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身边的化学物质总复习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3部分身边的化学物质课件(8份)(7)(优秀版)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3部分身边的化学物质课件(8份)(7)(优秀版)](https://img.taocdn.com/s3/m/de61a8f9d5bbfd0a795673e4.png)
7.水的天然循环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淡水, 学取一烧杯天然水样,欲对水样进行净化,观察
颜色并呈现浑浊,首先,向烧杯中加入少量明矾
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过___滤_____,加 是__吸__附__较___大__颗__粒__,___加__速__沉__降_______________
过程中,同学们还向滤液中加入一个活性炭
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
合理施用_农__药__、___化__肥__,提倡使用农家肥;加
3.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基础过关 水的组成和性质
1.(2017·菏泽)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下列
的是( B )
A.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B.H2O 和 H2O2 中氢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C.水和冰块混合形成混合物 D.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水分子
2.天然水通过沉降、过滤、吸附、蒸馏等不同途
同程度的净化:
净化方法
原理
作
静置,使不溶性大颗粒物质
沉降
除去大颗粒
沉淀下来,与水分离
利用木炭或活性炭的吸附
吸附 作用除去自然界水中的一
除去色
些色素和异味物质
过滤 蒸馏
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与 液体进行分离
除去难
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 除去各种
不同将其分离
第三部分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8讲 自然界的水
栏目导航
思维导图 考纲导航 知识梳理 基础过关 能力提升 中考回顾
思维导图
考纲导航
1.认识水的组成; 2.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中考说明 3.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 4.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
考点年份考以选择2014 1.5 分(选择题)
人教版初三九年级下册化学中考总复习课件:专题三 身边的物质 (共33张PPT)
![人教版初三九年级下册化学中考总复习课件:专题三 身边的物质 (共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c02c6c6227916888586d7be.png)
答案:D
26
基础自主导学
规律方法探究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考向五
考向六
考向四 碳和碳的氧化物
【例4】 如下图所示,A为紫红色固体,G、H为黑色固体,B、D、 E、F为无色气体,C是无色液体,A、B、D、H为单质,F能使澄清石 灰水变浑浊。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B、C的化学式。
①B
,②C
。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2.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H+;碱具有相似化 学性质的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OH-。
3.NaOH和Ca(OH)2同属碱类物质,由于金属阳离子不同,因而有各 自的不同特性,如NaOH易溶于水,而Ca(OH)2微溶于水。因此,要充 分吸收混合气体中的CO2应选用NaOH溶液,检验CO2的存在时应选 用Ca(OH)2溶液。
10
一二三四五
基础自主导学
规律方法探究
四、溶液 1.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判断某物质是否是溶液,一般看 以下两点:是否具有均一、稳定的性质;是否是一种混合物。溶液 是澄清、透明的,但不一定是无色的。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 水的量有多少,习惯上把水看为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某溶液,一 般指的是其水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只有在“一定温度下”和“一定量的溶剂 里”才有确定的意义。在改变溶剂或温度的情况下,饱和溶液与不 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溶液的饱和、不饱和与浓、稀之间无必 然联系,即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 液;但对于同一温度下、同一溶质的溶液,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 分数比其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21
考向一
考向二
基础自主导学
规律方法探究
26
基础自主导学
规律方法探究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三
考向四
考向五
考向六
考向四 碳和碳的氧化物
【例4】 如下图所示,A为紫红色固体,G、H为黑色固体,B、D、 E、F为无色气体,C是无色液体,A、B、D、H为单质,F能使澄清石 灰水变浑浊。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B、C的化学式。
①B
,②C
