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的分析与管理
企业经营主要风险、问题及应对措施
企业经营主要风险、问题及应对措施企业经营面临的主要风险和问题有很多,包括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等。
下面将结合实际情况,从这些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企业产品或服务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的风险,包括市场需求下滑、竞争加剧等。
应对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了解市场:定期进行市场调研,了解顾客需求和行业趋势,及时调整产品或服务策略。
2.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加强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竞争力。
3.寻找新的市场机会:开拓新的市场渠道,寻找新的客户群体,降低对某一市场的依赖性。
二、财务风险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企业资金周转不灵、利润下滑等方面。
应对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精细财务管理: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制定合理的预算计划,加强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监控。
2.优化资金结构:合理安排资金来源和运用,降低资金风险。
3.加强成本控制:优化生产流程,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三、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企业在营运过程中可能违反法律法规,面临的诉讼风险和法律纠纷。
应对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了解法律法规:及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更新,遵守各项法律法规的要求。
2.规范合同管理:建立合规的合同管理制度,避免合同纠纷的发生。
3.风险防控意识: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
四、人才风险人才风险是指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包括员工流失、人才竞争等。
应对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加强人才引进渠道,寻找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确保人才的稳定供应。
2.加强员工培养和发展:建立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3.强化员工激励机制:合理制定薪酬和激励政策,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和工作满意度。
五、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是指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和不确定性,包括技术更新换代、技术倒退等。
应对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加强技术研发投入:增加对技术研发的投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竞争力。
企业风险管理
企业风险管理企业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过预测、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各类风险,以达到保护企业利益、提高企业价值的目的。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有效的风险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做出明智的决策,降低损失,提高竞争力。
一、风险识别与评估企业风险管理的第一步是识别和评估各类风险。
这需要企业对内外部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潜在的风险来源和可能的影响。
内部风险包括企业内部流程、员工行为等,外部风险则包括市场竞争、政策变化等。
通过对风险的评估,企业可以确定风险的优先级和可能造成的损失,从而为后续的风险控制和应对措施提供依据。
二、风险控制与防范在识别和评估风险之后,企业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和防范措施。
风险控制的目标是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企业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政策和流程,加强内部控制,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以减少人为失误和操作风险。
此外,企业还可以购买保险等金融工具来转移风险,确保在风险发生时能够得到及时的赔偿和补偿。
三、风险监测与应对风险管理并非一次性的工作,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监测机制,及时了解风险的变化和演变趋势。
通过定期的风险评估和监测,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和应对新的风险,避免因风险的漏洞而造成的损失。
同时,企业还需要建立应急预案,以便在风险发生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减少损失。
四、风险文化建设企业风险管理的成功离不开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因此,企业需要建立积极的风险文化,让每个员工都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能够主动参与到风险管理的过程中。
企业可以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同时也需要建立奖惩机制,激励员工积极参与风险管理工作。
综上所述,企业风险管理是企业在不确定的商业环境中保护自身利益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风险识别与评估、风险控制与防范、风险监测与应对以及风险文化建设,企业可以有效地管理各类风险,降低损失,提高企业的长期发展能力。
风险分析与管理措施
风险分析与管理措施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风险无处不在。
无论是个人的决策、企业的运营,还是社会的发展,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风险可能会导致损失、延误、机会的错失,甚至是灾难的发生。
因此,进行有效的风险分析和采取恰当的管理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风险分析是对潜在风险的识别、评估和理解的过程。
它帮助我们了解风险的性质、来源、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首先,我们需要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
这可能包括市场波动、技术故障、自然灾害、人为错误、法律法规变化等。
例如,一家制造业企业可能面临原材料价格波动、生产设备故障、竞争对手的新产品推出等风险。
在识别风险后,我们要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这通常基于历史数据、行业经验、专家判断等。
同时,还需要评估风险一旦发生所带来的影响程度。
影响可能是财务上的损失、声誉的损害、生产的中断、客户的流失等。
对于一家新兴的科技公司来说,技术研发失败的可能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财务投入损失就是一个需要重点评估的风险。
完成风险评估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对风险进行排序和分类。
