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Theory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代表人物(详)
翻译学必读1语文和诠释学派二十世纪之前的翻译理论被纽马克(1981)称为翻译研究的‘前语言学时期’,人们围绕‘word-for-word’和‘sense-for-sense’展开激烈的讨论,核心是‘忠实’,‘神似’和‘真理’。
典型的代表有John Dryden, Tytler等,而Barnard, Steiner等人则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2语言学派Jacobson(1959)提出意义对等的问题,随后的二十多当年,学界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
奈达(1969)采取了转换语法模式,运用“科学(奈达语)”的方法来分析他翻译《圣经》过程中的意义处理问题。
奈达提出的形式对等说、动态对等说和等效原则都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受众一方。
纽马克信奉的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即重视翻译中的语义和交际方面。
3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批评话语分析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功能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话语分析理论Discourse Analysis for Interpreters翻译专业演说分析Pragmatics &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积极话语分析rhetorical or discourse analysis语篇分析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Mediated discourse analysis中介话语分析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作为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一个分支,话语分析经历了产生和发展壮大的过程,其理论背景来自M.K.Halliday(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
今天,话语分析的方法已经逐步运用到翻译研究中。
House(1997)提出的翻译质量模型就是基于韩礼德的理论,他吸收了其中的语域分析方法;Baker(1992) 则为培养译员提供了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的范本;Hatim 和Mason(1997)将语域研究拓展到语用和符号学角度4目的学派目的学派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德国兴起,是从静态的语言学、语言类型学中剥离出来的。
post-colonialism translation theory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东方主义与文化帝国 主义理论
文本研究与文化政治 批判策略
两种声音
“归化”与“异化” 问题
一、后殖民主义理论
1、定义: 后殖民主义理论是一种多元文化理论,主要研究殖 民时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 权力关系,以及有关种族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国 家民族文化、文化权力身份等问题。
殖民主义
霸权,实现了第三世界批评从边缘向中心的运动,导 致了文化多样性的真正实现。
代表作: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1994)
代表理论
34
2、失语症话语 西方:话语的主动权与文化输出权 东方:失语症候(尼玛斯人与“星期五”) English/english
第一世界的西方操持着第一世界的“英语”(English),而第 三世界的批评家或者后殖民地批评家使用的则是带有当地语音 和语法特征的第三世界“英语”(english),因此第三世界失 去了话语的主动权,成为一个“沉默的他者”。无言的状态或
38
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
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建立在解构主义、阐释学、多元系统论、描写主义、 目的论和新历史主义基础上的翻译研究的新视角。该理论“从后殖民主 义理论视角审视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翻译行为,关注隐藏在译文背后的两 种文化间的权力争斗和权力运作,认为不同文化间存在着权力差异,不同文 化间从未有过真正平等的对话”。由于后殖民语境下存在着政治经济的 不平等,便产生了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权力差异,翻译难以实现 人们预期的平等对话和信息转换。
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Theory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1
结构
后殖民主义理论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 权”理论
后殖民主义和翻译
3
“
Cultural studies brings to translation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ities of gender and culture. It allows us to situate linguistic transfer
within the multiple ‘post’ realities of today: poststructuralism, postcolonialism and postmodernism. (Simon 1996: 136)
8
Gayatri Spivak
In Spivak’s opinion, the ‘politics of translation’ currently gives prominence to English and the other ‘hegemonic’ languages of the ex-colonizers. Translations
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Theory
2
Place your screenshot here
“contemporary feminist translation has made gender the site of a consciously transformative project, one which reframes conditions of textual authority (1996: 167).”