。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2.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H+;碱具有相似化 学性质的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OH-。
3.NaOH和Ca(OH)2同属碱类物质,由于金属阳离子不同,因而有各 自的不同特性,如NaOH易溶于水,而Ca(OH)2微溶于水。因此,要充 分吸收混合气体中的CO2应选用NaOH溶液,检验CO2的存在时应选 用Ca(OH)2溶液。
10
一二三四五
基础自主导学
规律方法探究
四、溶液 1.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判断某物质是否是溶液,一般看 以下两点:是否具有均一、稳定的性质;是否是一种混合物。溶液 是澄清、透明的,但不一定是无色的。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 水的量有多少,习惯上把水看为溶剂,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某溶液,一 般指的是其水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只有在“一定温度下”和“一定量的溶剂 里”才有确定的意义。在改变溶剂或温度的情况下,饱和溶液与不 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溶液的饱和、不饱和与浓、稀之间无必 然联系,即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 液;但对于同一温度下、同一溶质的溶液,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 分数比其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21
考向一
考向二
基础自主导学
规律方法探究
初中化学身边的化学物质复习1PPT课件
![初中化学身边的化学物质复习1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12ccaeda38376baf1faed1.png)
猜想Ⅲ成立
(2)步骤①的目的是_与___步__骤__③__对__比__,__检__验__加__入__C_u__O_前__后__双__ 氧__水__的__分__解__速__率__有__无__变__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④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漏斗、 烧杯、_____玻__璃_。棒 __过__(氧_4_)化_过_氢_氧__化__氢二__能氧__化被__锰C__u_O_水_催__化_+_分__氧解__气放__出__O__2_的__文__字_。表 达 式 为
兴化市初中化学新授课
知识网络
兴化市初中化学新授课
三、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
氧气
二氧化碳 [注意] CO2不是空气污染物。CO2在自然界不断循环,是 氧 气 的 间 接 来 源 。 但 是 由 于 CO2 的 增 多 , 会 导 致 “ 温 室 效 应”,只是影响环境,不能算污染。
兴化市初中化学新授课
兴化市初中化学新授课
3.氧气与几种常见物质的反应比较表
实验名称
实验现象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木炭在氧 燃烧更旺,发出白光 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 产生蓝紫色火焰
中燃烧
碳+氧气点燃 二氧化碳
点燃
硫+氧气 二氧化硫
铁丝在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气中燃烧 生成黑色固体。
点燃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蜡烛在氧 发出明亮的火焰与白光 石蜡+氧气 点燃二氧化碳+水 气中燃烧
下有液体的是 ( A )
A.蜡烛
B.铝
C.磷
D.铁
[解析] 铝、铁是金属,与氧气反应分别生成固体氧化铝、 四氧化三铁;磷是非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 蜡烛含有C、H元素,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于水 是液体,故A选项正确。
(2)步骤①的目的是_与___步__骤__③__对__比__,__检__验__加__入__C_u__O_前__后__双__ 氧__水__的__分__解__速__率__有__无__变__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④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漏斗、 烧杯、_____玻__璃_。棒 __过__(氧_4_)化_过_氢_氧__化__氢二__能氧__化被__锰C__u_O_水_催__化_+_分__氧解__气放__出__O__2_的__文__字_。表 达 式 为
兴化市初中化学新授课
知识网络
兴化市初中化学新授课
三、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
氧气
二氧化碳 [注意] CO2不是空气污染物。CO2在自然界不断循环,是 氧 气 的 间 接 来 源 。 但 是 由 于 CO2 的 增 多 , 会 导 致 “ 温 室 效 应”,只是影响环境,不能算污染。
兴化市初中化学新授课
兴化市初中化学新授课
3.氧气与几种常见物质的反应比较表
实验名称
实验现象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木炭在氧 燃烧更旺,发出白光 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 产生蓝紫色火焰
中燃烧
碳+氧气点燃 二氧化碳
点燃
硫+氧气 二氧化硫
铁丝在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气中燃烧 生成黑色固体。
点燃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蜡烛在氧 发出明亮的火焰与白光 石蜡+氧气 点燃二氧化碳+水 气中燃烧
下有液体的是 ( A )
A.蜡烛
B.铝
C.磷
D.铁
[解析] 铝、铁是金属,与氧气反应分别生成固体氧化铝、 四氧化三铁;磷是非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 蜡烛含有C、H元素,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于水 是液体,故A选项正确。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3部分身边的化学物质课件(8份)(2)
