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之谜公开课教学设计
《月球之谜》教案(优秀9篇)

《月球之谜》教案(优秀9篇)《月球之谜》优质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
3、通过自主学习查找资料,认识月球,了解月球,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播放介绍有关月亮的科普短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月亮上到底是怎样一个世界呢?它还有哪些秘密呢?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整体感知,展示朗读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分小组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找出你最想读的段落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让你的学习伙伴也对它感兴趣。
3、小组合作,展示朗读。
4、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四、小组合作,探究感悟1、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习:⑴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⑴我们要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⑴让我们合作划出重点词句;⑴你所选择的月球之谜是否已解开?2、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鼓励学生积累。
3、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时,请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教师指导朗读。
五、拓展延伸,鼓励质疑1、课文中提到了许多有关月球的知识,还有令你费解的吗?(鼓励学生质疑)2、你所提的问题人类是否已经解开?如有学生知道可当堂解决,如不了解,鼓励学生课余查阅资料。
3、假如30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准备去做什么?六、作业布置根据自己了解和收集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办一份手抄报。
《月球之谜》优质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和课文提到的有关月球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依据获取的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结合课文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月球之谜教案优秀4篇

月球之谜教案优秀4篇月球之谜教案篇一【课前准备】1.带生字的词语卡片。
2.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
3.学生查找有关月亮的资料,可以是有关月亮的故事、诗歌或知识。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2.观看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相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能解释的请学生解释,不能解释的',指导学生边学课文边理解。
4.游戏:猜一猜。
从学生的描述中猜测他讲的是哪个词语。
三、整体感知,展示朗读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中提到的未解开的月球之谜和已解开的月球之谜。
2.找出你最想读的段落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让你的学习伙伴也对它感兴趣。
3.小组合作,展示朗读。
四、理解词语,书写生字1.读课文过程中,相机指导理解词语。
2.指导书写词语“悬挂”“奥秘”“努力”“估计”中所含生字:悬、奥、努、估。
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内容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小组合作,探究感悟1.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习。
(1)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2)我们要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3)让我们合作划出重点词句;(4)你所选择的月球之谜是否已解开?2.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鼓励学生积累。
3.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时,请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教师指导朗读。
三、拓展延伸,鼓励质疑1.课文中提到了许多有关月球的知识,还有令你费解的吗?(鼓励学生质疑)2.你所提的问题人类是否已经解开?如有学生知道可当堂解决,如不了解,鼓励学生课余查阅资料。
四、指导写字引导学生比较“菌”“藻”,书写“菌”“藻”“项”“遐”。
五、积累词语鼓励学生课余把词语表里的词语及课文中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优秀7篇)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优秀7篇)《月球之谜》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月球的有关知识,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妙的兴趣。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3、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美称、诗句。
教学重、难点:1、了解月球是什么样的世界?课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2、通过利用资料交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cai课件学生收集有关月球的资料教学过程:一、猜谜激趣,导入1、猜谜语。
师:听覃老师说,302班的同学特别会猜谜语,老师出个谜语来考考大家,你们可要仔细听哦!“有时圆又圆,有时弯又弯,有时晚上出来了,有时晚上看不见?” (生猜)2、交流有关月亮的称呼,诗词。
师:同学★.COM★们可真聪明,这么快就猜出来了。
月亮在天文学上又叫“月球”(板书:月球)它还有很多美称,有谁能告诉大家?(生答)(师及时鼓励)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关于月亮的不朽诗篇,谁来说说(生答)3、揭题,齐读课题师:诗人笔下的月亮各有不同,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索月球的奥秘。
(板书:之谜)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师:请同学们翻开书93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要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检查初读情况师:★ (指名读——男声读——女生读)③谈遐想。
师:望着这迷人的月色,你会有哪些美好的遐想呢?(指名说)播放人类遐想的内容,边看教师边解说。
