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技巧转场
转场技巧之分镜头
转场是一种形式,然而它有其内在的视觉——心理依据,是叙事内容发展的需要,也是创造层次和结构的需要。
转换时要注意心理的隔断和视觉的连续。
*转场分为技巧转场和无技巧转场。
技巧转场是利用特技来连接两个场面;无技巧转场则是利用镜头的自然过渡来连接两段落,此时要注意寻找合理的转换因素。
场面转换在影视作品中可以有两重意思,依照蒙太奇派观点,镜头之间是对列组接的关系,而一组段落镜头组成的场面之间也是对列组接的蒙太奇关系。
场面的转换首先是蒙太奇镜头段落的转换。
除此以外,场面的转换还可以指叙事结构中一段相对完整的情节发展的阶段性转换。
在文字语言中,如果说蒙太奇段落组成的场面是一句话的话,那么情节段落就是一个自然段。
情节的段落是由若干组段落镜头组成的场面。
场面、段落的转换有其依据,它们的划分也有其依据。
第一书场面转换、划分的依据一、场面转换的视觉心理依据场面的转换是内容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要求。
就像写文章一样,一句话写完,自然要有句号,一段内容暂告结束,自然要另起一段。
电视片也是同样,段落的划分和转换,是为了使内容的条理性更强,层次的发展更清晰。
对观众来说,场面的转换的视觉心理要求,是心理的隔断性和视觉的连续性。
所谓心理的隔断性,就是要使观众有较明确的段落感觉,知道上一段内容到这里告一段落了,下面该开始另一段内容了,这样才不至于使观众看不出头绪。
特别是纪录片,它很少有事件、人物的贯穿,很少能给观众非常具体的空间概念,也很少能用情节因素来做段落的划分,如果不能使观众较明确地感到内容的割断,就很容易犯层次不清、逻辑混乱的错误。
所谓视觉的连续性,就是利用造型因素和转场手法,使人在视觉上感到场面与场面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过渡自然、顺畅。
与组的转换时,要强调视觉的连贯性而缩小心理的隔断性。
因为,上下内容之间有较直接的联系,这时就像文章中的“句号”,虽然上下两组镜头的内容有差别,但没有明显的意义上的隔离,这时就应利用后期的相似性,内容的逻辑性,动作的连贯性来减弱内容的断裂感。
段落转换的基本方法 (转场技巧)
二、技巧转场
技巧转场是通过电视特技效果发生器产生的技巧效果实现的,它可以造成既分隔又连贯的效果,常用的有下列几种:
1.淡出淡入
“淡出淡入”是指上一段落最后一个镜头的亮度逐渐减弱,画面由明至暗逐渐隐没;下一段落的第一个镜头则由暗到明,逐渐出现。这样的转场过程,前一部分是“淡出”,后一部分是“淡入”,也称“淡变”。淡出过程时间一般为2秒,淡入过程也为2秒,全过程约为4秒。实际运用时不一定要淡出淡入同时并用,可以单独把淡入或淡出与别的其它镜头组接。淡出、淡入的时间也不一定都要求2秒,可快可慢、可长可短。
段落转换的基本方法 (转场技巧)
一、什么时候转场
影视作品中的段落也叫蒙太奇段落,它是由若干影视语句(蒙太奇句子)或场面构成的可以表现一个完整内容的大单元,它是影视作品的一个完整的叙述层次。
影视中的段落转换大体有以下几种类型:
1.自然段落的转换。故事片的情节或纪录片的报道(教学片的讲解)发展到一定的地方,告一段落,就应该分段(转场)。
出画入画的转场形式还可以只出不入,或只入不出。即前一个镜头主体走出画面,下一个镜头主体已经在另一个场景的画面中。
7.遮挡镜头转场
遮挡镜头转场是在前一个镜头中主体从纵深处迎着镜头走来,不断靠近镜头,直至挡住镜头。下一个镜头是主体背离镜头向着纵深方向而去,第二个镜头已是另外一个场景,以达到转场的目的。例如,
9.虚化镜头转场
虚化镜头转场是前一段的最后一个镜头调虚,直到完全模糊(虚出),下一个新镜头也是从虚像开始慢慢调实,以实现转换时间、地点、场景的目的。在一些介绍烹调技术的电视节目中,某一盆菜肴已经调配好了,需要放入蒸笼蒸2个小时,为了简洁地表现这个过程,常常是把调配好的菜肴放入蒸笼,盖上蒸笼罩后,镜头虚化,下一个镜头又由虚镜头慢慢调实,出现冒气的蒸笼,然后打开蒸笼,取出蒸好了的菜肴。
第五章 场面的转换
1
第一节 技巧的场面转换
• 镜头是影视节目的最小单元,一个个镜头连接在一起形 成镜头序列--段落,每个段落都具有某个单一的、相对 完整的意思,如表现一个动作过程、表现一种相关关系、 表现一种含意等等,它是电视片中一个完整的叙事层次, 一个个段落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完整的电视片。因此, 段落是电视片最基本的结构形式,电视片在内容上的结 构层次是通过段落表现出来的。
节目中,不同的演出内容之间可以用淡出、淡入的方法加以组接, 既起到让人回味的作用,又起到间隔的作用。在一些电视专题片 中,也常用淡出、淡入的手法间隔事件的叙述画面和主持人的开 场白或结束语画面。
