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4地球一我们的家园教案新人教版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统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教案单元备课教案(4-5课)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统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教案单元备课教案(4-5课)](https://img.taocdn.com/s3/m/0afd4f6d10a6f524ccbf8589.png)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统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4.《地球—我们的家园》教案2课时单元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初步感知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星球。
懂得珍惜地球,对地球产生敬畏和珍爱之情。
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珍惜地球资源、保护地球环境的行为与习惯。
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珍惜地球资源的意义,初步学会一些保护地球环境和在自然灾害面前学会自护的基本技能。
过程与方法:用在情景体验、调查交流、创新展示的过程中,增强保护地球、爱护环境、防灾避险的意识。
道德教育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法治教育点:遵守有关环保的法律。
4.《地球—我们的家园》教案2课时一、教学目标:1.在对地球、月球和火星的生存环境进行对比的过程中,得出地球是目前人类生活的最佳选择。
2.知道科学家正在为创造人类生活的另一个家园而做出努力,感受地球是目前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
学会珍惜现有的生活环境。
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3.知道地球资源是有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已经造成对地球的威胁。
4.意识到保护地球、珍惜资源、人人有责,逐步形成爱护环境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感受地球是目前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
学会珍惜现有的生活环境。
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2.知道地球资源是有限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已经造成对地球的威胁。
3.意识到保护地球、珍惜资源、人人有责,逐步形成爱护环境的习惯。
三、学情分析:这个话题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既熟悉又感兴趣,平时就耳闻过学生谈论“探索第二个星球”,具备通过互联网来搜集、整理和初步分析资料的能力,但掌握的信息不够全面,比如有的了解人类在尝试探索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颗星球,却不了解人类试图创造第二个地球等。
他们能对已有材料呈现的现象持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存在片面性,不够深入,需要老师的引导,进行深入地思考。
四、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收集有关人类登月、探索外太空的资料;分析现在地球的环境问题,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其危害。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地球,我们的家园》优质教案设计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地球,我们的家园》优质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90d5867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d7.png)
六年级下册第四课《地球,我们的家园》【教材分析】本课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与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同属第二单元《爱护家园共同责任》。
这一单元主要从绿色与环保的主题出发,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理解自己所处的绿色与环保时代,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节约资源绿色生活,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创造改善生活环境,让自己成为环保小卫士。
本单元两课是并列关系,这一课是环保主题,最后一课是行动主题,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防灾避险意识,以及自救自护的知识和能力。
本课聚焦爱护环境的有关法律法规,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观念,并将保护地球的行为落实到行动中。
本课设计了三条线索,第一知道《巴黎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规,增强对保护地球的意义。
第二,了解人类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第三,联系实际提升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争当环保小卫士。
【学情分析】环保这一话题沉重而深远,已引起全世界人民的高度重视。
六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有环保意识,能认识到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星球,但对于对国际社会和我国政府为了保护环境所采取的政策法规缺乏了解,对于有效保护地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需要借助更加直观、具体的方式加深他们对地球与环保密切关系的了解。
本课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并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环保贡献一份力量。
【教学目标】1.逐步养成从我做起、注重环保的好习惯,提升绿色生活的意识。
2.能了解国际社会和我国政府为了保护环境所采取的措施、政策,知道地球资源是有限的,能够在生活中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了解人类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3.在活动中体验爱护环境、爱护地球的意义。
4.通过活动,感受有效保护地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树立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的好习惯,提升环保的意识,用我们的双手和智慧,把绿色家园建设地和、更加美好。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体验爱护环境、爱护地球的意义;了解国际社会和我国政府为了保护环境所采取的措施、政策。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4 地球—我们的家园 第一课时(教案)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4 地球—我们的家园 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cec0e3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2.png)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课题4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在知道人类面临严重环境问题、资源短缺等诸多问题的情况下,积极探讨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观看大自然优美的风景、人与动物共生共存等图片、视频,体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增强珍惜地球的意识。
