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神经简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神经简介

目录

•1拼音

•2英文参考

•3概述

•4面神经的应用解剖

•5面神经损伤

o 5.1面神经在颞骨段的变异

o 5.2面神经颞骨内段的标志

o 5.3面神经 *** 原因及术式和手术时间的选择

o 5.4面神经损伤程度,按病理分为三度

o 5.5面神经 *** 定位诊断及功能检查

1拼音

miàn shén jīng

2英文参考

facial nerve

3概述

面神经(facial nerve)是第七对脑神经,属于混合神经。在脑桥和延髓之间出脑,穿过颅底的骨管出颅后转向前,穿过腮腺交织成丛,再发出数支放射分布于面部表情肌。面神经由粗大的运动根和细小的中间神经(感觉根)组成。

面神经

鼓索、翼腭神经节与耳神经节

面神经包含3种主要纤维成分:躯体传出纤维(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于面神经核,位于脑桥中下部,其轴突支配表情肌的运动;内脏传出纤维(一般内脏运动纤维)起于脑桥泌涎核,位于脑桥下部网状结构内,属副交感节前纤维,节后纤维布于泪腺、颌下腺、舌下腺及鼻腭粘膜腺,为控制腺体分泌的神经;内脏传入纤维(特殊内脏感觉纤维/味觉纤维)的胞 *** 于膝神经节(geniculate ganglion)内,

周围突布于舌前2/3处及腭部的味蕾,中枢突止于孤束核。此外,面神经可能含有少量躯体感觉纤维,传导耳部皮肤的躯体感觉和表情肌的本体感觉。

面神经由两个根组成,一个是较大的运动根,另一个是较小的中间神经(感觉和副交感纤维),自小脑中脚下缘出脑后进入内耳门,两根合成一干,穿过内耳道底进入面神经管,由茎乳孔出颅,向前穿过腮腺到达面部。在面神经管始部有膨大的膝神经节。

(一)在面神经管内的分支

1.鼓索chorda tympani在面神经出茎乳孔前约6mm处发出,行向前上进人鼓室,然后穿巖鼓裂出鼓室,至颞下窝,行向前下并入舌神经。鼓索含有二种纤维:味觉纤维随舌神经分布于舌前2/3的味蕾司味觉;副交感纤维进入下颌神经节,在节内交换神经元后,分布于下颌下腺和舌下腺,支配腺体分泌。

2.巖大神经greater petrosal nerve含有副交感性的分泌纤维,自膝神经节处分出,出巖大神经管裂孔前行,与来自颈内动脉交感丛的巖深神经合成翼管神经,穿翼管至翼腭窝,进入翼胯神经节,副交感纤维在节内交换神经元后,支配泪腺、腭及鼻腔粘膜的腺体分泌。

3.镫骨肌神经stapedial nerve支配镫骨肌。

(二)在颅外的分支

面神经出茎乳孔后即发出三个小分支,支配枕肌、耳周围肌、二腹肌后腹和茎突舌骨肌。面神经主干进入腮腺实质,在腺内分支组成腮腺内丛,丛发分支从腮腺前缘呈辐射状分布,支配面肌。

1.颞支temporal branches常为三支,支配额肌和眼轮匝肌等。

2.颧支zygomatic branches 3~4支,至眼轮匝肌及颧肌。

3.颊支buccal branches 3~4支,至颊肌、口轮匝肌及其它四周围肌。

4.下颔缘支marginal mandibular branch沿下颌下缘向前,至下唇诸肌。

5.颈支cervical branch在颈阔肌深面向前下,支配该肌。

与面神经相联系的副交感神经节有两对。

翼腭神经节pterygopalatine ganglion(蝶胯神经节)为副交感神经节,位于翼腭窝内,上颌神经下方,为一不规则的扁平小结,有三个根:①副交感根,来自面神经的巖大神经,在节内交换神经元;

②交感根,来自面动脉交感丛;③感觉根,来自上颌神经的翼腭神经。由翼腭神经节发出一些分支,分布于泪腺、腭和鼻甲的粘膜,支配粘膜的一般感觉和腺体的分泌。

下颌下神经节submandibular ganglion为副交感神经节,呈椭圆形,位于下颌下腺和舌神经之间,有三个根:①副交感根,来自鼓索,经舌神经到达此节,在节内交换神经元;②交感根,来自面动脉的交感丛;③感觉根,来自舌神经。自节发出分支,分布于下颌下腺和舌下腺,支配腺体分泌及一般感觉。