6
Different Thoughts
It is suggested that insufficient attention to the socio-political background of translation has been reflected in postcolonial formulations of resistance, which are typically purely
后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第三世界,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帝国主义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又叫后殖民批判主义(postcolonial criticism)。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是对当今世界出现的后殖民社会状态的反映。
按照A.德里克等人的解释,后殖民(postcolonial)一词意指当今世界的三个层次的社会状况:一是指先前的殖民地社会的当代状况,即先前的一些殖民地社会在结束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军事、政治、经济等统治之后仍然存在的甚至日益严重的殖民文化统治状况;二是指准“第三世界”的当代社会状况,即以先前第三世界为主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其中既有先前的殖民地社会,也有非殖民地社会)遭受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统治的状况;三是指一种全球状态,亦即在西方殖民主义结束之后,在全球普遍存在的文化殖民主义或文化帝国主义状况。
所以,后殖民主义主要就是以先前的殖民地和第三世界知识分子以及生活在第一世界的殖民地和第三世界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知识分子的一种文化话语,是他们的一种文化关怀和文化倾向。
其实质是要反对欧洲中心主义,反对当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这些发展中国家所推行的文化霸权主义,力图使自己的民族文化从世界文化的边缘状态回归到应有的位置,甚至成为新的文化中心。
————————————————————————————————————“后殖民主义”是指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之后的冷战和后冷战时期对“落后”民族和国家进行文化围剿和文化渗透的一种侵略政策,因而在理论上常常表现为一种文化殖民主义、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
依照后殖民主义的观点,只有西方先进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才是世界文化的中心和楷模,而非西方的“落后”民族的文化则常被贬称为边缘文化、愚昧文化。
正是在这个所谓“落后”文化被不断沦为他者化的时代,西方文化霸权逐渐代替了西方以往对第三世界经济和政治的直接控制,因而,与西方文化霸权的对抗就成了“后殖民时期长期政治冲突”的主要内容。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有意误译,艺术理论范文.doc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有意误译,艺术理论-摘要:由于传统文化等客观因素以及译者主观因素的影响,翻译中的误译是不可避免的。
而后殖民主义理论以批判的策略,引导翻译研究从语言的层面迈向了广阔的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给予翻译深刻而具现实意义的揭示。
我国的翻译研究要全面反思中外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差异,从而找出一条基于本民族文化传统又借鉴到西方先进翻译理论的研究路径。
关键词:误译;有意误译;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误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被否定的。
然而译者在翻译实践中,都在或多或少地进行着有意误译。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因文化转向在翻译文学和比较文学的兴盛,误译也渐渐受到了重视,它的研究价值被肯定。
谢天振教授指出:“对比较文学研究者来说,如果除去因不负责任的滥译而造成的翻译错误,那么误译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
在误译作品时可以特别鲜明、生动地反映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和扭曲,反映对外国文化的接受程度与传播中的误解与误释。
”无论是在文化研究或是在翻译研究领域,后殖民主义都是一个热门话题。
因为存在权力差异、文化差异,前殖民地国家译者会尝试利用有意误译即:较大幅度改变原著作的语言表达方式、文学形象、语境等;有意扭曲原文,以达到改变重塑文化身份、反抗前殖民者的文化残留,实现找到真正属于本民族的文化品格和文化精神的目标。
借助研究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中有意误译两者的结合,我们发现有意误译是行之有效的文学翻译策略,在后殖民主义翻译中有着积极的意义和影响。
此翻译方法的运用使原文获得新生,在经济利益及文化交流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但是我们还要认识到有意误译与乱译有着本质区别:有意误译必须以尊重客观知识、客观事实为前提。
本文拟分析后殖民理论对翻译研究领域的影响,阐述后殖民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探讨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有意误译。
一、误译翻译错误种类颇多。
究其原因表现为基础知识薄弱、翻译态度不认真或是跨文化障碍影响造成的误译。
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Theory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文化霸权与文化多样性的平衡
文化霸权的抵制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反对文化霸权,强调对 弱势文化的关注和尊重。但在实际操作中, 如何抵制文化霸权,避免对弱势文化的刻板 印象和歧视,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强调文化多样性,提倡 在翻译中体现不同文化的特点和价值。然而 ,如何在翻译中平衡不同文化的表达,避免 文化冲突和误解,是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需 要解决的问题。
翻译过程中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冲突
意识形态的影响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还涉及到不 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碰撞和交融。后殖民 主义翻译理论需要关注意识形态对翻译过程 的影响,并探讨如何在翻译中体现不同意识 形态的交锋和对话。
价值观的冲突与调和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可能存在冲突和差 异。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需要解决如何在翻 译中调和不同价值观的矛盾,寻求共同点和 契合点,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流
创译策略
创译策略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的创造性,通过对源文本进行创 新性解读和重构,为目标读者呈 现独特的文化体验。后殖民主义 翻译理论鼓励译者发挥创造性, 推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在后殖民主义翻译中的应用前景
要点一
机器翻译辅助
人工智能技术为机器翻译提供了强大 的支持,可以辅助译者进行快速、高 效的翻译。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需要 关注机器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应用 ,探讨其局限性及与人工翻译的互补 性。
语言权力关系
全球化进程中,语言权力关系对 翻译实践产生深远影响。后殖民 主义翻译理论需要揭示语言与权 力之间的复杂关系,推动语言平 等与多样性。
翻译伦理
在全球化背景下,翻译伦理问题 愈发凸显。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需要关注翻译过程中的伦理问题 ,如文化尊重、信息对等、责任 担当等。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到殖民统治中去,迫使殖民地人民接受。”
Post-colonialism
Post-colonialism is continuation of decolonization, carried on in the Western academy, often termed as Postcolonial Studies.