三、观看课件,读文寻谜1、同位对读,说说知道了什么?师:这是人们美好的遐想,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呢?那我们就从书中找找答案,同桌对读第二自然段。
指名生答,读相关的语句。
结合学生回答学习资料袋。
分男,女读第二自然段。
2、看月球照片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我已经感受到了探索月球奥秘的欲望,为了奖励同学们的出色表现,老师★第四自然段:玉米和水藻生长进行对比(师相机板书)分组读这段第六自然段:年龄大(师相机板书)分角色读师:是呀,这一连串的实验结果多么令人费解呀!3、大胆想象,猜谜师:你对哪个谜最感兴趣?为什么会这样呀?请你发挥自己的想象对它们进行一下自己的猜想,说不定你就是未来的科学家呢!(指名说)师:你们的想象真大胆,不过,这些猜想都要通过科学依据来证实。
(多篇)《月球之谜》教学设计(15篇)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15篇)《月球之谜》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朗读课文。
掌握“悬挂、奥秘”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月球课件2、月球资料库3、学生收集的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教学过程]一、引入1、师: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
今天,我们要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
瞧—-课件出示月亮清幽皎洁图。
2、师:同学们,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向往和疑问。
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就写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的诗句。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描写月亮的诗句或句子?3、学生说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或句子。
4、师:我们班的同学可真能干,能背出这么多描写月亮的诗句和句子。
月亮离我们那么遥远,可又和我们的生活这么密切联系,它藏着多少秘密呀!多年来,人们都想把月球探悉清楚,可它总又给我们带来新的秘密!在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生:(齐读课题)“月球之谜”!师:今天我们也实施登月计划,去探索月球,愿意吗?二、读课文,理解词语1、师:昨天晚上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回家读课文,并且要求同学们读课文时做到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现在老师就来检查同学们的读书情况。
2、学生齐读课文3、师:老师仔细听了同学们读课文,觉得读的不错,做到了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看来大家登月的第一步走得不错。
但还有一些小障碍妨碍了我们对月球的探索---大家对文中的词语都了解了吗?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在小组里交流你弄不明白的词语,小组里能帮助理解的就在小组里解决。
不能解决的就将不明白的词语写在纸条上,等会我们依靠大家的力量来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4、小组内交流5、学生提交纸条6、同学们不理解的词语有:师归纳板书学生不理解的词语。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精品4篇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篇8【教学目标】1、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课文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3、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月球之迷的兴趣。
【板书】奇异月球之谜〈〉探索费解【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观看月亮的图片:1、教师描述浩月当空的美境。
2、提问:望着它,你会想到哪些有关月亮的诗歌、传说,或者有关月亮知识呢?3、学生自由说。
(评价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课后的提示和课后资料袋的知识,帮助学生学习)二、导入第二自然段学习,感受月球景色奇异1、教师描述:月球和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和我们想象中的一样吗?人们总想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
2、播放课件图片:阿波罗号登月。
学生齐读课题。
3、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当我们首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4、激发想象,交流:理解“荒漠、奇异”。
⑴学生自由回答首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景色。
⑵提问:什么样的地方可以称荒漠?(强调课文中荒漠指没有水,没有生命的月球。
)⑶请一位孩子起来为我们读一读这句话,其他孩子静静地听,体会体会月球上的“荒漠”。
⑷提问:课文第二自然段用了哪个词语,概括出了月球上景色的特点?(板书:奇异)⑸提问:月球上的景色,让你觉得最奇、最异的是什么?学法提示:如果我们能向刚才那位孩子,抓住课文中重点词,带着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再仔细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相信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读书时,可以在词语下打上圆点,好好读一读,体会体会。
⑹学生再次自渎课文第二自然段,交流读书感受。
(借助登月图片引导学生体会月球天空和表面景色的奇异)⑺指导朗读,师述:在月球上我们能感受到黑夜,又同时能感受阳光,还能感受到那里没有一点生机。
月球上的一切,真是“十分奇异”!(指着板书引导学生说)你能把这种感受送入朗读中,用声音表达出来吗?有感情的读一读,练一练吧。
⑻播放月球景色的课件,师述:你们想亲眼看看月球上奇异的景色吗?让我们看看宇航员从月球上拍回的照片。
《月球之谜》教案(3篇)

第1篇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的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以及未解之谜。
2.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月球奥秘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的基本特征和未解之谜。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挥想象力,探究月球之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月球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收集关于月球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月球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月球的美。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月球有什么了解?想不想知道更多关于月球的知识呢?3. 引出课题:《月球之谜》。
