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诊疗
病毒性心肌炎症急救措施

病毒性心肌炎症急救措施病毒性心肌炎症(Viral Myocarditis)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心肌炎症。
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心、脏、肝、肺等多个器官功能损伤,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因此,在发现病毒性心肌炎症的情况下,需要进行急救并尽早进行治疗,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1. 确定病情及紧急处理首先,要迅速确定患者是否患有病毒性心肌炎症,如果病情严重需要紧急处理。
通常,病毒性心肌炎症的症状可能包括:•呼吸急促、胸闷、咳嗽、气喘等;•胸痛、压迫性感觉;•疲劳、乏力、晕厥;•恶心、呕吐;•心律不齐等。
如果病情严重,出现昏迷、心跳骤停等情况,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 给予氧气和药物在给予心肺复苏之后,如果患者仍然呼吸困难、心跳过快或过慢,可以给予氧气和药物。
通常,提供氧气会帮助减轻呼吸困难、气喘和肺水肿等症状。
而各种药物可以针对不同症状进行调节,例如抗病毒、抗炎以及利尿等。
3. 纠正电解质失调病毒性心肌炎症可能会引起电解质紊乱,导致肌肉收缩和传导功能的异常,引起心律不齐等情况。
因此,需要及时监测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状况,并提供相应的治疗。
例如,低钾血症会导致室性心律失常、乏力和心跳过缓等症状,因此可以通过口服补充钾离子或静脉注射来纠正电解质失调。
4. 提供支持治疗除了急性治疗措施之外,患者还需要接受一定的支持治疗,以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
这包括:•休息:尽可能减少身体活动,以减轻心脏负担。
•饮食: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控制,控制钠的摄入量,并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药物治疗,例如利尿剂、免疫调节剂以及心脏病药物等。
5. 个人防护及隔离病毒性心肌炎症属于传染病,因此在救治过程中需要注意个人防护及隔离,以避免病毒传播。
医护人员需要佩戴防护用品(例如口罩、手套等),严格执行消毒防护措施;患者也需要尽量减少外出,避免人群密集区域,以降低感染风险。
总之,在发现病毒性心肌炎症的情况下,及时进行急救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病毒性心肌炎诊疗方案

病毒性心肌炎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66-2008)。
(1)主要症状:心悸、胸闷或痛。
(2)次要症状:气短、乏力、心烦、头晕、纳差、口干等。
(3)发病前多有病毒感染。
(4)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下。
具备2个主症,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诱因、年龄即可确诊。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心肌炎心肌病对策专题组《关于成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和采纳世界卫生组织及国际心脏病学会联合会工作组关于心肌病定义和分类的意见》(中国循环杂志-2001年4月)。
症状与体征:在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等病毒感染后3周内出现心脏表现,如出现能用一般原因解释的感染后严重乏力、胸闷头晕、心尖第一心音明显减弱、舒张期奔马律、心包摩擦音、心脏扩大、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阿-斯综合征等。
(二)证候诊断(1)邪毒犯心证:心悸气短,发热咽痛,胸闷不舒,纳差乏力,舌红苔白,脉浮数或促。
(2)湿热侵心证:心悸胸闷,寒热起伏,全身肌肉酸痛,肢体乏力,恶心呕吐,腹痛泄泻,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结代。
(3)气阴两虚证:心悸不安,胸闷或痛,或咽红,自汗倦怠,疲乏无力,口干少津,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弦细弱。
(4)心阳不足证:心悸怔仲,神疲乏力,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头晕多汗,甚则肢体浮肿,呼吸急促,舌质淡胖或淡紫,脉缓无力或结代。
(5)气虚血瘀证:心悸不安,胸闷或心痛,气短,神疲乏力,舌质淡或青紫,舌苔薄白,脉沉缓、沉涩、缓滑或结代。
二、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中成药(1)邪毒犯心证治法:清热解毒,佐以活血。
推荐方药:银翘散加减。
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山栀子、牛蒡子、丹皮、竹叶、桔梗、赤芍、丹参、甘草等。