Homi K. Bhabha(霍米·巴巴 )
• He has coined a number of the field’s neologisms and key concepts, such as hybridity(杂 合), mimicry(模仿), difference(差异), ambivalence (矛盾).
赛义德在一系列后 殖民理论中坚持了 对于西方中心主义 的批判及对于文化 霸权的揭露。
Gayatri Spivak
• Spivak (1942-) is an Indian theorist, She has often referred to herself as a “practical Marxist-feministdeconstructionist.“(马克思主义、 女性主义、解构主义)
• She often focuses on those who are marginalized by dominant western culture: the new immigrant; the working class; women; and other positions of the subaltern.
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postcoloniaI translation studies
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postcoloniaI translation studies
或称后殖民主义学派或政治学派。
随着20世纪80年代翻译中“文化转向”和对文化的深入研究,到了90年代,文化研究越来越带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最后发展成“后殖民主义”和“后帝国主义”理论。
如果说,解构主义和女性主义等关心的还只是文化的一般问题的话,则后殖民主义关心的是政治、民族、种族、帝国主义等政治色彩非常强烈的问题。
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与当代文化理论中的后殖民主义理论有密切关系,该理论从原殖民地文化出发,解构西方中心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
后殖民翻译理论把翻译和政治联系在一起,探讨弱小民族语言的文本被翻译到强大民族的语言时译者因意识形态、权力等因素的影响而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
作为文化学家,英国Bassnet的后期理论已显示出后殖民主义的色彩,她出版了Post-Colonial Translation:Theory and Practice(1999)等著作。
后殖民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还包括一批出生在原殖民地而后在宗主国受教育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如印度的Teiaswini Niranjana(代表作如Siting Translation:History,Post-Structuralism.and the Colonial Context,1992)和Gayatri Spivak(代表作如Outside in the Teaching Machine, 1993);其他如曾在芬兰Tampere大学教翻译,后去美国Mississippi大学执教的Doudas Robinson以及马萨诸塞大学比较文学系的Maria Tymoczko等。
论后殖民语境下的译者主体性: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文档
论后殖民语境下的译者主体性: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内容提要后殖民译论着重关注的是译本生成的外部制约条件以及译本对译入语文化的作用与反作用。
本文试图以译者主体性这一重要的能动因素为切入点,着重剖析处于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译者如何采用异化与归化等翻译策略影响译入语主流文学、主流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阐明后殖民学者引入的“杂合化”概念正是综合这两种策略、包容异质文化的折衷手段,以期揭示译者主体性在“后殖民语境的竞技场与试验场”的彰显作用。
作者裘禾敏,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外语系译审,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
(杭州 310012)翻译是两种异质文化的交流(communication)与协商(negotiation), 但是,这种交流与协商绝不是在真空里进行的,因为与两种语言相关的社会、历史、经济、文化、宗教、道德等外部因素都会对翻译活动与翻译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从各自的文化研究角度深入翻译研究。
如玛丽?斯内尔-霍恩比(Mary Snell-Hornby)提出把“文化”而不是“文本”作为翻译单位,主张置文化研究于翻译理论研究视阈内。
接着,苏珊?巴斯内特( Susan Bassnett-McGuire ) 和安德烈?勒菲维尔( Andre Lefevere) 从上述命题中发现了“划时代”( epoch-making )的意义,他们称这场变革为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
①这表明,翻译研究不应再局限于封闭、狭隘、静态的从文本到文本的转换过程,不应仅仅追求译入语与译出语在内容与形式上对等的单一研究范式(paradigm),应该走出以译出语文本中心论与语言转换为核心的传统译论的窠臼,追问译本产生的文化与历史渊源,将翻译研究置于更为广阔、更为宏大、更为丰富的文化语境里。
就文学翻译而言,语言转换只是外在形式,因为翻译的根本目的是为潜在的译入语读者(implied reader)提供崭新的文学读本,使译出语文本在译入语语境中获得独立的“后起的生命”(afterlife)(本雅明语);是借助译本给译入语提供全新的话语,以期支持或者颠覆译入语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强化或改革或破坏译入语固有的文学规范。
后殖民翻译
•
Spivak‟s critique of Western feminism and publishing is most biting when she suggests that feminists from the hegemonic countries should show real solidarity with women in postcolonial contexts by learning the language in which those women speak and write.
