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两只眼_从欧洲人将波斯谚语转化为中国传说看文化误读_吴莉苇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郑州大学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郑州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古巴比伦发源于()。
参考答案: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2.古罗马法律()成为现代西方国家的民法和经济法的核心。
参考答案:《自然法》;《万民法》;《十二铜表法》3.《几何原本》是由()所著。
参考答案:欧几里得4.中国最早的文字是(),发掘于河南安阳。
参考答案:甲骨文5.()不但是古罗马的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而且在文学方面也颇有建树。
其名言是“I came, I saw, I conquered”,表现出凯撒勇敢、果断、强势的性格特征。
参考答案:凯撒大帝6.下列哪些建筑是古罗马的代表性建筑()。
参考答案:水渠;罗马斗兽场;万神庙7.()被称为世界四大名著之一——其它三部是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以及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参考答案:《荷马史诗》8.文明的三条标准包括()。
参考答案:有文字;有复杂的礼仪建筑,例如教堂、寺庙等等;有城市9.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是()。
参考答案:《孙子兵法》10.世界上最早的哲学著作是()。
参考答案:《道德经》第一章测试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虽然没有达到目的,但是却带回了大量西域的种植技术,为汉朝开辟通往中亚的交通要道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参考答案:对2.利玛窦是一位天主教神父,也是一位西方的学者和汉学家。
他不仅在中国宣传西方的几何学、地理学知识,以及人文主义和天主教的观点,同时还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
参考答案:对3.公元3到14世纪,欧洲各国普遍使用羊皮纸书写文件,从14世纪起羊皮纸逐渐被中国的纸张所取代,羊皮纸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参考答案:错4.希腊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方法论》手稿重写本经美国科学家研究终于在X射线下回复了原有内容。
参考答案:对5.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历史上有一条连接东西方文明古国的通道被称之为“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得名是由()提出的。
福娃改名引发的中英文化差异浅思
福娃改名引发的中英文化差异浅思◎唐文娟(湖南女子大学外语系湖南・长沙410004)摘要从2005年11月“福娃”国际译名“Friendlies”的诞生,到2006年10月国际译名更名为”Fuwa”,这个事件引起多方人士的争论,也引发不同领域,学术派别对文化、语言、国际交往等多方面的思考。
这次“福娃”更名事件其实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英文化差异的影响,具体在语言方面也得到了体现。
各种差异的存在,导致中国词汇进入英语还需依西方社会的接受程度、文化习惯而定,不宜太过“侵略性”,避免因为急于求进而缺少严谨过程的造词、用词。
关键词更名福娃语用能力中英文化差异启示一、“福娃”更名事件回顾最近看到一则消息:2005年11月发布以来曾一度受到争议的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国际译名“Friendlies”已于2006年10月正式更改,新的英文译名汉语拼音“Fuwa”正式启用。
细心的搜索,在奥运官方网站上发现,福娃宣传图片上的英文译名变成了“Fuwa”。
作为一个从事英语教学的专职教师,对此类的事件相对来说比其他人会多一点敏感。
回顾“福娃”诞生,的确许多风雨。
那么先看看为什么会在起初采用:“Friend-lies”这样的国际译名呢?返回当时的资料以及多方媒体的猜测来看,不外乎一下几点的寓意:1.该词是在“Friendly”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希望让外国友人听到这个词时都产生了“朋友,友谊”的联想,并有快乐、亲切和热情的感觉。
2.由于在体育领域有各种友谊赛(Friendly)的说法,因此也希望用这个名字让人产生对2008年奥运会的联想,再配合吉祥物的形态,寓意“福娃”热情邀请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观众来到北京参加这个友谊的盛会。
但是从后续的情况看,结果是让人遗憾的。
2005年福娃发布后,对这样的英文译名的准确性,质疑甚至反对声不绝,网络媒体充当了先锋的作用,大大小小的论坛都曾以“福娃国际译名是否恰当?”为题在网民中展开了讨论,反响盛大。
从顺应理论分析两岸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咒语翻译
从顺应理论分析两岸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咒语翻译摘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类对生命的追求不仅仅只限于衣食住行而开始寻找更丰富的精神食粮。
自影视业发展以来,国民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尤其是上世纪崛起的好莱坞大片已经逐渐在各国得到发展。
在面临外来电影以及文化的同时,字幕翻译显得愈发重要。
字幕翻译分为了字幕组以及官方翻译两个版本,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在全民皆为“翻译官”的时代,影迷常常会在不同的翻译版本中找出令人诟病的翻译语句来,这大大影响的观影质感甚至在网络上激起了网民热烈讨论。
本文旨在通过以比利时语言学家维索尔伦顺应理论为基础框架来分析两岸哈利波特电影字幕差异就《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两岸译本的差异,以便得出两岸差异的根源所在,为两岸的文化、语言交流提供理论依据,推动两岸更为融洽、包容与和谐的发展交流。
关键词:维索尔伦;顺应理论;《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字幕翻译字幕翻译通常分为字幕组以及官方翻译两个版本,在不同的翻译版本中影迷常常会找出令人诟病的翻译语句来,这大大影响的观影质感甚至在网络上激起了网民热烈讨论。
字幕翻译的要求随着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大大提高。
同时,研究两岸翻译差别原因在于中国大陆与台湾共享中华传统文化,照理说翻译上较为相似,但是在分别经历不同的政体轮替后两岸产生了不同的文化与语言习惯。
大陆在国民党之后一直处于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并且深受传统文化影响;而台湾则经历了五十年的日治时代后又被国民党接任其统治权,经历了由闽南语、客家话等地方性方言转换为日语为教学主导的地区再而又转向国语的过程。
两岸互相融合又互相排斥的文化与语言特征所产生的影响直接体现在了两岸影视翻译的差别上。
通过以维索尔伦顺应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两岸哈利波特电影字幕差异就《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两岸译本比较,我们可以较为直观地分析两岸差异的根源,为两岸的文化、语言交流提供理论依据,推动两岸更为融洽、包容的发展与交流。
通过电影《刮痧》来谈谈中美文化地差异性,中英对照
1 IntroductionThe film “Scraping Therapy” reflects the difference of value and culture views between western society and orient society. China society has been receiving impact of Confucianism for thousands years. Confucianism is known as paying regard to human relationship and ethic. Piety, courtesy and localism are most important ethic. But in Western culture which is more emphasis on individualism, independence and equality. So conflicts in culture and value are unavoidable. These conflicts have shown in the story.In Chinese culture, physical punishment is commonly used by Chinese family. They think this will help to growing up. But in western society it is absolutely forbidden. Any abusing children were viewed as illegal conduct. As to show respect to friends, Da Tong Xu punished his own son physically in front of friends. But this was misinterpreted as violence by his foreign friends. This