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眼睛看世界活动建议方案
眼睛看世界小班科学教案
眼睛看世界小班科学教案科学教育对于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
幼儿时期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关键时期之一,他们通过观察、探索和实验等方式来理解身边的事物。
其中,视觉感知是他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篇教案将重点介绍如何通过眼睛来观察世界,帮助幼儿了解视觉感知的基本原理以及与视觉相关的科学知识。
一、教育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视觉感知的基本原理。
2.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观察力和细致观察能力。
3. 引导幼儿对视觉科学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索。
二、教学内容:1. 眼睛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简单生动的插图、模型或视频,向幼儿介绍眼睛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教师可引导幼儿观察教具模型,用手指触摸眼珠和眼睛周围的眼眶、眼睑的位置和形状,并且让他们感受眨眼的感觉。
通过互动的方式,引导幼儿认识到眼睛的重要性和感知世界的作用。
2. 视觉现象的探索为了激发幼儿对视觉现象的兴趣,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如放置一个水杯,让幼儿观察到从不同角度看水杯的形状和大小是否发生变化。
然后可以放一些彩色建筑积木或颜色鲜艳的物体,让幼儿观察到从不同距离和角度看物体的颜色是否发生变化。
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探索。
例如:“为什么从远处看物体会变小?”、“为什么看彩色的东西会觉得好看?”等。
3. 眼睛的保护告诉幼儿眼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感知器官,需要我们好好保护。
通过播放一些简短的动画视频、图片或幻灯片,向幼儿介绍如何正确使用眼睛、避免用力揉眼睛、防止长时间盯着电视或电脑等对眼睛有害的行为,教育幼儿了解眼睛的保健知识,如适度眼保健操,不向阳光直接注视等。
4. 制作视觉艺术作品通过手工制作或绘画等活动,让幼儿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一些视觉艺术作品。
可以以图画或手工制作的方式展示幼儿对世界的观察和感知。
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可以是描绘自然景色,也可以是抽象的表达,让幼儿在创作的过程中,提升他们的观察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三、教学策略:1. 视频和图片展示:使用适合幼儿的视频和图片资源,以图像为媒介直观地向幼儿展示眼睛结构、视觉现象等内容,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小眼看世界》含反思
1. 让幼儿观察和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让幼儿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幼儿在观察和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分享和交流。
二、教学内容:1. 观察和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如动物、植物、自然现象等。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让幼儿学会用眼睛仔细观察,用大脑认真思考。
3. 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让幼儿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图片、实物、视频等。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2. 观察:教师展示图片、实物或视频,让幼儿仔细观察,并用语言描述自己所看到的。
3.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就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让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4. 实践: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实践活动,如实验、操作等,让幼儿亲身体验和探索。
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发挥了引导和启发的作用,让幼儿积极参与学习。
2. 幼儿在观察和讨论过程中是否能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是否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3.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4. 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的思考和探索,是否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5. 教学环境是否安全、舒适,是否能够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2. 搜集幼儿在讨论和表达中的语言,评价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通过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观察和表达情况,全面评价幼儿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延伸:1. 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观察和探索过程,增进亲子关系。
2. 组织幼儿进行校园参观,让幼儿在真实环境中观察和了解事物,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3. 开展同主题的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幼儿多元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
2024年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小眼看世界》
2024年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小眼看世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探秘自然》,详细内容为“小眼看世界”,通过活动让幼儿感知大自然的奇妙,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简单的观察方法,学会用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好奇心。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运用观察方法,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放大镜、图片、实物(如树叶、花朵等)。
学具:画笔、画纸、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进行观察活动,引导幼儿用眼睛发现大自然的奇妙。
