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韵平仄和对仗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ppt实用课件4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ppt实用课件4](https://img.taocdn.com/s3/m/906753edb14e852458fb57eb.png)
你姓啥,我姓贾,叫什么?贾桂花。 多大了,二十八!干啥的?烤地瓜。
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踢不好足球说球不圆, 射不进球门说门太扁,赢不了对手说心太软。 去南方踢球说天太暖,去北方踢球说地太寒, 去东方踢球说菜太咸,去西方踢球说饭太甜。 看球的多了说心里烦,看球的少了说情绪懒, 记者们来了说别添乱,老板们来了说快给钱。 冲不出亚洲说地有坎,去不了巴黎说路太远, 批评起球员说尽弱点,批评起球迷说根太浅。
押韵之作用有二:
(一)、将许多涣散之音,联络贯串,以成为完整之 声调,使诗歌之节奏更鲜明、更和谐。吟诵起来,令 人觉得铿锵悦耳。
(二)、为便于成记忆,诗之有韵,使人读之琅琅上 口。即使篇幅较长,亦易于完成背诵也。
有许多时候,我们完全可以在同一意思的情况下,
押不同的韵。我曾有过多次这样的经历,为了押韵而 把一本字典翻看数次,往往都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字。 下面我就举个简单的例子,如:相爱永远/an/、相爱一 生/eng/、相爱一辈子/i/、相爱到老/ao/、相爱百年/an/、 百年相爱/ai/、永远相爱/ai/等,意思一样,但押的韵就 不一样。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中国足球
姓杜,文淑,二十五,属虎,往 前扑,替补,跳舞,下厨。有蓝 图,做贤内助。
二:篇韵
即全篇的相应句子的最后一字押的是同
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踢不好足球说球不圆, 射不进球门说门太扁,赢不了对手说心太软。 去南方踢球说天太暖,去北方踢球说地太寒, 去东方踢球说菜太咸,去西方踢球说饭太甜。 看球的多了说心里烦,看球的少了说情绪懒, 记者们来了说别添乱,老板们来了说快给钱。 冲不出亚洲说地有坎,去不了巴黎说路太远, 批评起球员说尽弱点,批评起球迷说根太浅。
押韵之作用有二:
(一)、将许多涣散之音,联络贯串,以成为完整之 声调,使诗歌之节奏更鲜明、更和谐。吟诵起来,令 人觉得铿锵悦耳。
(二)、为便于成记忆,诗之有韵,使人读之琅琅上 口。即使篇幅较长,亦易于完成背诵也。
有许多时候,我们完全可以在同一意思的情况下,
押不同的韵。我曾有过多次这样的经历,为了押韵而 把一本字典翻看数次,往往都能找到自己满意的字。 下面我就举个简单的例子,如:相爱永远/an/、相爱一 生/eng/、相爱一辈子/i/、相爱到老/ao/、相爱百年/an/、 百年相爱/ai/、永远相爱/ai/等,意思一样,但押的韵就 不一样。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中国足球
姓杜,文淑,二十五,属虎,往 前扑,替补,跳舞,下厨。有蓝 图,做贤内助。
二:篇韵
即全篇的相应句子的最后一字押的是同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ppt18 人教课标版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ppt18 人教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924bbf6cf12d2af90342e61d.png)
山行
[唐]杜 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á 白云生处有人家。jiā
注:绝句如何押韵:
(1).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押 韵的居多。
(2).第二句和第四句则一定要 押韵,而且一般押平声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huā
韵,一韵到底,中间不能 换韵。 (3).第三句的最后一个字限用
仄声字。
平仄
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
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 仄起格
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 平平仄仄平。
试一试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平 谁家新燕啄春泥。 起 乱花渐欲迷人眼, 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 3.借对
• 对仗中的特殊类型,或称为假对。一个词有两种以 上的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 它的乙义或丙义,来与另一词相对。它通过借义或 借音等手段来达到对仗工整的目的。
• A:借义是利用词的多义性,通过一个词的某一种意义 与相应的词构成对仗,但诗里所用的并不是这一种意 义,而是另一种意义。如杜甫《曲江》诗中写到: “借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寻常”一词具 有多种含义,一为“平常”,一是“八尺为寻,倍寻 为常”。前者是一般的副词,后者是数量词,这里用 “寻常”来对数词 “七十”,用的是它本来具有的 数量方面的含义,而诗中用的却是它副词方面的意 义。这就是“借义对”。
什么叫“合辙”?
