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教案(1)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全册表格式第六单元 刘胡兰 优质版教案(1)
课题18刘胡兰主备教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借助关键词语了解刘胡兰面对凶残的敌人英勇不屈、光荣牺牲的悲壮事迹,感受革命先烈忠诚于党和人民、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
语言运用:认识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收买、威胁”等词语的意思。
思维能力:分角色朗读刘胡兰与敌人的三次对话,讲述故事。
审美创造: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感受革命先烈忠诚于党和人民、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
【课前解析】《刘胡兰》一文主要记叙了刘胡兰严守党的机密,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最后壮烈牺牲的感人事迹,歌颂了刘胡兰忠于党、忠于人民,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借助关键词句了解课文内容是本文教学重点之一,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其中的对话部分,既有助于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的落实,也是深入理解课文的需要。
关注课文:第1自然段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介绍了事件的起因-—刘胡兰被捕。
第2至3自然段,写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刘胡兰宁死不屈、英勇牺牲的经过。
第4自然段写了毛主席为刘胡兰写了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关注生字: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大多可在初读时随文识记。
如“烈”字,可联系上下文,知道“烈士”一词指为正义、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人。
本课需要掌握的多音字“血”,可以联系课文中出现的“血淋淋、鲜血”,引导学生发现:“xiě”音多用于口语,“xuè”音多用于复音词及成语。
本课要写的字,字形比较简单,“反”是半包围结构。
左右结构的字中,“刘”的左边部分最后的捺要变成点,“村”的木字旁的第四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关注词语:“年轻、北风、收买、威胁、牺牲”。
随文识记巩固“年轻、北风”,联系上下文理解“收买、威胁、牺牲”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教学目标】1.认识“刘、兰”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血”,会写“刘、胡”等7个字,会写“年轻、北风”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理解“收买、威胁、牺牲”等词语的意思。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周长。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花坛图。
问:你能量出花坛外沿的长度吗?2、出示大树图。
问:你有办法量出大树干一圈的长度吗?3、出示飞机图。
问:这个圆的周长如何测量呢?二、圆周长的公式推导。
1、探索学习。
(1)你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一个圆的周长是多少?(2)学生各抒己见,分别讨论说出自己的方法:A、“滚动”--把实物圆沿直尺滚动一周;B、“缠绕”--用绸带缠绕实物圆一周并打开;C、“折叠”--把圆形纸片对折几次,再进行测量和计算;用滚动,绳测的方法可测量出圆的周长,但是有局限性。
今天我们来探讨出一种求圆周长的普遍规律。
2、动手实践。
(1)4人小组,分别测量学具圆,报出自己量得的直径,周长,并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2)引生看表,问你们看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有什么关系?(3)你有办法验证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吗?(4)阅读课本P63,介绍圆周率,及介绍祖冲之。
3、解决新问题。
(1)教学例1: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m,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小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50m,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第一个问题:已知 d = 20米求:C = ?根据 C =πd20×3.14=62.8(m)第二个问题:已知:小自行车d = 50cm先求小自行车C = ?50cm=0.5mc=πd=0.5×3.14=1.57(m)再求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62.8 ÷1.57=40(周)答:它的周长是62.8米。
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40周。
三、巩固练习。
1、P64“做一做”2、求下列各题的周长。
人教PEP六年级英语上册 Unit 6 单元教案 (含教学反思)1
Unit 6 How do you feel?Part A教学内容Let's learn,Write and say,Let's try,Let's talk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四会词汇:angry,afraid,sad,worried,happy2.三会词汇:chase,mice,bad,hurt,ill3.重点句子:They're afraid of him.The cat is angry with them.【能力目标】1.能够听、说、读、写几个有关情绪的(四会)词汇,能够听、说、认读三会词汇2.能够正确使用“be+表示情绪的形容词”描述自己或他人的情绪。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关心周围人的感受,做一个体贴友善的人。
教学重点几个表情绪的四会单词。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介词with和of。
教学准备课件、录音机和磁带(或其他课本配套音频设备)、人物表情卡片、动画片片段等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批注第二课时pictures make you feel?”作业设计1.熟读课文。
2.自主预习B部分Let's learn的新课文。
板书设计be afraid ofbe angry with这个部分主要学习的是有关人物情绪的表达方式,教学的时候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学生更容易理解,并且更乐于接受。
Part B教学内容Let's learn,Play card games,Let's try,Let's talk,Read and write,Tips for pronunciation,Let's check,Let's wrap it up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四会词汇:see a doctor, wear, more, deep, breath, take a deep breath,count, count to ten2.三会词汇:wrong, should, feel, well,sit, grass, hear, ant, worry, stuck,mud, pull, everyone3.重点句型:You should… Don't be…【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重点单词和词组提供建议。
人教版l六年级 上册数学 核心素养目标 教案 第六单元 百分数一
6.板书设计7.教学反思与改进(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基于学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进行对比反思,教学自我评估与改进设想。
