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及相关概念的界定课题研究的具体问题和范围课题研共22页
《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三、实验设施与经费保障。
1.多年来,我校小学语文一贯致力于语文教学研究改革与实践,取得一定的成效。我们每年都通过讲座、观摩、研讨等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语文教学能力,培养出了5名省级骨干教师,8名市级骨干教师。学校被多次评为市级“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和“三勤四环节实验模式先进学校”,这些有益于我校的课题研究。
2.教学策略:教学策略即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制定的、进行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构建农村小学阅读教学语用教学模式。
3.“语用”理念下的小学阅读教学策略:在“语用”理念指导下,以指导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发展言语表达、运用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为特征。为完成教学目标而运用的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等确定的策略。
(二)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述评
叶圣陶先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提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炼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也就是要练习“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与技巧”。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崔峦先生在第七次全国阅读教学研讨会上发出了“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的呼声。他强调语文教学要体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言的运用。“两个基本点”就是培养语文能力(听说读写)提高人文素养。他说:“阅读教学要摒弃繁琐的,内容分析和人文内涵上深挖洞的做法,把教学重点坚决的铆定在理解品味运用语言上,特别是运用语言上。”
课题研究计划书9篇
课题研究计划书9篇课题研究计划书1一、课题名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研究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我国自有人文教育以来,人伦的关系和人格的培养一直主宰教育的取向,到了当代,更把思想道德放在人文素养教的显要位置。
21世纪人才观认为,在人的基本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
仅仅重视道德教育也是不够的,同时要重视文化教育。
因为文化是人类的知识遗产,是人类德性的参与指数,最终也是人格的培养。
长期以来,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先后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抹煞语文课程的特点,人为地强化语文的政治因素,用所谓政治思想教育取代语文能力的培养;另一种是过分地强调语文的工具性。
否定语文学科内在的人文性,或者用无休止的做体取代学生的读写实践,或者用繁琐的分析肢解课文中生动感人的整体形象,或者用僵化的标准答案限制学生阅读的多元感受,扼制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性质重新进行了科学的界定,明确指出: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中小学语文教育应该着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也负有重要责任,因为语文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
因此,研究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科学整合,凸现人文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需要。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使广大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探索科学的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使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紧密结合,在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是本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目的所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人文素养的培养的最佳途径是语文课程的实施,因为它用时最多,其文选的教材又是人文素养最大、最好、最丰富的载体,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一部震撼人心的作品都可能影响人的一生。
小学生正是良好的行为习惯、性格、思想培养形成的最关键时期,所以,研究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新一代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意义深远重大。
中职语文生活化教学研究课题
中职语文生活化教学研究课题(一)课题名称及概念界定。
本课题名称为中职语文生活化教学研究。
鉴于他人的研究成果以及本课题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本课题对中职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内涵也作了相关的表述,对此课题中的概念作了如下界定:“生活化”是指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现实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语文生活化”即将语文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以课堂学习为圆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延伸。
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得到真正的情操陶治,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更好地生活。
“中职语文生活化教学”是“语文生活化教学”在教学改革中的具体应用,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因为中职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以及中职培养目标的特殊性,中职语文生活化教学又有其个性的特点:1、中职语文教学活动就是学生作为人的生活的一部分,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课堂生活质量,要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的教学活动中积极主动地介入自己的生命、心灵活动,使语文教学以言语为契机促进学生心灵的成熟、生命的发展,实现人的社会化。