高可能性和高影响程度的风险应被列为优先处理的对象。
接下来就是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来应对风险。
风险管理措施主要包括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转移和风险接受。
风险规避是指完全避免参与可能导致风险的活动。
例如,如果一家企业评估认为某个新市场的竞争过于激烈且风险过高,可能会选择放弃进入这个市场,从而规避相关风险。
风险降低则是通过采取措施来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降低其影响程度。
比如,企业可以加强员工培训以减少人为错误,增加备用设备以应对设备故障,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以提高产品质量。
风险转移是将风险的责任或后果转移给其他方。
常见的方式包括购买保险、签订合同将部分风险责任转移给供应商等。
风险接受是在经过评估后,认为风险在可承受范围内,选择不采取进一步措施,但会密切监控风险的发展。
比如,对于一些发生可能性极低但影响较大的风险,企业可能会选择接受。
在实施风险管理措施的过程中,监控和评估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企业风险辨识及管控措施
企业风险辨识及管控措施首先,企业应对内外部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估,以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
内部环境包括企业经营管理、组织文化、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因素,外部环境则包括政策法规、经济环境、市场竞争等因素。
通过深入了解和分析这些因素,企业可以确定可能发生的风险类型和风险源。
其次,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体系,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
风险评估应综合考虑风险的可能性、影响程度和持续时间等因素,以确定风险优先级,并为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提供依据。
针对识别出的风险,企业应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具体措施包括:1.风险避免:对于一些高风险、难以控制的风险,企业可以选择避免或减少与之相关的活动或风险源,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2.风险转移:通过购买保险、签订担保合同等方式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以减少企业自身的风险承担。
3.风险控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和减少风险的发生和影响。
这包括制定和实施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规程、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加强监督和检查等。
4.风险规避:通过对风险发生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的评估,制定相应的规避策略,以减少风险对企业的负面影响。
5.风险应对:对于已经发生的风险,企业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并通过事后总结和分析,改进和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除了以上的具体措施外,企业还应建立起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责任制度、风险管理流程、风险监控与报告机制等,以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运行。
总之,企业风险辨识及管控措施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为了保障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通过全面的风险辨识,科学的风险评估及有效的风险管控措施,企业可以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提高管理效率和竞争力。
分析企业战略实施中的管理风险
分析企业战略实施中的管理风险企业战略是指企业在总体方向、目标、资源配置、行动计划等方面所制定的长期方针和行动规划,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实施战略的过程中,企业也会面临各种风险。
本文将探讨企业战略实施中的管理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策略规划风险企业战略规划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对内外环境进行深入分析,识别企业的优势和劣势,确定企业的目标和战略。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可能面临以下风险:1.缺乏对外部环境的准确认识。
如果企业对市场、竞争、政策等外部环境的预判不准确,可能会导致制定错误的战略。
2.缺乏对内部资源的准确评估。
企业在制定战略时,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能力和资源。
如果企业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资源配置等方面了解不足,也可能制定错误的战略。
解决方法:企业需要建立信息系统和报告机制,及时了解和分析外部环境变化,同时对内部资源进行科学评估,以保证战略规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战略实施风险制定好战略后,企业需要将其转化为实践行动,并监控和评估执行情况。
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企业可能面临以下风险:1.组织结构不合理。
企业的组织结构需要适应战略执行的要求,如果组织结构不合理,会影响战略的实施效果。
2.管理体系不健全。
良好的管理体系是战略实施的基础,如果管理体系不健全,企业可能无法有效实施战略。
3.员工抵触情绪。
因为战略变化可能带来员工的工作变化、任务压力等不利因素,导致员工抵触情绪和不满。
解决方法:企业需要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立起适应战略实施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
同时,与员工建立互信关系和沟通机制,让员工了解和接受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战略评估风险战略评估是用于定期检查和评估战略实施成效的一种方法,它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战略评估过程中,企业可能面临以下风险:1.评估标准不科学。
如果评估标准不科学,就无法准确判断战略是否正确,是否需要调整。
2.评估结果不客观。
评估结果受到行政干预、部门利益等因素的影响,评估结果可能就不客观。
企业经营主要风险、问题及应对措施
企业经营主要风险、问题及应对措施企业经营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风险和问题,如市场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等。
要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对这些风险和问题有充分的认识,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下面就企业经营主要风险、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一、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企业所在行业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导致产品销售受阻,市场份额下降,从而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风险。
1、问题分析市场风险主要表现在市场需求下降、竞争加剧、新产品开发不及时等方面。