• 淡出、淡入可分别与切换一起使用。前镜头淡出,后镜 头切入,这样画面节奏由慢变快,转场的节奏较明快; 前镜头切出,后镜头淡入,节奏转换舒缓,上镜头的紧 张、活泼、热烈的情绪在淡入中得以缓冲。
• 2、实现时空的压缩及转变 • 利用淡出、淡入转场,可以压缩时间,使段落叙事更精 练,甚至产生戏剧效果。 比如,上一段落结尾,电话铃响,
某人拿起电话,刚问一声“喂”,镜头淡出,当下一镜头淡入时, 已是深夜,此人辗转反侧。在这里,淡出在话音刚落处出现,省 略了常见的对话镜头,似乎这个段落很不完整,但是,却有戛然 而止、留下悬念之妙,淡出的结束意味事实上也为此段划上了句 号,观众会意识到下一镜头将是另一内容的开始。
第五章 场面的转换 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潘跃华
13
• 叠化在转换画面时,往往能产生柔和的、富有诗意的效 果,使画面的转换显得颇具美感。 • 叠化比切换所需要的时间较多,在时间性较强的节目中 (如新闻节目)不宜使用叠化,应直接采用切换进行镜 头的组接。 • 叠化使用的成功通常是建立在摄像机镜头正确的运动和 恰当的时间选择的基础上的,任意选择两个镜头相融并 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
第四章转场镜头的处理技巧复习过程
呼应,节奏紧凑、明快。
(五)翻转、翻页
翻转是画面以平面中线为轴转动,前一段落为正面画面消 失,而背面画面转至正面,开始另一个段落。
翻页是前一个画面像翻书一样翻过,后一画面随之显露, 时空连接紧密。
电 视 (六)多画屏分割 编 在屏幕上同时出现多幅同一影像或是多幅的不同影像,构 辑 成多画屏,产生多空间并列、对比的艺术效果。 与 制(七)虚实互换(又称变焦点) 作 利用变焦点使画面内一前一后的形象在景深内互为陪衬,
视
编 摄像机运动本身就可以显示一种空间的调度关系, 如摇 辑 镜头、跟镜头、移动镜头等。
与
制 在利用运动转场的技巧中,出画、入画也是转换时空的
作 重要手段。
(六)利用景物镜头(或称空镜)
借助景物镜头作为两个大段落间隔。
电 一类是以景为主,物为陪衬。 视 比如群山、山村全景、田野、天空等,用这类镜头转场既 编 可以展示不同的地理环境、景物风貌,又能表现时间和季 辑 节的变化。 与 另一类是以物为主,景为陪衬。比如,在镜头前飞驰而 制 过的火车、街道上的汽车以及诸如室内陈设、建筑雕塑 作 等各种静物。
前一段的结尾画面作静态处理,产生瞬间的视觉停顿,
电 接着出现下一段落的画面,比较适合不同主题段落的转
视 换,而且一般来说,定格具有强调作用。
编 辑
(四)划像
与 制 作
前一画面从一个方向退出画面,第二个画面随之出现, 开始另一个段落。
划像可以造成时空的快速转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展 现多种内容,所以常用于同一时间不同空间事件的分隔
(七)利用声音
用音乐、音响、解说词、对白等和画面的配合实现转场。
(八)利用特写
特写具有强调画面细节的特点,暂时集中人的注意力,因
广播剧制作技巧浅谈
推进创新理论探索创新实践泼生动的电视画面。
技巧转场,有着明显的人工造作和电子特技处理的痕迹,形成比较明显的段落感,一般只用在较大段落之间的转换。
一般的电视新闻大都不用这种特技,一是容易造成段落的分割,二是电子特技用多了,会让人感觉画面类似娱乐性的节目,从而冲淡新闻的真实性。
因此,要慎用技巧转场。
二、无技巧转场(硬切)无技巧转场就是不用技巧手段进行过渡,而是单纯利用镜头的自然连接来表现新闻内容。
这种自然的过渡是建立在选择相宜镜头的基础上的。
在连接处,通过一两个合适的镜头自然地承上启下,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新闻节奏的进程,同时也可体现出编辑者的巧妙构思与创作技巧。
无技巧转场更能体现电视新闻编辑者对新闻的驾驭能力,是编辑者的基本功的体现。
本文着重对此予以探讨。
常用的无技巧转场方式主要有:1、相同主体转场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转场方式,上下两个镜头通过同一主体或相关联的两个主体的入画出画来转场,从而实现镜头随主体由一场景转换到另一场景。
如前一镜头是运动员投入标枪,后一镜头是标枪落地。
又如,两个相连的镜头分别是某一企业仓库里的商品和超市里的商品。
这是同一主体的转场,体现了从生产到销售的一个过程。
2、主观镜头转场所谓“主观镜头”,指“将摄像机的镜头当作剧中人的眼睛,直接‘目击’他所看到的事物,即在剧中人物的视点位置上所拍摄的镜头”。
所以,主观镜头转场是通过镜头中人物的主观感受来过渡的。
主观镜头转场特别应注意前、后两镜头之间的逻辑关系,主观镜头转场既显得自然,同时也可以引起观众的探究心理。
最常见的电视新闻主观镜头是:一个领导似的人物在调研时,用手指了指前方,接下来的一个镜头就是“前方”的景物了。
但这只是外表的主观镜头转场。
更为深层次的是人物内心变化的主观镜头转场。