2、中职语文教学活动应加强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现实生活背景的联系,有选择地整合学生生活、学习中可以利用的资源,变革传统的授受教学模式,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教学,实现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空间,提高教学效率。
微课在课堂中应用课题申请书(课题盲审表)
申请评审书(盲审表)课题名称: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题设计论证・本课题研究的具体问题、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包括理论与实践价值)・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范围的限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与突破之处・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实施步骤、具体措施和预期研究成果(限400()字以内,3页以内,不得超页数)一、本课题研究的具体问题、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包括理论与实践价值)(一)研究的具体问题:微课作为一种很好的教育资源,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微课的使用让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的灵活, 也能够使课堂教学的效果更加有实效性。
但在使用维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1.如何设计与制作微课,更加生动直观。
2.微课在课堂中使用的恰当时机。
3.如何发挥语文课堂的特点,让微课深度融合。
(二)选题的意义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国教育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注重将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教学形式更加的丰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微课能够解决相应的师资条件比较弱的情况,丰富教学资源,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本课题研究价值(包括理论与实践价值):1.理论意义关于微课,在国内外都已有了一些研究,但是研究多数是将微课作为一项单独的课程研究。
本研究将微课和小学语文课堂相结合,研究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发挥微课的特点,找到微课在于我呢课堂中的最佳应用时机,研究语文在课堂应用的原则和措施。
2.实践意义微课在语文课堂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学的重点、难点、易错点等方面,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研究课题参考
小学语文研究课题参考一、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研究(特点、存在问题、改善建议等);二、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比较研究(纵向比较、人教版今昔对比、横向研究、人教版与其他版本比较);三、语文教学中幼小衔接的研究(如何发挥实验教材的优势,搞好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使初入学儿童喜欢学语文,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四、引导低年级学生探究、发现的研究(如,在学拼音、在识字写字中有所发现);五、汉语拼音、识字与语言训练整合的研究;六、识字教学中认写分开、采用多种方法巩固认字的研究;七、在低年级加强写字指导的研究;八、在重朗读、重感悟、重积累的思想指导下,改善阅读教学的研究;九、在阅读教学中提倡独立思考,组织合作学习,引导探究发现,鼓励发表创见的研究;十、加强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十一、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全面培养语文素养的研究;十二、学生语文学习质量评价的研究;十三、开发语文课程资源、丰富语文课程内容和形式的探索;十四、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小学数学新课程研究课题指南一、指导思想力求通过对小学数学新课程相关内容的研究推动新课程的实行和进一步开展;提倡小学数学教师结合教学过程进行实践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研究的课题(供参考)(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研究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教学思想研究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性质、目的与课程价值研究(二)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1. 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目的研究2. 义务教育新课程教材内容研究(如:数与代数教学内容研究,空间与图形教学内容研究,记录与概率教学内容研究、问题解决教学内容研究)3. 义务教育新课程不同版本数学教材研究4. 新旧教材对比研究(三)教与学方式的研究1.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课程实行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研究2. 教材中计算内容的设计特点与教学方法研究3. 教材的解决问题内容的设计特点与教学方法研究4. 教材中空间与图形内容的设计特点与教学方法的研究5. 教材中实践和综合应用的设计特点与教学方法研究(四)能力、习惯培养研究1. 数感培养研究3. 空间观念培养研究5. 推理能力培养研究2. 符号感培养研究4. 记录观念培养研究6. 创新精神培养研究7. 学生学习数学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五)课程资源开发与运用研究1. 信息技术资源、数学课件的开发和使用研究2. 数学教具开发和使用研究3. 农村地区课程资源开发和使用研究4. 课程资源资源共享研究(六)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评价的研究1. 学生学业多元评价研究2. 学业评价工具、手段的研究3. 表现性评价研究:档案袋评价、开放式作业及成果评价等4. 数学学习过程性评价研究5. 改革数学考试内容与形式的实践与探索6. 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的探讨7. 促进教师发展的有效评价方式的探讨三、课题研究的建议1. 申报课题要立足千申报人(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本人(校)的教学实践,研究数学新课程实行中的实际问题。
课题名称及相关概念的界定课题研究的具体问题和范围课题研...
