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淀粉和油脂

医用化学医用化学基础期末试题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医用化学基础期末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钾的摩尔质量为( )( ) A.39 B.39g C.39mol D.39g/mol 2、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 A.二氧化碳 B.醋酸 C.氯化钠 D.醋酸钠 3、已知成人的胃液的 pH=1,婴儿胃液的 pH=5,成人胃液中的 [H + ]是婴儿胃液[H + ]的( )( ) A.4倍 B.5倍 C.10^-4倍 D.10^4 倍 4、 75%的消毒酒精,是指( )( ) A.100ml 水中含75ml 酒精 B.100克水中含75ml 酒精 C.25ml 水中加入75ml 酒精 D.100克水中含75克酒精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

5、血液中主要缓冲对是()() A.H2CO3 -NaHCO3 B.H2PO 4-—HPO42- C.HAc—NaAc D.NaHCO3 - Na2CO3 6、下列化合物属于有机物的是()() A.硫酸 B.盐酸 C.硝酸 D.醋酸 7、下列溶液具有缓冲作用的是()() A.HAc-NaHCO3 B.NaOH-NaCl C.HCl-NaCl D.HAc —NaAc 8、醇的官能团是()() A.羟基 B.羧基 C.氨基 D.羰基 9、某溶液[OH- ]=0.0001 mol/L,则溶液()() A.PH=0 B.PH=0.0001 C.PH=4 D.PH=10 10、下列各组物质,能作为缓冲对的是()() A.NaCl - HCl B.NH 3·H2O- NaOH C.Na 2 HPO 4 -NaH2PO 4 D.Na 2CO3 -H2CO3 11、酯的水解产物是()。() A.羧酸和醛 B.羧酸和醇 C.羧酸和醚 D.羧酸和酮

8.2 淀粉和油脂 教案

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二节淀粉和油脂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如何用简单的实验方法检验淀粉、葡萄糖。 ⑵知道淀粉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和增强对生命活动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任务分析 1、起点能力:学生对淀粉、葡萄糖有一定的认识。 2、教学重点: ⑴知道食用淀粉的重要性。 ⑵了解葡萄糖的组成、物理性质和它在体内缓慢氧化为生命活动提供热量和能量的重要意义。 ⑶了解葡萄糖的来源。 ⑷学会用碘水(或碘酒)检验淀粉。 ⑸了解葡萄糖的特性,知道检验葡萄糖的方法和现象以及这一方法的应用。 ⑹认识富含油脂的食物以及常见的油脂。 ⑺认识油脂的分类方法,油脂的组成以及对生命活动的作用。 3、教学难点: ⑴了解葡萄糖的生成。 ⑵认识淀粉或纤维素与葡萄糖之间的相互转化。 ⑶知道酿酒中物质的转变。 ⑷认识碳水化合物的概念。 ⑸学习油脂的提取。 4、课型:观察与思考 5、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淀粉和葡萄糖 【你知道吗】我们一日三餐中的主食大米和面从那来? 【教师讲述】它们是来自绿色植物,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交流与讨论】谈谈对光合作用的了解 【小结】绿色植物在太阳光照射下将CO2气体和水合成葡萄糖 光能 6CO2 + 6H2O C6H12O6 + 6O2 叶绿素 绿色植物可将葡萄糖转化为淀粉或纤维素。 【交流与讨论】你知道吗人为什么要吃饭? 【教师讲述】一日三餐中的主食大米和面含有淀粉,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与水作用转变为

葡萄糖,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并放出能量 C6H1206+602→6CO2+6H20+(能量) 葡萄糖、淀粉、纤维素等有机化合物属于糖类,习惯上称为碳水化合物。 【活动与探究】如何检验淀粉和葡萄糖 实验1:淀粉的检验方法 淀粉与碘水(或碘酒)作用呈现蓝色 实验2:葡萄糖的检验方法 葡萄糖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至沸腾生成红色沉淀 【总结】碳水化合物 【板书】淀粉和葡萄糖 1、光合作用:光能 6CO2 + 6H2O C6H12O6 + 6O2 叶绿素 2、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并放出能量: C6H1206+602→6CO2+6H20+(能量) 3、淀粉的检验方法 淀粉与碘水(或碘酒)作用呈现蓝色 4、葡萄糖的检验方法 葡萄糖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至沸腾生成红色沉淀 第二课时油脂 【交流与讨论】富含油脂的食物以及常见的油脂。 【教师讲述】油脂由碳、氢、氧组成。常见的有牛油、猪油、奶油、花生油、豆油……呈固态的动物性油脂叫脂,如猪油等;呈液态的植物性油脂叫油,如豆油等。油脂在人体内氧化分解,释放热量。 【拓展视野】学生阅读了解 【总结】油脂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如何为专业课服务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如何为专业课服务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学生不仅要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专门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还要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要处理好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既要突出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清楚地认识公共基础课在新的教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找准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结合点,树立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理念,是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师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高职公共基础课是高职院校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任,是学好专业课的前提和必备条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风范和爱岗敬业品质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公共基础课必须成为专业课的基石。因而,公共基础课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发挥基础性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然而,由于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上沿袭学科教育模式,过分追求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其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等没有体现出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特色,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能力