市场需求下降会导致企业产品滞销,从而影响企业收入和利润;竞争加剧会影响企业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新产品开发不及时会导致企业产品结构滞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2、应对措施针对市场风险,企业需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应对:1)定期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变化趋势,确保产品开发、推广和销售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2)加强产品创新和技术研发,不断推出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3)建立健全的市场营销体系,加强宣传推广,扩大市场份额,稳固已有市场,开拓新市场。
二、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如资金风险、信用风险、生产安全风险等。
1、问题分析经营风险主要表现在企业经营管理不善、资金链断裂、市场波动等方面,这些风险都会对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造成危害。
2、应对措施针对经营风险,企业需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应对:1)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体系,加强财务、物流、生产等各项管理工作;2)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合理安排企业的资金运作,避免出现缺少资金和资金链断裂的情况;3)建立完善的客户信用管理体系,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减少信用风险的发生;4)加强生产安全管理,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稳定,避免生产事故的发生。
三、管理风险管理风险是指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所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如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组织架构风险、领导层失误导致的风险等。
1、问题分析管理风险主要表现在企业管理混乱、内部人员流失、领导层失误等方面,这些风险都会对企业正常的管理活动造成危害。
企业风险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
企业风险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首先,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以下现状:1.风险管理意识不够:一些企业缺乏对风险管理的重视,将风险一直忽视或简单化,没有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
2.风险管理分散化:部分企业的风险管理过程比较分散,不协调,各个业务部门在风险管理上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导致风险管理效果不佳。
3.缺乏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有些企业在风险评估方面存在方法不当或不科学的问题,无法全面准确地识别和评估风险,导致后续风险应对措施的制定不科学。
4.没有与战略规划相结合:部分企业的风险管理只停留在日常经营层面,没有与企业战略规划相结合,无法将风险管理作为战略思考的一部分。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提高风险管理意识:企业应加强对风险管理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风险管理的重视和认识,增强风险意识,使风险管理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2.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与流程: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将风险管理纳入企业管理体系中,明确责任分工和流程,确保风险管理的统一性和有效性。
3.采用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企业应引入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和工具,如风险矩阵、风险影响概率图等,全面识别和评估风险,为后续风险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4.将风险管理与战略规划相结合:企业应将风险管理纳入战略规划过程中,将风险管理作为战略思考的一部分,制定与战略目标相匹配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确保企业战略的实施与风险管理的一致性。
5.树立风险管理文化:企业应树立风险管理文化,将风险管理视为全员参与的行动,鼓励员工提出风险预警和改进建议,建立起全员参与、共同分享风险管理成果的氛围。
6.加强内外部合作:企业应与内外部相关方加强合作,分享风险信息和经验,共同应对风险挑战,如与供应商开展供应链风险管理合作,与保险公司合作制定风险保障计划等。
综上所述,企业风险管理现状存在风险管理意识不够、风险管理分散化、缺乏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和与战略规划相结合等问题。
风险分析与对策
风险分析与对策一、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是指对可能发生的不确定事件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潜在损失。
通过风险分析,可以帮助企业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对企业造成的影响。
(一)内部风险内部风险是指企业内部因素可能导致的风险,例如人为失误、管理不善、技术故障等。
为了分析内部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收集企业内部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包括人员结构、管理模式、技术设备等。
2.针对不同的内部风险因素,进行具体的评估和分析,确定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潜在损失。
3.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进行优先级排序,确定需要重点关注和处理的内部风险。
(二)外部风险外部风险是指企业面临的来自外部环境的风险,例如自然灾害、经济波动、政策变化等。
为了分析外部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步骤:1.收集与企业所处行业和市场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包括行业发展趋势、市场竞争情况、政策法规等。
2.针对不同的外部风险因素,进行具体的评估和分析,确定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潜在损失。
3.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进行优先级排序,确定需要重点关注和处理的外部风险。
二、风险对策风险对策是指针对风险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和策略,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对企业造成的影响。
(一)内部风险对策1.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规范的流程和制度,确保人员行为符合规范,减少人为失误的可能性。
2.加强人员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意识,减少管理不善可能带来的风险。
3.定期检查和维护技术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技术故障可能带来的风险。