二、新课导入1. 学生自读课文,勾画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讲解生字新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 学生讨论:月球有哪些基本特征?4. 教师总结:月球表面是荒凉、黑暗的,没有大气和水,但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三、探究月球之谜1. 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月球未解之谜。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关于月球之谜的资料。
3. 教师总结:月球之谜包括月球表面岩石的成分、月球是否有生命存在、月球内部结构等。
四、拓展延伸1. 教师展示月球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月球。
2. 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关于月球的故事或诗歌。
五、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月球的基本特征和未解之谜。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表达对月球奥秘的兴趣。
六、作业1. 查找关于月球更多的资料,深入了解月球。
2. 创作一篇关于月球的故事或诗歌。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月球的基本特征和未解之谜,激发了学生对月球奥秘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同时,注重拓展延伸,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关于月球的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调整。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课文《月球之谜》优秀教学设计优秀6篇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课文《月球之谜》优秀教学设计优秀6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以下是细心的小编给家人们收集整理的6篇月球之谜教学设计的相关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月球之谜》教案设计篇一教材简析:《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介绍月球知识的科普的文章,课文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较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
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
这篇课文在写法上很有特色:一段用优美的文字,渲染月光给人们留下的美好印象,不但突出了月亮本身的魅力,而且也和第二段中月面的荒凉形成对比;文章主体是介绍与月球相关的几种难解之谜,其间巧妙地运用疑问句和感叹句,强化了月球的神秘;结尾是开放式的,以“神秘”来概括上面列举的几种谜,与文题相呼应,同时激起读者探索的愿望。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逐步培养学生探索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一是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二是要抓住“谜”字,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本文列举的只是几个关于月球的不解之谜,对于学生来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在学习此类文章时,我认为应大胆地引入一些课外知识,让学生去讨论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估计、神秘、探索”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激发学生探索月球和宇宙奥秘的兴趣。
3.培养学生根据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月球之谜教学设计篇一教材:《月球之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课文。
作者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着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球表面景象,接着列举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
设计意图:遵循“激趣——质疑—探疑”的思路,重点放在激趣和探疑这两部份。
重在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手段去收集、查找、选择、组合信息,在学生学习过程的深入探究、自读自悟,以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有关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探究性学习,大体知道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知道文中写了哪些月球的不解之谜。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球的神秘与魅力。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搜集并整理的有关月球奥秘的资料以及描写月亮的古诗词等。
教学时间:30分钟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谈话:今天能来给我们三(2)班的同学上课,老师感到非常荣欣,为了增进我们之间的友谊,老师有一样礼物要送给大家,请看大屏幕。
(出示描写月亮的诗句)请同学们一起朗读。
导入语: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今天我们来学习《月球之谜》。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学习第二自然段引入:请同学们自由的轻声朗读课文(课件出示问题)1、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在什么时候?登上月球后看到了怎样的景色。
学生汇报:2、过渡:是啊,当我们的宇航员坐上宇宙飞船登上月球,都被这十分奇异的景色吸引住了。
所以他有了更多的疑问。
三、学习月球的不解之谜,鼓励质疑,引导想象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让你的同桌来读课文第3—6自然段,看看宇航员又发现了哪些不解之谜?并用笔画出来。
学生汇报交流:2、学生体会文中第七自然段省略号的作用。
《月球之谜》教案设计优秀14篇

《月球之谜》教案设计优秀14篇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子系统的排列组合具有程序性特点,即诸子系统有序地成等级结构排列,且前一子系统制约、影响着后一子系统,而后一子系统依存并制约着前一子系统。
山草香整理了14篇《月球之谜》教案设计,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收集月球的有关资料,能就资料进行交流并提出问题,培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以及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激发探索宇宙奥妙的兴[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月球的相关资料。