![中考化学总复习第3部分身边的化学物质课件(8份)(2)](https://img.taocdn.com/s3/m/e5cc4c16bcd126fff7050b72.pn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我们因梦想而伟大,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梦想家:在冬夜的火堆旁,在阴天的雨雾中,梦想着未来。有些人让梦想悄然绝灭,有些人则细心培育维护,直到它安然度过困境,迎来光明和希望,而光明和希望 总是降临在那些真心相信梦想一定会成真的人身上。——威尔逊
二、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才止;像种子在地下一样,一定要萌芽滋长,伸出地面来,寻找阳光。——林语堂 三、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 四、拥有梦想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也让人羡慕。当大多数人碌碌而为为现实奔忙的时候,坚持下去,不用害怕与众不同,你该有怎么样的人生,是该你亲自去撰写的。加油!让我们一起捍卫最初的梦想。——柳岩 五、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俞敏洪 六、将相本无主,男儿当自强。——汪洙 七、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方志敏 八、当我真心在追寻著我的梦想时,每一天都是缤纷的,因为我知道每一个小时都是在实现梦想的一部分。——佚名 九、很多时候,我们富了口袋,但穷了脑袋;我们有梦想,但缺少了思想。——佚名 十、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十一、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伏尼契 十二、世之初应该立即抓住第一次的战斗机会。——司汤达 十三、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十四、信仰,是人们所必须的。什麽也不信的人不会有幸福。——雨果 十五、对一个有毅力的人来说,无事不可为。——海伍德 十六、有梦者事竟成。——沃特 十七、梦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为现实。我们不就是生活在梦想中的吗?——丁尼生 十八、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林语堂 十九、要想成就伟业,除了梦想,必须行动。——佚名 二十、忘掉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掉。──歌德 二十一、梦境总是现实的反面。——伟格利 二十二、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 二十三、“梦想”是一个多么“虚无缥缈不切实际”的词啊。在很多人的眼里,梦想只是白日做梦,可是,如果你不曾真切的拥有过梦想,你就不会理解梦想的珍贵。——柳岩 二十四、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鲁迅 二十五、梦是心灵的思想,是我们的秘密真情。——杜鲁门· 卡波特 二十六、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白哲特 二十七、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二十八、青少年是一个美好而又是一去不可再得的时期,是将来一切光明和幸福的开端。——加里宁 二十九、梦想家命长,实干家寿短。——约· 奥赖利 三十、青年时准备好材料,想造一座通向月亮的桥,或者在地上造二所宫殿或庙宇。活到中年,终于决定搭一个棚。——佚名 三十一、在这个并非尽善尽美的世界上,勤奋会得到报偿,而游手好闲则要受到惩罚。——毛姆 三十二、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三十三、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陶行知 三十四、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萧绛 三十五、没有一颗心会因为追求梦想而受伤,当你真心想要某样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你完成。——佚名 三十六、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佚名 三十七、一块砖没有什么用,一堆砖也没有什么用,如果你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是一堆废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没法实现。——俞敏洪 三十八、如意算盘,不一定符合事实。——奥地利 三十九、志向不过是记忆的奴隶,生气勃勃地降生,但却很难成长。——莎士比亚 四十、如果失去梦想,人类将会怎样?——热豆腐 四十一、无论哪个时代,青年的特点总是怀抱着各种理想和幻想。这并不是什么毛病,而是一种宝贵的品质。——佚名 四十二、梦想绝不是梦,两者之间的差别通常都有一段非常值得人们深思的距离。——古龙 四十三、梦想家的缺点是害怕命运。——斯· 菲利普斯 四十四、从工作里爱了生命,就是通彻了生命最深的秘密。——纪伯伦 四十五、穷人并不是指身无分文的人,而是指没有梦想的人。——佚名 四十六、不要怀有渺小的梦想,它们无法打动人心。——歌德 四十七、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以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鲁迅 四十八、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杀。──列宁 四十九、意志薄弱的人不可能真诚。——拉罗什科 五十、梦想绝不是梦,两者之间的差别通常都有一段非常值得人们深思的距离。——古龙 五十一、得其志,虽死犹生,不得其志,虽生犹死。——无名氏 五十二、所虑时光疾,常怀紧迫情,蹒跚行步慢,落后最宜鞭。——董必武 五十三、梦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为现实。我们不就是生活在梦想中的吗?——丁尼生 五十四、很难说什么是办不到的事情,因为昨天的梦想,可以是今天的希望,并且还可以成为明天的现实。——佚名 五十五、要用你的梦想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感恩真诚助人圆梦的心态引领你的一生,要用执著无惧乐观的态度来引领你的人生。