)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检查签字备课组教研组教研室课时教学设计环节一:复习导入1.复习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口答,课件呈现结果。
师:小数化成百分数是怎么化的?2.复习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课件展示书P86“练习十八”第4题。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后交流结果。
师: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是怎样的?3.揭示课题。
师:我们已经会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今天我们学习如何将百分数化成小数和分数。
[板书课题: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2)]5.作业设计基础作业:练习十八:9、13、14巩固作业:小练习册提升作业:编写一道单位“1”的量×百分率=百分率对应量的应用题6.板书设计7.教学反思与改进(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基于学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进行对比反思,教学自我评估与改进设想。
)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检查签字备课组教研组教研室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练习课课型:练习课课时:1课时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第节周节数【教学注转化成分的要环节三:巩固知识拓展提升1、课件展示教科书P88“练习十八”第15题。
(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汇报时重点交流方法。
)2、学生独立解答教科书P87~88“练习十八”第5、12题活动意图:这道题的解答方法有很多种,每一种方法都渗透着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在此注重把机会给学生交流不同的解答方法,让全班同学在分享别人的智慧时,逐步积累一些思维经验。
5.作业设计(关注作业的针对性、预计完成时间,发挥作业对复习巩固、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作用,以及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中的作用)基础作业:小练习册巩固作业:练习十八”第13、14题提升作业:整理百分数、小数、分数的联系和区别6.板书设计练习课7.教学反思与改进(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基于学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进行对比反思,教学自我评估与改进设想。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节从种到界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下列生物分类方法中,基于生物遗传信息的是____。
A.形态学分类法B.分子分类法C.生态分类法D.数值分类法
答案:B
3.判断题
(1)生物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生物的多样性。(√)
(2)生物分类的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
(3)生物分类只依赖于形态学特征,与其他因素无关。(×)
句:生物分类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资源的利用、疾病防治等。
4.简答题
(1)请简要说明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及其相互关系。
答案: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由小到大依次是种、属、科、目、纲、门、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种是最小的分类单位,属、科、目、纲、门、界依次递增,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
4.社会责任: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分类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积极性。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在生物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在知识层次上,对于生物的细胞结构、生态系统等基本概念已经有了了解,但对于生物分类的知识还相对较弱。在能力层次上,学生们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但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在素质方面,学生们对生物学科有一定的兴趣,但部分学生可能因为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而对生物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3.生物分类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分类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生物分类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生物分类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 课题1《碳单质的多样性》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课题1《碳单质的多样性》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九年级学生学习化学后接触的第一个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的单元,主要研究碳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有关性质和用途,其内容特点有“四多”物质种类多、物质性质用途多、化学实验多、化学方程式多,且各物质的性质有诸多异同点,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较复杂。
本单元将引导学生从单一物质的学习向一类物质的学习迈进,关键在于打通物质之间的联系,将知识结构化。
从内容来看,本单元既是体验宏观辨识、微观探析、证据推理、科学探究的良好平台,又是培育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的优质载体。
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开始本节课之前,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化学知识,如元素周期表、化学键的概念,以及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
他们可能已经了解了一些碳的简单性质,如碳的化学反应和碳的氧化态。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九年级的学生对化学实验通常比较感兴趣,特别是那些能够直观展示化学现象的实验。
在这个年龄阶段,学生通常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喜欢通过实验和实践活动来学习。
他们的学习风格通常偏向于动手操作和实践经验。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可能会对碳单质的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联感到困惑。
他们可能难以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导致它们性质的不同。
此外,学生可能对C60这种特殊的碳单质感到陌生,难以想象和理解其结构和工作原理。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图像、模型和实验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这些概念,并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地思考和讨论。