2. 讲解观察方法(10分钟)教师以实物为例,讲解如何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引导幼儿掌握观察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图片中的科学现象,如树叶的形状、花朵的结构等。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观察活动,用放大镜观察实物,记录观察结果。
5.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眼看世界2. 板书内容:观察方法:用放大镜观察科学现象:树叶形状、花朵结构等活动收获:培养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意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其特点。
2. 答案示例:树叶是绿色的,形状像小手;花朵有五彩斑斓的颜色,散发着香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观察认真,但在表达方面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中继续观察身边的科学现象,与家长分享观察成果。
教师可在下一节课中组织幼儿进行分享,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运用观察方法,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意识。
3. 实践情景引入:确保活动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两只眼睛看世界活动建议方案
《两只眼睛看世界》活动建议方案一、活动流程框图活动一:用两只眼睛看世界和用一只眼睛看有什么不同?活动二:能用眼睛直接看到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吗?活动三:能用眼睛直接看到的实像在哪里?二、活动过程活动一:用两只眼睛看世界和用一只眼睛看有什么不同?2.1.1 活动任务: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和实验,认识两只眼睛的视差,探究眼睛是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的。
2.1.2 活动内容:1.体验双眼与单眼的视觉区别。
(1)教师播放《双眼与单眼定位》视频;(2)组织学生模仿视频中的实验,体验用一只眼睛和两只眼睛视物;两人一组,一个同学睁开两只眼睛,将笔帽套在另一同学拿着的钢笔上;再闭上一只眼睛,重复这个实验。
感受用单眼和双眼定位。
实验一:实验器材准备:两只带笔帽的笔(条件:最好是在桌子上可以立住的笔)。
对比实验:1.用两只眼睛可以轻松的确定物体的位置,两手各拿一支笔,很容易的就可以使笔尖对到一起。
闭上一只眼睛就不再容易的使笔尖对到一起了。
2.在桌子上立起一支笔(或手持一支笔),笔尖朝上,尝试闭上一只眼睛,将笔帽盖上和两只眼睛都睁开将笔帽盖上。
注意:上面两个对比实验,在进行闭上一只眼的操作时,应该在闭上一只眼睛后,再将带笔帽的笔放到合适的位置上。
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在实验前就通过两只眼睛确定好了物体位置的情况了。
2.提出探究问题(1)在体验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两只眼睛比一只眼睛更容易确定物体的位置?(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依据实验体会,提出自己对问题的解释。
学生可能提出:一只眼睛只能感觉一个方向,两只眼睛能感觉两个方向;分别由从物体发出的两束光进入眼睛,这两束光有夹角;两只眼睛从不同方向去看物体,两条射线相交能确定一个点;所以能确定位置;物体远近不同眼睛看物体的两条视线的夹角不同,较能分清远近;……(3)教师总结学生的解释,进一步提出实验探究的要求:用实验验证两眼的不同观察方向确定物体的位置。
3.指导学生实验探究:①使用多媒体资源,介绍用插针法探究不同距离物体对双眼所张的角,研究双眼定位的原理。
大班科学活动小眼看世界,幼儿科学精品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小眼看世界,幼儿科学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在本节大班科学活动中,我们将学习幼儿科学教材第四章《小眼看世界》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光传播、影子形成、以及简单光学原理。
通过实践探索,让孩子们解日常生活中光现象,培养他们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幼儿解光基本特性,理解影子形成原因,认识简单光学原理。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兴趣,培养他们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传播原理、影子形成原因。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合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透明胶带、剪刀、镜子、白纸、画笔、积木等。
2. 学具:手电筒、镜子、白纸、画笔、积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使用手电筒照射教室,让幼儿观察光线传播路径,引发他们对光兴趣。
2. 例题讲解(1)光传播:通过手电筒照射,让幼儿观察光线传播路径,讲解光沿直线传播原理。
(2)影子形成:利用手电筒和积木,让幼儿观察影子形成过程,讲解影子是由光直线传播被物体遮挡所致。
(3)简单光学原理:以镜子为例,讲解光反射现象。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用手电筒、镜子、积木等学具进行实践操作,观察光传播、影子形成等光现象。
(2)引导幼儿用画笔在白纸上画出观察到光现象。
邀请各小组分享实践成果,让幼儿用自己语言表达对光现象理解。
六、板书设计1. 光传播:画出手电筒发出光线,标注“光沿直线传播”。
2. 影子形成:画出积木和影子,标注“光直线传播被物体遮挡”。
3. 简单光学原理:画出镜子反射光线,标注“光反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光现象,如太阳光、灯光、水面反光等,并记录下来。
2. 答案:根据观察到光现象,描述其特点,如光传播路径、影子形成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活动中参与程度,观察他们对光现象理解程度,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大班科学活动小眼看世界,幼儿科学优质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小眼看世界,幼儿科学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材第四章《小眼看世界》,详细内容主要包括眼睛的结构、功能以及保护眼睛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眼睛的重要性,学会保护眼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眼睛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知道眼睛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幼儿观察、发现、探索问题的能力,激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眼睛的复杂结构和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眼球模型、图片、视频、展示板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幼儿观察眼睛的外观和功能,引导幼儿讨论眼睛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例题讲解(10分钟)使用眼球模型,讲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让幼儿了解眼睛的工作原理。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眼睛?每组分享一种保护眼睛的方法,并由教师进行点评。
