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及心得体会之林黛玉(精选多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读后感之林黛玉(精选多篇) 第一篇:《红楼梦》读后感之林黛玉
《红楼梦》读后感之林黛玉
一次偶然的邂逅,翻开了《红楼梦》,于是我认识了她——林黛玉。
她,让我深深的震撼,宝黛空前绝后的爱恋,流传千古,被世人妄加褒贬。
普天之下,又有谁有这资格呢?从那以后,黛玉的影子就荡漾在我心里,来来回回,隐约中似乎听到她娇弱的喘息,脑海里是她伤感的容颜,带着一分憔悴却万分迷人。
她落泪,因为只有放纵的哭过后才会更舒展,笑容才会更加绽放。
闭上眼仿佛看见了他那柔情似水的眼神,闪烁着点点泪光,让人沉迷其中,为之动情,不能自拔。
常听人评价黛玉“小性子”甚至“心胸狭窄”,可我不这么认为!因为在这背后,只是因为她太在意宝玉了,因为爱的深、爱的切,所以不能不介意。
我总觉得宝玉给黛玉的时间太少,黛玉的心太细腻,而宝玉却体会不到。
诗,是她美丽的灵魂,是她精神的寄托。
每当读到她的诗,总有振人肺腑的感觉,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把尖锐锋利的刀,深深地插入了读者的心里,让人有至窒息的幻觉,无形之中像是有谁掐住了自己的喉咙,挣脱不了的伤感,只能不情愿地放下书,让自己慢慢地清醒过来。
记得她的《葬花词》:“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
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读完后像是被万箭穿心,肝肠寸断般的阵痛。
她的泪,像涓涓细流一样潺潺流动,汇聚成一泓清泉,澄清着她的悲剧。
她哭泣,因为她太委屈,她是悲惨的、是值得人们怜悯的,她和宝玉的爱情在那样的社会是不被容许的。
她对宝玉太痴情,她一生无限伤感,然而临终前她笑着喊“宝玉,宝玉……”然后她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虽然她的故事结束了,但是给我留下了万千思念,合上书想要把这份内心的尘埃封住,但一闭上眼,那段应该被禁锢的伤感像尘埃一样在空中飞扬、旋转、舞动……
第二篇:浅析《红楼梦》之林黛玉
浅析《红楼梦》之林黛玉
在我眼中,林黛玉是《红楼梦》的女一号,而她,也是曹雪芹十分喜爱和同情的一个人物,曹雪芹在塑造这个形象的时候花了大量的心血,这个形象是非常丰满的,读完《红楼梦》,一个活生生的林黛玉已跃然纸上了。
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浅析林黛玉:
第一,身体虚弱、郁郁寡欢对黛玉的影响;
在林黛玉进贾府之后,众人见她身体虚弱,因问:“常服何药,如何不急为疗治?”黛玉道:“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
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
”由此可见她从小身体就很弱,只能靠吃药来维持生命。
黛玉用诗词来宣泄自已的离情别绪。
她所写的诗句多是些哀伤的,想到的往往是死、老、分散、衰败。
在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中,湘云和黛玉在月夜作诗,湘云作了上句:寒塘渡鹤影,黛玉对了下句:冷月葬花魂。
在《葬花吟》中她这样写: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在《秋窗夜雨夕》中,她写道: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入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所以,身体上的先天虚弱,导致黛玉对事物的反应比较消极,遇事总从反面考虑,这更加导致了黛玉在思维方式上极为消极和被动。
人的气质和性格是息息相关的,某种气质更容易形成某种性格,如多血质的人——薛宝钗,乐于助人,活泼好动,而黛玉属于抑郁型,这种气质对她性格的形成起到了奠基的作用,这使得她“喜散不喜聚”、“喜静不喜动”。
大观园中的女儿们知道她天生气质如此,对她也就不过分地苛求了。
这些姐妹们中,喜欢宝钗的多于喜欢黛玉的,每次湘云来贾府,总是找宝姐姐玩,而不会首先去找林妹妹,这使得黛玉与别人的社会性的交往逐渐减少,也促成了她更加忧郁的性格。
第二,父母双亡对黛玉的影响;
在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中,当看到宝姑娘在母亲怀里撒娇时,黛玉流泪叹道:“他偏在这里这样,分明是气我没娘的人,故意来刺我的眼。
