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爱在家人间》优质课导学案_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

一、课标依据

本课教学依据课程标准“我与他人和集体”中“交往与沟通”相关部分,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孝敬父母和长辈。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的第三框题《爱在家人间》,本课包括“体味亲情”、“爱的碰撞”和“沟通传递爱”三部分内容。第一目题“体味亲情”重在引导学生感悟家庭中的亲情之爱,体会家庭重亲情之爱的细致入微,激起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使学生产生要孝亲敬长的情感。第二目题“爱的碰撞”是通过探究亲情之爱的变化,体会爱的碰撞的表现形式,探索亲子冲突的原因及影响。第三部分“沟通传递爱”通过积极沟通交流,搭建起与父母沟通的桥梁。

三、学情分析

初中生正处于成长中的青春期,由于心智不成熟,容易忽略父母的关爱,感受不到家中的亲情,对父母的关爱反而觉得厌烦,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与父母发生冲突,对父母不知孝敬,不懂得如何孝敬。因此,加强对学生孝亲敬长的教育引导,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培养学生关爱家庭,孝敬父母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学生渴望得到如何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指导与帮助,本课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帮助他们消除自己在亲子关系中的烦恼,培养感恩的情怀,进而有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

四、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主动与父母沟通,能从感情上热爱父母。

2.能力目标:能正确认识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学会解决与父母之间的误会和矛盾,提高与父母沟通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对家庭怀有爱的原因和亲情的不同表现,了解与父母发生碰撞时自己的心理特点和产生碰撞的原因。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体味亲情。

确立依据: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多在家人的宠爱下长大,往往忽视对家人的爱。了解父母的苦心,感受家人给予自己的关爱,有助于唤醒学生的感恩之心,并将之中情感化为报答父母的实际行动。

2.教学难点:沟通传递爱。

确立依据:学生年龄尚小,容易忽略父母的关爱,感受不到家中的亲情,不懂得与父母交流沟通;面对父母的“唠叨”学生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不知道应表达对父母的关爱。因此,作为子女,要学会与父母有效沟通,从而了解父母的想法,理解体谅父母,尽量化解矛盾,向父母传递自己的孝心。

六、教学方法

1.调查法:课前小调查,导入新课。调查问卷的使用,使学生了解亲情之爱的不同表达形式。

2.活动探究法:教师通过设计系列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畅所欲言,通过探究、辨析、历练,获得认知,突出学生主体性。

3.情景分析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从而自然而然得出结论。

七、教学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