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太34井区块葡萄花油层精细构造研究

合集下载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油源断层新探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油源断层新探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油源断层新探王有功;严萌;郎岳;付广;李鑫【摘要】从断层活动引起断层两盘地层变形特征分析断层在松辽盆地三肇凹陷上白垩统葡萄花油层油气成藏关键时刻(构造反转期)的活动特征,重新厘定油源断层.基于前人对三肇凹陷断层系统划分及活动规律研究结果,对上白垩统嫩江组二段、三段沉积时期及反转期构造变形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断层断至T06地震反射层(嫩江组三段底界面)不能作为断层是否在构造反转期发生活动的判断依据.而反转期构造变形使伸展期地层受断层影响形成断层扩展反转褶皱变形,表现为反转期前后断层上下两盘地层变形存在明显差异,据此可确定反转期断层是否发生活动,进一步可厘定葡萄花油层的油源断层.根据油源断层是否断穿伸展期地层进一步划分为隐伏型和穿透型两种油源断层,这两种油源断层对研究区葡萄花油层油气平面分布的控制作用与以往研究结果相比更加明显.【期刊名称】《石油勘探与开发》【年(卷),期】2015(042)006【总页数】7页(P734-740)【关键词】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油源断层;构造反转【作者】王有功;严萌;郎岳;付广;李鑫【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非常规油气成藏与开发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油气成藏与保存"科技创新团队;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油气成藏与保存"科技创新团队;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油气成藏与保存"科技创新团队;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非常规油气成藏与开发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油气成藏与保存"科技创新团队;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油气成藏与保存"科技创新团队【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1三肇凹陷是目前松辽盆地北部油气勘探的重点地区,该区从下至上发育下白垩统火石岭组、沙河子组、营城组、登娄库组、泉头组,上白垩统青山口组、姚家组、嫩江组、四方台组、明水组,以及古近系、新近系(见图1、图2)。

大庆油田地层油层

大庆油田地层油层

第四系含淡水,所以电阻基 值比较高,底部为一砂砾层, 电阻呈高峰状,常伴用第二比 例曲线。第四系沉积前虽有剥 蚀现象,与下部地层是一个不 整合接触,但构造形态已经形 成,所以厚度不受构造影响, 一般为40-60米。
底界定在由上而下最高的电 阻尖峰处,对应的自然电位曲 线负异常较大。
2.明水组
1)明二段
讨论内容:
一.大庆长垣基本概况 二.油田构造特征 三.地层、油层划分 四.地层、油层分层基本步骤 五.分层标志描述 六.小结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 样的复杂问题。其中对地层和油层的认识, 既是复杂也是最关键的环节。
对具有多层、碎屑岩沉积油层的研究, 一般要从油层对比入手,以科学的方式来 描述地层和油层的各种形态特征,正确理 解地层和油层的变化趋势。
明二底界定在由上而下第 二个正旋回结束时出现的第一 个电阻高峰上,且与自然电位 的较大负异常相对应。
2)明一段
岩性由灰绿色块状泥岩、泥 页岩、粉砂岩、砂岩、砂砾岩 组成两个正旋回。黑色泥页中 含有零星介形虫,灰绿色泥岩 当中含小型螺蚌化石,受剥蚀 影响,构造中部厚度为零,东 西两翼厚度在0-120米左右。
电阻曲线起伏较小, 自然电位平直。
底界定在萨零组上砂岩 结束处的最低点。
②萨零组
萨零组共分8个小层,厚 度在30~40米之间。上砂岩 3个小层,下砂岩5个小层。
灰白色粉砂岩、细砂岩、 泥岩、泥岩间互沉积的含油 砂岩,生物化石丰富,有大量的介形虫、叶肢介,层理
发育。
上部曲线呈锯齿状,下部 曲线起伏较大,萨零组下砂岩 似火焰状高峰,自然电位曲线 有负异常。
峰可作为局部对比的标志。
底界定在由上而下最后一 个正旋回,钙质形成的电阻 高尖下,泥岩低值处,对应 在自然电位曲线上是一明显 基值,基值上下有负异常出

大型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以松辽盆地北部葡萄花油层为例

大型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以松辽盆地北部葡萄花油层为例

f. a huIsi t o el y C i s ae yo Sine,L nhu70 0 , hn; 2 eerhI tu 1 Lm o tu n t e fG o g , hn e o e Acdm c cs azo 3 0 0 C i f e a .R sa n i t o c s t ef
维普资讯
第1 卷 第2 9 期
2 0 年 6月 07
岩 性

气 藏
Vo .9 No2 11 .
LT I HOL OGI S RVOI C RE E RS
Jn 2 0 u . 07
文章编 号 :6 3 8 2 (0 7 0 — 0 8 0 17 — 9 6 2 0 ) 2 0 2 — 7
摘 要 : 于岩 心观 察 、 震 、 井 、 井 以及 分析 化验 资料 , 基 地 测 录 开展 松 辽 盆地 北部 葡萄花 油层 高分辨 率层序 地层 学研 究 , 在此 基础 上论 述 葡萄花 油层 的 区域 沉积相 展布 及微 相 类型和 特征 。 出葡萄花 提 油层属 于浅水 湖泊 三 角洲沉积 ,沉积 主体 以三 角洲 前缘相 带 为主 ,与 经典 三 角洲 前缘 相 带模 式 不
同, 要表 现在 : 主 ①前缘 相 带延 伸较 宽 , 直接 覆盖 整 个 湖盆 , 并表 现 为频 繁 暴露 水 面的特 征 , 湖 、 深 半 深湖相 对 不发 育 ; ②分 流 河道 遭 受 不 同程 度 的席 状 砂化 , 次 划分 为弱 席状 化 、 依 中等席 状化 、 强席状
化 等 3种 类型 ; ③浅水 湖 泊三 角洲沉 积模 式 不具备 G let 型三 角洲 顶积 层 、 i r典 b 前积层 和底 积层 的 三 元沉 积模 式 。建 立 了浅水湖 泊三 角 洲前 缘 相 带在 I 、 S H T不 同体 系域 的平 面分 布模 式 , 别 5T T T、 S 分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评价松辽盆地北部葡萄花油田储层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评价松辽盆地北部葡萄花油田储层
中 图 分 类 号 :E122 T 2. 文献标识码 : A
随 着 油气 田勘探 开 发 的不 断深 入 . 层 综合 评 储
1 油 田 概 况
葡 萄 花油 田构造 上 为一 个 隆起 幅度 高 、 造 面 构 积 大 、 角平 缓 的穹 隆 状 背 斜 , 大 庆 长垣 二级 构 倾 是 造 带南 部最 大 的一个构 造 。葡 萄花 油 田的葡 萄花 油 层 位 于松 辽 盆 地下 白垩 统姚 家 组 姚 一 段 [-]油层 22, 01
第 一 作 者 简 介 : 亚婧 ,9 6年 生 , , 国地 质 大 学 ( 京 ) 读 硕 士 研 究生 , 要 从 事 层 序 地层 学 和 储 层 评价 研 究 T 作 。地 址 :1 0 8 ) 王 18 女 中 北 在 主 (0 0 3 北
京 市海 淀 区学 院 路 2 9号 中 国地 质 大学 ( 京 ) 源 学 院 硕 士 2 0 北 能 0 9级 。E malw n yj g 9 6 9 5 6 . m — i: agai 180 2 @1 3e n o 通 讯 作 者 : 少斌 ,9 2年 生 , , 士 后 , 授 , 士生 导 师 , 事 层 序 地 层 、 层 预 测 与 评 价 、 藏 描 述 等研 究 。E malgob 8 2 m m 郭 16 男 博 教 博 从 储 油 — i us5 @16 :
在 的 主要 问题 是 评 价 过 程 中 的权 重 或 分 类 标 准 主 要是 人为 划定 的 . 主观 因素 的影响 比较 大 因此 , 笔 者利 用灰 色系 统理 论方 法 [ 1 定储 层 评价 过程 中 19 8确 - 的权 系数 , 而 以 葡 萄 花 油 田葡 萄花 油层 为 例 , 进 对
于储 层 微 观特 征 的评 价 , 要 采用 孑 隙类 型 和孔 隙 主 L