课题研究的具体问题和范围
2、课题研究的具体问题和范围 (1)课题的具体问题 本课题以大中小学道德教育为主线,以 道德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等为理论基石,以 国内外专定学者对于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既 有研究成果为逻辑起点,通过对不同学段的 德育目标、德育任务、德育方法与途径进行 分析,提出目前我国大中小学德育体系构建 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如何正确解决当前大中 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衔接不到位问题,实 现学校德育的合理衔接,构建科学的大中小 学相衔接的德育体系。 (2)课题研究的范围 我国学校德育系统分为幼儿、小学、初 中、高中、大学等子系统,而各个子系统要 素之间并非是完全孤立,它们每个个体可以 存在区别于其他个体的相对完善的组织和操 作系统,但这些要素之间却不能完全脱离开 来,它们之间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 然联系,如果在教育过程中忽视各个不同学 段间的相互衔接问题,将影响到我国德育整 体效果的发挥,影响德育根本目标的实现和 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本课题以此为研究范 围,重点对大中小学德育的有效衔接进行研 究。
【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评一致性”研究》申报表及设计与论证活页
4.3部分通过对教学实践案例从教学设计、教学实践两方面进行分析,检验实验教学是否达到了教学评一致,检验本研究所提出的教学策略的效果
总结阶段(2025年4月—2025年6月)全面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材料,撰写论文,课题结题报告。
4.4研究方法
4.4.1问卷调查法:对本校高中生发放有关本研究的简单问卷,了解高中生对物理实验的理解和掌握解的状况和水平,研究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设计对策
4.4.2文献研究法: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评一致性”研究的相关文献,同时对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调查,结合结合已有研究成果理解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评一致性”研究的内涵、构成与认知层次,教师率先建立正确的观念,为本课题的的研究奠定基础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主要承担人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评一致性”研究课题文集》(包括课题申请表、开题报告、中期小结、结题报告等)
资料汇编
2023.9-2025.6
课题成员
典型案例、教学设计、论文、采访记录
案例、随笔
2023.9-2025.4
课题成员
学习实录,活动照片、课堂实录、微课等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评一致性”研究》申报表
课题申请立项论证
1.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物理作为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物理实验教学毫无疑问在整个高中教学占据了及其重要的地位。物理这门学科,要求我们培养物理学子的物理核心素养及实践探究能力。所以,落实到教学中便要求我们学生也应该具备相对应的素养。可是,现在物理在面对物理实验这一部分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很难达到目标。其次,物理学实验的核心素养包含了许多能力维度的要求,教师要想得知学生是否达成核心素养体系下的目标,仅仅靠着练习、考试上的试题无疑是无法体现出来。故而,“教-学-评一致性”会是尤溪县举办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教研活动讨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通过该课题研究可以确实聚焦于教研活动的讨论点,增长物理实验课堂的授课水平,提高课例研究能力和学科素养,培养科学的研究态度,良好的研究习惯。将先进教育理念与学科教学融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进而促进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使得学生喜欢物理学科,进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基于教材的小学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活页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古诗词的群文阅读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阅读与鉴赏能力,同时能在教材有限的古诗词积累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学生的古诗词阅读量。对于农村的小学生而言,阅读面较窄,阅读能力不强,语文素养整体不高,所以,需要我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群文阅读的课堂让学生对古诗词感兴趣,能掌握古诗词阅读的基本方法,从而提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近年来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随着研究和实践工作的深入,群文阅读的定义不断修正完善,它是指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在单位时间中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
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顾名思义,与我们以往古诗教学“理解字词,了解诗意,体会诗情”教学模式有很大的改变。经典古诗词群文阅读就是在较短时间内针对一个主题,进行多文本阅读教学,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措施的整体突破,提高阅读速度,扩大阅读范围,更多更深层次感受古诗词独特的意境和文学魅力,进而品味中华经典古诗词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内涵。
古诗词群文阅读,所探求的不单单是读懂“这一组诗”,更要为学生搭好一座桥。有了这一座桥,学生就能触摸到古诗更多的脉搏,看到一个更加五色缤纷的诗的世界,触类旁通地掌握更多的学诗方法。因此,古诗群文阅读的课堂还要做好多方面拓展工作。
4.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课堂评价体系
明确古诗词群文阅读课堂的评价方式,从学生诗词储备量、诗词鉴赏能力、诗词阅读能力的角度,以及教师课堂设计和操作能力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科学的评价体系。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高频考点(第一期)
教育研究概述第一节教育研究的内涵、对象与特征一、教育研究的内涵教育研究:研究者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资料,从而揭示教育规律、发展教育知识体系的科学认识和实践活动。