面神经控制面部表情肌的运动、唾液腺的分泌和舌前部的味觉。面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面部表情肌瘫痪,口角歪斜,眼不能闭合,还伴有味觉和泌涎障碍等。

面神经是人体内居于骨管中最长的神经,其穿行骨管约3.1~3.3cm,也是最易遭受损伤的神经,从大脑皮质的中央前回到面神经末梢之间任何部位的外伤、肿瘤、炎症和变性等病变均能引起面部的部分或完全麻痹,但大多数面神经麻痹系由颞骨内病变所引起。

4面神经的应用解剖

面神经属混合神经由运动纤维、副交感神经分泌纤维、味觉纤维及感觉纤维组成。其感觉部分的中间神经始于膝状神经节,远侧支循鼓索神经达舌,司舌前2/3的味觉;感觉部分内含分泌神经纤维即副交感神经纤维起源于上涎核,出脑干后并入中间神经,在膝状神经节内与运动神经纤维混合(图9.3.4.401),其支配舌下腺及颌下腺的神经伴随鼓索神经,最后经鼓索神经及舌神经至颌下神经节至舌下腺及颌下腺。分布至泪腺的副交感神经离膝状神经节后,形成巖大浅神经,与来自颈内动脉交感神经丛的巖深神经合成翼管神经,经翼管到达蝶腭神经节,节后纤维分布到泪腺和鼻腔黏膜。运动核发出的纤维经过内耳道至中耳乳突部,分布于镫骨肌、面颊肌、二腹肌后腹和茎突舌骨肌。

分布于额部和眼睑的面神经纤维来自两侧皮质中枢,一侧核上部病变时,额部运动常无障碍。面部下2/3肌肉的神经纤维来自一侧皮质中枢,交叉到对侧面神经核,当一侧核上部病变时,对侧面下2/3出现麻痹。

面神经离脑桥下缘后,偕同听神经入内耳道,其行程与颞骨内各项结构的关系如图9.3.4.402。

第1段:面神经离脑桥下缘行至内耳门为颅内段,长约12~14mm。

第2段:面神经从内耳门到内耳道底而进入面神经骨管中为内耳道段,长约7~8mm,与中间神经合并成一神经干,硬脑膜延伸入内耳道,与神经干间有小的蜘网膜下间隙,面神经位于内耳道横嵴前上部,其下方为蜗神经,后方为前庭神经。

第3段:为最短的一段,仅3~4mm,行向外侧面微斜向前,界于前庭与耳蜗之间到达膝部,即膝状神经节,称为巖骨内段或迷路段。由于垂直嵴存在,面神经管入口处稍窄,此处硬脑膜较面神经管内,鞘膜稍厚,因而该处面神经较其余面神经在管内空隙更缩窄,行迷路段面神经减压时必须切开此处神经鞘膜及硬脑膜形成的缩窄区。有时此处骨管缺如,约占5%~15%,膝神经节与硬脑膜直接相接。在颅中窝进路行内耳道手术,分离颅中窝脑膜时要避免损伤。Dobozi (1975)报道,膝神经节平均长1.09mm,宽0.76mm,高0.6~0.8mm。

第4段:面神经自膝神经节转向后微向下。经鼓室内侧壁的前庭窗上,到达鼓室后壁,为面神经水平段,它与水平线成30°角,为中耳炎性病变和手术时最易损伤的部位。水平段与迷路段形成74°~80°角,水平段又名鼓室段,低于迷路段,该段长8~12mm。水平段面神经从水平面转向垂直面进入乳突,弯曲形成一约110°~127°向前张开的角,转折膝部长2~4mm。此处不仅转向下也稍向后及内方转移,鼓室段转弯到乳突段面神经,变异很常见,手术时必须注意。面神经管第2膝位于砧骨窝下方,鼓窦底、外半规管与后半规管内侧之间,从第2膝到前庭窗和鼓环的距离均为3mm,到外耳道后上棘为14~20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