戏曲界习惯上把戏曲唱词中的“韵”叫做“辙 ”。合辙指的就是押韵。
近体诗的格律特点
1、近体诗又有分“律诗” 、“绝句
山居秋暝王维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PPT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PPT](https://img.taocdn.com/s3/m/54ca30c6f705cc1755270951.png)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迭翠
④层林迭翠,白云缭绕
( ②④)
三选择填空
《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① 《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②
《寄…》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③
《叹花》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④
A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 B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C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D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对仗 A对仗也叫对偶,就是上下两句字
数相等,词义、词类、平仄都要一一 相对,即必须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 词、数字对数字、实词对实词、虚词 对虚词。
B近体诗一般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C对偶一般分为“工对、宽对、借 对、流水对(串对)”四种。
六、诗歌内容安排
诗歌内容一般按“起、承、转、合” 安排。
韵脚选择很讲究,它与抒发情感有 深刻的内在联系。像“a 、an、ang、 en、eng”等韵脚字,发音较响亮;韵 母“o、ai、ao、ou”等韵脚字发音较柔 和:这两类韵脚都可以传达欢乐、雄 壮、或温和、轻松的感情。而韵母为 “i、u、e、ei、ie”等韵脚字,发音较 细微,适合表达低沉、婉转、哀伤、 悲愤的感情。
A祖国气象新 B山河风光美 C大地气象新
3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B
A月落日出万里江河映日红 B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
•
1、许多人企求着生活的完美结局,殊不知美根本不在结局,而在于追求的过程。
•
2、慢慢的才知道:坚持未必就是胜利,放弃未必就是认输,。给自己一个迂回的空间,学会思索,学会等待,学会调整。人生没有假设,当下即是全部。背不动的,放下了;伤不起的,看淡了;想不通的,不想了;恨不过的,抚平了。
《押韵和平仄》PPT课件
![《押韵和平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592f6a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71.png)
《押韵和平仄》PPT 课件
教学目标
• 1、了解基本的押韵、平仄、对 仗的知识,体会古典诗词的音乐 性、韵律美。
• 2、 、能利用平仄对仗知识进行 集联创作。体会诗歌语言的音乐 性、韵律美。
• 3、通过鉴赏古今诗词,培养热 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押韵的艺术效果
押韵的主要作用是使声音和谐优美, 吟诵顺口悦耳, 便于记忆流传。
①出自唐代孟浩然《宿建德江》; ②出自唐代杜甫《望岳》; ③出自唐代贾岛《题李凝幽居》; ④出自唐代李贺《马诗(其五)》; ⑤出自唐代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⑥出自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一)》; ⑦出自唐代韦应物《滁州西涧》; 出自唐代白居易《暮江吟》。
请选出填入下边诗歌中空白处最恰当的一组词:
诗中的对仗
• 1.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 身(名词)对心(名词),无(动词)对有(动
词),彩凤(偏正短语)对灵犀(偏正短语), 双(数词)对一(数词),飞(动词)点(动 词),翼对通(不工) • 2.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昔(名词)对今(名词);闻(动词)对上(动 词);洞庭水(名词)对岳阳楼(名词)
要点:
押韵
什么是押韵?
把两个以上韵平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诗句的同一位置
上,使声音和谐悦耳,这种情况叫做押韵(压韵)。各句
押韵的字叫做韵脚或韵字。
押韵的“韵”与韵母的不
同
押韵的“韵”与“韵母”不完全相同,凡韵腹相同或
相近的(如果有韵尾,韵尾也要相同),都属于同一个
“韵”。就是说韵头可以不管,只要韵腹、韵尾相同都算
帆如云气吹将灭,灯近银河色不红。
如此宵征信奇绝,三更三点水精宫。
A、半树佛花香易散B、万里鱼龙争照影 C、二月郊行最有情D、三千组练挥银刀
教学目标
• 1、了解基本的押韵、平仄、对 仗的知识,体会古典诗词的音乐 性、韵律美。
• 2、 、能利用平仄对仗知识进行 集联创作。体会诗歌语言的音乐 性、韵律美。
• 3、通过鉴赏古今诗词,培养热 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押韵的艺术效果
押韵的主要作用是使声音和谐优美, 吟诵顺口悦耳, 便于记忆流传。
①出自唐代孟浩然《宿建德江》; ②出自唐代杜甫《望岳》; ③出自唐代贾岛《题李凝幽居》; ④出自唐代李贺《马诗(其五)》; ⑤出自唐代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⑥出自唐代李白《行路难(其一)》; ⑦出自唐代韦应物《滁州西涧》; 出自唐代白居易《暮江吟》。
请选出填入下边诗歌中空白处最恰当的一组词:
诗中的对仗
• 1.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 身(名词)对心(名词),无(动词)对有(动
词),彩凤(偏正短语)对灵犀(偏正短语), 双(数词)对一(数词),飞(动词)点(动 词),翼对通(不工) • 2.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昔(名词)对今(名词);闻(动词)对上(动 词);洞庭水(名词)对岳阳楼(名词)
要点:
押韵
什么是押韵?
