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代孝德教育
刍议汉代的“孝治”
然在一定程 度上提 倡小农经济。但“ 黄老” 本质上是一种法 治精神 , 小农 者 大 力 提 倡 以血 缘 关 系 为 纽 带 的 “ ” 巩 固统 治 , 过 举 孝 廉 , 《 经 》 对 孝 来 通 把 孝 从 孝 成 经济保护不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和促进小 农经济健 康发展 , 客观 上要 求 作 为学 校 教 科 书和 大 力 优 抚 孝 子 的 政 策 , 而 使 “ ” 为 汉 王 朝 的 治 国 纲 改 维 以儒家的“ 、 ” 仁 孝 思想治 国。为什 么汉代 后来 “ 以孝 治天下 ”, 有“以仁 领。在社会发展 中确 实起到 了教 化 民众 , 良社会风 气 , 护社会 稳定 和 没 在 治天下 ” 呢?主要是 由汉代小农经济 的状 况和“ 孝” 仁、 自身的特 质决定 的。 巩 固统治 的作用 。但 由于孝是 一个 纯伦理观念 , 其发展 中又受到统治 者 无方 向的引导 , 民众盲从 和过 激 的行 为。在 其实践 过程 中不可 避 秦汉 时期是我 国封 建社会 小农经济 的初期 阶段 , 仁 、 ” “ 孝 作为治 国思想都 有 目的 、 源干伦理道德 , 但相对 “ ” 仁 来说 , 孝” “ 的范 畴更古老 , 孝 ” 是个纯 伦理 免地与维护社会秩序的法律发生 了激 烈冲突 , “ 原 并严重 冲击 了法律 作为维护
若 既 想 使 同 姓 王 分 封 制 既 能 继 续 发 挥 “ 建 亲 戚 , 藩 屏 汉 ” 积 极 作 用 , 纪》 封 以 的 载惠 帝四年 ( 元前 1 1年 ) “ 公 9 , 春正月 , 举民孝悌 力田者复其身” 。孝悌 又 能 和 平 地 解 决 封 国 过 大 的 问 题 , 好 的 办 法 就 是 用 “ ” 其 笼 络 和 感 指子弟顺事父兄。文帝十二年 ( 最 孝 对 公元前 18年 ) 6 三月诏 :遣谒 者劳赐三老 、 “
陶然:儒家思想与两汉的孝治和孝行
陶然:儒家思想与两汉的孝治和孝行摘要:“孝”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统治者通过奖励孝悌力田、敬老养老、孝廉取士、进行孝的教育、惩治不孝等方式营造“孝”的风气。
在儒家思想的熏陶和政府的引导下,两汉时期涌现出一批孝子孝妇,他们赡养父母、尊敬父母、为父母侍奉疾病、在父母去世后服丧和祭祀。
两汉时期“孝”成为一种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即使是夷狄和“盗贼”也都践行“孝”的理念。
关键词:儒家思想;孝;两汉“孝”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关于“孝”的阐述大量见于《论语》,如“孟懿子问孝”一节,孔子认为孝即“无违,”也就是要“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1]汉朝积极弘扬儒家“孝”的思想,以孝治天下,在社会上形成了孝的风气。
在儒家“孝”思想的熏陶下,两汉时期涌现出一批孝子孝女,如樊重、鲍永、赵娥等,像石奋这样以孝闻名的家族得到高度评价。
[2]本文拟分析儒家“孝”的思想和秦汉时期的孝治与孝行的关系,以期为今日继承发展孝文化提供借鉴。
1.儒家“孝”思想与两汉时期的孝治汉代统治者积极弘扬儒家思想,以孝治天下。
因此,从中央到地方,从诏令、法律、教育等各个方面都推行孝道,在社会上形成了孝的风气。
(一)奖励孝悌力田为了教化百姓,汉代在地方设置“三老”,[3]并评选孝悌和力田。
据《尹湾汉墓竹简》,东海郡一共有38县,178乡,孝、悌各120人。
[4]除了给予“孝悌”这一名誉外,还给予他们高于一般民众的奖励,以激励更多的人成为“孝悌”。
汉宣帝本始元年,“赐天下人爵各一级,孝者二级”,[5]中元二年汉明帝继位,“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级”。
[6]可见,一旦成为孝悌,就会不定期的得到皇帝额外的赏赐,这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收益,因此激励着人们践行孝悌的规范。
(二)敬老养老汉代统治者不定期赏赐老者,其目的在于“佐天下子孙孝养其亲”。
[7]汉文帝指出“老者非帛不暖,非肉不饱”,于是“年八十以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
汉文帝倡导的以孝治国:汉王朝的“孝文化”
汉文帝倡导的以孝治国:汉王朝的“孝文化”因为汉朝皇室宣传以“孝”治天下,目的当然是靠加强封建伦理道德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当时以“仁孝”为宣传主线的封建伦理道德逐渐成为系统(成熟),统治者认为在家里子女无条件地“孝”于父母,走入社会后自然无条件地“孝忠”于统治者,汉朝没有科举,考察人才也主要考察孝行,所以推荐人才做官叫“举孝廉”。
当然,汉初孝惠帝、孝文帝既自身践履孝道大义,又推廓至治国方略,开创了汉世“以孝治天下”的教化模式。
其中,尤其以孝文帝为最著,无论是从《大学》的修齐治平,还是从《孝经》的天子之孝来讲,文帝都完美的体现出传统孝道的精神所在。
正因为汉朝以“孝”治天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开创了一个强盛,且相对稳定长久的时代,所以后来的历朝历代,都拼了命地自认以“孝”治天下,或者更牛B的号称“以仁孝治天下”,虽然大部分画虎类犬,把国家整的乱七八糟,像那拉兰儿(慈禧),就被谥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真是倒足了胃口。
一句话,因为汉朝号称以“孝”治天下,所以死后,谥号前面均加一个“孝”字,以彰显大汉朝的功德。
汉文帝为母亲亲尝汤药,后来还被编进了24孝故事。
例如,除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和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外,汉代皇帝都以“孝”为谥号,称孝惠帝、孝文帝、孝武帝、孝昭帝等等,都表明了对朝廷的政治追求。
除此以外,西汉也把《孝经》列为各级各类学校必修课程,还创立了“举孝廉”的官吏选拔制度,把遵守、践行孝道与求爵取禄联系起来,这成为孝道社会化过程中最强劲的动力。
中国古代正史中最早专门记载孝子、孝义的大概应属于《后汉书》。
《后汉书》是南朝刘宋时期范晔(396~445年)所撰写。
在《史记》、《汉书》的基础上,此史书又向前发展了一步。
虽然没有用《孝子传》这一名称,但是三十九卷的《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为孝子专门作了传记。
这一卷专门记载了许多以孝子、孝义而有名声的人物。
汉安帝(107~125年在位)时候,汝南有一个叫薛包的,好学笃行,丧母,以至孝而有名声。
刍议汉代的“孝治”
刍议汉代的“孝治”[摘要] 汉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开标榜“以孝治天下”的封建王朝。
统治者在选官制度、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全面推行孝治,取得了显著成果,对汉代社会的稳定发展及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汉代孝治父母汉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开标榜“以孝治天下”的封建王朝。
