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论文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论文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初探摘要本文论述了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提出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为提高大学计算机教学质量作出了贡献。
关键字大学计算机基础改革目标教学现状改革方法一、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作为21世纪的必备工具,作为我们社会生产、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伙伴,已走入社会的各个领域。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主要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计算机基础知识、应用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与技能解决自己的专业问题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二、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目标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学生较全面地掌握计算机的原理和必要的理论知识,掌握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学会运用计算机解决各种问题。
因此,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完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取向方面,不能只限于学习一些常用的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要充分研究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差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选取教材与参考资料、设置课时,改革并完善当前的课程设置,建立相对完善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二)调整教学目标以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原理和必要的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目标,调整为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信息素养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主的教学目标。
(三)构建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应对当前计算机课程师生比过大、学生个体需求难以满足、教学效果不明显的问题的关键所在。
三、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现状(一)大学新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存在较大差异由于许多高校都是面向全国招生,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的不均衡,导致学生刚入校时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水平之间的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较大。
(二)计算机基础教学不分专业、不分层次由于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面向大学各个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基础课,而不同专业的学生基础不同,对计算机知识掌握的程度不一样,甚至各专业对学生所要求掌握的计算机知识程度和方向也不一样,而目前的教学仍停留在统一课程内容、统一教学计划的阶段。
有关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论文
有关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论文大学计算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概述、WindowsXP 操作系统、Office2003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常用工具软件、数据库系统、网页设计与制作。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有关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论文篇一《关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探讨》摘要:本文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网络;教学特点;改革;高职计算机;计算机基础教学论文如何在网络化、信息化的环境下培养学生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呢?这是我们新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1.网络环境下的高职计算机教学特点我们的教学特点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在网络环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发生了变化;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突出学习者的个性化教育;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有利于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手段更先进;交互网络技术的使用。
2.周络环境下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网络得到了飞速发展,而我们的教学相对滞后。
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下列问题:课程内容陈旧,时代感不强;教学手段、模式单调,教学效率低下,效果不好;考试考核方式改革力度不大。
3,网络环境下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结合我院及兄弟单位的改革经验,认为应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改革:3.1 教学内容的改革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参照《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指南》的要求,结合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特点和具体实际情况分专业、分层次设立教学内容,突出教学的先进性和应用性。
3.2 教学方法的改革改革教学方法是培养创新人才、提高专业技能的重要环节。
3.2.1 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直观教学。
多媒体技术支持下的网络环境,提供一种良好的人机交互功能,较好地实现个别化、合作化教学,学生主动参与及自我探究的欲望可以被大大调动起来。
高职院校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主观能动状态,他们是教育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
