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概论课件 绪论

合集下载

人类学概论.ppt

人类学概论.ppt

人类学概论
7
1、参与式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
• 观察当地的自然地理、人工建筑和人文环境 • 有目的的对当地的日常活动、生活礼仪、人际交往等进
行细致的观察 • 长期坚持 • 深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 • 尊重当地人的生活习惯 • “历史追踪法”
人类学概论
8
2、访谈(interview)
人类学概论
3
人类学概论
图片由邓启耀老师提供 4
一、田野调查前
1. 项目的选择: 专题调查/全面调查 理论意义/社会意义/实际意义 必要性/创新性/可行性
2. 田野点的选择
3. 准备工作: ①了解与调查点相关的地理、历史、现状和前人研究知识 ②调查队伍的组成 ③装备、物品的购置
人类学概论
5
二、在田野调查中
人类学概论
21
季节图
• 步骤 • 例子:四川省美姑县井叶特西乡TX村(彝族)农户农作物、畜牧和农事
用工季节历
农事月份 洋竽 荞子 燕麦
莲花白 圆根箩卜
牛 山羊 绵羊 马 猪 农事用工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播种
管理
收获
播种
管理
收获
播种
管理
收获
育苗
种植
管理
收获
种植 管理
收获
一年四季放养
一年四季圈养
一年四季放养
一年四季放养
圈养
高峰期
12月
人类学概论
22
三、排序
• 目的
• 排序是将事物按一定次序进行优先排列的工具。在大致 了解调查点概况的基础上,这一工具可以帮助调查者就 他所关心的某一专门问题进行较深入分析的工具。

人类学概论第3版PPT第二章

人类学概论第3版PPT第二章
随着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及斯宾塞社会进化论的逐渐普及和引申 ,进化演变成为一个带有“进步”或“发展”意义的概念。
(二)进化论
进化论(evolutionism)本来是一个生物学概念。1801年,法 国博物学家拉马克最先明确地提出生物进化论。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系统阐述了其生物进化理 论,可以简单归纳为三点:第一,物种不是永远不变的,而是不断 变化的;第二,在变化过程中,生物的自然选择机制与高度的变异 性起着重要作用;第三,自然选择就是把有利的变异保存下来,把 不利的变异淘汰掉,从而使物种能适应不同的环境而生存下来。
奥地利天主教神甫施密特在格雷布纳的形式标准和数量标准之 上,又补充了“性质标准”“连续标准”和“关系程度标准”。有 意思的是,施密特的文化传播论带有相当明显的进化论色彩,被人 称为“文化圈进化论”。
在他的理论中,文化圈的顺序所反映的已不仅仅是它们在这个 或那个地理区域内出现的顺序,而是世界历史发展的依次阶段,从 狩猎、采集到园艺种植、畜牧,再到农业文明,呈现出一幅完整的 进化图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施密特与摩尔根进化模式之间的唯 一区别,就是前者认为重要事件在历史上只发生过一次,而后者则 认为曾多次发生”。
涂尔干对人类学研究的贡献集中体现于《宗教生活的 初级形式》这一名著。在该书中,他运用社会整体观、社 会决定论以及跨文化比较方法,对早期澳大利亚原始宗教 的宗教礼仪和信仰仪式进行了严密而细致的分析。
(二)社会决定论要点
概括来说,涂尔干等人的社会决定论范式可以总结为以下五点。 (1)社会事实自成其类,只能用其他社会事实来解释,而不能简化到心 理和生物层次。 (2)社会先在、外在和独立于个体并大于个体之和,因而能对个体形成 强制力。 (3)社会的强制力来源于无形而有力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表象,而以圣/ 俗分类为基础的宗教则是社会的核心形式。 (4)人们对自然界的分类依据社会文化分类,社会文化分类则依据二元 对立原理。 (5)上述所有社会现象都有现实功能,因而可以用科学方法进行实证研 究。ຫໍສະໝຸດ 第二章 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一)