近年来,学界关于汉代“孝治”的研究有很多,主要集中在“孝”与汉代选官制度及“孝”与汉代治国纲领等方面。
但在述及孝的起源,汉代“以孝治天下”的原因,汉代统治者大力推行孝的措施以及孝对汉代社会的影响几个方面则有所不足,本文拟就此问题做简要论述。
一、孝德的产生及汉皇室的态度从甲骨文中“孝”字和殷代普遍存在祭祀考妣的资料看,中国自殷代起就有了“孝”的观念。
西周时期,作为道德观念的“孝”就更为人们所重视。
最初的“孝”观念的涵义是畜养父母、尊敬长辈、追念祖先的。
而在西周的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下,则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等奴隶主统治的宗法系统。
治家和治国是一致的,“孝”对维护奴隶社会宗法、等级、分封、世袭制度起着非常重要的道德规范作用。
战国时期,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分散的封建个体生产方式逐步出现,孝亲成了中国道德的本位。
在中国古代社会,无论家与国,其组织系统和权力配置都是严格的父家长制,由孝亲推及为忠君。
宗法家庭成为“国”与“民”之间的中介,“国”与“家”相沟通,“君权与父权”互为表里,构成了中国社会独具的“家国同构”的格局,故治国与齐家相互为用。
而促使孝上升到政治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的是汉室君主。
汉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推行“以孝治天下”的封建帝国,以孝为核心的封建伦常第一次受到统治者空前的重视,揭开汉王朝尊父倡孝序幕的是第一代皇帝汉高祖刘邦。
”孝”是刘姓皇朝为保证其统治长治久安的重要法宝。
在整个汉代历史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二、汉代“以孝治天下”的原因汉代“以孝治天下”的统治政策的确立,主要是由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状况和统治的成功治国经验等决定的。
汉朝的孝道是怎样的
汉朝的孝道是怎样的孝道,是东方灿烂的文化遗产,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华民族伦理道德观念里最核心的部分。
虽然时代在变迁,但孝道对于家庭和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国民道德素质的作用却依然存在。
下面小编给大家讲下汉朝的孝道是怎样的?在中国各个朝代中,汉朝最讲究孝道。
原因很多,关键原因是朝廷官员的选拔制度。
无论是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前,还是在之后,孝道都是朝廷大力宣扬的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
到了东汉时期,更是明确把察举制作为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
查什么又举什么呢?考察士人的言行,然后向朝廷推荐两个方面的人才。
一个是秀才,一个是孝廉。
秀才主要是对于儒家的经典有一定造诣者。
在东汉中后期,以秀才出仕的人很少。
一个是因为风气使然,大家都过于看重孝道。
另一个原因,恐怕就是秀才需要博学,并且调查可以比较简单直接的看到结果。
一个目不识丁的人也当上秀才,实在是说不过去。
而孝廉就不一样了,主要就是对父母的孝顺。
可是孝顺父母就能当官的话,那么,没有什么才学,没有什么能力的也都可以参与选拔。
简单来说,孝廉的考察门槛比较低。
这可能是东汉中后期孝廉盛行,而秀才式微的一个原因。
于是,关于孝顺,在汉代的民间和官场就留下了许多很有意思的故事,有的让人吃惊,有的让人赞叹,有的让人疑惑,有的让人愤慨。
形形色色的孝,形形色色的人。
在《后汉书》中关于孝子的记述很多,比较有名的像赵咨,强盗来家里抢劫,赵咨为了不打扰生病的八十老母,主动请盗贼吃饭,并且表示,除了给老娘留下一点衣服和口粮之外,其他的妻子儿女钱财物品,盗贼随便挑,自己绝不阻拦。
搞的盗贼一愣一愣的。
后来盗贼不敢下手,觉得赵咨好的过头,转身撒腿就跑,可是赵咨却拿着钱财追赶出去。
遥想赵咨边追边喊:“盗贼兄,给你钱……”。
在传记中对赵咨的评价是很高的,世人也很敬仰赵咨。
可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许多观念也跟着变化。
如果现代有这么一个人,对盗贼如是做,估计大家就只会笑话赵咨傻帽了,而女性朋友们也必然高喊口号,呼吁赵咨的老婆一脚把没有良心的老公给踹掉。
两汉至唐代孝道德育
《两汉至唐代孝道德育》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了解一下从两汉到唐代的孝道德育。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两汉时期,人们特别重视孝道。
有个叫黄香的孩子,他的妈妈很早就去世了,他和爸爸一起生活。
夏天的时候,天气特别热,黄香就先把爸爸的床席扇凉,让爸爸能睡个好觉;冬天呢,天气特别冷,黄香就先钻进爸爸的被窝,把被窝捂热了再让爸爸睡。
黄香的孝顺,让大家都特别称赞。
到了唐代,也有很多孝顺的故事。
比如说,有个叫狄仁杰的人,他对妈妈非常好。
即使工作很忙,也会抽时间回家陪妈妈,给妈妈做饭,陪妈妈聊天。
那时候啊,大家都觉得孝顺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如果一个人不孝顺,大家都会看不起他。
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平时是不是也应该多关心爸爸妈妈呀?比如帮他们拿东西,给他们捶捶背。
孝顺就是从这些小小的事情开始的,我们要做个孝顺的好孩子哦!《两汉至唐代孝道德育》同学们,咱们来聊聊两汉至唐代的孝道德育。
在两汉的时候,有好多关于孝顺的故事。
有个叫蔡顺的人,他家里很穷,但是对妈妈特别孝顺。
有一次,他出去摘桑葚,黑的甜桑葚自己舍不得吃,都留给妈妈,自己吃酸的。
到了唐代,孝顺的风气依然很浓。
有个叫李白的大诗人,他虽然经常到处游玩,但心里总是惦记着家里的父母,经常写信问候。
那时候,政府也很重视孝道。
如果一个人特别孝顺,还能得到表扬和奖励呢。
咱们想想,平时爸爸妈妈为我们做了那么多,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比如帮妈妈洗洗碗,给爸爸倒杯水。
这些小事,其实都是孝顺的表现。
同学们,让我们把孝顺记在心里,多为爸爸妈妈付出。
《两汉至唐代孝道德育》小朋友们,今天来讲讲两汉至唐代的孝道德育。
在两汉时期呀,有个叫刘恒的皇帝,他对妈妈可孝顺了。
妈妈生病了,他一直在身边照顾,亲自给妈妈熬药,还总是担心妈妈的病情。
唐代也有不少孝顺的例子。
比如说,有个叫孟郊的诗人,写了一首《游子吟》,里面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就是表达对妈妈的感激和孝顺。
那时候,人们都觉得孝顺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汉代的孝道文化
人与事法史春秋70汉代的孝道文化文 宋伟哲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对中华法系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于“孝”字的含义,古今的理解大致相同。
《说文解字》云,“善事父母曰孝”,可谓一语中的。