failing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because of its
Western orientation
• • 1)that translation studies has until recently not recognized the question of power imbalance between different languages; 2)that the concepts underlying much of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 are flawed as „its notions of text, author,and meaning are based on an unproblematic, naively representational theory of language‟; 3) that the „humanistic enterprise‟ of translation needs to be questioned since translation in the colonial context builds a conceptual image of colonial domination into the discourse of Western philosophy.
从后殖民主义视角探讨晚清小说翻译
三、后殖民主义理论与晚清小说翻译选材
这个时期的翻译主体基本上都是中国人。翻译过不少小说,且对当时翻译界的混乱状况颇有微词的周桂笙(1873—1936)曾这样说:非求输入文明之术,断难变化固执之性,于是而翻西文译东籍尚矣。[6]晚清社会这种功利和实用的翻译动机,直接决定了什么作家什么作品被翻译过来。
1. 研究欧洲前殖民地独立后的情况.这些殖民地在争取独立的过程中,如何应对、适应、抵抗或超越殖民主义的文化遗存。
2. 研究欧洲前殖民地自殖民时代以来的情况;这些殖民地被殖民以后如何应对、适应、抵抗或超越殖民主义的文化遗存。
3. 研究不同文化、不同社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的权力关系:征服者文化(conqueror cultures)如何令被征服文化屈从其意志;被征服文化如何应对、适应、抵抗或克服这种政治高压。
四、后殖民主义理论与晚清小说翻译方法
至于本体意义上的翻译方法,在晚清时期,从性质上言,自然也存在两种不同的方法,套用中国传统议论中的术语,可以称之为“直译”与“意译”,而如果采用Lawrence Venuti的术语,则就是“归化”(domestication)与“异化”(foreignization)。但无论采用哪一种术语系统,都体现了翻译主体对原文文本忠实与否的态度。[9]
从后殖民主义视角探讨晚清小说翻译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Becoming a Translator: An Accelerated Course (《成为一 名翻译家》,1997), Who translates?Translator Subjectivevities Beyond Reason (《谁在翻译?——超越理性 论译者的主体性》,1997), Translation and Empire: Postcolonical Theories Explained ( 《翻译与帝国: 后殖民理论阐释》,1997)
As the existence of the sujecct who has thoughts and feelings, subjectivity is only formed in the political contexts full of conquest and surrender. What subject think and feel is that national ideology wish him or her to do.
Three main scopes of postcolonial study
I. post-independence II. post-European colonization III.hegemony
It studies how colonial people to respond, adapt, resist or overcome colonialism and its cultural relics during independence. Here“postcolonialism” refers to the culture at the end of colonialism ( the late period of 20th century).