4. 互动游戏(10分钟)游戏一:找不同。
让幼儿观察两幅图片,找出其中眼睛不同的地方。
游戏二:放大镜观察。
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眼睛的结构,加深对眼睛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小眼看世界2. 内容:1)眼睛的结构: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
2)眼睛的功能:看、感受光线、颜色、形状等。
3)保护眼睛的方法:保持用眼距离、定时休息、避免强光直射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的眼睛要求:用彩笔画出眼睛的结构,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2. 答案:根据课堂所学,完成眼睛结构的绘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眼睛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1)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观察大自然中的各种眼睛,了解眼睛的多样性。
2)开展“保护眼睛,从小做起”的主题活动,加强幼儿对保护眼睛的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易懂性。
益智区域材料两只眼睛看世界方案
1.立体观影机。
运用立体观影机看动物和植物的平面图形,感受平面图画的立体效果。
2.神奇的眼镜
(1)戴上红蓝3D眼镜,观察3D图卡中的卡片。
(2)戴上红蓝3D眼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观察3D图卡,能否呈现立体效果。
(3)戴上红蓝3D眼镜,观看普通图片,能否看出3D效果。比较3D图卡和普通图片的区别。
区域名称
主题名称
自由创作材料支持适用年段Fra bibliotek发起时间
任务及由来
目标
环境创设及材料投放
组织过程
1.计划环节
2.游戏环节
3.分享环节
行为期待
观察指导重点
观察后反思
填表人:时间:
3.通过观看3D图片,激发探索光学现象的兴趣。
4.描绘所看到的图片,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幼儿操作重、难点
感受平面图画的3D效果,初步感知3D图卡立体效果的成因。
衡量操作结果的方法
初步感知3D图卡立体效果
行为期待
在操作中,通过对比发现不同。
操作过程中对3D图片感兴趣。
幼儿操作中乐意尝试。
游戏任务设计方案
3.左眼看与右眼看有什么不同。
将视觉图卡拼好,先将右眼闭上用左眼观察小人,然后再将左眼闭上用右眼观察小人,比较前后看到的背景有什么不同。
注意:红蓝3D眼镜靠颜色过滤产生3D效果,看久了眼睛会很累,控制红蓝3D眼镜的使用时间,不宜超过3分钟。
活动任务
1.通过不同的方式观看图片,发展观察能力。
2.感受平面图画的3D效果,初步感知3D图卡立体效果的成因。
益智区域材料两只眼睛看世界方案
填表人:时间:
区域名称
益智区
主题名称
材料名称
大班科学教案小眼睛看世界
大班科学教案小眼睛看世界一、活动目标1. 初步了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知道眼睛是感知外界的重要器官。
2. 学习用简单的观察方法发现周围环境中的变化。
3. 培养幼儿的保护眼睛的意识,懂得正确用眼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1. 小镜子若干面,用于幼儿观察自己的眼睛。
2. 安全剪刀、胶水等制作简易放大镜的材料。
3. 彩色纸、画板、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4. 室外活动场地,如小花园或操场的部分区域。
三、活动过程1. 认识眼睛·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眼睛,通过小镜子说出眼睛的各个部分名称,如眼睑、睫毛、眼球等。
·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眼睛的作用,如看东西、表达情感等。
2. 眼睛的奥秘·教师准备一个简易放大镜,让幼儿观察自己的眼睛在放大镜下的变化。
·幼儿分组,每组使用不同的材料制作简易放大镜,并观察不同物体在放大镜下的效果。
3. 小眼睛看世界·教师带领幼儿来到室外活动场地,引导他们用眼睛观察周围的环境,如花草树木、小鸟昆虫等。
·幼儿自由结伴,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自己观察到的变化,并相互交流分享。
4. 保护眼睛·教师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向幼儿介绍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如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产品等。
·幼儿讨论并制定保护眼睛的公约,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活动延伸1.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提醒幼儿注意用眼卫生,定期进行眼保健操。
2. 鼓励幼儿在家长的陪同下,参观眼科医院或视力保健中心,了解更多的眼睛知识。
五、活动反思本次科学活动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操作和讨论,让他们亲身体验了眼睛的奥秘,并初步了解了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参与态度,他们在实践中增长了知识,提升了能力。
同时,教师也发现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眼睛看世界教案
眼睛看世界教案教案标题:眼睛看世界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欣赏各种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2. 培养学生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知识的热情;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利用眼睛观察周围的事物;2. 学习描绘和描写自然风景、人物形象等;3. 学习利用色彩、形状、纹理等元素表达感受。
教学准备:1. 图片、实物或视频等展示各种有趣的场景和事物;2. 色彩或形状的卡片、画笔和纸张等。
教学过程:引入:1. 向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他们观察到的事物。
2. 引发学生对眼睛作为观察世界的工具的思考和讨论。
探究:1. 在户外环境中,带领学生观察并欣赏自然景色,例如:花草、树木、蓝天等,并引导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察到的特征。
2.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绘人物形象,如同学之间的表情、动作等,并简要介绍肢体语言的重要性。
3. 使用色彩或形状的卡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分辨不同的色彩和形状,在描述时运用恰当的形容词。
展示:1. 学生之间互相分享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并鼓励他们用精确的语言描述。
2. 学生运用颜色、形状等元素来创作一幅画,展示自己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总结:1.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学习过程,总结观察和描述的技巧。