不过,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现象,不同时期人们对于孝道的理解还是存在一些差异,官方推崇孝道的侧重点也略有不同,这就导致围绕孝道展开的一系列法律制度设计、法律实践以及法律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汉朝建立后,吸取暴秦二世而亡的惨痛教训,推崇无为而治,继而独尊儒术。
这些政策的背后皆有孝道这一核心理念作为支撑,“孝治天下”也成为汉朝的标志符号,并成为此后历代王朝治国理政的基本原则。
因此,了解汉代的孝道文化,就成为研习中华传统孝道文化的重要一环。
以身作则高祖刘邦是汉朝的建立者,也是汉代孝道文化的积极倡导者,他与父亲刘太公之间,就留下了许多动人故事。
刘邦出生在徐州丰县的一户普通人家,性格“宽仁爱人”“常有大度”,不喜欢从事生产劳动,父亲刘太公经常责怪他游手好闲,不如兄弟勤劳。
多年后,已成为开国皇帝的刘邦在一次宴会上向刘太公回忆此事道,“始大人常以臣亡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
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其实在刘邦创业时期,太公屡受连累,吃了不少苦头。
公元前205年,刘邦和项羽在彭城激战,项羽以少胜多,击溃汉军主力,刘邦仅以身免,刘太公、吕后等亲属尽数被项羽俘虏。
此后,楚汉双方惨烈拉锯,焦灼之际,项羽命人把刘太公绑在高案上,威胁刘邦道,“今不急下,吾烹太公。
”刘邦答道,“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这便是成语“分我杯羹”的来历。
项羽听罢大怒,当即就要杀掉刘太公。
万幸在鸿门宴上救护过刘邦的项伯,此时又挺身而出劝谏项羽,“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祇益祸耳”。
刘邦派陆贾劝说项羽交还太公,遭到项羽拒绝。
直到楚汉鸿沟划界,项羽才把刘太公等人交还给刘邦。
浅析汉代画像砖中“孝”文化的体现
浅析汉代画像砖中“孝”文化的体现在古代中国,孝敬父母是一种道德、文化和社会理念,被视为家庭和社会秩序的基石。
在我们的历史中,汉朝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
汉代的画像砖是一种装饰建筑的艺术形式,在汉代经常被用来装饰墓室和祠堂。
在这些画像砖中,一个主题常常是突出的,那就是“孝”的文化。
一、崇尚孝道汉代是中国的孝道发展历程中非常重要的时期。
这时人们开始彻底认识到孝敬父母的价值和意义,提倡弘扬“孝”的美德。
相应地,人们也开始倾向于在画像砖上反映这种“孝”的文化观念。
例如,汉代墓室中的画像砖通常都与子女对父母的爱和孝敬有关,画像中通常表现一种和谐的家庭关系,以表示弘扬和宣扬孝道的意义。
二、反映“孝”的场景画像砖描绘了一系列场景,包括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子女回报父母的孝敬。
这些场景展示出了家庭内部的关系和父母期望孩子对家庭持有的态度。
例如,一些画像砖上反映孩子和父母交流思想的场景,有些砖上展示了孝顺的子女为父母做礼义之事。
这些场景反映了孝的文化和家庭价值观。
三、体现“孝”的美德画像砖所反映出来的“孝”的美德常常体现在画像中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上。
一些画像中,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总是寄托在孩子能够成为有德之人,在家庭内承担责任并积极向上。
因此,孝顺的子女并不仅仅指子女对父母的顺从,而是指在家庭关系中一种对父母和家庭的支持和贡献。
汉代的画像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而砖中反映“孝”的文化,正体现了汉代对于“孝”的重视和推崇,也告诉我们,尊重和孝敬父母不仅仅是一种家庭中的文化和道德观念,更是一种贯穿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
浅谈汉代孝文化的发展
浅谈汉代孝文化的发展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汉代置孝悌、三老行教化,举孝廉以入仕,颁布养老令、高年赐王杖,奖励孝子,推动《孝经》传播,大兴孝治。
标榜以“孝”治天下,形成了汉代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典型特征。
以往学者多从孝廉选任和人才教育的视角加以论述,其说甚是。
但是,关于孝治在律令中的体现以及孝对政治社会的影响,笔者认为尚有余议可论,以求教于方家。
一、以仕宦为途径,营造“孝治”舆论环境儒家重视人伦,对孝悌在政治中的作用有着独到的见解,《论语·学而》中言:“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儒家的这一论断在汉代被发展成为“在朝者忠于君,在家者孝于亲”。
显然,将“孝亲”与“忠君”巧妙地联系起来,孝子与忠臣等同视之。
全面整合忠、孝二者的伦理关系,进而形成“以孝求忠,由孝劝忠,移孝作忠”的伦理体系。
推行孝治最大限度地弥合了“孝亲”与“忠君”之间的矛盾。
在保障孝亲者入仕方面推行了多项举措:其一,颁布律法,保障官吏“孝亲”。
汉代法律规定官吏居丧服孝,是一项重要制度。
张家山汉简《奏谳书》案例二十一中简180-181:“律曰:诸有县官事,而父母若妻死者,归宁卅日;大父母、同产十五日。
”108根据简文,县吏为父母或妻居丧的期限为30日,为祖父母、兄弟姊妹居丧的期限为15日。
这条律文使官吏居丧合法化,表明统治者对吏民居丧以示孝亲的行为予以肯定,更为日后奉行孝治、追究官吏不履行居丧义务提供了法理依据。
又《二年律令·置吏律》简217:“吏及宦皇帝者、中从骑,岁予告六十日;它内官,卌日。
吏官去家二千里以上者,二岁壹归,予告八十日。
”38根据简文,官吏每年法定休假为60天,内官为40天,离家远隔两千里以上仕宦每两年有一次探亲假,为80天。
休假探亲是与家人团聚,探望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人则更显弥足珍贵。
浅析汉代画像砖中“孝”文化的体现
浅析汉代画像砖中“孝”文化的体现汉代画像砖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以其卓越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历史意义,成为人们对于汉代文化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其中,孝文化在汉代画像砖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浅析。
一、家庭中的孝文化汉代画像砖中,家庭是最常见的主题之一。
在这些画像砖中,经常出现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亲情场景。
这些画像砖中,父母的形象通常比较庄重、严肃,而子女则显得更加活泼自然。
有不少画像砖中,孝顺的子女会给父母端茶倒水、擦鞋、换衣服等,这都是孝文化的具体体现。
例如,咸阳市博物馆收藏的“汉代画像砖”中,一块画像砖中描述的是一对年老的夫妇和他们的三个孝顺的儿子。
在这幅画像中,年老的夫妇坐在屋子里,一边看着自己的儿子工作,一边口中不断地说着“好孩子”之类的赞语。
二、君臣之间的孝文化汉代是一个非常爱民爱民的朝代,因此,汉代画像砖中也经常出现君臣之间的赞颂场面。
在这些场面中,深深体现了君臣之间的孝和恩。
例如,在陕西省博物馆里展出的一块汉代画像砖中,描述了一个官场上的赞颂场面。
在这幅画像中,一位年老的官员手捧鲜花向皇帝跪拜,同时,皇帝也向年老的官员行礼致意。
