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
细菌性痢疾护理常规

细菌性痢疾护理常规一、概述细菌性痢疾是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
二、护理诊断1、腹泻与肠道感染有关。
2、体温过高与毒血症有关。
3、疼痛与肠蠕动增强、肠痉挛有关。
4、潜在并发症:休克。
三、护理措施1、消化道隔离至症状消失,大便持续培养2次阴性或粪便正常后1周。
同病种病人可住一室。
接触病人污物时戴手套。
接触病人或污染物后及护理下一个病人之前要洗手。
病人餐具用1次性饭盒。
便器、呕吐物、排泄物等用 1:5含氯消毒剂消毒。
2、急性发热期应卧床休息。
保持室内通风凉爽。
每天监测体温。
供给足够的营养及水分。
遵医嘱给予退热剂。
3、腹痛患者可腹部置热水袋,解除肠痉挛。
禁食生冷食物。
遵医嘱使用阿托品、颠茄合剂或镇静剂止痛。
4、护理腹泻患者时应记录大便次数、性质及量。
用药前最好做新鲜脓血便的细菌培养。
怀疑中毒性痢疾,如果尚来排便,应作肛拭子取大便做细菌培养。
急性期给予低脂流食,如果汁、藕粉、脱脂奶等,少量多餐。
呕吐不能进食者,可静脉补液。
病情好转后改半流食,如米粥、面条等,铺以少渣菜。
粪便正常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便后清洗臀部,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大便频繁者,肛周涂以凡士林,防止糜烂。
为防止腹压增高造成脱肛,病人排便时不要过度用力,坐便器时间不宜太长。
如果发生脱肛,可用消毒纱布涂以润滑油,用手轻揉局部,以助纳回。
每日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以保持局部清洁,防止感染。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病情严重时每 15~30分钟监测生命体征1次,观察神志、面色、肢端肤色、尿量等。
给氧,保暖,将 45~50℃的热水袋置足部,改善外周血循环。
遵医嘱给予抗休克治疗。
应用血管扩张药,以解除血管痉挛,同时迅速扩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根据血和尿量调节补液量和速度。
6、密切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如皮疹、肝肾功能损害、造血系统损害等。
7、准确记录出入量。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护理

热持续不退者采 用冬 眠疗 法 ,用冬 眠灵 、异丙 嗪每次 1 r m/ k 肌 内注射或静脉给药 ,每 4— g 6小时一次 ,并于头额部 置 冰袋 ,做好皮肤 护理 防止 冻伤 ,争取 在短 时间 内将 体温 降 至 3 ℃以下,防止高热致脑缺氧 、脑水肿 。保持环境安静 , 8 减 少刺激 ,使患儿 中枢神经系统迅速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 。
中毒型细菌性 痢疾是 急性 细菌性 痢疾 的危重 型 ,主要 是痢疾杆菌产生 的内毒 素经肠 道进入 血液 循环 引起 的全身
改善微循环 ,待血 压 回升 后继续 补液 以维持水 、电解质 平 衡。观察记录尿量。 2 .3 呼吸衰竭的护理 .2 呼吸衰竭 为中枢缺氧 的一种 表 现。早期 可出现 呼吸 困难 ,面色灰 暗 ,严重 时 出现 双 吸气 和叹气样 呼吸或 呼 吸暂 停。 出现 上述 症 状应 加 大给 氧量 ,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
护 理 研
究
1 ・ 78
C ieejunlo tnmeiiead eh ohr ay hns ora fe o dcn n tnp am c h
Nu sn s a c r ig Re e r h
中毒型 细 菌性 痢 疾 的护 理
曹 利 荣
山西大同煤矿集 团公司二医院 ,山西 大同 07 3 30 l
3 )保持镇静 ,做到忙而不乱 、快而有序 地工作 ,稳定 病人 和家属 的情绪 ; 4 )及 时做好安慰 和解 释工 作 ,指导病人 和家属配合抢
救 。树立 战胜疾病 的信心 。
中毒型细菌性 痢疾 患者在 救治期 间 ,护理 工作极 为重 要 ,通过护士周 密细致 的观 察病情 变化 、及 时 的治疗 ,极
【学习】第二节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