三、设计思路在教学中要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课堂中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
例如创设有效的情境、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通过有效的积极地生生、师生合作。
四、教学目标【化学观念】学生能够理解并识别碳单质的多样性,包括金刚石、石墨、C60等。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全册表格式第六单元 八角楼上 优质版教案(1)
课题15八角楼上主备教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革命领袖和革命先烈的崇高品质,并由衷产生敬佩,初步渗透革命传统教育。
语言运用:会写本课的生字、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思维能力:能借助课文中的插图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从而理解课文内容。
审美创造: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夜幕降临”“寒冬腊月”等词语体会毛主席忘我工作的精神。
【课前解析】《八角楼上》是讲述了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中,日夜操劳、紧张工作的事迹,表现了他为领导中国革命忘我工作的精神。
关注课文:全文共有2个自然段。
课文第1自然段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当时毛主席的住所。
课文第2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部分,通过详细具体的描写生动展现了一个冬天的夜晚,毛主席在清油灯下忘我工作的情景。
文章末尾赞颂了毛主席对中国革命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
整篇文章一线贯穿,写灯寓意,借灯传情,构思精巧。
关注生字:本课共有6个会写字,其中“楼、披、轻、利”这4个字是左右结构;“年、夜”是上下结构。
需要注意“轻”字的“车”字旁笔顺为“横、撇折、竖、提”,与“车”字笔顺不同。
关注插图:图中的毛主席右手拿笔,左手拨动灯芯,穿着军衣,披着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图中右上角还有几行小字。
借助插图,有助于理解词语意思和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1.认识“楼、争”等10个生字,会写“楼、年”等6个字,会写“八角楼、深夜”等5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图片和课文理解“夜幕降临、寒冬腊月”等词语的意思,体会毛主席在艰苦环境中忘我工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1.认识“楼、争”等10个生字,会写“楼、年”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毛主席忘我工作的精神。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电子版教案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楼、争、代、临”等10个生字,会写“楼、披、轻、利”4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夜幕降临”的意思。
五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第六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教案(1)
语文园地六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发现文言文中的字义与现代文中的字义异同,学会把一种情感体验写出来。
3.学会修改作文的方法,并学会用修改符号来修改作文。
4.积累民间谚语。
【教学重点】1.学会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发现文言文中的字义与现代文中的字义异同,学会把一种情感体验写出来。
【教学难点】1.学会修改作文的方法,并学会用修改符号来修改作文。
2.积累民间谚语。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本单元我们学习了《自相矛盾》、《田忌赛马》、《跳水》三课,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人类智慧的花火,我们也不难发现,语文的学习也是一种大智慧拥有的途径。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看看你还能获得哪些智慧。
二、交流平台为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通过抓住人物的思维过程来入手。
大家想一想,说一说本单元各个人物的思维过程。
1、《田忌赛马》如何取得胜利的?孙膑制定计策的思维过程:下等马对上等马、上等马对中等马、中等马队下等马。
这样,田忌有可能三局两胜,获得最后比赛的胜利。
由此,可以感受到孙膑高超的智慧。
2、《跳水》中,船长为什么采用了那样的方法来救孩子?当时横木上的孩子已经心惊胆战了,如果要让孩子往回走,再从桅杆上爬下来,一紧张,很可能就摔在硬邦邦的甲板上。
让孩子跳进风平浪静的海里,反倒相对安全一些,毕竟水手们可以马上把他救起来。
从常理来看,孩子肯定没有勇气跳下海,只有用枪逼迫,才能让他跳下去。
在很短的时间里,船长就果断地就救下了孩子,真是机智过人。
3、为什么会自相矛盾呢?楚人的盾十分坚固,没有什么物体能够刺穿它;矛很锋利,没有什么物体不能被它刺穿。
但是,用他的矛刺他的盾,会怎么样呢?4、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正确的解决方法是:分析当时的条件、寻找适宜的对策、解决问题三、词句段运用1.读读下面的词语,注意加点的字,你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读一读。
吾盾之坚坚固弗能应应答道旁李道路问其故缘故冀复得兔重复守株待兔守卫我的发现:每一组词语中,左边的是文言文,右边的是现代汉语,但加点字的意思相同。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胚、岂、痴、婴、窘”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基本读懂课文,感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童年的发现。
教学难点:文中较难理解的几个句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过什么发现?将你的发现说给你的同桌听。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文作者的发现吧!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1、自由读全文。
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思考:童年时“我”发现了什么?(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2、交流三、细读理解课文内容(方法一)1、按照课文的不同内容给文章分段。
第一段(1、2自然段)主要讲了“我”在九岁时发现了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然而这一发现却给“我”带来了惩罚。
第二段(3—13自然段)“我”在睡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问过老师后仍没有找到答案,“我”便自己观察,思考发现了人类进化的规律。
第三段(14—19自然段)四年后,在生物课上当老师讲到人的起源时,“我”想到了自己的发现便笑出了声。
老师认为“我”的笑不怀好意,便把“我”轰出了教室。
2、细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内容。
“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
(a)“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b)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c)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d)“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e)“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3、从“我”的发现过程中,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他善于观察,喜欢问为什么,并有着执著的精神。