浅析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
价 值工程
黧
浅析大 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 学方法
Ba i m p t r Co r e Te c i g M e h d n Co lg sc Co u e u s a h n t o si l e e
赵 志 刚 Z a hg n h oZ ia g
Absr t tac :Th u da n aso mp tri o red sg e o rs me i n v ri ,ami g a utv tn h i nee ti o utra l a e F n me tl fCo u e sac us e in d frfe h n n u ie st i n tc liaig teri trs n c mp e swel s y ma i g i a to ra ay ig a d sl ig p o lm sa ,te eoe a ig te wa rc mp e — eae r n t erft r I h r c s fta h n , k n t o lf n lzn n ovn rb e nd h rfr ,p vn h y f o utr r ltd wo k i h i u u e n te p o e s o e c ig o o
教学的内容不要太 陈旧, 经常 更新 , 即使 使用我们 自己编 写的 信 息 社 会 的经 济 发展 对 新 型 人 才 的 知识 结 构 与 能 力 素 质 提 出 教 材 , 于 那 些 新 的计 算机 知 识 , 要 适 当 给 同 学们 渗透 , 增 加 课 对 也 以 了新 的 要 求 , 学 过 程 中 , 学 手段 和 教 学 方法 也 逐 步 改进 。 算 机 程的新鲜感和 时代感 , 教 教 计 千万不要脱离信息社会的进步发展。 当然 , 这 基 础 课程 在讲 授 内容 、 学 目标 和 教 学 方法 等 方 面 也 随 着 教 学 改 革 改 革 也 要 围 绕 教 学 的基 本 主 线 来 展 开 , 本 知 识 不 能 动 摇 , 沿 教 基 前 的不 断 深 入 、 学 理 念 的 发展 不 断地 进 行 调 整 和 更 新 。 下 面 针 对 我 知 识还 要 适 时渗 透 。 到 这 一 点 关键 就 是 教 师和 学 生都 要 不 断 接 受 教 做 院 大 学计 算机 教 学 的特 点 , 以及 教 师在 多年 教 学 中 出现 的 问题 提 出 新 鲜信 息 。 以通 过 上 网、 可 电子 阅 览 室 、 图书 馆 、 电视 、 播 等 渠 道 获 广 几点建议 : 取信 息 。 师要 优 先于 学 生 阅读 大量 资料 , 教 掌握 更 多的 新 技术 , 适 以 1 加 强 师 资 队 伍 建设 应教学的要求。 我院从建校 以来 ,就十分重视计 算机教学中师资队伍 的建设 , 6 加强实验环节 。 充分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 无论从学校领 导 , 是二级学院领导都特别 关心软 、 还 硬件 师资的问 实验 环 节 要 占用 我 们 教 学 过 程 的 大 部 分 时 间 ,以 实践 为 主 , 从 题。在学习过程 中要求教师不断 自学或进修 , 深入学 习计算机基础 而带动理 论知识 的理解是教学的一个 改变性的关键环节。 这样才能 课程 及其 他 计 算 机 专 业 课程 相 关领 域 的 先进 知 识 , 提 高 自己 的 教 是学习的内容深入理解 。校 外实训基地要 充分利用起来 , 以 可以模拟 学水平。与此同时 , 还要鼓励 中青年教 师结合专业学 习的同时提高 计 算 机基 础 课 程 所 涉 及 的 真 实环 境 或 近似 的工 作 环 境 , 此 来 引 导 用 自 己的 学 历水 平 。 学 生 运用 所 学 知 识 来 解 决 实 际 问题 的 能 力 , 养 分 析 和 解决 问题 的 培 2 围绕 就 业 实 用 性技 术 。 定 教 学 目标 确 能 力 。 同 学们 经 过 这 样 的 实 训 之 后 , 以大 大 的 提 高 学 习 兴 趣和 知 可 在 进 行 教 学 过 程 中 , 考 我 们 这 门 课程 学 习之 后 , 今 后 走 上 识 的 熟练 度 。 师通 过 学 校 或 二级 学 院 的介 绍和 该公 司进 行 课程 设 思 在 教 工 作 岗位 所 起 的作 用 来 确 定 教 学 目标 。 不 要 盲 目的 为 了教 学 而 教 置 工作 , 以请 公司 的人 力资 源 管 理 人 员来 学 校 进 行 大 学计 算机 基 可 学 , 视 了现 实 操 作 性 。 也 就 是 说 , 业 需 要 你 用 这 门技 术 干 些 什 础课程涉及 的知识点与公司相关职位 衔接的工作 报告。这样一来 , 忽 企 么 , 就重点教些什么 , 你 以案 例 驱 动 为 教 学 方 法 , 师 还 要 多 了解 用 增加同学们对该 门课程的实用价值 的可信度。 可以选派优秀学生 教 还 人单位的需求状况 。 代表在公司进行访 问和短期实 习学 习, 树立好榜样 , 在其他 同学之 3 使学 生真正 了解学 习课程的意义 。 激发学 习兴趣 中 必 定产 生 强 烈 的反 响 , 有助 于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 现阶段 , 计算机基础 教育进入 了深化 、 提高和改革的新阶段 , 知 7 因材 施 教 , 重 不 同学 生特 点 , 取 不 同 的教 学 方 法 注 采 识 领 域 从 计 算 机技 术拓 宽到 更 宽 的信 息 技 术领 域 。 就 要 求 大学 生 这 这 一 点 , 先 要 建 立 在 对 学 生 平 等 的 基 础 上 , 对 不 同 学 生 对 首 针 具有更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更强 的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 这是计 知 识 的掌 握 和 接 受程 度 , 同 的 兴 趣 爱 好 , 取 不 同 的 引导 教 学 方 不 采 算 机 基 础 教 育 全 方 位 发展 的 必然 结 果 。 我们 在 本 科 的 计 算 机基 础 教 法 。 样 一 来 , 习好 的 同 学可 以忽 略 简 单 问题 , 省 时 间来 完 成 综 这 学 节 育 中 已开 始 围 绕 素 质 教 育 、 业 应 用 能力 、 造 能 力进 行课 程 安 排 合性 问题 , 专 创 另一 方面 , 也可 以给基础差一 点儿 的同学提供消化知识 和 教 学 。 培 养 学 生主 动 性 意 识 , 他 们 知 道 学 习 这 门课 程 的迫 切 性 的 时 间 , 助他 们 理 解 。 教 师就 无 形 中增 加 了工 作 量 , 且 要在 课 让 帮 但 而 和 重 要 性 , 内 心 想 把 这 门 课 程 学 好 , 一 点 不 仅 表 现 在 课 上 认 真 从 这 下 分 析 每位 学 生 的特 点 , 以要 提 倡 奉 献 精神 。 所 当然 , 要 尊 重 同 学 还 听 讲 、 时完 成 作 业 。 更 重要 一点 是 , 绕 着 我 们 所 讲 的 知识 点 , 按 围 课 们的爱好, 培养他们 的学 习兴趣 , 使他们朝着 自己喜 爱的方向发展。 下 去 拓 展 知 识 和 自学 相 关 知 识 , 到 知 识 的全 面 展 开 , 向 和 纵 向 做 横 8 大 学 计 算 机 基础 教 学平 台的 建 立 和 应 用 都要深入。 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 的特点 , 使学 生在学校和 家中都能学到相 4 充分 利 用 课 堂 时 间 . 效 进 行 教 学 高 关 的知 识 。 我们 学 院 针 对 该 门课 程 的 教 学 结 构 建 立 了 网络 教 学 平 课 堂 时 间 短短 一个 多小 时 , 是 我 们 教 师 对学 生 进 行 知 识 传 递 却 台 , 括 : 本和 实验 知 识 教 学 文 本 查 询 和 帮 助 系统 、 新 教 学 新 闻 包 课 最 的黄金 时间 , 其他课余时间 除了一 些同学问题外 , 大部 分同学是很 发 布 平 台、 网上 提 交 作 业 、 网上 考 核 、 网上 答 疑 等 模 块 功 能 。 使 学 生 少跟 任 课 教 师 进 行 交流 的。 们 如 何 在课 上 让 同学 们 学 到相 应 的知 我 无论在任何地 方, 只要有网络都能学到相关知识。 台建设成 之后 , 平 识 , 者 受 到很 好 的启 迪 是 至 关 重 要 的 一 个 问题 。课 前要 做 好 充 分 或 还要注 意信 息的及时更新 , 运用 多媒体应 用在 网络上 , 网页设计要 的 备课 工作 , 关键 合 理 的安 排 课 上 时 间 , 上 �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论文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论文篇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论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论文摘要:计算机学科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素养要求不断变化,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必须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参与实践学活动的能力,实现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和操作技能的目标。