2007年福建省莆田市广播电视中心曾采制一条《林教师和209名山里娃>的新闻。
里面的一组镜头是:一名小学生在中午放学回家路过一片森林,天气热、路途远,画面是:小学生抬起头看了看天空,此时编辑插入了主观镜头进行转场:阳光通过树叶闪闪发光,接下来,画面又回到小学生身上:他用广播剧的制作是把广播故事的剧本声音化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它考验了制作者对故事情节、感情的理解及对声音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3 镜头之间的连接技巧
正面画面消失,而背面画面转至正面,开始另一个
段落。
例15、例16
5-2、翻页
前一个画面象翻书一样翻过,后一画面随之
显露,时空连接紧密。
例17、例18
6、多画屏分割
在屏幕上同时出现多幅同一影像或者同时多幅
的不同影像,构成多画屏,产生多空间并列、对比 的艺术效果。 例19
二、无技巧转场
无技巧转场是利用无特技技术和光学技巧附加
车驶过,就跳接考试,那么这个大街上汽车的转场 镜头就变得有些莫名其妙,但是,汽车驶过画面, 接女孩走向考点,或者接大街街景、考场大门等, 那么就镜头依次承接,意义明确,同时又完成了转
场任务。
7、利用声音
用音乐、音响、解说词、对白等和画面的的配合
实现转场。
利用解说词承上启下、贯穿上下镜头的意义,是
电视编辑的基础手段,也是转场的惯用方式。
事物的逻辑关系基本上包括了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动 作和事件发展的过程是纵向关联,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横
向关联。因此,在剪辑中,镜头的构成方式也可以相应地归 结为连续构成和对列构成。
例一 1 2 全景 中景 一个学生进教室后走到自己的座位前 这个同学坐下后看书 例二 1 2 全景 中景 一个男生进教室后向同学打招呼 一个坐着看书女生抬头回应他 横向 纵向
另一类是以物为主、景为陪衬的镜头,比 如,在镜头前飞驰而过的火车、街道上的汽车
以及诸如室内陈设、建筑雕塑等各种静物。一
般来说,常选择在这些镜头挡住画面或特写状 态作为转场时机。 例25
在电视片中,运用景物镜头转场是很多的,具
体镜头的选择应与前后镜头的内容情绪相关联,同
时还要考虑与画面造型匹配的问题,比如,大街汽
2、利用承接因素
电视摄像课件,关于转场方式
关于镜头连接、转场的方式一般来说,镜头连接要以镜头之间的内在关联为前提,以使画面呈现出有目的的连贯性。
所谓内在关联就是镜头连接的逻辑性要求,具体而言,镜头连接要符合现实生活逻辑、符合观众观赏时思维的逻辑。
常见的逻辑关系有:因果,呼应,对比,烘托,平行等等,一定要照顾完整性。
从技术角度来说,段落转场有两类方式,特技和直切,即技巧转场、无技巧转场。
技巧转场主要利用特技技巧和光学技巧连接镜头,常见手段有:渐隐渐显、叠化、定格、翻转、划像、多画屏分割、变焦点等;无技巧转场是利用上下镜头在内容、形式方面的关联自然过渡,实现场景转换,连接不同段落,常见方式有:利用相似视觉形象、利用镜头视觉听觉的承接性、以遮挡镜头转场、利用景物镜头(空镜头)、镜头的运动(动势)、两极镜头(特写)、主观镜头等。
段落或场景内部镜头连接也同样适用。
一、技巧转场方式(特技连接)用特技方式连接镜头是影视语言的基本表现手段之一,不同的特技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视觉心理效果,直接关系画面内涵的传达、影视时空变化,对作品的节奏和叙事风格都产生影响。
需要强调的是,依靠电脑技术、数字技术、非线编辑等技术,电视特技手段在基础类型上不断发展、变化,目前各种变体花样难以计数,提供了极大的创作方便“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了解掌握、熟练运用最常用的技巧方式。
渐隐、渐显(又称淡出、淡入)渐显是画面从全黑或暗淡逐渐显露直到十分清晰,叙事时一般用于段落或全片开始的第一个镜头,引领观众逐渐进入特定场景;渐隐是画面由正常逐渐暗淡直到完全消失,常用于段落或全片的最后一个镜头,退出特定场景,有余地,让观众回味。
渐隐渐显是电视节目制作中最便利、运用最普遍的段落转场手段之一。
特点:1、表现较大幅度的时空变换,段落间隔效果最为明显,主要用于叙事蒙太奇中大段落划分,表示一段情节或内容结束,另一情节、内容开始。
例:上一段落是夜深女主仍在加班,下一段落是第二天清晨她在晨练,开始了另一天的生活,渐隐、渐显对叙事内容、层次的转换很自然,也使观众视觉或心理上能够得到短暂的间歇。
第二节转场镜头的处理技巧
第二节转场镜头的处理技巧第二节转场镜头的处理技巧镜头之间的转换方式以所使用的技巧特点来划分,基本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特技转换,即利用特技技术或光学技巧,如:叠化、渐隐渐现、划像等作为镜头之间的连接方式;二是直接切换,即利用切出切入,直接将两个镜头连接在一起,切换是影视剪辑中最基本的镜头转换方式。