第六单元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第1、2课时) 教案 (2024)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题1碳单质的多样性第1课时碳的单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用途。
2.知道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3.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能力目标1.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及空间结构的分析,知道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相互关系。
2.通过木炭(或活性炭)吸附作用演示实验的探究,让学生知道对比实验是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
素养目标通过对碳的不同单质具有不同用途的探究,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
教学难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们一定见过普通的铅笔,又或许见过名贵的钻石,但你们知道铅笔芯和钻石其实是“一家人”吗?化学世界就是这么神奇!二、推进新课1.金刚石[提出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如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那么,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吗?[过渡]金刚石、石墨和C60是庞大的碳家族成员,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投影展示][归纳总结]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固体。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故其可用来裁玻璃、切割大理石、加工坚硬的金属等。
2.石墨[过渡]和金刚石相比,同样由碳元素组成的石墨的外表要暗淡许多。
阅读教材第129页石墨的相关内容,归纳出石墨的相关性质。
[归纳总结]石墨是一种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软,有滑腻感,熔点高,有优良的导电性能。
[演示]用导线将一根6B铅笔的铅笔芯、电池和灯泡连接,接通电源后,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提出问题]灯泡为什么会发光?[归纳总结]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讨论交流]列举出生活中利用石墨导电性的一些实例。
[投影展示]石墨的用途。
[提出问题]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等物质的主要成分也是碳单质,它们的结构与石墨类似,它们都具有哪些主要性质呢?[演示实验]实验6-1,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3篇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3篇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三种角的特点,会辨认直角、钝角、锐角,能够尺子画角。
2、渗透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能在生活中找出三种角。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交流探索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与直角比较辨认锐角和钝角。
教学过程:一、引入1、老师穿西服(很多角)出现在课堂上,今天老师带了一个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来到教室里,这个老朋友就在老师的衣服上,请你仔细观察。
1、让学生说说角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都有些什么特点。
2、二、观察主题图1、请学生观察主题图。
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角吗说说在哪里。
2、除了我们认识过的过的直角,还有什么些什么样子的角三、体会比较钝角和锐角1、请你用身体来表示出这些角来。
2、用三角板的直角比较一下主题图上这些角,你发现可以把图上的这些分分成几类3、这些比直角要小的角书上把它们叫作什么角比直角要大的这些角叫什么角4、那你能用纸折出锐角吗你怎么知你折的角就是锐角让学生边比边说。
5、折出钝角说说6、找出生活中的三种角。
7、完成39页第1题。
四、动手画角1、动手试画,说说你是怎么样画角的。
要注意什么。
2、根据老师的要求画角。
五、完成39页第2题。
六、用三角板拼出钝角,看谁拼的多。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教案篇2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的含义,初步掌握乘法算式读法和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的含义教学难点:掌握乘法算式读法和算式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或多媒体,小黑板教学过程自我加减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加法和减法,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算法,这就是乘法,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新授1、教学例1。
(1)出示例1图(2)提问:图中几处有小白兔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2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怎样算板书:2+2+2=6(只)图中几处有小鸡每处有几只一共有几个3只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怎样算板书:3+3+3+3+=12(只)(3)老师指着算式提问:这两个算式里加数分别都是几是几个几相加的多少(4)小结:求小白兔一共有多少只就是求3各只一共是多少,可以永各连加来算。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六单元 唱歌小小的船》人教版(1)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六单元唱歌小小的船》人教版(1)一. 教材分析《唱歌小小的船》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六单元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曲调优美,节奏轻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歌词描绘了一只小小的船在海上飘荡,充满了童趣和想象力。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培养音乐节奏感,提高音乐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对大海和自然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对新事物充满热情。
在这个年龄段,学生们的音准和节奏感逐渐形成,但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船只有一定的了解,这有助于他们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和表达。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演唱歌曲《唱歌小小的船》。
2.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大海和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的爱心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音乐节奏的把握,特别是后半拍起唱的部分。