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冲剂、板蓝根冲剂等。
(2)湿热侵心证治法:清热化湿,宁心安神。
推荐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
葛根、陈皮、石菖蒲、茯苓、郁金、苦参、黄芩、黄连、板蓝根等。
急性重症心肌炎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钠 含有 氰 化 物 ,连 续 使 用 不 得 超 过 24 h,且 见 光 易 分 解 ,应 避 光使 用 ,为 防 止 药物 变性 ,可 用 黑 布 或 锡纸 遮盖 注射 器 和 输 液 管 道 ,或使 用 不 透 光 注射 器 和不 透 光 泵 管 ,现 配现 用 。为 保 证
感 染 、发 热 、剧烈 运 动 、过 度 劳 累 、精 神 创 伤 、缺 氧 、受 冷 、过 热 、 药 效 ,应每 4小 时 更 换 一一次 液 体 。在 泵 人 过 程 中应 监 测 血 压 ,
心 力 衰 竭 ,1例 出 现 了 室性 心律 失 常 ,1例 因心 源 性 休 克 、Ⅲ度 2.1I 2 饮食 护理 病 情 危 重 期 宜 进 食 清 淡 易 消 化 流 质 或 半
房 室 传 导 阻 滞 抢 救 无 效 死 亡 。发 病 前 】~ 3周 患 者 均 有 病 毒 流质 饮 食 ,少 量 多 餐 待 病 情 稳 定 后 应 指 导 患 者 及 家 属 进 食
失 常 和房 室 传 导阻 滞 。
啡 、浓 茶 和 辣 椒 、酸 醋 等 调 味 品等 。
1.3 诊 断 标 准 病 人 有 阿 斯 综 合 征发 作 ,心 力 衰 竭 ,心 源性 2.1.3 用 药 护 理 注 意 休 息 和 营 养 ,一 般 全 休 不 少 于 3个
休 克 ,持 续 性 室 性 心 动过 速 伴 低 血 压 等 在 内 的 1项 或 多 项 表 月 ,戒 烟 忌 酒 。 心 力 衰 竭 者 洋 地 黄 用 量 宜 偏 少 ,可 加 用 利 尿
Journal of Qiqihar M edical College,2010,Vo1.31。No.16
急性重症心肌炎 的病情观察 和护理
病毒性心肌炎的诊疗进展

病毒性心肌炎的诊疗进展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认识和诊疗也在不断发展。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炎症,在心肌细胞受到病毒感染的同时,身体的免疫系统也会对心肌细胞进行攻击,导致自身免疫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化,从轻度症状到心肌功能不全,甚至心衰均有可能。
由于其病理、生理和信号变化复杂多样,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
为了更好地诊疗病毒性心肌炎,我们需要对其病理机制有更深刻的认识,并运用新的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
以下是目前对病毒性心肌炎诊疗的一些进展:诊断方法:1.磁共振显像(MRI): 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成像技术,可以用于评估心脏功能和心肌炎程度,还可以检测心肌纤维化和浆液间隙增生等。
2.心肌活检:心肌活检是确诊病毒性心肌炎最直接的方法。
它通过穿刺心肌组织来获取心肌细胞和组织样本,以便进行病理学和免疫学检测。
3.心电图(ECG):心电图是便捷、可靠的诊断方法,可以监测心肌炎的进展和变化。
ECG检测心肌病患者时,可以检查R波幅度、S-T段、QT间期等指标,这些指标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通常会有变化。
治疗方法:1.支持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支持治疗包括安静卧床、补液、电解质的平衡,以及心律失常、呼吸困难、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治疗。
2.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是针对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进行的治疗。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干扰素、利巴韦林和奈米化疗药物等,但长期使用会产生多种副作用,需要严格监测。
3.免疫调节治疗:免疫治疗旨在通过调节人体的免疫系统来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免疫治疗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效果较好。
病毒性心肌炎的预后:病毒性心肌炎的预后取决于病毒类型、免疫状态、感染程度以及治疗方法等多种因素。
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病毒性心肌炎在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情况下,预后较好。
但对于已经发展到严重状态的患者,预后较为严重。
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心肌功能、电生理指标和生物化学指标等有助于判断患者的恢复情况。
急性重症心肌炎病例讨论课件

挂急诊的主要症状与表现
