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行政权力腐败及其防治
(整理)论行政权力腐败及其防治
目录一、我国行政权力腐败的表现形式、特点和危害性 (2)(一)行政权力腐败的涵义 (2)(二)行政权力腐败的表现形式 (2)二、行政权力腐败的危害性 (3)三、权力腐败的原因 (3)(一)长期的封建社会影响 (4)(二)新旧体制交替 (4)(三)缺乏完备的监督机制 (5)(四)权力制约机制的不健全 (5)(五)行政行为不规范 (5)四、治理行政权力腐败的措施 (6)(一)以德倡廉,筑起“不想腐败”的思想道德防线 (6)(二)以监督保廉,建立“不能腐败”的权力运行机制 (7)(三)以俸养廉,提供“不愿腐败”的经济条件 (8)(四)以法护廉,创造“不敢腐败”的法律环境 (9)五、结论 (9)六、参考文献 (10)论行政权力腐败及其防治【摘要】行政权力腐败是行政权力的异化,是个别行政人员利用人民授予的为社会服务的行政权力谋取私利,主要表现为行政权力的滥用、个人化、不作为。
反腐倡廉是当前全国人民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通过简单分析行政权力腐败的涵义、形式、危害以及其形成的原因,针对这些危害和成因,提出了看法,并且针对行政权力腐败的防治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腐败行政权力反腐倡廉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败问题。
因此,反腐败已成为各国目前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我国也不例外。
“腐败的根本是权力的腐败”,腐败作为一种外部表现形式,它的背后总是权力的腐败,是权力运行失控、失衡所致。
所谓权力腐败,指的是执掌权力的某些机关或干部背离公有权力的性质和原则,把权力私有化、关系化、特权化、商品化,为个人或小团体谋私利。
我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社会中出现的权力腐败基本表现为行政权力的腐败。
行政权力缺少限制和规范是产生行政权力腐败的主要原因,所以防治腐败应当从规范行政行为入手,通过加强监督、立法制约行政权力,同时将以德倡廉、高薪养廉作为辅助手段,达到遏制甚至消除行政权力腐败的目的。
浅议行政职权的滥用与防范措施
浅议行政职权的滥用与防范措施行政职权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使的一种特殊权力,它旨在促进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维护。
然而,随着行政权力的扩大和深化,行政职权的滥用问题也日益突出。
行政职权的滥用不仅会损害人民的权益,还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和政治腐败。
因此,对行政职权的滥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行政职权的滥用表现为行政机关超越其法定职权范围或以不正当手段进行行使。
其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比如滥用行政命令、滥用执法权力、滥用行政处罚权力等。
这些行为严重侵害了公民的自由权利和合法权益,破坏了行政机关的公信力,也损害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造成行政职权滥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行政机关内外监督不力,导致滥用职权就无法得到及时发现和制止。
其次,个别行政官员为个人利益或团体利益而滥用职权。
此外,行政机关的组织体制和工作程序存在不完善之处,也为滥用职权提供了机会。
针对行政职权滥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首先,建立健全行政职权的审查和监督制度。
通过严格的审查程序和有效的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行政职权滥用的问题。
同时,加强对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建立健全的权力分立和相互制约机制,防止个别官员滥用权力。
其次,加强行政机关的师德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
通过加强行政机关干部的师德教育,培养他们的公仆意识和为民服务的精神,使他们清醒认识到自己的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不得为个人或团体谋取私利。
此外,加强行政法治建设也是防范行政职权滥用的重要措施。
加强立法工作,明确行政机关的职权和限制,制定行政程序法和行政处罚法等相关法律,为行政职权的行使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
同时,完善行政机关的内部规章制度,加强对行政机关行为的规范和约束。
最后,加强社会公众的监督参与。
建立行政机关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机制,加强行政机关与公众的沟通和交流,让公众对行政机关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价,使行政机关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
总而言之,行政职权的滥用问题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必须加以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论权力腐败的防范措施
论权力腐败的防范措施内容摘要:腐败,人人痛恨。
扼制权力,监督权力,是建设健康的和谐社会的根本。
所谓权力腐败,指利用公共权力来达到私人目的,增加私人利益的行为。
权力失去制约必然腐败。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腐败现象,关系着能否有效地预防和遏制腐败。
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形势仍然严峻,任务仍然艰巨。
《检察日报•廉政周刊》评出的2008年反腐典型案件让我们深刻反思,不找出真正的症结,恐怕难以走出反腐困境。
对此,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理性的态度。
关键词:权力腐败原因防范措施中共中央2008年5月13日印发《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工作规划》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基本精神,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进一步明确了今后5年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和工作目标,作出了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六项工作整体推进的工作部署,提出了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的相关措施,是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本文在分析一些案例的基础上,结合行政组织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科学的相关理论,来进行分析权力腐败的现状、产生原因及防范措施。
一、权力腐败的现状当前我国社会中最严重的腐败现象是权力腐败。
根据2009“两会”期间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显示:2008年全年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案件33546件41179人,已侦结提起公诉26684件33953人,人数分别比2007年增加1%和10.1%。
查办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687人,其中厅局级181人、省部级4人。