(二)外部风险对策1.建立与相关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密切合作关系,及时了解政策法规的变化,做好应对准备。
2.制定灵活的市场营销策略,根据市场竞争情况和行业发展趋势,调整产品定位和销售策略,减少经济波动可能带来的风险。
3.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包括风险预警、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等,及时识别和应对潜在的外部风险。
企业战略管理与风险分析
企业战略管理与风险分析是企业经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风险,如何有效地进行战略管理和风险分析,成为了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企业战略管理和风险分析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进行长远规划和决策的过程,是构建企业竞争优势和实现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进行企业战略管理时,需要从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两个方面考虑。
1.外部环境企业的战略管理与外部环境密切相关,需要关注市场、竞争、政策等方面的信息。
在制定企业战略时,需要针对不同的市场环境和竞争局面,调整企业的产品、价格、渠道等策略,以达到更好的市场表现。
此外,政策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企业需要及时了解政策变化,以便对企业战略进行调整。
2.内部资源企业的内部资源包括人力、财务、物资等方面,需要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和管理,以实现企业目标。
在制定企业战略时,需要考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情况,合理利用内部资源,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二、风险分析风险分析是企业进行战略管理的必要环节,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预测风险,从而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企业在进行风险分析时,需要考虑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两个方面。
1.外部环境外部环境中存在着不同的风险因素,如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竞争风险等。
在进行风险分析时,需要了解外部环境的变化趋势和各种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和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以便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
2.内部资源内部资源中也存在不同的风险,如人员流失风险、企业形象风险等。
在进行风险分析时,需要识别和评估企业内部不同资源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措施,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对企业的影响程度。
三、企业战略管理和风险分析的关系企业战略管理和风险分析是相互关联、互为支撑的两个重要方面。
在进行企业战略管理时,需要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因素,从而制定合理的战略,并进行风险分析和应对措施。
企业如何管理风险
企业如何管理风险风险是企业生命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如何管理好企业的风险,不仅能够保障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还能够为企业提供新的机遇。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识别风险、评估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应对风险和监控风险。
识别风险识别风险是企业管理风险的第一步,企业应该对自身内部和外部环境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首先,企业应该关注市场、技术、政策等方面的变化,以及与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等关系的变化。
其次,企业需要对内部管理制度和流程进行全面评估,发现潜在的漏洞和问题,以便及时加以修正。
最后,企业需要进行历史数据分析、经验总结和风险报告收集,以更好地了解可能出现的风险情况。
评估风险评估风险是企业管理风险的第二步,企业需要对被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分类和评估。
首先,企业需要对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进行评估,以便确定风险管理的优先级。
其次,企业需要分别对内部和外部风险进行评估,并考虑它们对企业不同方面的影响。
最后,企业需要综合分析所有评估结果,得出最终的风险清单。
规避风险规避风险是企业管理风险的第三步,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减少风险。
首先,企业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出现潜在风险的环境,例如,积极追踪市场和技术的变化,维护好与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的关系。
其次,企业需要优化内部流程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
最后,企业应该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风险意识。
转移风险转移风险是企业管理风险的第四步,企业应该将无法避免的风险转移给第三方。
首先,企业可以采购保险来转移风险,如财产损失险、责任险、人身意外险等。
其次,企业可以通过合同等方式将风险转移给供应商、客户或其他合作伙伴。
最后,企业可以考虑将风险转移给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
应对风险应对风险是企业管理风险的第五步,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风险。
首先,企业应该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例如,设立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应急物资储备等。
其次,企业需要制定具体的风险管理计划,对各种风险进行分类和处理。
企业经营主要风险、问题及应对措施
企业经营主要风险、问题及应对措施一、企业经营主要风险:1.市场风险:市场风险可能来自竞争对手的威胁、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政策法规的变化等。
市场风险可能导致产品销售不畅、市场份额下降、利润减少等问题。
2.经济风险:经济风险包括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债务违约等问题。
这些风险可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造成影响。
3.技术风险: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技术风险也日益增加。
企业可能面临技术更新换代的挑战、技术创新的压力、技术泄漏的风险等问题。
4.资金风险:资金风险包括资金不足、资金成本上升、资金流动性不足等问题。
资金风险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困难、资金链断裂、产能闲置等问题。
5.管理风险:管理风险可能来自管理人员的不足、管理体系的不健全、内部控制机制的不完善等问题。
管理风险可能导致企业经营混乱、决策失误、内部腐败等问题。
二、企业经营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1.市场风险问题及应对措施:问题:市场需求不确定性、竞争激烈、政策法规变化频繁。