注水井分层测试合格率影响因素分析及治理对策

注水井分层测试合格率影响因素分析及治理对策

0引言注水井测试过程中检测注水合格率以及分层注水量是较为重要的环节,因此,对于注水井分层测试合格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提升测试合格率的有效对策意义重大[1]。

当前我国学术界以及石油领域也逐渐加大了对于注水井分层测试合格率相关问题的研究力度,并形成了较多研究成果,本文亦对此进行相关分析,具体如下:1油田注水井分层测试情况分析葡萄花油田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大庆长垣二级构造带南部的三级构造—葡萄花构造上,葡萄花构造总体上是一个近南北向的被多条北西向断层所分割了的背斜构造。

葡萄花油层顶面断层十分发育,解释断距5~50m、延伸长度2~8km 的断层427条,延展方向主要为北北西向及近东西向,其中17条大断层将葡萄花油层分割成为相对独立的18个断块,北部7个,南部11个。

地质情况较为复杂,在注水开发时间不断延长下,其注水压力也逐渐升高,葡萄花油田为实现油田长期稳产,同时提升采收率,实施了分层注水,但注水井分层测试实际开展过程中,存在较多因素影响着注水井分成测试合格率。

2注水井分层测试合格率的影响因素图1~4是测试中的部分井,分别用井1、井2、井3表示,从图3井3第一次测试复查图中可以发现,井底存在漏失现象,不过在第二次复查中却没有发现这一现象,这说明水质已仪器精度是影响测试合格率的主要因素之一,从图2中可以看出其存在台阶现象,因此,测试点的选择也较为关键,所测数据如表1所示。

通过实际分析,发现注水井分层测试合格率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测试及动态监测影响。

如果水井测试时间过长,测试后出现注水量下降问题,对测试合格率产生影响的同时,还会对注水合格率产生不良影响。

通常情况下,注水井测试时间应保持在1至3天,一旦测试时间超过这一范围,会对注水合格率产生较大影响,因此,为保证注水合格率,应缩短测试时间、提升测试成功率[4]。

此外,一些水井每年均需要进行同位素吸水剖面测试,实际测试环节仪器起下时,水嘴上会带有相应的油泥杂质,使得水嘴孔径变小,减少了注水量,从而影响到了注水合格率。

松辽盆地北部宋芳屯油田芳231区块葡萄花油层沉积特征研究

松辽盆地北部宋芳屯油田芳231区块葡萄花油层沉积特征研究
线 为箱状 ( 化箱 型 ) 钟 状 ( 化 钟 形 ) 其 底 部一 齿 、 齿 ; 般单层 砂厚 一般 较大 ( 1 。 图 )
位 于河 口砂坝 前方 较远部 位 , 又称 为末 端砂 坝 。 以薄层 的粉 砂岩 、 泥质 粉 砂 岩 为主 , 可见 泥 岩 、 粉砂 质 泥岩 夹层 , 呈深灰 色 、 色 、 绿色 、 黑灰 灰 亦呈 向上变 粗 的反韵 律 , 测井 曲线 呈 纺锤 、 斗状 , 旋 回性 较 漏 但
水 下分 支 河 道 为 陆上 分 支 河 道 的水 下延 伸 部
分 , 称 为水 下分 流河 床 。在 向海 延伸 过程 中 , 道 也 河 加宽 , 度减 小 , 叉 增 多 , 速减 缓 , 积 速度 增 深 分 流 堆 大 。厚层 、 中层 粉 一细 砂 岩 与 泥 岩 、 砂 质 泥岩 组 粉 合, 与下伏 岩层 突 变 接 触 为 主 , 少数 渐 变 接 触 , 以冲 刷 面与早 期沉 积接 触 ; 岩一 般为 灰 色 , 砂 含油 后变 为
收稿 日期 :0 6— 4— 9 20 0 2
其 中葡萄花油层相当于姚一段。本文 中主要研究芳 2 1区块 的姚一段 沉 积特征 。 3
2 沉 积体 系类 型及 其特征
第一作者简介 : 李军辉 , 18 年生, 男, 1 9 黑龙江大庆人 , 大庆石油 学院 0 4级在 读硕 士研 究生 ,
矿物学、 矿床学、 岩石学专业, 主要从 事 沉积学、 层序地层学、 构造地质学的研
究工 作 。 -
维普资讯
上海地质

8・
S an h iGe l g h g a o o y
第 11 0 期
棕色 , 岩为灰 色 、 色 、 泥 绿 深灰 色 、 灰色 、 绿色 , 黑 灰 垂 向上粒度 变化不 大或 粒 度 向上 变 细正 旋 回 , 井 曲 测