1.引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1-2021年)》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将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和高度。
因此,不断加强和推进以计算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以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1]。
2.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计算机基础教学在计算思维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还存在问题和不足。
其中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陈旧、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等,严重影响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2.1 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对计算机基础教学认识的误区主要表现在,认为计算机基础课程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只要能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和计算机基础知识,能使用计算机就足够了。
而现在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就已经相当普及,大部分学生对基本计算机操作和技能已经比较熟练。
由此造成在校大学生普遍轻视计算机基础课程,篇二: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讨[摘要]论述了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就如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对大学计算机教学模式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探索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应用能力一、大学计算机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从无到有、由点到面,从少数理工科专业率先实践,发展到所有高校的非计算机专业都普遍开设了相关课程,计算机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高等学校的计算机教育有两类不同的范畴:一种是指计算机专业的学科教育即计算机专业教育;另一种是指面向全体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
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几点论文
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及普及,计算机及网络已经完完全全融入了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与此同时,凭借其巨大的魅力,计算机与网络已经在不经意间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且这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改变仍在继续。
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等学府,如何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这是一个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特指计算机文化基础这一层次,以下将主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两方面进一步展开阐述。
一、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思考关于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思考,主要将从教学内容的及时性、合理性、针对性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教学内容要提高及时性,做到与时俱进。
计算机技术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其快速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
但目前的现状却并不乐观,鉴于书刊发行等因素的影响,现行的大部分教材中都存在滞后的教学内容。
为解决这一问题,除了需要编写者及时更新教材外,更需要广大的教师在制作课件、讲义时灵活、及时地跟进,以消除对教学效果的负面影响。
2.教学内容要增强合理性,做到实事求是。
我们必须分清楚:哪些内容是需要的,哪些内容是不需要的;哪些内容是目前暂时可以不学而留待以后学的,哪些内容是目前不必学而以后也不必学的;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内容是次要的。
绝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加分析,使学生感到难以入门。
”这是对计算机教学内容非常通俗、精辟的阐述,也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的指导方针。
目前绝大部分计算机基础教材都安排了进制转换、二进制编码、信息编码等内容,且将这块内容作为重点讲授对象和考核重点,可实际是这部分的内容对绝大部分学生是无用的,且学习起来感觉吃力,即便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中仍将再次系统学习,完全可以视作“目前暂时可以不学而留待以后学的”内容,因此本文建议可以屏蔽这部分的内容,只需告知学生计算机最底层的运行数据都是二进制即可。
大学计算机基础小论文
大学计算机基础小论文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网络应用技术,熟练的操作计算机,学会维护计算机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小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计算机基础小论文范文一:大学计算机基础论文摘要: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着教学内容层次不分,教学模式单一,评价方法传统等问题。