应对措施:建立市场调研机制,及时掌握市场变化动态,对产品进行合理定位和调整;加强产品研发创新,提高产品竞争力;与政府相关部门保持良好沟通,关注政策法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经营策略。
2.经济风险问题及应对措施:问题: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定、通货膨胀、货币贬值。
应对措施:建立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进行风险评估和应对预案制定;加强对外货币风险管理,降低外汇波动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多元化融资渠道,降低资金负担。
3.技术风险问题及应对措施:问题:技术更新换代压力大、技术泄漏风险。
应对措施: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护企业技术秘密;加强技术人员培训,提高员工技术水平。
4.资金风险问题及应对措施:问题:资金不足、资金成本上升、资金流动性不足。
应对措施: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加强资金预测和控制;积极开拓融资渠道,多元化融资;控制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国有企业的经营风险与风险管理
国有企业的经营风险与风险管理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的重要经济组织,其经营风险与风险管理一直备受关注。
由于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经营风险也相对独特。
本文将对国有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一、国有企业的经营风险分析1.市场风险: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供需波动、价格波动以及市场份额下降等风险。
这些风险可能导致企业利润下降甚至亏损,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2.技术风险:由于国有企业在生产技术方面的滞后性,面临着技术更新换代的风险。
如果企业不能及时跟进技术革新,将面临市场落后和产品淘汰的风险。
3.战略风险:国有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时,需要考虑政府政策的变化、国家战略的调整等因素。
战略风险包括政策风险、环境风险等,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发展方向造成一定影响。
4.管理风险:由于国有企业的体制特殊性,管理风险成为其面临的重要挑战。
包括内部控制不力、腐败问题等,都可能导致企业的效率下降、损失增加。
二、国有企业的风险管理措施1.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国有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全面分析和评估企业面临的各类风险。
通过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识别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范。
2.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国有企业应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明确风险管理的目标和措施。
包括制定风险控制指标、制定风险投资策略等。
3.强化内部控制:国有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内部管理体系。
包括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加强绩效评估等。
4.创新技术研发:为了应对技术风险,国有企业应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
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降低技术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5.加强政策研究与战略规划:国有企业应加强对政策研究的深入分析,把握国家战略的动态调整。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降低战略风险对企业的冲击。
三、结论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其经营风险与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企业经营主要风险、问题及应对措施
企业经营主要风险、问题及应对措施一、市场风险1.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需求不稳定;2.市场环境变化快速,影响企业销售和利润的稳定性。
应对措施:1.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突出产品特色,加强品牌营销;2.加强市场调研,及时了解市场变化,调整企业经营策略;3.多元化产品开发,降低同质化竞争风险;4.加强与供应商、客户的合作,共同开发市场,形成合作共赢。
二、经营风险1.经营风险主要包括市场营销风险、资金风险、供应链风险、品质风险等;2.经营管理不善、人才流失等风险。
应对措施:1.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风险;2.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制度;3.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和评估,及时调整企业发展策略;4.培训员工,激励人员积极性,降低人才流失风险。
三、技术创新风险1.技术创新不足,难以适应市场需求;2.技术变革快速,企业研发能力不足。
应对措施:1.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2.建立技术创新团队,提升企业创新能力;3.投资新技术研发,加强对技术趋势的研究和分析;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护企业研发成果。
四、人才风险1.人才流失,员工培训不足;2.人员激励机制不健全。
应对措施:1.建立完善的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2.加强员工培训,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和能力;3.提高员工福利待遇,提升员工满意度;4.加强员工沟通和团队建设,增强员工凝聚力。
五、政策风险1.宏观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2.行业政策法规的变化。
应对措施:1.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及时了解政策动向;2.通过专业人员进行政策分析,及时调整企业战略;3.建立政策变化的预警机制,及时应对政策风险。
六、环境风险1.自然环境的不确定性;2.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
应对措施:1.加强环境风险管理,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2.提升企业的环境友好型生产能力,实施绿色生产;3.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
怎样做好企业的风险管理
怎样做好企业的风险管理一、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其主要任务是识别公司面临的潜在风险。
这些风险可能来自内部或外部环境,包括市场变化、竞争对手行动、供应链问题、法律法规变动、技术革新等。
为了更全面地识别风险,公司应定期进行风险评估,采取问卷调查、研讨会、专家咨询等方式,确保所有可能的风险都被纳入考虑范围。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量化和定性分析的过程。
通过评估,我们可以了解每个风险的潜在影响和发生的可能性,以便为后续的风险应对策略提供依据。