2.了解触目惊心的破坏地球的事例,调查、研究身边的环境问题,唤起保护环境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懂得尊重自然(地球)、敬畏自然、珍惜地球。
2.树立环保意识,自觉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3.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大力支持环保工作。
教学重点1.体会“我们生存的家园”的含义。
2.通过查阅、整理、分析资料,认识到环境问题对人类发展的严重威胁。
3.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珍惜和保护自然。
教学难点1.深刻认识环境问题的危害。
2.树立环保意识,做到知行合一。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我们生存的家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观看大自然优美的风景、人与动物共生共存等图片、视频,体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增强珍惜地球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尊重自然(地球)、敬畏自然、珍惜地球。
教学重点体会“我们生存的家园”的含义。
教学难点懂得尊重自然(地球)、敬畏自然、珍惜地球。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生物圈2号”的资料、“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书法作品;了解其他星球的生存条件;设计教学PPT。
学生准备:初步了解其他星球的生存条件;关注生活中人与自然(地球)和谐相处的事例。
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入“有个圆球真好看,不用发动自己转,一天能行八万里,春夏秋冬轮流变。
”(打一自然物)谜底:地球。
教师PPT出示地球图片。
出示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毛泽东过渡语:在茫茫宇宙中,有一个孕育生命的蓝色星球,那就是我们可爱的家园——地球。
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空间、环境和资源等。
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地球——我们的家园》说课教案设计3课时
![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地球——我们的家园》说课教案设计3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82bf2d750029bd64793e2c41.png)
第4课《地球——我们的家园》说课教案设计3课时第一课时说课一、教材分析《地球——我们的家园》是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的第四课。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我们共同的世界”第6条“初步了解全球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等状况,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采取的相关对策,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而编写的,与本单元的第五课《应对自然灾害》一起组成“共同的世界——地球环境”这一学习主题。
本课一共有三个框题,分别是“我们生存的家园”“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和“我们共同的责任”,计划三课时。
《我们生存的家园》是本课的第一课时,侧重从环境认知的“知”角度予以展开,其核心内容是突出地球作为人类生存的家园的唯一性,从正面呈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与另外两课时一起形成由“知”到“行”的逐层递进逻辑关系。
《我们生存的家园》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让学生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人类唯一的生存家园,萌发感恩与保护地球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古老智慧,懂得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应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
二、学情分析地球作为人类生存的家园,六年级学生对它并不陌生,对地球已有了初步的认知,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
但由“知”到“行”,还需要一个过程,还需要进一步唤起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保护地球的责任意识。
在课前学情调查中,我发现学生对于诸如“地球为人类提供了什么”“人与自然有哪些和谐相处的智慧”等问题的回答上,显示出在知识的系统性、情感的激发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另一方面,本课的学习需要经历一个深度的学习探究过程,学生在此方面的能力准备也显不足。
如“假如离开地球,人类还能生存吗”就属于层次较高的探究问题,需要学生关联、整合多种信息进行深度学习,经历对比找出支撑的论据,关联多个信息,并将信息归纳概括、得出结论等思维过程,最终得出“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的结论,这样才可能为珍爱地球、保护地球的情感与意识的形成奠定基础。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优质教案设计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优质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be13c37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f8.png)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共分为四个单元,主要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条轴线,旨在让儿童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健康安全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地球—我们的家园》是本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的第一课。
这一单元围绕“人与自然”的轴线,旨在让儿童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健康、安全地生活,课程设计由这一课的爱护地球、了解危机到第二课的防御灾害、应对灾害,层层递进,也为后续学习各种文明与世界发展打下基础。
《地球—我们的家园》这一课旨在让儿童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道德修养,让学生知道可持续发展是当代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懂得珍爱地球,学会树立环保责任意识,践行保护环境的道德要求,力所能及地参与环保行动。
【学情分析】《地球——我们的家园》这一课的主题是环境保护。
小学阶段关于环保主题的学习一直在延续(见下图一),学生的学习与理解能力随着知识储量的增加一直在螺旋式上升。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对人类与地球(自然)关系、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义等有了初步了解。