这种场面展现了汉代皇帝对臣子的宽厚仁慈和对孝道的高度重视。
三、文化教育中的孝文化汉代是一个文化教育非常重视的朝代,因此,在汉代画像砖中也经常出现与文化教育相关的场面。
这些场面通常以儒家经典为主题,深刻描绘了儒家文化对于孝文化的重要影响。
例如,在陕西省博物馆里展出的一块汉代画像砖中,描述了一位儒士与一位少年学生的场面。
在这幅画像中,儒士手持《论语》向学生讲解孔子的孝道思想,而学生则虔诚地聆听并向儒士行礼致敬。
总之,汉代画像砖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其上可以看到汉代社会中广泛存在的孝文化。
这种文化对于汉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和道德修养也有着深刻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汉代儒家思想道德教育对现代职业道德塑造的启发
汉代儒家思想道德教育对现代职业道德塑造的启发作者:纪武昌喻长友来源:《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03期[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738(2012)03-0039-03汉代儒家思想成为国家意识形态,在追溯汉代儒家思想道德教育发展的历程中,我们既可以看到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因素,也可以看到统治者和政策的因素,更可以看到儒家思想自身的包容性、内化性和开放性。
尤其是其所涉及的关于职业道德的一些内容和要求,比如要求领导者要带头率先示范、刚正廉洁、诚实守信等,与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关于职业道德的要求有很多相似之处,研究汉代儒家思想道德教育中关于职业道德的要求对推进现代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汉代儒家思想道德教育关于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要求客观地说,儒家思想道德教育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延续、民族凝聚力的形成、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形成等起到了重要作用,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思想道德在教育体系中,有很多内容仍然闪烁着现代光芒,尤其是关于职业道德相关要求。
(一)遵纪守法儒家历来都强调统治者或管理者应当严格遵纪守法,做好带头示范作用。
对此,孔子曾指出“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邓禹是汉武帝建立大汉王朝的重要功臣之一,后被封为高密侯,位高权重。
尽管如此,他还是遵循儒家思想道德要求,强调子孙的法纪教育。
“教训子孙,皆遵法度,深戒窦氏,检敕宗族,阖门静居。
”\[2\]616历史对此评价是“修整闺门,教养子孙,皆可以为后世法。
” 而其后代也严格遵守其教导,并延续了数代,结果造就了“累世宠贵,凡侯者二十九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中二千石十四人——东京莫与为比。
” \[2\]619(二)廉洁刚正东汉儒家代表人物杨震,自幼勤奋好学,成年后又博览群书,被誉为“关西孔子”,先后担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等官职。
他以儒家思想为指导,严格遵守儒家道德规范,为官时清正廉明,刚正不阿,大公无私。
汉代家庭德育述论
汉代家庭德育述论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朝代,其文化中德行教育非常重要,影响着社会稳定、礼仪法度和民众自觉。
家庭德育在汉代也体现了重要的作用,被视为一项重要的职责,由家长负责。
一、家庭德育在汉代的重要性
汉代坚持以礼仪法度和传统文化为基础,将礼义道德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打造礼义礼仪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孟子的“立义立德”提出了德育的重要性,他强调家长的职责,要求家长应当以自身的行为作为道德的示范。
因此,在汉代家庭的教育中,家庭德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传播礼义道德的主要渠道。
二、家庭德育在汉代的内容
在汉代,家庭德育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以中庸之道、孔孟之义为主要内容。
家长首先要求自己要有正确的行为模式,以身作则,让孩子从小就能接受家庭德育。
其次,家庭德育要求孩子要有崇尚礼义、文明行为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宽厚大度、自律自觉的品质。
家庭德育还要求孩子要有平等互爱的精神,以及自立自强的精神,养成正确的生活态度。
三、家庭德育在汉代的重要影响
家庭德育在汉代有着重要的影响,不仅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提高了民众的自觉性,也为汉代政治统治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在汉代社会中,家庭礼仪的延伸,形成了一种很好的社会礼仪,它的重要性不可低估,为民众的良好行为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框架。
综上所述,家庭德育在汉代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传播礼义道德的主要渠道,也是促进汉代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当今社会,大家应当继承汉代文化中的家庭德育,为自己和子孙后代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给他们一个良好的教育。
汉代以孝治天下研究
汉代以孝治天下研究作者:郭媛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21期摘要:汉代统治者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治国方针,公开倡导以孝为本,使孝道走进了国家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汉代孝治文化,影响了中国社会长达两千多年。
关键词:汉代;孝道;法律汉代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公开倡导孝治的王朝,汉代将孝道文化融入统治思想,建立了一套完整而严密的孝道伦理观念。
在推行孝道的过程中,孝治在整个汉代社会都得到了具体实践。
一、汉代以孝治天下的原因孝在中国古代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夏商周以来随着个体家庭和血缘宗法制的日益成熟完善,孝逐渐成为一种文化规范。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活跃,对孝道思想有了更深刻地阐释,孝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