急性重症心肌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胸痛、心悸、呼吸困难、疲劳和体重下降。体格检查可能出现心脏杂音、心率 不齐和水肿等体征。
急性重症心肌炎的诊断标准
诊断急性重症心肌炎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心电诊断标准包括心肌炎病史、心脏病毒感染证据和心肌炎 的典型临床表现。
急性重症心肌炎的治疗方案包括改善症状、减轻心脏负担、控制炎症和预防 并发症。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休息和康复锻炼。
西药治疗和使用处方药
西药治疗急性重症心肌炎的常用药物包括抗炎药、心脏保护剂、利尿剂和抗 凝剂等。医生会根据病情和具体情况开具处方药。
急性重症心肌炎病例讨论 课件
急性重症心肌炎病例讨论
心肌炎的定义和分类
心肌炎是一种心肌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心肌炎是指心肌急性 炎症,消退后心肌结构可以完全恢复;而慢性心肌炎则指心肌长期受损,存 在进行性疾病变。
病例概述
本病例为一名年轻女性,主诉胸闷、气促和乏力。经过详细检查,诊断为急性重症心肌炎。下面将介绍她的就 诊经历和治疗过程。
常用的心电图和影像检查技术
心电图和影像检查对于急性重症心肌炎的诊断和监测起着重要作用。常用的技术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核磁 共振和放射性核素显像等。
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急性重症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心尖部闻及震颤、白细胞 计数增高、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和心脏磷酸肌酸激酶增高等。
治疗方案
急性重症心肌炎救治预案[1]
![急性重症心肌炎救治预案[1]](https://img.taocdn.com/s3/m/136e62076c85ec3a87c2c56f.png)
急性重症心肌炎救治预案诊断要点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的感染性疾病。
常表现为猝死、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包炎等,可累及脑、肾、肝等脏器,急性期死亡率较高。
其发生与急性广泛性严重心肌损伤有关,甚至引起全心脏壁贯通性坏死。
因其病情凶险、预后极差.亦有人称之为“暴发性心肌炎”。
1,高危因素病毒性心肌炎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病之一,通常由柯萨奇、埃可及巨细胞等病毒感染引起,这些病毒对心肌细胞有较强的亲和力。
其引起心肌炎的机制除了病毒复制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损害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病毒介导的免疫反应造成的心肌细胞的损伤。
心肌在短期内严重损伤、坏死是发展成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理改变。
1,诊断标准(1)近期或发病时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史;好发于儿童和青壮年;(2)胸痛一般不很剧烈,多能忍受,持续时间长,可达数日,或无胸痛;(3)多个导联有ST-T改变,病理性Q波多变,可呈游走性或出现反复性,如病人能存活,则Q波变小或消失快,这与这与急性心梗明显不同,可能与有广泛心肌炎,伴冠状动脉可逆性炎症有关;(4)血心肌酶谱多数病例呈持续升高,常超过1周;(5)ST段抬高在对应导联无镜面影像,在没有心包积液和心外囚素的影响下,低电压与窦性心动过速并存。
治疗1.一般治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卧床休息早期、合理的休息极为重要,可使发生炎性病变的心肌尽快修复,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2)防治诱因心肌炎最常见的诱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因而要预防感冒,防止病毒侵犯机体。
因病毒感染往往与细菌感染同时存在或相继发生,且细菌感染常可使病毒活跃,机体抵抗力降低,心脏损害加重,故而适当应用抗生素及时控制细菌感染十分必要。
(3)促进心肌修复心肌炎患者可吸人氧气及应用一些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以促进心肌的修复,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临床上常用的此类药物有:①大剂量维生素C ②能量极化液③辅酶Q10、肌苷等。
2.激素治疗应用激素的目的是减轻心肌的炎性反应,减少心肌疤痕形成,改善患者一般状况和心肌微循环,适当应用激素可控制病情的发展,改善患者的症状。
病毒性心肌炎诊疗指南(最新)

第二节病毒性心肌炎【ICD-10编码】I40。
001【定义】病毒性心肌炎就是指病毒侵犯心脏,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得疾病,有时病变可累及心包或心内膜。