任何镜头的连接都是以这两种方式完成的,其中包括转场镜头。
所谓转场镜头,特指在段落转换或场面变化时连接前后的镜头。
由于转场镜头担负着廓清段落、划分层次、连接场景、转换时空、承上启下的任务,因此,处于转场地位的前后镜头,无论采用特技还是切换连接,都需要遵循一定的原理,以满足段落转换的视觉-心理要求。
一、段落转换的视觉-心理要求剪辑影视作品就如同是在做“视觉文章”,由字成词,由词成句,由句成段,由段成文。
文章中的句末段首有明确的格式表示,这使文章条理清楚、表达明晰。
而在影视作品中,分割层次、段落的任务由镜头转换的方式来实施,根据不同情形,镜头在转换力度上也有差别。
影视中的段落转换,一般有两层含义:1、蒙太奇段落转换:一般来说,一组镜头的组合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这被视为是一个蒙太奇段落,蒙太奇段落的转换是镜头组之间的转换。
它们之间虽然有内容上的差别,但是仍然统一于一个大的意义层次中,所以镜头转换比较强调视觉的连续性,强调过渡自然流畅。
2、情节段落或叙事段落的转换:叙事段落是若干蒙太奇段落构成的。
叙事段落之间是叙事结构中一段相对完整的情节发展的阶段性转换,犹如文章中的自然段,观众心理有较明确的分隔感。
其镜头转换强调差异性、变化性,以突出段落感。
所谓场面转换,有时是指情节段落的变化,有时是指时空关系的变化,它主要有以下几种划分依据:1、时间转换:电视节目中,如果前后镜头在时间上发生明显转移,比如日出日落、白天黑夜,时间的中断处便是场面转换处,因为其中省略了大幅度的过程。
2、空间转换:前后镜头空间发生变化意味着场面也发生了变化,如何将不同空间的关系、镜头联系在一起,需要有一定的镜头策略。
浅谈电影中的转场技巧和无转场技巧
影视专用术语。
所谓无技巧转场是指场面的过度不依靠后期的特效制作,而是在前期拍摄时在镜头内部埋入一些线索,使两个场面实现视觉上的流畅转换。
无技巧转场是利用无特技技术和光学技巧附加作用的直接切换,利用上下镜头在内容、造型上的内在关联来转换时空,连接场景,使镜头连接、段落过渡自然流畅,无附加技巧痕迹。
从观众的视觉心理出发,无技巧转场手段的合理运用也是基于段落转场的两种基本情况:一是侧重于镜头转换时内在连贯性,不强调空间转换的心理隔断感;二是强调段落之间明显的变化性,加强心理的隔断性。
如何从叙事需要出发,利用上下镜头在内容上的逻辑关联以及在造型因素上的协调与反差来转换段落,加强作品内在结构,从而实现或如行云流水、或抑扬顿挫、或异趣盎然的效果,并不是件易事。
从这个意义上看,无技巧连接不是不要技巧,而是需要更具匠心的艺术考虑,在镜头拍摄、安排上,不仅要有所设计,而且要精心选择,只有上下镜头具备了合理的过渡因素,直接切换才能起到承上启下、分割场次的作用。
用希区柯克的话:最好的技巧是没有技巧让观众完全沉浸在故事中而没有察觉到导演的手法,说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所以说无技巧转场为什么是最有技巧的转场无技巧转场:无技巧转场的方法无技巧转场就是不用技巧手段来“承上启下” ,而是用镜头的自然过渡来连接两段内容。
这种自然的过渡是建立在选择相宜镜头的基础上。
在连接处,通过一两个合适的镜头自然地承上启下,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新闻节奏的进程,同时也可体现出编辑者的巧妙构思与创作技巧。
常用的转场方式有:(一)相同主体转场上下两镜头是通过同一主体来转场,镜头随主体由一场景到另一场景。
例如在报道一家企业时,前一场最后一个镜头是在企业拍摄的产品,下一个镜头是在市场拍摄的产品,报道就由车间转到了商店,由生产转到了销售。
(二)主观镜头转场所谓“主观镜头”是指借镜头中人物的视觉方向所拍的镜头。
用主观镜头转场,是通过前后两个镜头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处理转场的手法之一。
音视频内容制作之剪辑规则三转场语言及其运用
✓ (6)长镜头转场
✓ 利用长镜头中场景的空阔和纵深实现 自然的转场。
✓ 视频:末代皇帝片段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声音转场
✓ 借助前一场景结束时的解说词、音 乐或音效声向后一场景延伸,或后 一场景的声音向前一场景延伸,来 实现场景的自然过渡。
✓ 视频:TL声音转场
✓ (8)虚焦转场 ✓ (9)甩镜头转场 ✓ ……
2. 无技巧转场
✓ 用镜头的自然过渡来实现前后两个场景的 转换与衔接,强调视觉上的连续性。
✓ 无技巧转场产生于前期拍摄过程,完成于 后期剪辑阶段。
✓ (1)直切式转场
✓ 最基本、最简单的转场语言。 ✓ 常用于同一主体从一个场景到另一个场
景的情节。 ✓ 过渡直截了当、不着痕迹,符合人们的
