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曲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2(r)=m0--hr
MD/P=kY+m0--h r ( LM方程) 教材上直接把它写成:m=ky-hr(实际上是不符合严格逻辑 的,只不过大多数教材都这么写。见教材488页的说明) 19
LM 曲线数学表达式
由m=ky-hr推出:
hr m y 或 k k ky m r h h
20
LM曲线的推导
29
2.当利率很高时,货币的投机需求量将等于零,这时 候,货币投机需求曲线L2成为一条垂直线,此时LM曲 线也相应有一段垂直状态的区域.在这一区域,如实 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IS曲线往右移动,只会提高 利率而不会使收入增加,但货币政策使LM曲线往右 移动则相当有效,这符合“以古典学派”理论为基 础的货币主义者的观点.因此这一区域称之为“古 典区域” 3.古典区域和凯恩斯区域之间这段称为“中间区 域”,其斜率为正值.
10
货币的总需求与函数
凯思斯对货币的总需求(L)用如下公式表示: L=L1(Y)+L2
r L1=l1(Y) r r
L2= l2(r)
L1=L1+L2
L1
L2
L
图5.3 货币的总需求
11
注意:货币需求曲线的数学表达是不完全精确的,只是 为了研究的方便而已。(见496页)
r
L1=ky1-hr
L2 L0
L2=L2(r)
8
r
r0 O 图5.2 投机性货币需求
L2=l2(r)
L2
9
流动性偏好陷阱
以上分析说明,当利率极低时(比如2%),人们会认 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 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会将所持有的有 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 人们有了货币也决不肯再去购买有价证券以免证券价 格下跌时遭受损失。 这种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有愿意持有在手中的现象 称为“流动性陷阱”。它是由凯恩斯提出来的。是指 人们持有货币的偏好。 此时(利率极低时),流动性偏好无穷大,或者说货 币的需求无穷大,这时候即使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 也不会使利率下降(货币政策无效)。
5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的总需求
货币的交易需求:货币的交易需求由国民收入 决定,并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货币的预防需求:货币的预防需求也随着国民 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合称为“广义的货 币交易需求”, 即 L1=L1(Y)。当它们呈线 性关系时可写成L1=ky k称为边际持币倾向。 货币的投机需求:货币的投机需求同货币市场 的利率水平呈反方向变化关系,即 L2=L2(r)。 货币的总需求:L=L1(Y)+L2(r)
L2 r r
Y LM2 LM1
L2
Y
26
影响LM曲线斜率的因素:货币对利率的敏感度(h)
L1 L1 L1(Y)
L2 r r2 r1 L2
r
Y LM2 LM1
Y1 Y3 Y2
Y
27
总结:
hr m 或 k k ky m r h h y
边际持币倾向(k)增加,L1曲线更陡峭因为L1 (Y)=kY ,LM曲线则更陡峭;反之,LM曲线更平 坦。 货币的投机需求对利率变化的弹性系数(h)增 大,L2曲线更平坦因为L2(r)=m0—hr(或r= m0/h-- L2/h) ,LM曲线则更平坦r =ky/h – m/h ;反之,LM曲线更 陡峭。 从图形来看, L1曲线和L2曲线平坦, LM曲线则 平坦; L1曲线和L2曲线越陡峭, LM曲线则越陡 峭。
L1 L1 L1(Y)
L1A
L1B O r r1 L2 O r Y2 A L2(r) L2A L2B L2 O B Y
21
Y1
Y LM
r2
O
为什么叫LM曲线
它之所以称为LM曲线,是由于这条曲线上的 任何一点所指示的利率与所相应的国民收入 都会使货币需求(L)等于货币供给(M)。
22
货币市场的均衡与失衡
30
LM曲线的平移
导致LM曲线平移的因素: 1、名义货币供应量(M);(这是货币政策的主要途径) 2、物价水平(P);
3、自发的货币投机需求(m0)。
LM方程:M/P0=kY+m0 –h r 或r=( kY+m0 -- M/P0)/h
简写:m=k y – h r 或 r =ky/h – m/h
31
第三,在LM曲线右边的任何一点的利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 都是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货币市场的非均衡点,在LM 曲线左边的任何一点的利率和国民收入的给合,都是货币 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货币市场的非均衡点
24
LM曲线的斜率及其决定因素
LM方程:M/P0=kY+m0 –h r
变形为: y

简写:m=k y – h r
凯恩斯则认为,它是由货币的供给量和对货币的需 求量所决定。货币的实际供给量(m)一般由国家加 以控制,是一个外生变量,因此,需要分析的主要 是货币的需求。
3
货币的需求
1、对货币的需求又“流动性偏好”,是指:由于 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 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2、产生流动偏好的动机: A、交易动机; B、预防动机;