概括性程度较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与建立教育科学的一般原理有关。
3.应用研究:应用研究是有直接应用价值的研究。
应用研究的目的在于将基础研究的理论成果应用于特定的实践活动,探索解决这一实践活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或方法,回答的问题是“如何改进”。
4.评价研究:评价研究是通过收集和分析资料数据,对一定教育目标和教育活动的相关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回答的问题是“怎么样”。
5.预测研究:预测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分析事物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回答“将会怎么样”的问题。
二、直觉观察水平的研究、探索研究水平的研究、迁移推广水平的研究和理论水平的研究1.按照研究水平和层次的不同,可以将教育研究分为直觉观察水平的研究、探索研究水平的研究、迁移推广水平的研究和理论水平的研究四种。
(简答)16042.直觉观察水平的研究:回答的问题是“发生了什么?”例如: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一节课能识多少字?男女学生识字方面有什么不同特点?(选择)19043.探索原因水平的研究: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属于探究因果关系水平的研究。
例如:学生识字能力的增强是因为采用了新的识字方法,还是由于学生从小在日常生活中,从父母那里学习了部分词汇?对教育的认识变得越来越理性化、理论化和系统化。
2.受哲学发展的影响,形成了两种以不同哲学理论为指导的教育研究范式:归纳式与演绎式、实证研究与思辨研究(1)由于不同的哲学家对亚里士多德科学研究程序中两个最重要的方面(归纳与演绎、经验和理性)的侧重点的不同,形成了哲学理论上的分歧,导致了欧洲哲学的分化,形成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两大哲学派别。
(2)欧洲经验论(产生于英国):代表人物是弗兰西斯·培根。
个人课题研究方案
个人课题研究方案个人课题研究方案(一)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一)、课题的提出心理学研究表明:六、七岁的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开发的最佳期,求知欲强,既具有丰富的情感,又善于形象思维,正是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科查山的过渡时期。
因此,把写话教学到低年级是科学和必要的。
但是,现实存在的困难是这个时期的学生必要的写作知识、技能,大量会讲的字词不会写、不会用,会写的字写下又不能满足完整表达的需要。
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对于低年级的上写话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下了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日记是最自由的书面表达形式,绘画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已经具备的的形式。
我发现,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形式来帮助小朋友开始写话,不仅充分尊重了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满足他们的心理可能需要,抒发又能降低写话书写表达的难度,更快地促使他们口头和书面语言发展。
图文日记的形式激发了学生写话兴趣,减低了日记的写作难度,建立了学生写话的自信和恒心。
在研究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会仔细观察周围的人、事、物,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通过叙事或抒情、议论等方式在日记形式中表达出来,逐步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勤思考,多练笔的好习惯。
通过写日记探索出有效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的路径,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小学生日记的界定:小学生日记,即指小学生把天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下来。
图文日记:以画面为主,以汉字为辅的初级“写话”形式,孩子用这种形式把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用笔记下来。
二、课题研究的素材及研究方法(一)、课题研究的内容:1、研究用图文日记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的方法。
2、研究图文日记促进小学低年级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的方法。
3、适合低年级学生写话训练的形式和方法。
(二)、课题研究方法:1、文献法。
通过专题辅导,自学讨论,收集整理作文教学的学术论文,夯实课题研究的理论根基。
小学教师教科研课题名称-小课题选题参考目录
小学教师教科研课题名称小课题选题参考目录(含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美术、音乐、品德、科学等)一、小课题选题举例1、“学会倾听”课堂学习习惯的研究2、课堂提问的艺术研究;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研究3、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研究,预习作业检查方式探讨4、家庭作业检查方式探究5、提高低年级形式计算正确率的策略研究;如何提高形式计算能力,防止小学生计算错误的实验研究7、如何组织学生通过操作活动来认识角8、在“观察物体”内容的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数学活动9、让不交作业的学生交作业的研究10、教师课堂口头评价语言改善的研究11、提高课堂最后5分钟效益的研究12、培养学生检查的习惯的研究13、培养学生读题审题的能力的研究14、体育教学中正确运用游戏的策略研究15、公开课前5分钟的利用研究16、小课题管理与推广研究二、其他选题参考(一)数学科目A、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研究1、什么是学生的学习起点,在数学教学中学习起点有哪些不同的类型?2、如何寻找与有效运用学生的学习起点?3、对数学概念掌握、计算技能或问题解决能力较弱的学习困难学生的个案研究。