is a misunderstanding in culture between East and West.In this film, grandpa who had living in China for many years treated his grandson with a widespread treatment in Chinese folk named “Scraping Therapy”. This is a very ancient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and is handed down from one generation to another which has thousands of years of history in China. In the United States, this is an unfounded treatment. When the child gets sick, hospital is the only correct choice. Scraping Therapy in the story led to great conflict and misunderstanding. There are many other culture and value conflicts performed in the film, such as conflict between Chinese traditionalculture and Wester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conflict of the education of their children’s daily habits and so forth.How to avoid the tragedy of the story? We must strengthen the East-West cultural exchange and learning, and only with respect to different cultures and inclusive will it be possible to avoid the culture and values of conflict.2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values based on the movieChinese and Americans possess different values about succes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movie, XU Da-tong is rewarded as the best designer of video games by the company. When he is requested to make a short speech, he mentions that he would especially extend thanks to his boss and all of his colleagues. This is a typical Chinese speech made after being successful. They attribute their success to other’s help and cooperation. It is what Chinese people usually do on that occasion. In China, relationship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people’s lives. Many Chinese people get ahead with the help of their family background and friends. Therefore, they are used to extending their gratitude to other people even though their success has little to do with some of them. They seldom say that they succeed because of their own ability and hard work. Nevertheless, Americans hold different values in this aspect. Americans are more likely to express pride in themselves and their accomplishment rather than to express pride in their group, company, family or hometown.3 Family Education Conflict3.1. Chinese Family Education ViewIn China, when children do something wrong, parents will scold and beat children as a punishment. Chinese family education is famous for strictness. There are Chinese old sayings can show the strictness, such as “to feed without teaching is the father’s fault”, “spare the rod, spoil the son”, just as the words Datong’s father said: “打是亲,骂是爱(to scold and to beat a naughty boy is due to love)”. It is also common for parents, especially parents in the rural areas, to leave their children alone at home, Chinese parents are always busy with their jobs or farming, and there is not enough time for them to take care of their children, so they have to leave their children at home. It is not surprising at all in the rural areas to find children lying on the floor with fly flying around them. Nowadays,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television, it is safer and more convenient for parents to leave children at home.3.2 American Family Education ViewIn America, parents never hit their children for their mistakes .They do not think it will do any help to scold and beat them. It will be more useful to encourage them to stand up again than to scold and beat them, which will only discourage their confidence. And most importantly, it is illegal to beat children. In America, it is also illegal to leave their children alone at home.3.3 The Reason for Their Different ViewsThe reason for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parents and American parents is that they each have different role orientation. Chinese parents consider their children as their own property. They think the children are affiliated to them. The children can only grow up under their control. Most of the Chinese parents play the role of arranging children’s fate. This kind of relationship is obviously unfair. However, American parents regard their children as free and independent individuals since their children are born. They put their children in an equal position. They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 equal communication and respect children’s ideas and needs. In the processof their children’s growth, they give them guidance and help.1 Hence, Chinese parents have rights to scold and beat the children when they do something wrong and to leave them alone at home, while it is illegal to do such things in America.3.4 Family Education Conflict Reflected in Gua ShaIn Gua Sha, Datong’s son Denis hit his friend Kunlan’s