日常生活规律,是大部分影视剧最为普 遍的转场方式。 ✓ 视频:TL车直切转场
TL酒杯转场
✓ (4)相似物转场
✓ 用前一个场景的结束镜头和后一个场景 的起始镜头有相似的主体或关键事物。
✓ 常与特写镜头专场配合使用。 ✓ 时时刻刻开头
✓ (5)遮挡镜头转场
✓ 遮挡镜头又称“涵盖镜头”(cover shot )。遮挡镜头转场又称“转身过场”。
✓ 用法:首先拍摄一个人或物向镜头而来 的迎面镜头,直至此主体的形象完全将 镜头遮蔽,画面呈现为黑屏;紧接另一 场景主体逐渐远离镜头的画面。上下两 个镜头的主体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三、转场语言及其运用
1. 相关概念
✓ 场景(scene):影视作品的情节段落,包括“ 场”(场面)和“景”(情景)。
✓ “场”首先是个空间概念,同时包含着时间信 息。转场即场景转换,即从一个场景过渡到另 一个场景。
✓ 在后期剪辑中,通常通过添加适当的转场符号 来表示场景的变化和转换。
电视画面转场详解
※
特写)接后一组画面特写(或远景),利用不同景别在视觉心 理上的强大落差而形成的段落感,消除两组不同场景画面 组接在一起出现的不连贯性。
※
特写转场:利用不同场景两组画面中同一(或相似)物
件的特写实现转场。
场面的过渡(转场)——无技巧转场
遮挡转场:利用不同场景的两组画面,前一组画面的主
主体观看动作的提示,紧接着的后一组画面是前画面主体 逻辑上可能看到、而不在同一场景的景物。
场面的过渡(转场)——无技巧转场
※ 空镜头转场:是指不同场景的两组画面,前一组画面从
主体转移到该场景中一些诸如汹涌的海浪、青天白日、青
松、鲜花等带象征或烘托性的景物画面,以刻画前一画面
主体的心绪或象征意境,利用这种带有余韵的空画面,在
时间的推移,进行比较、抽象、进展、变化、想象等
概念的表述。 使用过多,容易造成节奏的缓慢。 X淡变转场往往给观者以“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等跨越(压缩)时空的感觉。 这种“跨越”的前提是前后镜头具有某种联系的因素。
场面的过渡(转场)——技巧转场
※
划变转场:利用划变特技将不同场景的两组画面组接
场面的过渡(转场)
一、划分场景的依据
二、无技巧转场 三、技巧转场
场面的过渡(转场)——划分场景的依据
以时间区隔划分场景:所拍摄的事件在不同时间段具有明
显不同的特征。 以空间区隔划分场景:所拍摄的事件在不同空间具有明显 不同的特征。 根据情节段落划分场景:根据剧本自然形成的情节段落, 如开始、发展、转折、高潮、结束等。
形象,或强调某一细节的含义,定格结束,自然转入
下一场景。
电视画面转场
干货动作镜头的衔接有什麽剪辑技巧?
⼲货动作镜头的衔接有什麽剪辑技巧?说起剪辑,真正⾼⼿的作品,其剪辑⼀定是⾮常流畅的,镜头之间的流动⼀定是像流⽔⼀样⾃然,错落有致且充满美感,这完全得益于作者对镜头的感受⼒和控制⼒,要做到这⼀点,⼀⽅⾯要靠天⽣的悟性,另⼀⽅⾯要靠勤奋的揣摸和学习。
⽽MV剪辑也是如此,不过,今天是来谈MV剪辑技巧的。
影剧作中的⼈物性格塑造、事件发展、典型环境、主题思想都是通过许多有机联系的细节描写来实现的,细节可以担负⼀切剧作功能。
⼀、MV的制作⼀定要有设计意图⼀部成熟的MV,⼀定不能是胡乱堆砌镜头的作品。
从头⾄尾所有的镜头⼀定要有⼀条主线贯穿起来,作者要明⽩,⾃⼰的MV要表现什么,⽆论是纯剪辑的还是⽚花式的还是剧情式的,如果镜头象⼀盘散沙毫⽆章法,那⼀定是⼀部没有凝聚⼒的作品。
⼆、MV要有“编辑感”在⽹上看过许多MV,⼤段⼤段的往⾳乐上堆砌镜头,不理会⾳乐的节奏,不理会歌词的内容,不理会镜头的长度,只知道⾃⼰喜欢哪段镜头,就整段剪下来堆在⾳乐上,⼀个镜头压好⼏句歌词,⼗⼏、⼆⼗秒都不换画⾯,画⾯与⾳乐完完全全是脱节的,这样的MV不如直接去看剧。
给⼤家推荐岳灵珊的⼀部新作《暮云深》预告,这部MV让⼈想起东北的⼀道名菜:乱炖,就是把很多剧很多⼈物放进同⼀作品中去搅在⼀起,情节参考某部⼩说,⼈物全部带COS性质,仅是我看出来的⽚源,就有《⼤唐情史》《贞观长歌》《⼤秦帝国》《谁主中原》《逆⽔寒》《⼤明宫词》等多部剧,还有我没看出来的,总之画⾯很漂亮,情节很紧凑(虽然看不懂),边框和背景很古朴很漂亮,这是预告⽚,不知何时出正⽚,我们期待着吧。
三、MV要注意⾳乐与画⾯的节奏相结合这⼀点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是很难的,对于乐感好的⼈来说,可能要容易⼀些。
主要注意以下⼏点就可以了。
1、⾳乐的节奏与画⾯切换的节奏要协调所选取⾳乐的节奏决定了整部MV的风格与基调,在拼镜头的时候,就要完全遵循⾳乐的节奏来控制画⾯切换的快慢,这样给⼈的感觉才是协调舒服的。
降低无技巧转场割裂感初探——以《沉默的真相》为例
1《沉默的真相》概况 《沉默的真相》是由爱奇艺出品的一部12集的
迷你短剧,改编自紫金陈的小说《长夜难明》,该剧
