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学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留守老人的概念:
农村留守老人是指那些因部分或全部子女从原来的居住地离开,进入城市从事经商或其他生产或经营性的活动。这部分群体通常从农村流动到城市,从农业流动到非农业,但也有一部分是从经济不发达的农村流动到经济发达的农村移动,其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仍然属于农业的范畴,但是,只要这部分群体与父母分离两年以上,父母始终处于相对独居的状态,这部分老人就被称为农村留守老人。
二:农村留守老人目前状况:
1、生活特别简朴艰难,居住环境差。大多数留守老人饮食非
常简单,他们只求温饱,特别是在农忙季节饱一餐饿一顿是经常的事;因年纪大无法对房屋进行修缮,房前屋后杂草丛生、屋顶瓦片支离破碎,逢雨天室外下大雨、室内下小雨。
2、留守老人还承担着繁重的体力劳动。除少数年龄特别大,
行动不便的留守老人外,普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有的70岁以上仍然从事体力劳动。
3、担负起抚养教育孙辈的重任。由于农村老人的文化程度普
遍较低,大多老人只管供孩子吃、穿,至于学习、心理、性
格和道德教育,就只能听之任之了,带孙子力不从心,有的
连自己照顾自己也成了问题,大大地增加了留守老人的生活负担和精神负担。
4、老人遭遇排斥。因老年人闲暇时无处可去,村里的小卖部
又往往是人群集聚地,老年人因无购买能力,到其场所闲坐时亦不受店主欢迎。两代人特别是婆媳关系不好的,更易遭到媳妇的排斥,即使当儿子的想孝顺也阻力重重。
三:留守老人的特点:
1、家人在外,老人独居。留守老人的子女都不在身边或大多
数时候不在身边,老人独自居住。承担照顾自己或有时候也承担起照顾孙子的任务。
2、从事一定农业劳动。不论家庭状况如何,老人普遍从事农
业生产劳动,农副产品主要供给老人自己。
3、精神孤单,物质贫乏。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老人普遍感
到精神上的寂寞,特别是孙子女也不在身边的老人。大多数老人物质上并不富裕,生活上还存在困难,但又不愿意增加孩子的负担。
四:留守老人的困难与问题:
1、经济收入低,生活质量差。目前除部分享受低保的户有得到扶助外,绝大部分农村老年人没有养老保障。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所得和子女贴补。随着孝道观念的不断淡化及子女在外务工谋生压力加大,子女贴补缺乏稳定性,农村老人的经济收入更是少得可怜,由于无经济来源,三餐基本的油、盐、柴都无法保证;吃的菜大多数是左邻右舍的乡亲送的;炊事用燃料有的是烧废旧木料,生活很是艰难。
2、生活缺少照料,安全隐患多。由于子女不在身边,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诸如理发、换电灯泡等都成为难题。特别是老人身体不好,需要子女陪同上医院看病治疗时,子女不在身边,老人更是觉得孤苦无靠,感到很失落。有的老人生病了,连饭都做不了,想哭旁边连一个听的人也没有。此外,老年人发病往往具有突然性,家中无人或抢救不及时,可能会错过治疗时机,导致严重后果。随着年事渐高,一些农村老人记忆力下降,有的行动不便或身有残疾,一些日常生活行为都有可能留下安全隐患,甚至导致悲剧
3、对隔代教育造成心理负担重。如果单从照顾孙辈的生活起居方面而言,只是增加老人的生活压力,增加劳动强度。但对小孩教育方面心理负担更重,主要因为农村老年人大多数识字不多,无法辅导小孩的学习,担心学习成绩差。其次目前农村交通、通讯得到迅速改善,电视、网吧到处有,孩子在外的时间长,担心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老年人总觉得管理小孩力不从心。
4、精神缺少慰藉。人老了有喜静的一面,但人老了最怕孤独。农村老人过惯了苦日子,对物质生活往往无过高的奢求,因此来自子女的精神慰籍是老人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主要来源之一。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农村老人大多过着?“出门一孤影,进门一盏灯”的寂寞生活,这很容易使他们感到孤独。特别是独居老人感到有心里话没处述说,有时间没事打发,很可能出现抑郁症状,觉得生活没有意思,严重的会产生自杀的念头。另外,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单调,老人大多是“蹲墙根、找树阴、聊聊天”,在家庭外边也难以找到精神寄托。
五:应对措施:
(一)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给他们提供生财、致富之道,定能吸引大部分人回来发展,在这方面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做好工作,积极带领村民探索,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在技术、经济上给予引领。