”在“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一回中,林如海这样对黛玉说:“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顾盼之忧,何反云不往?”黛玉听了,方洒泪拜别。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孩子性格的形成与亲子关系息息相关。
黛玉7岁时失去了母亲,11岁时失去了父亲,前者发生在她的学龄期,后者发生在她的少年期,此时正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她心灵又是两次重大的冲击。
孤苦零丁,不得不背井离乡,寄人篱下。
黛玉是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这时她才七岁,一个七岁的孩子就背井离乡,远走他方,这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一个“自已身世不幸”的情结。
因此,父母过早的相继辞世,对黛玉有着重大的影响。
第三,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对黛玉的影响;
林家原来是很兴旺的:小说中这样描述: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本贯姑苏人氏,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
起初时,
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
之后,林家却支庶不盛,子孙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没甚亲支嫡派的。
在当时充满着人情世故的社会中,人的价值是与他的家族地位联系在一起的。
封建社会的婚姻观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
而宝玉,是贾家的命根子,怎么会让她与一个体质虚弱、家道中落、死守着“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信条的女子结婚呢?黛玉对于宝玉所属的家族而言,毫无利用价值。
如在富裕环境中长大的人,性格中可能就比较有优越感,而家庭的衰落就可能给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带来自卑感。
黛玉的家道中落,不仅直接冲击着她的心灵,也间接影响着她与宝玉的爱情。
第四,痴情与叛逆的性格对黛玉的影响;
黛玉叛逆的性格是《红楼梦》中,最激动人心、催人泪下的。
在她的身上,有一种对于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初步民主主义思想追求的力量。
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她不仅才学横溢,学识渊博,而且如醉如痴地沉浸在艺术的境界,竟把《西厢记》、《牡丹亭》中的"淫词艳曲"引为酒令。
对于贾府的"混世魔王"、"祸胎孽根"、贰臣逆子贾宝玉,竟引为知音,结为同心,从思想到行动都对他予以支持。
在大观园里,仅她不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道",从不说这些"
混帐话"的,所以"宝玉深敬黛玉"。
在她的身上,闪烁着诗意和理想的光彩,充满了叛逆的精神,使她从根本上有别于历代的才女。
黛玉在世人眼中是悲剧的,无论从她的身世、性格,还是从当时的社会环境上看,都不可能赋予黛玉童话里公主与王子般美好、幸福的结局,因为家庭观念、封建宗法思想,是不可能容忍她和宝玉的爱情开花结果,一个痴情女子面对看不见未来的爱情、奈何她再博学、再聪明,也终将敌不过整个社会的思想禁锢,悲
剧的结局是必然的。
我眼中的黛玉是任性霸道的、纯真可爱的、不畏强权的。
因此,她的痴情与叛逆决定了黛玉的悲剧人生。
第三篇:《红楼梦》读后感——林黛玉薛宝钗人物比较
《红楼梦》读后感——林黛玉薛宝钗人物比较
林黛玉薛宝钗可谓贾宝玉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红楼梦》读后感——林黛玉薛宝钗人物比较。
从宝玉梦游太虚,得知“金陵十二钗”正册的头一首诗开始就注定了贾宝玉和林、薛这辈子都脱不了干系。
正册上的畿语是这样说的:“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这是曹雪芹第一次将二人的命运联系杂一起。
“玉带林中挂”预示了林黛玉孑然一生,孤单飘零;“金簪雪里埋”注定了薛宝钗一辈子葬送在封建社会中,不得其所。
一代人,三缕魂,纠缠解不得,宿命人奈何?三人的名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躲不过,也逃不过。
一个是潇湘无暇,一个是蘅芜仙葩