son Paul, Datong asks Denis to apologize to Paul, but Denis refuses to say sorry to Paul, then Datong hit Denis on the face in front of the public. In Chinese eye, it is perfectly justified to do so because they think they do this for children’s good, and to hit children is to love them and to make them become a useful person. Chinese parents is always educating their own children first when they deal with the quarrel or fight among children, while American parents pay attention to the truth. That’s why Datong first asked Denis to apologize to Paul without finding who is wrong or right. However, in America, parents are just the children’s keepers. They can’t go too far scolding their children, let alone beat them. That’s why Datong’s friend Kunlan is startled when he sees Datong hit Denis on the face.There is another typical plot can embody the different family education views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When Datong’s father stays at the station, and Jane is at work, Datong has to leave Denis alone at home in order to pick his father home. When Datong is on his way to the police station, he calls Jane. Here is the conversation:Jane: Datong, where are you? I called twice, and no answer.Datong: I was at the police station.Jane: What? What happened?Datong: Dad has a…Jane: Is he ok?Datong: Yes, he’s met up with an emergency.Jane: where is Denis? Is he with you?Datong: He’s home, I mean he’s sleep.Jane: You mean you left Denis at home all by himself?Datong: Oh, Jesus! You called home.Datong’s father: Datong, you are driving too fast. Isn’t it breaking the law?Datong: Dad, I left Denis alone at home. I’ve already broken the law. From the conversation, it is known that it is illegal to leave children at home.3.4.1 Different View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Dealing with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merican culture pays attention to individualism, while Chinese culture pays attention to collectivism.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by Ting-Toomey are very clear:Individualism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individual identity over group identity, individual rights over group rights and individual needs over group needs, which gives priority to individual, advocates individual benefits and individual freedom. Americans think that everyone has the freedom to doeverything he wants as long as what he does will not interrupt others’ benefit, and he will be responsible for what he does. In the contrast, collectivism attaches importance to “we” identity over the “I” identity, group rights over individual rights and in-group-oriented needs over individual want and desires. Collectivism promotes relational interdependence, in-group harmony, and in-group collaborative spirit.Not harming collective benefit is the precondition of what one does and what one says. When Chinese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of individual benefit and collective benefit, they think more of collective benefit. Sometimes, they will try their best to realize collective benefit at the expense of individual benefit. Chinese are always required to follow rules docilely and repress themselves. This kind of self-repression makes American scholars think that Chinese culture as I-less culture. Chinese culture emphasizes the full devotion to the collectivity and ignores individuality, while American culture gives a limited devotion to the collectivity.In Gua Sha, when Jane gave birth to Denis at the hospital, Datong did not accompany her at the hospital because he had a meeting at the company. This kind of choice is understandable in China, where collectivity outweighs individuality, but is unacceptable and unforgivable in American society. And this is not only the conflict between collectivism and individualism, but also the conflict i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view.3.4.2 Family Conflict Reflected in Gua ShaFamily is the most basic element and carrier in the Chinese culture. Chinese family stresses the love of family and the love of consanguinity. They think that dog doesn’t eat dog(虎毒不食子),so when the Children Welfare Bureau accuses Datong of child abuse, he thinks it incredible and ridiculous. He says to his wife Jane, “A father loves his son. That’s the way where it works. Why do I have to prove my love, make up speeches? What the hell are we doing, Jane? It’s turning upside down. Everything is turning upside down!”However, it is acceptable in America, which is a place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truth and evidence. Filial piety is also a very important virtue in Chinese family. In the movie, Datong lies to the judge that he is the one who does Gua Sha