我们应该合理的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能力标准,采用有效的数字话学习手段,因材施教,把教学重点转移到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上……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方法计算机技术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和核心已经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计算机数量的多少,质量如何,技术水平的高低以及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甚至涉及到一个国家的命运前途和国家的安危。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是我国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因此,计算机教育普及和水平的提高对我国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高校计算机教育是我国计算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对国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计算机作为新世纪的必备工具,在科学计算;信息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能;网络通信等各个领域起重大作用。
计算机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计算机技术也成为了当今社会上竞争的重要手段。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计算机基础教育也做课因材施教,改革教育方法等大量工作,使得大学计算机教育有了很的提升。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现状教学内容混杂。
随着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各个大学加大了对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视程度。
然而,在诸多计算机基础教学教改课题的研究中,很少有专门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师这一群体本身的研究内容,也很少有针对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与大学生自身专业的相关性问题以及大学计算机基础课教师本身知识结构、专业背景和在高校的工作状况的研究。
大学计算机基础论文范文精选
大学计算机基础论文范文精选“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本科生进入大学后首先学习的计算机课程。
近年来,许多高校都把该课程列为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论文范文精选,希望大家喜欢!大学计算机基础论文范文精选篇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及发展趋势研究》【摘要】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是信息社会发展的显著标志,在信息处理和传递中占重要位置。
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深入发展,计算机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广泛应用于信息服务领域,计算机技术在信息时代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新时期的计算网络通信的技术的特点与应用进行分析,并展望了我国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通信;发展趋势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计算机技术在信息时代正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当今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对于计算机网络的依赖性已经越来越大。
计算机网络通信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通信方式,是现代信息流通的首要设施,也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础,并在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下,应用的范围和领域越来越广,诸多新兴产业也随着产生,主要是满足数据通信的需要。
它将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终端及附属设备用通信链路连接起来,并配备相应的网络软件,以实现通信过程中资源共享的通信系统。
它不仅可以满足局部地区的一个企业、公司、学校和办公机构的数据、文件传输需要,而且可以在一个国家甚至全世界范围进行信息交换、储存和处理,同时可以提供话音、数据和图像的综合性服务,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
目前计算机网络和数据通信发展迅速,信息量和随机性增大,信息更新加快捷直观,信息价值明显提高,为发展高新技术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1.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本特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对多媒体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计算机通信技术在各个领域受到人们的认可,并拥有越发广泛的应用前景,主要是因为该项技术具有其自身特点。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思考论文
关于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思考摘要:计算机基础是大学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文就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主要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在计算机相关专业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结合教学实际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字:计算机相关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会计电算化、管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计算机支持的理财、决策等信息技术在金融、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财经、管理类专业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这就使得各界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会提出更多新的要求。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为高校学生提供了计算机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它相关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对基本常用软件的操作、应用能力以及初步的软件开发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相关专业的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也成为各校非常关注的事情。
近年来,随着招生形势的提高及态势的变化,《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发现由于存在地区差异、学校诧异和学生基础差异,大学新生入学时所具备的计算机知识差异很大,一些学生在高中时就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而有些学生从未见过电脑。