在评估过程中,公司应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如风险矩阵、敏感性分析等,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三、风险应对策略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公司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这些策略应包括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等措施。
例如,对于可能影响公司财务状况的市场风险,公司可以通过调整投资组合或购买保险来降低风险。
对于可能影响公司声誉的法律风险,公司可以通过加强合规培训和内部审计来降低风险。
四、风险监控与报告制定应对策略后,公司需要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定期跟踪和评估风险状况。
此外,公司还应定期向高层管理者报告风险管理情况,以确保所有相关部门都对当前的风险状况有充分了解。
通过持续的监控和报告,公司可以及时调整风险管理策略,以应对环境变化和意外事件。
五、风险管理制度为了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公司应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
这些制度应明确各部门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和角色,规定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此外,制度还应包括风险管理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以提高员工参与风险管理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六、风险管理文化一个公司的风险管理文化是指公司内部对待风险的态度、信念和行为准则。
培养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忧患意识和风险管理意识,使风险管理成为公司日常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此,公司可以通过培训、宣传活动等方式,传播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员工对风险的敏感性和应对能力。
公司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公司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一、经济风险经济风险是指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市场不确定性、经济周期波动、资金流动性等问题所带来的风险。
为防范经济风险,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多元化经营:通过扩大产品线、拓展市场、进军新领域等方式,减少依赖其中一行业或市场,降低经济风险。
2.建立稳定的现金流:加强与供应商及客户的合作关系,建立稳定的供应链和销售网络,确保资金流动性和现金流的稳定。
3.建立金融风险管理机制:设立专门的财务风险管理部门,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和规范,对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应对风险。
二、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所引起的风险。
为防范市场风险,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市场调研与预测:定期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定位,把握市场机遇。
2.建立品牌优势:通过投入力度增加宣传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建立稳定的客户群体,降低市场风险。
3.灵活的供应链管理:建立合理的供应链管理机制,确保产品的及时供应和质量稳定,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是指公司在技术创新和应用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难题、技术更新换代等风险。
为防范技术风险,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加强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技术人才,保证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
2.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申请相关的专利和商标,防止技术被他人复制和盗用。
3.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共享研发成果和技术资源,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四、人力资源风险人力资源风险是指公司在人才招聘、员工绩效管理、员工离职等方面所面临的风险。
为防范人力资源风险,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搭建人才招聘渠道:建立完善的人才招聘渠道,吸引和选拔适合岗位的人才,降低人才流失的风险。
2.持续的员工培训与发展:加强员工培训与发展,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归属感。
企业如何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
企业如何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在当今竞争激烈且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这些风险可能来自内部,如管理不善、财务困境等,也可能来自外部,如市场波动、政策变化、自然灾害等。
如果不能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这些风险,企业可能会遭受重大损失,甚至面临生存危机。
因此,风险管理和控制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企业需要全面、系统地识别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
这包括对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行深入分析。
从内部环境来看,企业需要审视自身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人力资源、财务状况等方面。
例如,企业的组织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职责不清、权力过于集中或分散的问题;业务流程是否高效,是否存在容易导致错误或延误的环节;人力资源方面,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是否能够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是否存在关键岗位人才短缺的风险;财务状况方面,企业的资金流动性是否良好,资产负债率是否过高,是否存在偿债风险等。
从外部环境来看,企业需要关注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趋势、竞争对手、法律法规、技术创新等因素。
比如,宏观经济的衰退可能导致市场需求下降,行业竞争加剧;法律法规的变化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合规风险;新技术的出现可能会颠覆现有的商业模式,使企业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为了有效地识别风险,企业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流程图分析法、情景分析法等。
同时,企业还应该建立一个风险识别的常态化机制,定期对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更新。