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境内外追逃工作,抓获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1200名。
数字最有说服力。
透过这些数字,既看到了党和国家坚决反对腐败的决心,更看到了惩治腐败的明显成效。
其中,一批大案要案被查处,4名省部级干部被查处,充分表明了无论职位多高,只要搞腐败,就逃不脱党纪国法的惩处。
权力腐败的危害与防治
权力腐败的危害与防治30年来的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和深刻的变化,有力的促进了经济转型的步伐。
当前中国正处于由计划体制转变过程中,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利益的日益分化和社会的急剧变迁,社会问题大量出现,社会矛盾不断激化,连续三年,“反腐倡廉”在贫富差距、调控房价、依法拆迁等热点问题上位列第一,充分表明了我国的权力腐败问题正处于易发、多发、高发期。
权力腐败危害巨大,反腐败斗争任重道远。
1.权力腐败的危害权力腐败是滋生在党和国家健康肌体上的毒瘤,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呈现出一种扩张性,危害极其严重。
如果得不到有效惩治,将引起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的夭折,甚至导致亡党亡国严重后果。
1.1严重危害经济建设权力腐败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危害最为直接,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削弱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影响我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健康发展。
破坏改革开放,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直接或间接造成危害,有专家分析,东南亚的金融危机,与其说是经济原因,倒不如说是政治原因更为本质,其深层原因就是腐败①。
一个经济发展健康的社会,肯定也是一个腐败得到遏制、惩治的社会。
近年来,随着被查处的腐败分子职务越来越高,案发后追缴回来的财产越来越少,给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在直接损失之外,还有无法用数字显示的危害:减少了国家的资本积累。
阻碍生产效率的提高。
严重妨碍着国外资金的引入。
社会财富是全社会人民共同拥有的财富,实现公平合理的分配,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体制,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先富对后富又起着示范、带动、提携、帮助和作用,最终达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
腐败分子通过侵吞国家财产,出卖手中权力,索贿受贿等窃取社会财富,扩大分配上的不平衡,激化了社会矛盾。
1.2危害党风和社会风气腐败分子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与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完全相悖。
我国行政腐败现状及对策防治
浅析我国行政腐败现状及对策防治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的国家面临众多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行政权力的滥用和随意支配现象明显,滋生行政腐败问题,对人民,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本文从行政腐败的原因,危害,以及防治等方面进行阐述,望有益于改善。
关键词:行政腐败;原因;危害;防治近日,陕西省神木县农村商业银行原副行长龚爱爱被曝有两个户口,在京有20多套房产,价值逾10亿元。
此事曝光后,神木警方已将龚的虚假户口“龚仙霞”注销。
可媒体查实,“房姐”龚爱爱至少有4个户口,除了此前被曝光的两个户口,另两个分别在北京市朝阳区奥运村派出所和陕西省神木县大柳塔派出所,户名均为龚爱爱。
先有郑州“房妹”被爆有两个户口,之后牵扯“房妹”全家都是双户口,拥有29套房产,且“房妹”父亲系二七区原房管局局长。
今有神木县农村商业银行副行长龚爱爱被爆至少拥有4个户口,还有一个是北京户口,我国法律规定公民只能拥有一个户籍,如此公民有如此多户口,而且还有难搞的北京户口,让人不得不问是谁在给“房姐”“房妹”户籍特权一.行政腐败产生的原因行政腐败产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根植于中国传统的亲情文化。
首先,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持续了几千年之久。
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中国独有的文化,其特征有保守、逆来顺受,自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传统的农业经济模式对中国的文化形成了很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中国的主流文化,为佛儒道三教。
其基本思想也是教导人民明哲保身。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最后,传统的家长制,对中国造成了循规蹈矩,惟命是从。
在法律与亲情面前,人们总是优先于用亲情去看待问题。
在西方国家的硬性的法律,在中国的亲情的面前,失去了硬性因素,而增加了弹性因素。
平常所推崇的公平正义,在面对亲情时却退而求其次。
但凡违法乱纪者,总是有一张无形的亲情网笼罩其中。
朋友,亲人、老师、领导,在面对违法乱纪情形时,总是讲究亲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结果就是造成法律的威严降低,人们违法乱纪的情形越来越多,违法成本越来越低。
浅谈行政职权滥用的危害与防范措施
汇报人: 日期:
• 行政职权滥用的危害 • 行政职权滥用的原因 • 防范行政职权滥用的措施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行政职权滥用的危害
损害公众利益
侵害民众权益
滥用行政职权可能导致民众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如违法征收、侵权行为等。
损害民众信任
行政机关的滥用职权行为会降低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影响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增强廉洁意识
强化行政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提高遵守 职业道德的自觉性。
通过教育、宣传等多种形式,增强行政人 员的廉洁意识,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
完善法律法规
完善行政法律法规
制定和完善行政法律法规,使行政机关的行 使权力有法可依。
严格执法力度
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坚决惩处违法 乱纪行为。
破坏公平竞争
阻碍公平竞争环境
行政机关滥用职权可能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环境,阻碍创新创 业发展。
损害营商环境
不当的行政干预可能导致营商环境恶化,影响企业正常经营 和投资活动。
阻碍经济发展
制约经济发展
行政职权滥用可能阻碍经济发展,破坏市场秩序,影响资源配置效率。
增加企业负担
滥用行政职权可能导致企业承担不必要的负担,如不合理收费、繁琐审批等。
建立信息公开制度
增强行政机关的透明度,防止权力滥用。
完善行政审批制度
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同时防止权 力滥用。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加强对行政经费的监管,防止权力滥用。