2. 强调观察和描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观察来更好地了解世界。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继续运用观察和描绘的技巧,记录自己观察到的有趣事物。
2. 组织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活动,通过共同观察和表达来增进合作沟通能力。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情况;2. 收集学生完成的绘画作品,评估他们观察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故事书籍或文章,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观察能力;2. 组织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自去观察和体验各种事物,拓宽他们的视野。
注意事项:1.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2. 鼓励学生多交流和分享观察到的信息和感受;3. 确保课堂环境安全,避免学生在观察时受伤。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小眼看世界,幼儿科学教案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小眼看世界,幼儿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材第三章《有趣的科学现象》第三节“小眼看世界”。
详细内容包括光与影、平面镜成像、色彩三原色等基本科学概念,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光与影的关系,探索平面镜成像原理,认识色彩三原色。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实践,了解光与影、平面镜成像的基本原理,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幼儿认识色彩三原色,培养幼儿对美的感知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与影的关系、平面镜成像原理、色彩三原色的认识。
2.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光与影、平面镜成像现象,掌握色彩三原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平面镜、透明玻璃杯、红、黄、蓝三原色颜料、调色板、画笔。
2. 学具:画纸、剪刀、胶水、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手电筒,让幼儿观察光与影的变化,引发幼儿对光与影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光与影:教师通过手电筒照射物体,让幼儿观察影子的变化,讲解光与影的关系。
平面镜成像:教师用平面镜反射物体,让幼儿观察成像现象,讲解平面镜成像原理。
色彩三原色:教师展示红、黄、蓝三原色,讲解三原色的特点及混合后的变化。
3. 随堂练习(5分钟)光与影:让幼儿分组操作手电筒和物体,观察影子的变化。
平面镜成像:让幼儿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成像。
色彩三原色:让幼儿用红、黄、蓝三原色进行调色,观察混合后的颜色变化。
拓展延伸:让幼儿思考光与影、平面镜成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探索欲望。
六、板书设计1. 光与影光线照射物体,产生影子影子的变化:长短、大小、形状2. 平面镜成像成像原理:光的反射成像特点:正立、等大、对称3. 色彩三原色红色、黄色、蓝色混合后产生其他颜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光与影、平面镜成像现象,并用红、黄、蓝三原色绘制一幅画作。
小眼看世界活动方案
小眼看世界活动方案一、活动简介小眼看世界活动旨在通过参观实地、体验互动、交流学习等方式,开阔参与者的视野,增强对世界各地文化、地域特色的了解,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小眼看世界活动的目标、时间安排、活动内容以及预算等相关信息。
二、活动目标1.开阔视野:通过参观实地,让参与者亲眼感受不同地域的文化、风土人情,拓宽自己的视野。
2.增进交流:通过与当地居民交流学习,促进不同地域的互动与交流,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
3.培养合作意识:通过团队合作的活动,培养参与者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时间安排时间活动内容第一天上午到达目的地、入住酒店第一天下午参观当地名胜景点第二天全天体验当地特色活动第三天上午交流学习活动第三天下午回程四、活动内容1. 到达目的地、入住酒店第一天上午,参与者将前往活动目的地,并入住事先安排的酒店。
2. 参观当地名胜景点第一天下午,参与者将参观当地的名胜景点,包括历史古迹、自然风光等,了解当地的文化和历史。
3. 体验当地特色活动第二天全天,参与者将有机会体验当地的特色活动,例如传统手工艺制作、乡村游、文化表演等,深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
4. 交流学习活动第三天上午,参与者将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流学习活动,例如参观当地学校、参与社区志愿活动等,促进不同地域的交流与互动。
5. 回程第三天下午,参与者将返回原住地或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五、预算本次活动的预算为人均1000元,包括交通费用、住宿费用、餐饮费用以及活动费用等。
六、活动效果评估1.参与者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参与者进行满意度评估。
2.学习成果评估:通过参与者的交流、互动以及作品展示等方式,评估参与者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学习成果。
七、风险控制1.健康风险:提前做好参与者的健康体检,确保参与者身体健康。
2.安全风险:与当地旅行社合作,确保参与者的人身安全。
3.活动变动风险:根据当地天气、安全等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活动安排。
以上为小眼看世界活动的方案,通过本次活动,参与者将有机会开阔视野,增进交流,培养合作意识,希望活动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们一起“看”世界策划书
我们一起“看”世界活动策划书活动背景: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盲人约45万,低视力人群约135万,这就意味着每分钟我们身边都会有一个盲人、三个低视力患者出现。
每个人都有享受世界美好的权利,所以我们要通过不同的方式让他们去感受这个美好的世界。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主要是要带着这群孩子用听觉、嗅觉、触觉去感受一下大自然最伟大的杰作——海。
活动目的:希望通过“益暖中华”呼吁全社会的人关心盲人,给他们尊重和呵护,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关怀和温暖。
活动意义:通过这次活动让人们更加关注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我们的关心和帮助,需要社会的保护,让社会中充满更多的爱心。
活动开展:(一)活动准备:1.前期宣传:通过广播、海报、横幅形式等形式让更多好心人知道在社会中有这样一类孩子需要我们的帮助,让更多的人投入到这项活动中来,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爱心。
2.资金筹备:发动学校学生和社会上的好心人士捐款、到企事业单位请求他们的帮助。
3.运输与食宿:举办方联系活动举办地的经济的旅馆提前预定以及客运中心租借客运车辆。
4.全程拍摄:对此次活动进行全程追踪拍摄,把视频上传或者在电视节目中播出,在次之前,最好是把此次活动盲童的资料,以及他们目前最需要什么样的帮助通过网络或电视让更多的人知道,不仅仅能引起更多的人关注,还会有更的多的人奉献自己的爱心,更多的盲童能够得到帮助。