具有一定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学生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缺乏兴趣,实际上这部分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大多局限于对网络的初步应用,如聊天、游戏等,其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还未达到大学计算机教学的目标;而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却感觉这门课程掌握起来很困难。
由于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学生的计算机水平的参差不齐,如果对所有的学生都千篇一律的授以相同的内容,会导致教学资源的浪费,而且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论文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现状、教学定位和教学条件,探讨适合现阶段教学特点的教学设计模式和实施过程。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10(c)-0000-001课程基本信息《大学计算机基础》总学时为64学时,其中课堂教学32学时,上机实验32学时。
授课对象为全校非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和专科生,课程类别为公共基础课,先修课程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
2《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首先,学生在认识上存在误区。
学生普遍存在“重专业、轻基础”的现象。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不愿意投入太多精力去学习,认为会用计算机上网、娱乐就可以了。
其次,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只对本科和专科进行不同教学内容的安排,没有针对不同的专业的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
教材缺乏解决专业问题的案例,学生很少学到与本专业有关的计算机知识。
最后,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客观上学生的基础差异也很大。
很多学生对计算机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他们高中就学习了《计算机基础》这门课,并且内容有很多与大学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重复。
而一些落后地区的学生还基本上没有接触过计算机。
这样就造成了入学时,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
3 教学定位分析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大学教育的基本内容,计算机不仅是一种工具,而且计算机学科还有一种独特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应把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四个方面的能力培养目标[1]:(1)对计算机的认知能力。
(2)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基于网络的学习能力。
(4)依托信息技术的共处能力。
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在培养学生成为适应信息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
大学计算机教学方法论文
大学计算机教学方法摘要:计算机的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足够了重视,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已经成为一门所有大学生必须要学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
对于现在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的很多问题,我认为我们应该做出改变和改革,为了让我们的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机的实际操作能力,我提出意见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教学;教学方案改革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学科,计算机课程成为我们所有大中专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计算机课程的目的就是让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能更好的方便的进行,也是为了开阔学生们的视野。
由于计算机得应用越来越广泛,所以作为一个当今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我们的学生必须要掌握好计算机得基本技能操作。
1、教学内容与分级我们现在大学的计算机课程的内容包括基础知识教学,软件功能教学,实际操作上级训练等等方面。
但是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学生由于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家庭情况的不同,他们的计算机水平在刚刚开始入学的时候就不一样的,高低相差很多,所以如果我们还是按照以往的统一的教学方案,就是让学习好的无聊,让基础差的跟不上的恶性循环的结果。
我们先看看我们大学计算机的课程内容。
首先是理论知识,比如计算机得发展史,计算的组成部分,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以及他们的作用功能。
另一个就是通过理论的学习之后的实际的上级操作技能,基础的计算机教育应该包括文档的处理等等软件。
在我们的教学之中,首先我们的老师要了解学生们的大概的计算机得基础的学习情况,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大家来做,以此发现学生们的计算机是什么样的水平,之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分级教学。
合理的安排好课程是很重要的。
2、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的兴趣计算机教育成为我们大学所有的学生必修课,可见计算机教育的重要性。
所以我们在重视计算机教育的同时应该不要忽视我们学生的差异性和兴趣。
我们在计算机教学的时候,应该让学生养成计算机是非常重要的和离不开的这种思维意识。
要让学生懂得如果计算机掌握的不好,在这个信息技术时代,我们是无法适应这个高速发展信息量巨大的新社会。
大一计算机基础论文范文2篇
大一计算机基础论文范文2篇大一计算机基础论文范文一: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从课程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和考核方式上进行了探索和创新,从而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在当今信息化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来处理日常事务,因此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各项基本操作,运用各种办公软件成为对高校毕业生的一项基本要求。
但是随着社会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生不能综合运用各种办公软件,因此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探索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1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1.1学生基础差异大大一新生入学时,高职院校会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进行摸底考试,通过测试发现学生基础差异较大。