人类学概论第一章 课件

人类学概论第一章 课件
化冲突与文化评价问题 • 晚近以来的人类学家: • 运用他文化和对他文化的研究成果——“他 者性”来反观、诠释与重 构本文化。
五、通向跨文化比较
• (一)如何设计文化比较 • 人类学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加以区分: • (1)按地理区域进行的比较:如把世界按
板块结构划分为七大洲、四大洋; • (2)按样本大小进行的比较:小样本比较 个案一般不超过10个;
调查的特征通常是: (1)学会当地的语言; (2)不少于一个年度周期(如一个农业 或牧业周期)的居住时间; (3)采纳参与观察(participant observation)的 方法。
• (二)民族志是田野工作的重要结果 • 人类学者最终坐下来调整知识和思路,进
而完成的这个文化撰写的文本形式就是所 谓的民族志(ethnography) • 民族志是田野工作的结果之一,是人类学 的主要展示手段与形式
民族获得的经验材料进行比较的基础上, 验证理论假设,发现人类行为的共性与差 异,以实现理论概括或发现某种通则的研 究方法 • 前提:承认文化具有多样性、整体性和相 对性的特征
• 还需相信 : • “通过习得当地人的语言,民族志工作者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对当地文化的理解 (即诸种视野的融会),同时承认存在着 超越文化和语言界限的客观现实”
• (二)文化的他者与自我发现 • 我们所讲的“他者”(others)不仅仅指向
与自己不同的人群,更多的是指向与 自己不同的文化(other cultures) • 我们所主要关注的不是作为人群的他者, 而是文化意义上的“他者性”(cultural otherness)
• 早期人类家的田野工作: • 试图解决本文化与他文化接触时出现的文
某种实践活动时,总会不时地反思自身文化的相 似实践 米德观察萨摩亚: 思考美国少女青春期的经历上的差异 在人类及其文化的性质方面作出理论建构

《人类学概论》PPT课件

《人类学概论》PPT课件
2历时性比较对同一区域内不同时代的资料进行比较以揭示进化的模式可以是生物的社会的或文化的进化模式这是人类学不同同于社会学的另一特征社会学家主要集中在社会和社会制度上而人类学则是把人类的体质和行为包括体质社会文化甚至心理的所有方面联系起来研究
《人类学概论》PPT课件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整体观
这是人类学不同同于社会学的另一特征,社会学 家主要集中在社会和社会制度上,而人类学则是 把人类的体质和行为(包括体质、社会、文化、 甚至心理)的所有方面联系起来研究。这种研究 通常称之为“整体论”(holism),并且成为人 类学的一个基本点。原因之一是人类学家发现除 了人类学家本身观点各异之外,当代的许多学者 以及传媒在讨论有关人的行为时,如种族、领土、 两性关系、或者大脑结构等,很容易产生单一的 决定因素。
格尔兹对文化所下的定义则采取阐释人类 学的观点,因此他将文化界定为:“是指 从历史沿袭下来、体现于象征符号意义中 的意义模式,是由象征符号表达的传承概 念体系,人们以此达到沟通、延续和发展 他对生活的知识和态度。
文化的特征
文化是共享的 文化是习得的 文化是基于象征的 文化是整合的
文化之树的树叶——多元文化的视野
体质人类学
是研究人本身的体质,与生物学不同,主要研究人 类起源、 人种、和人体形态等三个部分。体质人类 学无论是研究人类祖先的化石、当今世界人口的基 因分布、基因遗传机制、我不=同人区??域? 人们的肤色和形 态特征,还是研究人类及相近的灵长类的行为模式, 都关注行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关系。可以说,体 质人类学研究的是人类及相关的灵长类的体质发展 过程中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关联。
体质人类学:医学人类学、工程人类学、 遗传人类学、灵长类人类学等

人类学概论(西大考古)