的培养,造成了公共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脱节现象。因此,公共基础课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公共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新理念。 我部承担了全院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体育与健康、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应用文写作、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等十几门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同时还负责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学院运动会、体育活动的组织、协办工作。自成立以来,始终以教学工作及教学改革为核心、教学质量为目标、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素质教育为基础,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为一体,教学科研相结合,同时坚持为专业教育服务、为素质教育奠基,夯实基础,全面提高学生德、智、体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我部非常重视开展公共基础课教研活动,在公共教学部的全体教职员工中树立并强化“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的意识,强化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理念,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与时俱进,提高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质量。 一、积极开展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教学改革。 1、更新公共课教学观念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文件精神,按照学校的总体部署,我部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工作中作风严谨务实,积极更新公共课教学观念,把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落实到教学工作中。我们根据学院课程设置的状况,认为公共基础课教学要为专业课教学服务,公共基础课要

中职医用化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 《医用化学》课程考试卷(A 卷) 专业: 年级: (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内容2页,空白纸0页)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2分,20题,共40分)。 答 卷 (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将答案的字母填入表格内) 1.某粒子用R Z A 表示,下列关于该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含质子数为A-n B.所含中子数为A-Z C.所含电子数为Z+n D.质量数为Z+A D.中子数为A-n 2.下列不属于同位素的是() A. C 612与C 613 B. H 11与H 12 C. O 816和O 818 D. Na 1123和K 1939 3.一般情况下,稳定的原子最外层含有的电子数为() A.1个 B.4个 C. 6个 D. 8个 4.某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和小于8,它是() A.锂 B.铍 C.氦 D.钙 E.氧 5.短同期金属元素甲至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丙<丁<戊 B.金属性: 甲>丙 C.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 D.最外层电子数:甲>乙 D.非金属性:丙>丁>戊 6.下列有关摩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摩尔是物质质量的单位 B.摩尔是物质数量的单位 C.摩尔是物质重量的单位 D.氧气的摩尔质量是32g E.氢气的摩尔质量是2g/mol 7.下列物质各1mol,质量最大的是() A. H 2O B. CO 2 C.O 2 D.NH 3 E.N 2 8.下列各物质质量相同时,物质的量最少的是() A. H 2O B. H 2SO 4 C. NaOH D. Na 2SO 4 E. H 2 9. 大量输液时,必须使用()溶液 A. 等渗溶液 B. 高渗溶液 C. 低渗溶液 D. 缓冲溶液 E. 生理盐水 10. 静脉注射0.9g/L 的NaCl 溶液时,红细胞会()

第二节 淀粉与油脂

第八章 第二节 淀粉和油脂教案 1 第二节 淀粉和油脂 知识点一 淀粉与维生素 一、淀粉 1、 来源:人们通过吃饭、可以从大米、面粉、玉米、土豆等主时钟摄入淀粉等营养物质。淀 粉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种子或块茎里,其中谷类含淀粉较多。例如,大米中淀粉约80%,小麦约含70%,马铃薯约含20%。淀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 2、 组成:淀粉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淀粉的化学式为 。 3、性质:淀粉是一种 、 、 的粉末状物质,不溶于冷水。在消化过程中,它经人体内酶的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逐渐转化为葡萄糖。 4、检验:淀粉溶液遇碘水或碘酒( )作用呈 。 二、纤维素 1、来源:草木、庄稼秸秆、青菜和水果中含有纤维素。 2、组成:纤维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纤维素的化学式为 。 教材第74页你已经知道什么? 知识点二 葡萄糖 一、葡萄糖的存在 葡萄糖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很广泛。例如,它广泛存在于葡萄和其他代甜味的水果里,蜂蜜里也含有葡萄糖。淀粉等食用糖类在人体中能转化为葡萄糖而被吸收。正常人血液里要维持一定浓度的葡萄糖,叫做血糖。如果人们摄入的这些化合物不够,就会造成血糖含量降低,人就会出现 、 、 、 等症状,医学上成为低血糖需要注射葡萄糖。 二、葡萄糖的性质 葡萄糖是一种有 、 的 固体,化学是为 。 在人体组织中,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为二氧化碳为和水,同时放出能量,供机体后动和维持恒定提问的需要。化学方程式为 。 在人类食物所攻击的总能量中,有60%~70%来自糖类。 三、葡萄糖的检验 取一支试管加入2mL 10%的NaOH 溶液,滴加5%的硫酸铜溶液4~5滴,立即加入2mL10%的葡萄糖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 现象: 。 [注意] 由于氢氧化铜易变质,所以要使用新制取的氢氧化铜。在此试验中NaOH 溶液要过量,否则会影响实验效果。利用此反应可以检验某人的尿液,从而确定此人是否换糖尿病。 [练习] 实验室里检验葡萄糖的试剂是 溶液和 溶液,当这两种溶液相遇时,会产生 色沉淀,再加入葡萄糖,加热至沸腾,会发现 色沉淀变为 色沉淀,利用这一现象检验葡萄糖的存在。 知识点三 糖类 糖类又称 。它由 三种元素组成的,是为人体提供热能的三种主要营养素中最廉价的营养素。 、 、 等物质属于糖类。 [练习]糖类是人类从食物中摄取的主要营养成分之一。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糖类的是( ) A 、油脂 B 、葡萄糖 C 、蔗糖 D 、淀粉 知识点四 酒精和甲醇 一、 酒精 二、甲醇 甲醇的化学是为 ,有 。工业酒精中含有少量的对人体有害的甲醇,因此绝对禁止用工业酒精配制饮用酒和调味用的酒。饮用含甲醇的酒会造成 、昏迷、 甚至 的严重后果。 知识点五 油脂的分类及组成 人体内的脂肪储备着丰富的热能,一个人如果活动量小,热量消耗就少,体内积累的脂肪就多;如果摄入的碳水化合物过多,剩余部分也会转化为脂肪;如果摄入的食物提供的热量不足以供给活动的需要,体内的脂肪就会被消耗。