(二)活动进程:前期准备:可以选择几名正常有爱心儿童,让他们当一天的盲童,和盲童一起体验此次活动。
在锻炼他们的同时,也能让盲童感受到平等性。
A.集合出发:在举办方拟定的集结点让孩子们集合,让相关负责人负责孩子们上车,维持秩序。
在去返途中,可以交大家唱一些歌,玩些游戏,播放一些有声读物等让大家调剂好心情。
B.到达看海:通过长途跋涉到达目标地点,先在预定的旅馆歇息。
第二天又负责人带领孩子们去“看”海。
因为身体原因,大部分孩子应该是第一次来到海边或者第一次听说海。
让负责人分组带领与孩子们一同玩耍,让孩子们有肢体去感受海的温度,感受海的形态;通过嗅觉,感受海的气息;通过听觉,感受海的声音。
大班科学活动小眼看世界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小眼看世界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小眼的结构和功能;
2.培养学生探究、发现和探索能力;
3.学习使用显微镜;
4.提高学生观察能力。
教材准备
1.显微镜;
2.切片样本;
3.白纸和笔。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眼和显微镜,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小眼看世界。
学习小眼的结构(10分钟)
1.老师使用图示和模型让学生了解小眼的结构和功能;
2.分组讨论,让学生归纳总结小眼结构和功能。
使用显微镜观察小眼(40分钟)
1.老师给每组同学发放显微镜、切片样本和白纸;
2.学生按照操作步骤,利用显微镜观察小眼;
3.学生用白纸画出观察到的小眼的图像,并简单描述;
4.汇报观察结果,交流学习体会。
教学反思
1.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观察、发现和分析,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小眼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方法:使用图示和模型,帮助学生理解眼的结构,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培养了他们的探究能力。
3.教学过程:适当地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点;让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小眼,很好地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
2024年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小眼看世界》
2024年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小眼看世界》一、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2.让幼儿学会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和探索世界。
3.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科学活动的热情。
二、活动重难点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探索周围事物,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难点:让幼儿学会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和探索世界,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
三、活动准备1.PPT课件:展示各种事物的图片和视频。
2.实物:各种水果、蔬菜、植物等。
3.工具:放大镜、触摸板、嗅觉瓶等。
4.其他:记录表格、彩笔、剪刀等。
四、活动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眼睛有什么作用吗?生:眼睛可以看东西。
师:对,眼睛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
今天,我们就用小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看看我们能发现什么。
2.观察水果师:这里有各种水果,请你们用眼睛观察,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生1:苹果是红色的,圆圆的。
生2:香蕉是黄色的,长长的。
生3:葡萄是紫色的,小小的。
师:很好,你们观察得都很仔细。
现在,请你们用触摸板摸一摸这些水果,感受一下它们的质地。
生1:苹果很光滑。
生2:香蕉有点软。
生3:葡萄有点涩。
3.嗅觉探索师:除了用眼睛和手,我们还可以用鼻子去闻一闻这些水果。
请你们闻一闻,看看能闻到什么味道?生1:苹果很香。
生2:香蕉有点甜味。
生3:葡萄有点酸味。
师:很好,你们用多种感官去感知了这些水果,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科学方法。
4.探索植物师:现在,请你们用小眼睛观察这些植物,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生1:树叶是绿色的,有不同的形状。
生2:花朵有各种颜色,很漂亮。
生3:小草很柔软。
师:很好,你们观察得都很仔细。
现在,请你们用放大镜观察这些植物的细节,看看能发现什么?生1:树叶上有细细的纹路。
生2:花朵里面有很多花瓣。
生3:小草上有露水。
师: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用小眼睛观察了周围的事物,发现了它们的特点。
我们学会了用多种感官去感知世界,这就是科学探究的方法。
2024年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小眼看世界》
2024年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小眼看世界》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不同的眼睛,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2.引导幼儿探索眼睛的构造和功能,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
3.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理心。
二、教学内容1.认识各种各样的眼睛,包括人的眼睛、动物的眼睛和卡通人物的眼睛。
2.探索眼睛的构造和功能,了解眼睛的重要性。
3.通过情景剧《小眼看世界》,感受眼睛带来的美好和困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不同的眼睛,探索眼睛的构造和功能。
2.难点:引导幼儿用爱心和同理心关爱他人,特别是那些视力有障碍的人。
四、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幼儿观察和描述各种眼睛的特点。
2.探究法:引导幼儿探索眼睛的构造和功能。
3.情景剧法:通过情景剧《小眼看世界》,让幼儿体验眼睛带来的美好和困境。
4.小组讨论法: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关爱视力有障碍的人。
五、教学准备1.教具:各种眼睛的图片、模型、视频等。
2.材料:画纸、画笔、彩泥等。
3.环境:轻松、自由、充满探究氛围的教室。
六、教学过程1.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和描述教室里的各种眼睛,引导幼儿关注和欣赏眼睛的多样性。
2.认识眼睛:展示各种眼睛的图片和模型,让幼儿观察和描述眼睛的特点,引导幼儿了解眼睛的构造和功能。
3.探究眼睛:播放眼睛科普视频,引导幼儿探索眼睛的奥秘,让幼儿了解眼睛的重要性。
4.情景剧《小眼看世界》:让幼儿观看情景剧,感受眼睛带来的美好和困境,引导幼儿学会关爱他人。