4、如何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5、关于“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与对策研究6、小学数学课前基础调查的作业设计研究B、数学资源研究1、什么是数学课堂中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有哪些不同类型?2、如何利用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3、如何合理运用教材,如教材中的主题图和练习题?4、如何对有困难的教材进行创造性的重组并提出新的见解?5、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相关知识背景研究6、应用题与问题解决的关系研究7、各年级可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梳理与分析8、计算教学如何体现数学化思想?9、如何发挥学具的作用?10、关于人教版“数学广角”内容的解读C、教学设计研究1、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一般策略与关键因素2、关于“算”、“用”结合教学策略的研究3、问题解决教学的一般策略与关键因素4、练习课的设计策略5、练习题的开发与运用6、关于应用题教学中数量关系教学的研究7、关于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8、关于数学欣赏课的研究9、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口算教学的研究10、空间与图形内容设计特点与教学方法的研究11、数与计算内容设计特点与教学方法的研究D、教学过程研究1、如何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2、如何提高课堂反馈的实效性?3、如何提高数学教师的课堂导入技能?4、如何提高数学教师的课堂讲解技能?5、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预设与课堂调控的研究E、其他问题或课题1、数学教师所需要哪些更高层次的知识?2、小学数学中若干数学背景知识的梳理3、提高数学教师解题能力的研究4、如何让数学教师工作既“确保目标实现,又减轻工作负担”?5、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研究(三)其它课题1、利用班级图书架引导学生快乐阅读的实践探索2、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拓展阅读的策略研究3、引导小学生欣赏和吟诵古诗词的策略研究4、促进学困生有效参与数学合作活动的研究5、提高中年级学生作文自改水平的策略研究6、体育课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7、学生在网络作文中互评互励互学的实践研究8、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指导的有效性研究9、激发学生进行课余口语练习兴趣的策略研究10、读写渗透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探索11、运用案例分析法教会儿童与人相处的实践研究12、教会学生在与人交往中学会宽容的实践探索13、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激励性评价机制的研究14、加强英语阅读扩展小学生词汇量的实践研究15、小学低年级英语口语能力评价的实践研究16、运用案例分析法教会儿童与人相处的实践研究17、运用即兴创作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实践研究18、对弈激趣以生带徒培养学生学棋兴趣的实践研究19、教会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的实践探索20、多给表现机会培养语文后进生自信心的实践研究21、班会课内容设计与形式探索22、期望法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的研究23、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兴趣影响的研究24、“新三好评选”对促进学生行为习惯形成的实践研究25、小学美术个性化学习研究小学语文课题研究题目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文信息能力的研究关于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研究农村小学生作文难点的分析及对策思考探索小语综合性作业的设计方法微型日记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观察与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累的研究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改革作文评价方式,提升学生写作素养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的研究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研究真实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建构的研究农村小学阅读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顽童在语文学习中的优势及发展的研究作文个性化与学生个性化生活语文生活化教学研究小学生语感适应性障碍及对策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指导的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研究个性化“习作——写作”实践与研究小学诗化语文教学的探究实施大语文教育培养健全的人格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动态生成性”的研究真实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建构在情境中作业,培养创新能力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的研究语文课堂学习中培育学生创新性学习品质的研究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探索与研究小学生“两真”作文实践重视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自主探索”教学模式的构建小学“观察作文”教学探究开发学校语文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小学语文课中学生课堂学习评价探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策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体验教育的探索小学生想象作文教学研究小学生划范围自主拟题作文实验研究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非语言应用的研究低年级儿童口语能力初探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研究小语教学与网络资源整合的研究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的研究小学语文研究性学习基本方式的探究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的探究小学作文教学生活化的研究农村小学生自主作文的研究“主动探究,个性发展”教学模式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的研究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语文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研究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操作方式的研究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前预习的现状及设想小学语文课程审美教育体系的构建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研究语文教学中幼小衔接的研究(如何发挥实验教材的优势,搞好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使初入学儿童喜欢学语文,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引导低年级学生探究、发现的研究(如,在学拼音、在识字写字中有所发现);汉语拼音、识字与语言训练整合的研究;识字教学中认写分开、采取多种方法巩固认字的研究;在低年级加强写字指导的研究;在重朗读、重感悟、重积累的思想指导下,改进阅读教学的研究;在阅读教学中提倡独立思考,组织合作学习,引导探究发现,鼓励发表创见的研究;加强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学生语文学习质量评价的研究;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全面培养语文素养的研究;开发语文课程资源、丰富语文课程内容和形式的探索;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幼儿教科研课题: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评审书《绘本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有效运用的实践研究》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2017.6--2018.3)