这一阶段的学生普遍具有好奇心强、乐于探究、乐于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心理,因此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虽然他们中有部分学生比较关注书籍中有关环境的信息,关注媒体中有关环境问题的报道,但局限于视野较窄和未成年人的思维以及极少的实际经历,他们常从旁观者的角度去议论环境问题,较少体会到环境问题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有关,也较少从人类的角度去思考环境问题。
因此,由“知”到“行”,还需要一个过程,通过更直观的方式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样的道德层面的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目标)1.道德修养层面(1)自觉保护地球,践行保护环境的道德要求。
(2)养成健康的生活、卫生习惯,自觉维护公共卫生。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4.地球—我们的家园》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4.地球—我们的家园》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cdc43bb376baf1ffc4fad91.png)
池南学校( 六 )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教案
检查时间:
教学单元
第二单元 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
执教时—我们的家园
第( 一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及 难点
教学准备、 资源
1.通过学习明确地球是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2.认识地球环境面临到的巨大威胁和挑战。 3.初步形成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长远大局意识。
创造出一个像地球一样适合人类居住的生存空间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来看段视频,从中找到答案。 活动二:神奇的生物圈实验——观看视频《生物圈 2 号》 过渡:地球孕育了人类,提供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自古以来人类就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于自然环
境和谐相处。 活动三:《和谐美好的人与自然》 1、出示图片展示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2、鼓励学生说一说他们所掌握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事例和旅游经历。 过渡:曾经我们与自然是那么和谐美好,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需求的增加,地球越来越不堪重
课 题 第 4 课 地球—我们的家园
第( 二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及 难点
教学准备、 资源
1.了解家乡及身边的一些环境问题,认识到人们的消费行为给环境带来负面 影响。 2.树立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积极参与身边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 3.利用课堂所学知识来指导生活,学会在生活中节约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 费。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地球我们的家园爱护地球共同责任》优质教案设计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地球我们的家园爱护地球共同责任》优质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5a88756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8.png)
课题: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设计者: 审核者: 执教者: 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长远大局意识,萌发感恩与保护地球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感悟人鱼自然和谐相处的古老智慧,懂得利用自然的同时,应该顺应自然和尊重自然。
3.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明确地球是唯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学习重点:意识到地球环境问题的存在以及人类面临到挑战。
学习难点:树立爱护、保护我们生存家园的环保意识,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过程:课题: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二课时)设计者: 审核者: 执教者: 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积极参与身边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
2.过程与方法:利用课堂所学知识来指导生活,学会在生活中节约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3.知识与技能:了解家乡及身边的一些环境问题,认识到人们的消费行为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学习重点:意识到地球环境问题的存在以及人类生存面临的挑战。
学习难点:树立爱护、保护我们生存家园的环保意识,用实际行动投入身边日常生活环保。
教学过程:设计者: 审核者: 执教者: 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环保节日切入,引导学生从“知”落到“行”上,感悟环保重在落实,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
2.过程与方法:能与同伴交流、分享探究的过程或结果,知道人类社会为保护地球家园,正在作出各种有益尝试,认识到保护地球是全世界的责任。
3.知识与技能:了解相关环保法规,懂得签订协议、制定法律是限制人类对地球伤害的重要手段,增强法治意识。
学习重点:知道人类社会为保护地球家园,正在作出各种有益尝试,认识到保护地球是全世界的责任,引导学生从“知”落到“行”上,感悟环保重在落实,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从“知”落到“行”上,感悟环保重在落实,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学习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形成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长远大局意识,萌发感恩与保护地球的情感。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教案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038f29a45177232f60a26c.png)
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4 地球——我们的家一、教学目标:1.初步养成珍惜地球资源、保护地球环境的行为与习惯。
2.知道地球是目前已知的惟一有生命存在的、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星球。
3.通过对太阳系中各大行星的比较,初步归纳出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理由。
4.感受地球的珍贵,对地球产生敬畏和珍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1.知道地球是目前已知的惟一有生命存在的、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星球。
了解地球给与人。
2.类的很多珍贵的东西,而这些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
三、教学难点:初步归纳出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理由,对地球产生敬畏和珍爱之情。
