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的中国文学大师林语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最喜欢的中国文学大师——林语堂
林语堂,带着眼镜、文质彬彬、风度翩
翩、帅气有为。
他的名字是在高中的一次语
文课上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
当时老师给我
们讲了很多关于他的小故事。
至今还记忆犹
新的是他和妻子廖翠凤的故事。
他们1919年1月9日结婚。
结婚后,将
结婚证书烧掉了,他说“结婚证书只有离婚
才用得上”。
烧掉结婚证书,表示了他们永远相爱、白头偕老的决心。
经济困难时,廖翠凤只得变卖首饰以维持生活。
终其一生,林语堂在操守上也是绝对纯洁的。
美色当前,欣赏一番,幽他一默,亦不讳其所好,惟不及乱耳。
如果廖翠凤在生气,林语堂连话也不说一句,保持沉默。
倘若真的吵架了,也是吵过就算了,他的绝招是“少说一句,比多说一句好;有一个人不说,那就更好了。
”他认为夫妻吵嘴,无非是意见不同,在气头上多说一句都是废话,徒然增添摩擦,毫无益处。
他说:“怎样做个好丈夫?就是太太在喜欢的时候,你跟着她喜欢,可是太太生气的时候,你不要跟她生气。
”廖女士最忌讳别人说她胖,最喜欢人家赞美她又尖又挺直的鼻子;所以林语堂每逢太太不开心的时候,就去捏她的鼻子,太太自然就会笑起来了。
他曾经说过:“只有苦中作乐的回忆,才是最甜蜜的回忆。
”他们即使穷得没有钱去看一场电影,也可以去图书馆借回一叠书,俩人守住一盏灯相对夜读,其乐不改。
所以大师亦说,穷并不等于“苦”,他从来没有“苦”的感觉;世俗所谓的“贫穷夫妻百事哀”的逻辑,完全被他推翻了。
嫁一个像林语堂一样的男人,应该是中国万千女性梦寐以求的事。
我喜欢林语堂,不仅仅是因为欣赏他的与妻相处之道,更是因为他的博学多才和对书籍的热爱。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乳名和乐,名玉堂,后改为语堂,中国文学家、发明家。
福建漳州龙溪人,生于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曾任北京大学英文系主任、厦门大学文学院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等职,1940年和1950年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林语堂晚年的心愿是编写一套汉英辞典,将毕生所学凝聚其中,以供后人之用。
为此,他倾注了大量心血,终于以七十七高龄完成了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当代汉英词典》。
1976年3月26日在香港去世。
他一生写了很多文章和书籍,体裁、题材多样,包括小说、散文、杂文、教育、评论、传记、译著等。
很多话都堪称经典。
下面是我摘录的一些。
1.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知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
美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
一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界啊!——《生活的艺术》
2.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
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
——《一夕话》
3.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
我的灵魂很舒
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
当一个人优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
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
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
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生活的艺术》
4.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生,把
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无聊。
——《生活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