加强监督力度
加强党内监督
发挥党组织的监督作用,对违反党纪 国法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加强群众监督
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对违法乱 纪行为进行举报和曝光。
论行政腐败的防治(1)
论行政腐败的防治【摘要】古今中外,腐败现象不无罕见。
而我国社会腐败的产生更有其特有的历史、政治、经济及文化原因。
当前,社会中腐败现象日益严重,高官腐败突出,顶风作案猖獗,大案要案显著。
本文从行政腐败的成因入手,在辩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新时期行政腐败的主要特点,并且以法律的视角提出了防治腐败的解决建议。
【关键字】行政腐败反腐败防治【引言】早在19世纪,英国的阿克顿勋爵就说过一句名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
”不仅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有腐败,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腐败现象。
还记得建国大业里蒋介石内战末期时就有“不反腐亡党,反腐亡国”的无奈。
在我国,新时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特点,由于新旧体制的转换、法制的不健全,社会道德的偏差和失范,市场本身正面和负面的双重效应,以及西方国家资产阶段自由化及和平演变的侵蚀,腐败现象日趋蔓延。
已成为阻碍社会良性发展的社会问题。
因此研究腐败的根源及治理措施有重大的意义。
一、行政腐败的概述关于精确和稳定地辨别出什么是腐败行为,一般定义为运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其行为主体、动机、方式与后果,都有较为明确的界定。
腐败的实质是一种非正式的获取政治影响的过程,当某个群体感到其核心利益在正式政治体系内被忽视或被认为是非法之时,这一群体的成员就会被吸引到那些获取影响的非正式渠道中去,而这些渠道又往往以腐败的形式表现出来。
从法律上来说,普遍用行为列举方式定义腐败。
但反对者认为法律条文并未告诉我们社会行为的社会意义。
国际相关组织对腐败的定义是“公共部门中官员的行为,不论是从事政治事务的官员,还是从事行政管理的公务员,他们通过错误地使用公众委托给他们的权力,使他们自己或亲近于他们的人不正当地或非法地富裕起来。
”不管用何种标准界定腐败,都应该有这样一种认识: “行政腐败主要指国家政府机关以及工作人员尤其各级官员,没有履行被授予权力相应的职责,为谋取私利或所在小集团的不正当利益,非法用权的行为,危害了公共利益。
当前我国行政权力腐败的特点及治理对策范文
开题报告一、选题的理由1、遏制与治理日益严重的行政腐败问题,是我国法治国建设的要求。
2、腐败使社会资源无法公平合理地分配,导致贫富不均现象日益严重,严重影响国家经济发展。
二、选题意义有利于深化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权力运行机制及其内在规律的认识,全面梳理行政权力、经济成长与预防腐败之间的关系,推动新形势下惩治与预防腐败理论的创新。
一是有助于对市场经济背景下行政权力运作的内在特点、价值理念和变化轨迹进行深入挖掘和整体勾勒;二是有助于厘清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产生的机会和激励结构,科学衡量政府控制经济活动的程度对腐败的影响以及腐败对经济成长所造成影响;三是有助于更深层次地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产生的机会和激励结构,探讨行政权力如何在根源上减少腐败的产生机会。
三、设计思路首先,浅析我国行政权力腐败的表现形式,现阶段我国行政权力腐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腐败现象在我国的三个阶段时期。
其实结合社会现实和一些案例分析我国行政权力腐败对社会和人民造成的各种危害及产生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然后从经济、政治、历史三个方面阐述产生行政权力腐败的根源所在。
最后综合行政权力腐败的产生的成因,结合我国法制体制及体制的不健全,提出治理行政权力腐败的一些对策,从而起到遏制腐败更深入恶化。
四、写作提纲(一)行政权力腐败现象的表现形式及对社会的危害1、行政权力腐败的表现形式2、行政权力腐败现象的危害(二)行政权力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1、经济根源2、政治根源3、历史文化及主观意识根源(三)行政权力腐败现场的遏制对策1、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强化监督机制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结论:尽快完善经济体制,推进政治改革,实现真正的依法行政,同时加大干部思想教育,从而实现遏制行政权力腐败现象。
反对行政权力腐败既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又具有紧迫性;既要坚决地、持久地进行下去,又要重视阶段性成果,一步一步地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当前我国行政权力腐败的特点及治理对策【内容摘要】行政权力腐败及整治问题是政治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也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进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论权力腐败的防范措施
引言腐败被国际社会称为全球性灰色瘟疫.腐败不仅在世界范围内对政治、文化带来严重后果,而且严重破坏了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全球知名的反腐败机构透明国际组织统计,在被调查的163个国家和地区中,腐败比较严重的国家占了约75%,几乎包括所有的低收入国家,腐败非常严重的国家有71个,占被调查国家总数的近一半,表明腐败现象非常猖獗。
贪污腐败使全世界的消费者多支出商品总价值的5%至10%,世界贸易额的5%至l0%用于贿赂。
可见腐败在世界流传之广,损失之大。
腐败是一种全球性的社会现象,腐蚀着各国的政权基础,妨碍经济发展,影响遍及社会的各个领域。
从中国的现实状况来看,腐败严重抵消了政府对于推动经济发展的政策努力,刺激了虚假繁荣的泡沫经济,扭曲市场竞争和产权制度,导致分配不公与机会不均,侵蚀国家的政治体系,导致人事、领导和决策的体制劣变,亦即国家能力与管理权能弱化,败坏社会风气和道德水平,引发人力资源的浪费和社会流动机制的变形,造成民间社会组织的畸形发展和社会无序。
本文认为腐败问题是我国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本文从腐败案例回放入手,对我国腐败问题的深层次根源和产生的各种危害进行了分析,针对我国构建预防和治理腐败机制的不足,运用层次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等科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构建我国预防和治理腐败机制的几点建议。
一、腐败案例(一)广州市腐败案例1.案例2:涉嫌内幕交易等罪的广州市明星市长李启红2007年6月下旬,李启红与其丈夫林永安商定,找到其弟媳林小雁利用内幕消息买卖公用科技(2008年8月更名为中山公用)股票,随后,林小雁从被告人林永安存款账户中转出人民币236.5万元,从其丈夫被告人李启明存款账户转出人民币350万元,并拿出自有资金,共筹集人民币677万元,借用其弟林伟成和同事刘某的名义在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山营业部办理了证券交易开户手续。
2007年6月29日至7月3日,上述账户在公用科技停牌前累计买入该公司股票89.68万股,买入资金人民币669.3万元,后于2007年9月18日至10月15日陆续卖出公用科技股票,账面收益人民币1983万元。