人类学概论(西大考古)
两广、江西;⑥、闽南语;⑦、闽北语;⑧、粤语。 奇书《山海经》,传说时代,凶犁之谷,巴西、圭亚那、苏里南。易洛魁人为黄帝后裔。 语
言学还必须有其他研究来证实。 4.民族学:以民族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现存民族,部分涉及民族史(民族考古)。 民族:
历史形成具有共同语言、生活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在共同文化上形成公共心理素质。 对现有民族的调查。 完整、详细、系统了解某一民族各个方面。研究民族历史需依赖 考古学。族源,体质人类学对人骨的研究。语言学,民族识别重要标志。 三、人类学简史: (一)、人类学的产生及其发展。 19 世纪中叶在欧洲创立。 1.孕育阶段(上古——16 世纪初):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曾叙述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体质人类学最初研究学者。 希罗多德,公元前 5 世纪,《历史》,风俗习惯,文化人类 学。 古埃及人曾以注意到不同种族,并绘于壁画上。 中世纪,宗教、神学盛行,科 学受限制。 1271 年,马可.波罗出发前往中国;在中国居住 17 年,游历中国太半,后 取道海上经土耳其回威尼斯,《马可.波罗行记》。 15 世纪始,在《马可.波罗行记》影 响下,“地理大发现时代”来临。 哥伦布发现美洲。 达.迦马 1498 年到达印度。 麦哲 伦环球航行。 人类各种族得到认识。 对人类学的研究开始兴起。 2.创建阶段(16 世纪初——1866 年):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体质人类学最早出现,自 16 世纪初开始,研究人体及其特征。 马金斯.亨特《人类学》。 16 世纪初人类解剖;意大 利,维萨里,致力于人体解剖,证明男女肋骨一样多,推翻了上帝用男人肋骨造女人之 说,《人体构造》,引起人们对“上帝造人说”的怀疑,被宗教裁判所处死。 17 世纪。 英国的泰森,解剖人、猩猩、猴子,比较研究,发现猩猩较猴子更接近于人,奠定比较 形态学基础。 18 世纪初,林奈,1736 年创建科学的生物分类系统,建立在动物的亲疏 关系上,灵长目,将人、猿、猴放于其中,将人分白、黑、黄、红四种人,统称智人种, 沿用至今。 18 世纪后期,布鲁门巴哈,将人种划分建立在人体测量基础上,特别是颅 骨形态。 19 世纪,一系列古人类大发现,尼安德特人、克罗马农人、森林古猿等。达 尔文《物种起源》。 赫胥黎,利用进化论论述人类起源,“人猿同祖”。人体形态学、人 种学、人类起源,体质人类学建立。 文化人类学:17 世纪始,大兴土木,地下往 往发现远古人类遗存,尤其是旧石器时代石器与化石,考古学开始建立。 19 世纪,汤 姆森将丹麦国家博物馆藏品按原料分类,石器、铜器、铁器。 卢伯克,按制造技术区 分石器。 1860 年,德国的巴斯典《历史上的人》,文化人类学诞生。 巴霍芬《母权论》。 19 世纪中叶,建立一批学术团体。 1866 年,瑞士,那沙特尔,首届人类学和史前考古 学会议,人类学正式诞生。