秦朝虽然短暂,但秦律的建立对后世影响极大,其中就对某些不孝行为进行惩罚。
到汉朝建立时,孝文化已经在华夏大地生根发芽,浓郁的孝文化为汉代选择孝治提供了前提。
此外鉴于秦二世而亡,刘邦定都关中后,在制定地方制度时选择了与秦朝不同的分封同姓王政策,以求同姓王可以镇守河山。
但随着时间推移,分封的隐患逐渐暴露,同姓诸侯势力膨胀,不受控制。
刘邦在世时,分封的弊端已经显露,在分封刘濞时说“天下同姓为一家也,慎无反!”这正是刘邦看到同姓王势力愈大却无可奈何,便以天下同姓一家的宗族纽带约束吴王不要背叛他这个宗族之“父”。
即欲以孝控制诸侯王,汉代孝治已经初现端倪。
汉定之后,汉人针对秦王朝的迅速消亡进行了一系列讨论。
他们认为要想长久地统治就要吸取秦亡的教训,逆取顺守,施行德治,以仁义忠信和孝来教化世人,使在朝者忠于君,在家者孝于亲。
由此,汉朝致力于用孝道改变秦遗留的不良社会风气,孝伦理的推广逐渐纳入大政方针。
二、汉代以孝治天下的实施汉代重视孝道,倡导“以孝治天下”,这样的重孝风气对后世影响深远,当然汉代的孝治也不是一蹴而就,它经历了漫长的演变。
(一)初始阶段从西汉建立之初到武帝前是汉代施行孝治的初始阶段。
汉孝文化汉礼仪
汉孝文化汉礼仪1. 介绍汉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被视为一种高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汉礼仪是汉族人民在日常生活和社交场合中遵循的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
本文将深入探讨汉孝文化和汉礼仪的内涵、历史渊源和现代价值。
2. 汉孝文化的内涵2.1 孝的定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被视为最基本的美德,并被奉为众人所共同追求的道德准则。
它指的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关心和照顾,包括听从父母的教诲、照料父母的生活需求以及维护家庭的荣誉和利益等方面。
2.2 孝文化的重要性汉孝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它培养了子女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家族观念,促进了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此外,孝文化还强调了家族的延续和传承,使得家族血脉得以延续并保持凝聚力。
3. 汉孝文化的历史渊源3.1 起源背景汉孝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礼制和儒家思想。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儒家思想是主导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道德准则。
孔子是孔子思想的主要代表,他对孝有着深入的研究和阐述。
3.2 孔子的孝道观点孔子认为,孝是社会道德和个人修养的基础,是一切美德的根本。
他强调子女应该尊敬父母,侍奉他们,听从他们的教诲,并将孝行扩展到对祖先的祭祀和对国家的忠诚等方面。
3.3 汉朝对孝的重视汉孝文化在汉朝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和弘扬。
刘备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他积极提倡孝道,制定了许多关于孝敬父母的法令和政策,使孝文化在汉朝得以广泛传播和深入人心。
4. 汉礼仪的基本原则4.1 尊重和谦逊汉礼仪强调在社交场合中的尊重和谦逊。
无论是对长辈还是对朋友、同事,都应该表现出尊重之情,并对他人表示谦逊和礼让。
4.2 注意仪态和言行汉礼仪注重个人形象和言行举止。
在社交场合中,人们应该保持端庄、得体的仪态,并用文雅的言辞与他人进行交流。
4.3 注意礼仪规范汉礼仪要求人们遵循一定的礼仪规范。
比如在宴会上,应该按照先进先退、左右有序的原则进行就座,不打断他人发言等。
汉代家庭德育述论
汉代家庭德育是汉代社会文化发展中极具特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被视为是汉代
家庭及社会文化发展的根本性内容,它影响着汉代社会的繁荣和稳定。
汉代家庭德育的主
要内容有:
一是尊敬父母,孝敬先贤。
汉代家庭德育的基本原则就是尊敬父母,孝敬先贤,在家
庭生活中,父母要指导、规劝孩子,要教会孩子们尊重老人,孝敬上级,父母要把家庭德
育视为重要任务,这样才能确保家庭的和睦。
二是弘扬传统文化。
汉代家庭德育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中心,传统文化包括礼仪、习俗、哲学、伦理等,它们不仅能够让孩子们接受正确的道德观念,而且能够让孩子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从而培养孩子的美德和头脑。
三是育人及节俭。
汉代家庭德育除了弘扬传统文化外,还要注重节俭育人,节俭可以
使家庭免受财政困难的困扰,育人可以使孩子们接受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孩子的礼仪和
个人品质。
四是礼仪规范。
汉代家庭德育还注重礼仪规范,在家庭生活中,要进行礼仪讲解,以
便孩子们能够知道什么是礼节,什么是礼貌,什么是尊敬,什么是礼貌的行为,从而培养
孩子的礼貌习惯。
总之,汉代家庭德育是汉代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让孩子们接受
正确的道德观念,而且能够让孩子们接受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从而培养孩子的美德和头脑。
汉代女性孝道教育途径探析
汉代女性孝道教育途径探析摘要: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女性教育,女教成功与否与政治教化的得失休戚相关。
汉代女性的生活重心在家庭中,这就使得女性受教育的内容多偏重于三从四德的教化,其中孝道教育始终占据着核心地位。
在以孝治国的理念下,汉代通过儒家经典著作传授女性孝道礼仪规范;利用家风家训言传身教约束家族女性行孝;奖惩并举引导女性崇孝之风;民间舆论教化广泛宣扬女性孝道。
关键词:汉代;女性;孝道教育“导民以孝,则天下顺”,孝道是自古圣贤所倡导的儒家重要思想,以孝治天下的汉代,更是非常重视孝道在教化中的重要作用。
女性作为实际家庭生活中尽孝的主要群体,更是成为孝道教育不可缺失的对象。
由于汉代女性不曾接受过正规的学堂教育,所以对女性的孝道教育大多是围绕着生活实践展开的。
归纳起来,汉代女性孝道教育的基本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儒家典籍传授女孝《礼记》为儒家经典著作,其中《内则》篇论述了教育女性要遵守的孝道礼仪规范,成为后世女教书争相模仿的典范。
《礼记·内则》曰:“男女未冠笄者,鸡初鸣,咸盥漱……问何食饮矣,若已食则退,若未食,则佐长者视具”,对于未出嫁女儿在家中如何孝事父母做出了非常极为细致的规定。
“妇事舅姑,如事父母……妇将有事,大小必请于舅姑。
”则是为妇在婆家孝事舅姑的明细要求。