把两个以上韵平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诗句的同一位置
上,使声音和谐悦耳,这种情况叫做押韵(压韵)。各句
押韵的字叫做韵脚或韵字。
押韵的“韵”与韵母的不
同
押韵的“韵”与“韵母”不完全相同,凡韵腹相同或
相近的(如果有韵尾,韵尾也要相同),都属于同一个
“韵”。就是说韵头可以不管,只要韵腹、韵尾相同都算
帆如云气吹将灭,灯近银河色不红。
如此宵征信奇绝,三更三点水精宫。
A、半树佛花香易散B、万里鱼龙争照影 C、二月郊行最有情D、三千组练挥银刀
押韵平仄和对仗ppt课件
![押韵平仄和对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7ed1a0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e0.png)
把“志远”改为“远志”。
“志远”跟“红花”在结构上不对应: “红花”是偏正短语,而“志远”是 主谓短语。上下字的词性也不同。
语言文字应用
第二课 第四节 声情并茂
——押韵、平仄与对仗
知识大概——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
《诗经》——南北朝。形式要求较自由。
近体诗:
以格律诗(律诗)为代表。 1、每首八句。五律四十字,七律五十六字。
C、二月郊行最有情 D、三千组练挥银刀。
颔联须对仗: 一船鸡犬欲腾空= 数量+动物+动词+动作
万里鱼龙争照影=数量+动物+动词+动作
律诗: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不押韵,则限用仄声 字( 昔人已乘黄鹤去)。偶数句押韵,一般押平 声韵,一韵到底。用韵字不在诗中重复出现。
P36作业二(1)
1、A-C-D-B。
根据押韵规则,第三句应为 D ;
再根据D句“柳条折尽花飞尽”的内容得 出:
先柳条,后杨花。
四、平仄与参差美:
1、概念: 2、格式:
如: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例: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五、对仗和对称美
1、概念:实词≠虚词;名词≠动词;
日光≠月华;云裳≠霞衣。
(平仄)
2、位置:
颔联、颈联。
3、类型:
工(严)对:字数+平仄+词性+意义;
宽对:字数+意义+大致词性;
闲人莫进贤人进 盗者勿来道者来
绿水泛漪,巾帼何须让须眉 勇者临战,男儿从来是英杰
细节二:上下联对应词语两两相对,上下联 之间同一位置,忌讳使用相同的字。(也称 作:字形相左)
“志远”跟“红花”在结构上不对应: “红花”是偏正短语,而“志远”是 主谓短语。上下字的词性也不同。
语言文字应用
第二课 第四节 声情并茂
——押韵、平仄与对仗
知识大概——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
《诗经》——南北朝。形式要求较自由。
近体诗:
以格律诗(律诗)为代表。 1、每首八句。五律四十字,七律五十六字。
C、二月郊行最有情 D、三千组练挥银刀。
颔联须对仗: 一船鸡犬欲腾空= 数量+动物+动词+动作
万里鱼龙争照影=数量+动物+动词+动作
律诗: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不押韵,则限用仄声 字( 昔人已乘黄鹤去)。偶数句押韵,一般押平 声韵,一韵到底。用韵字不在诗中重复出现。
P36作业二(1)
1、A-C-D-B。
根据押韵规则,第三句应为 D ;
再根据D句“柳条折尽花飞尽”的内容得 出:
先柳条,后杨花。
四、平仄与参差美:
1、概念: 2、格式:
如: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例: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五、对仗和对称美
1、概念:实词≠虚词;名词≠动词;
日光≠月华;云裳≠霞衣。
(平仄)
2、位置:
颔联、颈联。
3、类型:
工(严)对:字数+平仄+词性+意义;
宽对:字数+意义+大致词性;
闲人莫进贤人进 盗者勿来道者来
绿水泛漪,巾帼何须让须眉 勇者临战,男儿从来是英杰
细节二:上下联对应词语两两相对,上下联 之间同一位置,忌讳使用相同的字。(也称 作:字形相左)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ppt19 人教课标版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ppt19 人教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42876f87580216fc700afdc1.png)
目录 退出
2.诗歌的分类情况是怎样的?请列表加以说明。 提示:
目录 退出
3 .分别介绍 一下古 体诗和 近体诗 。 提示:古体诗 是依照 古代的 诗体写 的。在唐 人看来 ,从《诗 经》到南 北朝的诗 ,都算 是古体 诗,因 此古体 诗也就 没有一 定的标 准。可以说 凡不 受近体诗 格律束 缚的, 都是古 体诗。 近体诗以 律诗为 代表。 律诗的 用韵、 平仄、 对仗都 有许多 讲究 。由于 格律很严 ,所以 称为“律 诗”或“格 律诗”。格律 诗主要 有四 个特点 :( 1) 每首 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2)押平声韵;(3)每句的平仄 都有规定; (4)每首在规定的位置要有对仗。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叫 “长律”,除 了尾联 (或首 尾两联 )外一 律都用 对仗 ,所以 又叫“排律” 。
答案示例: (1)端午 下联:闻粽香尚思屈子忠魂 (2)中秋 上联:清风一缕拂丹桂
目录 退出
2 .请写出下 面这副 对联的 下联。 霜风渐紧 ,断雁 无凭, 月下不 堪憔悴 影
解析:解答此 题,除 严格遵 循对联 的基本 要求外 ,还 要正确 解读所 给 对联的上 联的内 容。上 联内容 由三部 分( 物候、 景物和 心境) 构成, 感情 基调为感 伤、怅惘, 要综合 考虑上 联内容 的这些 特点, 本着内 容相关 的原 则组织答 案。
目录 退出
典例剖析
1.(2012· 四川高考)补写下列有关节日的两副对联。注意:①内容与 节日相关;② 可以不 考虑平 仄。
(1)端午 上联:赛龙舟不忘楚风余韵 (2)中秋 下联:明月千里寄相思
目录 退出
解析:本题着 眼的两 个传统 节日— —端午 与中 秋,一 个以历 史人文 气息见长 ,一个 以亲情 意味见 长,给 出的上 联与下 联既有 节日 活动气 息, 又有明确 的节日 意象, 有利于 引导学 生在传 承文化 的过程 中形 成爱国 思亲、忠勇 爱家 的美好 品德。拟 写答案 时要抓 住节日 的习俗 特点, 上下 句句式相 同,词 性要相 对。端午节 是纪念 爱国诗 人屈原 的节日 ,有赛 龙舟 和吃粽子 的习俗;端 午节也 是自古 相传的“ 卫生节” ,人们 在这一 天洒扫 庭院,挂 艾枝, 悬菖蒲 ,洒雄 黄水, 饮雄黄 酒,激 浊除腐 ,杀菌 防病 。中秋 节是 中华民族 的传统 节日, 这一夜 ,人们 仰望天 空如玉 如盘的 朗朗 明月, 期盼 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 这些都是 可以供 选择的 意象。
2.诗歌的分类情况是怎样的?请列表加以说明。 提示:
目录 退出