to Denis in order to protect his father who is the real one does Gua Sha to Denis. He thinks that if he tells the judge it is his father does Gua Sha to Denis, he sells his own father out, and then he will not be a filial son. However, Americans will never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filial piety in Chinese culture.3.4.3 Family Conflict Reflected in Gua ShaIn Gua Sha, Datong asks his friend as well as boss Kunlan to be his counsel in the hearing, while Kunlan is just a property right lawyer, who knows little about family law. Kunlan suggests Datong to find a professional family law lawyer, but Datong insists on asking him to be his counsel. The only reason is that Kunlan is his friend, and he trusts him. The following is the conversation between Datong and his friend Kunlan:Kunlan: …Family law is a very special land. It’s short time to ask acontinuous day of hearing so that you can get someone who is qualified. Datong: John, you know how much I love Denis! You’re best lawyer I know and my best friend. I mean who is ready to help.Kunlan: But I am just a property right lawyer, I knew little about family law. Datong: Denis is my best creation. I have a property right over him, right? They made a mistake, and all that you should do is to point it out and I can take Denis home. I’m counting on you!Take another example, in the second hearing, Kunlan tells the judge that Datong once hit Denis. Kunlan’s attestation lead the case to be taken over by the formal court, Datong is very angry and decides to quit the job, thinking that Kunlan’s behavior betrays friend. Look at the conversation between Datong and his friend as well as boss Kunlan:Datong: I won’t talk to you!Kunlan: I am so sorry. I’m trying to tell you. I couldn’t lie, they knew everything.Datong: I don’t have the time and intonation to hear you to justify your action.I just want to get my son home and get my life back.Kunlan: And that’s why more than ever you need this job!Datong: I consider you as my friend, but you sold me out. How dare you expect me to work with you again?Kunlan: I just told the truthIn China, loyalty to friends is very important, while Americans are more rational. They emphasize the truth and know exactly what they should do. In a word, Chinese friendship focuses on human feelings, American friendship focuses on truth and reason.3家庭教育冲突3.1。
西方电影对中国的“文化误读”研究——以电影Mulan为例
西方电影对中国的“文化误读”研究——以电影Mulan为例西方电影对中国的“文化误读”研究——以电影《花木兰》为例导言:中国文化深厚而复杂,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然而,在西方电影中,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表达往往存在着误读和误解。
本文将以迪士尼电影《花木兰》为例,探讨西方电影对中国文化的“误读”。
一、《花木兰》中的人物角色建构存在误读《花木兰》是根据中国古代传说改编而成的电影。
然而,在电影中出现的部分人物角色被西方影片处理成了具有西方文化特色,与中国真实文化背景存在偏差。
例如,《花木兰》中的女性角色多是西方化的,她们展现出追求个人独立、坚强自主的特点,与中国传统女性崇尚顺从、贞洁的形象相去甚远。
这种人物角色的误设不仅扭曲了中国传统的女性形象,也导致了西方观众对中国文化的误解。
二、《花木兰》中的情节叙述体现了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在电影的故事情节中,存在着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和错误呈现。
电影中描绘的军装、建筑以及战斗场景多与中国的古代文化背景不符。
中国的军装、传统建筑和军旗等与电影中呈现的西方化元素结合,给观众产生了混淆的视觉效果。
这种混淆不仅令观众对于中国文化的了解存在障碍,也错过了展示中国独特魅力的机会。
三、《花木兰》中的文化符号的误用与误解电影中使用的一些中国文化符号,往往被西方电影用于附庸风雅的秀丽景象,追求观影感官的享受,而失去了这些符号所蕴含的中国文化内涵。
例如,中国传统的水墨画被电影修改成了华丽的绘画风格,忽视了水墨画所追求的简洁、含蓄与意境表达。
这种对文化符号的误用和误解,使得中国文化在西方电影中的表达更符合西方审美观,而不是真实的中国文化。
四、西方电影对中国文化的“误读”背后的原因西方电影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并非无中生有,它背后通常有多种原因。
首先,西方文化对于中国文化了解的不足是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文化差异和信息的有限性,在处理中国文化时往往存在偏见和误解。
其次,商业利益的推动也是造成西方电影对中国文化误读的原因之一。
人大考研-国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吴莉苇副教授
爱考机构-人大考研-国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吴莉苇副教授日期:姓名:吴莉苇职称/职务:副教授邮箱:wuliwei2011@研究领域:中西文化关系史,主要关注16-18世纪中国文化西传、耶稣会士在华活动及天主教在华发展教育及培训背景:2003年7月,于南开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工作经历:2003.10~2005.9,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后研究人员;2005年9月至今,任教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海外讲学经历:2011年4~9月,分别于台湾基督教史学会、台湾大学、东华大学、中正大学、中央大学作学术演讲。
论文:吴莉苇:《介乎国体安危与华夷之辨之间——中国古代政府对待外来宗教的基本态度辨析》,《中华文史论丛》(CSSCI),2012年第3期(2012.9)。
吴莉苇:《中国人的两只眼——从欧洲人将波斯谚语转化为中国传说看文化误读问题》,《世界历史》(CSSCI),2011年第5期(2011.10)。
吴莉苇:《关于景教研究的问题意识与反思》,《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1年第5期(2011.9)。
吴莉苇:《从近期西文研究看明清天主教研究动态》,刊北京天主教与文化研究所编:《天主教研究论辑》第六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9月。
吴莉苇:《从利玛窦和艾儒略的传教策略看晚明基督宗教与儒学对话机制的缺失》,《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09年第4期(2009.7)。
吴莉苇:《明清士人对圣经年代体系的接受与理解——以李祖白〈天学传概〉为个案》,《中华文史论丛》(CSSCI),2009年第1期(总第93期,2009.3)。
吴莉苇:《欧洲近代早期的中国地图所见之欧人中国地理观》,刊《世界历史》(CSSCI),2008年第6期(2008.12)。
吴莉苇:《耶稣会士与清朝的全国地理测绘》,刊北京天主教与文化研究所编:《天主教研究论辑》第五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11月。
吴莉苇:《17世纪耶稣会士对通往中国之陆上通道的探索》,刊北京天主教与文化研究所编:《天主教研究论辑》第四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8月。