浅论公权力腐败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浅论公权力腐败的成因及预防措施权力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很容易为直接行使权力者制造三个腐败空间:一是决策权空间,二是制造稀缺资源权空间;三是拖延办事时间权空间。
公权力腐败与反腐败,已被我党提到了决定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
将浅论公权力腐败的危害,并进而重点从监督层面探析公权力腐败的成因以及如何加强监督在预防公权力腐败中的重要作用,以望能对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做一些理论上的支持。
标签:公权力腐败;危害;权力监督关于公权力腐败的定义,学界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有以公职为轴心定义的,有以市场为轴心定义的,有以公益为核心进行定义的等。
在这里,笔者给公权力腐败做如下界定:公权力腐败是指公共权力行使者为了谋取不当利益,通过违法使用权力致使权力异化的行为。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公权力腐败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也是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严厉打击公权力腐败行为,这是时代给予共产党的高度考验。
一、公权力腐败的危害公权力腐败现象的蔓延,严重破坏市场经济建设和民主政治发展,祸国殃民,危害极大。
如果任其严重泛滥,必将导致整个社会道德滑坡、文化颓废乃至政治、经济和社会秩序的全面混乱,造成亡党亡国的灾难性后果。
1.公权力腐败是生产力发展的巨大障碍。
我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进而实现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实践表明,公权力腐败现象是影响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公权力腐败造成发展所需积累资金的严重流失,影响经济进一步发展所需资本因素;其次,扰乱市场秩序,公权力腐败影响我国法制经济的发展和破坏市场经济的交易原则,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再者,公权力腐败扭曲正常投资,浪费资源,阻碍经济健康发展,因为腐败将恶化投资环境,弱化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等。
2.公权力腐败是政治有序的严重隐患。
对于执政党和政府来说,公权力腐败是致命的,它关系到民心向背的重大问题。
浅论权力腐败的防治
Name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权力腐败相应呈现恶性膨胀的趋势。
近期媒体频繁披露的金融证券、房地产、高校、民航等领域触目惊心的大案要案均足以充分证明,权力腐败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执政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借鉴与运用当今国际社会业已成功实践的“参与式治理”理念,是我们党和政府创新治国理念,从根源上有效遏止与杜绝权力腐败的重要措施。
一、传统权力管理制度的主要缺陷众所周知,我们党对于权力腐败问题一直持鲜明的反对态度,除了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各项党内执政及管理监督条例之外,什么权力腐败屡禁不止?这就需要深刻反思传统权力管理模式存在的一些致命缺陷及其根源。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我国还存在权力反腐的态势。
是否反腐,如何反腐,决定于领导者的决心和目标。
过分倚重个人权力,随意性较大,容易因领导者的改变以及领导者关注点的改变而改变。
在这样的反腐模式下,加之转型时期,社会矛盾聚集,反腐败容易被掌权者利用,沦为权力斗争的工具。
传统政治文化排斥“参与式治理”,为权力腐败埋下严重隐患。
长期以来,受“极左”思潮的消极影响,传统政治文化片面理解“执政”概念,以为“执政”只是某个政党自主行使政权,无须社会其他政治资源参加社会管理。
对于坚持以人为本,鼓励和发动公民个人和社会组织进入国家管理的“参与式治理”心存疑虑,“权力”逐渐演变为少数人的特权印记,成为腐败的重要渠道和必然条件。
权力高度集中导致权力失控,为权力腐败制造生存空间。
权力与利益的紧密纠结,为权力腐败提供了强烈诱惑力。
“升官发财”价值观根深蒂固,不仅深刻影响政府各级公务员,甚至影响到新一代青少年(二)强化监督。
监督,作为对权力运行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检查和督导的一种手段,在权力腐败防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群众监督。
邓小平同志曾强调:“要有群众监督制度,让群众和党员监督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
凡是搞特权、特殊化,经过批评教育而又不改的,人民就有权进行检举、弹劾、撤换、罢免,要求他们在经济上退赔,并使他们受到法律、纪律处分。
论行政权力腐败的必然性及其遏制
论行政权力腐败的必然性及其遏制[提要] 遏制与治理日益严重的行政腐败,是我国法治国建设的要求。
通过行政程序法的规范,行政权力的腐败是会得到有效治理的。
我国行政程序价值理念和机制的缺失或者说严重不足是不容乐观的问题。
行政程序法律化是世界各国法治建设的趋势,我国也在积极行政程序的原理与机制,并以控制行政权为价值取向,设计符合我国实际的权力制约运行机制,做到行政行为事前、事中、事后都有监控,防止自由裁量权的膨胀,以免诱发更多的行政腐败。
[关键词] 自由裁量权行政腐败行政程序规范一、行政权力及其异化人们对权力的崇尚,自古至今未有稍减。
权力是容易被滥用的东西,行政权力更是如此。
我们对行政权力的理解,是从分权角度,把它作为国家政权的组成部分,由国家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规范,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权力。
行政权是一种职权,是由最高权力所委任、所体现或由法律制裁所支持的权力。
宪法赋予行政机关极其广泛的权力范围,几乎涉及的各个角落。
社会复杂性为行政权创造了广阔空间,事实上行政权是国家权力中最为活跃的权力。
行政权一般包括行政立法权、行政命令权、行政决定权、行政监察监督权、行政制裁权、行政强制执行权、行政裁判权等。
行政权在一个不断随着的变化而变化。
19世纪西方国家大多实行自由放任政策,信奉“管事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的理念。
“除了邮局和警察以外,一名具有守法意识的英国人几乎可能没有意识到政府的存在而度过他的一生”。
此时的行政权的力是相当有限的,只从事于公共安全和秩序的维护,好似“无为而治”。
进入20世纪,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以后,行政权大为扩张,已扩展到对、、环境、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管理,出现了经济行政、社会安全行政、文化教育行政、卫生行政、行政等,行政权干预和规制经济活动,调控国内国际贸易,兴办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管理教育、文化和医疗卫生,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开发和利用资源,控制环境污染和改善人类生活、生态环境,监控产品质量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管理城市规划和乡镇建设等等。
论行政权力腐败的原因及对策
论行政权力腐败的原因及对策随着国内外一批批高官因贪污腐化而受到惩罚,人们确信:腐败已成为世界性的难题,它不以社会制度或经济发展水平高低而有所不同。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政府是由无数“经济人”(政府行政官员等)组成的具有理性的利益集团,其行为的直接动机仍然是个人利益最大化,因而,从这个角度来说,政府官员利用行政权力进行寻租以获取租金是一种自然选择。