3 .分别介绍 一下古 体诗和 近体诗 。 提示:古体诗 是依照 古代的 诗体写 的。在唐 人看来 ,从《诗 经》到南 北朝的诗 ,都算 是古体 诗,因 此古体 诗也就 没有一 定的标 准。可以说 凡不 受近体诗 格律束 缚的, 都是古 体诗。 近体诗以 律诗为 代表。 律诗的 用韵、 平仄、 对仗都 有许多 讲究 。由于 格律很严 ,所以 称为“律 诗”或“格 律诗”。格律 诗主要 有四 个特点 :( 1) 每首 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2)押平声韵;(3)每句的平仄 都有规定; (4)每首在规定的位置要有对仗。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叫 “长律”,除 了尾联 (或首 尾两联 )外一 律都用 对仗 ,所以 又叫“排律” 。
答案示例: (1)端午 下联:闻粽香尚思屈子忠魂 (2)中秋 上联:清风一缕拂丹桂
目录 退出
2 .请写出下 面这副 对联的 下联。 霜风渐紧 ,断雁 无凭, 月下不 堪憔悴 影
解析:解答此 题,除 严格遵 循对联 的基本 要求外 ,还 要正确 解读所 给 对联的上 联的内 容。上 联内容 由三部 分( 物候、 景物和 心境) 构成, 感情 基调为感 伤、怅惘, 要综合 考虑上 联内容 的这些 特点, 本着内 容相关 的原 则组织答 案。
目录 退出
典例剖析
1.(2012· 四川高考)补写下列有关节日的两副对联。注意:①内容与 节日相关;② 可以不 考虑平 仄。
(1)端午 上联:赛龙舟不忘楚风余韵 (2)中秋 下联:明月千里寄相思
目录 退出
解析:本题着 眼的两 个传统 节日— —端午 与中 秋,一 个以历 史人文 气息见长 ,一个 以亲情 意味见 长,给 出的上 联与下 联既有 节日 活动气 息, 又有明确 的节日 意象, 有利于 引导学 生在传 承文化 的过程 中形 成爱国 思亲、忠勇 爱家 的美好 品德。拟 写答案 时要抓 住节日 的习俗 特点, 上下 句句式相 同,词 性要相 对。端午节 是纪念 爱国诗 人屈原 的节日 ,有赛 龙舟 和吃粽子 的习俗;端 午节也 是自古 相传的“ 卫生节” ,人们 在这一 天洒扫 庭院,挂 艾枝, 悬菖蒲 ,洒雄 黄水, 饮雄黄 酒,激 浊除腐 ,杀菌 防病 。中秋 节是 中华民族 的传统 节日, 这一夜 ,人们 仰望天 空如玉 如盘的 朗朗 明月, 期盼 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 这些都是 可以供 选择的 意象。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ppt实用课件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ppt实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d9bdd5d783e0912a2162aee.png)
韵脚选择很讲究,它与抒发情感有 深刻的内在联系。像“a 、an、ang、 en、eng”等韵脚字,发音较响亮;韵 母“o、ai、ao、ou”等韵脚字发音较柔 和:这两类韵脚都可以传达欢乐、雄 壮、或温和、轻松的感情。而韵母为 “i、u、e、ei、ie”等韵脚字,发音较 细微,适合表达低沉、婉转、哀伤、 悲愤的感情。
声 情 并茂
押韵和平仄
同韵童趣 齐读儿歌 问:为什么会如此琅琅上口?
一、押韵
韵是诗歌的基本要素之一,古诗、近体诗、 现代诗差不多没有不押韵(个别诗人例外)。 韵又叫辙,押韵叫合辙。
诗词中的所谓韵,大致相当于汉语拼音中 的韵母,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所谓押韵, 就是把同韵(韵腹、韵尾和声调的平仄都相 同)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一 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
二 、诗歌类型
1、古体诗 ,又叫“古诗”“古风”。 特点句子长短不一,句数多于八句 如《诗经》、《楚辞》。 2、近体诗,又叫今体诗(为唐人 所称)。分为律诗、绝句两大类 3、现代诗
诗 诗歌 词
曲
古体诗 近体诗 现代诗
小令 中调 长调
小令 散曲
绝句 近体诗
律诗
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 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押韵与平仄剖析课件
![押韵与平仄剖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6d9561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dc.png)
押韵的分类:尾韵、声韵、形韵
尾韵
指押韵的音节位于词语的末尾,是汉语诗歌 中最为常见的押韵方式。
例如
“风吹草低见牛羊”中,“低”和“羊”就是 尾韵。
声韵
指押韵的音节位于词语的中间或开头,比较少见 。
例如
“思君令人老”中,“人”和“老”就是声韵。
形韵
指词语的形状或结构相似,从而达到押韵的效果 。
例如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月”和“天”就是 形韵。
通过创作实践提高对押韵与平仄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通过创作实践,加深对押韵与 平仄的理解,提高运用能力, 让诗词作品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和表现力。
分享个人创作心得,交流创作 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鼓励多进行创作实践,不断提 高对押韵与平仄的运用水平, 为今后的诗词创作打下坚实的 基础。
THANKS FOR WATCHING
05 押韵与平仄的实践练习
古诗词创作中的押韵与平仄运用练习
总结词:古诗词的押 韵和平仄是构成音韵 美感的重要元素,掌 握其运用方法能提高 创作质量。
详细描述
1. 押韵:古诗词中, 句末字要求声韵统一 ,即押韵。常见的韵 部有平水韵和新韵等 。在创作时,选择合 适的韵部能让作品更 具韵味和音乐感。
06 总结与展望
押韵与平仄在诗词中的重要性及未来发展
押韵与平仄是诗词创作中的重要 元素,赋予诗词节奏感和音乐美 感,能够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通过对古今经典诗词的剖析,深 入了解押韵与平仄在诗词中的运 用,为今后的诗词创作提供指导
。
探讨未来诗词创作中押韵与平仄 的发展趋势,以及现代语言的运
用对传统诗词的影响和挑战。
04 现代诗歌中押韵与平仄的 运用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ppt13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ppt13](https://img.taocdn.com/s3/m/9b642b30a76e58fafab003cf.png)
4读下面四首诗,选择恰当诗句填入空缺处
娉娉袅袅十三年,豆蔻梢头二月初._______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_______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________ 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_______ A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B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C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D如今风摆花狼籍,绿叶成阴子满枝
3诗歌有哪些对仗类型?
