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由》读书笔记(精选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自由》读书笔记(精选3篇)
《论自由》是英国资产阶级哲学家、经济学家、自由主义的著名代表人物。
书中论述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公民自由权利,阐明“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
力的性质和限度”,并提出了自由的各项“原则”。
关于“论自由”这本书,密
尔在引论中开宗明义地说,他所要讨论的是“公民自由或社会自由,也就是要探
讨社会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权力的性质和限度”。
全书要义可以概括为两条基
本原则:一、个人的行为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害,个人就有完全的行动自由,不
必向社会负责;他人对于这个人的行为不得干涉,至多可以进行忠告、规劝或避
而不理。
二、只有当个人的行为危害到他人利益时,个人才应当接受社会的或法
律的惩罚。
社会只有在这个时候,才对个人的行为有裁判权,也才能对个人施加
强制力量。
它将自由问题的探讨从国家与个人延伸到社会领域,深化了启蒙运动以来关
于个人自由与政治自由的论述,成为自由主义理论体系的集大成之作,它对个人
自由的强有力的热情辩护,使之成为英文世界里捍卫自由的经典。
在对付野蛮人时,专制政府正是一个合法的型式,只要目的是为着使他们有
所改善,而所用手段又因这个目的之得以实现而显为正当。
现在看来,密尔的这
句话是相当政治不正确的。
一个如此强调“自己对自己负责,他人无权干涉”的人,怎么会觉得用专制来“对付”一个民族是正当的呢?原来,在密尔看来,野
蛮人的种族就好像人类中的未成年人,他们无法对自己负责,需要成年人的照管。
可是,如果密尔的这种看法成立的话,那么我们的文明种族是怎么长大的呢?在
人类刚出现的时候,可没有其他人来帮助、照管这些“野蛮人”啊。
对于某些意见,因我们自己的判断裁定其错误就拒绝倾听,为了更充分说明
这种做法的危害性,看来有必要把讨论付诸具体的案例;而且最好我首先选择那
些最不利于我的例子,在这些例子中,反对言论自由的论点,无论是从正确性上
还是从有用性上来说都被视为是最强有力的。
人类自由的适当领域包括:第一,意识的内向境地,要求着最广义的良心的
自由、思想和感想的自由、意见和情操的自由、发表和刊发意见的自由;第二,
趣味和志趣的自由;第三,个人之间相互联合的自由。
假定全体人类减一执有一
种意见,而仅仅一人执有相反的意见,这时,人类要使那一人沉默并不比那一人
要使人类沉默较可算为正当。
相应于一个人对自己的孤独判断之缺乏信心,他就常不免带着毫不置疑的信
托投靠在一般“世界”的不可能错误性。
而所谓世界,就每个个人说来,是指世
界中他所接触到的一部分,如他的党、他的派、他的教会、他的社会阶级。
我们
所谓的世界,只是我们接触的那小小的一群人。
虽然网络时代让地球变成了一个
村落,然而作为一个个体,能够接触到的人和观点终究还是少而又少的。
在世界
这只庞大的大象面前,我们永远是盲人。
所以,我们盲目相信“世界”的看法,
和盲目相信自己的看法没什么两样。
自由原则不能要求一个人有不要自由的自由。
如果在当今社会有完全的自由,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达到一个不一样的阶段。
本书中提出最中心的就我们在不影
响到别人的生活的情况下达到自己的绝对自由。
但是现在的社会可以给我们有这
样的自由吗?
自由,乃吾心向往之,而不能久得。
逛卓越网时偶然看得《论自由》一书,
介绍说此书主要解决个人与社会控制的关系问题,遂买下并决意静心读之。
然至今,只读了引论,有一点浅想,记之成陋文,望通读后看到此文不会成笑话。
穆勒云,“虽有民主,而操纵力之国民,与权力所加之国民,实非同物。
”
此话乃针对所谓的民主国家而言。
理论上的民主乃掌权者与被治者是一体的,因
此国家的好恶就是人民的好恶,然而,实际中的掌权者与被管者不可能是一体,“人民的好恶”并不是整个国家的好恶,只是其中多数人的好恶,况且多数人的
好恶也不是最多数人的好恶,或者实际上所谓的“多数人”只是少数人,这样的
政治体制就容易造成人民与人民之间相互劫持。
穆勒感叹道:“太白之豪暴,且
无异于专制之一人。
”其实,如斯统治较专制更残暴。
因为专制是让人民明白地
看到它的武断专权,而这样的统治是在暗地里施加百姓于“暴力”,表面却打着
民主的旗帜。
拿苏联的无产阶级专政来说,
最后就流为了斯大林式的少数人专制:政治上控制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切权力,人民却没有监督党和政府的权力;经济上它可以“卫星上天”,却不能满足公民
基本生活需求;思想文化上进行高度垄断,书报检查制度剥夺了公民的言论自由
和创作自由,作家经常遭意识形态恫吓。
据索尔尼仁琴在《古拉格群岛》中引用
俄国刑法专家的统计,沙皇1876——1905年的30年间共处死486人,被斯大林
在1930——1953年所谓23年中处以极刑的人是沙皇的一千多倍。
此种“专制”
无人民自由的国家,表面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实则是将国囚禁起来,里面的溃烂