在贾宝玉眼中,林黛玉是一个这样的人:“两湾似蹙非蹙罥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娴静似皎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弱女子,病美人,可怜可爱。
而薛宝钗:“头上挽着漆黑有光的髻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
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面若银盆,眼如水杏。
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守云拙。
”标准的贤妻良母的形象,是大家闺秀,气度不凡,更是封建社会中男性的择偶标准。
也许是因为如此,令后来贾母更喜欢宝钗而非黛玉。
黛玉就像一个瓷娃娃,让整个贾家疼着、惜着;宝钗就像一块翡翠,高贵得体,她的雍容华贵、细心聪明能为贾家撑起半边天。
论外貌,两人都是绝世佳人,但论气质,则黛玉则活出真性情,做事只随着性子,不愿巴结,不愿讨好,孤高自傲。
宝钗则处事圆滑,做事得体,言行举子顾全大局。
在封建社会中,无疑宝钗的性子更胜一筹。
芙蓉傲岸芳自赏,牡丹雍容人皆怜
有那么一回,在贾宝玉的处所“怡红院”里林、薛都得了一句判词。
林黛玉是:“莫怨东风当自嗟”即“芙蓉花”。
薛宝钗的判词是:“任是无情也动人”即“牡丹”。
芙蓉没有艳丽(请继续关注)的色彩,没有扑鼻的芳香,那般的清高,那般的孤清。
牡丹则是富贵的
象征“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牡丹的华丽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富贵人家都爱上了这群芳之首——牡丹。
黛蓉,宝钗如牡丹,是再适合不过的了,读后感《《红楼梦》读后感——林黛玉薛宝钗人物比较》。
看《红楼梦》的人都知道,林黛玉说话只随着性子,不管别人爱不爱听,她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有时不但不讨好别人甚至为了逞一时之能而出口伤人甚至是伤害了好友,而已她还容不得别人说她的半点不是,动不动就闹得梨花带雨。
她之所以性情孤僻,与她的童年有很大关系,黛玉三岁时,一个瘌头和尚让她除了父母外不见他人方可平安了一世。
虽然,林家人对和尚的话不太在意,但也养成了黛玉不喜热闹的性格。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拢空月痕。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黛玉所做之诗无不透露着忧郁的气息,引宝玉之花便是:“林妹妹曾经离丧,作此哀音。
”黛玉幼年丧母,继而丧父,又岂能不悲?相比之下,宝钗与人随和,稳重和平,就像王夫人逼死金钏儿一事上,宝钗不仅为王夫人解脱,还想出了用财物打发金钏儿家人的法子,宝钗将她圆滑的处事手段展露无遗。
平时对待下人也是松紧有度,记不过亲也不过疏,“事不关己不开口”明哲保身。
宝钗幼年丧父,还有一个不长进的兄长,硕大一个薛家全靠她与母亲苦苦支撑,如此环境下长大的宝钗岂能不精明能干?宝钗曾说她与黛玉是一样的,在贾家他们同是寄人篱下,虽宝钗有母有兄,但不长进的兄弟有无又有何区别?但她们
又是不一样的,一个观看人情世道、春月秋风,一个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她们的性情又怎能相同呢?
命途多舛谁能异?
黛玉与宝玉是青梅竹马,两人朝夕相处,暗生情愫。
但宝黛两人相爱却不能相守,最终成为“宝二奶奶”的是比黛玉迟来且关系更疏的宝钗。
因为贾家一直爱惜着黛玉,将她捧在手心,但是终有一天他们倦了、厌了,贾家终于意识到他们想要的不是一个精致的花瓶而是一个精明能干、能够保住家业兴旺的主家母。
命运的路线偏生不按两人的想法而行,两人都是得不到他们想要的结局。
一个泣前尘,一个叹无缘;一个魂散销香(谐音:潇湘),一个独守怡红(注:怡红院乃贾宝玉居所),她们的缘起缘灭都因一个宝玉。
宿命依旧是宿命,躲不过,逃不过。
有人说黛玉和宝钗都是封建“齿轮”下的牺牲品,牺牲的是幽魂,葬送的是幸福。
或许贾宝玉的出家也有一大部分原因起于二人。
许是黛、钗使他看破功名利禄、勘破红尘。
他们的结局,谁也不能怨,谁也不能恨,他们是一个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的宿命,躲不过,也逃不过。
第四篇:《红楼梦》之读后感
好棒的诗!虽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可就是莫名的喜欢上了,听了一遍就记住了。
一直以来,对红楼梦颇有好感觉得乃四大名著之一,再怎么说也是很棒的,可是不论是看书还是看电视都没能从头看完过,近来有时间就用了几天时间,从头给看了一遍,今天下午看的结局,完了之后心里空空的,不知道该干嘛,坐那儿楞了一会儿,什么都不想干。
是为剧情而悲哀吗?还是为明天就要离开家去学校而不舍?或许由于二者兼有之才导致这种心情吧!