人类学概论第3版PPT第四章

人类学概论第3版PPT第四章

(三)变异的含义
我们现有的研究这样归纳变异的根源和形式: 重组:包括性细胞生成时的遗传物质重组及两性基因在形成受精 卵时的重组。 突变:突变是遗传密码在复制和传递时发生的意外错误。它能增 加种群基因库中的遗传物质。 基因流动:指遗传物质加入或离开某一种群基因库的结果。 基因漂变:指前述原因之外的偶然小变动导致的种群基因库内容 的变化。
在治疗方面,医学界正在努力研制新药,试图阻断HIV进入宿主细胞、减少 HIV在宿主细胞中的进一步复制和破坏。
(二)政策倡导与治疗行动
中国政府于2004年推出“四免一关怀”政策,其中的一“免” 政策是指农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困 难的艾滋病病人,可到当地卫生部门指定的医院服用免费的抗病毒 药物,接受抗病毒治疗,其中包括对艾滋病进行免费抗病毒治疗。 各地治疗专家小组在判断某个个体是否有必要接受治疗时,一个很 重要的指标就是测量其CD4细胞绝对数是否已经低于200个/毫升 。
一物理隔绝和医药阻断三生物性差异与人类政策实践二政策倡导与治疗行动中国政府于2004年推出四免一关怀政策其中的一免政策是指农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困难的艾滋病病人可到当地卫生部门指定的医院服用免费的抗病毒药物接受抗病毒治疗其中包括对艾滋病进行免费抗病毒治疗
第四章 人类体质的属性
(二)进化的含义
进化和演化的英文是“evolution”。在达尔文时代,它是指事 物由低级的、简单的形式向高级的、复杂的形式转变的过程。但是 ,达尔文也认为将进化等同于进步是错误的。
在进化上,物种是一个连续和独立的进化单位。它是生物存在 的基本形式,也是生物中最基本的分类等级。物种差异的本质是遗 传差异,正是不同种之间存在着的这种遗传差异,保证了物种在自 然界中的相对稳定。进化论的中心问题是物种的形成。在这一问题 上,目前有两种理论:线系渐变论和断续平衡论。

《人类学概论》课件

《人类学概论》课件
人类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疾病的传播方式和影响,从而为制定更加有效的防控措施 提供科学依据。
人类学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医疗保健服务的文化差异和不足之处,从而为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和 效率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改进方案。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人类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 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从而促进文化多样性和相互尊重

人类学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 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从而为 制定社会政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
据。
人类学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
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珍贵财富 ,人类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化遗 产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 承这些宝贵的资源。
实验研究
通过实验的方式,对人类的心理和行 为进行研究,揭示其内在机制和规律 。
02
文化人类学
文化的定义与特性
总结词
文化的定义与特性
详细描述
文化是人类社会中共享的、习得的、有组织的符号系统,包括语言、行为、信仰、习俗、艺术等各个方面。文化 具有传承性、共享性、适应性、多样性等特性。
文化适应与变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
社会人类学
社会结构的定义与特性
社会结构定义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各个组成部分之间 相对固定的关系,包括家庭、组织、 社区、地区、国家等。
社会结构特性
稳定性、复杂性、动态性、适应性。
社会制度与功能
社会制度定义
社会制度是指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规则 、习俗和惯例,它们规定了人们的行 为方式和社会关系。
社会制度功能
人类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考古学、语言学、民族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领 域。
人类学的分支学科

人类学概论第3版PPT第六章

人类学概论第3版PPT第六章
第六章 田野研究的特征
第一节 田野工作的研究取向

第二节 田野研究的类别选择

第三节 研究性质和田野伦理
第一节 田野工作的研究取向
一、田野工作的确立
(一)早期进化论的田野工作
19世纪的地质学家通过田野工作发现地壳运动漫长、均衡而渐 进演变的证据,由此判断地球的年龄应该是数百万年,而不是宗教 典籍上的数千年(根据19世纪30年代地质学家查尔斯·赖尔), 而在其影响下的生物科学也大放异彩。
这种大规模社会研究针对的是那些位于世界体系中较为复杂的 社会。和小规模社会相比,它们所处的地理范围较大,文化的同质 性减弱,出现职业多元、社会分层与人口流动,内外关系联系增加 ,已卷入国家与世界一体的市场经济之中。
在现代国家中,以民族志的方式做社区研究的意义在于提供 一个在当代世界与历史向度中的经济文化适应性和参与程度的 样本,因此仍然需要基于民族志原则的个人的、直接的以及带 有情感的观察。这一样本对于比较都市生活和多样性区域文化 显然是必要的。
考察世界各地土著具有认识人类进化线路上的阶段类比意义; 人类学家到异地民族中做田野考察有益于获知自身文化的往昔历史 ;早期人类学家田野考察的发现明显带有民族文化优越感的烙印。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到了19世纪后期,人类学及其田野工作方 法成为一门专业。
(三)确立驻在式田野工作
功能主义者抛开了进化论和传播论, 密集地开展田野工作,特别是马林诺斯基 在特罗布里恩群岛为期三年之久的调查是 人类学早期田野工作的典范。
然而,对人类学田野工作的种种批评,主要是和各种理论视角 的缺陷与不足相关,但这些至今都未能改变早期人类学家开创的、 由马林诺斯基等人确立的驻在式田野参与观察的工作模式。
二、田野工作的定位与研究取向