加之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法制还不健全,出现行政权力腐败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正常的社会现象,问题在于如何对待它。
笔者认为我们应勇于面对现实,不怕露短,积极地解决问题,而不能选择回避。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腐败现象日益增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遏制权力腐败的恶性蔓延?本文从寻租经济学角度出发探寻权力腐败现象盛行的原因,并从法律控制角度提出预防和遏制行政权力腐败的对策。
一、行政权力腐败的原因反观现实中的我国,集中表现在行政权力过多地干预经济活动,存在着太多寻租行为产生的机会和环境,从而导致行政权力腐败现象的产生。
对于这一点,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一)官商联盟形成“腐败壁垒”,加之治理行政腐败的立法不完善,人治思想阻碍了法治的进程。
仔细分析我国的腐败案例,我们不难发现,我国腐败现象呈现出以下特点:腐败现象开始从经济领域向政治领域蔓延,从政府主要职能部门向具有一定垄断地位的企业如自来水公司、客运集团公司以及资产雄厚的民营企业蔓延,从一般的行政管理部门向人事组织部门、公安、司法等要害部门蔓延。
可以想象,一些地方的重要资源都被这些少数人所掌握,成为了寻租活动的一方创租、寻租的条件和资本;而寻租活动的另一方—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自愿归附于政府权力的庇护,希望以较小的租金投人换取公共政策的倾斜,从而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最终带来巨额超经济利润收入。
用单位企业或集团内部成本—收益进行核算,献租行为是绝对划算的,理性的,这恰好迎合了少数官员寻租的内在欲望,达成官商合谋。
论文:行政官员腐败问题与解决对策
综述行政官员腐败问题日益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研究中国行政官员腐败并提出解决对策对于我国行政系统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1我国行政官员腐败问题的现状分析行政腐败是指行政人员违背公共利益,以权谋私,导致公共权力的异化。
导致行政官员腐败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我国政治体制制度上存在疏漏,行政政治中用人不透明,我国对腐败问题惩治不力。
此外,还有行政官员的个人原因等。
中国正处于转型期,因而当代中国的腐败具有转型期的特征,有自身的独特性。
我国行政官员的腐败可以渗透到政治、经济、道德等各个方面。
这些腐败行为,滥用国家权力,利用公权争取个人或小集团私利,践踏社会主义的法制原则,延缓了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也扰乱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秩序。
2关于我国行政官员腐败问题的理性思考行政腐败对一个国家产生巨大的危害。
腐败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造成了恶劣的政治影响;同时还严重败坏了我国的国际声誉。
因此反腐败的重要性是至关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加强权利运作法制化,科学化和政务公开化。
反腐败要加强国际合作。
西方国家奉行新闻自由,民主化程度较高,对中国的反腐行动具有很强的吸收借鉴意义,给我们很大启示。
反腐败重在塑造阳光下的政府、透明的行政,重在发挥新闻、舆论、公众的监督作用,重在健全法治、完善制度。
3应对行政官员腐败的若干建议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运用不当则贻害无穷,因此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一是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制,要加强对行政权力内外部全方面的监督;二是增加政府信息透明度,打造阳光政府;三是加强廉政教育,积极营造廉政清洁的社会氛围;四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在制度上遏制腐败;此外把住用人关口、高薪养廉、健全法治,加大惩戒力度等也是反腐败的有效措施。
我国的腐败问题虽然突出,但是如果政府能够高度重视,及时出台政策,严格贯彻执行,加强监督,打造阳光政府,对于我国行政系统的高效廉洁大有裨益。
行政官员腐败问题与解决对策作者:贾道宽指导教师:康维波(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泰安 271018)【摘要】腐败被称为“政治之癌”,对一个国家的政府具有这毁灭性的破坏作用。
论权力腐败的防范措施
论权力腐败的防范措施【摘要】权力腐败是一个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问题。
为了有效防范权力腐败,我们应当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推动政府公开透明,加大惩治力度,同时加强道德教育,使全社会形成对权力腐败的零容忍态度。
在此基础上,还应该加强制度建设,深化改革,形成各方合力,全面推动反腐斗争向纵深发展。
通过全面系统的防范措施,才能有效遏制权力腐败的滋生,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坚实保障。
只有坚定不移地加强防范,才能让腐败分子无处遁形,让社会更加公平、公正,让权力真正为人民谋福祉。
【关键词】权力腐败、防范措施、监督机制、法律法规、政府公开透明、惩治力度、道德教育、制度建设、改革、合力。
1. 引言1.1 权力腐败的危害权力腐败是指拥有权力的人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滥用权力、以权谋私,违反法律规定和职业操守的行为。
权力腐败对社会和国家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
权力腐败会破坏社会公平正义,导致资源的不公平分配,打击了经济发展的公平竞争环境。
腐败行为使公共资源流向少数人手中,剥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导致社会贫富差距加剧,分裂了社会的团结和凝聚力。
权力腐败会破坏政治生态,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腐败行为导致官员信任度降低,公众对政府的支持度下降,容易导致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影响政府的执政合法性,加剧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的存在。
权力腐败会导致政策失误和行政效率低下。
腐败行为使得决策者为谋求私利而不择手段,导致政策选择失误,损害了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
腐败还会导致执政者贪图私利,忽视公共利益,从而影响政府的行政效率和治理能力,最终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和社会发展的滞后。
权力腐败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挑战和危害,必须加强对权力腐败的防范和治理,以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政治稳定。
1.2 重视权力腐败防范重视权力腐败防范是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因为权力腐败会对整个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权力腐败不仅损害了公民的权益,也损害了国家的形象和政治稳定。
浅论权力腐败的防治.