断裂密集带在上生下储油运聚成藏中的控制作用——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为例

断裂密集带在上生下储油运聚成藏中的控制作用——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为例

断裂密集带在上生下储油运聚成藏中的控制作用——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为例杨殿军;付广;张艳梅【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1(11)12【摘要】In order to study the controlling of fault condensed belts in accum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oil in Putaohua oil layer in Sanzhao depression, development and constitution of fault condensed belts is researched by use of seismic interpretation.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T11 faults in Putaohua oil layer of Sanzhao depression. The faults can be divided into 4 types: faults forming in faulted period and faulting in depression period , faults forming in faulted period and faulting in depression period and inversion period, faults forming in depression period and fault forming in depression period and faulting in inversion period. There are 29 fault condensed belts in the plane. They distributed mainly in the north and centre of Sanzhao depression and in NNW, near SN and NNE direction. By study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fault condensed belts and Putaohua oil layer, it is concluded that fault condensed belts is closely related to oil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and its controlling effects in oil accum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are in 3 aspects: ① The boundary faults of fault condensed belts are oil migration pathways, and oil distributed near the fault condensed belts in a large area;② Oil more enriched in intersection of fault condensed belts; ③ Cross fault structure in fault condensed belts is favorable for oil accumulation.%为了研究断裂密集带在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油成藏与分布中的作用,利用地震解释结果对断裂密集带发育及构成进行了研究.得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发育大量T11断裂.它们主要由断陷期形成坳陷期活动、断陷期形成坳陷期和反转期活动、坳陷期形成和坳陷期形成反转期活动的4类断裂构成.平面上呈29个密集带分布,主要分布在三肇凹陷北部和中部,为北北西、近南北和北北东向展布.由断裂密集带与葡萄花油层油藏之问关系研究得到,断裂密集带与油运聚成藏关系密切.对成藏与分布具有3个方面的控制作用:①断裂密集带边界断裂对油运移的输导,使油大面积分布在断裂密集带及其附近;②断裂密集带交叉处油更富集;③断裂密集带内的交叉构造有利油聚集成藏.【总页数】6页(P2792-2797)【作者】杨殿军;付广;张艳梅【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大庆,163318;东北石油大学,大庆,163318;东北石油大学,大庆,1633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1【相关文献】1.断裂对凹陷区上生下储油运聚成藏的控制作用——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为例 [J], 马晓红2.断裂密集带对油气运聚成藏的控制——以松辽盆地杏北扶余油层为例 [J], 刘峻桥;张桐;吕延防;张梦迪;孙同文;姜贵璞;薛盼3.断裂密集带在油运聚成藏中的作用——以三肇凹陷和尚2井区块扶杨油层为例[J], 周广军4.断裂密集带在油运聚成藏中的作用——以三肇凹陷和尚2井区块扶杨油层为例[J], 周广军;5.断裂密集带在上生下储油运聚成藏中的作用——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为例 [J], 付广;王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孙雨;马世忠;姜洪福;刘云燕;丛林;刘宗堡【期刊名称】《地质学报》【年(卷),期】2010(084)010【摘要】利用22口井的岩芯资料和近4000口井的录井、测井及生产动态资料,系统分析了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研究揭示该三角洲体系骨架砂体为大量、密集(平均分布密度1.02支/km)、窄的(多为200~300 m)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砂体连续且水下延伸较远,直至消失变成薄的席状砂,河口坝砂体不发育且呈明显的河控性(位于水下分流河道两侧及前方,呈顺源窄带状).在深入认识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的沉积背景、沉积特征及沉积相类型等基础上,建立了葡萄花油层的沉积模式--河控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又进一步建立了6种亚相区沉积模式,即:河控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外前缘区"浪控席状砂"模式、河控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内-外前缘过渡区"水下分流河道末端河控席状砂"模式、河控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内前缘区"河控河口坝"模式、河控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内前缘区"河控带状体"模式、河控浅水三角洲前缘-分流平原过渡区"近岸"模式和河控浅水三角洲分流平原亚相"河控带状体"模式.这为本区储层空间分布模式建立、骨架成因单砂体识别及油田进一步挖潜与调整提供了坚实的地质依据.【总页数】8页(P1502-1509)【作者】孙雨;马世忠;姜洪福;刘云燕;丛林;刘宗堡【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八采油厂,黑龙江大庆,163514;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八采油厂,黑龙江大庆,163514;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浅水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沉积特征--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Ⅱ-Ⅰ组为例 [J], 邓庆杰;胡明毅;胡忠贵;吴玉坤2.大型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以松辽盆地北部葡萄花油层为例 [J], 王建功;王天琦;卫平生;梁苏娟;韩小强3.浅水湖盆河控三角洲前缘砂体分布特征与沉积模式探讨——以松辽盆地北部永乐地区葡萄花油层为例 [J], 孙雨;赵丹;于利民;王继平;闫百泉;马世忠4.大型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形成条件和沉积模式: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扶余油层为例 [J], 朱筱敏;刘相男;刘媛;方庆;李洋;刘云燕;王瑞;宋静;刘诗奇;曹海涛5.松辽盆地北部三肇凹陷扶余致密油层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演化 [J], 卜春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龙南鼻状构造葡萄花油层油气富集条件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龙南鼻状构造葡萄花油层油气富集条件

2 龙 南 鼻 状 构 造 葡 萄 花 油 层 油 气 富 集 条 件 分 析
影响 油气富集 、 成藏 的 因素 很多 , 合剖析 认 综 为油源条 件 、 有利 相带 、 储层 特征 、 盖层 条件 以及 构
造 特征等方 面对 龙南鼻状 构造葡 萄花油层油气富集
并最 终成藏起 着决定性作用 。

地 古龙 凹陷龙 南鼻状构造 葡 萄花 油层 的油 气富集条 件 , 究表 明龙 南鼻状构 造葡 萄花 油层能够 形成 构 研 造一 岩性 油藏 , 并且 古 4 3 6 一古 3 8区块 可以作为 古龙 地 区勘探 开发 的有利 目标。
关键词 : 古龙 凹陷; 南鼻状 构造 ; 萄花 油层 ; 龙 葡 油气富集条件 中图分 类号 : 6 8 1 0 2 5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 编号 :O 6 7 8 (0 0 O 一 O 1一O P 1.3 . 3 ) ( A 1 O — 9 1 2 1 ) 1 17 3 古龙 凹陷是松 辽盆地 中部 含油组合重 要的生 油
2 1 油 源 条 件 . 葡 萄 花 油 层 主 要 发 育 在 上 白 垩 统 姚 家 组 一 段 地 层 中 。大 庆 长 垣 及 其 西 部 地 区 葡 萄 花 油 层 油 气 主 要
来 自下伏上 白垩 统青 山 口组 的烃源岩 , 通道 主要 是
由 T: 上 断 穿 的 断 层 。 龙 凹 陷 内 青 山 口组 烃 源 岩 向 古
进一步对 四级层序划 分出三种 体系域 。遵 循这 一层 序地层 格架 以测 井曲线 所反 映 的沉 积层序 、 回特 旋
占龙 凹陷位 于松 辽盆 地 中央坳 陷 区 , 长期 继 为
收稿 日期 : 0 9 0 — 1 29— 8 4