《人类学概论》课件

《人类学概论》课件

人类的演化和多样性
人类的起源和演化历程 人类的生物学多样性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类多样性
人类文化
1 文化的定义和组成要素
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知识、信仰、价值观和习俗等,是人类社会的核心。
2 文化的传播和变迁
文化通过语言、教育和传统等方式在社会中传递,同时也会在不同历史和环境条件下发 生变化。
3 文化与身份认同
《人类学概论》PPT课件
通过本课件,我们将介绍人类学的起源、发展和研究对象,以及人类的演化 和多样性、人类文化、社会组织和制度等内容,帮助您深入了解人类学的意 义和价值。
什么是人类学
• 从什么角度看待人类 • 研究人类的自然和社会属性 • 涉及对人类的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
人类学的历史
1. 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 2. 经历了不同学派和理论的发展 3. 引入了新的研究方法和观点
文化是个体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塑造了我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社会组织和制度
社会组织和关系
• 家庭、社群和组织 • 社会角色和互动 • 权力和社会地位
社会制度和规范
• 政治制度和法律 • 经济制度和交换 • 社会规范和道德价值观
社会控制和权力
• 社会规范的维持和执行 • 权力结构和社会控制机制 • 社会正义和社会变革
2 未来发展和展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人类学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探索人类社会的新问题和挑战。
应用人类学
1应用人类ຫໍສະໝຸດ 的领域应用人类学在医学、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2
社会实践和问题解决
应用人类学的方法可以帮助解决跨文化交流、社会问题和冲突。
3
良好的民族关系和跨文化沟通
应用人类学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合作。

人类学概论第3版PPT第十三章

人类学概论第3版PPT第十三章

第一,政治调适使某族群感到与其他族群的社会平等感,不会 认为本族群的语言或文化制度正受到他族群的威胁或侵蚀。政治上, 他们相信集体政治权利是有保障的。
第二,政治调适使族群之间不存在经济福利受到遏制或剥削的 情况。族群之间虽然存在差异和不平衡,但任何族群不能达到威胁 其他族群的程度,并且所有的族群都相信政治统一相互有利。
分层的标准通常包括体质外表、年龄、性别、族属、职业、家庭 背景、意识形态、经济或政治角色等。不过,人类学界最流行的还 是韦伯提出的分层标准。韦伯描述了财富、权力、声望三种基本指 标,作为衡量社会不平等的维度。
在弗瑞德的倡导下,根据社会不平等的层次,大多数人类学家依 据他提出的分类方案区分了三种类型的社会:平权社会、等级社会
另一种更加广泛接受的原生论强调,共同血缘、语言以及宗 教感情在濡化过程中是根深蒂固的。根据这一观点,濡化促成他 们对其所在族群的深层情感依恋,这一原生情感有时是通过使族 群相互区别的族界标志展示出来的。
原生论将族性作为族群的基本组织原则,但是这一研究路径 过度强调了族性的原生维度,难以理解族群认同的灵活性与工具 性。因而,原生论被认为是一种静止的、自然主义的族性观。
某一族群成员觉察到彼此共享这些和那些特征,这样,族性意味着 认同一个族群,并自觉为一个族群的部分,又因这一归属感而排斥其 他族群。
族性又是一个飘忽不定的概念,表明它是变项而非恒定项。虽然族 性具有原生或先赋品性,但族群认同也是历史经验模塑的。
第二节 族群认同与族群关系
一、族群认同的产生
认同是指一个人在特定情境下,认为自己属于一个社会群体。族群 认同存在着将社会划分为“我们”与“他们”类别的一种强烈的心理 或情感成分。通常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考察族群认同:(1)族群认同 的情境性;(2)族群特质;(3)族群认同的流动性;(4)族群类 型。