2.音准的掌握,尤其是高音频次的准确演唱。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3.互动法:学生分组演唱,互相交流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词、图片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3.乐谱:为学生提供准确的乐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小船在海上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关于船只的话题,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唱歌小小的船》,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后半拍起唱的部分,帮助学生掌握音乐节奏。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互相交流学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关于小船的其他歌词,并进行演唱。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节奏感和音准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唱歌小小的船》,并尝试创作其他关于小船的歌词。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第1课时教
案(集体备课)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正确书写生字词:茶、画、班级、还要、尝
•能正确朗读课文
•能理解课文内容,感知文章情感色彩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用兴趣去学习语文,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共同协作完成一个任务
二、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书写生字词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情感色彩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猜测本节课的主题是什么。
•引导学生谈一谈茶这个字的来源和含义。
2. 学习新课(15分钟)
1.生字词教学:茶、画、班级、还要、尝
2.聚焦课文中的关键词,学生逐句朗读课文。
3.阅读理解: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理解文章背后的情感。
3. 操作练习(20分钟)
1.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完成课文中提出的思考问题。
2.完成文中生字词的书写练习。
4. 课堂小结(5分钟)
•整理学生思考问题的答案,分享讨论。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四、作业布置
•让学生回家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写一篇有关茶的简短文章。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一节【第三课时】认识直角(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北师大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一节【第三课时】认识直角(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北师大版教案:认识直角(认识直角、锐角、钝角)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的第三课时,主要内容是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我们将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这三种角的概念和特征。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1. 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定义;2. 能够识别和比较这三种角;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定义,能够正确识别这三种角。
难点:区分直角、锐角和钝角,以及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直角、锐角和钝角的模型,三角板,课件等。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个三角板,彩笔,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孩子们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直角、锐角和钝角。
2. 讲解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定义:通过课件和模型,讲解直角、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和特征。
3. 例题讲解:用三角板演示不同的角度,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和观察,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的特点。
4. 随堂练习:让孩子们用彩笔在练习本上画出直角、锐角和钝角,并标明它们的名称。
5. 小组讨论:让孩子们分组,用三角板和课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经验。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直角:90度,两条边垂直相交锐角:小于90度,两条边垂直相交钝角:大于90度,两条边垂直相交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画出一个直角,并标明它的名称。
2. 请画出一个锐角,并标明它的名称。
3. 请画出一个钝角,并标明它的名称。
答案:1. 一个直角,角度为90度,两条边垂直相交。
2. 一个锐角,角度小于90度,两条边垂直相交。
3. 一个钝角,角度大于90度,两条边垂直相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对直角、锐角和钝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能够识别和比较这三种角,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如”字的基本用法;2.能在课文中准确理解、说出正确的句子;3.熟练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1.“如”字的基本用法;2.句子的正确语调和语音。
三、教学内容1.课文《蝶》的学习;2.练习:读一读、说一说、体会语言的韵律(含分角色齐读)。
四、教学过程1.导入1.引入话题:蝴蝶。
2.出示蝴蝶照片,引导学生感受颜色、形状等特点。
3.提问:大家都见过蝴蝶吗?你们都知道蝴蝶是怎样生长的吗?2.讲解1.让学生读一读课文第一段到“白天”,并理解其中的意思。
2.引导学生观察“如”字在这一段中的用法,说明其含义。
3.朗读1.安排学生分角色齐读第一段,以自然而然、抑扬顿挫的语调朗读。
4.模仿1.引导学生模仿老师的语调、语音重复朗读第一段。
2.老师逐句示范,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5.理解1.让学生读一读课文第二段到“进了花丛中”,并理解其中的意思。
2.引导学生观察“如”字在这一段中的用法,说明其含义。
3.让学生朗读该段,感受其中的长短句与节奏感。
6.朗读1.安排学生分角色齐读第二段,以自然而然、抑扬顿挫的语调朗读。
7.模仿1.引导学生模仿老师的语调、语音重复朗读第二段。
2.老师逐句示范,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8.理解1.让学生读一读课文第三段到“转了几个圈”,并理解其中的意思。
2.引导学生观察“如”字在这一段中的用法,说明其含义。
3.让学生朗读该段,感受其中的长短句与节奏感。
9.朗读1.安排学生分角色齐读第三段,以自然而然、抑扬顿挫的语调朗读。
10.模仿1.引导学生模仿老师的语调、语音重复朗读第三段。
2.老师逐句示范,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11.背诵1.让学生背诵整篇课文《蝶》。
2.为了增强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可以设立“背诵之星”的激励机制。
五、讲评与反思1.师生一起进行讲评。
2.总结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做好下一步的教学工作。