葡萄花油田泥质粉砂岩储层的特征

葡萄花油田泥质粉砂岩储层的特征

葡萄花油 田泥质粉砂岩储层 的特征
刘 吉余 ,王 向荣 ,王 长 生。
(1 .大庆 石 油 学 院 地 球 科 学 学 院 , 龙 江 大 庆 1 3 1 ; 2 中 国地 质 大 学 地 质 系 , 京 10 8 } 3 黑 6 3 8 . 北 0 0 3 .大 庆 油 田有
限责任公司 第七 采油厂, 黑龙江 大庆 1 3 1 6 5 7)
研 究泥 质粉 砂岩储 层 的地 质特 征 , 利用 断续 砂体 问发 育 的 泥质 粉 砂 岩储 层 为连 接 纽 带来 改善 砂 体 问 的连
通状 况 , 可为 完善 单砂 体 注采关 系 , 掘剩余 油 打下 良好 的基 础. 挖
1 岩 性 和 物 性 特 征
1 1 岩 性特 点 .
根 据葡 17 1 岩石样 品扫描 电镜分 析结果 , 比不 同岩性 和 不 同含 油 产 状样 品 的全 貌 特征 和 局 9 —6 井 对
部 放大结 果 , 观察 和对 比泥质 粉砂 岩与其 它岩 性 的颗 粒 排列 特 征 和孔 隙发 育 特 征.油斑 泥 质 粉砂 岩 与 富
含 油粉砂 岩对 比, 貌上 , 全 油斑 泥质 粉砂 岩 只是 颗粒 相对 较细 ; 局部 放大 的扫 描 电镜结 果 表明 , 两种 岩性 均
维普资讯



油 ’ 学



第3 O卷
Vo .3 1 O
第 1期
No 1 .
2 0 年 2月 06
Fe . 2 0 b 06
J OUR NAL OF DAQI G E ROl UM NS T N P T E I TI UT E
其质量分数分别为 2. 和 2. . 40 52

退积型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

退积型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

Advances in Geosciences 地球科学前沿, 2023, 13(8), 849-857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ag https:///10.12677/ag.2023.138081退积型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以松辽盆地北部齐家–古龙凹陷葡萄花油层为例代开宇,严 菲,孙逸杰,崔饶溪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收稿日期:2023年7月5日;录用日期:2023年8月10日;发布日期:2023年8月22日摘 要齐家–古龙凹陷葡萄花油层发育典型退积型浅水三角洲前缘沉积砂体,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然而因为储层的厚度薄,发生变化快,使得后期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难度增大。

因此,本文对葡萄花油层沉积特征研究,明确退积型浅水三角洲沉积充填演化规律,研究地区主要发育浅水三角洲–湖泊相的沉积相类型,其中,以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并且进一步可划分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席状砂微相,河口坝以及支流间湾微相。

在葡萄花油层的沉积时期,物源的分布在浅水三角洲前缘亚相的外前缘区较远的区域,较少的沉积物被搬运到外前缘区,受到河流作用的影响比较小,以湖泊作用为主,席状砂分布规律与“浪控型”的发育相同,形成“水下分流河道末端席状砂”模式,研究成果为后续寻找隐藏性的岩性油气藏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关键词松辽盆地,葡萄花油层,退积型浅水三角洲,沉积控制因素A Study on the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and Main Control Factors of the Front of the Retreating Shallow-Water Delta—A Case from the Putaohua Oil Layer in the Qijia-Gulong Depression, Northern Songliao BasinKaiyu Dai, Fei Yan, Yijie Sun, Raoxi CuiSchool of Earth Sciences, Yangtze University, Wuhan Hubei代开宇 等Received: Jul. 5th , 2023; accepted: Aug. 10th , 2023; published: Aug. 22nd , 2023AbstractThe Putaohua oil layer in Qijia Gulong Depression has developed typical retreating shallow-water delta front sedimentary sand bodies, which have great resource potential. However, due to the thin thickness of the reservoir and rapid changes,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ithological oil and gas reservoirs in the later stage is more difficult. Therefore,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sedi-mentary of the Putaohua oil layer and clarifies the sedimentary filling and evolution rules of the retreating shallow-water delta. The study area mainly develops sedimentary facies types of shal-low-water delta lake facies, among which the shallow-water delta front subfacies are the main ones, and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namely typical underwater distributary channel, sheet sand, mouth bar, and tributary bay microfacies. During the sedimentation period of the Pu-taohua oil layer, the distribution of sediment sources was in a relatively distant area of the outer front area of the shallow-water delta front subfacies. Less sediment was transported to the outer front area and was less affected by river action, mainly lake action.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sheet sand wa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wave controlled” type, forming an “underwater distribu-tary channel end sheet sand” pattern, 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an important geological basis for the subsequent search for hidden lithological oil and gas reservoirs. KeywordsSongliao Basin, Putaohua Oil Layer, Retreating Shallow-Water Delta, Sedimentary Control FactorsCopyright © 2023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licenses/by/4.0/1. 引言近几年中岩性油气藏在油气勘探方向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而浅水三角洲沉积类型的发现,不仅丰富了陆相湖盆沉积体系的研究内容,更是开拓了岩性油气藏开采的新领域[1]。

松辽盆地北部英台—大安地区葡萄花油层油气分布规律

松辽盆地北部英台—大安地区葡萄花油层油气分布规律

通过对英台地区构造发育史研究可知:长期继承
性 发育是 古龙 凹陷构 造 发育 的基本 特征 ;在嫩 二段 沉
积前 ,英台地区呈西高东低的构造格局 ,并一直保持 到第三系沉积前。嫩江组末期 ,随着全盆地大规模的
收稿 日期:20 - - 05 1 2 07
的条带状。从西到东可 以明显地划分 出4个构造带 ,
3 O

暑 茎
O 4 ~ 4 8 ~ 8 1 l ~ 1 l~ 1 l — 2 ~ 2 2 6 6 9 0 2
2 沉积特征
英台地区大部分时期处于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环
境 ,发 育 的水下分 流河 道 、河 口坝 、远砂 坝 、席状砂
篓0 2
l O O
孔 隙度 / %
蒙古族 自治县境 内,区域构造位置位于松辽盆地中央 坳陷区齐家一古龙凹陷南部 ,西北部跨人龙虎泡一大 安阶地 ,工区的主体为古龙向斜 。其西部是月亮泡鼻 状构造 、东部 为新肇鼻状 构造,北部 是葡西鼻 状构 造、 南部是大安鼻状构造 一 _区的中部发育小庙子构 I 造 : 该区葡萄花油层第一 叫工业油 流井英 8 6井
3 O

