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
20课 西学东渐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近代中国人 向西方学习 马克思主 义在中国 的发展
21课 新文化运动 22课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23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中国近现代史上各阶层提出了哪些先进思想?

开眼看世界,提出“师 抵抗派:
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 中体西用
(5)1905年,同盟会成立,在《民报》发刊 词上提出
2)主要内容
三民主义 十六字纲领 含义 局限性
推翻清政府 没有 驱逐鞑虏 (民族革命) 民族独立 明确反 恢复中华 帝 (前提)
③西学的传播扩大,中外文化的碰撞
体用之争 代表: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
2.洋务派与顽固派的斗争
洋务派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坚持传统,学习西方技术)
顽固派主张: 原封不动地维持原有的政治文 化格局,反对西学 实质: 用西方技术来维护清朝腐朽的封建统治
冲击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保守 评价: 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 良好的舆论创造了环境 大体上局限于要不要学习西方物质 文化的层面;
器 物 制 度 思 想 文 化
维新派: 变法维新、君主立宪 资 革命派: 三民主义、民主共和 激进派: 民主、科学 毛泽东思想 (革命与建设) 无 邓小平理论 (社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党建)
向西方学习 原因:①民族危机的出现加深。 ②西学传入中国。 一个共同目的: 救亡图存 四个阶段及四个层次:
民 政治民主,人民享有主权、政府由人民 主: 投票选举产生、权力制衡
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的世界观和方 科 法论,具体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知识,进化 学: 论,唯物论,无神论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打倒孔家店” 提出: 陈独秀《宪法与孔教》《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内容: 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维护专制制度 的旧礼教、旧道德 政治动因:抨击专制政治 实质: 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意识形态、思想体 系、文化传统的扬弃 意义: 为后来解放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创 造了条件
(二)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
1.背景
(1)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 日益加剧 (2)中国与西方的联系扩大 (3)为了了解西方,抵御外来侵略
2、开眼看世界的倡导者――林则徐、魏源
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林则徐的主要活动 (1)设立译书馆,搜集、翻译西方国家的 书报 (2)主持编译了《四洲志》,摘译了《各 国律例》。 (3)设法购买英制船炮,并加以仿制 , 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
(4)评价: ①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②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 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③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④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五四运动;
⑤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被中国先进 知识分子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 武器。 (最重要的成果) ⑥局限: 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 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3、洋务运动的措施:四个创办
• 1)创办军事工业(以“自强”为口号); • 2)创办民用企业(以“求富”为口号); • 3)创办近代海军; • 4)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4、洋务运动的失败:
1)失败的标志: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2)失败的原因: (1)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封建制度; (2)顽固派的阻扰和破坏; (3)缺乏统一健全的领导核心; (4)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挟技自居);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和马 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1、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 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2、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3、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 影响。 4、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指导意义。 5、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 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指导意义。
2)代表人物
康有为 借经学、孔子,宣传变法的必要性
(传统儒家思想与西方政治学说相结合)
梁启超 兴民权,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 君主专制的必要性
谭嗣同 以自由平等批判君主专制、等级制度、 纲常礼教(最激进) 严复 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物竞天择,适 者生存。变法才能救亡。
共同点:挽救民族危机,倡西学,兴民权,从根 本上改变政治制度
2)主张: ①主张改良政治,设立议会制度,实行 君主立宪制; ②主张发展工商业,与外国人进行商战。
3)特点: 只有理论,没有实践
2.维新思想
1)维新思想形成原因: (1)19世纪末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历史舞台; (2)甲午战争的失败,民族危机空前加 重,同时也证明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3)西学的不断传入
1、20世纪三位伟人、三大理论成果、三次伟大革命(历史巨 变),三个发展阶段 2、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探索民族发展之路的模式 三位 伟人
三大 理论 伟大 革命 发展 模式 共同 道路
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改革开放
辛亥革命推翻帝 新中国建立社会主 制,建中华民国 义制度的确立
走欧美式的道路 俄国式道路到 有中国特色的社 走自己的路 会主义道路 是救国、建国、强国之路,是振兴中华、振兴民族 的道路——“中国崛起”之路
思考: 康有为变法为何要借用经学和孔子的外衣? 提示: 1.原因:①康有为主观上想减小维新变法 的阻力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 导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始终弱小。
3、维新派和洋务派的论战 (三个要不要) 1)论战内容:
2)性质:
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 面交锋,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三)体用之争(19世纪60~90年代)(地 主阶级洋务派)
1.体用之争的含义及背景: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 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采用西方资本主义的近代科技, 仿效西方国家的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江 河日下的清王朝。
背景:清王朝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加强经济侵略 ②太平天国运动的威胁
西学东渐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①鸦片战争之前的明末清初,耶稣会传教士 的 到来 ②鸦片战争期间直到五四运动前后
思考: 你知道深刻影响西学东渐第一阶段 的两位知名的中、外人士吗?