——李开复 五十六、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因而不能注意自身的物质利益。——居里夫人 五十七、一个人的理想越崇高,生活越纯洁。——伏尼契 五十八、梦想一旦被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神圣。——阿· 安· 普罗克特 五十九、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高尔基 六十、青春是人生最快乐的时光,但这种快乐往往完全是因为它充满着希望,而不是因为得到了什么或逃避了什么。——佚名 六十一、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有个远大的目标,并借助才能与坚毅来完成它。——歌德 六十二、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 六十三、梦想,是一个目标,是让自己活下去的原动力,是让自己开心的原因。——佚名 六十四、人生太短,要干的事太多,我要争分夺秒。——爱迪生 六十五、一路上我都会发现从未想像过的东西,如果当初我没有勇气去尝试看来几乎不可能的事,如今我就还只是个牧羊人而已。——《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 六十六、一个人越敢于担当大任,他的意气就是越风发。——班生 六十七、贫穷是一切艺术职业的母亲。——托里安诺 六十八、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 六十九、一切活动家都是梦想家。——詹· 哈尼克 七十、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小塞涅卡 七十一、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佚名 七十二、一个人如果已经把自己完全投入于权力和仇恨中,你怎么能期望他还有梦?——古龙 七十三、一个人有钱没钱不一定,但如果这个人没有了梦想,这个人穷定了。——佚名 七十四、平凡朴实的梦想,我们用那唯一的坚持信念去支撑那梦想。——佚名 七十五、最初所拥有的只是梦想,以及毫无根据的自信而已。但是,所有的一切就从这里出发。——孙正义 七十六、看见一个年轻人丧失了美好的希望和理想,看见那块他透过它来观察人们行为和感情的粉红色轻纱在他面前撕掉,那真是伤心啊!——莱蒙托夫 七十七、努力向上吧,星星就躲藏在你的灵魂深处;做一个悠远的梦吧,每个梦想都会超越你的目标。——佚名 七十八、正如心愿能够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制订计划 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 解释与结论 反思与评价 表达与交流
(三)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散的溶液。 4.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5.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6.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7.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用常见酸、碱的性质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
• 食醋等食品有酸味 • 食物消化 • 金属表面除锈 • 大理石地面、建筑物被腐蚀 • 皮肤、衣物等被腐蚀 • 化学试剂的保存(密封)、变质 • 土壤酸碱性的调节 • 油污洗涤 • 工厂废水、废气的处理 • 治疗胃病、皮肤肿痛等 • 化肥的合理使用
一科学探究
本主题的教学要注重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选取学生熟悉的 素材,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活动,认识物质及 其变化。用五彩缤纷的化学物质和丰富多彩的化学变化,让 学生体验化学美。通过本主题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学习化学 的重要意义。
用氧气的性质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
(一)我们周围的空气
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3. 理解层次(★★★) (16个)
三、复习建议
重要代表物
金属: 铁 纯 单质 非金属: 氧气
净
物 质
物
化 合 物
氧化物: 水,二氧化碳
酸: 盐酸,硫酸 碱: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盐: 食盐, 纯碱, 碳酸氢钠,碳酸钙
混合物: 空气, 合金(生铁,钢)
关注课本上的配图
其中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有_______________
·科学家对空气成分的ຫໍສະໝຸດ 究·宇航、潜水的呼吸供氧·氨气的用途
·灯管中的氖气
·温室效应
(二)水与常见的溶液
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自来水的生产工艺
·硬水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鱼池缺氧现象与增氧方法
·制取蒸馏水
·明矾晶体的形成
·海水制盐
·太阳能海水淡化
·有机玻璃的溶解与黏接
·食品中的乳化剂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氧气中更旺) 动植物的呼吸(急救、抢救病人) 食物的腐烂 酒和醋的酿造 农家肥的腐熟 金属生锈 养鱼池的增氧
初中化学总复习
身边的化学物质 化学实验
一、课标 二、考试说明 三、复习建议
一、课标
一级主题 科学探究
身边的化学物质
二级主题(单元)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
我们周围的空气
水与常见的溶液 金属与金属矿物 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身边的化学物质