急性发作型 半年内有菌痢病史,由于某种诱因引起急性菌痢样症状。
慢性菌痢
慢性迁延型 慢性隐匿型
急性菌痢发作后,迁延不愈,常有腹痛、腹泻,或与便秘交替 出现。
1年内有急性菌整理痢课件史,现无症状,粪便培养有痢疾杆菌。
以上两种表现同时出现,病情凶险。
整理课件
(二)慢性期:病程超过2个月者为慢性 发生机制: ①急性期治疗不及时不彻底 ②耐药菌株感染,福氏菌感染易导致慢性; ③全身及局部抵抗力低下如营养不良、慢性疾病
状态 ④原有慢性病如慢性肠道疾病、慢性胆囊炎、肠
寄生虫病等。
整理课件
慢性菌痢分型: ○慢性迁延型:最常见 ○急性发作型 ○慢性隐匿型:一年内有痢疾史
整理课件
④粪便: ◆量多,暗红色果酱样血便,有腥臭, ◆镜检:白细胞少,红细胞多,有夏雷-结晶体,
有溶组织阿米巴原虫 ⑤乙状结肠镜检:
肠粘膜大多正常 有散在溃疡 边缘深切 周围有红晕
整理课件
2.慢性菌痢:要鉴别的疾病有: ◆结肠癌及直肠癌 ◆慢性血吸虫病
整理课件
3.中毒型菌痢: (1)休克型:◆应与败血症、休克型流脑鉴别
内毒素
肾上腺髓质、 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和
网状内皮系统
结肠黏膜炎症、 坏死、溃疡
释放各种血管活性物质, 引起急性微循环障碍
腹痛、腹泻、 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
整理课件
畏寒、发热 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脑病
二、护 理 评 估
1
流行病学资料
2
身体状况
3
心理-社会状况
4
辅助检查
5
治疗要点
整理课件
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常规

细菌性痢疾的护理常规【概念】: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病因】:痢疾杆菌有较强的致病性其致病作用主要是侵袭力和内毒素。
【临床表现】:一、急性菌痢:1、潜伏期1—2天。
2、分型:普通型:起病急,高热伴畏寒,寒颤,体温高达39摄氏度,伴头痛,乏力,食欲不振,排便次数增多,伴粘液便,左下腹压痛。
轻型:每天3—4次,粪便糊状或稀便,病程短,3—7天可痊愈。
中毒型:2—7岁,突然发热,体温高达40摄氏度,全身毒血症状,精神萎靡,频发惊厥。
(1)休克型:感染性休克表现(2)脑型:最为严重,脑膜炎,颅内压升高,中枢性呼吸改变。
(3)混合型:预后最为凶险。
二、慢性菌痢:1慢性迁延型2急性发作型3慢性隐匿型。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轻至中度升高,中性粒细胞增高,慢性菌痢可有贫血。
脓血便,无粪质,镜下大量脓细胞或白细胞。
【辅助检查】便培养【治疗要点】1、急性:(1)一般治疗:执行消化道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粪便二次阴性。
(2)病原治疗:执行原则上不短于5天。
(3)对症治疗。
2、慢性菌痢:(1)病原治疗:联合应用二种不同类型的抗菌药,10—14天,重复1—3个疗程,药物保留灌肠+小量激素。
(2)对症治疗:肠功能紊乱—镇静,解痉挛药,菌群失调,双歧杆菌3、中毒性菌痢:(1)病原治疗:沙星或第三代头孢菌素或联合应用(2)对症治疗:A阵静降温B休克型,扩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和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
C脑型应用20%甘露醇,,防治呼吸衰竭。
【护理问题】1)体温过高:与痢疾杆菌内毒素激活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原,作用于体温中枢导致体温过高有关。
2)腹泻:与肠道炎症,广泛浅表溃疡形成导致肠蠕动增强,肠痉挛有关。
3)组织灌注无效:外周组织与中毒性菌痢导致微循环障碍有关4)潜在并发症:中枢性呼吸衰竭。
【护理要点】1、按消化道传染病隔离至症状消失2、病情观察:,神志变化,生命特征,抽搐先兆,瞳孔大小,正确记录出入量。
3、循环衰竭:体位头低脚高位,氧气吸入,建立静脉通路,应用血管活性性药,注意保暖。
中毒性菌痢患者的护理体会