5.小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关爱视力有障碍的人,鼓励幼儿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6.创作展示:邀请幼儿用画笔或彩泥创作属于自己的眼睛,展示幼儿对眼睛的认识和关爱。
七、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眼睛的认识和关爱程度。
2.评价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探究能力和关爱意识。
3.欣赏幼儿的创作作品,评价幼儿对眼睛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小班情景性体育游戏--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
幼儿园小班情景性体育游戏--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参与情景性体育游戏,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
2. 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
3. 帮助幼儿学会用孩子的眼睛观察世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情景性体育游戏:小猫捉老鼠、小鸟捉虫子、小鱼游水、小兔跳圈、小猪滚球。
2.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的游戏动作,遵守游戏规则。
3.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在游戏中的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情景性体育游戏道具(如小猫、小老鼠、小鸟、小虫子、小鱼、小圈、小球等),音乐播放设备。
2. 场地:宽敞的户外活动场地。
3. 辅助材料:毛巾、水杯等。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教学游戏(10分钟):(1)小猫捉老鼠:讲解游戏规则,幼儿扮演小猫,教师扮演老鼠。
小猫要用手捉住老鼠,老鼠要躲避小猫的追捕。
进行几轮游戏后,交换角色。
(2)小鸟捉虫子:幼儿扮演小鸟,教师扮演虫子。
小鸟要用手捉住虫子,虫子要躲避小鸟的追捕。
进行几轮游戏后,交换角色。
(3)小鱼游水:幼儿扮演小鱼,教师扮演水。
小鱼要在水中游动,教师要用手抓住小鱼。
进行几轮游戏后,交换角色。
(4)小兔跳圈:幼儿扮演小兔,教师扮演圈。
小兔要跳过圈,教师要阻止小兔跳圈。
进行几轮游戏后,交换角色。
(5)小猪滚球:幼儿扮演小猪,教师扮演球。
小猪要滚球,教师要抢走小猪的球。
进行几轮游戏后,交换角色。
3. 放松活动(5分钟):带领幼儿做简单的放松运动,如深呼吸、肌肉拉伸等,让幼儿缓解运动带来的紧张感。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情景性体育游戏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合作意识,评价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收集幼儿在游戏中的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对情景性体育游戏的喜爱程度。
幼儿园小班情景性体育游戏--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
幼儿园小班情景性体育游戏--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体验情景性体育游戏带来的乐趣。
2. 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和技能,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情景性体育游戏:小猫捉鱼、小鸟捉虫、小兔拔萝卜、小狗抢骨头、小猪运粮食。
2. 基本动作技能:跑、跳、投、捉、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积极参与情景性体育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2. 教学难点: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和技能,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情景性体育游戏道具(如小猫、小鸟、小兔、小狗、小猪的图片或玩具),音乐CD,绳子,圈圈等。
2. 场地:宽敞的草地或室内活动场地。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情景性体育游戏(10分钟):a. 小猫捉鱼:幼儿扮演小猫,用绳子做鱼,进行捉鱼游戏。
b. 小鸟捉虫:幼儿扮演小鸟,用圈圈代替虫子,进行捉虫游戏。
c. 小兔拔萝卜:幼儿扮演小兔,用圈圈代替萝卜,进行拔萝卜游戏。
d. 小狗抢骨头:幼儿扮演小狗,用绳子做骨头,进行抢骨头游戏。
e. 小猪运粮食:幼儿扮演小猪,用圈圈代替粮食,进行运粮食游戏。
3. 放松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如轻轻摇摆、深呼吸等,让幼儿缓解疲劳。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游戏过程,让幼儿谈谈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以及学到了哪些动作技能。
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在下次游戏中的期待。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
2. 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动作技能表现,如跑、跳、投、捉、躲等。
3. 考察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以及他们在游戏中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情景性体育游戏,增进亲子关系。
2. 结合主题活动,如“动物世界”,进行情景性体育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更深入地了解动物。
大班科学活动小眼看世界,幼儿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小眼看世界,幼儿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大班科学活动,主题为“小眼看世界”。
具体教学章节和内容如下:1. 认识眼睛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眼球的组成,如角膜、瞳孔、视网膜等,以及眼睛的基本功能,如视觉感知、聚焦等。
2. 探索视觉现象:通过实例了解反射、折射、光影等视觉现象,并学会用眼睛发现生活中的视觉趣味。
3. 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观察练习,培养幼儿细致观察事物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使幼儿了解眼睛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认识到眼睛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对视觉现象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眼睛的结构和功能,了解视觉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眼球模型、光学仪器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望远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一位视力有障碍的幼儿分享他的生活体验,让其他幼儿感受到眼睛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通过PPT展示,讲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幼儿认识眼球的各个部分及作用。