浅论权力腐败的防治—拓展从源头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领域问题研究区物价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市场经济的日渐成熟以及民主政治的普遍推行,权力腐败的防治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显得尤其重要,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一项重大任务。
权力腐败的防治有众多的论述,笔者主要从目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反腐工作的情况出发作一些显浅的探讨。
关键词:权力腐败;防治对策在我国,职务犯罪主要表现是权力腐败。
在生活中,人民已充分认识到权力腐败是可以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
其产生的根源是复杂的。
要加强对权力腐败的防治,就必须从现实情况出发,分析权力腐败产生的根源。
一、权力腐败产生的根源(一)社会经济根源。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知我们,整个经济学都是建立在“理性人假定”基础之上的,即经济活动中的“人”时刻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马斯洛的心理分析学说,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满足层次是递进的(即一种欲望满足之后,新的更高层次的欲望就会产生)。
相对于无穷的欲望而言,每一个人用以满足的手段或资源是有限的(稀缺性)。
这种欲望和手段的矛盾就构成了对腐败的成因的最基本经济分析。
即腐败的最基本动力来源于无限欲望和有限手段的矛盾;我们知道,当个人不掌握公共权力时,其欲望的满足只能凭借个人所能独立支配的私有资源(如劳动能力,当然也能通过寻租,偷盗等形式来满足)。
相反,政治权力的客观存在,就为掌权者利用公共资源满足个人私欲开避了一条新的途径。
也就是说,权力配置资源是腐败行为产生的制度基础。
如果没有这一前提条件,权力腐败行为是不会产生。
当异化了的权力和资源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必然会产生权与钱的交易。
成克杰、胡长青、陈良宇等腐败案件无一不是如此。
(二)社会政治根源。
长期以来,对权力的制约问题缺乏足够重视和有效的实践,已成为目前一个薄弱环节。
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干部权力的限制措施主要是“软约束”,监督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导致权力的腐败;二是对“一把手”的监督机制存在缺陷,“一把手”搞腐败,带来的危害性更大;三是干部人事制度缺乏公开、民主、竞争机制,成为权力腐败的源头;四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政府管理体制还不够健全和完善,为一些领导干部通过插手微观经济活动谋取私利提供了土壤和条件。
浅议权力腐败的防范措施
浅议权力腐败的防范措施引言权力腐败是指政府中权力拥有者违反法律操纵职权谋取个人私利的行为。
它是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社会公平、正义和经济发展。
针对权力腐败问题,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一直在探索有效的防范措施。
本文将浅议一些常见的权力腐败防范措施,并分析其优势和挑战。
这些措施包括法律框架的建立、监督机制的改进、公民参与的提升等。
1. 法律框架的建立1.1 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是预防权力腐败的基础。
各国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权力行使的限制和法律责任。
对于腐败行为,应该设定严厉的处罚措施。
1.2 保障司法独立和公正建立独立公正的司法体系是解决腐败问题的关键。
应该采取措施保障司法机构的独立性,确保裁判员能够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任何干扰和压力。
2. 监督机制的改进2.1 加强监察机构建设建立有效的监察机构是防范权力腐败的重要手段。
这些机构应该独立于政府,并具有调查权和惩处权。
应该加强对监察机构的培训和监督,确保其有效运作。
2.2 推动政府透明化透明是预防权力腐败的关键要素。
政府应该及时公开权力行使的信息,接受市民监督。
同时,应该加强信息公开的规范和制度建设,为公众提供更多的参与和监督机会。
3. 公民参与的提升3.1 加强公民教育公民教育是培养社会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的关键环节。
各国应该加强公民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增强抵制腐败的能力。
3.2 鼓励公民参与政治决策公民参与政治是提升政府透明度和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该鼓励公民参与决策过程,倾听公众意见,减少权力滥用的可能性。
结论权力腐败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防范权力腐败需要政府和公民共同努力。
建立完善的法律框架、加强监督机制、提高公民参与度是有效的防范措施。
然而,权力腐败问题的根源复杂,防范措施面临诸多挑战。
未来,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推动权力腐败的根治。
论行政腐败及其治理
论行政腐败及其治理行政权力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但是现在让人很遗憾的一个情况便是行政腐败现象十分严重,对于其治理的工作已经成为迫在眉睫,不得不进行的重要工作。
本文通过对行政腐败原因的分析,提出治理策略,希望可以给行政腐败治理工作提供一点思路。
标签:行政腐败治理原因及对策前言:国家的任何行为都需要国家行政权力的支撑,行政权力对国家的制度建设,对人民利益的保障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当前我国社会阶段也出现一种非常令人遗憾的情况,那便是行政腐败的现象十分严重,行政腐败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无法保障人们权益的维护。
对行政腐败进行治理,让人们生活在极具公平、公正的行政权力氛围下,是我们每个人的心愿,更是国家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行政腐败产生的原因1.行政腐败产生的内在原因1.1行政权力的行使主体法律观念薄弱法制观念是行政权力公平行使的前提和条件,其既是保证法律实施的思想基础,又是法律制定的思想基础,但是当前人们对于行使行政权力的法律观念淡薄,将行使行政权力与法律的约束割裂开来,使行政权力的行使成为公权力的任意妄为行为,导致行政腐败的滋生。
1.2行政权力行使主体道德思想水平不高当前阶段社会物质得到极大的丰富,人们的意识形态领域向多元化趋势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化。
但是对于受教育程度,各个地区却并不相同,人与人之间的认识和理解具有很大的差距,这都使得行政权力行使主体的道德水平收到限制,部分行政主体的道德水平有待提高。
1.3行政权力的行使主体过度的利益自我化行政权力主体在物质世界的利诱下,对于利益的追求愈加强烈,对于利益的不同认识使得其政治思想境界也不尽相同,部分行政权力行使主体的利益自我化过渡,滋生腐败。
2.行政权力腐败的客观原因2.1行政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不够完善当前社会对于行政权力的行使的制约机制还不健全,监督力度不够强硬,甚至一些部门出现自己监督自己的情况发生,没有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没有严格地规章制度进行规范,行政腐败不可避免。