【病因】引起儿童心肌炎常见得病毒有柯萨奇病毒(B组与A组)、埃可(ECHO)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流感与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传染性肝炎病毒等,新生儿期柯萨奇病毒B组感染可导致群体流行,死亡率高。
【诊断要点】1。
症状与体征(1)症状:表现轻重不一,取决于年龄与感染得急性或慢性过程,预后大多良好。
大多数患儿有发热、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或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病毒感染等前驱症状。
心脏受累轻者可无症状或有胸闷、胸痛、心悸、乏力,活动受限等症状,少数重症可发生心力衰竭并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猝死。
新生儿患病病情进展快,常见高热、反应低下、呼吸困难、发绀,常有神经、肝脏与肺得并发症。
(2)体征:心脏有轻度扩大,伴心动过速,偶有心动过缓、心律不齐、心音低钝及奔马律。
有心包炎者可闻及心包摩擦音。
重症病例反复心衰者,心脏明显扩大,肺部出现湿啰音及肝、脾肿大,呼吸急促与紫绀,重症患者可突然发生心源性休克,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2、辅助检查(1)X线检查:心影大小正常或增大,严重者有肺淤血或水肿,少数可伴有心包积液、(2)心电图:可见严重心律失常,包括各种期前收缩,室上性与室性心动过速,房颤与室颤,II度与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肌明显受累时可见T波降低、ST段改变等、心电图缺乏特异性,应动态观察。
(3)超声心动图:轻者无改变。
重者可有心房、心室扩大,以左心室扩大为主,或有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心力衰竭者心脏收缩功能减退、(4)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数增高,血沉增快,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磷酸激酶及其同工酶活性增高,肌钙蛋白阳性。
(5)病原学检查:以咽拭子,粪便、尿液、血液、心包液进行病毒分离,或者在恢复期做血清补体结合试验、中与试验,可有特异性病毒抗体明显升高。
急性重症心肌炎诊治体会26例

查, 9例患 者 白细胞计 数增 高 , 中 5例 其
患 者 中性 粒 细 胞 比 例 升 高 。心 肌 酶 谱 显
复杂 , 展迅 速 , 死 率 高, 后 欠佳 , 发 病 预 早 期 诊 断 和 合 理 治 疗 能提 高抢 救 成 功 率 , 临 床 上 应 提 高警 惕 。
关键词
克.
~
氧 自由基作用 , 尽早应用大剂量 维生素 C 对保护心肌 有重要 意义 , 纠正休 克 、 对 促 进心肌病 变恢复 效果 明显。现代 药理 学
研 究 证 实 J 黄 芪 对 心 血 管 系 统 的 作 用 , 是 : 张 冠 状 动 脉 、 制 受 损 的 心 肌 细 胞 扩 抑 凋 亡 、 复 心 肌 细 胞 活 力 、 轻 心 肌 细 胞 恢 减 内 钙离 子 负荷 及 清 除 氧 自由基 的作 用 , 同 时 有抗 病 毒 及调 节免 疫 的 功能 … 。
压 。2例 肺 水 肿 患 者 给 予 有 创 或 无 创 机
患者 中有 1 8例 ( 92 ) 6 . % 3周 内有 感 染 史 , 中上 呼吸道感染 1 , 腹泻患 其 1例 7例 者, 其他 8例 ( 0 8 ) 3 . % 病毒感 染史不 详。
所 有 患 者 均 有 胸 闷 、 吸 困 难 、 者 出 现 呼 重 端坐 呼 吸。1 7例 ( 54 ) 者 出 现 发 6.% 患
(9 2 ) 好 转 4例 ( 5 4 ) 1例 ( . 6.% , 1. % , 3
8 ) 展 为 扩 张 性 心 肌 病 , 亡 3 例 % 发 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成人急性病毒性 , t肌炎、 l 急性重症心肌炎
诊 断 标 准 。 实 验 室 检 查 : 有 患 者 行 血 常 规 检 所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及治疗

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常見病毒(1)
很多能引起周身感染的病毒都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不 同型別病毒親心臟性不同,而受感染者的易感性也不相同, 因而導致心肌炎的機率和輕重亦有異。已知目前能引起 心肌炎的病毒有30餘種。最常見的病毒有柯薩奇B組2-5 型和A組9型病毒。其次是艾柯病毒1、3、5-9、11-14、 16、17、19-22、25、29、31、33型及腺病毒,還有流感 病毒、腦、心肌炎病毒、風疹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 腮腺炎病毒、皰疹病毒、麻疹病毒、副流感病毒、登革 病毒、肝炎病毒、黃熱病病毒、狂犬病病毒、天花病毒 等。國內報導柯薩奇B感染的人中占33-40%,小兒更為明 顯 , 占 43.6%, 其 次 是 腺 病 毒 占 21.2%, 再 為 Echo 病 毒 占 10.9%。
診斷標準---次要參考條件
1.超聲心動圖檢查: Mirlzek等報導有67%的超聲心 動圖檢查異常,心肌收縮力減弱或局灶性或節段性運動 減低或LVEF減低,或有少量心包積液,一般1-2周可吸收, 最快3-9天可吸收。心臟擴大如數周或一年以上心臟持 續擴大,可轉為慢性或擴張性心肌病。