中西方目光语的差异
中西方目光语的差异中西方目光语的差异:不同的文化中眼神的传递也是不同的。
人们怎样表示感兴趣或不感兴趣,怎样表达鼓励或拒绝,表示赞美与不满,表示爱慕与厌恶都会用不同的目光来表达。
在法国,男子对自己欣赏的女性的凝视是一种公认的文化,看到一位美女一直凝视是一种欣赏的信号;对于阿拉伯人来说眼睛是个人存在的关键,他们交流时彼此目光热情地凝视着对方;在英国直接凝视对方的眼睛是一种绅士风度;在瑞典,用目光不停地上下打量对方是一种习惯;在日本,他们的眼睛看的是对方的脖子,不会眼对眼的只是对方;在中国,若有人紧盯着中国人一直看,他们会对这样的目光感到不自在,甚至不安。
1,体态语。
非言语交际中最常见的就是体态语的运用。
体态语是指人们利用姿态、动作,包括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来传达信息的非言语行为。
下面就手势、面部表情、目光语等等来分析一下这种差异性。
一、手势上的差异性。
不同的文化下,人们利用手势所表现出来的意义也是不同的。
一方面,相同的手势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含义。
美国人用拇指和食指围成一个圈,其余三个手指向上伸直,表示OK,即同意、赞成;英国人用此表示顺利、不错和许可;在日本,这一手势表示钱,阿拉伯人用其表示深恶痛绝并同时使劲咬牙。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想表达过来这一意思的时候中国人用手掌伸出,手心向下,指头朝着自己的方向来回伸缩。
而在美国人大都是手握成拳伸出,手心向上,食指朝着自己的方向来回伸缩。
这对有些中国人、日本人等一些亚洲国家来说,这一动作是对别人的一种不尊重行为。
当然这是由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的。
二、面部表情上的差异性。
面部表情是体态中最能表现出情绪的非言语行为。
西方人的表情比东方人变化多,表情丰富,常常有些夸张的表情;而在东方文化中,抑制自己感情的流露被认为是有修养的表现。
比如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认为内敛含蓄是一种谦让,喜怒哀乐常常不形于色。
汉民族在贵宾来到时,笑脸相迎才合情理,而美国的印第安人却以开怀大哭迎接客人的到来。
从“眼睛还是嘴”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眼睛还是嘴”看中西方文化差异作者:孟婕孙艺维宋丽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第16期摘要:随着世界融合、各国交流的加深,文化差异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
除了文字交流外,非文字交流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面部表情作为一种有效情感表达,也是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
本文通过分析中西方对“眼睛还是嘴”的选择的不同,研究中西方面部表情的差异,进而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关键字:眼睛嘴面部表情中西方文化差异中图分类号:E223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不同国家的文化呈现出差异性与独特性。
在跨文化交流中,这些差异将会带来不可预料的困扰与麻烦。
因此,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是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不可或缺的。
在与老外的交流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他们总是喜欢用" :-) "来表示微笑之意,而亚洲人则喜欢用" ^_^ "。
作为东方人的你,是否也觉得" ^_^ "更能表现你的微笑之意、开心之情呢?本文将从中西方对面部表情着重点的不同着手,研究面部表情的不同与中西文化差异的关系。
一、“眼睛还是嘴”1、网络表情符号的不同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在网络表情符号上,西方人总是偏向于使用" :-) "来表示微笑之意,而亚洲人却是喜欢用" ^_^ "。
西方人偏爱于用" :-) "这种“倒”着的表情符号,是因为这种“倒”着的符号主要表现的是“嘴巴”的变化。
他们可以用半括号、方括号、字母、数字、竖线等等来表现嘴巴的不同形状,从而表现他们不同的表情:微笑、大笑、吃惊、悲伤等等。
而眼睛的变化却很少,几乎没有。
而相对西方人来说,亚洲人喜欢用" ^_^ "这种“正”着的表情符号,则是因为这样“正”着的表情符号可以最大程度的表现眼睛的变化,让眼睛的表情多姿多彩。
比如,可以有大眼、小眼、戴眼镜、流泪、流汗等等的变化。
这个现象让我们察觉到,西方人在面部表情上,更注重的是嘴巴,而东方人更注重的是眼睛传达的信息。
我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季羡林)
我对东西⽅⽂化的看法(季羡林)我对东西⽅⽂化的看法季羡林⾸先,我想衷⼼感谢这次⼤会的主办⽅给我在这样⼀个重要的会议上发表⾃⼰看法的机会。
我这个望百⽼⼈,虽然不能与会聆听⼤家的⾼见,也要遥祝⼤会取得圆满的成功。
我们正处在⼀个新的“世纪末”中。
上⼀个“世纪末”,19世纪的“世纪末”,在西⽅⽂学艺术等意识形态领域中出现过许多怪异现象,甚⾄有了“世纪末病”这样的名词,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当前这⼀个“世纪末”怎样呢?我看也不例外。
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出现了政治⽅⾯天翻地覆的变化,不能不令⼈感到吃惊。
就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内,也不平静。
⽂化或⽂明的辩论或争论就很突出。
许多不同的意见,如悬河泄⽔,滔滔不绝,五光⼗⾊,纷然杂陈。
这样就形成了所谓“⽂化热”。
在这⼀股难以抗御的“⽂化热”中,我以孤陋寡闻的“野孤”之⾝,虽⽆意随喜,却实已被卷⼊其中。
在许多会议上,在许多⽂章中,我多次谈到我对⽂化,特别是东⽅⽂化与西⽅⽂化的联系,以及东⽅⽂化在未来的新世纪中所起的作⽤和所占的地位等等的看法。
这⾥,我想把这些看法简要地加以阐述。
我认为,在过去若⼲千年的⼈类历史上,民族和国家,不论⼤⼩久暂,⼏乎都在⼴义的⽂化⽅⾯做出了⾃⼰的贡献。
这些贡献⼤⼩不同,性质不同,内容不同,影响不同,深浅不同,长短不同;但其为贡献则⼀也。
⼈类的⽂化宝库是众多的民族或国家共同建造成的。
使⽤⼀个⽂绉绉的术语,就是“⽂化多元主义”。
主张世界上只有⼀个民族创造了⽂化,是法西斯分⼦的话,为我们所不能取。
⽂化有⼀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化⼀旦产⽣,⽴即向外扩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化交流”。
⽂化决不独占⼭头,进⾏割据,从⽽称王称霸,⾃以为“⽼⼦天下第⼀”,世袭珍藏,把⾃⼰孤⽴起来。
⽂化是“天下为公”的。
不管肤⾊,不择远近,传播扩散。
⼈类到了今天,之所以能随时进步,对⼤⾃然,对社会,对⾃⼰内⼼认识得越来越深⼊细致,为⾃⼰谋的福利越来越⼤,重要原因之⼀就是⽂化交流。
外国人眼睛的中国作文
说到吃的,那可真是中国的一大“魔法”。在中国之前,我以为中国菜就是炒面和宫保鸡丁,结果来了之后才发现,这简直就是一个美食的宇宙啊!每个城市、每个小镇甚至每个村子,都有自己独特的美食。我在四川被辣得眼泪鼻涕一起流,可嘴巴却停不下来,那麻辣火锅就像一场舌尖上的冒险;到了广东,又被早茶里精致得像艺术品一样的点心给征服了,虾饺里满满的虾肉,烧麦上那油亮的肉丁,每一口都像是在跟味蕾谈恋爱。而且我发现中国人吃饭可讲究了,不像我们有时候随便对付一下。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一道道菜肴,那氛围热热乎乎的,感觉吃饭不仅仅是填饱肚子,更是一种团聚和享受生活的方式。
中国的互联网也是一个神奇的存在。移动支付在中国就像空气一样普遍,我都好久没摸过现金了。买个煎饼果子,拿出手机一扫就搞定,方便得不得了。而且各种手机应用也是五花八门,有能让你在家里就享受美食送到门口的外卖软件,还有那些能让你随时随地和朋友视频聊天、分享生活点滴的社交软件。我记得我刚学会用微信的时候,简直像发现了新大陆,抢红包这个功能特别好玩,每次群里有人发红包,就像一场小小的惊喜派对。
还有那些古老的建筑和现代的高楼大厦并存的画面,简直太奇妙了。在胡同里走着,你能感受到古老中国的宁静与韵味,那斑驳的墙壁、古老的四合院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一转身,又能看到那些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玻璃幕墙反射着太阳的光芒,里面是忙碌的现代都市生活。我曾经在故宫里闲逛,看着那宏伟的宫殿建筑群,想象着古代皇帝在这里的生活,然后一出门,就被对面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和闪烁的霓虹灯拉回到现代社会,这种时空交错的感觉太有趣了。
借一双眼晴看中国
128 中国国家旅游 China National Travel特别策划 SPECIAL FEATURE东西方文明一直在互相观望、探索。
千百年来,不断有“洋行者”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其中有些人得以在漫长的历史画卷中赢得一席之地。
中国之行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而我们也借由他们的眼睛,重新审视自己的文明与生活。
借一双眼睛看中国化,19岁的阿倍仲麻吕随遣唐使船队来到长进士,入仕途,迎娶中国娇妻,熟稔中国风俗,。
他在中国生活了54年,历仕唐朝玄宗、肃备受厚遇,官至客卿。
宗感念阿倍仲麻吕作为日本遣唐使而仕唐几命他为中国使节;他亲历了唐代历史上的重中辅助郭子仪筹备军械器材,收复长安和洛著,他与李白、王维等风云人物也往来密切。