于2020年9月16日在爱奇艺的“迷雾剧场”播出, 同时也是该剧场推出的第三部迷你剧作品。凭借着丰 满的人物形象、充满波折的剧情走向及细腻精致的制 作水准,《沉默的真相》这部网络短剧的口碑不断发酵, 截止到2021年5月31 0,其在豆瓣平台上得分9.2分, 引发了超过20万条的短评讨论。
103
THE FILM ► 影视
3.2相同、相似、相关状态转场 影片在后期剪辑时使用无技巧转场方式中的主体 物位置相似进行转场过渡,再结合流畅的动态镜头, 以最简单、宜接的方式使影片呈现出最大的艺术效果, 可以为观影人提供舒适的观影体验,辅助其赢得好的
口碑叫 比如,在1988年由丹麦旅游局策划拍摄的一 部旅游宣传片《丹麦交响曲》就大量使用了相同、相 似状态转场。打气筒与烟花的爆炸、运动中的酒瓶与 仪仗队、树枝的断裂与树干的倒下、被切割的木板与 舞蹈房的地板等,正是大量运用了这种巧妙的转场方
响之际,场景随即转换为2010年的张晓倩接到电话, 此处相同状态的事件就是“接电话”。而在第五集第
08:01的转场中,创作者通过对张超这一角色的近景正 面表现,实现了 2010年的审讯室与2003年的办公室 的场景转换。另外,在第四集以及第五集的剧情中, 还有两处非常明显的相似转场,首先是在第四集的末 尾处,通过侯贵平、江阳以及严良三人的相似的转身 动作,创作者不仅将三个时空巧妙地联系起来,同时 达到了 “积累蒙太奇”的效果,将三种不同时空的正 义力量汇聚到了一点,从而将观众的情绪推至一个新 的高潮点。与之同理的还有第五集的“飙车戏”,此 时的江阳与严良均遭遇到査案的阻力,都被黑恶势力 设计安排了交通事故。在黑夜之下,配合着昏暗的路 灯,两条时空的驱车驾驶在视觉与氛围之下都有着很 多共通的特征。因此创作者有着更大的空间去融合两 条剧情线,甚至能够营造出有着数年时空差异的江阳 与严良隔空相望的视觉效果,而这样的剪辑效果无疑 强化了剧情与情绪的张力,进一步彰显正义力量的锲 而不舍与伟岸光辉。而这两处的相似转场,不仅仅代
浅析电影“穿Prada的女巫”中的十一种转场
摘要无技巧转场是利用无特技技术和光学技巧附加作用的直接切换,利用上下镜头在内容、造型上的内在关联来转换时空,连接场景,使镜头连接、段落过渡自然流畅,无附加技巧痕迹。
从观众的视觉心理出发,无技巧转场手段的合理运用也是基于段落转场的两种基本情况:一是侧重于镜头转换时内在连贯性,不强调空间转换的心理隔断感;二是强调段落之间明显的变化性,加强心理的隔断性。
如何从叙事需要出发,利用上下镜头在内容上的逻辑关联以及在造型因素上的协调与反差来转换段落,加强作品内在结构,从而实现或如行云流水、或抑扬顿挫、或异趣盎然的效果,并不是件易事关键词:转场、连贯性、间隔性简介电影“穿Prada的女巫”改编自劳伦·魏丝伯格(Lauren Weisberger)的同名畅销小说,讲述了一个刚从学校毕业的女孩子Andrea Sachs 机缘巧合的进了一家顶级时装杂志社给他们的总编当助手期间发生的故事。
影片于2006年上映以来,广受好评。
其中影片高超的拍摄技法也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
笔者借助本文,浅析电影中十种转场及其效果。
镜头分析一、两级镜头转场:两级镜头转场指前一个镜头的景别与后一个镜头的景别恰恰是两个极端。
前一个特写,后一个是全景或远景;前一个是全,远景,后一个是特写。
利用前后镜头在景别、动静变化等方面的巨大反差和对比,来形成明显的段落间隔,这种方法适合于大段落的转换。
其常见方式是两极景别的运用,由于前后镜头在景别上的悬殊对比,能制造明显的间隔效果,段落感强,它属于镜头跳切的一种,有助于加强节奏。
影片一开始,便运用这种转场手法,从纽约全景,渐变到一栋住宅,在渐变到一间房间,主人公起床(44秒-53秒)。
这个镜头由远及近,节奏加快,让观众不知不觉中,进入到纽约的工作节奏中去。
在电视纪录片中,两极镜头转场更是区分段落层次的有效手段,它可以大幅度省略无关紧要的过程,利用在动中转静或在静中变动来赋予观众强烈的直观感受。
一般来说,前一段落大景别结束,下一段落小景别开场,叙述节奏加快,场面转换有力;反之,前一段落小景别结束,后一段落大景别开始,段落分隔效果明显,叙述节奏相对从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技巧转场是利用无特技技术和光学技巧附加作用的直接切换,利用上下镜头在内容、造型上的内在关联来转换时空,连接场景,使镜头连接、段落过渡自然流畅,无附加技巧痕迹。
从观众的视觉心理出发,无技巧转场手段的合理运用也是基于段落转场的两种基本情况:一是侧重于镜头转换时内在连贯性,不强调空间转换的心理隔断感;二是强调段落之间明显的变化性,加强心理的隔断性。
如何从叙事需要出发,利用上下镜头在内容上的逻辑关联以及在造型因素上的协调与反差来转换段落,加强作品内在结构,从而实现或如行云流水、或抑扬顿挫、或异趣盎然的效果,并不是件易事。
从这个意义上看,无技巧连接不是不要技巧,而是需要更具匠心的艺术考虑,在镜头拍摄、安排上,不仅要有所设计,而且要精心选择,只有上下镜头具备了合理的过渡因素,直接切换才能起到承上启下、分割场次的作用。