(1)工对 词类相同,意义同类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2)宽对 同类的词相对就可以了,注意结构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 (3)借对一下句词语借用另一意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 (4)串对(流水对)前后两句意义相连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
A柳絮池塘淡淡风
以“梨花院落溶溶月” 为上句,选择恰 当的下 句
B榆英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蓉点点雨 D丁香初绽悠悠云
选择恰当语句填入横线处,要求与 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
1每逢深秋时节,
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 , 近看小 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1)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2)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3)白云缭绕,层林迭翠 (4)层林迭翠,白云缭绕
三,平仄与参差美 1什么叫平仄
古代汉语中 平声字叫平 上声,去声和入声叫仄 现代汉语中 平声字的声调叫”平” 上声和去声两声调叫”仄”
2平仄的特点
(1)同句交替 (2)一联之内上下句相对 (3)上下联相粘 (4)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5)偶数句末字押平声韵,奇数句末字仄声 (第一句末字可押韵也可不押韵,如押韵也要 用平声字) (6)句尾不能连三平,也不能连三仄.
初一第四讲-押韵与平仄ppt课件
![初一第四讲-押韵与平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afd86483d049649a66589a.png)
仄声字。
完整最新ppt
13
怎样体会诗歌的声韵节奏?
第一,看押韵。所谓的押韵,就是韵脚的字必须是同韵。
山居秋暝
[唐]王 维
①空山新雨后,②天气晚来秋。qiū
③明月松间照,④清泉石上流。 liú ⑤竹喧归浣女,⑥莲动下渔舟。zhōu ⑦随意春芳歇,⑧王孙自可留。 liú
白
韵
脚
脚
完整最新ppt
14
注:律诗押韵的要求:
古 古体诗 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
诗体
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
诗
中
诗
乐
古代乐府(掌管收集、整理民间歌谣、 民间文学的政府部门)采集编制各种
国
府 乐曲而配乐演唱的诗歌。标题上有的
按古
歌
历 史 时
典 诗 歌
诗 加“歌”“行”“引”“吟”等名称。
绝句(五绝;七绝)
近体诗 律诗(五律;七律)
期 分
词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90字间)
登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完整最新ppt
7
轻轻的我走了,
再
别
正如我轻轻的来;
康
我轻轻的招手,
桥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七
平平仄仄仄平平 律前头加
言
上两字即
诗
仄 起 格
仄仄平平平仄仄 可,仄前 平平仄仄仄平平 加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前加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完整最新ppt
第2课第4节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PPT课件人教版
![第2课第4节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PPT课件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316b64d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28.png)
B.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C.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D.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①
②
③
④
解析:这四首都是绝句,都应该符合基本的押韵规则。选
项 A 韵脚是“箫”,与之相配的是第三首诗《寄扬州韩绰
判官》,韵脚字“凋”;选项 B 韵脚是“名”,与
之相配的是第二首诗《遣怀》,韵脚字“轻”;选项C 韵脚是“如”,与之相配的是第一首《赠别》,韵脚字 “初”;选项D韵脚“枝”,与之相配的是《叹花》, 韵脚字“时”。 答案:①C ②B ③A ④D
解析:从所给诗句中,我们可以找出五个韵脚:游、流、 丘、洲、愁。根据律诗的押韵规律,不押韵的诗句不能作 偶句,所以①③④等句不能作偶句,据此,A、C、D 三 项都是错误的。 答案:B
2.请试着找出下面这首诗的韵脚。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韵脚分别是秋、流、舟、留。
夯基础
一、知识链接 诗歌押韵
(1)律诗押韵通则:A.都用平声韵(唐代刘长卿、白居 易,宋代苏轼、黄庭坚写过少数押仄声韵的律诗)。B. 通常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只有首句用韵时可以用邻 韵。C.句尾不能连三平,也不能连三仄(但也有少数例 外)。D.律诗基本上不能出现重复字,但也有少数是内
容突破了形式。E.“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只要 不造成句尾连三平或连三仄,一般都可以“一三五不 论,二四六分明”。F.句式一定是整齐的五言或七言, 没有长短句。
这是指偶数句而言,根据上下句要平仄相对的规则,奇 数句(第一、三、五、七句)末字就要用仄声字。近体 诗另有一个可以变通的地方是第一句的末字,前面说 过,首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如果押韵的话,则首 句末字也要使用“平”声字。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shiwei)PPT课件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shiwei)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96f50728ea81c758f578e1.png)
左迁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律
34
一封朝奏九重天, 诗
夕贬潮州路八千。 页 的
欲为圣明除弊事,
)押 韵
肯将衰朽惜残年。 有
云横秦岭家何在? 哪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些 特 点
好收吾骨瘴江边。 ?