篓0 2
l O

展布,因此该层分流河道砂很发育。在此期间,英台 地区经历了多次湖进 、湖退的变迁过程 ,储层的分布 范围受控于不同沉积体 系。应用岩心资料 ,结合测 井 、地震等资料建立 了典型相模式 ,进行单井优势相
维普资讯
第2 5卷
第 6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P G 0 D D .... .
20 06年 l 2月
・ 7・ 2
文章 编号 :10 —7 4 (06 60 2 -3 003 5 2 0 )0 - 70 0

松辽盆地榆树林—肇州地区葡萄花油层沉积相类型及沉积演化特征

松辽盆地榆树林—肇州地区葡萄花油层沉积相类型及沉积演化特征
P e t r o Ch i n a Da q i n g Oi l f i e l d C o mp a n y L t d . , Da q i n g 1 6 3 5 0 0, Ch i n a ; 3 . No . 7 Oi l P r r o C h i n a Da q i n g O i l i f e l d C o mp a n yL t d . , D a q i n g1 6 3 5 1 7, C h i n a; 4 . D o w n h o l eOp e r a t i o nB r a n c h , P e t r o C h i n aD a q i n gOi l i f e l dCo mp a n yL t d . ,
( 1 . N o . 8 O i l P r o d u c t i o n P l a n t , P e t r o C h i n a D a q i n g O i l i f e l d C o mp a n y L t d . , D a q i n g 1 6 3 5 1 4 , C h i n a ; 2 . N o . 1 O i l P r o d u c t i o n P l a n t
Abs t r a c t :Ba s e d o n t he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o f t h i n s e c t i o n i d e n t i ic f a t i o n , pa r t i c l e s i z e a n a l y s i s , c o r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l o g g i n g a n a l y s i s a n d p h y s i c l a p r o p e  ̄ y a n ly a s i s , t h i s pa p e r s t u d i e d t h e r e s e r v o i r p e t r o l o g y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 s e di me n t a r y s t r u c t u r e e h a r a c t e r i s - t i c s , l o g g i n g f a c i e s c h a r a c t e r i s i t c s , p h y s i c l a p r o p e r t i e s a nd o i l — b e a r i n g p r o p e ti r e s i n i n Yu s h u l i n - Z h a o z h o u a r e a o f S o n g l i a o

大型复合河道砂体的沉积模式研究——以大庆萨尔图油田北部葡萄花油层为例

大型复合河道砂体的沉积模式研究——以大庆萨尔图油田北部葡萄花油层为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1 SiT c. nn . 0 1 c. eh E gg
大 型 复合 河 道 砂体 的沉 积 模 式研 究
以大庆 萨 尔 图油 田北 部葡 萄 花 油层 为例
文慧俭 杨 成 马 世 忠
( 北 石 油大 学 地 球 科 学 学 院 , 庆 13 1 ) 东 大 6 3 8


随着 开 发 的深 入 , 发 区井距 由开 发 初 期 的 5O 0 缩 小到 目前 的 一 百米 甚 至几 十 米 。 加 密 的井 网 为 恢 复 砂 体 开 O —6 0m,
中后 期 , 其 是 老 油 田 进 入 三 采 阶段 , 体 的切 叠 尤 砂 及连 通关 系至关 重 要 , 体 的 连通 及 切 叠 关 系分 析 砂
不准 确 , 制 定 的油 田 开 发 方 案 难 以见 效 , 余 油 所 剩
挖潜 也将 无法 实 现 。 因此 , 文 在前 人 曲流河 相 的 本 沉积 模式 的 基 础 上 , 用 密 井 网开 发 区 的 优 势 , 利 提
原始 的空间展布特征成为可能。通过详细地岩心观 察和描述 , 用 密井 网开发 区的测井 、 井及各种地 质资料 , 利 录 对研 究 区 目 的层 段的沉积环境 、 沉积特 征进行 了精 细研 究。认为松辽盆地萨尔 图油 田葡萄花油层为大型复合河道砂体 。通过对 l00多 0
口井 的详 细 解 剖 , 出 了大 型 复合 河道 砂体 的识 别 方 法 、 积 特 征 及 沉 积 模 式 , 其 它 地 区大 型 复 合 河 道 砂 体 的解 剖 提 供 参 提 沉 为 考 , 大 型 复 合 河道 砂体 内剩 余 油 挖 潜 提供 重 要 的理 论 依 据 。 为

大庆升平油田葡萄花油层沉积微相特征研究

大庆升平油田葡萄花油层沉积微相特征研究

大庆 升 平 油 田葡 萄 花 油层 沉积 微 相 特 征 研 究
陈 伟 ,张 百 忍 ,李 鹏 ,常 艳 ( 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能 源学院, 北京108) 03 0
[ 要 ] 升平 油 田位 于松 辽 盆地 中央 坳 陷 区三 肇 凹 陷 东 北部 的 升平 鼻 状 构 造 , 目的 层 葡 萄 花 油 层 葡 一 组 属 摘
() m
2。 1
7 ÷
电 阻 率
自然 伽 马 深 度 颜 色 岩 性 剖 面
( m)
电 阻 率
21 .
1 11 5 7 一” l
\ J
1 7 2. 5 2 1
7l互 互
图 1 分流河道沉积序列 图 ( 5 ) 升 O
自然伽马 深度 颜色 岩性剖面
表 1 葡萄花油层沉积相类型一览表
,发育 2 种
亚 相 ,即三角 洲平原 和 三角洲 前 缘 亚相 ,进一 步 可 以划 分 为 8种微 相 ( 1 ,其 中分 流 河道 、水 下分 表 )
1 )分流 河道微 相
沉积 物 以紫灰 色 、灰色 、杂 色粉 、细砂 岩为 主 ,分 选 较 好 ,向上逐 渐 过 渡为 薄
层 泥质 粉砂岩 、粉砂 质 泥岩 和紫灰 色 泥岩 ,发育 有斜层 理 和微细 交错层 理 ,与底 部 呈突 变接触 。垂 向序
列 呈下粗 上 细的正韵 律 ,单层 由下 向上 逐 渐减薄 ,其 电测 曲线呈 钟状 、箱状 ( 1 。 图 )
2 g- 分流 河道微 相 )7 F 水下 分流 河道 是分 流河 道 的水 下 延伸 部 分啪 。 由细 砂 岩 、粉 砂 岩 、泥 质 粉
组 、 白垩 系上统 明水 组 、四方 台组 、白垩系下 统嫩 江组 、姚家 组 、青 山 口组及 泉头 组 地层 。 目的层葡萄 花 油层葡一 组属 于下 自垩统 中的姚 一段 ,葡一 组 油层 厚 度 5 m 左 右 ,顶 部埋 藏 深 度 1 2 ~ 1 5 mL ] 0 40 50 2 。 根据 岩性组 合 、旋 回性 质 、厚 度及 电测 特 征 等将 升 平 油 田的葡 一 组 油层 划 分 为 上 、下 两 个 砂 岩组 ,共 1 0个小 层 。上 砂岩 组为 P I I I ̄P 4共 5 小层 ,下砂 岩组 为 P 5 I 共 5 小层 。 个 I ̄P 9 个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地区葡萄花油层精细勘探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地区葡萄花油层精细勘探