不知道是我思想叛逆还是理解能力差或者等等原因,我总是不能理解书本上的一些评价,在学到关于红楼梦的知识时,课本上总是把王熙凤描绘成一种心狠,毒辣,无恶不做的大坏人。
就在准备看这个电视前就想看看他如何坏,在我看来,她的确好使坏心眼儿,可是她圆滑,遇事沉着冷静,有主见,在管理方面有魄力,这是他的优点,她的缺点是他不得人心,只知道搞好上级关系可是却忽视了下级,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殊不知,谁能确保自己就一定顺利平安永远得到上级的赏识,一旦翻船下面的这些人就会把你搞垮。
对于我们现在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教训,所以看完红楼梦之后,我并没对王熙凤这个人有多大看法,尤其是在他们被抓后,她求刘姥姥救巧姐然后跪那儿忏悔,我觉得她是值得原谅的。
反而让我讨厌的想劈了他的是贾雨村,或许你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再或许你说贾雨村人家也有自己的报负!可是我就不能说服自己去喜欢这个人物,他的恩将仇报行为令
我恶心!我确定在下次看的时候有提到他的片段我会马上跳过!我知道在对这个评价上由于我的个性有一些局限性,但是我断然接受不了恩将仇报,忘恩负义的人,在我生活当中亦是如此。
第五篇:红楼梦读后感之王熙凤
红楼梦读后感之王熙凤
《红楼梦》的四大主角儿是宝、黛、钗、凤,而在《红楼梦》众多人物中,塑造得最鲜活、最生活化又最出彩的是?凤辣子?王熙凤。
已故红学家王昆仑先生这样评价凤姐:《红楼梦》的读者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
如果把王熙凤这一人物从书中抽了出去,《红楼梦》全部故事结构就要坍塌下来。
王熙凤是云南郡王的女儿,也算是仕宦之家,有些来头,可惜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赝品,半字不识,由于是贾政之妻王夫人的侄女,嫁到贾府成为贾琏的妻子,这段婚姻对贾家来说到底是富还是祸呢?王熙凤一出场的时候,贾母说?这是我们南省的泼皮破落户,你叫她‘凤辣子’就是了?,?凤辣子?是贾母对王熙凤的昵称,可以说是一种爱称吧。
在贾府,除了贾母谁都不敢得罪她,为什么?就因为在这个狗仗人势的地方,贾母是最大的,她喜欢凤丫头,谁敢说不字,更何况又是王夫人的侄女,也有人照着,再加上她的聪明能干,做事干脆俐落,对待下人一丝不苟,可以说正是因为王熙凤的存在,贾府才能
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着繁华的景象,但也可以说是贾府给了王熙凤施展才能的舞台。
历来融化在中国女性人格中深入骨髓的从属意识,在王熙凤身上相对弱化,不仅可与男性争驰,甚至还能居高临下。
王熙凤不仅才识不凡,并且具有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欲望。
这一切,当向男性中心的社会示威时,我们觉得很痛快,扬眉吐气;当她为所欲为,算尽机关,为无限膨胀的私欲践踏他人乃至他人生存权利时,又不能不使人心寒、深恶痛绝。
这二者交织、纠结、迭合而形成了一个所谓?凤辣子?的中国女性性格的奇观。
我们说王熙凤性格的某些素质在今天的?女强人?身上复现,同样,其演化为某些毫无教养的泼妇无赖,也不足为怪。
王熙凤在《红楼梦》中的地位,假如说,我们把王熙凤这个人物从《红楼梦》里面抽掉,那么《红楼梦》的艺术结构就要坍塌,她有一种支柱的作用,还可以说是一种聚焦的作用,或者说是一种辐射的作用。
因为《红楼梦》不单是写宝钗黛的爱情婚姻,他还写这么大的一个家族,这么四百多个人物,那么你设想,如果没有了王熙凤,这个书会怎么样。
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把贾府中长幼、尊卑、亲疏、嫡庶、主奴等等关系的错综交织比作一张网的话,王熙凤这个人物就处在一个相对中心的位置上。