3.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老师进行学生个别指导。
1.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教案】九年级上册化学
一、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二、单元目标
(一)课标要求
1.使学生掌握碳的基本性质,知道碳单质的物理性质、用途以及化学性质。
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
3.初步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归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二) 核心素养要求
1.建立化学观念:物质具有多样性。
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物质性质决定用途。
2.培养科学思维: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科学方法,提高基于实验事实进行证据推理的思维能力。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1课《认识图形(一)》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1课《认识图形(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图形(一)》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并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感知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一些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的认知,但对于图形的特征和分类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物操作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感知和体验中认识图形,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认识和说出常见平面图形的名称,了解图形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常见平面图形的特征。
2.难点: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对图形进行分类和识别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识和了解图形。
2.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探究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平面图形卡片、实物模型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些图形卡片,用于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这些图形的特征,如圆形的边界是一条曲线,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且相互垂直,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等。
同时,通过展示实物模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图形的特征。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挑选一些图形卡片,按照教师的指令进行操作。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5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5篇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笔者特地准备了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1一、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2、能够在课文中寻找花与潮的关系的句子3、研读第四自然段,体会“花动如潮,花多如潮,花盛如潮,花声如潮”。
感受海棠花的美,感悟生命的魅力。
4、提高质疑的能力,并能通过研读课文,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初读课文,寻找花与潮的关系的句子;研读第四自然段,体会“花动如潮,花多如潮,花盛如潮,花声如潮”三、教学难点:能感悟生命的无穷的魅力四、教学过程:一、审题质疑感知花如潮1、出示课件:(潮水) 谁来说说这潮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出示课件:(花)那这些花又让你想到了什么词语?3、出示课题:可今天我们要来欣赏一种特别的“潮”(花潮)4、审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预设:花如潮有什么关系?花潮是什么样的?5、那就让我们一起去圆通公园看一看吧。
(课件出示课文第1、2自然段内容)6、圆通公园里那么多的景物就包含在这14个字,让我们来读读,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7、其实圆通公园不仅景致多,那里的花潮更是美不胜收。
就让我们随着作者,进行一次心灵的旅行。
二、初读解疑:寻找花如潮1、自读课文,要求(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2)、在课文中找找写花潮的句子,想想这是这样的花潮?(3)、课文除了写花潮,还写了什么?三、精读研究,感受花如潮1、作者为什么称海棠花为花潮呢?大家一起去课文中找找答案。
一边读,一边划出相关的句子。
2、交流研读(1)后山沿路有一大片海棠,平时枯枝瘦叶,并不若人注意,一到三四月间,真是花团锦簇,变成一个花的海洋。
向高处看去,隔着密密层层的绿荫,只见一片红云望不到边际。
(板书:花多如潮)A你们是怎么理解:枯枝瘦叶和花团锦簇的?B(出示课件)你们看这一簇簇、一丛丛的海棠花,形成了一个花的海洋。
第六单元渔夫和金鱼的故事1(教案)-人教版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1.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理解《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蕴含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2.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分析课文结构、讨论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性和批判性;3.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让学生在品味故事情节和语言表达中,感受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4.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创造性复述和课堂讨论,锻炼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这些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为新教材要求下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我也发现对于创造性复述这一环节,部分学生显得有些吃力。他们能够理解故事,但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时,往往不知道如何添彩。这让我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在创造性复述方面,可以多提供一些示例,让学生有更多的模仿和借鉴。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也让我有所启发。学生在讨论中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但有时候讨论的主题可能会偏离教学内容。为了使讨论更具有针对性,我应该在设置讨论主题时更加明确,同时引导学生在讨论中紧扣教学重难点,确保讨论能够真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故事中渔夫和金鱼的行为对我们的启示”这一主题展开讨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在实践活动方面,角色扮演活动得到了学生的热烈响应,他们通过亲身体验,对故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在活动组织过程中,我也发现时间分配和小组分工方面还有待优化。为了使实践活动更加高效,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提前做好更细致的安排,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锻炼。