1.借助绘本,挖掘其中的美术元素,使之与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有机融合。
2.继续进行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特色的开发,探索如何和绘本更有机结合,使得民间特色得到彰显。
课题主持人情况
XXX老师:中小学一级教师,有二十年幼儿园班主任工作经验,参与我校多个课题研究,多篇论文在区级以上刊物发表和获奖。
XXX老师:我园区级骨干教师,有十二年幼儿园班主任工作经验,参与我校多个课题研究,多篇论文在区级以上刊物发表和获奖。
课题组核心成员情况
盛勤勤老师:我园区级骨干教师,多次在区级、市级以上专业论文比赛中获奖和发表。
(1)文献资料法:认真查阅关于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活动的各种文献,较全面地了解在此方面已被论证的研究成果,学习相关的理论。
(2)调查研究法:对我园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如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材料运用情况等进行调查,通过问卷了解我园教师在开展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通过本课题科学、有效、系统的开展,为后期的有效可行的建构提供参考依据。
沈丽老师:我园青年教师,多次在区级、市级以上专业论文比赛中获奖和发表。
(2)学术保证:我园将聘请区市各级专家担任本课题顾问,对本课题的研究实施给予指导、帮助。同时购买相关绘本及美术教育理论书籍,给本课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三、课题主持人所属部门(单位)意见
本部门(单位)完全了解XX区教师发展中心有关“十三·五”规划课题管理的精神,保证课题主持人所填写的《申报评审书》内容属实,课题主持人和参与研究者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适合承担本课题研究工作。同意申报。
数学课题研究方案(最新)
数学课题研究方案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也是数学思维与方法的载体,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
现代的一些学者认为“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不断地建立各种数学概念的过程。
”从这个角度上说,数学的概念教学应该是教学命脉之一,所以我们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数学概念,思考其相应的教学对策和措施。
在我区教师专业素养大赛课堂教学比赛中,初赛与复赛确定的课题《相交线》、《变量与函数》都是概念课,从比赛中看有接近一半的选手在概念教学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许多教师往往忽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教学中教师只简单地给出定义,尤其不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只重视概念在解题中的应用,这也是我们选择概念课教学来研究的目的之一。
此项研究也是我们学科十二·五哈市科研课题《新授课研究》的子课题。
那么如何在原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数学概念课教学?在教学中应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体悟在此过程中的思想方法。
将做为我们学科本年度研究的小课题。
二、研究的策略及过程设计1、吃透概念的结构,研究揭示概念教学的主要过程。
教研员与名师工作室的八名成员,做为课题的先行组织者,利用名师工作室的名师团队,进行研究、分析、论证,形成概念教学的主要框架。
本学期每位名师利用此框架进行教学实践一次,深度体会感悟。
2、学科开展专项教研活动,从理论层面到实践操作,进行系列研究,检验并完善形成的教学框架,学科教师经历研究的过程,体会教学中应让学生如何经历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体悟在此过程中的思想方法。
计划本年度两个学期,每学期进行一次专项研究。
本学期11月12日利用教研活动,进行概念教学实践研究。
形式:名师工作室教师同课异构。
3、分团队在教学实践中在此领悟其内涵,形成比较完备的概念教学基本框架。
4、区域联合体活动研究,区域联合集体备课,确定概念课教学内容,可在区域联合体活动中通过同课异构加以论证。
11月26日区域联合体活动,名师参与指导的青年教师同课异构。
初中数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合集5篇)
初中数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合集5篇)篇1:初中数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初中数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课题名称:影响学生初中数学学习效率因素的实证研究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开题时间:20xx年1月地点:xx省高邑县教育局教研室课题组成员:宋素杰:课题总负责人,县教育局教研室初中数学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董建华:中学高级教师张立霞:中学一级教师张丽红:中学一级教师张伟娜:中学二级教师袁西粉:中学二级教师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一)课题名称:影响学生初中数学学习效率因素的实证研究(二)课题研究内容:1.学生学习态度、动机的培养,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内驱力2.学生元认知水平的提高3.让学生掌握数学学科的自学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总结出适合本学科特点的高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应用推广于教学实践,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三)课题研究的方法1.调查研究法。
通过调查,了解影响学生初中数学学习效率的因素,以便对研究方案的实施提供依据和进行动态调整。
主要采用谈话、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
2.文献研究法。
在课题研究准备阶段,搜集、鉴别、整理相关文献,了解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借鉴,为创新性研究奠定基础。