西学东渐
西学东渐
深刻影响西 学东渐第一 阶段的两位 知名人士
身穿中国士人服装的利玛窦 徐光启(1562-1633年),中国 (Matteo Ricci,1552-1610年) 明末科学家,农学家,政治家
①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采取改良的 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失败 ②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原因 客观原因- ③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
主观原因
办法,
教训-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 行不通的。
思考:洋务派与维新派异同点: 同:(1)都主张学习西方;(2)都为了国家的 强大; (3)他们自强的目的都不能实现; 异(1)阶级立场不同(根本); (2)学习西方的内容不同,所要实现的政治目的 不同;(3)对外国侵略的态度不同。 实践:维新变法(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 (2)意义: ①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 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②但没有对封建文化进行全面彻底批判。
一、孙中山的民主追求(资 产阶级革命派)
1、(旧)三民主义 1)提出背景: (1)鸦片战争以后,许多救国主张都以失败 告终,中国革命需要新的理论和实践; (2)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 壮大; (3)孙中山改良道路失败后,走上了革命的 道路,创立了革命团体;
(4)西学的不断传入,孙中山融合了多元人 类文化遗产而提出;
3)影响:
(1)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4、百日维新(1898年)
历 史 意 义
①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它要求实行 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实行君主立宪制,在当时是符 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具有进步意义。 ②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提出的挽救民族危机、发展 资本 主义,对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 作用。 ③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它提倡新学、兴民 权,在 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2)内容:
A.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 (核心内容,指导思想);
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文化革命,“打倒孔家店”,鲁迅最猛烈)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文学革命,胡、陈)
(3)实质: 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1)民主和科学(“德先生”和“赛先生”)(核
西学东渐和新文化运动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 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 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 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一、西学东渐
(一)概况 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 程。通常而言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 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
1)政治上:辛亥革命失败后,帝国主义加紧对 中国的侵略; 2)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为新文化 运动奠定经济基础; 3)思想上;启蒙思想的传播,民主共和的 思想深入民心,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认识 到在中国必须进行思想革命 4)直接原因: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掀起尊 孔复古的逆流
2、概况:
1)标志: 2)阵营、主要思想阵地: 3)活动基地、中心: 4)代表人物: 5)刊物:
理解:“西学东渐”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政 治
一鸦战败
二鸦战败
源自文库
甲午战败
西 师夷长技 中体西用 政治制度 学 东 1840 1860 1894 1898 渐
经 济
资本主义 经济侵入
资本主义经 济侵入加剧
民资发展 资本输出加剧
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派) (前期:1915——1917年) 1、背景:
鲁迅——对旧礼教、旧道德的攻击最为激烈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 白话文文学改革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提出: 系统提出文学改革的主张,提倡白话 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 进一步推进: 陈独秀《文学改革论》 必须彻底改革旧文学的思想内容 意义:提供载体;推动改变;促进发 展;做了准备
维新派和激进派对待孔子和儒学的态度及原因?
态度: 利用 ∕ 全盘否定 原因: ①前者: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为了减少变法的 阻力; 儒家思想影响深远; 与康等人的教育和经历有关。 ②后者: “尊孔复古”逆流;
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与陈独秀等人经历有关。 (但二者的实质是一致的,都服务于宣传资 产阶级思想文化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宗旨。)
1.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地主阶级学 “器物” 2 .从戊戌变法到20C初,资产阶级学“制度” 3 .1915年-1919年,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 4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共从“走俄 国人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四个特点
1 .体现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 2 .学习西方和救亡图存相结合 3 .经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 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历程 4 .认识上经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由 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学习
2)魏源和《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
3、对新思想的评价:
1)特点:
(1)带有鲜明的时代变化的印记; (2)保留着浓重的封建纲常色彩; (3)只有理论,没有付诸实践; (4)只停留在器物方面
2)影响:
(1)简单介绍了西方的政治、经济状况; (2)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开始关注世 界形势,探索救国之路; 实质: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3)形成了救亡图存的社会思潮,成为中国 近代思想的主流
5、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 1)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国的国力,但并 不能挽救中国; • 2)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 3)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 4)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 5)一定程度上瓦解了自然经济;
(四)维新变法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
1、早期维新思想: 1)代表人物: 郑观应;王韬;冯桂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