松辽盆地徐家 围子地 区葡萄 花油层精 细勘探
王 天琦 , 王建 功 , 梁苏娟 , 雪梅 沙
( 中国石油勘探 开发研 究院 西北分 院 , 肃 兰州 7 0 2 ) 甘 3 0 0
摘 要: 在我国东部地 区, 针对老油气区开展精细勘探 , 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文中以松辽盆地 徐 家围子地 区葡萄花 油层 为例 , 系统论 述 了老 油 区精 细勘 探 的思路 及 方 法。 先在 纵 向上 细化研 究 首 目的层 , 综合 利 用地 震储 层反 演 和测 井相 分析 结 果 , 开展 大 比例 尺 沉积 微 相研 究 , 清 目的层段 储 搞
t r es i e ia r ci n n a re u e i n a y mi r fc e t d o ma e c e r t iti to ft e a g t n v r c ldie to ,a d c rid o ts d me t r c o a i s su y t k l a he d srbu i n o h t
( eerhIsi t o t l m Epoai R sac tu P r e x l t n& D v t m n- ot et( WG ) P t C ia L nh u7 0 2 , hn ) n te f e o u ro ee p et r w s N I , er hn, azo 30 0 C i o N h o a
维普资讯 http://wຫໍສະໝຸດ
第 l 卷 第2 9 期
2 0 年6月 07
岩 性

气 藏
Vo I9 No2 ll .
L THOL I OGI S RVOI C RE E RS
Jn 2 0 u . 07

松辽盆地北部葡萄花油层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对油气分布的控制

松辽盆地北部葡萄花油层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对油气分布的控制

+ 基金项 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 限公 司勘探 与生产分公司前期预探项 目 ( tq 2 0 一 o ) kq - 0 4 o 2 。 第一作者简介:王建功 ,男,高级工程师 ,2 0 年获中国地质大学 ( 06 北京)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沉积学和油气勘探 的科研工 作。
收稿 日期 :2 0 — 8 7 0 7 0 —2 ;修改 日期 :20 一l一1 07 l 9
浅水 三 角洲通 常 是指水 体 较浅 和构 造相 对稳 定 的


பைடு நூலகம்
其厚 度分布 在 l ~9 m,主要 为 2 ~7 m,储 层 0 0 0 5
细 泥 沉 台地 、 陆表海 或地 形平 缓 、 整体 缓慢 沉降 的坳 陷盆地 条 以粉 砂岩 、 砂岩 、 质粉砂岩 为主 ; 积体 系主要 包
1 N 2 8 C i e o u x la∞、 1 o1 0 h aPt l m Ep t 0 n re i
维普资讯
上 ( 2。 图 )
()浅水 湖泊 三 角洲 不具备 Gi et 角洲三 元结 2 l r三 b
构。
浅水 湖泊三 角洲沉 积模 式不具 备 G b r典 型三 角 l i t e
维普资讯
松辽盆地北部葡萄花油层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特征 及对油气分布的控制木
王建 功 z 王 天 琦 z 梁 苏 娟 韩 小 强 ,
( 1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甘肃 省兰州市 7 0 0 ;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 院 , 300
甘肃省兰州市 7 0 2 ) 3 0 0
浅, 最大水深不足 1 m。 0 浅水三角洲形成时 , 河流能 量 远 大于 湖 水 能量 , 流 所 携带 的 陆 源碎 屑物 入 湖之 河 葡 萄 花 油 层 是 松 辽 盆 地 晚 白 垩 世 姚 家 组 一 段 5k ( y )中下部地 层 ,也是 松辽盆 地北部 主要 的产 层之 后 ,由北 向 南推 进 的距 离较 远 ,最远 可 达 1 0 m 以 K 。

断裂在斜坡区油聚集中的作用——以松辽盆地太东地区葡萄花油层为例

断裂在斜坡区油聚集中的作用——以松辽盆地太东地区葡萄花油层为例

发 育 及 分 布 、 藏 类 型及 分布 和 断裂 在 油 聚 集 中的 作 用 . 果 表 明 : 东 地 区 发 育 7 油 结 太 l条 断 裂 , 向 以 北 北 东 、 南 北 和 北 走 近 北 西 向 为 主 , 面 上 呈 似 花状 组 合 , 面 上 呈 5条 密 集 带 分 布 . 藏 类 型 以 断 层~ 岩 性 和 断 块 油 藏 为 主 , 面 上 油层 由上 剖 平 油 剖 至 下 逐 渐 减 少 , 面 上 由 东 至 西 含油 面 积逐 渐 减 少 . 裂 对 油 藏 的 形 成 与 分 布 的 控 制 作 用 表 现 在 : 北 东 和 近 南 北 向 断 平 断 北 裂 遮 挡 为 油 气 聚 集 提 供 圈 闭 ; 向 断裂 较 顺 向 断裂 更 有 利 于 油 气 聚 集 成 藏 ; 裂 侧 向 封 闭性 控制 油 气 聚 集 程 度 . 反 断
关 键 词 : 裂 ; 坡 区 ;葡 萄 花 油层 ;油 藏 ; 东 地 区 断 斜 太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0—1 9 (0 2 0 0 3 10 8 1 2 1 ) 2— 0 6—0 5
中图 分 类 号 : El2 1 T 2 ,
太东 地 区位于 三肇地 区凹陷西 斜坡 区上 , 造上包 括 卫星构 造 和永乐 向斜 部分 , 一总 体呈 现 由西北 构 为 向东 南倾 的斜 坡构 造 , 目前 松辽 盆地 外 围油气 勘探 的重 点地 区之 一. 区油 气勘 探 的主要 目的层位 于下 是 该 白垩统 姚 家组 的葡 萄花油 层 . 区位 于 三肇油 区边 部 , 该 三肇 凹 陷青一段 源 岩生成 的油除 了经垂 向上 运 移之 外 , 须经 过一 定距 离侧 向运 移才 能进 入太东 地 区 ; 区位 于斜坡 上 构 造 圈闭 不 发育 , 气 聚 集 圈 闭 主要 还 该 油 受断 裂和 砂体 配合 的控制 . 2个 因 素造 成该 区 葡 萄花 油 层 油 水关 系分 布 在 空 间 上 复 杂 、 这 油分 布 规 律 不