加
毒 性
菌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病 例 资料 2 0 —0 0年 我 科 确 诊 为 中 . 0 82 1 毒性 细菌性 痢疾 病 人 共 8例 , 中 男 5例 , 3例 , 其 女 患
年 龄 76 —2岁 , 平均 4 岁 。 1
痢
者
护
1 2 1 的 感抗 菌药 物 , . . 选择 敏 联合 用 药 。采 用庆 大霉 素或 阿米 卡星 与 氨 苄西 林 静 脉 注 射 , 中毒 症状 好 转后 , 一般 急性 菌 痢 治疗 或改 用 复 方磺 胺 甲嗯 按 唑 ( MZ T S — MP 或诺 氟 沙星 口服 , ) 总疗程 71 -0天 。 1 2 2 控制 高热 与惊 厥 。综合使 用 降温措 施 , .. 可 用物 理 降温 , 1 温盐 水 10 ml 动 灌 肠 , 加 00 流 或 酌 加退 热剂 。躁 动不 安 或 反 复 惊 厥 者 , 采用 冬 眠疗 法, 氯丙 嗪 和异丙 嗪肌 注 。必 要 时 加 苯 巴 比妥 钠 盐 肌注, 或水 合 氯醛灌 肠 , 或者 安定 肌注 或缓慢 静推 。 1 2 3 防治 脑 水 肿 与 呼吸 衰 竭 。药 物 : 1 应 .. () 用 东莨菪 碱或 山莨 菪碱 , 既能 改善 微循 环 , 有镇 静 又 作用 ;2 脱水 剂 : O 甘露醇 , 4至 6小时 1次快 () 2 每 速静 脉滴 注 , 与 5 葡 萄糖 液交 替 使 用 ; 3 肾上 可 0 () 腺皮 质激 素 ( 塞米 松 ) 利 用 其 抗 炎 、 毒 、 休 克 地 , 抗 抗 和减 轻脑 水肿 的作 用 , 用 地 塞 米松 短 疗 程 大 剂 量 选 静脉滴 注 ;4 吸氧 ,-L 分 , 用呼 吸 中枢 兴奋 剂 , () 12 / 慎 必要 时气 管 内插 管与 气管 切开 , 用人 工辅 助呼 吸 。 1 2 4 防治 循 环衰竭 , .. 扩充 血容 量 ; 维持水 、 电 解 质 和酸碱平 衡 ; 除 血 管 痉挛 ; 用糖 皮 质 激 素 ; 解 应 根据心 功能情 况使 用 西地兰 强 心治疗 。
细菌性痢疾患者的临床护理

细菌性痢疾患者的临床护理摘要】目的讨论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
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
结论①监测生命体征;②神志状态、面色;③抽搐先兆、发作次数、抽搐部位及间隔时间;④瞳孔大小、形状、两侧是否对称、对光反应,以及时发现脑疝;⑤准确记录出入量。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护理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又称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严重者可有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科志贺菌属,革兰染色阴性。
按其抗原结构和生化反应上不同分为4群及47个血清型。
即A群为痢疾志贺菌、B群为福氏志贺菌、C群为鲍氏志贺菌及D群为宋内志贺菌,目前我国流行的菌群以B群及D群为主。
各群痢疾杆菌均可产生内毒素,是引起全身毒血症的主要因素,A群志贺菌还可产生外毒素,具有神经毒、细胞毒和肠毒素作用,从而引起更严重的临床表现。
痢疾杆菌侵入人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细菌数量、致病力和人体抵抗力。
致病力主要取决于细菌对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吸附和侵袭力。
细菌经口侵入人体,在胃内未被胃酸杀灭则进入肠道,在肠道,由于肠黏膜的防御机能可阻止细菌对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吸附而使之不发病。
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或细菌数量多时,则细菌借菌毛作用黏附于肠黏膜上皮细胞,并侵入及在其中繁殖,而后侵入固有层继续繁殖,引起肠黏膜的炎症反应和固有层小血管循环障碍,肠黏膜出现坏死、溃疡,故而发生腹痛、腹泻和脓血便。
本病的肠道病变主要在结肠,以乙状结肠和直肠病变最为显著。
急性期病变肠黏膜有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并有多数不规则浅表溃疡。
中毒性痢疾则肠道病变不显著而全身重要脏器可有病变。
护理(一)主要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痢疾杆菌感染有关。
2.腹泻:与痢疾杆菌引起肠黏膜病变有关。
3.有体液不足的危险:与高热、腹泻、摄入不足有关。
4.组织灌注量改变:与痢疾杆菌内毒素所致微循环障碍有关。
5.有窒息的危险:与惊厥有关。
6.潜在并发症:休克;呼吸衰竭;脑水肿;脑疝。
细菌性痢疾护理知识