L1
L2=ky2-hr
L0=ky0-hr
r1 r0 r2
不同收入的货币需求曲线
12
i
L O L
图5.4 货币需求曲线
13
r
M
5
E
L
O
3
图5.6 货币市场的均衡
L,M
14
二、均衡利息率的变动 (一)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r M2 M0 M1
r2 r0 r1
L
M2
M0
M1
图5.6 货币供给量变动对货币市场均衡的影响
34
The End
35
r
hr m 或 k k ky m h h
即得LM曲线的斜率为: dr/dy = k/h
由此可见,LM曲线的斜率取决于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 的敏感度也叫边际持币倾向(k)和货币的投机需求对 利率变化的弹性系数( h )。
25
影响LM曲线斜率的因素:边际持币倾向(k)
L1 L1
L1(k2) L1(k1)
6
货币的投机需求:货币的投机需求同货币市场的 利率水平呈反方向变化关系,即 L2=L2(r)
根据资产选择理论: 人们以货币形式持有部分资产就是为了随时把它转变为能 获得更大收益的资产形式,避免以其他形式持有资产的损 失。 由于:债券价格=债券收益/利息率
7
当利息率较低,债券价格较高,人们预期利息率 不会更低而将回升,即债券价格不会更高而将下 跌,那么,人们将卖出债券,以货币代替债券; 相反,如果利息率较高,债券价格较低,人们预 期利息率将下降,即债券价格将上升,那么,人 们将购买债券,以债券代替货币。因此,为满足 投机动机而保持的货币需求依存于利息率的高低。 利息率越低,利息率走向回升的趋势越大,投机 性货币需求就越多。 如果以 L2 表示基于投机动机而产生的货币需求, 以r表示利息率,则
28
接上页进一步推论
1.当利率降到很低时,货币投机需求曲线L2成为一条水平 线,因而, LM曲线也相应有一段水平状态的区域,这一区 域称为“凯恩斯区域”,也称“萧条区域”。理由据说是, 如果利率一旦降到这样低的水平,政府实行扩张性货币政 策,增加货币供应量,不能降低利率,也不收增加收入。 因而货币政策无效。相反,财政政策则相当有效。凯恩斯 认为30年代的大萧条时期西方国家的经济就是这种状况。 因而, LM曲线呈水平状这个区域称为“凯恩斯区域”
LM曲线的平移
L1 L1
r
L2
r
Y
L2
Y
32
结论:
将LM曲线向右平移,称为扩张性的货币 政策, 反之,称为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33
例题2:已知货币供应量M = 300,货币需求量L = 0.2Y - 5r;求LM曲线的方程。 解:E = - m/h = - 300 / 5 = - 60 F = k/h = 0.2 / 5 = 0.04 LM曲线的方程为:r = - 60 + 0.04Y
r LM
6
f′
f
4
d
d′
O
3
5
Y
图6.7 货币市场的均衡与失衡
结论:在LM曲线右方各点都代表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在LM曲线左方各点都代表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
23
LM曲线的含义综述
第一,LM曲线表示的是使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货币市 场均衡的各种利率和国民收入水平的组合
第二,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它表明:一个较高的利率 水平,在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下,将产生一个较高的国 民收入水平
7
利率决定与LM曲线
1
本章教学内容
货币需求理论(利率的决定) 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 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 LM曲线的定义 LM曲线的推导 LM曲线的斜率的决定因素 LM曲线的平移
2
7.1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
前面讲投资是由利率决定的并进而影响国民收入, 然而,利率本身又是如何决定的呢? 凯恩斯以前的古典学派认为,利率是由投资和储蓄 的对比关系决定。
C、投机动机。
4
货币的需求
货币的交易动机:人们为了应付日常交 易而在持有货币的动机。产生于收入与 支出间缺乏同步性。 货币的预防动机:货币的预防动机又称 “谨慎动机”,是指人们为防止意外情 况发生而愿意持有货币的动机。产生于 未来收入与支出的不确定性。 货币的投机动机: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 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愿意持有货币的 动机。
15
(二)国民收入的变动
r
M L2 L0
L1
r1 r0百度文库r2
图5.7国民收入变动对货币市场均衡的影响
16
72 LM曲线
17
LM曲线的定义
LM曲线是一条用来描述在货币市场均 衡状态下国民收入和利率之间相互关系 的曲线。
18
LM 方程
1、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
MD=MS
2、LM方程的建立
MD=MS MD=L1(Y)+L2(r) L1(Y)=k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