商山早行
唐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
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
ua a ia 娃 呀 喳 啦 它 妈 下 ui 水 味 \ong 红 痛 \ai 白 待 \iang
ang 香 芳
.
4
看看上边的诗词,有没有换韵现象
律诗和绝句没有换韵 词和现代诗有换韵现象
.
5
古代诗歌的类别有哪些?
古诗被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律诗和绝句是 近体诗
古体诗(古风)—五古 七古 杂古<诗经>< 古诗十九首><琵琶行><三吏三别>
律诗(近体诗)—五律 七律(句数) 绝句(近体诗)—五绝 七绝(句数)
.
6
3、古体诗近体诗有什么区别?
古体诗--不受近体诗不受格律束缚 近体诗—也叫律诗,用韵\平仄\对仗都有许
多讲究.
.
7
、 律诗在格律上有哪些要求?(课本34
页。四点要求)
1限定句数 2押韵 3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 4每首在规定的位置都有对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
10
杜牧诗填空
《赠别》:娉(pīng)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
头二月初。 C 。
《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
轻。 B 。
诗歌的押韵和平仄PPT课件
![诗歌的押韵和平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b1cc90192e45361166f54c.png)
D.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3、排列下列诗句顺序 A杨柳青青着地垂 B借问行人归不归 C杨花漫漫搅天飞 D柳条折尽花飞尽
ACDB
练习: 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的四句:
A.欲采苹花不自由
B.骚人遥驻木兰舟 C.破额山前碧玉流 D.春风无限潇湘意。
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C→B→D→A 。
诗句排序,有法可依: 一、观体裁, 二、看押韵, 三、析对仗, 四、查平仄, 五、审表达, 结合意境,综合运用,定可准确排序 综上所述,运用“押韵分析法”“粘 对分析法”和“情景分析法”,是走出 近体诗迷宫的三步法。
下面是王禹偁的《村竹》,打乱了次序, 作排序: ①马穿山径菊初黄 ②万壑有声含晚籁 ③荞麦花开白雪香 ④棠梨叶落胭脂色 ⑤数峰无语立斜阳 ⑥何事吟余忽惆怅 ⑦村桥原树似吾乡 ⑧信马悠悠野兴长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 家。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 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 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 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
三、学习格律 初学创作最怕的是格律,激情四射,出口成章, 自认为自己的诗歌气势磅礴或温婉可爱,可是让行 家一看,不禁摇头,原因是格律不合。经行家按照 格律修改一番,才发现格律原来不仅是要求声韵, 而且是锤炼字词的过程。但让自己写,格律着实难 掌握。怎么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套”。熟记两 首典型的律诗,依照他的平仄修改自己的诗歌,修 改到自认为差不多的时候,然后找行家帮助修改, 行家才会根据实际情况告诉你一些特殊的情形这样 进步才能更快。对于填词,同样的道理,填完之后, 拿一首词牌的典型题目,对应它的平仄比对自己的 平仄,试着修改。直至满意。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ppt22(课件+学案+教案,4份)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ppt22(课件+学案+教案,4份)](https://img.taocdn.com/s3/m/85ed33c802d276a201292e22.png)
Ⅳ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 破 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 候 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 幼 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停 泊。
七、课外作业
五
梦芭涧鸡 里蕉水鸣
一 夜 宿
枕帘响晓 中外空欲
信 阳 鸡
人雨砧开
公 山
。,。, 感
怀
试着写一首绝句。
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 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 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家!甜蜜的家!!天下最美好的莫过于家! 游手好闲会使人心智生锈。 每一件事都要用多方面的角度来看它。 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 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 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
五、课时练习
1、下面是王禹偁乱了顺序的《村竹》,请作排序: ①马穿山径菊初黄 ②万壑有声含晚籁 ③荞麦花开白雪香 ④棠梨叶落胭脂色 ⑤数峰无语立斜阳 ⑥何事吟余忽惆怅 ⑦村桥原树似吾乡 ⑧信马悠悠野兴长。
第一步,找出“韵脚” 第二步,找对仗句。 第三步,确定首联和尾联。
参考:①⑧②⑤④③⑥⑦
第四步,确定颔联和颈联。
1、平仄在句内须交替相间
2、上下联间平仄要“相粘”,
即相同,是为组篇规则。
(“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 联出句的第二字的平仄要与前联对 句的第二字相一致。)
3、1-3-5不论,2-4-6分明。
第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
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 至于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 明的。
活动:就写出的格律诗,标出平仄。(平,-;仄△)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上帝从不埋怨人们的愚昧,人们却埋怨上帝的不公。
七、课外作业
五
梦芭涧鸡 里蕉水鸣
一 夜 宿
枕帘响晓 中外空欲
信 阳 鸡
人雨砧开
公 山
。,。, 感
怀
试着写一首绝句。