【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措施及依据】1.体温过高与痢疾杆菌内毒素激活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原,作用于体温中枢导致体温升高有关。
2.腹泻与肠道炎症、广泛浅表性溃疡形成导致肠蠕动增强、肠痉挛有关。
(1)隔离措施:严格执行接触隔离措施,注意粪便、便器和尿布的消毒处理。
解除隔离要求:急性期症状消失,粪检阴性,粪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
(2)腹泻的观察:密切观察病人腹泻情况,如排便频次、量、颜色、性状及伴随症状。
釆集含有脓血、黏液部分的新鲜粪便作为标本,及时送检,以提高阳性率。
怀疑中毒性菌痢病人,如尚未排便,可用肛拭子釆集标本。
观察治疗效果。
慢性菌痢者注意一般状况的改善,如体重、营养状况等。
(3)休息:急性期病人腹泻频繁、全身症状明显者应卧床休息,避免烦躁、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有利于减轻不适。
频繁腹泻伴发热、疲乏无力、严重脱水者应协助病人床边排便,以减少体力消耗,避免跌倒等不良事件发生。
(4)皮肤护理:每次排便后清洗肛周,并涂润滑剂以减少对肛周皮肤的刺激。
每天用温水或1 : 5000高镒酸钾溶液坐浴,防止感染。
伴明显里急后重者,嘱病人排便时不要过度用力,以免脱肛。
发生脱肛时,可戴橡胶手套助其回纳。
(5)饮食护理:严重腹泻伴呕吐者可暂禁食,静脉补充所需营养,使肠道得到充分休息。
能进食者,以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渣、少纤维素,易消化清淡流质或半流饮食为原则,避免生冷、多渣、油腻或刺激性食物。
少量多餐,可饮糖盐水。
病情好转后可由流质半流质饮食逐步过渡至正常饮食。
(6)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准确评估腹泻液量,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量,同时根据血液生化检查结果补充水及电解质,避免发生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轻者可口服补液盐溶液,严重者及时建立静脉通道迅速静脉补液。
(7)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有效抗菌药物,注意观察胃肠道、肾毒性、过敏、粒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
早期禁用止泻药,便于毒素排出。
3.组织灌注无效与中毒性菌痢导致周围循环障碍有关。
护士资格习题第五章 第九节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

第五章第九节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一、A21、9-患儿男,7岁。
8月因突然高热、惊厥1次就诊。
体温39.5℃,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意识模糊,便常规有脓细胞。
护士考虑该患儿是A、中毒型细菌性痢疾B、水痘并发脑炎C、腮腺炎脑炎D、麻疹脑炎E、高热惊厥2、9-患儿,3岁,以突然高热、进行性呼吸困难入院,怀疑为中毒型痢疾。
为早日检出痢疾杆菌,护士留取大便正确的做法是A、标本多次采集,集中送检B、可用开塞露灌肠取便C、患儿无大便时,口服泻剂留取大便D、如标本难以采集.可取其隔日大便送检E、选取大便黏液脓血部分送检二、A3/A41、9-患儿男,5岁。
7月20日因突然高热、惊厥1次入院。
体温39.5℃。
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意识模糊。
<1> 、为明确诊断,医生让护士为患儿留取大便,护士正确的做法是A、患儿无大便时,口服致泻剂留取大便B、标本多次采集,集中送检C、如标本难以采集.可取其隔日大便送检D、可用开塞露灌肠取便E、选取大便黏液脓血部分送检<2> 、目前患儿临床症状好转出院,解除隔离返回幼儿园的时间为A、目前即可B、临床症状消失C、1次便培养阴性D、连续2次便培养阴性E、连续3次便培养阴性答案部分一、A2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潜伏期1~2天。
起病急骤,突然高热,在肠道症状出现前即反复发生惊厥,短期内即可出现呼吸衰竭、休克症状。
肠道症状往往在数小时或十数小时后出现,常被误诊为其他热性疾病。
临床表现分为4型:1.休克型主要表现为感染性休克。
患儿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后期伴心、肺、肾等多器官功能障碍。
2.脑型以颅压增高、脑水肿、脑疝和呼吸衰竭为主。
患儿剧烈头痛、呕吐、血压增高、反复惊厥及昏迷,严重者呼吸节律不齐、双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此型病死率高。
3.肺型主要表现为呼吸窘迫综合征。
4.混合型同时或先后出现以上两型或三型的表现,极为凶险,死亡率更高。
小儿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急救与护理

() 5 预防感染传播 : 严格执行 消化道
隔离 , 强病 人 饮 食 、 水 、 便 的管 理 , 加 饮 粪
生进行抢救 。②迅速建立静 脉通 路 , 保证
水 分 、 解 质 及药 物 输 入 , 时 纠 正 循 环 电 及
防止疾病传播 , 密切接触 者 , 医学观 对 应
察 7天 。
用 水合 氯醛 保 留灌 肠 , 可用 鲁 米 那 静 注 也 或 肌 注 。④ 避 免 呼吸 衰 竭 和 防 治 脑 水 肿 ,
( ) 年长儿要进 行心理疏 导, 3对 以减
我 院 自 l9 9 8年 以来 共 收治 中毒 型
细 菌性 痢疾患 儿 2 0例 , 大 6岁 , 小 最 最 1 0个 月 ; 中 以 脑 型 症 状 为 主 1 其 0例 ,
心律恢 复 正常 , 血氧饱 和度上 升 到 9 % 8 以上 , 在左斜 位下施行 剖宫产术 , 胎儿娩
民卫 生 出 版 社 ,06,. 20 5
及盛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连 接 , 边注射边
抽 吸 , 回 血 后 再 固 定 针 头 , 液 量 应 根 见 输
据患 儿年龄 、 体重 、 脱水程度及尿量决 定 , 输液速度每分钟 2 3 0~ 0滴 , 心肺 功能 如
术 前 血 压 的 3 % , 律 减 慢 、 氧 饱 和 度 0 心 血
轻其恐惧心理 , 使患儿积极配合治疗 。
( ) 格 饮 食 管 理 : 食 管 理 好 坏 直 4严 饮
接影响患儿疾病 康复和治疗效果 , 禁食期
以休克 型症状 为 主 6例 , 以肺 型症 状 为 主 3例 , 以混 合 型 为 主 的 有 1例 , 全部
痊 愈 出院 。
护 理
细菌性痢疾护理常规