二、风险评估在识别出各种风险后,企业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风险评估可以帮助企业确定哪些风险是需要优先处理的,以及应该投入多少资源来进行管理和控制。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可以用高、中、低来表示。
影响程度则可以从财务、声誉、运营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
例如,一个产品质量问题可能会导致大量的召回和赔偿,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一次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可能会损害企业的声誉,影响客户的信任;一个关键供应商的突然中断可能会导致生产停滞,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企业经营风险分析
企业经营风险分析引言概述:企业经营风险分析是指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和评估,旨在帮助企业识别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从而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企业经营风险进行分析。
一、市场风险1.1 市场需求变化:分析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了解潜在的市场风险。
例如,技术进步、消费习惯的改变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市场需求的变化。
1.2 竞争对手威胁:评估竞争对手的实力和市场份额,分析竞争对手可能带来的风险。
例如,竞争对手的新产品、价格战等都可能对企业的市场地位造成威胁。
1.3 政策变化:关注政府政策的变化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例如,税收政策、环保政策等的变化都可能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
二、运营风险2.1 供应链风险:评估供应链中的潜在风险,包括原材料供应不稳定、供应商质量问题等。
建立供应链风险管理机制,确保供应链的稳定运作。
2.2 生产过程风险:分析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质量问题等风险。
建立完善的生产管理体系,加强质量控制,降低生产过程风险。
2.3 人力资源风险:评估员工离职率、员工素质等人力资源风险。
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降低人力资源风险。
三、财务风险3.1 债务风险:分析企业的债务结构和还款能力,评估债务风险。
建立合理的资金筹措和债务管理机制,降低债务风险。
3.2 资金流动性风险:评估企业的资金流动性,确保企业能够按时偿还债务和支付经营成本。
建立有效的资金管理体系,避免资金流动性风险。
3.3 汇率风险:对企业涉外业务进行汇率风险分析,制定相应的汇率风险管理策略。
例如,通过合理的套期保值操作来降低汇率风险。
四、法律合规风险4.1 法律风险:评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法律纠纷和法律责任。
建立健全的法律合规管理制度,确保企业合法经营。
4.2 知识产权风险:分析企业的知识产权状况,评估知识产权保护风险。
建立知识产权管理机制,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
企业经营主要风险、问题及应对措施
企业经营主要风险、问题及应对措施一、企业经营主要风险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和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诸多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经营风险、资金风险、技术风险、政策风险等。
以下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经营主要风险进行分析。
1.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面临的风险,主要体现在市场需求波动、竞争对手加剧、市场价格波动等方面。
市场需求波动可能会导致企业产品库存积压,加剧资金周转难题;竞争对手加剧可能会导致市场份额下降、利润降低;市场价格波动可能会导致企业产品定价出现困难。
2.经营风险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管理风险、营销风险、生产风险等。
管理风险主要体现在管理层能力和决策水平上,如果管理层决策不当,可能会导致企业陷入困境;营销风险主要体现在市场开发和产品推广方面,如果营销策略不当,可能会导致产品滞销;生产风险主要体现在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方面,如果生产环节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和成本上升。
3.资金风险资金风险是指企业在资金运作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资金周转困难、资金链断裂、资金成本上升等。
资金周转困难可能会导致企业无法及时支付供应商款项;资金链断裂可能会导致企业无法正常经营;资金成本上升可能会导致企业财务压力增加。
4.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是指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研发领域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技术更新换代、技术壁垒等。
技术更新换代可能会导致企业产品技术落后,失去市场竞争力;技术壁垒可能会导致企业产品无法顺利进入新市场。
5.政策风险政策风险是指企业在政策法规执行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等。
宏观经济政策可能会导致企业资金成本上升;产业政策可能会导致企业市场准入难度增加;环境保护政策可能会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
二、问题及应对措施面对上述风险,企业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以降低风险并保障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管理目录第一章风险管理导论第二章风险分析第三章企业损失风险分析第四章风险统计与概率分析第五章对付风险的方法第六章保险第七章风险损失预测第八章风险管理决策第九章现金流量分析与风险管理第十章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第十一章跨国公司的风险管理第一章风险管理导论第一节风险的含义一、关于风险的定义基本含义:损失的不确定性。
1.损失机会和损失可能性2.损失的不确定性3.实际与预测结果的离差4.风险是实际结果偏离预测结果的概率二、有关风险的术语1.损失原因2.危险因素第二节风险的分类一、风险的基本分类1.经济风险与非经济风险2.静态风险与动态风险3.重大风险与特定风险4.纯粹风险与投机风险二、纯粹风险的分类1.人身风险2.财产风险3.责任风险4.违约风险第三节风险管理概述一、风险管理的起源与发展1.起源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美国。
2.发展●20世纪70年代传播到加拿大和欧洲、亚洲及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
●我国学者对风险管理的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特别是在我国广泛开展国保险业务之后。
二、风险管理的定义定义:风险管理是指有关纯粹风险的管理决策。
包括一些不可保风险。
三、风险管理的围1.识别和衡量风险,决定是否投保。
2.损失管理工程。
3.安全保卫与防止工伤事故。
4.损失统计资料的记录与分析。
四、风险管理的目标1.损失前的目标(1)以最为经济的方法预防企业潜在的损失。
(2)减轻企业和个人对潜在损失的烦恼与忧虑。
(3)遵守和履行外界赋予企业的责任。
2.损失后的目标(1)保证企业继续生存。
(2)保持企业连续经营。
(3)收入稳定。
(4)社会责任。
五、风险管理的程序1.制定风险管理计划(1)确定风险管理人员的职责(2)确定风险管理部门的部组织结构(3) 落实与其他部门的合作事宜(会计、法律、生产等)(4)风险管理计划的控制◆制定业绩标准◆检查执行情况◆采取纠正措施(5)编制风险管理方针书2.认识识别风险(1)认识潜在的损失▲财产物质损失及额外费用支出▲财产损失导致收入损失及额外费用支出▲因损害他人利益的诉讼而导致的企业损失▲因欺诈、犯罪和雇员不忠对企业造成的损失。