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与科研方法,制定研究方案。
在研究过程中,还要进一步注意文献资料的积累、总结,坚持以先进的理念指导实践,以创造性的实践丰富理论的内涵。
3.行动研究法。
针对影响学生初中数学学习效率的不同因素,制定相应对策,在教学上运用,观察效果,并根据反馈,调整对策,继续深入研究。
4.经验总结法。
在课题总结阶段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根据教学实践活动中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
(四)课题的组织和分工1.小组成员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积极组织学习国内外新的教学理念,教育理论知识,不断充实壮大自己。
关于课题概念的界定[终稿]
关于课题概念的界定课题概念界定就是对课题的关键词做一个解释。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概念或词语我们看起来很熟悉,但要说出确切的意思又说不清楚。
概念界定就是要把这些看起来熟悉又说不清楚的词语说清楚,讲明白。
课题中的核心概念和关键词,不仅对于课题的清晰表述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课题的实践操作具有重要作用。
如果研究者对所研究课题基本概念的理解含糊不清、似是而非的话,那这个课题就无法研究,因为,科学性是选题与研究的基本前提。
因而,做研究要实实在在地把课题研究涉及到概念、术语弄懂弄透。
(1)界定的内容①研究范围的界定对研究总体范围的界定既关系到研究对象(研究样本)如何选取,也关系到研究成果的适用范围。
如果研究对象的总体不同,那么,同一个研究课题所得到的结论就很可能不同。
课题名称如果没有对研究对象的范围进行限制的话,在研究计划里就要做一个界定。
例如:“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研究”。
这里的“学生”就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从学段上分,学生有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从区域上分,学生有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等;从性别上分,有男生和女生,等等。
到底研究哪一类型的学生,要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②模糊概念的界定在课题研究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模糊的概念,内涵不清楚,外延不确定,如“厌学生”“差生”“青年教师”“品德不良学生”等等。
作为研究的对象,这些概念都没有一个统一的确切的定义。
例如“学困生”这个概念,由于有多种解释,就必须加以界定。
在课题“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的研究计划中,主持人对“学困生”作了如下的界定:“所谓学习困难学生是指智力正常而又长期达不到教学目标的学生”。
一般来说,给这些模糊概念下定义,应尽可能使用有参考依据的、比较权威的、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说法。
对概念的界定不能望文生义,生搬硬套,牵强附会,要自圆其说。
③关键词的界定一般情况下,关键词的涵义都很明确,无须解释。
例如“高一学生”。
但有些关键词的涵义不是很明晰或有多种解释。
《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研究》课题研究开题、中期、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研究》课题研究开题、中期、结题报告《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研究》开题报告菏泽市牡丹区第八小学张慧英2016年4月,我们根据在教学中出现的实际情况以及数学教学的需要,确定了要研究“数学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方面的内容。
同时,在教科室老师的细心指导下,经过讨论交流,最后确定课题名称为《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研究》。
在名师的帮助下,一起对课题方案进行了调整和修改,使本课题方案更加完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现在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是:对单一的、显性的问题容易找到解决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只注重找到问题的答案,往往呈现出套用题型的现象。
对于在现实情景中呈现的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学生却感到无从下手,不知如何才能有效解决,至于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更无从谈起了。
针对学生的数学现实与《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提出了此研究课题。
力求通过研究得出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尽量使问题的解决策略多样化,帮助学生对已有信息进行加工,找出解决当前问题适用的对策,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最终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探索,学会如何利用各种手段处理问题中隐含的信息,学会如何从问题中发现隐含的关系,学会如何多角度思考问题,进而获得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价值现在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是:对单一的、显性的问题容易找到解决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只注重找到问题的答案,往往呈现出套用题型的现象。
对于在现实情景中呈现的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学生却感到无从下手,不知如何才能有效解决,至于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更无从谈起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
(1)理论基础 本课题以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道德发展 理论、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道德发展阶段 理论、认知神经科学、认知道德发展理论 等为理论基础,以国内外专定学者对于大 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既有研究成果为逻辑起 点和理论支撑,重点开展大中小学德育体 系衔接问题研究。西方的德育研究起源于 19世纪末,一些心理学家、哲学家对道德 发展理论的研究。著名教育家皮亚杰提倡 “学习从属于发展”,并于20世纪提出 “要引导学生在道德方面由他律向自律发 展”,将儿童的道德判断划分为四个阶段, 即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中逆阶、公 正阶段。学者劳伦斯·柯尔伯格作为现代道 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之一,提出 “个体的道德发展沿着垂直和水平两个序 列发展,垂直序列的发展是由道德低级阶 段向高级阶段的推移,水平序列的发展是 人认知发展经社会认知发展向道德认知发 展和道德行为成熟的推移”。柯尔伯格的 道德发展理论对美国的道德教育产生了重 要影响。
