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油脂精炼课件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分叶绿素(用磷酸)
游离脂肪酸 残余磷脂 色素、棉酚、谷维素
类胡萝卜素素 叶绿素
棉酚色素 多环芳烃
游离脂肪酸 POV、小分子臭味物
甾醇、VE 色素 毒素
精制过程中杂质量的变化
毛油 Crude
oil
脱胶 Degel.
中和 Neutr.
脱色 Bleached 脱臭Dosed
大豆油精炼前后成分含量
TG 磷脂
毛油 磷脂%
2.21 2.31
四级油
二级油(高烹油)
P/mg/kg 出油率% P/mg/kg 出油率%
250
96.7
2-3
94.8
20
97.1
1-2
95.6
生胚浸出 膨化浸出
毛油磷脂% 脱胶油 磷脂含量 PC占磷脂
P/mg/kg %
%
2.10
184
65.8
34.2
2.46
67
74.3
39.8
NHP控制
油脂精炼
1. 精炼油是我国居民主要的食用油品种 2. 精炼是从油料到食用油的加工链上的最后一个工段 3. 综合利用和油脂二次产品开发对精炼提出了特别要

油脂精炼目的
1. 去杂质 2. 得到高价值的副产品
• 前者为主要目的,前提是低消耗、高保留 • 后者只是在特定的情况下才要考虑 • 如,制谷维素时,为更好地捕集谷维素,允许适
臭味馏出物组成%
化学精炼
物理精炼
美国
欧洲
中性油
25-33
5-10
脂肪酸
33-50
80-85
不皂化物
25-33
5-10
(甾醇和Ve)
精炼技术关键
1. 技术关键在于精炼率与炼耗间存在矛盾 2. 降低炼耗有二部分
不可避免炼耗 类脂物、伴随物,1-3% 可避免损耗 油脚、皂脚、白土夹带、因操作不当被皂化、
减少NHP最有效方法是在预处理中钝化酶类 1. 控制存储中水分 2. 预处理
成品油质量指标
一 脱胶
1. 磷脂和非水化磷脂 2. 非水化磷脂的产生与控制 3. 水化脱磷 4. 新脱胶工艺
脱胶目的
脱胶是化学精炼或物理精炼的预处理工序 脱胶毛油,适合储藏和运输 制取磷脂
毛油中磷脂平均含量
2.5
豆油
2
玉米胚芽油
棉籽油
1.5
米糠油
花生油
1
芝麻油
菜籽油
0.5
乳脂
猪油
0
•油料中磷脂与蛋白共生 •毛油磷脂量随制油方法不同而变化,一般,油料的1/2转移到 毛油
碟式离心
过滤
食用油脂产品新标准







二 级
一 级
高 烹 油
色 拉 油









原油 质量指标
项目 气味滋味 水分及挥发物 不溶性杂质
酸值 过氧化值 溶剂残留
% % mgKOH/g mmol/kg mg/kg
指标 具有该植物油固有的气味滋味、无异
味 0.20
0.20
4.0
7.5
100
水化脱胶的磷脂得率降低,且PC比例降低
磷脂酶D
磷脂酶D水解、生成磷脂酸 磷脂酸与油中的0.2-0.3%钙、镁离子形成钙、镁复盐,这种盐不吸水膨胀 磷脂酸钙镁盐是主要的NHP
40-70℃
油料成熟度影响NHP形成
未成熟的籽粒、青豆,NHP高 某年东北霜降早,早收获,青豆率5%,成品油 “返色”
毛油 脱胶油
不同预处理产品浸出油含磷量 mg/kg
破碎豆
软化豆
豆胚
510
480
460
48
58
65
膨化豆 1200 43
软 化
•软化时的温、湿度正是酶活最适条件,加之破碎
浸 出
豆胚 (水分 12.4 %)
浸出温度 40 50 60
水化脱胶油中NHP % 0.43 0.70 1.05
生胚浸出 膨化浸出
磷脂
α
磷×25~30=磷脂
磷脂四特性
1. 无水时,油溶性 2. 吸湿,成粘性,比甘油三酯大 3. 吸水,膨胀,形成胶体 毛油储藏中油脚析出 磷脂与油脂分离的原理 4. 磷脂中多不饱和酸为主,较油脂更不稳定
磷脂粘性曲线
水分%
磷脂分类
1. 水化磷脂(HP,含极性较强的基团) 2. 非水化磷脂(NHP,含极性较弱的基团)
储藏运输条件影响NHP形成
1 大豆A
2
1 大豆B
2
大豆储藏水分 % 10.8
8
11.8
9.3
水化脱胶油中NHP % 0.16
0.11
0.32
0.10
预处理条件影响NHP形成
大豆破碎或轧坯程度,影响细胞结构的破坏程度 轧坯后酶活增加,豆坯存放停留时间、坯水分含量 在浸出前或浸出过程中对大豆的热处理 平板烘干代替蒸炒,延长了与空气接触
毛油 96
2.0
FFA 不皂 甾 化物 醇
维E 角鲨烯
金属离子
Fe
Cu
1
1.6 0.33 0.15-0.21 0.014 1-3 0.03-0.05
精油 >99 <0.05 < 0.05 0.3 0.13 0.11-0.18 0.01 0.1-0.3 0.02-0.06
精炼中需分离的物质
• 毛油—过滤→机械杂质 • 磷脂—水化→油脚 • FFA—皂化→皂脚 • 臭味—蒸馏→捕集→馏出物 • 色素—吸附→废白土 • 蜡—冷却→蜡晶 • 硬脂—冬化→硬脂晶 • 氢化→废催化剂
• 主要是磷脂酸和溶血磷脂的钙镁盐
磷脂的水化速率
•HP极性较强,可水化析出,但水化速率有差别 •NHP不能水化
非水化磷脂产生与控制
1. 原料成熟度 2. 储藏、运输 3. 预处理 4. 浸出
影响磷脂的酶类
1. 磷脂酶D 2. 脂氧酶
脂氧酶
氧化磷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并结合蛋白,磷脂的油 溶性降低,残留在粕中成为己烷不溶物,从而降低 毛油总磷脂(主要是PC)量,使水化不好
毛油
物理精炼
脱胶 脱色 蒸馏脱臭(酸)
精油
• 在工艺上共同点很多,设备也基本相同,引进成套 精炼设备都可进行化学精炼和物理精炼
• 有各自的特点
物理精炼和化学精炼
化学精炼
碱炼 脱色
脱臭
磷脂 FFA 金属 色素
氧化产物 残磷 残皂 金属 色素
FFA 异味 色素
Baidu Nhomakorabea
物理精炼
予处理 脱色
脱臭
物理精炼和化学精炼
当降低精炼率
精炼工序
• 根据成品油的用途与质量要求不同,不同程度地去杂 1. 储存用油,一般只脱胶、脱水(酸价超过1时脱酸) 2. 制皂用油,脱胶、脱色 3. 食用油,应按产品质量等级和卫生要求除去杂质 • 大多数油品,四脱 ▪ 含蜡高油品,五脱
物理精炼和化学精炼
化学精炼
脱胶 中和 脱色 脱臭 脱蜡
乳化和真空吸出
可避免损耗往往占较大的比例,其高低反映了工艺 的先进与否及操作水平,应设法降低,如少夹带, 破坏乳化
油 脂 成 分
杂质 毛油中甘三酯以外成分
精炼过程中油脂成分的变化
工序 浸出 脱胶
生成或增加成分 残留溶剂
脱酸
脱色
少量共轭酸
脱臭
异构脂肪酸 聚合甘油酯
除去或减少成分
部分磷脂和部分中性油 蛋白质和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