第一章 人类学导论

第一章 人类学导论

• “汤恩幼儿” • 1924年,在南非川斯瓦地区的汤恩附近一个采石场发现的,为南方古 猿化石,距今250多万年。 • 发现者是雷蒙德·达特 • “露西”是1974年11月30日,美国古人类学家唐纳德·约翰松在埃塞 俄比亚的阿法地区发现的。 • 是阿法南方古猿,距今320万年。根据其股骨附着在骨盆上的方式看, 是直立行走动物。
• 作为文化人类学的分支的民族学,可以理解为狭义的民族学,就是文 化人类学对于某一具体族群的深入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 • 1)民族志(Ethnography)。就是通过田野工作对一个族群的传统行 为和思维方式的描述。 • 2)民族史。关注的是某个特定民族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生活方式所发 生的变化。 • 3)跨文化比较学。在民族志和民族史所收集和分析过的资料的基础上, 跨文化比较学着重探讨:为什么在一些社会中存在着某些文化特征, 而在另一些社会中却没有这些文化特征。
• 整体性原则 • 人类学研究的整体性原则,意味着当人类学要研究人类生活的任何一个方 面时,都要着眼于与它有关的人类生活的其他方面。 • 基于这一原则,当人类学家描述他所研究的人类群体时,可能会 论及这些人所生活的地区的历史、自然环境、家庭生活结构、语 言的一般特征、村落模式、政治经济制度、宗教及艺术的风格等 等。
• 一般认为,考古学萌芽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形成于19世纪中叶,一战后 取得了重大发展。 •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个对“现存社会”进行考古研究的学科分支应运而 生——民族考古学
• 民族考古学运用考古学的方法、技术以及民族志研究方法,对前工业社会 的物质遗存进行整体性研究,以理解这些社会的文化和行为方式。 • 20世纪70年代后,又先后出现了“行为考古学”、“后过程考古学”、 “族群考古学”等流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学概论
15
二战后,许多人类学家将目光放在本国的研究上,重视本国 的各种问题。
对于中国来讲,人类学的实践价值从很早就开始体现了,可 以说吴文藻等人在20世纪初期将人类学引入中国时就抱着“西学 以中国”的期待,因此人类学在中国的应用实践在20世纪20年代 就已经有所体现了。
人类学概论
16
1.人类学的人文关怀
人类学是一门极富魅力的学科,这种魅力不仅来自于人类学家们 对异文化事无巨细的记述和精彩的理论阐释,更来自于这门学科的 情怀方向,人类学研究的目的是展现文化的多样性,消弭文化间的 误解,架起文化沟通的桥梁。
自创始之始,人类学就致力于展现多样的弱势文化,留存人类多 元文化,也一直关注着弱势群体并为他们发声,消除不同群体间的 歧视、偏见和误解。这些就是人类学的情怀所向。
18—19世纪的学者形成了社会科学中的所谓比较方法。应用 这种方法,建立起许多文化进化的表格,在所有的表格中,欧洲 社会制度位于进化金字塔的尖端。
人类学概论
4
பைடு நூலகம்
现代人类学缘起于人类对自身的好奇心,脱胎于地 理大发现的异文化记述,壮大于殖民统治时期的政治需要, 成熟于20世纪60年代后的批判和转型。现代人类学的研究 承袭着传统人类学研究对“异文化”的兴趣,同时也将目 光转向人类自身所在的社会文化。
人类学十分适合与其他学科形成跨学科的合作并将这种合作 转化成人类学本身的研究方向。
人类学概论
6
二、人类学的视野
1.人类学的研究对象
人类学,顾名思义,是一门研究人的科学。在各种各 样的学科中,“人”这个概念会有着相当多的词义。
人类学学科内,对“文化”的理解。无论文化的定义 如何变迁,文化始终是人类学的研究对象。
人类学概论
13