如对word、excel、powerpoint等常用办公软件有的同学只会打字录入,而有的同学排版、美化、函数调用能熟练综合运用。
一方面是高职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地区间中学教育理念,教育水平差异导致;另一方面高职学生有单招,统招,对口等不同种类入学方式,基础相对薄弱,接受吸收新知识能力也相对薄弱。
如果教师还按传统教学模式统一授课,教学内容统一,那基础弱的学生会感觉吃力,基础好的学生会感觉无趣,没有新鲜感,同时高职院校一些学生上学主要就是为了拿毕业证,这样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不理想。
1.2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性和专业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计算机基础内容更新速度加快,而教材从编写到印刷需要一定的时间,教师根据教材授课,到学生学到的知识落后于时代发展,缺乏时代性。
此外,不同专业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是不同的,但是在大多数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对所有学生的教学内容却是相同的,没有设置符合专业特点的教学内容,忽略了各个专业的特色,不利于学生以后的专业学习和就业发展。
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论文
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论文在当下,计算机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都离不开它。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论文篇一《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摘要: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本文分析了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新形势以及计算思维的重要性,重点讨论计算思维的培养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相结合,提出了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模型。
关键词:计算思维;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模型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在新形势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涵在快速提升和不断丰富,进一步推进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适应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是国家创新战略对计算机教学提出的重大要求。
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课程研讨会上达成共识:要旗帜鲜明地把“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1]。
一、计算思维、计算透镜、计算社会科学2006年3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周以真(Jeannette M. Wing)教授提出了“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2,3],认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的思维活动。
她在2010年给出了计算思维的正式定义[4]:计算思维是与形式化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相关的一个思维过程,其解决问题的表示形式应该能有效地被信息处理代理执行。
李廉教授指出:计算思维是人类科学思维固有的组成部分,以可行和构造为特征。
计算思维表达构造和操作,因为对于人的集体行为,需要一个群体的共同理解,因此要具有以下的特征,有限性(可表述性)、确定性(无歧义性)、机械性(不因人而异)[5]。
Richard M. Karp教授提出的“计算透镜”(Computational Lens)理念也提出要将计算作为一种通用的思维方式[6],通过这种广义的计算(涉及信息处理、执行算法、关注复杂度)来描述各类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从而解决各个学科的问题。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论文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论文计算机基础与实践,其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组成、PC机的硬件组成及相关设置、PC机操作系统、多媒体技术基础、MicrosoftOffice办公软件、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软件技术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PC机的维护等。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论文篇一《计算机基础中Office软件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Office软件应用优势的介绍,探讨了该软件在计算机基础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Office软件;应用现如今Office软件应该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软件,该软件最初是由微软公司研发,在经过了多年的应用实践以及深入研究后,无论是性能方面,还是在便捷度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如果能够掌握会在现实工作中学会应用Office软件,将会对办公质量以及效果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1 计算机基础中Office软件应用的具体优势Office软件是现如今世界上广泛应用的办公软件,其有多个分支组成,其中比较为大家熟知的有Word、Excel等。
Word是一款比较现将的文字处理软件,是Office软件中的核心部分,使用者可以依据自身的需求对文字进行任意的编辑以及处理;而Excel则是用来进行电子数据整理的程序,日常工作中,职员主要是用其进行数据分类、图表绘制等。
Office软件优势在日常工作中早已经显示出来,每个程序都能跟满足于使用者特定的需求,尤其是文字、数字、图片等处理方面的需求。
另外,使用者在Office软件中处理好相应内容,还可以直接打印出来,由此实现了纸质与实体相结合的要求。
2 计算机基础中Office软件中的具体应用Office软件由多个部分组成,在日常应用中,使用者只会选择与自身需求相符合的程序进行应用,因此在介绍Office软件的应用时,主要是从Office软件的几大组成部分来进行讲解。
2.1Word软件中的具体应用Word软件是Office软件的核心部分,毫不夸张的说,该程序应该是世界上应用最为频繁的办公程序,现如今现代办公已经离不开Word软件。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论文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论文摘要: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是整体提高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延伸内容到专业软件领域,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