终会蔓延至表面的浮华。
因而为国治理者,应当为民之权益谋事,万不可将自己
当做人民代表,却把为自己谋权当成是在为人民谋权。
自由之初义乃不为外物所拘牵,无胜义也无劣义。
有个性的人大多事上不为
外物所牵,正如穆勒所说,个性就是个人具有独立意志,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性格与利益对外界事物作出判断,而不是根据他人、社会、传统和习俗作出判断。
社会上总有一部分人活得自由个性,他们特立独行、不怕孤立、敢说老实话、敢
向社会大多数的专制权威挑战,他们比其他人更不能适应社会准备下的模子。
自
由个性之人是理想主义者,是孩子也是老者,是推动社会不断完善的先驱力量,
这样的力量要影响他人,必得将思想观点形成舆论,要形成舆论就得有发言权。
但是社会暴虐的目的就是要摧折人的个性以维护自己的统治,其首先禁绝的即言
论自由。
《礼记》中说“情欲信,词欲巧”,便是要提醒人们说话时态度要坚定,但是说话的方式则要非常客气、非常婉转,自由个性之人当这样才能让当权者听
得进去。
穆勒在《论自由》一书中说,言论自由为一切自由的根本。
同时,又认为我
们认为“真理”的,我们认为“是”的,我们认为“最好”的,不一定就是那样的。
正因为人类不是“不可能错误的”,因此需要容忍异己才能实现自由。
比如,岳飞抗金之时自然认为自己是正义的,然而对于金人而言岳飞是灭国者是自己的
敌人,金人认为自己才是正义的。
那么,到底谁才是对的、是正义的?我们无从
判断。
社会中也常常有人认为自己的正确的,因此带着“正义的火气”残酷地摧
毁了另一个可能是正确的思想或事物,这样也摧毁了别人的自由。
自由,感性来讲,即简简单单能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阅读《论自由》前,我似乎从未深刻地思考自由的意义,只是在高中课程的学习中见到了解到古
今中外各阶级人民追求自由的运动与观点——孔子、孟子、伏尔泰、华盛顿、甘地、严复等,他们的事迹及观点都曾烂熟于心。
是的,自由是人类一个永恒的主题,从古到今,无数的人们追求它,无数的思想家关注它,并试图为它找到理论
支撑的基础。
在阅读《论自由》过程中,我不得我承认以我尚浅的经历与学识实在无法逐
字逐句地领会到其深刻而博大的内涵。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在书中最感兴趣
且触发感受的是书中所言第二部分——关于论思想自由和讨论自由。
首先,在思想自由方面,密尔具体讲述了人们对于意见的分歧,密尔认为不
能强迫异议的人沉默。
他在书中提到,“人类要使那一人沉默并不比那一人(假
如他有权力的话)要使人类沉默较可算为正当。
”我曾在高中政治课的哲学课堂
上遇见这句话,印象颇深,时至今日才知是出自密尔先生的《论自由》。
当对于
自己思想或意见与他人的意见冲突时,密尔认为“对不同意于那个意见的人比对
抱持那个意见的人甚至更甚。
假如那意见是对的,那么他们是被剥夺了以错误换
真理的机会;假如那意见是错的,那么他们是失掉了一个差不多同样大的利益”。
这几句话令我深省,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会和他人发生分歧,但重要的是
要有宽容的心,我们应承认分歧的存在。
每人都深知自己是可能错误的,可是很
少有人想着有必要对自己的可能错误性采取什么预防办法,所以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应该多多听他人意见并尊重他人,要宽容地给予人们充分的思想自由。
用一句中国的古话来说便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谦逊地做到这一点,
这不失为一个追求理性和真理的人的做法。
其次,在讨论自由方面,密尔认为真理只能来源于讨论,来源于不同意见的
争辩。
他指出我们之所以能够认定某些意见为正确,“正是以有反对它和批驳它
的完全自由为条件;而且也别无其他条件能使一个象具有人类精神能力的东西享
有令他成为正确的理性保证。
”人类之所以能够得到正确观念,根源在于人的错
误认识不断被改正。
而改正错误,凭借的正是经验和讨论。
并且密尔认为允许讨
论的主题是不应当受到限制的,不应存在某些不许讨论的禁区,不能说某些信条
对于社会福祉是这样有用,以至于禁止讨论。
这使我设身处地想到了我们当今所
处的网络环境,近年来,随着中国互联网的爆炸式发展以及全球网络的开放性,
我们除了看到互联网平台成为中国民众表达意见、参与决策、监督政府的重要手段,同时也难免产生激进言论、煽动言论、反动言论等弊端。
然而依据密尔先生
在《论自由》一书中所言,我们的并不能因此禁止在互联网中的讨论自由,剥夺
中国网民浏览部分网站的权利,这不仅限制了我们的娱乐活动,也阻挡了我们听
见来自世界范围内讨论意见的声音。
《论自由》一书写于十九世纪的英国,当时正是资本主义蓬勃发展时期,我
们知道在此时期人们对于自由的渴望一触即发,社会民众也亟需关于自由的讨论。
然而即使在不同年代、不同社会中,自由的尺度是不同的,人们的价值观也不尽
相同,我相信《论自由》中的理论推及至今,也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仍对于
人们自对由的理解有着极强的启迪作用。
因为自由并不会因为时代、社会的进步
而淘汰,自由是我们永远值得思考和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