学生:收集月球的相关资料,收集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二创设情境,1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探索月球之谜吧!2昨天,我们望着高高悬挂在夜空的月亮谈了许多美好的遐想,有嫦娥奔月、玉兔捣药。
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把我们的思绪再次带到那无限的遐想中去吧!(课件出示,)二、品读课文、引导探究。
1、出示课件,认识月球。
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迷惑呀。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号"首次登上了月球,大家想不想登上月球去看看呢?让我们随"阿波罗号"登上月球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月球的概况)看这就是月球,和你想象中的月球一样吗?2、扎实训练、指导朗读。
(学习第二自然段。
)(1)想一想:自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这是一个什么世界?(2)谈一谈:生介绍月球上的景色,师引导学生概括月球上的景色。
(4)说一说:语言文字地训练(用"没有。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月球之谜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中列举了有关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月球之谜》教案。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情况,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探索月球和宇宙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以现问题,进出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
1、观看与月有关的图片,读有描写月亮的诗句。
2、引发联想:这是诗人的遐想,你有哪些遐想呢?你较想知道月亮的什么情况呢?(生交流分享)3、引入课题:既然同学们和老师一样,对月球产生了神奇的向往,那我们来学习《月球之谜》(板书),去看看月球上到底是什么样子,有什么?请打开书本93面,带着你想了解的问题,把课文熟读一遍。
二.引导学习:1.文章哪一段介绍了月球的样子?(指名读)2.究竟有怎样的景色呢?请聪明的孩子读成一个词,教案《《月球之谜》教案》。
(十分奇异)(板书)3.谁能说一个与“奇异”意思相近的词?4.那么,月球到底有多奇异呢?指名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情景。
5.这些情景中,你觉得较奇异的`是什么。
生自由发言,师引读――荒漠――文中哪些内容较能让你理解敬请荒漠的意思?请找出来,画上波浪线。
(指导熟读)6.同学们想一睹月球的真面目吗?(出示图片,讲环形山)7.回顾,引出“黑沉沉”ABB式词语。
同学们还能说出几个类似的词吗?(让学生自由发言)引出:挑战自己——用类似的词说说你对月球的印象。
如:金灿灿光秃秃亮闪闪8.引读,用“景色十分奇异”过度到下面的环节。
9.自由读3到6段。
看文中列举了哪几个实验,有什么结果?(引导填表,深入阅读)重点引导学生在第二个和第三个实验中,能提出自己的疑问。
(突破难点)10.引读表中内容,引出"令人费解".谁能用另一个词替换一下"费解".难懂迷惑不解11.是的,令人费解的月球之谜实在太多.那么如果给你一些尘土,你会做个什么实验?(生发挥想像,交流分享,)12.一起读读第七段,你能读懂点什么?一叁.是的,月球之谜实在太多,我们有待继续探索.此时此刻,你对月球有了新的认识,如果你成为第一个上月球的中国人,你此刻正站在月球上,你想对全世界人们说点说点什么?14.总结语.《月球之谜》优质教学设计篇二教材:《月球之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课文。
月球之谜的教学设计模板(通用5篇)

月球之谜的教学设计月球之谜的教学设计模板(通用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月球之谜的教学设计模板(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月球之谜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以及与月球相关的未解之谜;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看图说话:师:先请同学们来看这样一幅画,你看到了什么?媒体出示图片配乐。
学生说。
看到如此美妙的情景,你想到了些什么?学生说。
老师把你们所想到的用一个词来概括──遐想(板书:遐想)师:在黑暗的夜空中,出现的那一轮月亮是那么迷人,引起了我们无限的遐想。
出示句子: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月球是从哪儿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你能来读读这几句话吗?──自己练──你觉得怎样才能读好它?(自言自语,充满想象)──生说──指读。
2、揭题:月亮是那么清幽,那么神秘,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这轮明月,总会激起无限的遐想。
直到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
今天,我们就和作者一起来探索──月球之谜。
二、自读课文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要据老师的要求,自己来读读课文。
要求:1、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划出生词,读准字音。
2、把课文读通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3、找一找,课文写了月球的哪些“谜”?学生自读。
反馈:1、出示词语: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登上、估计、年龄、神秘、探索(小老师领读──齐读)2、课文共几个自然段?我们请一个小组开小火车读。
其他同学仔细听,老师等会要请他评一评。
3、学生根据自学要求评读。
月球之谜课文公开课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月球之谜课文公开课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段:五年级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月球的一些基本知识,如月球的起源、结构、表面特征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月球奥秘的探究能力。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整理信息的方法,增加对月球的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难点: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月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学生分享自己对月球的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查阅含义。
(2)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解答疑难问题。