三年级上册英语第六单元教案4篇
三年级上册英语第六单元教案4篇三班级上册英语第六单元教案篇1My school bag教学目标:1. 能听懂、会说单词a tape, a pencil sharpener, a knife,a crayon2. 能听懂、会说、会读日常交际用语What’s this/that in/on the…? What’s this/that in English? It’s … Come here. 并获得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要求读音正确,语调自然。
重点难点:能正确理解运用介词in 和on。
教学过程用时:20分钟第一步:重难点突破用时:5分钟T: (PPT 1 显示课题) Hello, boys and girls. Nice to meet you. T: 同学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的新朋友,My name is May. 我的名字是May。
今天由我来和你们一起学习三班级第一单元Unit 1 My school bag,现在我们就开始吧!T: 首先我们来玩一个嬉戏复习已经学过的单词和句子。
请你看老师出示的图片,猜一猜它们都是些什么呢?(PPT 2)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What’s this?和What’s that? 你可以怎么回答呢?对了,你可以回答It’s a/an…记住了吗?好,我们开始吧!(PPT 显示图片剪影×4,老师带领学生问答)T: OK! Good! 你们回答的真好!现在老师要把几样东西分别放到不同的地方,请你认真看好回答老师的问题 (PPT 3显示图片,若干物品分别放在桌子上椅子上盒子里面和上面。
)T: Look! What’s that on/in the …? (PPT 3点击显现物品) Yes. It’s a/an … (教授单词tape)T:同学们,刚才老师是怎么样用英语来问在某处的某样东西是什么的呢?你还记得吗?对了,老师是在原来我们学过的句子后面加上了物品所在的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主题:神奇的科技世界本组教材围绕“神奇的科技世界”这个专题编排,由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组成。
其中《太阳》《月球之谜》写的是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果园机器人》展示了现代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这种安排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获得相关的科学知识,同时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本组四篇课文是介绍有关科学知识的文章,在写法上各有特色。
《太阳》是采用举数字、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太阳的知识;《月球之谜》则紧扣“谜”字,把与月球相关的若干不解之谜讲出来;《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是通过叙述“我”的一次上网经历来介绍互联网的相关知识;《果园机器人》中机器人的特性则是随果园生产的需要一步步体现出来。
二、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27个生字,会写42个字;强调默读课文,背诵相关部分。
2、了解有关宇宙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欲望和兴趣。
3、了解有关科技发展的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努力学习的兴趣。
4、了解本单元的各类说明方法。
5、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动手设计发明的能力。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得到有关的宇宙知识难点是:学会收集资料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四、教学时间安排本单元可用12-14课时完成.单元导读课型教学目标:整体感知单元课文主题内容;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神奇的科技世界;培养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读课文,感知单元主题在四篇课文中的体现。
教学过程:一、引读“单元导读”,为单元学习找准主题。
1、自读单元导读语,思考:你能找出本单元的主题和学习方法吗?2、汇报,引导确定并板书。
单元主题:神奇的科技世界单元学习要求:抓住关键词语,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像。
二、逐篇浏览,整体感知。
快速默读,了解四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教给梳理方式,让学生在感化中强化主题。
问题:体会到了怎样神奇的科技世界?四:学生交流感受,在相互启发中升华主题。
谈一谈读完课文的感受。
(及时让学生板书感受,对单元主题达成共识)板书设计五、纵观单元整体,为学生预习语文原地做充分准备。
即将结课时,浏览语文原地内容,提前为展示做好准备。
1、关注科技发展,展开奇特而又合理的想象,乐于参与口语交际,交流自己想发明什么样的机器人,并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就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大胆想象,先说后写,与同学交流后再修改。
3、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了解和积累科技知识。
除了老师要求的,我还有别的收获呢。
课文解读型21、太阳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摄氏、钢铁、庄稼、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杀菌、预防”等词语。
2、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教学过程: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1)、课件出示课文第一段前两句(学生自由读)(2)、说一说: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故事?(指名说)师:《后羿射日》是一个古老而又美丽的神话故事,但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太阳》与它在写法上完全不一样。
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它将会给我们介绍些什么呢?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词多拼读两遍,把课文读通,不通顺的地方再读一遍。
(2)、学生按要求自读。
(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①、课件出示:(指名读开小火车读)摄氏度差不多生存繁殖估计杀菌治疗蔬菜比较凝成②、抽生轮读课文,生生互相纠正,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评价,对于读得不好的同学要多鼓励。
(4)、说一说课文介绍了有关太阳的哪些知识?教师:概括起来讲,课文围绕太阳讲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太阳的特点,二是太阳与我们人类的密切关系。
下面我们来深入学习介绍太阳特点的这部分课文。
学习课文(l-3自然段)(1)、学生默读课文l-3自然段。
思考:这三个自然段介绍了太阳的哪几个特点?(2)、学生汇报交流。
①、交流“远”的特点:a、师:我们知道太阳离我们居住的地球很远很远,那到底有多远呢?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它说清楚的呢?请从课文中找出句子读给大家听。
“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b、比较:“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