第8章第2节淀粉和油脂(第1课时)教案-江苏省洪泽湖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8章第2节淀粉和油脂--------第1课时备课时间:月日上课时间:月日课型: 【教学目标】 1、知道食用淀粉的重要性。学会用碘水(或碘酒)检验淀粉。 2、了解葡萄糖的组成、物理性质和它在体内缓慢氧化为生命活动提供热量和能量 3、了解葡萄糖的来源、特性,知道检验葡萄糖的方法和现象以及这一方法的应用。 【教学重点】 1、了解葡萄糖的生成、认识淀粉或纤维素与葡萄糖之间的相互转化。 2、知道酿酒中物质的转变、认识碳水化合物的概念、学习油脂的提取。 【教学仪器】饭粒、饼干土豆片,白糖、青菜、食盐、棉签、碘水、碘酒。 【教学过程】 引入:昨天了解一些简单的有机物,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些食品中的有机物。 [学生活动]:阅读P74-75 [老师提问]:通过阅读,有收获的同学(不论多少)请举手。 一、淀粉:存在于:大米、面粉土豆,粉丝、山芋等食品中 1.来自于光合作用 2.在体内的代谢过程:葡萄糖在小肠里吸收后进入血液,由血红蛋 白分子输送人体各组织 文字:淀粉+水-------葡萄糖(人) 纤维素+水-------葡萄糖(食草动物) 符号:(C6H10O5)n +H2O ======= nC6H12O6 葡萄糖有甜味,易溶于水,白色粉末固体,在体内缓慢氧化释放热量。 C6H12O6+6O2======= 6CO2+6H2O+Q C6H12O6Q==2804Kg/180g 低血糖:淀粉摄入量不足(或消化吸收能力差)血液中葡萄糖浓度太 低。乏力疲倦昏迷休克。 治疗方法:静脉输入葡萄糖。 上述三种有机化合物属于糖类,习惯上也称为碳水化合物,原因有三:

①糖类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②当时发现的糖分子中H、O个数比恰好为2:1 ③且糖类的分子式都遵循Cn(H2O)m这个通式。 [总结和探索]:淀粉 ①是人们食用的最主要糖类 ②②水解产物是葡萄糖 ③③淀粉的检验:与碘作用呈蓝色 [演示]:用棉签蘸碘水或碘酒溶液涂抹在下列物质上:饭粒、面团 (馒头)土豆片, 白糖、青菜、食盐、猪油、花生米。 教师活动…… 学生观察与思考…… 二、淀粉与葡萄糖的性质差异 1.淀粉的检验:与碘作用呈蓝色 2.葡萄糖:物性:有甜味,易溶于水,白色粉末固体 化学性质: ①有还原性易被氧化,放热 ②C6H12O6=======2C2H5OH+2CO2↑ ④与新制氢氧化铜在碱性环境和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红色氧化亚 铜沉淀,该反应可用于检验葡萄糖。 思考题:多种方法鉴别下列物质: ①白糖食盐面粉 ②米汤牛奶 ③葡萄糖溶液和水 ④苹果是否熟了(是否含有淀粉) ⑤情报工作者用米叶写情报,接受者有碘水湿润写有情报的纸显出蓝字。

油脂精炼技术的发展及其与国外的差距

摘要:叙述了国内油脂精炼技术的发展、现状、主要工艺技术指标及其与国外水平的差距。 我国的油脂精炼技术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不过,早期的油脂精炼仅停留在脱胶、过滤等简单的初级水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为了发展油脂工业,曾于1962年、1974年和1978年分别对油脂加工设备及工艺进行了标准化工作。 自1958年西安油脂化工厂第一次引进了国外的炼油成套设备以来,在此后的20多年间,我国的炼油工业几乎失去了与国外的交流。据不完全统计,自1981年至1986年的5年间,国内引进的油脂精炼生产线已超过了37套,其中包括物理精炼、化学精炼、脱色、脱臭、氢化、冬化、人造奶油、起酥油及代可可脂的生产与加工设备。 为了加速我国油脂工业的发展,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原商业部曾组织了“消化吸收”工作,并于1987年由商业部西安油脂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率先在北京南苑油厂建成了我国第一条50 t/d 全连续油脂精炼生产线。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化,油脂行业由粮食部门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成为过去。另外,“三资企业”在油脂行业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油脂行业所面临的竞争也是空前的。 1 生产规模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日期的日益临近,油脂工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这样就会使许多技术装备和管理落后的企业受到冲击。其积极的一面是促使国内的工业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发挥国内的优势,迅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从规模效益来说,规模越大,加工成本越低,效益越高。但它也受技术、交通、市场等因素的制约。但无论如何仅停留在80年代初我们所确定的50 t/d全连续油脂精炼及其以下规模的水平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 从目前国内的状况看,自行设计并全部选用国产设备的炼油生产线已可达到200 t/d的规模。若与国外主机配套可以达到更大的规模,基本可以满足市场的需要。 2 生产工艺 2.1 脱胶及中和 有效的脱胶操作将有利于保证成品油的质量。脱胶的方法有很多种,传统的方法有水化脱胶和酸炼脱胶。按国标二级油的标准,水化脱胶已完全可以达到要求。对于棕榈油等胶质含量较少的特殊油种仅用酸炼脱胶就可达到要求,这种方法又称干法脱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目标并不仅仅停留在如何最大限度