葡北地区薄差油层潜力分析及挖潜方法研究

葡北地区薄差油层潜力分析及挖潜方法研究

葡北地区薄差油层潜力分析及挖潜方法研究
韩雪
【期刊名称】《内蒙古石油化工》
【年(卷),期】2017(043)011
【摘要】葡北油田由于砂体分布零散,水驱控制程度低,油水井单相连通比例较大.目前1m以上连通的主力油层基本水淹,平面难调,纵向上接替能力差,而大规模的井网加密调整及注采系统调整已经结束,油田产量递减幅度越来越大,产量递减加快和资源潜力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面对这种严峻形势,要求我们在储层精细描述的基础上,努力挖掘油田内部潜力,力争实现“高水平、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本文根据葡北地区地质特征对该地区薄差油层潜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了葡北地区薄差油层潜力大小及其分布规律,同时结合葡北地区油层特点及目前采油工艺技术水平提出了挖掘薄差油层潜力的有效方法.
【总页数】2页(P136-137)
【作者】韩雪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七采油厂,黑龙江大庆163517【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2+3
【相关文献】
1.特高含水期薄差油层挖潜方式研究 [J], 贾庆华
2.断块区岩性油藏剩余油分布特征及挖潜方法——以松辽盆地葡北油田葡萄花油层
为例 [J], 刘宗堡;杨铁军;龚勋;刘洪涛;刘云燕
3.断块区岩性油藏剩余油分布特征及挖潜方法——以松辽盆地葡北油田葡萄花油层为例 [J], 刘宗堡;杨铁军;龚勋;刘洪涛;刘云燕;
4.水力喷射压裂技术在葡北油田厚油层剩余油定向挖潜中的应用 [J], 郑福新
5.解析油水层与薄差油层剩余油的挖潜方式方法 [J], 孙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辽盆地太34井区块葡萄花油层精细构造研究X何 海,邓 涛,李志杰,罗 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 100083) 摘 要:研究区构造勘探程度高、断裂复杂,增储及挖潜剩余油,要求精细构造研究。

通过紧密结合井-震资料,实现层位准确标定,在三维地震数据体剖面构造解释基础上,综合利用时间切片及沿层切片、相干体切片、反射层倾角、断棱边缘检测、地震属性等技术,提高了断层系统解释的可靠性与精细程度。

利用加密解释密度与连续多线对比解释等方法,进一步识别出小断层(7条)及其相互切割关系,搞清了断层剖面组合形态(y 、X 、人、入字型)、平面展布状况(NS 、近EW 向为主)及油层整体构造格局,落实了一批新的构造圈闭(8.28km 2)。

关键词:松辽盆地;葡萄花油层;构造解释;构造特征 中图分类号:T E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02—0115—04 我国乃至世界许多地区,非构造油(气)藏所占的比例十分有限。

统计资料表明,多数盆地60%~70%以上的油气都聚集在各种各样的构造圈闭中[1],所以构造解释与构造分析在现在乃至今后仍将是油气勘探工作的重要任务。

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程度的日益提高,勘探开发目标日趋隐蔽,难度也越来越大[2]。

松辽盆地太34井区块,处于勘探开发后期,挖潜增储需要通过地质和地震的密切结合,利用精细构造解释技术,对三维地震资料精雕细刻的解释,确证小断层,落实低幅构造。

1 地质概况松辽盆地太34井区块,构造上位于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坳陷区大庆长垣二级构造带南部的三级构造单元-太平屯构造的南部。

太34井区块,面积51.6km 2,区内断层分布以近南北向、东西向为主,构造起伏50m 左右,潜在新增储量主要集中在断层围限区块内。

白垩系是松辽盆地的主要沉积岩系,姚家组沉积期,盆地内水域急剧退缩,湖盆缩小,发育大规模的河流与三角洲沉积,沉积了盆地主要的储油岩系。

葡萄花油层为姚家组主力油层,论文研究葡萄花油层顶面(也即葡1油组顶面),T 1-1地震反射层位构造特征。

2 精细构造解释层次性是地质研究中所要遵循的普遍原则[2],松辽盆地太3井区块葡萄花油层精细构造研究,按照从大到小的描述原则,进行依次细致研究,逐级落实,使之更加符合地下地质规律。

2.1 层位标定利用地震资料进行构造解释,首要工作是进行准确的地震层位标定,将地震反射界面与产生反射的地质体之间建立起准确的对应关系,赋予地震反射层地质含义。

精细的层位标定对提高地震解释、储层反演及综合预测精度十分重要[3]。

合成地震记录是实现精细层位标定的有效手段,是深度域钻井、测井资料与时间域地震资料建立联系的桥梁。

通过制作准确的合成地震记录,确定各主要目的层在地震时间偏移剖面上的准确位置[4]。

根据区内的钻探实际情况,利用多口探井及评价井的声波时差测井曲线,制作合成地震记录,结合地震资料中的子波及主频,进行地震资料反射波组的认定。

合成地震记录制作过程中,首先对声波时差资料的质量进行核查,对异常数据点进行分析校正,分析研究区内速度随深度的变化规律,确定时-深关系。

其次,基于实际地震资料,分析目的层地震反射品质,了解地震子波变化范围,利用不同频率、不同极性、不同类型子波制作合成地震记录,优选最佳子波与极性制作合成地震记录,使其与过井地震剖面的对应关系最好。

最后,对合成地震记录进行微调,使葡萄花油层顶(T 1-1)面深度(AC 台阶式跳跃点)与对应的地震反射振幅极大值对应良好(图)。

115 2012年第2期 内蒙古石油化工X收稿日期3作者简介何海(),男,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读硕士研究生,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

41:2011-12-2:1984-2009图1 葡萄花油层顶底层位标定(太34井合成地震记录) 葡萄花油层顶面反射特征:AC曲线上T1-1反射层对应一“低速到高速”的界面,反射波在地震剖面上表现特征为一连续性好、易于对比跟踪的中强波峰反射界面,剖面是频率70Hz左右,时间在800-1200ms之间。

该反射界面由于小断层极其发育,多表现扭曲现象,而内部反射连续性好。

2.2 层位追踪与断层解释地震反射层位的对比追踪,首先掌握波的对比原理,其次掌握地震层位的基本对比方法。

然后以各反射层位地震反射特征和相当层的地质沉积特征为依据,形成各层地质解释模式,以此为指导全面展开层位追踪。

2.2.1 层位追踪。

依据标定好的地震地质层位对应关系,针对葡萄花油层顶面(也即葡1油组顶面)进行精细解释。

首先进行过井剖面的解释,从钻井和连井骨干剖面出发,沿主测线、联络测线追踪闭合,并利用相邻地震剖面类比的方法进行层位精细解释,结合任意线和绕断层环线等方法,确定层位闭合的合理可靠。