3. 合作探讨(1)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月球的起源、结构、表面特征等。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讲解。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5.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查阅资料,了解月球的更多奥秘。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月球的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并激发了他们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内容与过程6. 课堂拓展(1)教师出示有关月球的科普资料,引导学生阅读并分享感受。
(2)学生展示自己查阅的资料,分享对月球的了解。
7. 情感升华(1)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宇宙探索的认识和看法。
(2)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并强调勇于探索、热爱科学的重要性。
8.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月球的神秘性和探索价值。
月球之谜教案(优秀7篇)

月球之谜教案(优秀7篇)月球之谜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悬、遐、奥”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14个字,正确读写。
2.朗读课文,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现出月色皎洁、清幽的图片;乐曲《春江花月夜》。
2.为学生印发有关月球奥秘的图文资料。
3.学生收集的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1.导语: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太阳,今天,我们要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
2.(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同学们,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
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就曾问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今天,我们面对着这散发着冷冷清辉的明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她吗?(及时肯定鼓励,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3.嫦娥奔月、吴刚伐桂都是民间传说。
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
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板书课题)。
提出自读要求1.画出生字新词,练习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有哪些难解之谜。
3.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上节课搜集的资料和小练笔,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猜想。
组内交流1.小组长设计形式,检查组内同学的生字、生词认读情况和课文朗读情况。
2.组内同学交流所画出的月球之谜。
3.讨论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关于月球之谜的猜想。
全班交流1.各组选派代表或组员接读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朗读的正确、熟练程度,其他小组注意对生字词的正音。
2.你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a.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如,月球是从哪儿来的?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等等。
b.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
《月球之谜》教案设计(精选14篇)

《月球之谜》教案设计(精选14篇)《月球之谜》教案设计篇1教学内容《22月球之谜》第一课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科书第93页)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14个生字,会认8个二类字。
(2)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激发学生学科学、探索月球的兴趣。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掌握本课14个生字,会认8个二类字。
(2)用“出谜-解谜”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过程,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科学、探索月球的兴趣。
(3)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学会本课14个生字,会认8个二类字。
2.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激发学生学科学、探索月球的兴趣。
教学准备学生课本,练习本教师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太阳的有关知识,了解了它的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今天,让我们再来认识另一个与地球关系密切的星球――月球。
2、板书课题,出示图片。
(22 月球)3、这个月球爷爷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谜,让我们大家探索、研究,大家喜欢吗?板书剩余课题。
(之谜)4、现在,请大家跟老师一起读课题“22月球之谜”。
二、初读课文。
1、现在大家带着屏幕上的两个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①画出生字词,并自由读几遍。
②标出自然段。
2、下面请同学们跟教师一起读课文,注意生字的发音。
三、学习生字。
1、学习需要认会的8个二类字。
①月球爷爷给我们带来了第一个谜,请大家看屏幕――(屏幕出示8个需要认会的二类字)。
②请同学们先试着读一读,看能不能认识这些生字。
③小组内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快速地、准确地认识这些生字。
④小组推荐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给予指导。
⑤游戏:送小兔回家。
2、学习需要写会的14个生字。
①第一个谜同学们研究的特别好,月球爷爷很高兴,又为我们出了第二个谜,大家请看――(屏幕出示14个需要学会的生字)。
课文月球之谜教案(优秀10篇)

课文月球之谜教案(优秀10篇)《月球之谜》语文教案篇一一、导入新课1、交流描写月亮的诗句: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图片,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出示图片)沉浸在这优美的月色中,遥望这轮明月,你想到了哪些关于月亮的诗句?生1: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生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生3: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白。
