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翻译理论简介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演论》----《译例言》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 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雅:“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故信达之外,求 其尔雅。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则为达易;用近世 利俗文字,则求达难。”
1. 特定的翻译对象 (哲学科学“精理微言”)
2. 特定的读者对象 (19世纪末的士大夫)
批评严复、赵景深、鲁迅的翻译理论,而主张 以“中国人口头上可以讲得出来”作为标准。
2021/3/9
授课:XXX
10
林语堂(1895-1976)
翻译是一种艺术(从译者角度)
“绝对没有什么纪律可为译者得规范”
“以前论述翻译的文章,都是直接处于经验的话,
未尝做学理得剖析。…翻译的问题,实际上是语 言文字及心理的问题。”(语言学和心理学)
2021/3/9
授课:XXX
9
瞿秋白(1899-1935)
“不漏不溢,必清必明” 《苦力的翻译》批评当时“顺译”
“难道翻译不能够又顺又不错吗?”
翻译外国革命文学作品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必 须“非常忠实”,甚至“应当估量每一个字 眼”。
翻译应当帮助创造出“新的中国现代言语”。 (批评中国语言“手势语”“姿势语”的原始)
2021/3/9
授课:XXX
6
20世纪初
关于翻译的目的与宗旨 (普罗米修斯“ 窃火”) 关于“直译”与“硬译” 关于翻译的言语、句法问题 关于重译和复译问题 关于翻译批评问题
2021/3/9
授课:XXX
7
直译与硬译
“直译”是针对“歪译”提出的。 “但因为译者的能力不够和中国文本来的缺点,译完一看, 晦涩,甚而至于难解之处也真多;倘将仂句拆下来呢,又失 了原来的精悍的语气。在我,除了这样的硬译之外,只有“ 束手”这一条路了,所余的唯一希望,只在读者还肯硬着头 皮看下去而已。” 硬译有别于死译
“白话文一无规则,二无体制。规范化 是文艺的大敌。”
2021/3/9
授课:XXX
14
钱钟书 (1910-1998)
《谈艺录》、《管锥编》、《七缀集》 “囮,译也” (《说文解字》)诱、媒、讹、化。 翻译的作用——诱 难以避免的毛病——讹 向往的境界——化 “文学翻译的最高理想可以说是“化”。把作品 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过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 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 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 “化境”。 ”
“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 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但 “兼筹并顾”。
2021/3/9
授课:XXX
13
“在最大限度内,我们是要保持原文句法 的,但无论如何要叫人觉得尽管句法新 奇而仍不失为中文。”
“我以上的主张不光为传达原文的神韵, 而是为创造中国语言。”
“非务渊雅也,务其是耳”。所用文体在主观上仍 是为翻译目的服务的。
2021/3/9
授课:XXX
3
翻译的主要内容主要是西方的社会科学和学 术思想上。---“西方命脉之所在”
严复在译著中所加按语(对原书的批评、补 充、发挥),约占其全部文字的十分之一。
“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本文。”
“盖吾之为书,取足喻人而已,谨合原文与 否,所不论也。”
硬译自有需要它的读者对象。
“我的译作,本不在博读者的爽快,却往往给以不舒服。” 硬译不仅为了“不失原来的精悍的语气,”同时也可以“逐渐 添加新句法”,经过一段时间,可能“同化”而“成为己有”。
2021/3/9
授课:XXX
8
赵景深:“我以为译书应为读者打算;译得错不错是第 二个问题,最要紧的是译得顺不顺。”
中国翻译史简介
周薇
2021/3/9
授课:XXX
1
五个阶段
中国古代佛经翻译(支谦、慧远、玄奘)
清末民初翻译(梁启超、严复、林纾、周 氏兄弟)
民国时期翻译(茅盾、鲁迅、瞿秋白、林 语堂、朱光潜) 新中国成立后翻译(傅雷、钱钟书) 改革开放后翻译
2021/3/9
授课:XXX
2
严复(1854-1921)
2021/3/9
授课:XXX
12
傅雷(1908-1966)
翻译工作是一种神圣的职业。
翻译工作者须了解两个方面:对方和自己
“无敏感之心灵,无热烈之同情,无适当之鉴 赏能力,无相当之社会经验,无充分之常识, 势难彻底理解原作。”
多次指出中西思维方式、美学情趣方面的异同。 “我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 方人则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唯恐不尽,描 写唯恐不周。”
鲁迅:“宁信而ຫໍສະໝຸດ Baidu顺”
翻译必须力求易解,又必须保持原姿。在语言上不必 完全归化的主张。
鲁迅是站在中国语言改革的高度,来论述“直译”的。
一面尽量的输入,以免尽量的笑话,吸收,可用的传 下去了,渣滓就听他剩落在过去里。但这情形当然不 是永远的,其中的一部分,将以“不顺”而成为“顺”, 有一部分,则因为到底“不顺”而被淘汰,被踢开。最 要紧的是我们自己的批判。
“取便发挥,是非正法。”
2021/3/9
授课:XXX
4
林纾(1852--1924)
康有为:“译才并世数严、林。” 翻译西洋小说180余种,共一千几百万字。 “吾谓欲开民智,必立学堂;学堂功缓,不如立会演说; 演说又不易举,终之唯有译书。” “吾书虽俚浅,亦足为振作志气、爱国保种之一助。” “学盗之所学,不为盗而但备盗。” “是书开场、伏脉、接笋、结穴,处处均得古文家义法。” “且泣且译,且译且泣。” “是书为美人著。美人信教至笃,语多以教为宗。顾译者 非教中人,特不能不为传述,识者谅之。” “存其旨而易其辞,本意并不亡失。”
翻译三条标准:忠实标准、通顺标准、美的标准
死译、直译、意译、活译
“字译”、“句译”
“凡译艺术文的人,必先把其所译作者之风度神 韵预先认出,于译时复极力发挥,才是尽译艺术 文之义务。”
2021/3/9
授课:XXX
11
忠实标准 非字译 须传神(“字神”) 非绝对 须通顺
通顺标准 以句为本位 须根据中文心理
2021/3/9
授课:XXX
5
鲁迅(1881--1936)
19世纪末
“改良思想,补助文明。”
“实不外学与文二事,学以益智,文以移情。”
“《域外小说集》为书,词致朴讷,不足方近世名 人译本。”
“任情删易,即为不诚。”
“不失真相、面目俱在”---“行文生涩、如对古书”
“文句仍然是直译,也竭力想保存原书的口吻,大 抵连语句的前后次序也不甚颠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