3. 观察练习:组织幼儿观察周围环境,发现生活中的视觉现象,如反射、折射等,并引导他们用语言描述。
4. 动手实践:让幼儿使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景物,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眼睛的结构:角膜、瞳孔、视网膜等。
2. 眼睛的功能:视觉感知、聚焦等。
3. 视觉现象:反射、折射、光影等。
七、作业设计1. 画一幅关于眼睛的画,要求表现眼睛的结构和功能。
2. 观察生活中的视觉现象,记录下来并与家人分享。
3. 制定一个保护眼睛的计划,如正确的读书姿势、定时休息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的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幼儿对眼睛的保护知识掌握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教育。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眼球模型的使用:为了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眼睛的结构,教案中提到了使用眼球模型。
这个模型可以帮助幼儿直观地看到眼球的各个部分,从而更好地理解眼睛的工作原理。
大班科学活动小眼看世界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小眼看世界教案教案名称:小眼看世界适用年级:大班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和探究,培养幼儿对周围环境进行感性认识和理解,探索自然现象的原理,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通过小眼看世界的活动,让幼儿了解眼睛的构造和原理,探究光线的传播规律和现象,观察和感受周围环境中的光线变化。
教学重点: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探索,了解光线传播的规律,认识眼睛的构造和原理。
教学难点:如何让幼儿正确地感受和理解光线传播的现象,提升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方式:师生共同参与,以实物和图片的形式进行展示和探究。
教学流程:一、导入老师向幼儿介绍今天的主题,通过展示眼睛的图片和实物,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了解眼睛的构造和原理1. 教师向幼儿讲解眼睛的构造和原理,让幼儿了解眼球、虹膜、瞳孔等的作用和功能。
2. 通过展示图例,让幼儿观察眼球的结构,辨认瞳孔和虹膜的颜色和形状。
三、探究光线的传播规律和现象1. 教师向幼儿介绍光线的传播规律和现象,让幼儿了解光线的直线传播和折射、反射等现象。
2. 通过展示实物和图片,让幼儿感受光线的传播和折射过程。
四、观察和感受周围环境中的光线变化1. 教师带领幼儿到室外或教室窗边,让幼儿观察和感受周围环境中的光线变化,如阳光的照射、光线与物体的反射和折射等。
2. 通过自己的手、带反光的物品等,让幼儿亲自体验光线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五、小结教师对今天学习的内容进行小结和总结,让幼儿对今天的活动有个清晰的认识和体验。
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和探究,让幼儿了解眼睛的构造和原理。
2. 让幼儿理解了光线的传播规律和现象,提高了幼儿的科学素养和认知能力。
3. 提升了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了幼儿的探究精神。
4. 增强了幼儿对自然环境的感性认识和理解,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光线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我们的视觉感知几乎全是通过光线传递到我们的眼睛中,然后由视网膜引发视觉信号传输,最终反映到我们的大脑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只眼睛看世界》活动建议方案一、活动流程框图活动一:用两只眼睛看世界和用一只眼睛看有什么不同?活动二:能用眼睛直接看到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吗?活动三:能用眼睛直接看到的实像在哪里?二、活动过程活动一:用两只眼睛看世界和用一只眼睛看有什么不同?2.1.1 活动任务: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和实验,认识两只眼睛的视差,探究眼睛是如何确定物体的位置的。
2.1.2 活动内容:1.体验双眼与单眼的视觉区别。
(1)教师播放《双眼与单眼定位》视频;(2)组织学生模仿视频中的实验,体验用一只眼睛和两只眼睛视物;两人一组,一个同学睁开两只眼睛,将笔帽套在另一同学拿着的钢笔上;再闭上一只眼睛,重复这个实验。
感受用单眼和双眼定位。
实验一:实验器材准备:两只带笔帽的笔(条件:最好是在桌子上可以立住的笔)。
对比实验:1.用两只眼睛可以轻松的确定物体的位置,两手各拿一支笔,很容易的就可以使笔尖对到一起。
闭上一只眼睛就不再容易的使笔尖对到一起了。
2.在桌子上立起一支笔(或手持一支笔),笔尖朝上,尝试闭上一只眼睛,将笔帽盖上和两只眼睛都睁开将笔帽盖上。
注意:上面两个对比实验,在进行闭上一只眼的操作时,应该在闭上一只眼睛后,再将带笔帽的笔放到合适的位置上。
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在实验前就通过两只眼睛确定好了物体位置的情况了。
2.提出探究问题(1)在体验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两只眼睛比一只眼睛更容易确定物体的位置?(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依据实验体会,提出自己对问题的解释。
学生可能提出:一只眼睛只能感觉一个方向,两只眼睛能感觉两个方向;分别由从物体发出的两束光进入眼睛,这两束光有夹角;两只眼睛从不同方向去看物体,两条射线相交能确定一个点;所以能确定位置;物体远近不同眼睛看物体的两条视线的夹角不同,较能分清远近;……(3)教师总结学生的解释,进一步提出实验探究的要求:用实验验证两眼的不同观察方向确定物体的位置。
3.指导学生实验探究:①使用多媒体资源,介绍用插针法探究不同距离物体对双眼所张的角,研究双眼定位的原理。
②教师用实验器材示范如何用大头针确定眼睛的观察方向。
③指导实验操作的步骤;④提供测量数据表格。
实验二:实验器材:白纸、木板(泡沫塑料板)、大头针、铅笔、刻度尺、量角器;实验步骤:(1)将白纸铺在水平木板上,把一根大头针钉在靠近白纸上边缘的中间A处,再把另一根大头针钉在白纸中心B处,尽可能使大头针竖直。
(如图1所示)(2)B闭上左眼,右眼视线沿纸面看大头钉A,在右眼和大头针A之间,插一枚大头针C,使C恰好挡住大头针A,这时右眼与大头针AC在一条直线上。
(如图2)(3)保持眼睛位置不变,在右眼和大头针B之间,插一枚大头针E,同样使E恰好挡住大头针B,(如图3)(4)保持眼睛位置不变,B闭上右眼,左眼视线沿纸面看大头钉A,插一枚大头针D,使左眼与大头针AD在一条直线上;插大头针F,使左眼与大头针BF在一条直线上。
(如图4)(5)用铅笔划直线连接AC、AD,BE、BF。
用量角器测量∠CAD,∠EBF,比较两角的大小。
(6)改变大头针A和B的位置,重复步骤(2)、(3)、(4)。
测量数据表格:第一次第二次物体到观察者距离物体对眼睛的张角物体到观察者距离物体对眼睛的张角AB1.学生分组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2.交流总结(1)各小组在全班汇报探究结果,展示自己的“视线图”,根据数据说明为什么两只眼睛比一只眼睛更容易确定物体的位置;(2)教师点评;(3)教师使用多媒体图片等资源做总结。
3.延伸学习教师提供学习卡片1,学习卡片2;学生阅读,了解双眼视差及它的拓展应用——测距离。
学习卡片1:双眼视差人的双眼能够利用视差来判定物体的位置和距离,如图所示,这是双眼的距离作为视差的极限。
这种视差成为双眼视差或双目视差。
双眼视差的问题,还和眼球构造以及视神经有关。