2、揭示课题:师评价:真棒!月亮也叫月球,它是离我们最近的美丽星球,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它,去探索它的奥秘吧!板书:月球之谜。
3、解题:师:谁来说说你对“谜“的理解?生1:不理解的,不知道答案的。
师:我们把它叫做“疑问”或“疑惑”,月球之谜就是生:对月球的疑惑师:真会思考!带着你的理解齐读课题。
4、齐读课题。
师:读课题有讲究,要让别人知道文章写的是月球的什么?(生齐读)师:还得让别人知道写的是谁的谜?(生再齐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现在就让我们登上月球,去看看那是个怎样的世界!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走向学生注意倾听)2、检查生字词语认读情况。
师:读完了课文,相信下面的词语肯定难不倒你!谁来读给大家听?(1)指一生读。
师评价:读的正确,声音洪亮(2)指另一生读。
师评价:太棒了,值得学习!(3)全班齐读。
3、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要求写的生字)师: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你认为哪个字在写的时候容易出错?你怎样提醒大家?生1:“奥”,是上下结构,上面那一部分不堵口。
生2:“藻”是上下结构,千万不要写成了左右结构。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今天老师引导大家重点学习“幕”“藻”的写法。
(课件出示“幕”“藻”)仔细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1)师在田字格中范写(2)学生练写,注意提醒学生写字姿势。
4、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师: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生:我知道了月球上有很多奥秘。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优秀6篇】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优秀 6 篇】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子系统的排列组合具有程序性特点,即诸子系统有序地成等级结构排列,且前一子系统制约、影响着后一子系统,而后一子系统依存并制约着前一子系统。
我精心为您带来了《月球之谜》教学设计【优秀6 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凸显“以人为本” 、“以读为本”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1、知识目标:会认 8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理解“夜幕降临、悬挂、奥秘、估计、探索、遐想、令人费解”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几种未解之谜。
2、能力目标:能够有声有色的朗读课文;能够根据掌握的材料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行大胆推测、合理想象。
积累一些与月亮相关的诗句。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意识。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相关的几种未解之谜。
以读导学。
powerpoint 简易课件。
资料卡 (每小组 1 份) 。
1 课时1、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
2、拼读课后一、二类字,并能口头组出文中词语,分析自己认为难写字的结构1 遍。
3、朗读“资料袋”内容和老师提供的资料卡各 2 遍。
4、搜集描写月亮的词语和诗句,每人至少 3 个 (句) ,记在课本上。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古诗吗?现在,我给大家带来了几句古诗词,请同学们读一读。
【自己读;指名读 (引导学生要读出诗的特有的味道) 。
】小结:同学们,你们发现了没有,这些诗句中都描写到了什么景物?那么你能说说月亮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吗?【引生交流。
】揭示课题好,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月亮有关的课文,它的题目叫《月球之谜》 (板书,请大家伸出食指,和我一起来书空“球” 、“谜” ,重点指导该字的笔顺和第 8 笔名称。
) 请大家齐读课题。
引生质疑读贵有疑。
读课文时如果我们能够读出问题,就说明我们读得有深度,会思考。
课文月球之谜教案5篇

课文月球之谜教案5篇设计理念表达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表达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融合的教育理念。
目前同学的主体学习地位受到肯定束缚,结合实际状况确定总体设计思路,翻开同学的思路,自主学习。
语文教学要充足发挥每个同学的潜能,培育同学独立考虑、勇于探究的精神,同学只有兴趣盎然,才能在学习中迸发动身明的火花。
公开课教案必需依样画葫芦,以问题为载体,以同学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根底,让同学自已去经受探究的过程,并充足表达自已的观点,真正表达了课堂教学由同学的学习行为生成的特点,从而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这篇课文在写法上很有特色:第一段用美丽的文字,渲染月光给人们留下的美妙印象,不但突出了月亮自身的魅力,而且也和其次段中月面的荒芜形成比照;文章主体是介绍与月球相关的几种难解之谜,其间奇妙地运用疑问句和感慨句,强化了月球的神奇;结尾是开放式的,以“神奇”来概括上面列举的几种谜,与文题相照应,同时激起同学探究的愿望。
教材说明《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科普性的文章。
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学问,可读性强,趣味性强。
同学通过对这个主题活动的探究,进一步了解有关月球的学问,培育同学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以及积极探究的精神。
教学目标1、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熟悉月球,了解月球,争论月球未解之谜。
2、培育同学喜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课前预备1、教师预备:课件、图片、生字卡片。
2、同学预备:概念图作品、学习网站、梦想画、神话传奇。
教学时间40分钟。
教学过程师:上课。
生:(起立)上课语:小语文,语文课,大家一起来上课。
语文课,小语文,欢乐语文伴同俺。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世界上有很多新颖的东西,教师这里也有,看前面的图画,谁能告知俺她是谁?她和谁在一起?预备做什么呢?(出示课件)生:嫦娥,还有玉兔。
师:那她们预备做什么呢?要去哪呢?生:月宫。
师:那月宫是哪啊?生:月亮。
月球之谜课文公开课教案

月球之谜课文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月球之谜》。
(2)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概念。
(3)了解月球的基本概况和一些未解之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来探究月球之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天文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月球之谜》。