《礼记·内则》中的层层规范,成为了初代女子孝道教育的内容,对汉代女子孝道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关于孝道的专论《孝经》认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把孝道推至极高的地位,对于对汉代女性思想、行为都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两汉时期《列女传》、《女诫》等书的相继问世,开创女子教育著作之先河,女性的孝道行为逐渐被补充、渲染。
在家孝顺父母,出嫁事奉舅姑,成为女性一生恪守的品德。
《女诫》中,班昭专立《曲从第六》一章,论述为人妇者事舅姑的内容。
“姑云不尔而是,固宜从令;姑云尔而非,犹宜顺命。
勿得违戾是非,争分曲直。
浅析汉代的重孝观念 - 副本
浅析汉代的重孝观念刘梦纚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江苏苏州 215123摘 要汉代以孝治天下,通过对汉代人们讲!孝∀、崇!孝∀的行为进行分析,揭示出汉人重孝的真正原因与目的,以及提倡正确对待!孝∀观念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汉代 孝道 #孝经∃#孝经∃曰:!孝乃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孝被看作是人性之始,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伦理精神基础,也是社会教化的核心和根本。
#论语∃中记载了孔子的学生有子所说的一句名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
∀也就是说孝悌是做人的根本。
一、汉代的!孝∀观念入汉伊始,儒家的!孝∀观念经过大儒董仲舒改造,伴随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被统治者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汉时由于儒家思想逐渐占统治地位,孝敬父母会受到实际的奖励。
朝廷设有!察孝廉∀的推举制度,!孝弟力田∀皆受奖励。
#孝经%圣治章∃曰:!父子之道,天性也∀,!孝∀是!仁∀情之端,是行!礼∀之始,而!仁∀是!孝∀行之果。
!仁∀本源于!孝∀,并渗透于!仁∀德的全部过程;而人的道德行为的施行必须遵守!礼∀。
而人何以行孝呢?为了!仁∀,!好仁者,无以尚之∀#论语%里仁∃。
这样,在汉代!孝∀与!仁∀的内在同一性和!仁∀、!孝∀与!礼∀的内外共存性,构成了孔子孝文化独有的特色,一扫孝德不能完全普适的狭隘性和单纯外在规范的制约性,使孝文化成为所有人内心自觉遵守的至上的行为规约,获得了新的生命。
但无论如何,!孝∀都不能脱离对君主!忠∀观念的束缚,必须始终为维护专制君主的绝对统治服务,任何破坏皇权的行为都是极力打击的,并禁止其存在。
二、汉人的!孝∀行为汉时由于文化规范的巨大约束和功利的诱惑,出现了不少视孝为升官获利为终南捷径之徒。
#后汉书%许武传∃载:!许武,汉光武建武中会稽太守第五伦举为孝廉。
武次弟晏普未显,欲令成名,乃请之曰:&礼有分异之意,家有别居之道。
∋于是共割财产以为三分,武自取肥田广宅,奴婢强者,二弟所得并悉劣少。
汉代孝文化
汉代孝文化哎,说起来咱们聊聊汉朝那时候的孝文化,那可是真够味儿的,就像老酒越陈越香,那时候的人们啊,把孝顺这事儿看得比天还大,孝顺爹娘,那可是做人的根本。
你想啊,那时候的街坊邻里,谁家孩子要是孝顺,那简直就是活生生的榜样,大伙儿茶余饭后都爱聊聊。
就说那王老汉家的小子吧,天天早起给老爹老妈烧水洗脸,晚上还得端盆热水给老人家泡脚,那动作轻柔得,就像是春风拂面,暖洋洋的。
邻居们见了,无不竖起大拇指,夸一句:“这孩子,真是孝顺到家了!”那时候的孝,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嘘寒问暖,更是心贴心的关怀。
就像咱们现在说的,孝顺不是口号,得落实在行动上。
汉朝人讲究的是“百善孝为先”,这话可不是白说的。
你要是问他们,啥是孝?他们准能给你说出一箩筐的道理来,什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什么“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句句都是掏心窝子的话。
而且啊,那时候的朝廷还特别推崇孝道,皇帝老儿自己就是孝顺的典范,经常带着大臣们去给太后请安,那场面,温馨得跟啥似的。
朝廷还设立了专门的官职,来表彰那些孝顺的人,这一下子,孝顺就成了个香饽饽,大家都争着抢着要当孝子贤孙。
不过啊,孝顺这事儿也得讲究个方式方法。
有些人啊,为了表现自己的孝顺,就整天围着爹娘转,连自己个儿的事儿都不顾了,这可不行。
汉朝人讲究的是“中庸之道”,孝顺也得有个度,不能过了头,也不能不到位。
就像咱们现在说的,得“刚刚好”,才能让人舒服。
再来说说那时候的孝道故事吧,那可是多了去了。
就说那个“黄香温席”吧,讲的是个叫黄香的孩子,夏天怕老爹热着,就拿着扇子给老爹扇风;冬天怕老爹冻着,就提前钻进被窝把被子焐热。
这事儿传出去后啊,大伙儿都夸黄香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连皇帝老儿都知道了这事儿,还赏了他不少好东西呢。
所以说啊,汉朝的孝文化啊,那真是深入人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咱们现在虽然不用像那时候一样天天守着爹娘转圈圈了,但孝顺这个传统美德啊,还是得一代代传下去。
毕竟啊,孝顺爹娘是咱们做人的根本嘛!。
论中国传统孝道对德性、规范与制度的整合及其历史经验——以汉代
献 扎 实、 颇有 新 见 的优 秀论 文 。在 东汉佛 教传 入 中 国 以后 , 儒、 佛两 家在 孝 道 问题 上 是 既 有对 立 又 有 融 合, 《 儒、 佛孝 亲 观理 论依 据 之 比较》 一文对 二 者 的孝 亲观 理 论依 据 进行 了比 较分 析 , 认 为 它们 之 间 是 一 种 近似 与补 充 的关 系 , 选 题有 意 义 , 分 析也 较 为深 入 。儒佛 两 家在孝 道观 上 的融合 不仅体 现在 形上 根据
中 图分 类 号 : B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2 0 9 5— 4 8 2 4 ( 2 0 1 5 ) 0 5— 0 0 0 5 —1 2
收 稿 日期 : 2 0 1 5—0 7一O 5
基金项 目: 国家 社 科 基 金 项 目( 1 4 Az D O O 8 ) ; 中央 民族 大 学 社 科 项 目( 2 0 1 5 MD T D3 4 C )
为 先 的 道 德 观 塑 造 了汉代 崇 德 向善 之 时代 精 神 , 奠 定 了 中国 传 统 治 道 观 之 价 值 基 础 , 其 历 史经 验 当 为现 代 社 会 道德体 系建设和伦理理论 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
关键词 : 传 统孝道 ; 汉代公羊学 ; 德性 ; 规 范; 制 度
作者简介 : 王文东( 1 9 7 O 一 ) , 男, 甘肃张掖人 , 中央 民族 大 学哲 学 与 宗教 学 学 院教 授 , 哲学博士 , 博 士生导师。
~
5
一
王 文 东
在 汉代 经 学 中 , 以推 重 并 阐释 孔 子 晚年 所 著 《 春秋 》 大义 的《 公羊 传 》 成 为 一代 显 学 。公 羊 学对 孝 道 的论说 一直 是其 各家 讨论 的重 点 。之 所 以 如 此, 不 仅是 由于孝 为儒 学 之本 , 汉儒兴则孝道兴 ,
东汉士大夫孝道研究
东汉士大夫孝道研究东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和发展的时期。
在它的两百多年的历史中,孝道一直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个价值观之一。