医用化学考试试题

医用化学考试试题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医用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20分) 1、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凡是相对分子质量已知的物质在人体内的含量都用()来表示。 A.物质的量浓度 B.质量浓度 C.质量分数 D.体积分数 E.百分含量 2、质量浓度的单位多用()等来表示。 L L L L E.以上都是 3、LAlCl3和LCaCl2溶液相混合后,Cl-的浓度是 ( ) A.0.5 4、溶液稀释计算的依据是( ) A.稀释前后溶液的量不变 B.稀释前后溶质的量不变 C.稀释前后溶剂的量不变 D.稀释前后溶液的物质的量不变 E.稀释前后溶液的质量不变 5、将LFeCl3溶液稀释为L 的溶液,需加水( ) 6、表面活性物质是() A.能形成负吸附的物质 B.易溶于水的物质 C.降低系统内部能量的物质 D.能降低溶剂表面张力的物质 E.. 能增大水的溶解性 7、可作为表面活性剂疏水基团的是() A.直链烃基 B.羧基 C.羟基 D.磺酸基 E. 氨基 8、蛋白质溶液属于() A.乳状液 B.悬浊液 C.溶胶 D.真溶液 E. 粗分散系 9、沉降是指下列现象() A.胶粒受重力作用下沉 B.胶粒稳定性被破坏而聚结下降 C.蛋白质盐析而析出下沉 D.高分子溶液粘度增大失去流动性 E. 高分子溶液形成凝胶 10、盐析是指下列现象() A.胶粒受重力作用下沉 B.胶粒稳定性被破坏而聚结下降 C.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大量电解质而使蛋白质析出的过程 D.高分子溶液粘度增大失去流动性 E. 胶粒聚集 11、决定原子种类的是( ) A.核内质子数 B.核外电子数 C.核内中子数 D.核内质子数和核内中子数 E.以上都不是 12、卤族元素的价电子构型是() 13、ⅤA族元素的价电子构型是()

九年级化学 8.2 淀粉和油脂教案1 沪教版

课题第二节淀粉和油脂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淀粉、葡萄糖、油脂等物质的组成; 2、知道葡萄糖、淀粉、纤维素等物质属于碳水化合物(糖类); 3、通过有关资料的查阅,知道淀粉、葡萄糖之间的转化关系及葡萄糖和油 脂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4、学会检验葡萄糖的一种方法,熟练淀粉的检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交流讨论了解淀粉、葡萄糖、油脂等物质的相关知识;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以及葡萄糖的检验方法; 3.通过交流讨论知道淀粉、油脂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有关资料的查阅,了解人体健康与饮食习惯的关系,养成合理膳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淀粉、葡萄糖、油脂的组成及对人体的作用;淀粉和葡萄糖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淀粉和葡萄糖的相互转化; 教学用品投影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引入 做“白纸显字”游戏, 提问 哪位同学知道这是哪两种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 告诉学生这是淀粉与碘水作用的结果 设问 淀粉是人体的主要营养物质,你还知道哪些物质是人体的主要营养物质?讲述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淀粉和油脂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根据课前的预习和课外收集到的有关资料。讨论下列问题:问题1 人为什么要摄取淀粉? 问题2 食物中的淀粉是怎样产生的? 问题3 淀粉有哪些用途?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与学生共同小结有关知识(重点淀粉的用途) 问题4 请同学们说说哪些食物中富含淀粉?猜想一下你带来的食品中哪些观察老师演示结果。 针对问题发言 自由发言 根据查阅的资料自由发言 实验探究:检验自己带来 的食物中哪些含有淀粉。 利用游戏吸引学生,展 开讨论引出“淀粉”,进 入新的学习情景。 有两种答案:一为紫色 石蕊试液遇到碱液,一 为淀粉遇到碘水。 学生应用生物课上学 到的知识便能回答 讨论问题1、2时引导学 生书写二个化学方程式 问题3答案有作食品、 酿酒、烧菜时勾芡、作 可降解的塑料等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油脂精炼技术与工艺

油脂精炼技术与工艺 一、油脂精炼意义 1.增强油脂储藏稳定性 2.改善油脂风味 3.改善油脂色泽 为油脂深加工制品提供原料 二、毛油组成成分 毛油中绝大部分为混酸甘油脂的混合物,即油脂,只含有极少量的杂质。这些杂质虽然量小,但在影响油脂品质和稳定性上却“功不可没”。 悬浮杂质:泥沙、料胚粉末、饼渣 水分 胶溶性杂质:磷脂、蛋白质、糖以及它们的低级分解物 脂溶性杂质:游离脂肪酸(FFA)、甾醇、生育酚、色素,脂肪醇,蜡 其它杂质:毒素、农药 三、脱胶 油脂胶溶性杂质不仅影响油脂的稳定性,而且影响油脂精炼和深度加工的工艺效果。油脂在碱炼过程中,会促使乳化,增加操作困难,增大炼耗和辅助剂的耗用量,并使皂脚质量降低;在脱色过程中,增大吸附剂耗用量,降低脱色效果。