2.X線胸片:病情嚴重者在急性期可有肺淤血, 心臟 擴大,LV擴大或LV、RV均擴大,心胸比增大,經治療一 般3-7天恢復正常。
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常見病毒(2)
患者感染病毒後,不是100%均發病,如遇 合適的條件因數,則心肌炎易發病。主要的條 件因數有:細菌感染、發熱、劇烈運動或過度 勞累、精神創傷、缺氧、受冷、過熱、長期 受放射線、輻射、營養不良、分娩或外科手 術等均可激發病毒性心肌炎。
發病機制---病毒直接作用
楊英珍等對病毒感染後心肌細胞進行同位素示蹤發 現,培養心肌細胞鈣離子內流通透性增高,提示病毒 感染可以直接導致心肌細胞損傷。近年來應用原位雜 交等分子生物學技術手段發現,心肌炎患者或實驗動 物心肌組織中可以檢測到病毒核算。Kandoly等證明柯 薩奇B組病毒B3(B3)核酸(RNA)定位於心肌細胞內,受累 的心肌呈多灶性及隨機性分佈,可見受感染的心肌向未 受感染的心肌擴展。心肌細胞感染後1-2天,心肌酶增加 並提示心肌受損。病毒核酸存在與否和受感染細胞的 量與心肌炎的病程有一定的關係。鏡下可見細胞壞死 的徵象,心肌中可分離出病毒。
心内科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疾病中医诊疗思维

心内科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疾病中医诊疗思维病毒性心肌炎是指因感染嗜心肌性病毒所致的心肌细胞及其组织间隙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病变。
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心肌纤维间炎性细胞浸润,心肌纤维变性,细胞溶解或坏死,病变常涉及心肌起搏传导系统并可累及心包。
近年来随着风湿性心肌炎的逐渐减少,病毒性有增多趋势,确切发病率国内外均未有详细报道。
普遍认为约5%的病毒感染后可累及心脏。
在诸多病毒性心肌炎中,以柯萨奇B组病毒所致心肌炎为最多。
发病季节一般认为秋冬季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40岁以下占75%~80%,男性较女性多见,其比例为(1.30~1.62):1。
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发生猝死。
本病属中医的心痹、心悸、怔忡范畴,严重者可出现厥脱。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一)发病因素目前已证实能引起心肌炎的病毒:①小核糖核酸病毒;②虫媒病毒;③肝炎病毒;④狂犬病病毒;⑤流感病毒;⑥副黏病毒;⑦风疹病毒;⑧天花病毒;⑨疱疹病毒;⑩腺病毒;⑪呼吸道肠道病毒;⑫脑心肌炎病毒;⑬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等。
在上述诸多病毒中,以柯萨奇病毒B组1~5型和柯萨奇A组病毒中的1、4、9、16和23型病毒,埃柯病毒中的6、11、12、16、19、22和25型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流行性腮腺炎和脊髓灰质炎病毒最常见。
(二)发病机制引起本病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可能途径:①第一阶段,病毒直接侵犯心肌病毒感染后可引起病毒血症;②第二阶段,目前认为主要是通过免疫变态反应而致病。
此外,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在发病中也起重要作用。
(三)中医学认为本病因正虚,加以七情、劳倦、饮食不节、环境气候等为诱因,尤其是心肺气虚,导致心气虚和腠理不固,邪毒乘虚侵心而产生一系列病变。
病变早期为温热邪毒侵袭肺卫;肺气宣降失司,随即邪毒由肺及心,染及心脉。
诚如叶天士所谓“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邪毒侵心后,损伤心之气血,使心之气阴(血)两虚,心失所养,心用失常。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及护理

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方法,以及临床病史、 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诊断。
治疗措施
休息、营养心肌、控制心律失常等对症治疗,以及针对不同病因的 抗病毒治疗、免疫治疗等。
案例二:老年人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治及护理
01
老年人病毒性心肌炎症状
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等心脏不适症状,以及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症状
患者可出现心悸、胸闷、胸痛、 呼吸困难、晕厥、猝死等症状,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健康。
病因和病理生理
病因
病毒性心肌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流 感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
病理生理