常见的直接切换转换场景的技巧有以下几种:(一)利用相似性因素(二)利用承接因素(三)利用反差因素(四)利用遮挡元素(或称挡黑镜头)(五)利用运动镜头或动势(六)利用景物镜头(或称空镜)(七)利用声音用音乐、音响、解说词、对白等和画面的的配合实现转场(八)利用特写(九)利用主观镜头(以上多种技巧的综合运用可参见片例《丹麦交响曲》片断、《新加坡透视》片断)(一)利用相似性因素上下镜头具有相同或相似的主体形象,或者,其中物体形状相近、位置重合、在运动方向、速度、色彩等方面具有一致性,等等,以此来达到视觉连续、转场顺畅的目的。
这样的例子在影视片中有很多:电视片《丹麦交响曲》剪辑效果非常流畅,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量采用相似性的直接切换技巧,比如,利用固定镜头中的玩具士兵与现实中皇家卫队仪式活动连接;森林中一棵大树正倒下,与顺势倒在切割机上的木桩相接,从森林伐木场转至木材加工点;从切割机将木头切割成块,再拼接成木地板,转换到排练厅内的木地板特写,木地板上有舞者的身影,自然接了一组芭蕾舞演员的镜头;跳舞者正抬起的足尖特写,又与下一镜头中顺势抬腿跳民间舞的形象对接,场景转换由排练厅转到舞台上民间舞演出,由演员抬头,雷声大作,跳接到户外镜头,雨中行色匆匆的人们。
这一组时空的转换非常精妙,丹麦森林茂盛、木材丰富与丹麦人热爱舞蹈艺术、介绍丹麦民间舞似乎是跨度很大的两方面内容,但是通过相似关联,很紧凑地结合在一起,毫不牵强。
事实上,在平时的电视片创作中,只要做个有心人,是不难发现事物之间众多的相似性关联,比如说,前一个镜头在教室里将磁带塞进录象机,画面内有一台电视机;下一个镜头从电视机的影像拉开,已在家里;上一个镜头是在果园里果农采摘苹果,下一个镜头挑选苹果特写,但是,内容已变成了农贸市场见闻。
巧妙运用上下镜头的相似关联,减少视觉变动元素,符合人们逐步感知事物的规律,场面转换自如。
(二)利用承接因素利用上下镜头之间的造型和内容上的某种呼应、动作连续或者情节连贯的关系,使段落过渡顺理成章,有时,利用承接的假象还可以制造错觉,使场面转换既流畅又有戏剧效果。
寻找承接因素是逐步递进式剪辑的常用方式,也是电视编辑应该熟练掌握的基本技巧。
比如,上一段落主人公准备去车站接人,他说我去车站了,镜头立即承接这一意思切换到车站外景,开始了下一段落,这是利用情节关联直接转换场景。
再如,前一段落介绍北京天安门广场是中国人向往的中心,一组天安门广场上各种景象的镜头,其中结尾镜头是一个家庭在广场上拍全家福,摄影师按下了快门,下一段是介绍片中一个家庭的情况,利用一张全家福的照片,内容转述到对这个典型的普通中国市民家庭的描述上(纪录片《故宫》),在这里,广场的摄影师按下快门与后面的全家福照片之间的呼应承接,从全景式概貌介绍转到对典型家庭的描绘。
又如:前一段落是城市清晨的生活景象,忙碌的人们挤上电车,又匆匆走下地铁列车,下一段落是介绍某街道的社区生活,之间可以通过一个代表地点的站牌,从地铁转至街道;前一段落是庙内烧香的人们,转场镜头可以从热闹的院内摇至院外的高层楼房,然后接一组城市建筑的镜头。
一般来说,此建筑接彼建筑,建筑外景接建筑内景,接建筑内的人群,再接主人公;类似的承接方式连接是剪辑中结构镜头连接顺序的一般规律。
利用人们自动承接的心理定势,采用偷梁换柱的手段,往往可以造成联系上的错觉,使转场流畅而有趣。
比如,第一组是画家作画,最后近景是画家眯眼在看,下一镜头是另一副画,拉开已是在展览厅了。
画家看与后面的画似乎是一个动作的连续,但是实际上已是另一内容;再比如,前一镜头是一个人在公园练习京剧舞棍动作,他望画外一抛;下一画面一只手接棍,此时,他已身着戏服在舞台演出,一抛一接,将台上台下有趣地联系在一起,(电视短片《戏舞》),这后一镜头是编辑在资料中找到的,他很好地利用了两个镜头在动作连续上的错觉,使转场连贯而紧凑。
(三)利用反差因素利用前后镜头在景别、动静变化等方面的巨大反差和对比,来形成明显的段落间隔,这种方法适合于大段落的转换。
其常见方式是两极景别的运用,由于前后镜头在景别上的悬殊对比,能制造明显的间隔效果,段落感强,它属于镜头跳切的一种,有助于加强节奏。
比如,电视片《丹麦交响曲》中有许多例,其中:前一组是海上航行的大全景,后一组的第一个镜头直接跳接到热闹的牛市上牛的特写,景别或声音的突然变化形成了一种段落间的节奏转换;同样,《申奥片》中也有大量两极镜头转场的实例,威风锣鼓的特写接一组群山日出长城的大全景;前一段落是以三大男高音在紫禁城演出的大全景结尾,后一段落开场是迎面而来的舞式队近景;前一段落是中国孩子各种姿态和笑脸,结尾镜头是一个小男孩手举欢迎奥运小旗帜的中景,下一段落是表现北京绚丽之夜,开场镜头是俯瞰全城的大远景,运用两极镜头几乎使每一个段落间隔都非常清晰可分,强化了视觉对比效果。
在电视纪录片中,两极镜头转场更是区分段落层次的有效手段,它可以大幅度省略无关紧要的过程,利用在动中转静或在静中变动来赋予观众强烈的直观感受。