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的讲授与指导。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1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剖析1.1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相较于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教学内容的更新始终处于较慢的水平。
例如沈阳农业大学2021年才开始讲解Windows7操作系统,之前一直都在讲授WindowsXP系统。
2021年的教学内容更新,距离WindowsXP系统的发布12年,距离Windows7的发布也有3年多的时间,这就会造成教学内容和计算机发展进程的脱节,学生学习的知识过于陈旧以致应用不到实际生活当中。
1.2和社会市场的要求不一致随着计算机在企业中日常办公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进行无纸化办公,极大地提高的办公效率。
所以企业对于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逐步的在提高,例如Office套件、Visio、ERP类软件等都是极为常用办公软件,但就目前高校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来看,只有非常小的一部分大学的授课内容涉及到了Office套件及其他较为实用的软件操作。
2改革提议2.1扩展教学内容、课程内容,更贴近社会需求计算机基础教学不止应该仅着眼于基本的计算机系统操作,更应该扩展到对于目前社会广泛使用的应用软件领域,如Office,Photoshop和Premiere等软件。
这样可以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将专业软件应用到以后的生活中去,这样才实现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真正价值。
2.2扩展课时量目前各大学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都在32到40学时之间,普遍课时较少,难以满足相对庞大的教学内容。
因为计算机基础课包含的计算机知识较为分散,涉及到了不同的计算机软件的教学,所以在短时间内很难让完整细致的教授给学生。
建议增加课时量,分学期进行教学,并设置不同延伸领域的选修课供学生兴趣学习。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教学模式论文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教学模式探索摘要: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国内各高校必修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
分层教学是一种特别适应个别差异显著的教学组织形式,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实施分层教学,不仅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
近年来,学校对分层教学进行大胆尝试,构建了分层教学的教学体系与教学评价体系,并通过“分层走班”的模式实施教学组织,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学习地意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教学;个性化教育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115-02一、引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公共必修课。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常用软件实际应用能力是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学生具备参与社会竞争应具备的一个基本条件。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专业要求深浅不一;教学目标不明确;理论与实践脱节,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面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普及和计算机应用领域日渐拓宽的现实,高校新生计算机水平趋于非零起点,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应用技术后续专业课程以及与科研活动的结合更加紧密。
因此,如何对大学计算机基础的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考核手段进行创新设计,并进行有效实施,是该课程教学改革必须解决的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一个人的个性并为他们进入现实世界开辟道路”。
解放人的潜在能力,挖掘人的创造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个性,应该是今天和未来教育的首要任务。
所谓个性化教育“就是要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别,承认学生在智力、社会背景、情感和生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了解其兴趣、爱好和特长,并根据社会要求适应其能力水平进行教育,使之得到发展,而反对强求划一式的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探讨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一,社会与市场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时,加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的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
计算机基础作为学习计算机技术的基本课程,对于发展学生的计算机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应该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与主动性。
本文主要探讨了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9599(2011)24-0000-01
computer-based teaching method
sun guofeng
(qiannan radio and tv university,duyun5580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computers become a production life of one of the essential items,the community and the market’s growing demand for computer professionals,requiring higher and higher,then,to strengthen computer-based teaching methods of research is extremely important. computer-based learning as a basic cours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 in the compute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therefore,basic computer course teachers should use various teaching methods to improve students’interest in learning basic computer knowledge and initiative.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mputer-based teaching methods.