作为一个东汉时期的士大夫,孝道是他们必须遵守的准则之一。
这篇文章主要研究在东汉时期士大夫的孝道观念和实践,旨在回答以下两个问题:在东汉时期,孝道的定义和实践方式是什么?孝道在东汉时期的社会生活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一、孝道的定义和实践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被认为是一种家庭伦理,是对父母和祖先的敬爱和尊重。
在东汉时期尤其是士大夫,对孝道的理解和实践几乎是从出生就接受的。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孝道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中心价值观。
在实践上,孝道有三个方面的表现:1. 孝顺父母孝顺父母是孝道的核心内容。
这意味着必须尊重父母的话语和意愿,并努力满足他们的需求。
东汉时期的士大夫们尤其注重家族名声的维护,因此,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也被视为是对家族荣誉的一种保证。
因此,孝道有时被视为“不敢犯慈父之忌”的表现。
东汉时期的著名文献《新论》中,即有关于孝道的论述:“孔子说‘惟孝敬为至矣’,这一点是必须的。
如果你能让父亲和母亲身体健康,那就最好了。
但是,无论如何,你必须尊重他们,这才是孝道的主旨。
”2. 长辈之间的尊重在东汉时期,许多士大夫认为,孝道不仅意味着要尊重父母,还意味着要尊重长辈。
这种尊重还体现在亲戚之间的关系上,包括祖父、祖母、舅舅、姑姑等。
在许多时候,孝道甚至被视为对所有长辈的敬重。
东汉时期的士大夫们往往会在家庭聚餐、祭祖徒步等活动中表现出这种尊重和敬重。
3. L照顾弱者东汉时期的士大夫们认为,孝道还表现在关心和照顾弱者,例如孤儿、老年人和无依无靠的人。
这种照顾弱者的态度反映了士大夫们在孝道中的担当和责任感。
这也意味着他们不仅注重家庭的孝顺,还注重整个社会的贡献。
二、孝道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在东汉时期的社会中,孝道被认为是文化背景中的最重要价值观之一。
孝道的实践,帮助家庭成员维系和谐的关系,也帮助士大夫们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声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汉代孝德教育卢明霞王立仁摘要“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是汉代孝德教育的内在基础,“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是汉代孝德教育的外在保障,浓郁的孝文化背景为汉代孝德教育奠定了坚实的民众心理基础。
汉代孝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孝经》的推广传授孝德理论;通过选官制度诱导人们崇尚孝德;树立孝行榜样,为人们践行孝德作出示范;加强民间教化,形成崇孝风俗。
与历史上其他朝代相比,汉代孝德教育具有以下特点:“移孝作忠”———浓厚的政治性和官方色彩;纲常化与神秘化倾向初步显现;孝德教育的基本模式得以确定。
关键词汉代孝德孝德教育儒家中图分类号B8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627(2010)03-0068-08作者:卢明霞,女,1978年生,黑龙江佳木斯人,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白城师范学院政教部讲师;王立仁,男,1954年生,吉林舒兰人,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春130024汉代统治者肯定道德教化对于巩固政权的重要作用,非常重视以孝德教育为核心与基础的儒家道德教育。
在“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保障之下,汉代充分利用比较完备的先秦孝德教育理论,全面展开孝德教育的实践,如大力推广《孝经》,设置以孝德为主要推选标准的“孝廉”、“三老”、“孝悌”等官职,广泛树立孝行榜样,甚至历代皇帝“庙号率用孝谥”。
总之,汉代利用各种物质与精神奖励大力表彰和推行孝德教育。
从汉代以后,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实践中,孝德教育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一、汉代孝德教育的由来和基本途径孝德教育之所以能在汉代受到重视并得到全面实践,并非出于偶然,而是由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基础决定的。
首先,“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是汉代孝德教育的内在基础。
汉代的“国”与“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具有同构性,这种同构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论汉代孝德教育是家长制与君主制的同构,父子、君臣之间都是一种统治与被统治的不平等关系;其二,父慈子孝和君仁臣忠也是一种同构的对应关系,在家族的亲属关系和国家的政治关系中,都包含着统治关系和伦常关系的混同。
“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使得“忠”与“孝”具有了逻辑上的内在相通性,为汉代实行孝德教育提供了内在基础。
反过来说,正是由于孝德适应了汉代“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有助于建立君主集权的等级制度,能够高度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孝德教育才随之受到非同一般的重视。
其次,“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是汉代孝德教育的外在保障。
儒家的道德教育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而孝德又是其中居于核心和首要地位的道德规范,因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开宗明义章》)。
汉代既然选择了儒家思想作为治理国家的统治思想,那么孝德教育自然受到重视。
在“独尊儒术”政策的直接推动下,汉代推出了一系列兴太学、设学校、广育人才的重大变革,确立了我国封建官学制度,有效地促进了传统孝德教育的发展。
从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到董仲舒概括出三纲五常之道,儒家建立起严密的等级制度和道德规范体系。
儒家的等级制度就像一座巨大的金字塔,稳固地支撑着高居于塔顶的君权,同时也庇护着处于塔底的父权。
所以,尽管倾向黄老之学的司马谈对儒家颇有微词,但也肯定其“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能易也”(《史记·太史公自序》)。
再次,浓郁的孝文化背景为汉代孝德教育奠定了坚实的民众心理基础。
大量文献证明,孝德在周初即已产生,并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儒家的阐释发挥而逐渐得以完善。
成书于汉代的《春秋繁露》又从形而上的哲理层面,对孝德进行了更为系统的论证。