脱除毛油中胶溶性杂质的过程称为脱胶。 我们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的方法是特殊湿法脱胶,是水化脱胶方法的一种。 油脂水化脱胶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磷脂等胶溶性杂质的亲水性,将一定量电解质溶液加入油中,使胶体杂质吸水、凝聚后与油脂分离。其中胶质中以磷脂为主。在水分很少的情况下,油中的磷脂以内盐结构形式溶解并分散于油中,当水分增多时,它便吸收水分,体积增大,胶体粒子相互吸引,形成较大的胶团,由于比重的差异,从油中可分离出来。 影响水化脱胶的因素 水量 操作温度 混合强度与作用时间 电解质 电解质在脱胶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中和胶体分散相质点的表面电荷,促使胶体质点凝聚。 磷酸和柠檬酸可促使非水化磷脂转化为水化磷脂。 磷酸、柠檬酸螯合、钝化并脱除与胶体分散相结合在一起的微量金属离子,有利于精炼油气、滋味和氧化稳定性的提高。 使胶粒絮凝紧密,降低絮团含油,加速沉降。 四、脱酸 植物油脂中总是有一定数量的游离脂肪酸,其量取决于油料的质

医用化学基础试题(答案)

2015级《医用化学基础》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注: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1. 最稳定原子的最外层含有 A 4个电子B6个电子 C 8个电子 D 18个电子 2. K 和K+在下列各项中相同的是 A 电荷数 B 电子数 C 质子数 D 性质 3.下列原子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A Li B Be C N D C 4. n个电子层可能有的最多电子数为 A n B 2n C n2 D 2n2 5. 摩尔是 A 物质的质量单位 B 微粒个数单位 C 6.02×1023个微粒集体 D “物质的量”的单位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摩尔是一个基本物理量 B 水的摩尔质量是18 C 1mol H2的质量是2 g D 1mol O的质量是32g 7. 同温、同压下,物质的量相同的两种气体具有相同的 A 体积 B 质量 C 原子个数 D 密度 8 .1g下列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体积最大的是 A N2 B NH3 C Cl2 D CO2 9 .Na的摩尔质量是 A 23 B 23 g C 23 mol D 23 g/mol 10. 500ml生理盐水的质量浓度为 A 9 g/L B 0.9 g/L C 4.5 g/L D 45 g/L 11.下列物质中,物质的量为0.2mol的是 A 2.2 g CO2 B 3.6 g HO2 C 3.2 g O2 D 49 g H2SO4 12.与溶液渗透压大小有关的因素是 A 溶质的性质B溶质的颗粒总数 C 溶剂的性质D溶质颗粒的大小 13.溶液在稀释前后,下列哪一项保持不变 A 溶质的体积 B 溶质的量C溶液的浓度D溶剂的量 14. 5.3g Na2 CO3可配制0.1mol/L的溶液()毫升 A 100 B 500 C 1000 D 2000 15. 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A 氨水 B 醋酸 C 硫酸 D 水 16. 医学中用乙醇作消毒剂,杀菌效果最好的浓度是 A 95% B 75% C 60% D 50% 17. 同一系列的所有化合物 A 具有相同的分子式 B 仅有两种元素 C 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D 具有相同的通式和相似的结构 18.苯的硝化反应属于

医用化学试题库

医用化学复习题(无机部分) 一.选择题 1、临床上纠正酸中毒时,常用11.2%(g/ml)乳酸(C3H5O3Na,M = 112g/mol)针剂, 此针剂的物质的 量浓度是( A )。( ρ=c*M ) (A) 0.1mol·L-1 (B) 0.01 mol·L-1(C) 1 mol·L-1 (D) 2 mol·L-1 2. 下列各组溶液中,在相同温度下,渗透压相等的是( D ) ( π=i*c*R*T) (A)0.1 mol?L-1CaCl2与0.3 mol?L-1MgSO4 (B) 0.3 mol?L-1葡萄糖与0.6 mol?L-1蔗糖 (C) 0.4 mol?L-1葡萄糖与0.2 molL-1CaCl2 (D) 0.12 mol?L-1CaCl2与0.18 mol?L-1NaCl 3.一定温度下,50g·L-1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 (A) (A)大于50g·L-1蔗糖溶液的渗透压(B)小于50g·L-1蔗糖溶液的渗透压 (C)等于50g·L-1蔗糖溶液的渗透压(D)与50g·L-1蔗糖溶液渗透压相比无法判断 4.298.15K时,下列溶液中与0.01mol·L-1Na3PO4具有相同渗透压的是 (A) (溶液渗透浓度 为各种溶质的浓度之和) (A) 0.02mol·L-1NaCl (B渗透浓度为10mmol·L-1Na3PO4 (C) 渗透浓度为400mmol·L-1Na3PO4 (D) 0.02mol·L-1Na2CO3 5、一元弱酸HB的电离常数K a(HB)与其共轭碱B的电离常数K b(B ̄)在水溶液中的关系是( C )。( Kw=Ka*Kb ) (A) K a(HB)= K b(B ̄) (B) K a(HB)K b(B ̄)=1 (C) K a(HB) K b(B ̄)= K w (D) K a(HB)/K b(B ̄)= K w 6. OH- 的共轭酸是 (C) (A)H+ (B)H3O+(C)H2O (D)H2 7. 向HAc溶液中加入NaAc固体时,HAc的K a (A) (A)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先增大后减小 8. 某缓冲溶液含有等浓度的A-和HA, 已知K b(A-)为1.0×10-10,此溶液在25℃时的pH是( A ) ( pH=pKa(..)+lg(碱)/(酸) ) (A)4 (B)7 (C)10 149.下列各组缓冲溶液中缓冲容量最大的是 (D) (A) 0.2 mol?L-1NaAc/0.1 mol?L-1 Hac (B) 0.1 mol?L-1NaAc/0.2 mol?L-1 HAc (C) 0.1 mol?L-1 NaAc/0.3 mol?L-1 Hac (D) 0.4 mol?L-1 NaAc/0.3 mol?L-1 HAc 10H. 将下列物质加入HAc溶液中,能产生同离子效应的是( A )。 (A) HCl (B) NaCl (C) Na2CO3 (D) H2O 11.一定温度下,加水稀释弱酸,数值将减小的是( A ) (A)[H+] (B) α (C) pH (D)Ka 12. 下列溶液中,缓冲容量最大的是 ( C )。 (A) 25ml0.10mol?L-1 HAc与25ml0.05 mol?L-1NaAc的混合溶液 (B) 25ml0.20mol?L-1 HAc与25ml0.01 mol?L-1NaOH的混合溶液