她要同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所谓上
有三层公婆,中有无数叔嫂妯娌兄弟姐妹以至姨娘侍妾,底下有大群管家
陪房奴仆丫环小厮等等。
凤姐同其中任何一个人物或者联结、或者矛盾、或者又联结又矛盾的这样的关系,都是某一种社会关系的反映。
在凤姐身上概括了各种各样的矛盾,不能看成是一种很琐碎的、一种家长理短的那种家务事。
因为在中国封建的宗法社会里,家国是同构的,历来一脉相通,家是国的一种简化的形式。
封建帝王?家天下?内的权势消长、朋党倾轧、派系争斗,它的雏形、它的胚胎都可以在家族里面看到。
所以从王熙凤,以她为焦点,或者说她辐射出去的种种矛盾,就是给人一种纵深感,不能够就事论事的看成是一种家族的矛盾。
在处世应对中,凤姐像一个高明的心理学家,她非常善于察言观色,辨风测向。
常常是这样的,对方还没有说出口呢,她已经猜到了;对方刚说,她已经办了,这种例子是很多的。
林黛玉出场,刚进贾府,王夫人说是不是拿料子做衣裳呀?凤姐说?我早都预备下了?。
对待不同的人,对待不同的对象,凤姐也有不同的语言。
因为凤姐是个当家人,要和各色人等打交道,交接对应,凤姐能够分寸得宜,不卑不亢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那个语言的艺术也是值得我们来欣赏,来体味的。
举一个熟悉的例子,刘姥姥一进荣国府,往往我们认为很熟了,不经意就看过去了,刘姥姥第一次进荣国府来打抽丰,凤姐怎么样来接待刘姥姥?怎么样说话呢?凤姐要揣摩对方的身份,彼此的关系,刘姥姥是一个年高积古的农村老太太,她跟贾府并不沾亲带故,不过是偶尔来走动,那么也不能够简慢。
凤姐揣摩对方的身分和彼此的关系,神态之间凤姐的那种高贵,矜持自然可以看出来。
但是她说话还是很得体的,说出来的话既有谦词,?我年轻,不大认得,也可不知是什么辈数,不敢称呼?,知道自己是小辈,说自己家里?不过借赖着祖父虚名,作个穷官儿?;同时呢,又告艰难,?外头看着轰轰烈烈的,殊不知大有大的艰难去处?,这句话很有名了,被引用甚至在国际关系里头被引用,?大有大的难处?这是凤姐的话,她就说?不过是个空架子?,就是说既有谦词,又告艰难,而且还不乏人情味,她说,?亲戚之间,原该不等上门来就有照应才是,你又是第一次开口,不好叫你空手回去,如果你不嫌少,这二十两银子你暂且拿了去?。
你看这样一些语言,这样的接待。
这次接待,凤姐是请示了王夫人的,她的语言应该说符合既不热络又不简慢、既不丢份又不
炫耀的原则,还是很得体的,可以看作一个豪门当家的人,看作一个上对下即凤姐接见打抽丰的穷亲戚的例子。
再举一个下对上的例子,凤姐怎么样对待那些宫里来的太监。
宫里的夏太府打发小太监来借银子,他怎么说?他说,?夏爷爷买房子,
短了二百两,上回借的一千二百两等年底再还?,说是借贷,其实是一种勒索。
凤姐在此之前,她听说太监来了,就叫贾琏先躲起来,自己出面来应付,这个方面贾琏是不如凤姐的,贾琏不灵,要凤姐出马。
小太监说了这话之后,凤姐怎么说啊?那个小太监说借一千二百两没的还,等年底再还,凤姐接口就说,?你夏爷爷好小气,这也值得提在心上,我说一句话,不怕他多心,若都这样记清了还我们,不知还了多少了,只怕没有,若有,只管拿去。
?一面说这话,一面打发人把自己的首饰拿去押了银子来开发那个小太监,他不是要二百两嘛,那么让他拿走。
刚才我举的凤姐这几句话,看上去并未得罪夏太监,其实这个话还是软中有硬,绵里藏针的。
它有一种警示,就是说像这样名为借贷实为敲诈。
她说,?若都是这样记清了,都不知还了多少了?。
而且她一方面命人去抵押,就是预告我这个府里头已经被掏空了,我要靠典当度日了。
所以凤姐就会这样的应对宫里来的太监。
所以凤姐这个人,她还真具有当外交使节和公关经理的潜能。
这是凤姐的这个语言才能,同是凤姐这个主体,对不同的人,各色人等,她都能够分寸得宜、不卑不亢地应对。
王熙凤的结局,既是确定无疑又是众说纷纭的。
说确定无疑,就是其结局必定是惨痛的悲剧,从小说对凤姐全部艺术描写所展示的性格逻辑和生活逻辑来看是如此。
书中早已明示:?机关算尽太聪明,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