四、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收集的课外知识2.教师准备:教学媒体、视频资料、图片及其资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地球是个美丽的星球。
1、师:浩瀚的宇宙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星球,但是有一颗它很特别。
蔚蓝色的它或许是茫茫宇宙中唯一有大里生命繁殖,有着人类文明的星球。
它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
2、播放视频,了解地球。
3、师:看了刚才的视频资料,你了解了什么?(学生交流,预设:地球大约诞生于46亿年前,地球是一颗行星,地球属于太阳系……)4、师:你有什么感想?(学生交流)5、师小结:是的,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星球。
它不但是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地方,更是我们美丽可爱的家园。
板书:我们生存的家园。
活动二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1、师:让我们亲近这美丽的星球,看看它为什么而美丽?(出示图片:森林、海洋、沙滩、城市、耕地、山脉等)2、地球孕育了人类的生存环境,让我们来夸夸地球妈妈: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自由呼吸的空气;提供充足养分的土壤;哺育生命灌溉生物的水资源;丰富的矿产和热资源,海羊资源3、师小结:地球妈妈就是如此慷慨,如此亲切,她给了我们许多资源,让我们可以生存下去。
而我们人类是聪明的,地球妈妈赐予我们的一切事物,人类凭看智慧又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4、每組选图中的一个案例,讨论一下人类是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5、师总结:茂密的森林,奔腾的江河,缤纷的花草,可爱或凶猛的飞禽走…这一切构成了可爱的地球王国。
4 《地球--我们的家园》(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4 《地球--我们的家园》(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7541f621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d.png)
《地球–我们的家园》(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知识背景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当下全球关注的焦点,并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而生态环境保护离不开对“地球–我们的家园”的认知和尊重。
由于人类的不合理行为,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不好。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增强学生对于环境的认知和尊重,增强他们对这个地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我们的家园”的概念和作用;2.掌握地球的构造和地球上的水资源、地球上的生命等基础概念;3.了解地球上的环境问题,并思考自己应该如何参与保护行动;4.提高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地球的构造、地球上的水资源、地球上的生命、环境问题;•教学难点:环境问题的原因、改变环境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导入(5分钟)1.出示一张地球卫星照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外形和地球所处的位置。
2.询问学生对于地球的了解和认知,鼓励学生自由发言。
1. 地球的构造(10分钟)1.出示地球横截面图,引导学生认知地球的层次结构和各层的特点。
2.带着问题:地球的外部是什么,内部是什么,外部和内部有什么区别?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构造。
2. 地球上的水资源(10分钟)1.介绍地球上的水资源,引导学生认识水是生命之源,无水不可生存的重要概念。
2.提问:地球上最多的水在哪里?地球上的水可以分为哪几种?引导学生了解淡水和盐水的区别。
3. 地球上的生命(5分钟)1.介绍地球上的生命,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重要性。
2.出示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图,帮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4. 环境问题(10分钟)1.引导学生了解地球面临的环境问题,例如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下降、海洋污染等。
2.让学生思考自己可以从哪些方面参与到保护行动中去,例如节约用水、减少垃圾、重视自然环境等。
练习(10分钟)1.安排学生阅读作业中的《小学生环保手册》;2.学生完成作业中的填空题、选择题和答题题;3.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减少碳排量、如何保护生态环境等问题。
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be28759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c.png)
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材是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的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引导学生们认识到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要爱护地球,保护环境,这是每个人的责任。
教材中包含了爱护地球的重要性,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如何爱护地球的方法等内容。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他们知道一些环保的基本知识,比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但是,对于地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具体影响,可能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要爱护地球,保护环境。
2.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3.让学生学会一些保护地球的方法,比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认识到地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具体影响。
3.让学生学会一些保护地球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通过模拟一些实际情况,让学生深入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3.实践操作:通过一些实践操作,比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让学生学会保护地球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关于地球生态环境保护的资料,用于情景模拟和小组讨论。
2.准备一些实践操作的材料,比如垃圾分类的道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些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了解地球的美好,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爱护地球共同责任。
2.呈现(10分钟):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比如,可以模拟一个城市的污染情况,让学生看到污染对地球的影响。
3.操练(1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比如,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我们应该如何减少污染,保护地球。