沪教版九年级下化学第八章8.2.1淀粉和油脂精品教案

第二节淀粉和油脂(1)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认识葡萄糖和淀粉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是维持生命活动和进行各种活动所需热量的主要来源; 2、知道葡萄糖、淀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了解它们的元素组成,了解 葡萄糖与淀粉的转化关系; 能力目标:会用实验方法检验淀粉和葡萄糖。 情感目标:通过对食物中糖类的学习,知道营养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以及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淀粉和葡萄糖的检验方法是重点; (2)理解葡萄糖、淀粉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及葡萄糖与淀粉的转化关系是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出示一盆花草,置于太阳下。 这盆花草在发生着什么变化?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证明? 1.光合作用 想一想: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如何检验?你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光合作用? 点拨:沐浴在阳光下的绿色植物在悄悄进行着一个一个重要的化学变化,它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葡萄糖,同时生成氧气。6CO2 + 6H2O C6H12O6 + 6O2 绿色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还能把葡萄糖进一步转化成蔗糖、淀粉、或纤维素。 2.淀粉与葡萄糖作用 讨论交流:我们可以从哪些食物中摄取淀粉?淀粉在人体内如何被消化? 小结:大米、玉米、土豆、面粉等食物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与水反应,转化为葡萄糖,食草动物还能把牧草、青草等中的纤维素通过体内的微生物作用分解、消化,转化成葡萄糖。葡萄糖进一步发生缓慢氧化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热量。 联想与思考:马拉松运动员在途中为什么补充葡萄糖水?低血糖的人出现乏力、疲倦、昏迷、休克等症状时为什么应及时补充葡萄糖水而不是淀粉? 点拨:葡萄糖在体内可以直接氧化,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而淀粉则需要经过消化、水解才能变成葡萄糖。 拓展:在有机化合物中,有一大类物质的分子组成具有C m(H2O)n的特征,我们称它为糖类,也叫碳水化合物。例如:淀粉(C6H10O5)n是一种糖,可以把它写成C6n(H2O)5n的形式,下列物质中属于糖类的是 ①苯酚C6H6O ②蔗糖C12H22O11 ③纤维素(C6H10O5)n ④葡萄糖C6H12O6 ⑤氨基乙酸C2H5O2N 阅读:酒的酿造原理 拓展: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在空气中燃烧或在体内完全氧化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工业酒精中含少量甲醇(CH4O),甲醇是一种剧毒物质,饮用含甲醇的酒,会使人眼睛失明,甚至死亡。因此用工业酒精兑酒是违法行为。 3.淀粉与葡萄糖的检验 实验探究

《医用化学基础》期末试题(A卷)[1]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2013级励志中专护理专业《医用化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填在括号中)。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某元素处在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该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为()。 A、1 B、3 C、2 D、4 2. A Z X n+微粒,核外电子数为()。 A、n B、A-Z C、Z-n D、Z 3. 下列原子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A、Li B、Be C、N D、C 4. n个电子层可能有的最多电子数为()。 A、n B、2n C、n2 D、2n2 5. 摩尔是()。 A、物质的质量单位 B、微粒个数单位 C、6.02×1023个微粒集体 D、“物质的量”的单位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Cl的质量浓度是0.1mol/L B、水的摩尔质量是18 C、1mol H2的质量是2g D、1mol O的质量是32g 7. 静脉滴注0.9g/L的NaCl溶液,结果红细胞会()。 A、正常 B、基本正常 C、皱缩 D、溶血 8. 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氨水 B、氧气 C、氯化铵 D、氯化钠 9. Na的摩尔质量是()。 A、23 B、23 g C、23 mol D、23 g/mol 10. 将12.5g葡萄糖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该溶液的质量浓度为()。 A、25 g/L B、5.0 g/L C、50 g/L D、0.025 g/L 11. 用自来水养金鱼时,通常现将自来水日晒一段时间后,再注入鱼缸,其目的是()。 A、利用紫外线杀死水中的细菌 B、提高水温,有利于金鱼生长 C、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 D、促进水中次氯酸的分解 12、不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是()。 A、氯化钾 B、溴水 C、碘酒 D、氯气 13. 溶液在稀释前后,下列哪一项保持不变()。 A、溶质的体积 B、溶质的量 C、溶液的浓度 D、溶剂的量 14. 已知成人胃液的pH=1,婴儿胃液的pH=5,成人胃液中的[H+]是婴儿胃液[H+]的()。 A、4倍 B、5倍 C、10-4倍 D、104 倍