病毒感染导致心肌细胞直接损伤,细 胞通透性改变,细胞内物质外流,导 致心肌炎症和心肌细胞坏死。
流行病学与预防
流行病学
并发症。
02
诊断方法
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方法,以及临床病史、体征
、实验室检查等综合诊断。
03
治疗措施
休息、营养心肌、控制心律失常等对症治疗,以及针对不同病因的抗病
毒治疗、免疫治疗等。同时需要注意老年人病情变化快,需要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案例三: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体会
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优势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及护理
汇报人:
2023-12-05
CONTENTS
• 病毒性心肌炎概述 •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 • 病毒性心肌炎治疗 • 病毒性心肌炎护理 • 病毒性心肌炎的预防与控制 • 病毒性心肌炎的案例分析
01
病毒性心肌炎概述
定义和症状
定义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由病毒感染引 起的心肌炎症性疾病。
病毒性心肌炎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发生,好发于年轻人和儿 童。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及治疗

病毒性心肌 炎临床症状
及体征
病毒性心肌炎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可无症状或呈亚临 床发病,重者发生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猝死、心动过 速、房室传导阻滞及心包炎。成人病毒性心肌炎多较 新生儿及儿童轻,急性期死亡率低,大部分患者预后 良好。爆发型与重型患者,少数可于急性期后转为持 续。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谱包括局灶性或弥漫性,病情轻 重和感染病毒的量及个体差异有关,感染后临床表现和 预后不尽相同。大致分为以下5型:
病毒复制期:感染 的病毒吸附于心肌 细胞膜上的该病毒 受体,开始脱衣壳, 进入细胞复制及释 放病毒,于受染后 6-7天达高峰。
细胞介导免疫损伤 期:自然杀伤细胞 等激活,并攻击感 染的心肌细胞。
发病机制--脂质过氧化
物学说
心肌炎患者血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降低,血浆脂质过 氧化物增多。80年代国内动物实验证明,小鼠感染 柯萨奇病毒后细胞内外脂质过氧化物明显增高,硒元 素缺乏,细胞凋亡可能参与病毒性心肌炎发生与发 展。静脉推维生素C,3-4小时后明显降低。
引起病毒性心 肌炎的常见病
毒(1)
很多能引起周身感染的病毒都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不同型 别病毒亲心脏性不同,而受感染者的易感性也不相同,因而导致 心肌炎的机率和轻重亦有异。已知目前能引起心肌炎的病毒有 30余种。最常见的病毒有柯萨奇B组2-5型和A组9型病毒。其 次是艾柯病毒1、3、5-9、11-14、16、17、19-22、25、29、 31、33型及腺病毒,还有流感病毒、脑、心肌炎病毒、风疹病 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腮腺炎病毒、疱疹病毒、麻疹病毒、副 流感病毒、登革病毒、肝炎病毒、黄热病病毒、狂犬病病毒、 天花病毒等。国内报道柯萨奇B感染的人中占33-40%,小儿更 为 明 显 , 占 43.6%, 其 次 是 腺 病 毒 占 21.2%, 再 为 Echo 病 毒 占 10.9%。
病毒性心肌炎如何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如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属于感染性心肌疾病,患了病毒性心肌炎的朋友们,最想了解的就是该怎么治疗,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病毒性心肌炎如何治疗吧。
病毒性心肌炎怎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感染性的疾病,在治疗中是以消炎和抗病毒为主。
1、抗生素:因为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细菌的感染所以起的,因此在治疗中会适量的为患者使用抗生素。
通常都是使用肌注或静脉滴注,会连续使用1周左右,以消灭以清链球菌以及其它敏感细菌。
2、抗病毒:现在医学上对于病毒感染引发的心肌炎,均会采用干扰素或干扰素诱导剂来进行治疗。
而且中成药也会对病毒感染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如果患者病情严重,还有可能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3、调节免疫功能:在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中,通常还会使用免疫增强剂、转移因子以及胸腺肽针剂来调节患者身体的免疫功能。