通过历代儒家学者对孝德的深入阐发,孝德的内涵越来越丰富。
作为一种家庭道德,孝德以仁爱之心为基础,符合人类的情感,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心理认同。
在被上升为政治伦理以后,它又与忠相通,能够发挥以“孝”劝“忠”的作用,因此受到统治者的青睐,被统治者奉为治理天下的至德要道。
汉代贾谊曾提到:“谨为子孙婚妻嫁女,必择孝悌世世有行义者。
如是,则其子孙慈孝,不敢淫暴,党无不善,三族辅之”(《新书·胎教》)。
可见,在汉代人眼中,一个人是否具备孝德是相当重要的。
在汉代孝德教育的实践中,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广孝德教育,其中很多一直为后世所沿用。
归纳起来,汉代孝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孝经》的推广传授孝德理论汉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在学校中以《孝经》为教学内容,以此推广《孝经》。
《汉书·艺文志》已将《孝经》列入“六艺”类,作为当时基础教育的内容。
汉武帝时增补《孝经》为第七经,并将其定为学校的教科书。
从那时起,无论官学还是私学,都将《孝经》作为必读教材。
郑玄《六艺论》言:“孔子以六艺题目不同,指意殊别,恐道离散,后世莫知根源,故作《孝经》以总会之”(《孝经序》疏引)。
因此,《孝经》和《论语》一样被视为研习儒经的前提,汉人入学的起点便是研习《孝经》。
王国维在《汉魏博士考》中言:“汉人授书次第,首小··96孔子研究2010年第3期学,习《孝经》、《论语》。
”可见《孝经》在当时属于士人必修课业。
这些都说明了汉代对普及《孝经》教学的重视。
自汉代开始,《孝经》作为兼经的地位便一直维持下来,直到北宋中叶以后方被《四书》所取代。
2.通过选官制度诱导人们崇尚孝德为了推行孝德,汉代统治者将孝德与做官直接联系了起来。
一个人具备了孝德,便有可能出仕为官,进而飞黄腾达。
汉文帝时,开始以诏令的形式将“孝悌”置为乡村常设官吏,将孝德直接与政治地位挂钩。
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书·武帝纪》),由此正式揭开了“举孝廉”的序幕。
所谓“举孝廉”,就是察举孝子廉吏,即以儒家提倡的基本道德孝悌廉正为标准选拔人才,合乎标准者由朝廷任命为官。
实际上,孝廉科的入选条件是多方面的,出身、德行、学识、才干均可成为依据,但孝行毕竟是最基本的要求。
汉代孝廉当中多数人是以孝入选的。
例如:刘茂“少孤,独侍母居。
家贫,以筋力致养,孝行著于乡里”,哀帝时察孝廉(《后汉书·独行列传·刘茂》);张霸“年数岁而知孝让”,“乡人号为‘张曾子’”,遂举孝廉(《后汉书·张霸列传》)。
《后汉书·百官志》注引应劭《汉官仪》记光武帝诏令四科举士,其共同的要求便是“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至少作为入门条件,“孝”是绝对不可或缺的。
孝廉的任用,大多数是授以郎官之职,任官前景是相当好的,因此对民众的行为产生强烈的引导作用。
另外,“举孝廉”的制度,使原本仅具有伦理属性的孝德,增添了许多法律色彩,对孝德的推行具有强制作用和保障意义。
孝是立身之本,廉是为官之基。
汉代通过举孝廉,在社会上形成了“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舆论和风尚,从而在民众中很好地宣传了孝德。
3.树立孝行榜样,为人们践行孝德作出示范在一定意义上,统治者的行为就是民众效仿的榜样。
为此,汉代的大部分统治者都能身体力行地倡导孝德。
刘邦首先以身作则,在灭楚称帝后,仍然“五日一朝太公,如家人父子礼”,后来又“尊太公为太上皇”(《史记·高祖本纪》);惠帝被拥护的理由之一即“仁孝”,即位元年便“令郡国诸侯各立高祖庙以岁时祠”(同上);文帝更深悟“孝”的精髓,对其母薄太后至敬至孝,甚至以一国之君的身份为母“亲尝汤药”,这一事迹被后人列入著名的二十四孝当中。
除了从自身做起,率先垂范之外,汉代还很重视树立民间的孝行榜样。
汉文帝十二年曾诏令赐予三老、孝者每人帛五匹,并要求根据户口之数,按一定比例置三老、孝悌,以保证每一乡里均能推举出孝德方面的先进分子,以作为民众的示范。
《汉书·冯唐传》记载“(冯)唐以孝著,为郎中署长”,可见文帝时具备孝行之人可被直接选拔为官。
此后,皇帝不断表彰孝悌者,将其树立为民众的孝行典范。
汉武帝时甚至“谕三老孝悌以为民师”(《汉书·武帝纪》),赋予“孝悌”一定的教育职责,将其作为民间掌教化和率民为善的乡官加以任用。
这种以表彰先进的方式来树立孝行榜样的做法,能够在地方上产生直接的影响,发挥显著的教化作用。
4.加强民间教化,形成崇孝风俗··07论汉代孝德教育民间的孝德教化往往由地方官吏根据本地具体情况而有针对性地开展。
例如,韩延寿任颍川太守时“好古教化”,“广谋议,纳谏争;举行丧让财,表孝弟有行”(《汉书·韩延寿传》)。
他是通过表彰孝悌行为,使孝德逐渐深入人心。
曾经任南阳太守的刘宽以及曾任蒲亭长的仇览等等,也都十分重视孝德教育。
汉代还在广大乡村专设“三老”、“孝悌”等乡官来对民众宣传孝德。
《后汉书·百官志五》记载:“三老掌教化。
凡有孝子顺孙,……皆扁表其门,以兴善行。
”可见“三老”的主要职责是围绕着“孝”来进行教化,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着孝德教育,具有承担孝德教育职责的民师身份和教导作用。
“孝悌”也承担着农村中有关孝行方面的很多职责,如教育、表彰、劝诫等。
他们本身就是孝德的践行者,由他们来进行孝德教育,自然更容易让人信服,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移孝作忠”———汉代孝德教育浓厚的政治性和官方色彩汉代人在提及孝德时,往往将孝德与忠君相联系。
比如“在朝者忠于君,在家者孝于亲”(《新语·至德》)、“孝者,所以事君也”(《礼记·大学》)、“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礼记·祭统》)、“臣闻忠臣之事君,犹孝子之事父也”(《后汉书·傅燮列传》)等等。
将“孝”与“忠”有意识地联系在一起,逐渐形成了忠孝并论的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孝德教育的潜在目标往往是为了以孝劝忠,这就使孝德教育具有较强的政治性。
同时,由上述汉代孝德教育的途径中,我们可以看到,汉代孝德教育是由政府主导的,具有浓厚的官方色彩。
无论是推广《孝经》、举孝廉、树立孝行榜样,还是加强民间教化、兴敬老养老之风,这些措施都离不开政府的推行与支持。
在学校教育方面,官学由政府办学,由君主亲自掌握。
私学虽然不由政府直接管理,但国家以儒家的德教方针和伦理纲常来统一思想,并通过选士制度广泛吸收具有孝德之人为官,从而对私学的孝德教育进行着有效的控制。
因此,私学和官学一样,都以《孝经》为必读教材,以“学而优则仕”为主要出路。
可以说,在中国孝德教育的历史上,没有哪个朝代对孝德教育的官方干预程度能够超过汉代。
汉代对孝德教育的官方干预程度如此之高,主要是基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孝德教育的实践在汉代刚刚全面展开,相对于后面的朝代,需要政府更多地引导和强制;二是由“移孝作忠”的思想决定的。
“移孝作忠”的思想最初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孔子在《论语·为政》中提到:“孝慈,则忠”,指出以孝慈之道教化民众,可以使臣民忠顺于国君。
曾子继承了这种以孝德服务于政治的思想,并将其进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