九年级化学 8.2淀粉和油脂教案 沪教版

第二节淀粉和油脂 教学目标: 1.认识葡萄糖、淀粉和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是维持生命活动和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所需热量的主要来源; 2.知道自然界中葡萄糖、油脂的来源,葡萄糖和淀粉的转化关系。 3.知道油脂的元素组成,了解油和脂肪在常温下的状态差异 能力目标: 会用简单的实验方法来检验淀粉和葡萄糖。 情感目标: 认知到糖类和油脂对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酿酒过程 2.淀粉的检验 3.葡萄糖的检验 探究实验: 1.用碘酒来检验淀粉的存在; 2.用新制氢氧化铜检验葡萄糖的存在。 知识整理: 一、淀粉和葡萄糖 1.淀粉的来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水在光照及叶绿素的共同作用下,能生成氧气和葡萄糖 6CO 2 + 6H 2 O 叶绿素 光照 C 6 H 12 O 6 + 6O 2 2C 6H 12 O 6 酶 === C12H22O11(蔗糖)+H2O nC 6H 12 O 6 酶 ===(C6H10O5)n(淀粉或纤维素)+nH2O 2.淀粉的检验:使用碘酒(或碘水) 淀粉与碘作用后使之变为蓝色。 种物质上,观察现象 3.淀粉的存在:大米、面粉、玉米、土豆等食品中,富含淀粉。 4.淀粉的转化:淀粉、纤维素等经过在酶等物质的催化作用下,与水作用逐渐转化为葡萄糖,如: (C 6H 10 O 5 ) n + nH 2 O ?→ ? 酶 nC 6 H 12 O 6 (葡萄糖)——葡萄糖的水解 葡萄糖:是一种有甜味、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状固体。

葡萄糖在体内经缓慢氧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热量,提供人体活动的能源。180g 葡萄糖完全氧化,可以产生大约为2804kJ热量。 C 6H 12 O 6 + 6O 2? ? ? ?→ ? 缓慢氧化 6CO 2 + 6H 2 O; 酿酒的过程:淀粉先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发酵生成酒精 C 6H 12 O 6? ?→ ? 发酵 2C 2 H 5 OH(乙醇) + 2CO 2 ; 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 2H 5 OH或C 2 H 6 O),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易挥发、 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和实验室燃料。75%酒精是常用的消毒剂。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或者在体内完全氧化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C 2H 6 O + 3O 2 == 2CO 2 + 3H 2 O 工业酒精中含有少量的甲醇(CH 4 O),有毒,少量使人失明,较多会致人死亡。 5.糖类物质的作用: (1)糖类:葡萄糖、淀粉、纤维素等有机物,称为糖类,习惯上称为碳水化合物。 单糖:不能水解的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如葡萄糖、果糖等。 (2)糖类二糖:水解后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如蔗糖、麦芽糖等。 多糖:能水解生成许多分子单糖的糖。如淀粉、糖原、纤维素等。 (3)糖类常根据其来源而用俗名,糖类不一定都有甜味。 正常人每天要摄入一定量的淀粉等化合物,在血液中也要维持一定浓度的葡萄糖。如果摄入的这些化合物不够,就会造成血糖含量太低(医学上称为“低血糖”),出现乏力、疲倦、昏迷、休克等症状。 葡萄糖在体内代谢不正常,会造成“糖尿病”。葡萄糖会随尿液排出。 6.葡萄糖的检验:(配制氢氧化铜时,要注意氢氧化钠溶液要大大过量,使溶液呈碱性)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滴加至待测溶液中,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如果看到红色沉淀(氧 化亚铜,Cu 2 O),则说明原来溶液中含有葡萄糖。如果没有产生红色沉淀,则原来溶液不含有葡萄糖。 现象可能会生成黑色物质[Cu(OH) 2==CuO + H 2 O], 二、油脂 1.油脂的存在:猪油、牛油、奶油、花生油、豆油、菜油、椰子油等。 2.油脂的作用:油脂在人体内被消化,氧化分解,释放出热量。等质量的油脂,放热量是淀粉等的2倍以上。人体中的脂肪储存丰富的热能。 如果摄入的碳水化合物(糖类)过多,会使之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体内,可能造成肥胖,堆积在肝脏中可能会造成脂肪肝,甚至是肝硬化。 减肥的最佳方法是:坚持锻炼,消耗热量。 3.油脂与淀粉的区分: 油脂的组成元素与淀粉相同,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但是它们的分子组成及结构不同,所以其性质也有所不同。 4.油脂的分类: 动物性油脂:如牛油、猪油等来自动物体的脂肪层,常温下通常呈固态; 植物性油脂:如花生油、豆油等来自于某些植物种子的油脂,常温下呈液态。 5.油脂的溶解性: 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如汽油、己烷、氯仿等) 6.大豆中提取油脂 (1)用研钵将大豆碾碎,放入试管中,加入10mL己烷,振荡后,静置一段时间;