不论你在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 不论你在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之后就不要悔恨。 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家!甜蜜的家!!天下最美好的莫过于家! 游手好闲会使人心智生锈。 每一件事都要用多方面的角度来看它。 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 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 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
五、课时练习
1、下面是王禹偁乱了顺序的《村竹》,请作排序: ①马穿山径菊初黄 ②万壑有声含晚籁 ③荞麦花开白雪香 ④棠梨叶落胭脂色 ⑤数峰无语立斜阳 ⑥何事吟余忽惆怅 ⑦村桥原树似吾乡 ⑧信马悠悠野兴长。
第一步,找出“韵脚” 第二步,找对仗句。 第三步,确定首联和尾联。
参考:①⑧②⑤④③⑥⑦
第四步,确定颔联和颈联。
1、平仄在句内须交替相间
2、上下联间平仄要“相粘”,
即相同,是为组篇规则。
(“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 联出句的第二字的平仄要与前联对 句的第二字相一致。)
3、1-3-5不论,2-4-6分明。
第一、三、五字的平仄可以不拘,
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必须分明。 至于第七字呢,自然也是要求分 明的。
活动:就写出的格律诗,标出平仄。(平,-;仄△)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上帝从不埋怨人们的愚昧,人们却埋怨上帝的不公。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ppt[谷风课资]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ppt[谷风课资]](https://img.taocdn.com/s3/m/e243442127284b73f24250c3.png)
一、选择填入括号最贴切的句子。( B) 江中看月作(唐﹒袁枚)
江风送月海门东,人到江心月正中。
(
),一船鸡犬欲腾空。
帆如云气吹将灭,灯近银河色不红。
如此宵征信奇绝,三更三点水精宫。
A、半树佛花香易散B、万里鱼龙争照影 C、二月郊行最有情D、三千组练挥银刀
课资参照
44
二选择填空,使语意连贯、音节和谐。
课资参照
14
二 、诗歌类型
1、古体诗 ,又叫“古诗”“古
风”。特点句子长短不一,句
数多于八句 如《诗经》、《楚
辞》。
2、近体诗,又叫今体诗(为唐
人所称)。分为律诗、绝句两
大类
课资参照
15
诗 诗歌 词
曲
古体诗 近体诗 现代诗
小令 中调 长调
小令 散曲
课资参照
16
绝句 近体诗
律诗
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 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
1、每逢深秋时节,__、松竹山茶, 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__;近看小河 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迭翠 ④层林迭翠,白云缭绕 (②④)
课资参照
45
三选择填空
《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① 《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②
六十岁告老还乡,七十岁打打麻将,
八十岁晒晒太阳,九十岁躺在床上,
一百岁挂在墙上。 课资参照
4
• 你的泪光柔弱中带伤
菊花台
惨白的月弯弯勾住过往
夜太漫长凝结成了霜 是谁在阁楼上冰冷的绝望 雨轻轻弹朱红色的窗
•菊花残满地伤 你的笑容已泛黄 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淌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名师课件2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名师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d8f00b06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f8.png)
夜宿山寺幻灯片 7 唐 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诗歌排序”方法
一、找出“韵脚” 二、将八句诗组成四“联” 三、依据“联”的平仄规则,确定出句和对句的顺序 四、诗只有两联对仗,则对仗的两联即为“颔联”或“颈联” 五、有五个韵脚,也就意味着全诗首句即入韵 六、依据内容,排出顺序,并检验格律
xiāng
guāng
kè
xiāng
韵腹相同
韵尾相同
平仄相同
平:指阴平、阳平; 仄:上声、去声、入声。
使诗歌读起来抑扬顿挫,有参差错落的美,从而达到声韵和谐。
中华锦绣 英明果断
诗 歌 发 展
古体诗
近体诗
绝句
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
律诗幻灯片 21
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
排律
词
曲
《短歌行》
短歌行幻灯片 5
天净沙·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1、体裁。 2、押韵。 3、平仄。源自 4、对仗。 5、节奏。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押韵、平仄、对仗在诗歌中的应用
将下列几个短语依照一定的顺序,组合成一副歌咏李清照的对联。 ①大河百代 ②独开一枝女儿花 ③群芳竞秀 ④词苑千载 ⑤众浪齐奔 ⑥淘尽万古英雄汉
“诗歌排序”方法
一、找出“韵脚” 二、将八句诗组成四“联” 三、依据“联”的平仄规则,确定出句和对句的顺序 四、诗只有两联对仗,则对仗的两联即为“颔联”或“颈联” 五、有五个韵脚,也就意味着全诗首句即入韵 六、依据内容,排出顺序,并检验格律
xiāng
guāng
kè
xiāng
韵腹相同
韵尾相同
平仄相同
平:指阴平、阳平; 仄:上声、去声、入声。
使诗歌读起来抑扬顿挫,有参差错落的美,从而达到声韵和谐。
中华锦绣 英明果断
诗 歌 发 展
古体诗
近体诗
绝句
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
律诗幻灯片 21
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
排律
词
曲
《短歌行》
短歌行幻灯片 5
天净沙·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1、体裁。 2、押韵。 3、平仄。源自 4、对仗。 5、节奏。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押韵、平仄、对仗在诗歌中的应用
将下列几个短语依照一定的顺序,组合成一副歌咏李清照的对联。 ①大河百代 ②独开一枝女儿花 ③群芳竞秀 ④词苑千载 ⑤众浪齐奔 ⑥淘尽万古英雄汉
人教版语言文字应用《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课件(共33张PPT)
![人教版语言文字应用《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课件(共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36a1da643323968001c9231.png)
总结:这个韵要怎么押?