keywords:college;computer-based;teaching methods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它们影响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这些问题是需要学校、教师与学生三方面共同解决的。
第一,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对发展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一些大学的课程设置上,学校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仅仅是沿袭传统的课程设置方法,没有根据时代与技术的发展,创新地设置一些有利于学生就业的课程,这是不利于学生计算机技能的发展的。
另外,一部分大学的计算机更新换代的速度较慢,计算机配置与系统还处于较为老旧的状态,使学生很难了解新型的计算机技术。
第二,教师在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授课过程,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将计算机基础知识按照书本上的顺序与内容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
在教师讲解知识时,常常只教学生最基本的计算机知识,比如office入门知识,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组成,简单的计算机处理方法等,这些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与计算机技能,在高中教育阶段就已经接触过,
所以大学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给予学生较深层次知识的传授。
第三,大学是提升自身素质与技能的学府,学生在大学教育阶段应该积极进行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提高,但是,由于大学生自身计算机基础素质、学习能力、接受理解能力等的不同,使不同学生在面对相同知识与技能时出现不同的学习效果。
一部分学生因此受到打击,渐渐失去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甚至放弃学习,这种学习态度是需要及时端正的。
另外,一些学生为了就业需要,仅学习与职业技能考试相关的知识,忽视其他计算机知识的学习,这也是不对的。
二、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学生提高自身计算机素质的重要课程,也是学生学习更高层次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基础,所以,在研究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之前,学校应该提高对计算机教室建设的重视,加大对学校硬件设施的投入,改良计算机设备与系统,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率。
同时,教师也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端正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进而促进学生计算机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
第一,合理安排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分层教学,照顾到所有学生的发展。
由于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参差不齐,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进行分层教学。
因此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两个方面:大学生计算机基础的理论知识与计算机应用技术基础。
这两个方面是针对不同学习层次学生而设置的,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先进行理论
知识的学习,而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将学习重点放到对计算机基技能的练习上。
教师针对学生学习重难点进行授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二,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兴趣与主动性。
创设问题情境是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些问题,一步步地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考,使学生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养成探究学习的好习惯。
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方法最重要的是问题的设置,教师需要积极研究教学内容,有效控制问题的难度与提问的频率,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随着问题情境教学的深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质疑,提出问题,学生由回答问题转变为提出问题,这也是教学效果与学习效果提高的一大表现。
第三,案例教学与演示教学相结合,使学生直观地理解计算机知识的应用过程,提高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
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有许多知识与技能是需要教师进行演示的,所以,教师可以演示教学方法与案例教学方法相结合,以案例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演示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进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在选择演示案例时,要以生动性、实用性、启发性为原则,选择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的案例进行演示,这样才能达到启发学生思考的目的。
比如,讲解一个案例之后,教师可以设置多种演示实验题目,请学生进行自主操作,教师从旁指导。
之后选出较好的演示作品进行展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技能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知识信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计算机成为人们生活与生产活动的有效载体,为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
所以,在大学教育阶段,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与技术的兴趣与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与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计算机的能力,进而发展成为高素质的计算机人才,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耿明芹.大学计算机教学过程的现状和反思[j].中国科技信息,2006,(03)
[2]赵志刚.浅析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j].价值工
程,2010,(34)
[3]丁晓香.浅谈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教学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07,(06)
[4]艾明晶,王丽,焦福菊.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