崔致远籍:韩国卒年:公元857-卒年不详盛唐气宇恢宏,但盛世的余荫犹在,个家族的重大使命来到中国,在长安、洛阳求学,后来淮南为官,28岁时身份结束,资助,开,自此囊”。
凭吊古出《仙女朝鲜半岛时准最高的一视为韩国汉伊本·白图泰籍:摩洛哥卒年:1304-1377年哥丹吉尔的一个柏柏尔人家庭,20岁左右出迷上旅行,开始了长达75000英里的旅途,的国土。
白图泰1346年(元代至正六年)土民情,先后访问过泉州、广州、杭州以及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甚至可以说是世界到港内有上百条大船,至于小船可谓多得不·白图泰眼中的刺桐古港。
他是泉州港辉煌利玛窦籍:意大利卒年:1552-1610年耶稣会的传教士,利玛窦被派往东方传教,,在澳门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的人文、地理在广东肇庆传教,后前往韶州(今广东省韶和北京,1610年在北京病逝。
常推崇中国文明,他习汉字,着儒服,以汉宣讲天主教义,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的诸种学艺,和中国四书五经等古典学问于现代数学、几何、世界地图、西洋乐等西方庆建造了中国第一座欧式建筑。
China National Travel 中国国家旅游 129SPECIAL FEATURE 特别策划中国深度DEEP OF CHINA。
高中段学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试题
卜人入州八九几市潮王学校2021年高中段招生统一文化考试语文试题一、积累·运用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
〔7分〕诗歌是文学殿堂里璀璨的明珠。
优秀的诗歌可以飞越时间是的长河和不同的国度,拔动人们的心xián〔▲〕。
她如绝美的天籁,拂去尘世的喧嚣;她似千年的佳酿,蕴藏醉人的芳香;▲,▲。
cháng〔▲〕徉其间,我们的情感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邃。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分〕〔2〕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2分〕〔3〕请仿照画横线的句子,续写一句话。
〔3分〕2.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3分〕A.的山山水水神奇瑰丽,花果山云雾缭绕、林木苍翠,苏马湾海天一色、白帆点点,真是美不胜收。
“生与社会〞作文大赛中,我多名生以别具匠心的构思和丰富鲜活的内容夺得一等奖。
C.近阶段,毒黄瓜、瘦肉精、塑化剂……种种食品平安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地出如今公众面前,令人惴惴不安。
D.他极为惊异地发现,那些鸟儿运用巧妙之技,借助呼吸之气,能随心所欲地叫出各种声音,好听极了。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三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把它们找出来,加以改正。
〔3分〕文化与修养一共存,智慧与幸福同在。
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
①一个真正的读者就要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
②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③假设没有培养起对阅读从小的兴趣,就很难从阅读中体会到快乐与幸福。
4.在以下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者作家、作品。
〔10分〕〔1〕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2〕▲,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3〕何当一共剪西窗烛,▲。
〔▲夜雨寄北〕〔4〕▲,千里一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5〕谈笑有鸿儒,▲。
〔刘禹锡陋室铭〕〔6〕先天下之忧而忧,▲。
欣宜市实验学校二零二一学年度九年级上学期学科学习质量形成追踪测控试题Ⅲ 试题
黔西北州欣宜市实验学校二零二一学年度头灶镇中学2021届九年级上学期学科学习质量形成追踪测控〔Ⅲ〕语文试题新人教版〔考试范围:九上+九下1单元、4单元前3课试卷总分值是:150分考试时间是是:15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1、古诗文名句默写。
〔10分〕〔1〕,仁者。
论语〔2〕,志在千里。
龟虽寿〔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相见欢〔4〕,春风不度关。
凉州词〔5〕,秋水一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序〔6〕纷纷暮雪下辕门,。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7〕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饮酒一诗中表达了热爱自然、旷达乐观的胸襟的诗句是,。
〔8〕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许多困境,但只要我们相信自己,锲而不舍,就一定能出现陆游在游村一诗中所描写的“,。
〞的佳境。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5分〕茫茫星空,寥廓而深suì,它以它的神奇mèi力,召唤栖.身于地球的人类,让他们满怀炽.热的情感,世世代代燃烧着奔向它的渴望,从“嫦娥奔月〞的HY到“嫦娥一号〞的升空,中国以凛然之恣,向茫茫星空迈出了坚实一步。
〔1〕根据拼音写汉字。
深suìmèi力〔2〕给加点字注音。
栖.身炽.热〔3〕画线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改为3、以下句子中,成语使用..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2分〕..错误A、漫步在古运河秀水之畔,徜徉在瘦西湖亭阁之间,你不得不赞叹设计师别具一格....的构思和匠师们精妙的技艺。
B、建立工地上,各种机械夜以继日....地轰鸣着,劳动者们决心以最优的工程向HY的九十华诞献礼。
C、推广使用HY以后,学生们摆脱了卷帙浩繁....的纸质教材、参考书,书包的重量减轻了不少。
D、读经典著作应该扎扎实实,不能浮光掠影....,否那么,所得自然不多,对进步自身文化素养没有多少帮助。
4、以下句子中,语言表述没有错误..........〔〕〔2分〕....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A、许多相声迷非常推崇周立波,因为不仅他根本功扎实,而且有一颗甘愿为底层百姓表演的热心。
临桂事业单位招聘2018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打印版】
临桂事业单位招聘2018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打印版】1: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质的丰富,如今的娱乐形式越来越缤纷多样,如电视剧、流行音乐、网络等。
它们在给人快乐、满足人的欲望方面,更加快捷方便,也有着更大的刺激性和吸引力,比诗歌有着强得多的优势,人天生是寻求快乐的动物,既然有更好的娱乐方式,可以使人迅速消除烦恼,得到快感和精神享受,那么何必还要阅读诗歌?只有一些俗世高人,他们在空暇之日或夜阑人静时,或许会悄悄打开诗集,去聆听诗人梦幻般的自言自语,分享诗人心灵的孤独。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单项选择题快捷多元的娱乐方式导致了诗歌的衰落如今只有少数俗世高人能够理解诗人心灵的孤独诗歌应与时俱进,积极寻求走出困境的方式诗歌不再是能给人带来快感和精神享受的文学样式2:本年度中国的粗钢产量为4.8亿吨,达到世界粗钢产量的36%以上,预计明年将达到5.5亿吨。
传统的炼铁技术每炼一吨铁即需消耗约300公斤焦炭。
传统炼铁技术被废除了炼焦环节的熔融炼铁法代替后,中国每年可以少炼1.65亿吨焦炭,这好比给钢铁巨人戒烟。
文中“给钢铁巨人戒烟”的意思是()。
单项选择题降低钢铁生产成本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熔炼钢铁质量改善工人工作环境3:枪弹的用途不同,弹头的颜色各异,燃烧弹弹头是什么颜色?()单项选择题红色黄色绿色黑色4:假如法庭陪审员过于专业化,他可能因强烈的专业视角而丧失一个普通人的正常视野。
法律是为普通人制定的,也需要普通人来遵守才有效力,同样,司法过程也需要普通人制度化的参与。
这段文字是针对什么问题阐述观点的?()。
单项选择题外人干预法庭审理过程法庭审理案件的程序法律怎样才会得到有效的遵守由专业人员担当法庭陪审员5:从给出的几句话中选出有语病的一句:()单项选择题作为一个外国人,她觉得上海很不错作为一个外国人,觉得上海真的不错作为一个外国人,我觉得上海真的很不错他虽然是一个外国人,但他觉得上海很不错6: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西方早期对中华文化二种截然相反的解说
西方早期对中华文化二种截然相反的解说
王才勇
【期刊名称】《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003)002
【摘要】西方对中国的了解并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观最早在18世纪.在此中国观的形成伊始,令人注目地出现了二种对中华文化截然相反的解说:其一,将中华儒家文化视为独具理性精神的人类文化;其二,将中国人视为不诚实的民族,将传统中国视为专制当道的国度.这二种解说对西方人中国观发生了经久不衰的深远影响,以致当今西方人的脑海中还多多少少地留有着这种早期解说的印痕.此外,这二种不同解说的同时并存,更是加深了西方人脑海中"中国人不可理喻"的印象.