▲因高级主管死亡或丧失工作能力而导致企业损失(2)识别风险的方法★对企业财产及生产经营进行经常性检查,及时发现事故隐患★使用容广泛的风险调查表,收集生产与经营第一线人员的意见。
★编制生产与经营的流程图,分析每个环节潜在的损失风险。
★使用财务报表及统计资料识别重大损失风险。
3.衡量估价风险(1)衡量潜在损失的频率(2)估价潜在损失的程度4.选择对付风险的方法(1)避免风险(拒绝与放弃)(2)损失管理(防损与减损)(3)转移风险(合同与租赁)(4)自担风险(主动与被动)(5)保险选择(经济与合理)5.贯彻和执行风险管理决策6.对决策执行的检查与评价第二章风险分析第一节风险分析概述一、风险分析的定义定义:风险分析是对风险进行识别、衡量以及分析其后果和影响全过程的工作。
风险分析识别二、风险分析的容1.风险与人的行为2.风险分析的方法3.统计分析在实务中,三者相互渗透,不可分割三、风险分析的成本风险分析的成本与收益的关系如图所示:正效益风险分析成本负效益风险分析成本与收益的关系第二节风险与人的行为一、对待风险的态度和行为1.风险影响每个人的生活,每个人必须作出自己行为的选择。
2.在风险管理中,应该把个人的行为与企业行为结合起来考察。
3.行为是人们的态度和所处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4.无论发生何种风险,都要采取适当的方式解决,而预先了解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很有意义。
三、衡量对待风险的态度1.“标准赌博”衡量法通过研究人们对于风险程度承受的取舍来分析判断人们对待风险的态度。
◎若选择1—13元者,对待风险是保守型。
◎若选择14—26元者,对待风险是适度型。
◎若选择27—39元者,对待风险是冒险型。
2.技术衡量法定义:技术衡量法是通过考察个人对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判断,来研究个人对风险的态度。
(1)找出某个事件发生的历史纪录。
(2)制作发放对该事件的问卷调查。
(3)对照比较判断人们的风险态度。
例如:某工厂的机器发生事故情况。
实际情况调查结果机器事故次数机器事故次数A 15 A 13B 10 B 16C 21 C 25D 4 D 3E 7 E 7F 8 F 15G 17 G 16比较分析2520151050 5 10 15 20 25三个机器事故被低估在直线下方,三个被高估在直线的上方。
这个信息有助于风险管理经理更加注重被低估的机器事故问题。
第三节风险识别的方法一、现场调查法1.调查前的准备工作(1)时间安排(2)制作调查项目表(3)参考过去的记录(4)选择重点调查项目(5)明确负责人2.现场调查工作主要是经验与技巧,再就是灵活性与创造性。
3.调查后的后续工作调查了解完之后就是实际行动,要将调查的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4.现场调查法的优缺点优点:风险经理能掌握第一手材料,密切与基层人员的关系。
缺点:耗时多、成本高;可能造成应付现场采访调查而忽视风险识别。
二、审核表调查法1.审核表的类型(1)简单审核表(2)改进审核表(3)完善审核表2.审核表调查法的优缺点优点:①信息量大且成本低;②方法简单、调查迅速;③有利于企业逐年跟踪监测;④易于修改,便于修订。
缺点:标准比较难以确定;填写可能有不客观、不准确;回复率低。
三、组织结构图示法1.绘制集团结构图(P30)泰康橡胶公司合同零售商子公司汽车业航空业工程公司胶管公司部业务客户业务大众弹力公司2.绘制管理结构图(P31)管理董事工程部开发部营销部生产部3.绘制集团的综合图表(P32)分为两个步骤:(1)绘制集团每个成员的结构图;(2)把不同的结构图结合起来形成一综合图表。
客户联络监督部4.识别风险围泰康橡胶公司(100)合同(60)零售商(25)子公司(15)汽车业 航空业 工程公司 胶管公司(20) (10) (5) (10)部业务 客户业务(27) (3) 大众弹力公司四、 流程图法1. 识别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2. 设计流程图(P34)30W108P大众弹力公司3. 解释流程图4. 综合流程图(P36)5.预测可能的风险并制定计划6.流程图法的优缺点优点:分部考查,工作容易开展;图示简洁,一目了然。
缺点:制作图表耗费时间;图表笼统有可能遗漏风险。
五、危险因素和可行性研究1.原则:将复杂的问题分解处理,仔细研究,发现所有与之相关的风险。
2.解决问题:(1)受检部分的目的;(2)与目的之间的偏差;(3)偏差产生的原因;(4)偏差产生的后果。
3.危险因素和可行性研究的优缺点优点:(1)识别风险的思路广阔,极少会忽略重要事件;(2)识别风险由工作小组共同完成,充分发挥集体智慧;(3)事先安排,工作完成仔细。
缺点:花费时间多;工作图表化,也可能忽略某些风险。
六、事故树法1.事故树法遵循的逻辑关注的事件位于树的顶端;从主要事件出发再考虑事件发生的原因;树的分支表示事件发生的所有原因,使用“门”进行连接;“门”只有“与门”和“或门”两种。
EBD F2.事故树法的优缺点优点:将复杂系统简单化,使对事故的分析简单明了。
缺点:就是掌握该项技术并有效使用需要大量时间。
七、风险指数法定义:风险指数是用具体的数值来表示风险的程度,最常用的是道氏火灾与爆炸指数。
风险指数法是衡量损失的可能性并以数值表示出来,用于比较并对其每年的变化进行管理的方法。
第三章企业损失风险分析第一节企业损失风险的特点一、企业损失风险的价值1.财产价值有形财产动产与不动产财产无形财产信息与权益分析财产损失风险要考虑的损失主要有:(1)场地清理费(2)拆除未受损建筑物费(3)增加建筑物费(4)部件损失使整件价值降低(5)继续经营价值损失2.净收入价值(1)收入减少A.营业中断B.间接营业中断C.制成品利润损失D.租金收入减少E.应收账款增加(2)费用增加A.经营费用增加B.租金增加和加急费用3.法律责任4.员工服务二、损失的原因1.自然原因2.人为原因3.经济原因三、经济后果经济后果取决于损失的频率和损失的程度。
第二节企业财产损失风险分析一、财产分类1.不动产(土地、建筑物)2.动产(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二、财产损失原因和防措施1.损失原因分类(1)自然原因(2)人为原因(3)经济原因2.财产损失原因和防措施(1)火灾(2)爆炸(3)洪水(4)地震(5)盗窃三、财产损失金额的评估1.原始成本2.账面价值3.重置成本4.复制成本5.功能重置成本6.市价7.实际现金价值8.经济或使用价值四、财产权益1.所有人权益2.放款人权益3.买方和卖方权益4.受托人权益5.出租人和承租人权益第三节企业净收入损失风险分析一、损失风险的价值定义:净收入损失风险是指由于意外事故引起企业收入减少或费用增加的风险。
估计净收入损失风险需要预测将来在不发生意外事故造成生产或营业中断情况下的正常收入和费用。
净收入损失风险的价值是预期的收入减去预期的费用,即将来一定时期预期收入与预期费用之间的差额。
估计净收入损失风险通常不考虑经济风险。
但可以根据设定的通货膨胀率和企业营业额的增减趋势对将来的收入和费用作适当调整。
因此,一个企业全部停产,那么它今后12个月的净收入损失风险的价值一般被定为其前12个月的净收入。
二、造成损失的事件造成净收入损失的事件主要有以下三类:1.财产损失(1)本企业控制的财产(2)他人控制的财产2.法律责任企业面临的实际或潜在的法律责任需要支付律师、咨询、诉讼费用,它导致企业净收入减少。
3.人员损失企业因员工死亡、丧失工作能力、退休辞职而丧失他们的服务,从而遭受人员损失。
三、经济后果衡量净收入损失程度需要考虑以下六个因素:1.停产或停业的时间2.停产或停业的程度3.停产或停业减少的收入4.停产或停业期间的费用5.净收入正常水平6.恢复到正常经营状况所需的时间第四节企业责任风险分析一、责任和补救方法的种类1.责任种类法律上所讲的责任包括两类:(1)刑事责任(2)民事责任A合同责任B侵权责任2.补救方法的种类根据《中华人民国民法通则》第134条规定有:法律制裁或补救办法包括:赔偿经济损失;采取措施停止侵害;使受害方恢复原状。
3.责任损失一家企业因责任事故被起诉发生的责任损失包括:辩护费用诉讼费用赔偿金罚款遵守法院命令的支出等。
二、的构成要素1.保障的权益法律保障的权益包括:履约、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隐私权等。
2.非法侵犯权益包括:故意侵权、疏忽和严格责任。
3.非法行为和导致的损害有着近因关系只有存在这种关系,受害者才有权举报。
三、者的法律后果1.违约赔偿、特别履约令、修订合同2.侵权行为特定损害赔偿、一般损害赔偿、惩罚损害赔偿3.刑事行为刑法、罚款四、者的经济后果1.遵守特别履约指令和命令的费用2.损害赔偿金、罚款3.法律费用4.名誉损失和市场份额丧失第五节企业人员损失风险分析一、人员损失风险的性质定义:企业人员损失风险是指企业员工的死亡、丧失工作能力、退休、辞职等给企业带来损失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