(3)跨文化比较观
人类学与社会学在19世纪的主要区别是社会学集中研 究西方社会,而人类学则有比较的传统,对整个世界的文 化和民族进行比较。比较研究有两种形式:
a.共时性比较,即对同一时代广大区域内的(包括许 多的民族和文化)的资料进行跨文化的人类学比较;
b.历时性比较,对同一区域内不同时代的资料进行比
人类学概论
5
3.人类学的学科属性
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自身的学科,即研究人类体质和社会文 化的学科,其真正作为一门学科产生和发展的时间只有一百多年。
恩格斯认为人类学是“从人和人的研究联结了人的生理历史过 渡的中介。”
人类学关注着人类及其文化的整体,而其他所有的学科所研 究的都是人类及其行为的某一方面。
人类学概论
10
2.人类学的知识体系
人类学的知识体系应当包括学科赖以存续的指导理念、 学科的理论体系和学科的方法体系。对于人类学来说,较 为重要的学科理念有三个,即文化相对论、文化整体观和 跨文化比较观。
人类学概论
11
(1)文化相对观
文化相对观是直接涉及文化价值判断的方法和理论, 是人类学家的核心。它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征、 个性。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任何文化在价值上都是平等 的。我们不能用普遍、共同、绝对的标准去衡量一种文化 的价值。人类学家用文化相对观来反对种族主义、欧洲中 心主义、以及民族中心主义。
人类学概论
12
(2)文化整体观
人类学不同同于社会学的另一特征,社会学家主要集 中在社会和社会制度上,而人类学则是把人类的体质和行 为(包括体质、社会、文化、甚至心理)的所有方面联系 起来研究。这种研究通常称之为“整体论”(holism), 并且成为人类学的一个基本点。原因之一是人类学家发现 除了人类学家本身观点各异之外,当代的许多学者以及传 媒在讨论有关人的行为时,如种族、领土、两性关系、或 者大脑结构等,很容易产生单一的决定因素。
《人类学概论》
Anthropology
绪论
主要内容
一、人类学的概念 二、人类学的视野 三、人类学的价值
人类学概论
2
一、人类学的概念
1.人类学的定义
Q: 什么是人类学呢? A: 人类学是研究人及与之相近的灵长类的一
门学问, 或者说是多种相关学问的集合。
Anthroplogy (人类学)一词是源自希腊语 anthrpos (人的)+ logos(研究)。
人类学概论
7
2、人类学的分支
人类学
体质人类学 考古人类学 语言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人类学概论
8
3.人类学的学科拓展
历史人类学:人类学与历史学跨学科的合作 影视人类学:一种形象化的人类学 医学人类学:应用特征明显的分支领域 公共人类学:走向公共领域的人类学
人类学概论
9
三、人类学的价值
人类学概论
3
2.人类学的缘起
人类学是研究人及其文化的学科,对于人类自身及文化的关 注成了人类学家首要的研究主题。
历史之父的希罗多德(484—425B.C)也可称人类学之父
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15—18世纪),欧洲经济向海外扩张、 掠夺和殖民,许多学者也能到遥远的地方并记录下对异民族的发 现和观察。
较,以揭示进化的模式(可以是生物的、社会的或文化的
进化模式)
人类学概论
14
3.人类学的实践价值
人类学的特性——对人类的文化、社会行为、特有 情怀的研究,以及田野工作方法等,都使得人类学成为一 门非常贴近人类日常生活的学科,这样的一门学科,从一 开始就存在着明显的可用于实践的特性。
人类学自学科成熟之始就被视为调和殖民政府和殖民 地社会之间关系的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