本主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一些身边常见的物质,帮助学 生了解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体会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 活质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 欲望,使学生初步认识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之同的关系,帮助 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形成科 学的物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
1. 知道层次(★ ) 8个知识点 (26个,30.8%)
2. 认识层次(★★ ) 17个知识点 (36个 ,47.2%)
3. 理解层次(★★★) 7个知识点 (共36个,占19.4%)
考试说明中样题的变化
选择题分析——删掉的题
非选择题
科学探究考试说明
1. 知道层次(★ ) (0个)
2. 认识层次(★★ ) (7个)
关注课本上的配图
分别体现CO2 的什么性质?
知识结构
水和溶液
氢 、氧 元素的转化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1)原理: (2)装置: (3)药品: (4)实验现象: (5)实验结论(实验目的): (6)误差分析 (7)装置评价:先密闭后反应
两种图像;
归纳:实验中H2O的作用
吸收白烟 吸收热量
: 用二氧化碳的性质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
灭火(阶梯状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在密闭容器中小虫等死亡 教室应注意开窗通风 人工降雨 温室现象 汽水升温或减压有气泡逸出 舞台舞美效果 石灰水、氢氧化钠等变质 石蕊试液变色
(三)金属与金属矿物 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中国古代在金属冶炼方面的成就 ·不锈钢餐具 ·现代汽车、潜艇、宇宙飞船所用的合金材料的发展 ·我国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丰富多彩的金属矿物标本或图片 ·金属的切割与焊接 (四)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洗发剂、护发剂的酸碱性 ·作物生长最适宜的ph范围 ·海盐、岩盐、湖盐和井盐 ·根瘤菌固氨 ·常见铵态氨肥的性质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 ·侯德榜对我国制碱工业的贡献
通过水体积的 变化得出空气 中O2体积分数
防止熔融物溅 落炸裂瓶底
吸收热量、 吸收生成的 二氧化硫
提高温度(使白磷达到着火 点,使红磷达不到着火点) 隔绝空气
作溶剂 反应物
(四)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
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5.燃烧的条件。 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8.酸、碱的化学性质。
身边物质考试说明
2014年22分 2015年26分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 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 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 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学生通过亲身经历 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 感,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科学 探究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1.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2.意识到提出问题和做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与假设必 须用事实来验证。 3.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 4.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 5.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制订计划 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 解释与结论 反思与评价 表达与交流
(三)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3.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散的溶液。 4.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5.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6.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7.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用常见酸、碱的性质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
• 食醋等食品有酸味 • 食物消化 • 金属表面除锈 • 大理石地面、建筑物被腐蚀 • 皮肤、衣物等被腐蚀 • 化学试剂的保存(密封)、变质 • 土壤酸碱性的调节 • 油污洗涤 • 工厂废水、废气的处理 • 治疗胃病、皮肤肿痛等 • 化肥的合理使用
一科学探究
本主题的教学要注重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选取学生熟悉的 素材,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活动,认识物质及 其变化。用五彩缤纷的化学物质和丰富多彩的化学变化,让 学生体验化学美。通过本主题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学习化学 的重要意义。
用氧气的性质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
(一)我们周围的空气
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3. 理解层次(★★★) (16个)
三、复习建议
重要代表物
金属: 铁 纯 单质 非金属: 氧气
净
物 质
物