【总页数】4页(P76-79)
【作者】王才勇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上海,20023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04
【相关文献】
1.两份截然相反的报告 [J], Lars Robert Pedersen
2.同一基因不同变异导致截然相反病症 [J],
3.同一基因不同变异导致截然相反病症 [J],
4.中国外交软与硬为什么会给人“太软”与“太硬”两种截然相反的感觉?软与
硬的边界在哪?如何拿捏? [J],
5.未来几年美国PE与PP市场趋势将截然相反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方道德教育在建筑之窗“眼”中的镜像
中西方道德教育在建筑之窗“眼”中的镜像
杨琍玲
【期刊名称】《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2(000)001
【摘要】本文从中西建筑窗式的异同和功用出发,分析了中西方在对各自文化精神的传播以及道德教育环境营造上的意图和匠心,阐释了中西方高度一致地均将窗"眼"的视觉延伸至道德教化、指点迷津的精神层面,这对于我国当前社会的"道德滑坡"现象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总页数】4页(P91-94)
【作者】杨琍玲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2-058
【相关文献】
1.中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中的人性预设之比较与启示 [J], 李建国
2.“异域之眼”中的晚清镜像——以琉球汉文笔记《北上杂记》为研讨中心 [J], 张明明
3.中国当代建筑的地域性思潮——镜像中的迭代与更新 [J], 魏筱丽
4.建筑的灵魂之窗——诠释现代建筑中窗的细部表达 [J], 刘伟;刘春燕
5.试论中西方传统道德教育中的责任观念的异同 [J], 史玉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眼睛启示录
眼睛启示录
黄小平
【期刊名称】《中学生阅读初中(中考)》
【年(卷),期】2014(000)007
【摘要】为什么人有两只眼睛而不是一只呢?这是要求我们,看人看事要一分为二,当一只眼睛看到事物的一面时,另一只眼睛要看到事物的另一面,既要看到好的一面,也要看到不足的一面,只有辩证地去看,才不会看走眼、看偏眼。
【总页数】1页(P61)
【作者】黄小平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电影声音的“启示录”--《现代启示录》声音分析 [J], 褚儒;冯苗振
2.黑暗中的眼睛——纳博科夫《眼睛》中的凝视、自我与他者 [J], 金太东
3.《生活启示录》的启示录 [J], 沙舟
4.就《蓝眼睛·黑眼睛》答客问——《蓝眼睛·黑眼睛》书后谈之二 [J], 马瑞芳
5.“山寨精神”的中国制造启示录:山寨文化的IT启示录 [J], 李好宇;杨宇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宁海2016年事业编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全社会都已经就中小学生的负担达成共识 考试的试题要把握得当 不读大学不一定没有出路 学生不应囿于书本和学校 21:生态文明是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在对人的活动意义 进行深刻反思之后提出的文化变革目标。早在 19 世纪,恩格斯在《自 然辩证法》一书中就做出了警惕自然界报复的预言,并且说:“只有 一个在其中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才能在 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正像一般生产曾经在物 种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一样。”这段文字的要义是 ( )。 单项选择题 生态问题其实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问题与社会问题紧密 相关 生态破坏的社会根源是社会生产组织并未自觉,有计划地进行生产 和分配 生态文明的建设,其实就是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要解决生态文明的建构问题,必须以《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立场作 为理论基础 2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单项选择题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供优质配件 为储备人才,某公司与某名牌大学算机系达成协议,该系每年的毕
业生可参加该公司的招聘面试 为应对国外手机生产商的挑战,国内 3 家手机生产商达成 l0 年合
作协议,共同研发高端手机 8:设语句①~④中二真二假,则下列哪项的论断是成立的?()①
乙班所有学生都学过逻辑。②乙班王强学过逻辑。③乙班有人学过逻 辑。④乙班有人没学过逻辑。
这样一来,就很难托关系走后门了 机器测量的结果直接通过计算机打印,随意性的问题能完全消除 场地驾驶考试也要包括考察学员在驾驶室中的操作是否规范 19:苏州建城有 2500 年之久,它已经________。无怪乎七年前初
次________的时候它是那样疲劳,那样忧伤,那样强颜欢笑。失修的 名胜与失修的城市,以及市民失修的心灵似乎都在________苏州自身 的存在。苏州,还是苏州吗?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 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从欧洲人将波斯谚语转化为中国传说看文化误读