细菌性痢疾护理通例1.消化道隔离至症状消掉,粪便造就2次阴性.2.卧床歇息.3.饮食(1)对腹泻频仍伴吐逆者可暂禁食,给以静脉补液.(2)能进食者可赐与易消化.少纤维素.清淡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如面条.稀饭等并少量多餐.(3)防止辛辣.生冷.硬的食物,禁食喷鼻蕉.蜂蜜等润肠通便的食物.(4)嘱病人多饮水,天天至少1500ml.(5)腹泻好转后可逐渐增长饮食量.4.高热的护理:高热者可来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头部冷敷,对中断高热物理降温不显著者可遵医嘱恰当赐与药物降温.高热伴惊厥者,可运用人工蛰伏疗法.5.腹泻的护理:(1)不雅察腹痛及排便情形,如大便次数.量.性状并具体记载.(2)不雅察有无脱水及电解质杂乱表示.(3)肛周皮肤的护理:对排便频仍者便后用软纸轻轻擦拭肛门,不成用力,以免毁伤肛周皮肤.便后温水擦洗肛周或坐浴,保持肛周皮肤干净,勤换内裤,小儿患者勤换并清洗消毒尿布,保持床铺干净湿润.6.中毒性菌痢的护理:(1)病情不雅察:①监测性命体征.神志.瞳孔.面色等.②抽搐预兆.发生发火次数.抽搐部位及距离时光.③精确记载出入量.(2)增强高热的护理.(3)惊撅.意识障碍者应增强防护,防止不测毁伤,如坠床.摔伤.舌咬伤等,保持呼吸道通行,中断吸氧,遵医嘱赐与抗惊撅药物.准时翻身,预防压疮.(4)轮回衰竭者应采纳休克卧位(平卧.头部与下肢均举高15—30.).留意保暖.遵医嘱赐与扩容.纠酸等治疗,并留意按输液原则安插好输液次序,依据病情调节滴速,亲密不雅察轮回衰竭改良情形.(5)呼吸衰竭者实时吸痰,翻身拍背,雾化吸入等实时消除呼吸道排泄物,解除呼吸道梗阻,加大氧流量,须要时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或运用人工呼吸机保持呼吸道通行.7.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并发症。
医院感染科细菌性痢疾患者护理常规

医院感染科细菌性痢疾患者护理常规
一、按传染病肠道隔离。
二、急性期因体温高、排便次数多,应卧床休息。
三、多饮水,给予清淡少渣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食刺激性食物。
四、密切观察病情,记录大便次数、性质及量,及时采取大便标本送检。
五、有里急后重者,嘱病人排便时不要过度用力,以免脱肛。
便后用吸水性好的柔软卫生纸擦拭或每日用1:5000 高锰酸钾溶液坐浴,以保持清洁,避免感染。
六、腹痛剧烈时腹部置热水袋热敷。
七、中毒型痢疾的护理:①按高热、昏迷、抽搐护理常规护理;②加强病情观察,注意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③严密观察呼吸变化,如发现呼吸不规则、暂停,或抽泣样呼吸等,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及时给氧,并报告医师进行抢救。
八、根据病情轻重选用抗生素,症状消失后仍用药3~5天,至大便培养转阴。
九、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注意与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工作,及时解释和说明病情,缓解病人及其家属的紧张和焦虑情绪,使其以愉快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
向病人及其家
属说明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护理要点及相关注意事项,并做好住院指导。
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