课题名称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1、课题名称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1)课题名称 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构建研究 (2)相关概念的界定 德育是本课题进行研究的前提性概念,目 前在理论与实践过程中学者们对这一概念的理 解各不相同。德育分三类:社会德育、社区德 育、学校德育。本课题采用狭义德育定义,即 学校德育:教育者按照社会主义要求,有目的、 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 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 认识、体验与践行,有意识地实现社会思想道 德的个体内化,也可以认为是有目的地促使个 体思想品德社会化。 衔接是指事物首尾连接,德育是各个不同 学段教育的重要环节,德育衔接更是其中最重 要的接洽点。所谓大中小学德育衔接,是指根 据社会发展和德育大纲对学校德育的总体目标, 遵循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特点、发展的规律, 从纵向发展要求科学地规划和实施小学、中学、 大学德育的具体目标、内容、途径、方法,使 大中小学校德育相互连接,分为小中大三个层 次,从底到高,循序渐进,防止重复和脱节, 从而实现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德育的自然和科 学的过程,更好地实现学校德育的功能、提高 学校德育效率、达到学校德育的总体目标。
办公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街 19 号(150080) 联系电话/传真:(0451)86340910 电子邮件:ghb@
开题活动提示: 开题主要论证课题研究的可行性,重在理清思路、明确分工,确保研究计划科学可行。 建议由市级
课题名称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课题研究的具体问题和范围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价值 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课题研究的预期结果与成果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课题研究进度安排具体措施 课题研究的组织与分工 课题研究的条件 课题研究的经费预算
1)理论价值。学校德育体系具有统一性、 阶段性的特点,通过不同层次的德育目标、 德育内容、德育方法途径等最终实现培养社 会主义合格人才的总体目标。本课题从小学、 中学、大学三个不同的学段为出发点,建立 一个具有长期性德育体系 研究。
2)实践价值。学校德育衔接是实现德育 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德育工作者把握学生思 想道德发展趋势,掌握工作主动权的需要, 也是学生更好更快适应新的教育形式及教育 方法的需要。本课题以此为契机,分析我国 不同学段的德育衔接存在的问题,对德育体 系进行改进、重构,使不同学段的道德教育 有效衔接并且呈现螺旋式上升,遵循各学段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凸显德育实效性。
课题编号 GBB1211017 课题类别 省重点课题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开题报告书
课 题 名 称: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构建研究
课 题 主 持 人:
苑璞
主持人所在单位: (公章)
开 题 日 期:
计 划 完 成 时 间:
东北石油大学 2012 年 10 月 2013 年 12 月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2011 年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 道”,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学校德育工作的 状况将影响到我国德育整体效果的发挥,影 响德育根本目标的实现和教育任务的顺利完 成。在学者们研究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 认识到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是保障 德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虽然学术界对这一 问题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这一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课题研究的具体问题和范围
2、课题研究的具体问题和范围 (1)课题的具体问题 本课题以大中小学道德教育为主线,以 道德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等为理论基石,以 国内外专定学者对于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既 有研究成果为逻辑起点,通过对不同学段的 德育目标、德育任务、德育方法与途径进行 分析,提出目前我国大中小学德育体系构建 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如何正确解决当前大中 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衔接不到位问题,实 现学校德育的合理衔接,构建科学的大中小 学相衔接的德育体系。 (2)课题研究的范围 我国学校德育系统分为幼儿、小学、初 中、高中、大学等子系统,而各个子系统要 素之间并非是完全孤立,它们每个个体可以 存在区别于其他个体的相对完善的组织和操 作系统,但这些要素之间却不能完全脱离开 来,它们之间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 然联系,如果在教育过程中忽视各个不同学 段间的相互衔接问题,将影响到我国德育整 体效果的发挥,影响德育根本目标的实现和 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本课题以此为研究范 围,重点对大中小学德育的有效衔接进行研 究。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价值
3、课题研究的目的与价值 (1)课题研究的目的 本课题意在对大中小学现行的德育 体系衔接的有效性进行判断,并对其 进行深入分析、明确问题所在、提出 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改进策略与建议, 并以此为基础明晰大中小学德育目标 与衔接的内容、方法与途径,构建大 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 (2)课题研究的价值 “德育为先”,是《国家中长期教 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9-2020年)》 的战略主题之首,德育则是学校教育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又包括小学、 中学、大学等德育子系统。近年,上 海、北京等地陆续开展探讨构建大中 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相关工作, 试图理清德育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 的必然联系。然而,学校德育工作, 尤其是各个层次学校间德育衔接缺乏 实效性已逐渐成为困扰教育工作者的 问题。也有环境的影响。不可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