吴莉苇
内容提要
一则产生于中世纪波斯地区的称赞中国人灵巧能干的谚语在西亚 、 中亚地
区流传了几百年, 尔后又传入欧洲。 在这则谚语流传的过程中, 谚语的表述和含义都在逐 渐改变, 及至被近代早期欧洲人视为一则来自中国并代表了中国人傲慢自大习气的谚语 , 这种观念又通过欧美文学而影响了现代中国人对自己的认知 。 本文试图通过追踪这则谚 “中国观” 语的由来和流变过程以及其对各类人的 的影响, 展现这个尚未被人深思的典型文 化误读事例, 借此讨论文化误读和文化对话的意义以及彼此间的关系 。 关键词 中西文化交流 文化误读 近代早期
: 《中国哲学对于欧洲的影响 》 , : 《日本中国学史 》 转引自朱谦之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 第 300 页; 严绍璗 亦引此句话,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 195 —197 页。
①
中国人的两只眼
59
它让我们感觉如此陌生。假如是因为一句中国人未曾说过的话而被冠以傲慢之罪, 则难免感觉 色, 冤枉。为了洗刷可能招致的莫须有指责, 我们需要辨明这种以眼睛借喻民族优劣的说法出自何方, 以及若与中国人无关则为何会被归为中国人的发明 。 中国传统中也会以有眼无眼、 眼之明亮昏昧等喻象比喻个体的贤愚, 但似乎找பைடு நூலகம்到以眼睛数量比 喻一个民族之贤愚的典故。而且, 将世界人群分为中国人、 欧洲人、 其他人三部分, 这也不是朝贡体系时 “天下” “绝域” 代中国人世界观的体现。古代中国人的世界观念是 与 的合成, 华夏同周边的属国和蛮夷 “天下” 。除此之外, “绝域” 。所以尽管 18 世 一切与中国没有固定政治关系的地域都称 戎狄共同构成 纪的中国知识界已知晓欧罗巴, 也不可能为了它构筑一个三分体系。此外, 可能构成狄德罗中国知识 来源的那些传教士的报告中, 提到中国人自以为居处世界中心而视其他人为野蛮人的并不鲜见, 却找 《环球航行记》 ( A Voy不到与狄德罗上述言辞相似的话语。18 世纪中叶报道中国反面形象的典型之作 age Round the World, In the Years 1740 - 1744) — — —英国海军准将安森( Baron George Anson) 环球旅程的 — —中也没有这样的话。另外, 记录— 明末福建士人苏及宇的一篇文章提供证据, 表明这个典故对中国 《邪毒实据》 , 人而言是外来事物。苏及宇于 1638 年撰写反天主教文章 引了欧洲天主教传教士的一段 , “夷辈喜而相告曰 : ‘我西士有四眼, 日本人有三眼( 两到日本开教被其两杀, 故云) , 中国人有两眼, 话
①引文中的最后一段话 , ” 似乎表明狄德罗从哪里得知, 中国人自称是世界 界其余的人都是盲者了。
上唯一有两只眼的民族, 即最聪慧明智的民族, 欧洲人等而下之, 其余民族则无异于蛮人。 不难感觉 出这种话语所传达出的中国人自认优越的信息 。 虽说狄德罗撰写这段话时正处在对中国充满美好 想象的阶段, 其时他将中国的世俗道德作为破除欧洲天主教会权威的一件得力工具 , 因此他对这句 话加以善意的解释。然而这种口气在一个对中国持不同态度的人 ( 比如 20 年后的狄德罗本人 ) 听 来, 很容易以此证明中国人狂傲自大。 中国人古已有之的文化和政治优越感并不新鲜, 指责古代中 狄德罗所用典故的表达方式明显不具备中国特 国人对外国人骄傲不屑也不算冤枉。 但新鲜的是,
①。这种说法与前述狄德罗引述的典故相比, ” 吕宋人无一眼’ 既似曾相识, 又有明显变化。相同之处在
于, 都用眼睛的数量比喻智愚贤佞之高下。变化之处则是, 判定贤愚的标准在狄德罗那里是道德科学, 在传教士这里是对天主教的态度。相应的, 在狄德罗心目中, 中国人眼睛最多; 而在传教士看来, 欧洲人 中国人眼睛较少。尽管有此不同, 仍可看出 17 世纪中期来华传教士与 18 世纪狄德罗所依据 眼睛最多, “眼睛” 的仿佛是同一个故事原型, 只是依据不同的价值标准对各民族的 数量做了调整。苏及宇的引述 “眼睛” 已清楚表明这种说法并非出自中国, 而苏及宇对 喻象的理解也呈现与欧洲人观念的重大差异, 同样说明这则典故并非中国产物。他之所以引这则故事, 乃因他认为, 万历年间中国官府和正派儒士 但如今传教士复来, 国人却不能详察其奸、 无有忧患意识, 简直 察觉天主教传教士之奸宄形状而驱逐之, “眼睛” 不配称有两只眼, 连日本人都不如, 因为日本人曾两度反天主教。可见, 苏及宇对 在传教士提供 “眼睛” 的典故中的含义并无共鸣, 他并无以眼睛数量比喻不同地区居民之品质的意识。相反, 他对 喻 — —中国人若不为捍卫华夏正统尽心竭力, 意的理解是纯中国式的— 就是人心沦丧、 有眼无珠。 “中国人有两只眼 ” 鉴于此, 可以断定, 具有文化比较意义的 的典故并非来自中国。 那么它来自 哪个更接近原型? 狄德罗和 16 世纪中期 欧洲本土吗? 17 世纪来华传教士的说法与狄德罗的说法 , 的来华传教士显然都不是这则典故的创始人 , 因为英国在此之前已经流传着与狄德罗类似的说法。 17 世纪上半叶的著名英国作家伯顿 ( Robert Burton ) 于 1621 年写了一部畅销书《忧郁症的解剖 》 ( Anatomy of Melancholy) , 假托小德谟克拉特( Democritus Junior ) 之名撰写, 因此导论命名为“德谟克 。在 1624 年第 2 版的导论中, : “中国人说, 拉特致读者” 伯顿讲了如下典故 我们欧洲人有一只眼, 他
一、欧洲流行说法
18 世纪鼎鼎大名的启蒙学者狄德罗 ( Denis Diderot ) 在 1753 年 11 月出版的《百科全书 》 第3 卷 “中国” : “我们是大诗人、 条目中, 称赞中国人的道德时如是说 大哲学家、 大辩士、 大建筑家、 大天文 家、 大地理学者, 胜过这善良的人民, 但是他们比我们更懂得善意与道德的科学 。 如果有一天发现这 那么他们将可以确定地说, 他们有两只眼, 我们只有一只眼, 而全世 种科学是居一切科学的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