绝句和律诗,都有一个要求 1、3、5不论 2、4、6分明(押韵最后一字押平 韵))
分析下面这首诗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首联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颔联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颈联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尾联
1.从体裁上看,这首诗是一首_五__言__律__诗___。
十四英 eng ing ueng
十五雍 ong iong
十六儿 er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常扫净无苔, (tái)
花木成畦手自栽。(zāi)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lái)
押韵特点: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以押韵居多。二、 四句押韵,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不 能换韵。
一般第三句不押韵,此句最后一个字是仄声字
练习:
排列下面四句诗的顺序, :
A.杨柳青青着地垂
B.借问行人归不归
C.杨花漫漫搅天飞
A→C→D→B
D.柳条折尽花飞尽
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排列打乱次序的王禹偁的《村竹 • ①马穿山径菊初》黄
• ②万壑有声含晚籁 • ③荞麦花开白雪香 • ④棠梨叶落胭脂色 • ⑤数峰无语立斜阳 • ⑥何事吟余忽惆怅 • ⑦村桥原树似吾乡 • ⑧信马悠悠野兴长
• 第四步,确定颔联和颈联。利用相 黏规则,首联⑥句的平仄为“仄平仄 ”,而⑤是“平仄平”, ③句是“仄 平仄”,由此可断定②⑤是颔联,④ ③是颈联。再用②验证⑧ 。
•
因此,正确顺序是①⑧②⑤④ ③⑥⑦
排列打乱次序的《隋宫》李商隐 ①终古垂杨有暮鸦 ② 紫泉宫殿锁烟霞 ③ 于今腐草无萤火 ④岂宜重问后庭花。 ⑤欲取芜城作帝家 ⑥ 锦帆应是到天涯 ⑦ 玉玺不缘归日角 ⑧地下若逢陈后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仗的延伸——
对联
什么是对联
对联,又叫对子,是我国特有的体制短小
、雅俗共赏的一种传统文学形式。它语言精练
,言简意赅,格律严谨。它既有实用价值,又 有欣赏价值。
写对联、品对联、改对联,还能衡量一个
人的文化水平与能力。从古代的科举到现在的
高考,经常把它作为考题中的一种题型,现在
高考或联考,常把它作为“语言运用”中的一 种题型,所以我们要重视这类题。
欣赏这副对联,看上下联之间的同一位置,在 字形、词性上有什么特点?
闲人莫进贤人进 盗者勿来道者来
绿水泛漪,巾帼何须让须眉 勇者临战,男儿从来是英杰
细节二:上下联对应词语两两相对,上下联 之间同一位置,忌讳使用相同的字。(也称 作:字形相左)
读读这副对联,看看内容上有什么相 关没有?
灵光遐迩山络绎;通洞幽明日朦胧
日光≠月华;云裳≠霞衣。
(平仄)
2、位置:
颔联、颈联。
3、类型:
工(严)对:字数+平仄+词性+意义;
宽对:字数+意义+大致词性;
串对(流水对)。
详见后文
修辞格
对偶
从形式上分 :严对和宽对
严对例子如下: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特点:字数相同;词性相同;结 构相应;平仄相反;语意相关; 上下句不用相同的字
——押韵、平仄与对仗
知识大概——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
《诗经》——南北朝。形式要求较自由。
近体诗:
以格律诗(律诗)为代表。 1、每首八句。五律四十字,七律五十六字。
2、押平声韵。
3、每句平仄有规定。 4、规定位置要有对仗。
押韵与和谐美
1、概念:韵尾和声调的平仄都相同。
例:安——烟、弯、渊,押韵; 安——按、眼、万、远,不押韵。
高端大气上档次, 低调奢华有内涵。
细节三:意思相关。
二、考查平仄、押韵、对仗
2、A。
梨花院落溶溶月=花+处所+形态+自然景物 柳絮池塘淡淡风=花+处所+形态+自然景物 榆英临窗片片雪=花+动作+形态+自然景物 带水芙蓉点点雨=动作+花+形态+自然景物 丁香初绽悠悠云=花+动作+形态+自然景物
对联的基本特点?
跟对偶(对仗)的“严 对”基本相同。除此之外, 还要强调几个细节。
欣赏这副对联,看上下联在平仄上有 什么特点?
春蚕到死丝方尽 (平平仄仄平平仄)
蜡炬成灰泪始干 (仄仄平平仄仄平)
细节一: 平仄相反。
说明:现在写对联可不受此约束;但是,一般情 况下,上联的尾字为仄声,下联的尾字为平声, 这叫仄起平收。
宽对 例子如下: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从内容上分 :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青山有具有承接、递进 、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本节课重点
押韵: 1、韵尾和声调的平仄要相同; 2、注意绝句和律诗单行句的要求。 声调: 1、注意平仄相反; 2、对联中的仄起平收。
对联的基本特点:(归纳) 1、字数相等;2、词性相同 3、结构相应;4、平仄相反; 5、语意相关;6、字形“相左”
(字形不同)
2、方法:
绝句: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般押,第二、四句必押,一般押平声韵。第三 句最后一个字限用仄声字。
律诗: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不押韵,则限用仄声 字( 昔人已乘黄鹤去)。偶数句押韵,一般押平 声韵,一韵到底。用韵字不在诗中重复出现。
P36作业二(1)
1、A-C-D-B。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全国卷1]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做答(8分)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三、四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 明。 (4分)
【答案】修辞方法:对偶。 “芳树”对 “春山”,“花”对“鸟”,“自落” 对“空啼”。
某班级教室墙上挂着一副对联:“ 有梦少年存志远,无声春雨润红花。” 从对联角度看还不够妥帖,请根据对联 相关知识对这副对联进行修改调整。 修改: 理由:
把“志远”改为“远志”。
“志远”跟“红花”在结构上不对应: “红花”是偏正短语,而“志远”是 主谓短语。上下字的词性也不同。
语言文字应用
第二课 第四节 声情并茂
根据押韵规则,第三句应为 D ;
再根据D句“柳条折尽花飞尽”的内容得 出:
先柳条,后杨花。
四、平仄与参差美:
1、概念: 2、格式:
如: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例: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五、对仗和对称美
1、概念:实词≠虚词;名词≠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