4《地球我们的家园》第3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4《地球我们的家园》第3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0cb1e6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ed.png)
《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三课时教学设计详案适用教材版本:统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4课课时安排:3课时学情背景:本课是小学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的第二单元第4课《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三课时,重点讲解环保法规和协议,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社会正在作出各种有益尝试,认识到保护地球是全世界的责任。
本课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相关知识背景,需要进一步引导其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相关环保法规和协议,了解签订协议、制定法律是限制人类对地球伤害的重要手段,增强法治意识。
了解人类社会为保护地球家园,正在作出各种有益尝试,认识到保护地球是全世界的责任。
过程与方法:通过以环保节日为背景,引导学生从“知”落实到“行”上,感悟环保重在落实,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加深学生对减少碳排放的认识。
情感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和生活方式,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责任感。
同时,通过对环保法规和协议的学习,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法治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介绍环保法规和协议,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社会正在作出的有益尝试,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知”落实到“行”上,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材分析:本课的教材主要围绕环保法规和协议展开,通过介绍相关法规和协议,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地球是全世界的责任,同时也介绍了一些人类社会正在作出的有益尝试,如建设可持续城市、推广可再生能源等。
课程设计还通过环保节日的介绍,引导学生从“知”落实到“行”上,感悟环保重在落实。
教学准备:1、PPT或黑板、粉笔2、视频素材3、环保节日的相关资料4、环保承诺书的模板5、学生小组讨论的指导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二课时.,主题是关于环保的。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4课 地球—我们的家园 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4课 地球—我们的家园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95588e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a.png)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地球—我们的家园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本课的主题,让学生了解地球的重要性和我们与地球的关系。
第一框我们生存的家园:在这一部分,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球为人类提供的各种资源和环境条件。
通过让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的方式,让他们了解地球对人类的意义。
视频《生物圈2号》: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了解到人类不能简单地创造出一个像地球一样适合人类居住生存的空间,这是因为地球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其他星球能够替代地球。
图片和视频:通过展示不同地区和民族的生活方式,让学生了解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让学生认识到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需要保护和珍惜它。
总结:通过本课的研究,让学生了解到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需要保护和珍惜它。
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珍惜地球上的一切资源和生命。
删除)第二框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近百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需求的增加,地球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
人类的破坏行为,如过度开采不可再生能源、森林、湖泊、湿地等的减少以及化石燃料燃烧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等,直接制约着社会的发展。
这些环境问题会带来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等危害。
看图识危害:这些图片分别反映了哪方面的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会带来哪些危害?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某个具体的环境问题,如全球气候变暖,结合查阅的资料,了解其带来的危害,并试着画出类似水俣病案例的关系图。
同时,教师还可以播放相关视频,如《澳洲大火持续5月不熄,珠穆朗玛峰突现异象,向全世界发出警告》,以此加深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地球的口吻,写一段文字或画一幅漫画,表达对人类不当行为损害地球环境的批评。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加强学生的辨别能力,知道人与自然可以和谐相处,落实环保行动,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
在这个生命的摇篮——地球上,我们享受着丰富的资源和无私的滋养。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地球—我们的家园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地球—我们的家园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40b16fc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65.png)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地球—我们的家园教案(教学设计)精品文档用心整理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四课《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单元研究目标重点难点二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六知识目标:认识我们生存的家园—地球,了解环境问题的危害。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对环境问题的分析,懂得环境问题最终会危害人类自身的道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环保意识,珍惜我们生存的家园—地球。
通过对环境问题的分析,懂得环境问题最终会危害人类自身的道理通过对环境问题的分析,懂得环境问题最终会危害人类自身的道理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导入新课教师活动浩瀚的宇宙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星球,但是有一颗它很特别。