医用化学试题

一 单选题 30分(共20题,每题1.5分) 1.Al(OH)3的溶解度(S )与溶度积常数(K θ sp )之间的关系是() A.S θ= B.S θ= C.S θ= D.S θ= 2.醛与HCN 的反应机制是() A.亲电加成 B.亲核加成 C.亲电取代 D.亲核取代 3.下列化合中所有原子共平面的是() A.乙烯 B.3-己炔 C.叔丁基苯 D.1-丁烯 4.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弱的是() A.HCl B.C 6H 5OH C.H 2CO 3 D.NaOH 5.在苯酚溶液中加入FeCl 3,溶液颜色变为() A.蓝紫色 B.粉红色 C.绿色 D.黄色 6.根据“八隅规则”原则原子序数大于2的原子最外层()个电 子最稳定。 A.2 B.8 C.18 D.32 7.摩尔是()。 A.物质的质量单位 B.微粒个数单位 C.6.02×1023 个微粒 D.物质量的单位 8.下列物质中物质的量是0.2mol 的是() A.22g CO 2 B.3.6g H 2O C.3.2g O 2 D.49g H 2SO 4 9.与一定溶剂溶液渗透压有关的是()。 A.溶质的性质 B.溶质的颗粒总素 C.溶质的量 D.溶剂的量

10.下列C 5H 10的同分异构体中哪个有顺反异构体() A. B. C. D 11.()不是亲和试剂。 A.H 2O B.NH 3 C.OH - https://www.360docs.net/doc/8a13548840.html, - 12.Mg(OH)2在()溶液中溶解度最小。 A.0.01Omol/L 的NH 3溶液 B. 0.01Omol/L 的NaOH 溶液 C.0.01Omol/L 的MgCl 2溶液 D.0.01Omol/L 的NH 4Cl 溶液 13.下列化合物不能发生消除反应的是()。 A.氯化苄 B.1-氯己烷 C.2-氯丁烷 D.叔丁基溴 14.萘是指下面那类稠环化合物() A. B. C. D. 15.下列公式中,()是物质量浓度公式。 A.B B m m ω= B.B B m V ρ= C.B B V V ?= D.B B n C V = 16.质量浓度为4.0g/L 的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1mol/L B.0.1mol/L C.0.2mol/L D.0.3mol/L 17.HAc 的pK θ a =4.74,则HAc-NaAc 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是() A.4.74±1 B.4.74±2 C.4.74±2 D.4.74±0.1 18.常用作植物催熟剂的是()。 A.33CH CH - B.22CH CH = C.CH CH ≡ D.32CH CH OH 19.乙炔银和乙炔亚铜在湿润是比较稳定,而干燥是因为撞

油脂精炼

油脂精炼 油脂精炼工艺致力于研究油脂及伴随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并根据该混合物中各种物质性质上的差异,采取一定的工艺措施,将油脂与杂质分离开来,以提高油脂食用和储藏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油脂精炼是一个复杂的多种物理和化学过程的综合过程。这种物理和化学过程能对伴随物选择性地发生作用,使其与甘油三酸酯的结合减弱并从油中分离出来。这些过程的特性和次序,一方面由油品性质和质量决定,另一方面由精制所需深度而决定。因此,尤其要注意各个精炼阶段的条件选择,以便能最大限度地防止油脂与水、空气中的氧、热和化学试剂的不良作用。此外,最大限度地从油中分离出最有价值的伴随物也是精炼的任务。如能保持这种伴随物的性质,便可作为单独产品。这些产品如磷脂、游离脂肪酸、生育酚和蜡等,它们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及其它工业。 第一节毛油的组分及其性质 在油脂工业中,以压榨法、浸出法或其他方法制取得到的未经精炼的植物油脂,称为粗脂肪,俗称毛油。毛油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酸酯,俗称中性油。此外,毛油中还存在多种非甘油三酸酯的成分,这些成分统称为杂质。杂质的种类和含量随制油原料的品种、产地、制油方法、贮藏条件的不同而不同。根据杂质在油中的分散状态,可将其归纳为悬浮杂质、水分、胶溶性杂质、油溶性杂质等几类。 一、悬浮杂质 靠油脂的粘性、悬浮力或机械搅拌湍动力,能以悬浮状态存在于油脂中的杂质称为悬浮杂质,亦称机械杂质,例如泥沙、饼(粕)碎屑、草杆纤维、铁屑等。这些杂质通常不能被乙醚或石油醚溶解。由于其比重及力学性质与油脂有较大差异,往往采用重力沉降法、离心分离法及过滤法从油脂中分离出来。 二、水分 制油、运输和储藏过程中,总会有一些水分进入毛油中。水在天然油脂中的溶解度很小,但随着油中游离脂肪酸、磷脂等杂质含量的增加以及温度的升高,水在油中的溶解度亦有所增加。油脂中的水分分为游离状和结合状两种。游离状的水滴与油形成油包水悬浮在油中,再加上磷脂、蛋白质、糖类等胶溶性物质则可形成乳化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