一般来说,前一段落大景别结束,下一段落小景别开场,叙述节奏加快,场面转换有力;反之,前一段落小景别结束,后一段落大景别开始,段落分隔效果明显,叙述节奏相对从容。
(四)利用遮挡元素(或称挡黑镜头)所谓遮挡是指镜头被画面内某形象暂时挡住,依据遮挡方式不同,大致可分为两类情形:一是主体迎面而来挡黑摄像机镜头,形成暂时黑画面;二是画面内前景暂时挡住画面内其他形象,成为覆盖画面的唯一形象,比如,在大街上的镜头,前景闪过的汽车可能会在某一片刻挡住其他形象。
当画面形象被挡黑或完全遮挡时,一般也都是镜头切换点,它通常表示时间地点的变化。
主体挡黑通常在视觉上能给人以较强的冲击,同时制造视觉悬念,而且,由于省略了过场戏,加快了画面的叙述节奏。
典型例子是:前一段落在甲地点的主体迎面而来挡黑镜头,下一段落主体背朝镜头而去,已到达了乙处。
在影视片中,尤其是电视中,前景遮挡转场的运用较为普遍。
在电影《有话好好说》中,有这么一段内容:男主人公在大街上等待女朋友,开始镜头在百无聊赖地东张西望,下一镜头,前景中汽车驶过,他在吃西瓜;汽车再驶过,他在吃盒饭,最后一个镜头汽车驶过,画面转接到女朋友的家中。
同样原理,一则航空公司的广告更是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遮挡镜头在流畅转场上的妙用:镜头一开始,一个小男孩在上学路上,一辆老式汽车驶过画面后,他成了高中生,当一位当街打电话的人挡住他后,他出现时已是一个年轻小伙,遇见了位姑娘,他从花摊上拿起一束鲜花,大捧鲜花挡住了他,他再次出现时已在婚礼上,一辆现代汽车驶过他们面前,他成了父亲,一家三口亲亲热热,下雨了,他撑开伞,雨伞挡黑了镜头,随后已长大的孩子和他一起亲密地逛街,走过一个大树后,他去参加女儿的婚礼,婚礼前的喷泉挡住了他的身影,他走过喷泉出现时,已是双鬓染霜的爷爷,正带着孙子玩耍。
显然,这则手法新颖广告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遮挡镜头的转场使之充满出人意料的趣味性,流畅而简洁同时又有一定情节地表现了一个人的一生。
在这里,遮挡镜头的作用虽然被艺术地放大,但是,从中可以看出诸如汽车、人流等前景运动物遮挡画面时,也是转换镜头的有利时机,它使时空转换流畅与紧凑。
(五)利用运动镜头或动势利用摄像机的运动来完成地点的转换或者利用前后镜头中人物、交通工具等的动势的可衔接性及动作的相似性,作为场景或时空转换的手段。
这样的转场技巧由于运动的冲力和本身的连贯性,所以,一旦找准前后镜头主体动作的剪接点,那么场景转换会非常顺畅。
这种转场方式大多强调前后段落的内在关联性。
比如,前一段落的结尾镜头是两个小孩在田野玩耍,并向右冲出画面,下一段落反映工场的各种劳动场面,开始镜头是穿滑轮鞋的两个工人从画左冲入场地中间(电视片《荷兰花》),后一镜头延续了前一镜头的冲力,很自如地转换了场景和内容。
摄像机运动本身就可以显示一种空间的调度关系,因此,在前期拍摄中,就可以加以设计。
比如,从一组代表了历史故事的画像摇到采访者身上,历史故事的讲述也随之转入对当事人的采访;从小院内景摇至院外高楼,由此转换了空间;从走廊上正在下棋的人群移到房间内正在学习的人;由某形象摇至天空,这样的方式通常意味着上一段落的明确结束,段落间隔较明显。
在利用运动转场的技巧中,出画、入画也是转换时空的重要手段。
在表现大幅度空间变化时,比如,从办公室到大街,从甲处到乙地,经常可见让人物从前一镜头走出画面,再从另一环境的镜头中走入画面;同样,也可以前一镜头人物出画,后一镜头内人物已在画中,比如前一镜头中人物走出家门,下一个镜头他已在大街上。
这里,出画代表的暂时结束,入画代表新的开始,因此,可以比较协调地将不同空间联系在一起,究竟采用哪一种方式,这需要根据素材情况,而且,还要考虑空间省略中的时间因素,一般来说,出画时间越长,所感受的实际空间、时间的联系越远,叙述节奏相对舒缓,段落间隔也明显一些。
六)利用景物镜头(或称空镜)借助景物镜头作为两个大段落间隔。
景物镜头大致包括两类:一类是以景为主、物为陪衬,比如群山、山村全景、田野、天空等,用这类镜头转场既可以展示不同的地理环境、景物风貌,又能表现时间和季节的变化。
电视纪录片《龙脊》、《空山》中都先后利用四季更替间农作物、环境的变化来转换段落,并且将其作为结构性元素使用,将故事发展的各个环节有机地串联在一起。
景物镜头又是借景抒情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弥补叙述性素材本身在表达情绪上的不足,为情绪伸发提供空间,同时又使高潮情绪得以缓和、平息,从而转入下一段落。
另一类是以物为主、景为陪衬的镜头,比如,在镜头前飞驰而过的火车、街道上的汽车以及诸如室内陈设、建筑雕塑等各种静物。
一般来说,常选择在这些镜头挡住画面或特写状态作为转场时机。
比如,前一个段落是考试在即,一个准备考音乐学院的女孩在刻苦练琴;下一个段落她去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