三、护理措施
(五)健康指导
• 1.疾病预防指导 做好饮水、食品、粪便的卫生管理及防蝇灭 蝇工作,改善环境卫生条件。严格执行食品卫生管理法及有关 制度,凡从事食品加工或生产及饮食服务的人员,在工作时必 须勤洗手。
细菌性痢疾患者的护理
章节目标
2.学会
细菌性痢疾护理 评估、健康教育 的技能。。
1.说出
细菌性痢疾的概念、流行病 学、治疗及护理要点。
3.运用
细菌性痢疾的疾病和护理知识 ,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提出 护理诊断、实施合理的护理措 施并进行健康指导。
一、护理评估
(一) 概述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简称菌痢,是由 志贺菌属(又称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通过粪 口途径感染和传播。志贺菌属分A、B、C、D 4个群,细 菌的侵袭力和毒素为主要致病因素。临床表现为全身中 毒症状、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脓血便。机体可对细 菌毒素产生异常强烈反应,致急性微循环障碍,表现为 中毒型菌痢。部分患者可转为慢性菌痢。
一、护理评估
(四)辅助检查
1.血常规 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慢性 患者可有贫血表现。
2.粪便常规 留取粪便中黏液或脓血部分立即送检,显微镜下 见有较多白细胞与红细胞,可见吞噬细胞。
一、护理评估
(四)辅助检查
3.病原学检查 细菌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即可确诊。在抗菌药物使用 之前采集新鲜标本,取脓血部分及时送检和早期多次送检均有助于提 高细菌培养阳性率。
一、护理评估
(二) 流行病学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患儿护理课件

改善环境卫生
加强环境卫生整治,保持室内 通风良好,减少环境污染和病
菌传播。
加强饮食管理
注意食品卫生,避免食用不洁 、变质食物,加强食品监督和
管理。
提高免疫力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 身免疫力,预防感染。
05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药物治疗与 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方案
抗生素治疗
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头孢克肟等,以杀灭 病菌,缓解症状。
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避免滥用抗生素
03
抗生素滥用可能导致病菌耐药性的产生,影响治疗效果,因此
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药物治疗效果评估
症状改善情况
观察患儿的发热、腹泻、腹痛等症状是否得到缓解,评估药物治疗 的效果。
实验室检查结果
定期进行血常规、大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了解病情恢复情况及治 疗效果。
充营养。
药物治疗
遵医嘱给予抗菌药物、补液等治疗 ,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心理护理
关注患儿及家长的情绪变化,给予 心理支持,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
03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保持个人卫生
疫苗接种
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注意个人 卫生,避免病菌传播。
根据当地疫苗接种计划,及时接种相 关疫苗,提高免疫力。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患儿护理 课件
•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概述 •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护理 •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预防与控制 •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并发症及处理 •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的药物治疗与注
意事项
01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起病急骤,突然高热、反复惊 厥、嗜睡、迅速发生休克、昏迷。多见于2-7岁健壮儿童,病死率高。
细菌性痢疾护理

细菌性痢疾护理按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
一、消毒隔离按肠道传染病隔离。
二、观察要点1.观察发热、腹痛、呕吐、腹泻、里急后重等症状。
2.观察大便性状,有无脓血及量。
3.腹泻多者注意有无脱水、酸中毒、水电解质的失调。
4.对起病急骤、寒战、高热或体温不升,精神委靡、面色青灰、四肢厥冷、紫绀、血压下降、神智昏迷、脉搏细速等体征,小儿多伴有过敏性反应,应立即作必要处理并汇报医师。
三、护理措施1.隔离:执行消化道隔离。
急性病人应住院或在家中隔离、消毒和彻底治疗,隔日1次大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可解除隔离。
2.卧床休息:减少腹部活动,注意腹部保暖。
3.饮食护理:饮食宜少渣,易消化流质、半流质为主,少量多餐,避免生冷、油腻及刺激性食物,根据病情逐渐给少渣馀食,或吃高蛋白普食,多饮水。
4.口腔及皮肤护理:频繁腹泻伴呕吐时,用冷开水或生理盐水漱口;腹泻后随时清洁肛周皮肤,里急后重者指导病人大便勿用力,防脱肛。
5.标本采集:送大便培养,如阳性者作药物敏感试验,以便合理使用抗生素。
6.解痉、止痛:遵医嘱予解痉、止痛治疗,根据病情调节补液速度;腹痛者可给予热水袋中腹部保暖;脑型菌痢予镇静、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休克型菌痢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循环不良予保暖。
四、健康教育1.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抓好饮水、饮食、粪便的管理,消灭苍蝇,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腐烂不洁食物,不随地大小便。
2.饮食宜消化,富于营养,无刺激性,合理调整胃肠道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
3.早期隔离、及时治疗:按时按量按疗程服药,防止发展成慢性。
4.避免诱因:不吃生冷食物,避免暴饮暴食、紧张劳累、受凉、情绪波动;避免发展成慢性痢疾。
5.定期门诊复查。
主管护师常考试题: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