(2)掌握月球的基本概况和一些未解之谜。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月球科学术语的理解。
(2)对月球未解之谜的深入探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月球。
(2)简要介绍月球的基本概况,激发学生对月球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月球之谜》。
(2)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月球的基本概况和未解之谜。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概念。
(2)每组选取一个未解之谜,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解决方案。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概念。
(2)针对各组的探讨结果,进行点评和讲解。
5. 练习与拓展:(1)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巩固课文内容。
(2)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探究月球未解之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 学生对月球基本概况和未解之谜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如提出的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月球之谜》。
2. 月球相关图片和资料。
3. 课堂练习题和作业。
4. 多媒体设备。
六、教学准备1. 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月球图片、视频资料等。
2. 准备相关月球科普资料,以便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
3. 设计好课堂讨论和练习题,以便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月球之谜。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月球。
月球之谜课文公开课教案

月球之谜课文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课文中所涉及的月球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月球奥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月球的起源、结构、表面特征等。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天文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乐于分享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月球的基本知识。
2. 课文中所涉及的关键概念和原理。
三、教学难点1. 月球的起源和形成。
2. 月球表面特征的形成原因。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完成课前预习,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
2.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月球的奥秘。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讲解。
4.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月球的特征。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月球之谜》课文。
2. 课件:月球图片、视频资料等。
3. 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月球,激发学生对月球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月球的奥秘。
4.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月球的起源、结构、表面特征等。
5. 实例分析:教师展示月球探测器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月球探测的历史和成果。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月球的基本知识和奥秘。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思考题和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堂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等,了解学生的参与情况。
2. 学生理解度:通过课堂提问、练习题等方式,检验学生对月球知识的理解程度。
3. 学生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球之谜公开课教学设计
月球之谜公开课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1.带生字的词语卡片。
2.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
3.学生查找有关月亮的资料,可以是有关月亮的故事、诗歌或知识。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2.观看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相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能解释的请学生解释,不能解释的,指导学生边学课文边理解。
4.游戏:猜一猜。
从学生的描述中猜测他讲的是哪个词语。
三、整体感知,展示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中提到的未解开的月球之谜和已解开的.月球之谜。
2.找出你最想读的段落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让你的学习伙伴也对它感兴趣。
3.小组合作,展示朗读。
四、理解词语,书写生字
1.读课文过程中,相机指导理解词语。
2.指导书写词语“悬挂”“奥秘”“努力”“估计”中所含生字:悬、奥、努、估。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小组合作,探究感悟
1.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习。
(1)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
(2)我们要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
(3)让我们合作划出重点词句;
(4)你所选择的月球之谜是否已解开?
2.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鼓励学生积累。
3.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时,请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教师指导朗读。
三、拓展延伸,鼓励质疑
1.课文中提到了许多有关月球的知识,还有令你费解的吗?(鼓励学生质疑)
2.你所提的问题人类是否已经解开?
如有学生知道可当堂解决,如不了解,鼓励学生课余查阅资料。
四、指导写字
引导学生比较“菌”“藻”,书写“菌”“藻”“项”“遐”。
五、积累词语
鼓励学生课余把词语表里的词语及课文中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