后殖民主义
特质
1、后殖民主义话语主要是关于文化差异的理论研究。 2、后殖民主义特别倚重福柯关于“话语”和“权力”关系的学说。 3、后殖民主义否认一切主导叙述(Master-narratives),认为一切 主导叙事都是欧洲中心主义的,因此批判欧洲中心主义是后殖民主 义的基本任务。与此相关联,对以“现代性”为基础的发展观念的 质疑和批判是其重要特点之一。 4、后殖民主义对全部的“基础的”历史写作予以否定,认为一种基 础的视角总是通过一种“同一性”而压制了“异质性”。 5、后殖民主义把批评的注意力由“民族起源”(national origin)转 向“主体位置”(subject position)。 总体而言,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把现代性、民族国家、知识生产和欧 美的文化霸权都同时纳入自己的批评视野,从而开拓了文化研究的 新阶段。
贯穿时间的目的论叙事
西方中心主义还从时间上设定了一种目的论的 历史叙事,即世界的历史就是西方的历史,作为 “世界中心”的西方享有对历史的唯一叙述权利。 从这种叙事中所能得到的必然推论是:西方的进步 完全源于其内在的特质:科学理性、新教伦理,工 业革命,议会民主,市场经济等,对于殖民主义在 西方发展史上并不光彩的作用只字不提。
西方特权视角下的世界
西方中心主义是从一种特定的特权视角来审 视这个世界的。通过把世界从空间上划分为作为世 界中心和唯一意义源泉的欧美与“笼罩在黑暗愚昧 的阴影之中”的、“成为恐怖、毁灭、邪恶、乌合 的野蛮的象征”的剩下其他地区。通过运用一套复 杂的语言与修辞策略设置了一系列二元对立,对世 界加以描述。
后结构主义
“后结构主义”这个名称本身表明了它与结构 主义又直接的时间关系和因果关系。“后”作为一 个历史时间标记,也是一个理论逻辑标记。它产生 于结构主义之后,是对结构主义的调整、改造和反 拨,或对结构主义某一方面的发展、扩充与超越。 解构:对于结构主义的反思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汉译英商标翻译策略研究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的汉译英商标翻译策略研究1 后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1997年,罗宾逊在《翻译与帝国:后殖民理论阐释》(Translation and Empire:Postcolonial Theories Explained)一书中将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定义为起源于殖民主义经历及殖民主义终结之后的一种文化状况或文化研究状况。
有别于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主要着眼于语言,宗教,教育,法律,政治等方面与阶级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同时,在该书中,他首次揭示了翻译与后殖民主义的关系,提出翻译,作为一种文化输入模式是帝国统治和占领不可缺少的一环并通过后殖民主义视角说明‘一种文化被另一种文化操作’这一现象还揭示了西方强势文化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入侵。
(Robinson,1997)而后,随着后殖民主义传入中国,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也被中国学者了解并用于反思本国现代翻译现状。
2001年,许宝强和袁伟选编的《语言与翻译的政治》一书收录了中国译者所译的西方后殖民主义代表学者米歇尔·福柯,贝尔·胡克斯等人讨论翻译对政治的影响的相关文章,从而开启中国翻译界对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及其对中国近现代翻译作品的激烈探讨(许宝强,袁伟,2001)。
越来越多的语言学者意识到,文学翻译的目的之一是促进文化传播与交流,但是,带有极强政治色彩,以强行输出价值观为目的的翻译行为掩盖了原文的文化与艺术,是一种欺骗译文读者,不尊重原文文化的霸权行为(王东风,2003)。
从文化输出和输入的数量不对等这一情况可知,目前我国处于弱势文化群体。
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群体,在将中文英译的过程中,我国译者更倾向于采用归化策略,以求被西方读者理解接受,所以更应警惕在西方霸权文化影响下中国文化丧失特色,失去‘话语权’,进而走向消亡的危险。
(蒋天平,段静,2004;王东风,2003)2 商标语及翻译现状近年来,在习主席‘一带一路’的战略思想指导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不仅仅满足于国内市场,更将目光投向了国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殖民翻译研究将翻译纳入到国际政治文化
的框架之中,注重分析蕴涵在翻译文本中的 权力关系和历史语境,探索翻译在帝国主义 文化霸权的建构和解构过程中的作用,强调 翻译的文化和政治功能,对传统翻译研究构 成了巨大的挑战,为新世纪的翻译研究提供 了全新的视角和思维空间。