在追踪的地震层位与钻井地质分层发生矛盾时,若地震资料品质较好,断点可靠,则根据地震资料来重新对钻井分层进行划分和对比,反之亦然,最终使得地震、地质、钻井达到合理的统一(图2)。

2.2.2 断层综合解释。

断层控制区域地质结构与演化,影响油气运移与聚集,数量众多的小断层还使油气水的分布更加复杂。

断层解释就是要确证断层要素,包括断层位置、断开层位、断面产状、升降盘、断距等。

断层解释是构造解释的重要组成部分,断点位置是否准确、断层组合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构造图的精度。

在断层解释过程中,采用剖面、平面相互对照的原则,同时结合断层体解释的空间结构来准确识别断层。

在平面上,上、下层的断层叠合组合,确保同一条断层合理组合。

断层剖面解释是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断层解释的绝大部分工作量主要体现在剖面解释中。

在断层剖面解释中,常规断层解释原则为:反射同相轴的错断;反射同相轴的扭曲、产状的突变、分叉或合并;反射同相轴能量强弱的转换;反射同相轴宽度变化,即频率的变化。

常规剖面解释基本能识别控制油气聚集的较大断层,确证了研究区葡萄花油层主要断层剖面组合形式有:“y”、“X”、“人”、“入”四种。

图2 各标准层地震反射界面剖面特征图(Line796)在地震解释过程中,前述常规断层解释的原则,往往不适用于小断层(低级序断层)的识别。

小断层在地震剖面上难见明显现象,实际工作中往往在多口井中发现断点,但很难判断同一断层的断点,也就116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2年第2期 难以保证断层组合中小断层的准确性。

图3 T1-1地震反射界面断层综合解释图本次研究中采用:连续的多线对比识别小断层,即在地震剖面上单独判断某个扭曲是否为小断层,人们难以得出正确结论,此时采用连续多线对比就可以准确判断出这种扭曲、分叉或合并是否为断层的反映。

加密解释密度的方法,针对T1-1进行精细解释,将落差在10m以下,延伸长度大于150m的小断层也进行了解释。

断层解释初步完成后,再一次针对葡萄花油层顶(T1-1)进行各种断层解释方法解释成果的叠合、对比,保证了断层解释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断层平面组合原则:依据断点的平面分布情况,断层的性质、倾向、断距变化情况、断点位置及区域应力场的变化情况来进行断层组合。

基于研究区断裂发育、构造复杂的地质特点,加之局部地区地震资料信噪比较低,单靠常规地震剖面确定断层位置、产状以及平面展布规律比较困难。

因此,为准确识别和解释断层,合理组合断层,综合利用了时间切片及沿层切片技术、相干体技术、反射层倾角图、断棱边缘检测图、沿层振幅图等技术手段(图3)。

这些断层解释技术都是利用某种算法,将地震处理成果的一致性尽量压制,突显剩余差异性部分。

综合应用多种断层精细解释技术,与地震剖面解释相结合,优势在于能准确地确定断层平面展布规律及断层之间的组合关系,能更准确的确定断层的存在及其空间展布形态。

2.3 变速成图完成层位和断层的精细解释之后,就可以进行时深转换及构造成图了,速度分析及优选速度模型是时深转换及构造成图的前提。

本区可利用的速度基础资料有速度谱资料、V SP资料及多井AC资料。

对上述三种速度资料进行分析发现:(1)VSP资料获得的层速度,与井的一致性较好,但平面钻井分布稀疏,所以无资料井区速度误差较大;(2)速度谱提供的速度,纵横向分布比较均匀,在浅层与VSP速度相关性较好,但随深度增加逐渐发散,由速度谱得到的平均速度与经典速度差异较大,且没有规律,不能直接用于时深转换;(3)由A C资料得到的Checkshot与VSP速度不同,地震-钻井时深计算速度接近于真实的地层速度。

利用地震层位时间域钻井地震分层深度数据求取的速度,由于深度直接来源于井资料,所以是钻井处的反射层速度精确,距钻井较远处精度降低。

分析发现:合成记录反求的层速度与VSP速度,从浅至深相关性较好,特别是目的层段速与VSP速度趋势基本一致,速度范围与VSP资料相差不大,校正前对井误差较小。

由于本区井多且分布均匀,因此在时深转换时采用井的速度与VSP资料联合建立的速度场较好。

在速度分析的基础上,经过时深转换编制出葡萄花油层顶面T1-1反射层构造图(图4)。

3 构造精细研究成果通过构造精细研究,葡萄花油层总体构造格局、主控断层的构造要素及大的断块间分割关系,与以前解释方案基本一致。

但经过多项技术综合研究,本次解释新识别出7条小断层,与主控断层相交处,形成“墙角”状微型构造,为有利油气聚集区。

以前解释的断层通过确证,平面延长的有5条、缩短的1条,使其更加符合地下地质情况。

(图5)。

本次解释成果与以前解释成果相比,最大的两处变化是:太243井区,由于断层的向上延伸与东西断层交,使得该构造由以往的一个鼻状构造,分隔成了两个各自独立的圈闭;在太7井区构造,新解释出一条东西向小断层,使得构造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圈闭,圈闭面积0.38km2,闭合幅度20m,以前认为该区为一个向东倾的斜坡,没有形成独立的局部圈闭。

117 2012年第2期 何海等 松辽盆地太34井区块葡萄花油层精细构造研究图4 T1-1 图5 T1-1新(红)老(蓝)断层叠合图4 结论(1)研究区葡萄花油层,由于受近南北向继承性断裂的切割,造成“垒-堑”相间,沿南北向呈条带状分布,作为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

延伸长度大或弯曲、交叉型断层可以阻挡油气,控制了油气的聚集与平面分布。

该区葡萄花油层构造最低点位于工区南部向永乐向斜过渡的太31井附近,深度在1000-1300m之间变化。

(2)葡萄花油层顶面共发育断层42条,延伸长度一般在1.0- 6.0km,其中延伸长度1km以上的约30条,大于2km的21条。

在纵向上多为“y”型、“X”型、“入”字型及“人”字型组合形式,断距一般在10-3 0m左右,最大40m,垂直断距大的深大断裂控制了区域油水分布。

由T2断至T1-1的断层延伸长度较大,最大达3.6km;葡萄花期形成的新断层延伸长度较小,从几百米到2km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