人的双眼具有判断距离的能力,这种能力叫做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包括两种不同的情况。
一种是判断观察者到物体的距离,也称为绝对距离。
另一种是判断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或者同一物体内部不同部分之间的距离,又称为相对距离。
实验表明,人判断相对距离的能力比判断绝对距离的能力要精确许多。
在我们眼球的视网膜中央聚集着大量的锥体细胞,呈黄色,叫黄斑。
黄斑中央有一小凹,叫中央窝,它具有最敏锐的视觉。
在观看一个物体时,两只眼睛要同时对准这个物体,即双眼视轴向鼻侧集中,从而使两眼的中央窝对准物体,以保证物体的映像落在中央窝视网膜感受性最高的区域,获得清晰的实像。
这种现象叫双眼视轴的辐合。
看近距离物体时,双眼的辐合角度增大,视轴趋于集中;看远距离物体时,双眼的辐合角度减小,视轴趋于分散;观察更远的物体时,视轴接近于平行。
图2表明,视轴的辐合角度?(即视差)取决于观察者的目间距a和物体P离开眼睛的距离L,即≈a/L。
显然,目间距大的人对距离知觉准确性有利。
当物体的距离非常远,接近∞时,距离在有变化,辐合角度的变化就很小了。
这时辐合机制在距离知觉中基本上就不再起作用了。
人依靠辐合所提供的信息能相当准确地判断45米范围内物体的距离。
学习卡片2:眼睛的立体视觉从昆虫到人类,几乎所有动物都有两只眼睛。
也有某些极个别的独眼动物,如身长1毫米的淡水甲壳类动物独眼龙和身长毫米常被鲸大量吞食的咸水生的桡脚类。
另外有些动物长了三只眼睛,蜘蛛眼睛则通常多达8只。
但是,两只眼睛仍是一般规律。
但有两只眼睛并不能保证一定有立体视觉,除非两眼的位置便于协同聚焦、两眼的视野在中间有一定程度的重叠,同时两眼能交换神经信号。
当然,要有深度视觉,两眼必须生在头部的多少向着同一方向的位置。
猫、狼和猫头鹰等肉食动物的眼睛就是这样。
这些动物在猎食中需要对距离做出精确的判断。
深度视觉对浣熊等采食动物也是重要的,浣熊的两只眼睛也长在头的前侧。
另外一大类动物猿和猴,由于常在树间跳来跳去或荡行,需要精确的估计距离,眼睛也长在头的前部。
草食动物,例如兔、马、鹿,两只眼睛分别生在头的两侧。
对它们来说,深度视觉没有全景视觉那么重要,因为它们特别注意避免其他动物的攻击而不是想捕捉其他动物。
一只兔无需转动头部就能看到四周,但它看见的世界一定是扁平的,没有关于距离的信息。
某些动物,尽管眼睛生在侧面,但只要两眼视野在前面有重叠,就可以有某种程度的立体视觉。
松鼠的两眼视野只有很少的重叠,而狐猿则有较大的视野重叠。
另外也有一些动物,虽然眼睛的位置适于产生立体视觉,但实际上并不能感觉深度,因为它们的视神经不能使两只眼睛中的像适当的重合起来。
除了位置以外,人眼在运动方面也和其他动物不同。
狗或马的眼睛很少运动。
其他动物,例如视觉敏锐的鸟,眼运动速度相当于或超过人眼。
海鸥还具有每只眼睛能单独运动的有利条件。
人的两只眼睛永远是一起活动的。
即使在进行相对的运动,如看近距离的物体,两眼稍稍转向鼻侧时,它们的运动也是协调一致的。
甚至把一只眼睛蒙住,它仍然继续与睁开的眼睛一起协调运动。
2.1.3 活动组织方式:小组合作学习。
2.1.4 活动评价方式: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
2.1.5 所需学习资源体验双眼视觉实验图(1).jpg 体验双眼视觉实验图(2).jpg插针法探究用双眼视差定位实验图用插针法确定“视线” .jpg例.jpg画出看物体的“视线” .jpg 比较物体对双眼张角的大小.jpg双眼视觉.jpg 用一只眼睛看物体.jpg双眼定位(1).jpg 双眼定位(2).jpg双眼定位(3).jpg 用双眼视差判定物体的位置和距离.swf 双眼与单眼定位.swf 学习卡片1——双眼视差.doc学习卡片2——眼睛的立体视觉.doc 双眼视觉的应用.doc两只眼睛的优点.doc2.1.6 所需学习时间: 1课时。
活动二:能用眼睛直接看到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吗?2.2.1 活动任务:学生通过实验,验证眼睛可以直接观察到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实像与物体分居于透镜两侧。
2.2.2 活动内容:1.分组实验引入课题:(1)教师播放视频《实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回顾在光屏上看到凸透镜所成实像的情景。
(2)学生分组实验:①凸透镜对着窗户,用白纸作光屏,观察窗外景物在白纸上成的像。
②不用光屏,直接用眼睛通过透镜观察窗外的景物。
(3)教师启发学生分组议论:与光屏上看到的像加以比较,通过透镜用眼睛直接看到的是凸透镜成的实像吗?这个像在透镜的哪一侧?(4)各小组交流自己的猜想。
可能的猜想:①眼睛直接看到的不是实像,实像成在光屏上;②看到的是实像,因为它是倒立的,③这个像和景物在透镜的同侧,因为我们是通过透镜看见它的;④应该是实像,与景物分居在透镜两侧,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学过;……2.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想法(1)教师提出任务: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眼睛直接看到的和光屏上成的像是同一个实像吗?(2)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各组的设计方案。
(3)教师指导实验探究① 归纳学生的实验设计;② 出示实验方案图片;③ 指导:在如图实验中,拿一块毛玻璃做光屏,让像的一部分成在光屏上,另一部分不在光屏上,用眼睛观察。
3.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实验器材:蜡烛,凸透镜,毛玻璃光屏。
4.交流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现象:眼睛观察到的像与毛玻璃光屏上的像,两部分像吻合得天衣无缝;证实看到的确实是实像。
看到的实像和物分居透镜两侧,实像在观察者的眼睛和透镜之间。
2.2.3 活动组织方式:教师指导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2.2.4 活动评价方式:学生自我评价。
2.2.5 所需学习资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wmv 凸透镜成的缩小实像.jpg观察放大的实像.jpg 观察缩小的实像.jpg2.2.6 所需学习时间: 1课时。
活动三:能用眼睛直接看到的实像在哪里?2.3.1 活动任务:学生分组实验,用视差法确定凸透镜所成的倒立缩小的实像的位置。
2.3.2 活动内容:1.展示图片《凸透镜成的缩小实像在哪?》,提出问题:经过前一个探究活动,我们知道了用眼睛可以直接看到倒立的实像,它的位置在透镜和我们的眼睛之间,与物体分居在透镜的两侧。
如果不用光屏接收,直接用眼睛看实像,我们能确定实像的位置吗?2.学生分组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可提示学生从以下两方面思考:①双眼定位的方法;②研究平面镜成像时学习过物与像重合的方法。
(2)学生讨论、交流。
(3)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的想法。
3.实验探究一(1)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一:两个远近不同的物体在正前方一条直线上,眼睛与两个物体不在一条直线上(有一定的夹角),用一只眼睛去看。
会看到什么情景?实验一:观察远近不同的两个物体的横向距离实验步骤:(1)将A、B两个物体(可以选择两支笔)竖直立在正前方,纵向远近不同且在一条直线上。
(2)用左眼观察远近不同的两个物体(图2)闭右眼,用左眼观察A、B两个物体的横向位置,有什么特点?保持观察位置不变,将B物体向A移动,使纵向距离减小,仍用左眼观察, AB 两个物体的横向距离有什么变化?如图2;继续移动B物体,使两个物体接触(或重合),用左眼看到的AB两个物体的位置有什么特点?(3)用右眼观察远近不同的两个物体(图3)闭左眼,用右眼观察,重复步骤(2)的操作,A、B两个物体的横向位置,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变化?实验说明:物体越细(可用牙签替代,用夹子把牙签夹住立在桌上即可)效果越明显,或者眼睛偏离AB连线的角度越大效果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