃;用它测沸水的温度时,示数是90 ℃。

假设用它测得某容器中温水的温度为70 ℃,那么温水的实际温度应为(标准大气压)()
A、55 ℃
B、50 ℃
C、80 ℃
D、75 ℃
4.根据科学研究,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降温,温度也只能非常接近-27 3.15 ℃,不可能比它更低。

科学家以这个温度为零度又规定了一种表示温度的新的方法——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K,热力学温度的每一度的大小与摄氏温度`相同。

假设用t表示摄氏温度,用T表示热力学温度,那么t与T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假设用摄氏温度计测得某一个物体的温度是20 ℃,那么用热力学温度表示,该物体的温度是________K。

5. 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温度计,如图5-TX-3所示,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

图5-TX-3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选填〝液体热胀冷缩〞或
〝气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当周围的温度降低时,液柱将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图5-TX-4
6.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个简单温度计,如图5-TX -4所示,A 为一塑料瓶,B 为吸管,通过软木塞与A 相连,管下端插入水槽中,使管内水面与水槽中水面有一高度差h ,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出对应水柱高度h
(1)此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____________,这个温度计的塑料瓶部分(图中的A 部分)相当于常用温度计的________。

(2)用此温度计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测29 ℃及其以上温度。

(3)假设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水柱向上移动,说明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4)此温度计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自制温度计的液柱随温度是均匀变化的。

有一支未刻刻度的温度计,当玻璃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液柱的长度为10 cm ,当玻璃泡放在沸水中时,液柱的长度为30 cm ,请计算:(标准大气压)
(1)该温度计所测温度每升高1 ℃时,液柱伸长多少厘米?
(2)假设液柱的长度为15 cm ,那么该处温度应标记为多少摄氏度? 详解详析
1.A [解析] 玻璃泡大些,那么测温液体多,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测温液体的体积变化ΔV 就会更大。

由于Δh =ΔV S ,内径做细些,那么会使得液柱上升的高度Δh 更大些。

2.C [解析] 玻璃泡内的水银量相等,当水银受热时体积膨胀,水银柱上升,内径细的升得高,指示的温度为热水的温度,内径粗的升得低,指示的温度也为热水的温度,因此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故C 正确。

3.D [解析] 温度计中液柱升高的高度与温度变化是成正比的。

此题解决的方法有两种:
①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对应该温度计的示数为10 ℃,沸水的温度为100 ℃,对应该温度计的示数为90 ℃,那么100 ℃对应80个单位刻度,每个单位刻度表示1.25 ℃。

用该温度计测得温水的温度为70 ℃,那么从0 ℃算起此液柱升高了60个单位刻度,那么表示温度升高了1.25 ℃×60=75 ℃,因而温水的实际温度应为75 ℃。

②运用比例法:tx -0 ℃100 ℃-0 ℃=70 ℃-10 ℃90 ℃-10 ℃
,解得tx =75 ℃。

4.T =t +273.15 293.15 [解析] 开氏温标是建立在卡诺循环基础上的热力学温标,规定-273.15 ℃为零点,称为绝对零点。

其分度法与摄氏温标相同(即开氏温标上相差1 K 时,摄氏温标上相差1 ℃);所不同的只是开氏温标上水的冰点定为273.15 K ,沸点定为373.15 K 。

5.(1)气体热胀冷缩 (2)左
[解析] (1)这是个气体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热胀冷缩的规律来测量温度的。

(2)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就要膨胀,所以会把液柱向右推;那么温度降低时液柱将向左移动。

6.(1)气体的热胀冷缩 玻璃泡
(2)不能 (3)降低
(4)测温范围小(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解析] (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液柱逐渐降低,仔细观察实验装置图,不难看出该温度计是利用其上面瓶A 中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根据常用温度计的构造可知,这个温度计的塑料瓶部分(图中的A 部分)相当于常用温度计的玻璃泡。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温度每升高2 ℃,吸管中液柱大致会下降5 cm ,在27 ℃时液柱高度只有4.2 cm ,小于5 cm ,故用该温度计不能测出29 ℃及其以上的温度。

(3)假设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液柱向上移动,说明瓶内空气的膨胀程度变小,即此时温度降低。

(4)由(2)可知,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很小,且测量结果受外界气压的影响。

7.(1)当玻璃泡在冰水混合物中,即温度为0 ℃时,液柱的长度是10 cm ,当玻璃泡在沸水中,即温度是100 ℃时,液柱的长度是30 cm ,两者
之差为L =30 cm -10 cm =20 cm ,所以外界温度每升高1 ℃时,玻璃管内的液柱伸长0.2 cm 。

(2)当液柱的长度为15 cm 时,相对于0 ℃上升了15 cm -10 cm =5 cm ,所以此时的温度为 5 cm 0.2 cm/℃=2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