论文-行政腐败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行政腐败的特点、原因及对策当今世界行政腐败已成为一个顽疾,严重危害着人类的文明和发展。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印尼总统苏哈托家族的兴亡史,就是一个腐败的家族引起全国腐败的真实写照,还有菲律宾前总统的入狱,秘鲁前总统的逃亡日本,阿根廷前总统的倒台,无疑都是其腐败透顶的结果。
我们来看一下关于我国的一些数据:1988-1992年的5年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判处贪污贿赂和挪用公款犯罪,平均每年判处51204件,其中10万元至50万元的平均每年200.6件,50 万元至100万元的平均每年10.8 件。
1993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判处万元以上的7072件,比前5 年平均增长53.8%,1994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判处万元以上9465件,比上年增长20.2%,1995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判处万元以上的14402件,比上年增长52.2%,1996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判处万元以上的15827件,比上年增长9.9%,比前5年平均增长20.9%,其中100万元至1000万元的397件,比上年增长60.7%,1000万元以上的59件,比上年增长20.4%。
上述数字只反映人民法院已经审结的,没有反映正在审理的,而且仅反映贪污贿赂和挪用公款的,未反映其他类型的腐败犯罪。
腐败分子窃取国家和社会财产的速度也是惊人的。
20世纪80年代中期打击一批贪污受贿10万元以上的案件,90年代初期揪出一批贪污受贿50万元以上的案件,90年代中期抓住一批贪污受贿100万元以上的案件。
进入市场经济初期,腐败分子有持无恐,愈加疯狂的敛聚国家和公共财产,有的贪污贿赂和挪用公款多达上千万元,甚至上亿元,十几亿元。
近十年我国查处了一大批大案要案,一些高官纷纷落马,成克杰.胡长清、李嘉廷、王怀中、陈希同、王宝森、程维高、李真、李纪周、从福奎、李乘龙、马向东等等贪官的名字让人久久难忘。
行政腐败已经严重危害着我国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加大对行政腐败的治理力度。
一、行政腐败的特点行政腐败是行政领域的腐败,是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行政的产生而产生的,是伴随着国家制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我国行政权力腐败的表现形式、特点和危害性 (2)(一)行政权力腐败的涵义 (2)(二)行政权力腐败的表现形式 (2)二、行政权力腐败的危害性 (3)三、权力腐败的原因 (3)(一)长期的封建社会影响 (4)(二)新旧体制交替 (4)(三)缺乏完备的监督机制 (5)(四)权力制约机制的不健全 (5)(五)行政行为不规范 (5)四、治理行政权力腐败的措施 (6)(一)以德倡廉,筑起“不想腐败”的思想道德防线 (6)(二)以监督保廉,建立“不能腐败”的权力运行机制 (7)(三)以俸养廉,提供“不愿腐败”的经济条件 (8)(四)以法护廉,创造“不敢腐败”的法律环境 (9)五、结论 (9)六、参考文献 (10)论行政权力腐败及其防治【摘要】行政权力腐败是行政权力的异化,是个别行政人员利用人民授予的为社会服务的行政权力谋取私利,主要表现为行政权力的滥用、个人化、不作为。
反腐倡廉是当前全国人民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通过简单分析行政权力腐败的涵义、形式、危害以及其形成的原因,针对这些危害和成因,提出了看法,并且针对行政权力腐败的防治的有效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腐败行政权力反腐倡廉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败问题。
因此,反腐败已成为各国目前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我国也不例外。
“腐败的根本是权力的腐败”,腐败作为一种外部表现形式,它的背后总是权力的腐败,是权力运行失控、失衡所致。
所谓权力腐败,指的是执掌权力的某些机关或干部背离公有权力的性质和原则,把权力私有化、关系化、特权化、商品化,为个人或小团体谋私利。
我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社会中出现的权力腐败基本表现为行政权力的腐败。
行政权力缺少限制和规范是产生行政权力腐败的主要原因,所以防治腐败应当从规范行政行为入手,通过加强监督、立法制约行政权力,同时将以德倡廉、高薪养廉作为辅助手段,达到遏制甚至消除行政权力腐败的目的。
一、我国行政权力腐败的表现形式、特点和危害性(一)行政权力腐败的涵义权力腐败,是指利用公共权力谋取私人利益,也称权力寻租。
关于腐败的内涵或解释,可以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但有一点是主要的,即腐败总是权力的腐败,尤其是公共行政权力部门的权力的蜕变。
我国目前处于体制转轨的历史时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又极易给腐败铺设温床,造成消极腐败现象在某些方面呈阶段性高发的态势,如不及时遏制,将会酿成极大恶果。
遏制行政权力腐败,可以有多种方法或措施,而综合起来看,既治标,又治本,且快速高效之方法莫过于依靠完善的行政公开制度。
(二)行政权力腐败的表现形式权力腐败所谓权力腐败,即公共权力的错位,就是执掌权力的某些机关、领导者和其他执法人员违背公共权力的性质和原则,使公共权力私有化,错用、滥用权力,造成党和国家、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的一种现象。
权力腐败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涉及社会领域的方方面面。
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权力腐败而言,主要表现在:一是少数人员把公共权力据为己有,以手中的权力作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筹码,轻者吃拿卡要,重者贪有的甚至丧失人格公开索贿,非法攫取经济利益。
二是有些领导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好高骛远,突出表现为失职渎职行为和严重官僚主义。
三是个别领导不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奉行个人专断、搞“一言堂”等家长制作风,个人说了算。
四是少数人在改革开放以来抵制不住奢靡之风的侵蚀,生活糜烂。
五是有的地区和部门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形成严重的部门和地方保护主义。
凡此种种,虽发生在个别地区和部门或少数人身上,但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严重妨碍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影响了党和群众的关系,使党的执政地位受到严峻挑战。
二、行政权力腐败的危害性行政权力在国家权力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行政权力与公民的生活密切相连,它存在于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关系着公民的切身利益,关系着国家政权的稳定。
因此行政权力腐败对国家对社会带来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无论是对政治尊严、国家公信力的亵渎,还是对经济秩序、市场机制的破坏,腐败最终影响的客体,是最广大的社会公众。
因此,腐败对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危害和影响,是对其危害政治、经济的高度总结①。
三、权力腐败的原因①作者:佚名来源:中顾法律网政治权力腐败,一直存在并不断滋生蔓延,腐败现象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最主要的障碍之一。
腐败作为一种政治概念,它的根本属性,就是某种权力的蜕化和变质。