蔚蓝色的它或许是茫茫宇宙中唯一有大量生命繁殖,有着人类文明的星球。
你知道它是谁吗?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第一框我们生存的家园问:你了解地球吗?请向同学们介绍我们生存的地球。
想一想:(1)人类为什么可以在地球上保存?(2)假如离开地球,我们人类还能活下去吗?地球为人类供给了——自由呼吸的空气;提供充足养分的土壤;哺育生命灌溉生物的水资源;丰富的矿产和热资源;海洋资源;……疑问:宇宙空间不是很大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如果地球环境恶化、资源枯竭,我们能不能移居到其他星球上去?人类能在月球、火星糊口吗?——月球和火星不能满足人类保存所需的各种条件,都不适恼人类保存。
总结:在太阳系中,其他星球没有具备地球赠与生命的一些条件,所以也就很难有生命。
地球是目前已知的惟一有生命存在的、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星球。
疑问:我们能不能利用高科技手段,创造出一个像地球一样适合人类居住生存的空间呢?视频《生物圈2号》思考并回答问题帮助学生了解地球对于人类的意义精品文档用心整理过渡:地球孕育了人类生命,供给了人类保存的自然环境。
自古以来人类就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图片:乌镇小桥流水人家纽特人的冰屋哈尼族人村寨蒙古草原水上城市—威尼斯视频《桂林山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总结:地球是人类美好的故里,大自然是我们的母亲。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4课《地球一一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4课《地球一一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72124bf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4.png)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4课《地球一一我们的家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地球——我们的家园》是部编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课的内容。
本课教材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案例和实例,旨在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情况,认识到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从而培养学生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地球的位置、地球的特点、地球上的生命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环保意识。
他们对于地球的基本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不够系统。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宽视野,全面了解地球的特点和生命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的位置和特点,知道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2.培养学生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和环保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的位置和特点。
2.培养学生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地球的魅力和脆弱。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保护的重要性。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4.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环保实践活动所需材料。
3.布置课堂环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地球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关注地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本课内容,指出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需要我们爱护和保护。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地球的位置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地位,以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生命奇迹,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地球的认识和感受。
讨论结束后,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总结讨论成果。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4课《地球——我们的家园》精品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4课《地球——我们的家园》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2828ba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6.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4课《地球——我们的家园》精品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题:地球——我们的家园单元:第二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六年级下册研究目标:1.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的情感,懂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道理。
2.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3.认识了解人口的增长和人类需求的增加所带来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重点:认识到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生存基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难点:认识到人类的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和生态破坏问题。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导入新课教师活动:播放视频——我们生存的家园——地球,让学生感受地球,为关爱自然作铺垫。
引入课题——《地球——我们的家园》,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我们生存的家园。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地球的美丽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对人类的意义和重要性。
引入课题,让学生认识到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生存基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培养学生尊重爱护地球的公德意识和环保意识。
思考交流教师活动:让学生阅读下面资料,再想一想能否回答问题:“假如离开地球,人类还能生存吗?”资料一:学生分组阅读,认识到地球是至今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培养学生尊重爱护地球的公德意识。