”c、师:这样写好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发现通过数字来进行具体说明,这些数字要精确、有科学依据。
用人们熟悉的例子来说明,学生很容易理解)(板书:列数字举例子)d、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②、交流“大”、“热”的特点:(学生在学习小组内交流)a、“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作比较列数字)b、“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打比方)c、“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六千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
”(列数字)小结:作者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们今后在说明事物时要注意学习运用这些方法。
太阳离我们那么远,它与我们的关系是不是也很远呢?4、学习课文第8自然段(1)师:课文中哪句话写出了太阳与我们密切的关系?出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指名读)(2)交流: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师:可见,我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太阳带来的。
也就是说,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5、学习4-7自然段1.默读4-7自然段,思考: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2、在学习小组内交流、讨论自读情况。
3、选代表交流汇报。
(l)课文是从太阳同动植物、同人类生活的关系、太阳同气象的关系以及太阳同防治疾病的关系这几方面来讲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的。
①第四自然段讲太阳和动植物及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太阳与动植物的关系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明的:“如果有了太阳……、如果没有太阳……”太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从吃的、穿的、烧的三个方面举例进行说明的。
②第五、六自然段讲太阳和气象的关系,是通过云、雨、雪、风的形成来说明的。
③第七自然段讲了太阳和防治疾病的关系。
④第八自然段总起来说太阳和人类的关系。
是从正反两方面来说明的。
第一句“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这是从正面说。
第二句“如果没有太阳……自然也不会有人”。
这是从反面说。
在从正反两个方面说的基础上,又把上面所有的内容归结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的理解。
)6、总结全文《太阳》这篇课文集中介绍了有关太阳的知识,是从它具有的特征和它与地球的关系两方面来具体讲的。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还知道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7、巩固识字、指导书写(1)四个人的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本课生字的。
(2)教师重点指导“蒸”“蔬”等字的书写。
(3)读写词语。
8、以文带文,学习《神秘的无底洞》。
9、作业:(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必须背诵最后一段)(2).课外阅读有关太阳的知识,可阅读书籍,也可网上测览。
(3)、练习写《太阳的自述》,22月球之谜课前准备:1. 带生字的词语卡片。
2. 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
3. 学生查找有关月亮的资料,可以是有关月亮的故事、诗歌或知识。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2. 观看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相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1. 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 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 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能解释的请学生解释,不能解释的,指导学生边学课文边理解。
4. 游戏:猜一猜。
从学生的描述中猜测他讲的是哪个词语。
三、整体感知,展示朗读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中提到的未解开的月球之谜和已解开的月球之谜。
2. 找出你最想读的段落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让你的学习伙伴也对它感兴趣。
3. 小组合作,展示朗读。
四、理解词语,书写生字1. 读课文过程中,相机指导理解词语。
2. 指导书写词语“悬挂”“奥秘”“努力”“估计”中所含生字:悬、奥、努、估。
四.以文带文学习《月亮的自述》。
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内容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小组合作,探究感悟1. 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习。
(1)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2)我们要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3)让我们合作划出重点词句;(4)你所选择的月球之谜是否已解开?2. 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鼓励学生积累。
3. 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时,请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教师指导朗读。
三、拓展延伸,鼓励质疑1. 课文中提到了许多有关月球的知识,还有令你费解的吗?(鼓励学生质疑)2. 你所提的问题人类是否已经解开?如有学生知道可当堂解决,如不了解,鼓励学生课余查阅资料。
四、指导写字引导学生比较“菌”“藻”,书写“菌”“藻”“项”“遐”。
五、积累词语鼓励学生课余把词语表里的词语及课文中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2个生字,理解关键性词语的意思,如“信息、信息高速路、便捷、网上购物、拍卖、五州四海、电子邮件、羡慕”等。
2.能正确朗读课文。
能读懂本课的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
3.了解电脑网络的意义和用途及有关知识,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网络的用处。
教学难点:增长学生的见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关心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计算机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学生谈自己的想法感受。
小结,过渡二、检查预习,顺情引导1、检查学生认识生字情况,(课件1。
出示词语)比较难理解的通过各种方式理解:1)联系上下文理解2)通过肢体语言理解3)在实际生活中理解2、检查学生初读课文情况,整体感受课文内容3、评价(学生自己评价,学生之间评价,老师评价)4、小结,过渡三、协作学习,解决疑难1、再读课文,老师出示自读要求(课件出示2。
a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b边读边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c请教周围伙伴解决问题,还是解决不了的旁边打上问号,一会儿告诉老师。
)2、学生提出问题(简单的老师随即解决)3、师生共同归纳问题老师随即打出问题。
学生可能会说:为什么电脑网络这个新鲜玩意儿到底是什么呢?网络到底神奇在哪儿?(出示课件3)4、分小组讨论以上问题(以一小组为例,重点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