首先,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尚未形成一套完整 的翻译理论体系。印度或 巴西等国的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体系虽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具有相当 大的影响力和指导性,但是这些理论只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国家、具体 的文化或是具体的领域而形成的翻译理论,许多国家虽然或多或少都受 到了殖民的影响,但殖民的程度各不相同。 其次,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旨在揭露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在翻译中形成的 不平等的关系和秩序,旨在通过理论研究揭示这种权力差异并通过努力消 解这种差异,进而达到各种翻译文化的平等共处。但是,后殖民主义翻译 理论对这种权力差异的过分强调容易使第三世界人们产生对西方文化的 敌视,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对西方文化强烈的抵制情绪,进而导致 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自恋情结,阻碍东西方文化之间的有益交流,不利于 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这便背离了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初衷。 最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仅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强调东方对西方文化霸 权的对抗,但是却忽视或是回避了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其实,东 西方文化间形成的权力差异是多方面的,不仅有其历史原因,也与经济、 政治以及文化传统都有紧密的关系。虽然有的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或多 或少的对其他的影响因素也做了论述,但还是没有给予其足够的重视,没 有进行全面地论述。
铁木志科 (Maria Tymczko): 通过分析翻译在爱尔兰民族文化复兴和爱尔兰的政治独立过
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认为翻译与意识形态,政治斗争等密 切相关,是殖民地人民反殖民斗争的重要武器。 代表作:Translation in a Postcolonial Context: Early Irish Literature in English Translation (1999)
斯皮瓦克(Gayatri Spivak): 印度裔美国学者 结合女性主义、解构主义、马克思主义,以性别、种族、阶
级为分析代码,对殖民地的权力话语进行深入揭露,对文化 帝国主义的种族中心主义进行批判,进而对臣属文化重新命 名。并提出了后殖民主义是如何聚焦翻译与殖民化之粘连的 问题,即从原文到第三世界语言的翻译往往是不同的政治活 动,斯皮瓦克特别关注翻译所导致的一系列意识形态问题以 及大量的变形现象,她严厉批评西方女性主义批评家——她 们主张欧洲以外的女性主义文本都应译为强权者的语言“英 语” ,其结果是一个巴勒斯坦女性的文本往往酷似一个台 湾男性的文本。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顺应了“消解中心”,“消解权威”, “倡导多元”的文化潮流,具有强烈的文化识和政治批判 性,因而受到普遍关注。它自20世纪90年代介绍到我 国,在我国文艺理论界引起了深刻反响,它正好迎合了部 分人的排外思想其强烈的批判色彩在我国的后殖民批评中 演变成了一种文化复仇情绪。其表现突出的是排斥西方翻 译理论,主张翻译的“中国学派”。这种排外思想主要体 现在对异化的盲目追求。为了强调保持中文的特色与地位, 主张在英译汉,汉译英的时候都要以异化为手段。但是这 与翻译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既然要吸取别人的长处,或 是要借助英语与世界交流,达到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目的, 就应该努力向英语靠拢。各语言之间的关系从来就是不平 等的,在跨文化交际中总会有主次之分,也不可能绝对平 等。因此,只能抱一种心态,英译汉时应当归化才符合逻 辑,而不是强迫别人介受自己的准则。这样是达不到交流 的目的的。
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Theory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理论介绍
代表人物 理论意义和影响 局限 在中国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始于 20世纪 80年代,是建立在解