资料二:让学生了解“生物圈2号”实验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球孕育了人类生命,提供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其他星球缺少适合人类生存的温度、氧气、水等。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讨论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阅读资料和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和其他星球无法替代的地位,培养学生关爱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环保意识。
播放视频——地球上的美教师活动:播放视频,让学生欣赏地球上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地球的环境。
学生活动:欣赏视频,思考问题。
小组活动:让小组选择图片中的一个案例,讨论人们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要求:1.小组选择一个案例,发言前先说本组选择哪个案例。
2020年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4地球一我们的家园教案新人教版
![2020年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4地球一我们的家园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8beb9afe009581b6ad9eb3a.png)
4.地球一一我们的家园教学目标1.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2.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明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知道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3.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明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自主学习法、探究式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阅读导入1.师出示语文课文《只有一个地球》,生认真快速阅读。
师:同学们,你们读懂了什么?生:自由发言。
师: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与地球有关的话题。
2.板书课题:地球一一我们的家园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我们生存的家园(一)议一议,读一读。
1.分组讨论交流:假如离开地球,我们人类能生存吗?2.阅读感悟:(1)读了下面的材料,你能回答这些问题吗?p28月球……火星……“生物圈2号”外貌,宣告失败。
(2)感悟: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
(二)看图,说一说。
1.看图:p292.说一说:图中的人们是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①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浮。
②……3.感悟:人类与自然环境要和谐相处。
活动二: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一)观察、查找资料与思考。
1.观察p30图片。
下列图片分别反映了哪些方面的环境问题?2.查找相关资料,说说这些环境问题会带来哪些危害?3.思考:环境问题会对地球造成什么后果?(二)阅读感悟,画一画,写一写。
1.阅读p31材料。
20世纪50年代,日本一家肥料公司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废水排放到了海洋中。
这些废水里含有对人类有害的汞,严重污染了海水和鱼类。
……2.思考:日本的水污染事件告诉我们什么?3.说说:请利用下面的关系图,说一说你对环境问题的理解。
未经处理的废水→海水污染→鱼虾中毒→人生病4.画一画:选择某个方面的环境问题查阅资料,说说其带来的危害,然后仿照水污染的案例,试着也画出类似的关系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地球一一我们的家园
教学目标
1.具有关爱自然的情感,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2.初步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明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知道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3.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明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自主学习法、探究式
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阅读导入
1.师出示语文课文《只有一个地球》,生认真快速阅读。
师:同学们,你们读懂了什么?
生:自由发言。
师: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与地球有关的话题。
2.板书课题:地球一一我们的家园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我们生存的家园
(一)议一议,读一读。
1.分组讨论交流:假如离开地球,我们人类能生存吗?
2.阅读感悟:
(1)读了下面的材料,你能回答这些问题吗?p28
月球……
火星……
“生物圈2号”外貌,宣告失败。
(2)感悟: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
(二)看图,说一说。
1.看图:p29
2.说一说:图中的人们是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①人在屋中居,屋在水中浮。
②……
3.感悟:人类与自然环境要和谐相处。
活动二: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
(一)观察、查找资料与思考。
1.观察p30图片。
下列图片分别反映了哪些方面的环境问题?
2.查找相关资料,说说这些环境问题会带来哪些危害?
3.思考:环境问题会对地球造成什么后果?
(二)阅读感悟,画一画,写一写。
1.阅读p31材料。
20世纪50年代,日本一家肥料公司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废水排放到了海洋中。
这些废水里含有对人类有害的汞,严重污染了海水和鱼类。
……
2.思考:日本的水污染事件告诉我们什么?
3.说说:请利用下面的关系图,说一说你对环境问题的理解。
未经处理的废水→海水污染→鱼虾中毒→人生病
4.画一画:选择某个方面的环境问题查阅资料,说说其带来的危害,然后仿照水污染的案例,试着也画出类似的关系图。
5.写一写:根据自己收集的人类不当行为损害地球环境的资料,以地球的口吻,
写一段文字或画一幅漫画,表达对这些行为的批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三:我们共同的责任
(一)阅读感悟,查一查。
1.读p32联合国总部举行《巴黎协定》签署仪式。
2.读p32“阅读角”:“修订后的环保法”
3.查一查: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保护地球的协定或者法律?
4.感悟:人类已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二)读一读,查找资料。
1.读一读,学一学:
什么是循环经济?
什么是清洁能源?
2.查找:里约奥运会奖牌。
思考:为什么说里约奥运会的奖牌为历届奥运会中最环保的奖牌,去了解一下吧。
3.上网查找资料:
下面这些新能源有什么特点吗?人类使用这些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对保护环境有什么意义?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地热发电
4.感悟:从上述活动中,你有什么感受?
三、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4.地球一一我们的家园
我们生存的家园
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
我们共同的责任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