腐败是指思想上、行为上的堕落,以及组织、机构、措施等方面的黑暗和混乱。
各种各样的权力腐败现象是政治系统的痼疾,它的形成与蔓延有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和主观心理等方面的原因。
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力腐败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长期的封建社会影响贪赃枉法、行贿受贿、腐化堕落,是历史上剥削阶级遗留下来的产物。
在所有制社会,权力是剥削阶级用来剥夺劳动人民财富的手段。
尤其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做官和发财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长期的封建官僚政治体制,给予拥有政治权力的人即做官者以种种物质利益,并赋予他们利用政治权力谋取私人经济利益的特权。
这种封建糟粕是今天的腐败思想得以产生的历史渊源,我们无法完全割断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今天现实的联系。
(二)新旧体制交替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腐败现象的伴生具有某种必然性。
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是以市场配置资源,以市场调节经济生活。
而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只具有雏形。
与市场相配套的一系列体制还没有建立完备,市场机制远未完善。
前述政府庞大的权力仍然在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政府在体制、职能、机构、人员、运作等诸方面仍然紊乱、滞后,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要求。
在这种新旧体制并存的情形下,社会管理出现许多盲点、空点,例如价格双轨制、行政管理高度集权与供求矛盾突出的并存就易于产生为紧缺物资而行贿受贿、“官倒”等腐败现象。
这样,权力更易于与金钱相结合,腐败现象因此大量发生。
(三)缺乏完备的监督机制缺乏完备的监督机制主要有几个问题:其一,没有一套完备的反腐败的法律体系。
其二,执法行为缺乏力度,不能有效地实现法律的目的。
其三,立法不是为广大人民利益,而是为极少数统绐阶级的利益。
其四,情大于法,在过去甚至是现在,不是把法摆在第一位,在法、理、情问题上没有摆正关系,而是情、理、法,人情第一,把法放到次要的位置。
(四)权力制约机制的不健全权力制约机制还不很健全,监督乏力是造成权力腐败的一个根本性的原因。
一是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太远。
“天高皇帝远”,鞭长莫及。
二是下级对上级的监督太难。
表现为无法监督,不敢监督。
三是同级对同级的监督太软。
好人主义盛行,你好我好大家好,保持一团和气,所以这种监督软弱无力。
四是法纪监督太晚。
现在执纪执法多是一种事后监督。
“你不告,我不动;告了也不一定管用”。
且不说有的案子很难查清楚,就算查了个,作了严肃处理,这种处理也只能起到警示作用。
(五)行政行为不规范行政行为不规范,是造成权力腐败的温床。
行政审批事项过多,程序过繁,环节过多,自由栽量权过大,政策透明度低,为一些权力部门和人员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创造了条件。
从目前看,掌管人、财、物和证照发放、项目审批等部门容易滋生权力腐败现象。
如工程建筑、金融证券、工商税务、公安司法等具有特权的行政管理部门和组织干部人事工作部门等。
四、治理行政权力腐败的措施十六大之后,按照中央既定方针和中纪委的一系列部署,党风廉政建设以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为重点,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但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现象的复杂多变性,反腐防腐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当前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不少领域,在理论和实践上,还存在一些“误区”,还有一些思想认识和方式方法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为此,很有必要牢牢把握反腐防腐这个重点,联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诸方面,从根源和本质上,从内在规律和体制机制上,从关键环节和突破口上,有的放矢地作些探究,形成若干可资决策、部署和具体操作的明晰观点。
(一)以德倡廉,筑起“不想腐败”的思想道德防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政治信念教育,加强伦理道德建设,就是要以德倡廉,强化权力行为主体的道德内部约束,使权力行为主体筑起“不想腐败”的思想道德防线,从而抑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在一个存在分化的市场经济社会里,人们的观念多元化,经济利益层次化,利益分配不均衡,没有高薪是难以养廉的。
但高薪只有与严格、完善的法制相结合才能对国家公职人员、企事业单位管理层、中介组织的廉洁行为产生真正有效的影响。
因为,高薪与严格、完善的法制相结合,实际上是加大了国家公职人员、企事业单位管理层的成本和风险。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俸养廉,提供“不愿腐败”的经济条件。
其次,加强监督和立法工作,不断制约公共权力,以防止滥用公共权力。
这是治理公共权力腐败的根本。
实践证明,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
没有有效的监督就不会有对腐败现象的真正遏制。
公共权力腐败的实质是滥用权力。
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反映了对公共权力的失去控制和有效的监督②。
(二)以监督保廉,建立“不能腐败”的权力运行机制监督是指享有监督权的主体依法对社会生活的管理者以及社会管理运行进行监督检查、惩戒和制约的行为,其本质是对权力的监督制约,防止权力的滥用。
它是实现国家权力系统内在稳定的必要机制,是防范权力腐败的根本性措施之一。
强化监督机制是反腐败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手段。
监督机制的建设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拥有国家权力的国家机关之间的相互监督制约。
其次是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的职权需要强化,真正起到监督作用;再次是完善司法权力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也即完善行政诉讼制度,扩大其受案范围以满足现实的需要。
二是社会对权力行使的监督。
其主要内容是完善新闻舆论的监督,强调公众参与。
新闻自由应确立为原则,同时完善群众协商对话制度、信访制度、申诉制度等,将公众对国家权力行使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揭发权利落到实处。
②作者:曹萌来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三)以俸养廉,提供“不愿腐败”的经济条件为国家公职人员提供较高的工资收入和其他福利,一方面,可以促使优秀人才流进政府机构;另一方面,可以使一般公务员能够靠其正当的工资收入来维持中等或中等以上的体面生活,使他们较少有生活上的压迫感和危机感,从而能尽忠职守,比较能够抵制一些物质利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国家公职人员的劳动提供较高的工资收入是符合市场经济的分配公正原则的。
国家公职人员较高的社会角色地位与较高的薪金收入之间的一致性,有助于在这一阶层中形成“社会公正”的判断。
所以,在一个存在分化的市场经济社会里,没有高薪是难以养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