一、A21、9-患儿男,7岁。
8月因突然高热、惊厥1次就诊。
体温39.5℃,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意识模糊,便常规有脓细胞。
护士考虑该患儿是A、中毒型细菌性痢疾B、水痘并发脑炎C、腮腺炎脑炎D、麻疹脑炎E、高热惊厥【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潜伏期1~2天。
起病急骤,突然高热,在肠道症状出现前即反复发生惊厥,短期内即可出现呼吸衰竭、休克症状。
肠道症状往往在数小时或十数小时后出现,常被误诊为其他热性疾病。
临床表现分为4型:1.休克型主要表现为感染性休克。
患儿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后期伴心、肺、肾等多器官功能障碍。
2.脑型以颅压增高、脑水肿、脑疝和呼吸衰竭为主。
患儿剧烈头痛、呕吐、血压增高、反复惊厥及昏迷,严重者呼吸节律不齐、双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此型病死率高。
3.肺型主要表现为呼吸窘迫综合征。
4.混合型同时或先后出现以上两型或三型的表现,极为凶险,死亡率更高。
2、9-患儿,3岁,以突然高热、进行性呼吸困难入院,怀疑为中毒型痢疾。
为早日检出痢疾杆菌,护士留取大便正确的做法是A、标本多次采集,集中送检B、可用开塞露灌肠取便C、患儿无大便时,口服泻剂留取大便D、如标本难以采集.可取其隔日大便送检E、选取大便黏液脓血部分送检【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中毒型痢疾留取大便的正确方法是:选取黏液脓血部分多次送检,以提高检出率。
二、A3/A41、9-患儿男,5岁。
7月20日因突然高热、惊厥1次入院。
体温39.5℃。
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意识模糊。
<1> 、为明确诊断,医生让护士为患儿留取大便,护士正确的做法是A、患儿无大便时,口服致泻剂留取大便B、标本多次采集,集中送检C、如标本难以采集.可取其隔日大便送检D、可用开塞露灌肠取便E、选取大便黏液脓血部分送检【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选取大便黏液脓血部分送检,才可以查到病原体。
此题选E.选取大便黏液脓血部分送检<2> 、目前患儿临床症状好转出院,解除隔离返回幼儿园的时间为A、目前即可B、临床症状消失C、1次便培养阴性D、连续2次便培养阴性E、连续3次便培养阴性【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预防感染的传播对饮食行业及托幼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定期做大便培养,及早发现带菌者并积极治疗。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试题第五章第九节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试题第五章第九节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1.患者患急性细菌性痢疾,每天排脓血便7 ~ 8次,下述护理措施错误的是A.需执行接触隔离B.排便后用软纸擦拭肛门C.温水局部坐浴后肛门涂凡士林D.鼓励患者多饮水,卧床休息E.补充电解质2.典型急性菌痢患者的粪便呈A.米汤水样便B.柏油样黑便C.少量黏液脓血便D.果酱样腥臭便E.灰陶土样便3.患儿,8岁。
1天前突然出现发热、惊厥,有里急后重感,询问有不洁饮食史,最可能的情况是A.急性喉炎B.急性支气管炎C.急性细菌性痢疾D.急性上呼吸道感染E.急性肾小球肾炎4.患儿,9岁。
高热、惊厥,有里急后重感2天。
询问有不洁饮食史,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A.败血症B.急性肺炎C.急性细菌性痢疾D.急性上呼吸道感染E.急性泌尿道感染5.患儿,5岁。
因高热、呕吐、腹泻1天,呼吸困难2小时急诊入院,初步诊断为中毒型细菌性痢疾。
护士为患儿留取粪便标本正确的是A.在抗菌治疗后采集标本B.选择有黏液脓血部分的粪便送检C.应加温便器后整体送检D.可多次采集标本,集中送检E.采集的时间只能选择睡前或晨起前6.患儿,6岁。
高热,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有脓血便,诊断为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则该患儿应隔离至A.热退B.临床症状消失后1周C.便常规正常D.便培养1次阴性即可E.隔离1周(7 ~ 8题共用题干)患者,女,43岁。
以“发热、腹痛、腹泻3天”为主诉入院,每日排便次数可达10余次,体温39.3℃,左下腹压痛明显。
7.为明确诊断,该患者应进行的检査是A.粪培养B.尿培养C.血培养D.咽培养E.肥达反应8.经检査患者诊断为“细菌性痢疾”,护士为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A.及时送检含黏液脓血的大便标本B.卧床休息C.保持肛周清洁D.给予营养丰富的食物,如排骨汤E.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应洗手。
细菌性痢疾的护理