构主义、 阐释学、 多元系统论、 描写主义、 目的论 和新历史主义基础上的翻译研究的新视角。该理论“从 后殖民主义理论视角审视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翻译行为, 关注隐藏在译文背后的两种文化间的权力争斗和权力运 作,认为不同文化间存在着权力差异,不同文化间从未有 过真正平等的对话” 。由于后殖民语境下存在着政治 经济的不平等,便产生了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权 力差异,翻译难以实现人们预期的平等对话和信息转换。 更确切地说,后殖民主义翻译就是第三世界要借此来 “ 促使本族文化摆脱前宗族国的文化束缚,改变本土文 化边缘地位,重塑文化身份,重新定位东西方文化间的关 系,平等地参与文化交流和对话 ” 。后殖民主义翻译 研究正是以这种权力差异为基础,来研究权力差异语境 下不同价值取向的译者在自觉不自觉间所采用的翻译策 略。通过翻译促使殖民文化摆脱前宗主国的文化束缚, 重新定位东西方文化间的关系,平等地参与文化交流与 对话。
关于食人翻译的研究是最具影响的后殖民主 义翻译理论之一。由于文化上依附于旧宗主 国以及欧洲其他文化,巴西译界用“食人” 这一隐喻主张吞噬欧洲文化,以摆脱欧洲意 识,在文化上确立自我:殖民者连同他们的 语言被吞噬了,而其生命力却使吞噬者增强 了自身的精力和体魄。
赛义德(Edward Said): 巴勒斯坦裔美国学者 1978年出版后殖民批评代表作Orentalism(《东方主
代表作:Of Grammatology (1976,trans.),
In Other Worlds: Essays in Cultural Politics (1988), Outside in the Teaching Machine (1993)
霍米· 巴巴(Homi Bhabha):
异化(foreignization)
韦努蒂使用的术语,指生成目标语文本时会
通过保留原文中某些异国情调的东西来故意 打破目标语惯例的翻译类型。韦努蒂认为, 异化翻译旨在通过突显原文的异质性身份, 保护其不受译入语文化的支配,从而对英语 文化的主导地位提出质疑。
混杂性(hybridity) 巴巴成功地将“混杂性”这一术语引入了文
义》),中指 “如果我们同意历史上的任何事物,象历史 本身一样, 都是人所创造的,那么,我们就会明白,对许 多物体、地点或时代而言, 人们赋予它的角色和意义,为 什么只有在其被赋予之后才可能获得客观有效性” 。赛义 德在一系列后殖民理论中坚持了对于西方中心主义的批判及 对于文化霸权的揭露。意识形态总是与特殊利益联系在一起, 或者说意识形态之所以为 “颠倒意识” 、 “虚假意识” , 根本原因在于特殊利益被当做普遍的痛惜加以辩护。无疑, 西方作家在描绘涉及东方的文学文本中存在着民族阶级意识 的偏见,从而揭示出东方主义话语背后的东西方关系是一种 权力关系、支配关系和霸权关系。 通过对东方主义者的批判和对文化霸权的解构,力求超越东 西方对抗的基本立场,强调文化多元化,从而使东西方形成 对话、互渗、共生的新型关系。 代表作:Orentalism (1978), The World, the Text and the Critic (1983),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1993)
波斯裔美国学者 张扬第三世界文化理论,主张异质文化,特别是弱势文化,
通过沟通与转化,渗入到对殖民者文化的复制中,解构其话 语权威,从而使第三世界文化获得自身的合法性。后殖民批 评理论代表了当代西方后殖民主义理论批评发展的最新阶段, 即全球化时代的后殖民批评。这种批评的特征在于通过其混 杂策略消解了西方帝国的文化霸权,实现了第三世界批评从 边缘向中心的运动,导致了文化多样性的真正实现。 代表作:The Location of Culture (1994)
化研究领域,并使之成为后殖民批评不可或 缺的重要概念。混杂性是指由殖民化产生的 接触区内新的跨文化形式。巴巴认为,异质 文化间的碰撞是一种话语实践。巴巴试图通 过混杂性策略颠覆殖民话语权威,从而揭示 殖民化过程中被殖民文化与殖民权力互动中 产生的种种矛盾现象。
第三空间(the third space)
第三空间一般是指在二元对立之外的知识与
拒抗空间。巴巴认为,殖民者与被殖民者彼 此杂糅,形成第三空间,并因而发出存在于 语言认同和心理机制之间、既矛盾又模糊混 杂的新过渡空间。它一方面证实了殖民话语 的不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被殖民者从边缘 向中心的移动在殖民话语中间撕开裂缝。
食人主义(cannibalism): 巴西的坎坡斯兄弟(Haraldo de Campos)
韦努蒂 (Lawrence 归化译法而导致译
者的隐身,号召采用异化译法,进行抵抗式翻译,以针对英 语国家的语言文化霸权和全球化中的文化不平等状态。 代表作: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1994), 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 Towards an Ethics of Difference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