化 合 物
氧化物: 水,二氧化碳
酸: 盐酸,硫酸 碱: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盐: 食盐, 纯碱, 碳酸氢钠,碳酸钙
混合物: 空气, 合金(生铁,钢)
关注课本上的配图
其中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有_______________
·科学家对空气成分的ຫໍສະໝຸດ 究·宇航、潜水的呼吸供氧·氨气的用途
·灯管中的氖气
·温室效应
(二)水与常见的溶液
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自来水的生产工艺
·硬水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鱼池缺氧现象与增氧方法
·制取蒸馏水
·明矾晶体的形成
·海水制盐
·太阳能海水淡化
·有机玻璃的溶解与黏接
·食品中的乳化剂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氧气中更旺) 动植物的呼吸(急救、抢救病人) 食物的腐烂 酒和醋的酿造 农家肥的腐熟 金属生锈 养鱼池的增氧
初中化学总复习
身边的化学物质 化学实验
一、课标 二、考试说明 三、复习建议
一、课标
一级主题 科学探究
身边的化学物质
二级主题(单元)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
我们周围的空气
水与常见的溶液 金属与金属矿物 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身边的化学物质
本主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一些身边常见的物质,帮助学 生了解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体会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 活质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 欲望,使学生初步认识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之同的关系,帮助 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形成科 学的物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
1. 知道层次(★ ) 8个知识点 (26个,30.8%)
2. 认识层次(★★ ) 17个知识点 (36个 ,47.2%)
3. 理解层次(★★★) 7个知识点 (共36个,占19.4%)
考试说明中样题的变化
选择题分析——删掉的题
非选择题
科学探究考试说明
1. 知道层次(★ ) (0个)
2. 认识层次(★★ ) (7个)
关注课本上的配图
分别体现CO2 的什么性质?
知识结构
水和溶液
氢 、氧 元素的转化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1)原理: (2)装置: (3)药品: (4)实验现象: (5)实验结论(实验目的): (6)误差分析 (7)装置评价:先密闭后反应
两种图像;
归纳:实验中H2O的作用
吸收白烟 吸收热量
: 用二氧化碳的性质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
灭火(阶梯状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在密闭容器中小虫等死亡 教室应注意开窗通风 人工降雨 温室现象 汽水升温或减压有气泡逸出 舞台舞美效果 石灰水、氢氧化钠等变质 石蕊试液变色
(三)金属与金属矿物 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中国古代在金属冶炼方面的成就 ·不锈钢餐具 ·现代汽车、潜艇、宇宙飞船所用的合金材料的发展 ·我国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及其分布 ·丰富多彩的金属矿物标本或图片 ·金属的切割与焊接 (四)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本单元可供选择的学习情景素材: ·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 ·洗发剂、护发剂的酸碱性 ·作物生长最适宜的ph范围 ·海盐、岩盐、湖盐和井盐 ·根瘤菌固氨 ·常见铵态氨肥的性质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 ·侯德榜对我国制碱工业的贡献
通过水体积的 变化得出空气 中O2体积分数
防止熔融物溅 落炸裂瓶底
吸收热量、 吸收生成的 二氧化硫
提高温度(使白磷达到着火 点,使红磷达不到着火点) 隔绝空气
作溶剂 反应物
(四)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
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5.燃烧的条件。 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8.酸、碱的化学性质。
身边物质考试说明
2014年22分 2015年26分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 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 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 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学生通过亲身经历 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 感,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科学 探究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1.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2.意识到提出问题和做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与假设必 须用事实来验证。 3.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 4.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 5.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