1、改善道路交通建设。交通发展水平低下是制约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在解决农民的经济增收问题上,投资于道路建设应该是政府优先考虑的事项。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的事项。只有切实解决好农民的经济收入问题,才可能使得农民工回乡发展的思想得到认可,才可能让他们切实的履行好自己的赡养义务,将老人的物质生活与老人的精神赡养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让留守老人安享晚年。
(二)强化尊老、爱老、养老、敬老的宣传教育。在农村社会化养老机制尚不完善之前,传统式家庭养老仍是农村养老的主要形式。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公民道德教育体系中,尤其要对青年农民强化孝道教育,对在敬老爱老方面特别优秀的年轻人应予以弘扬表彰;对歧视虐待老人等不齿行为给予曝光和鞭达。司法部门要把保障老人们合法权益纳入工作重点,对一些遗弃虐待老人的案例进行及时立案,从严、从重、从快惩处,对侵害老年人权益的人和事进行坚决打击,对老年人优待政策执行不力的现象,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保障各种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三)政府要继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力度,加快实施村级文化活动阵地建设、社区书屋建设、数字电视入户工程进度。成立农村老年人协会,建设老年人休闲娱乐活动中心,让老年人重新找到归属感。加大对村民自乐班子的投入,使他们能够经常性巡回表演一些村民喜闻乐见的节目,改善农村枯燥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需求保障型的社会保障体系,重视留守老人的物质需求和生活照料,关注留守老人的
精神生活品质,政府可以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成立大型的社会养老机构。其资金来源可以以赡养人出资,国家补贴的方式进行,从而加速改善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状况。在此基础之上,逐步加大国家投入,完善农村的社会福利体系,实现农村养老体制以及合作医疗制度的同步发展步伐,提高福利水平,扩大覆盖面。
(五)建立社区社工服务站,构建服务留守老人的平台,留守老人的社会支持服务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精神生活质量。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缺乏社会工作服务的问题,需要在供需双方之间架起一道桥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农村社区社工服务站就是这样一道桥梁。目前,专业社会工作人员基本集中在大中城市,农村地区专业社会工作者十分匮乏。可以由县乡等基层政府牵头,筹措专门资金、制定相应政策,为建立社工站(如办公场地、活动场所、办公设施等)提供政策和财政支持。同时要建立一支稳定的、专业和志愿相结合的服务队伍。专业社工可以通过引进和培训的形式实现,鼓励和吸纳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到广大农村地区就业。专业社会工作者由于受过专门教育,知识面广,经验丰富,社会组织能力较强。在农村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者,由他们设计和落实农村留守老人照顾计划,出面联络政府、学校、企业等部门和亲朋好友、邻居、志愿者及其他社区人士等组成正规、非正规服务机构,建立个人、志愿者、邻居互助网络,协调正规服务和非正规服务,整合服务资源,设立社区救助站,更好地服务农村留守老人,拓宽留守老人社会交往和精神生活的机会与空间,从而使其获得源源不断的精神支持和生活动力。
结语: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加快改革的步伐,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体系,建立一个尊老爱老的和谐社会。国家和社会应该时刻关注农村留守老人的状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帮助其解决困难,实现其物质满足和精神安慰。目前中国面临老龄化的巨大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的解决也是一次伟大的实践,可以通过这方面问题的解决以点带面最终有效面对老龄化,还老人一个安乐、幸福的晚年。当然,解决好这个方面的问题也不只是国家政府的工作,老人子女也应担负起应该承担的养老义务。老人的精神的满足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子女的陪伴,为人子应该多陪在老人身边,经济和各方面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和老人住在一块儿,这不仅可以在精神上给予老人慰藉,也可以在物质上给予老人最细致的照顾。
参考书目:
1、陈敏.农村留守老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