细菌性痢疾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大便的次数、性状、量及伴随症状。
2、评估患者生命体征、脱水征象。
3、了解患者相关检查结果。
4、评估患者心理状况。
二、护理措施1、隔离:严格执行接触隔离措施,对大便、呕吐物及污染物进行严格消毒。
2、休息:急性期患者卧床休息,中毒型菌痢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或休克卧位,注意保暖。
3、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少渣、少纤维素易消化的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生冷、多渣、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可饮糖盐水,严重腹泻伴呕吐者暂禁食。
4、病情观察:(1)观察体温的变化:体温在38.5℃及以上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体温持续不退、反复惊厥者,采用冬眠疗法。
如高热伴有四肢厥冷者,禁用冷敷或乙醇擦浴。
(2)观察腹痛的部位及性质,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
(3)并发症的观察:如发现四肢湿冷、脉细速、烦躁等休克征象时,立即报告医生,配合抢救。
5、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有效的抗菌药物,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早期禁用止泻药。
6、皮肤护理:每次排便后清洗肛周,并涂润滑剂减少刺激。
三、健康指导要点1、疾病知识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帮助患者了解病情,并做好隔离措施。
加强体育锻炼,保持生活规律,复发时及时治疗。
2、生活指导: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禁食不洁食物。
四、注意事项1、实行接触隔离,注意病房空气流通,保持床单位及衣裤的清洁干燥。
2、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肾毒性、过敏、粒细胞减少等。
五、护理人员行为规范(一)仪表仪容1.仪表端庄,行为得体、符合工作及安全要求。
2.发式:头发前不过眉,后不过肩,保持整洁。
3.面部:男性不留胡须,女性着淡妆。
4.手部:保持干净,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
5.服饰:(1)工作帽固定良好,无偏斜。
(2)护士服合身,整洁,内衣不外露;着夏裙装护士服时,应配肉色丝袜。
(3)佩戴胸卡于胸前左上方,姓名、照片无遮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发病机制和流行病学
二、临床表现
四、治疗原则
>>降温止惊:物理或药物降温。
>>治疗循环、呼吸衰竭:扩血容量,吸氧。
>>防止脑水肿:首选20%甘露醇快速静脉注射。
>>控制感染:对痢疾杆菌敏感的阿米卡星、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等静脉滴注,病情好转后改口服。
五、护理问题
1.体温过高与毒血症有关。
2.组织灌注无效与微循环障碍有关。
3.潜在并发症:脑水肿、呼吸衰竭等。
4.焦虑(家长)与病情危重有关。
六、护理措施
七、健康教育
对家长讲解该病的相关知识,指导家长与患儿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不洁、变质食物等。
患者,女,32岁,一日前饮用不洁水后突发高热,继而出现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感,出现粘液脓血便,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在治疗药物使用中不正确的是
A.喹诺酮类药物是目前相对理想的药物
B.孕妇及儿童应慎用喹诺酮类药物
C.应积极分离病原菌并行药物敏感试验
D.TMP-SMZ耐药虽然增强,但对多数病人仍有效
E.青霉素为治疗首选药物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针对细菌性痢疾应首选对痢疾杆菌敏感的抗生素治疗,如阿米卡星、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
A3/A4型题
患儿男,7岁。
8月份外出旅游时发病。
表现高热、惊厥3次急诊入院。
体温
39.5℃,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意识模糊。
1.护士考虑该患儿是
A.高热惊厥
B.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C.乙型脑炎
D.麻疹脑炎
E.结核性脑膜炎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中毒性痢疾好发于夏秋季节,多见于2~7岁小儿,与不洁饮食有关。
此题干诱因与其符合,再结合小儿发病表现,符合中毒性细菌性痢疾的休克型表现,故此题选B。
2.为尽快做出诊断,医生急查大便,护士正确的做法是
A.患儿无大便时,口服泻剂留取大便
B.标本多次采集,集中送检
C.如标本难以采集,可取隔日大便送检
D.开塞露灌肠取便
E.选取大便黏液脓血部分送检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便检需要采取脓血便部分送检,保证送检标本尽早、新鲜。
3.本病确诊的最直接证据是
A.黏液脓血便
B.发病季节、不洁饮食及接触史
C.血常规:白细胞升高
D.大便培养出痢疾杆菌
E.大便镜检:大量脓白细胞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便检分离出痢疾杆菌是确诊中毒性细菌性痢疾最直接的证据。
4.确诊后,为预防传播,护士告诉家长隔离时间是
A.临床症状好转
B.临床症状消失
C.3次大便培养阴性
D.2次大便培养阴性
E.1次大便培养阴性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对患儿采取肠道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后1周或连续3次便培养阴性为止。
5.本病最严重的临床表现是
A.高热
B.反复惊厥
C.粘液脓血便
D.感染性休克
E.频繁吐泻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休克型主要表现是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