现在对于病毒性心肌炎是有很多治疗手段的,所以患者无需太过担心,只要配合医生积极的治疗就可以了。
病毒性心肌炎怎么得的1、凡是可以侵入人体并造成全身感染的病毒,都是有可能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
尤其是在人们出现了患病、过度劳累、外伤等免疫力下降的时候,病毒就很有可能侵犯到心肌,从而造成病毒性心肌炎的出现。
2、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是没有年龄限制的,老幼都可能会发病,并且在青年以及少年儿童中发病率较高。
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心脏扩大、急性心力衰竭以及心源性休克等严重情况,甚至可能导致患者猝死。
3、最容易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就是一种叫做“柯萨奇”的病毒。
人们如果有滥用药物的情况,就比较容易诱发病毒性心肌炎。
引发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的因素就是以上这些了,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进行身体锻炼,提升免疫力,避免滥用药物,就可以有效减少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
病毒性心肌炎诊疗指南(最新)(建议收藏)

第二节病毒性心肌炎【ICD—10编码】I40。
001【定义】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侵犯心脏,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时病变可累及心包或心内膜。
【病因】引起儿童心肌炎常见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B组和A组)、埃可(ECHO)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传染性肝炎病毒等,新生儿期柯萨奇病毒B 组感染可导致群体流行,死亡率高。
......文档交流【诊断要点】1。
症状和体征(1)症状:表现轻重不一,取决于年龄与感染的急性或慢性过程,预后大多良好。
大多数患儿有发热、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或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病毒感染等前驱症状。
心脏受累轻者可无症状或有胸闷、胸痛、心悸、乏力,活动受限等症状,少数重症可发生心力衰竭并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猝死.新生儿患病病情进展快,常见高热、反应低下、呼吸困难、发绀,常有神经、肝脏和肺的并发症。
..。
文档交流(2)体征:心脏有轻度扩大,伴心动过速,偶有心动过缓、心律不齐、心音低钝及奔马律.有心包炎者可闻及心包摩擦音。
重症病例反复心衰者,心脏明显扩大,肺部出现湿啰音及肝、脾肿大,呼吸急促和紫绀,重症患者可突然发生心源性休克,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文档交流2。
辅助检查(1)X线检查:心影大小正常或增大,严重者有肺淤血或水肿,少数可伴有心包积液。
(2)心电图:可见严重心律失常,包括各种期前收缩,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房颤和室颤,II度和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肌明显受累时可见T波降低、ST段改变等。
心电图缺乏特异性,应动态观察。
.。
....文档交流(3)超声心动图:轻者无改变.重者可有心房、心室扩大,以左心室扩大为主,或有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心力衰竭者心脏收缩功能减退。
...文档交流(4)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数增高,血沉增快,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磷酸激酶及其同工酶活性增高,肌钙蛋白阳性。
...。
文档交流(5)病原学检查:以咽拭子,粪便、尿液、血液、心包液进行病毒分离,或者在恢复期做血清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可有特异性病毒抗体明显升高.。
心血管系统疾病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疗技术

心血管系统疾病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疗技术病毒性心肌炎(VMC)系指嗜心性病毒感染对心脏的直接损伤和随后发生的免疫损伤,造成心肌细胞变性、溶解、坏死的病理过程。
病变可以同时累及心脏起搏传导系统,也可以累及心包膜。
部分患者演变为扩张型心肌病(DCM)。
由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病程中部分表现为慢性心肌炎,部分演变为扩张型心肌病,有学者统称为病毒性心肌病。
特发性心肌病多数指病毒性心肌炎。
国内外均缺乏病毒性心肌炎确切发病率的详细报道,原因在于多数成人轻型病毒性心肌炎呈亚临床型,能自行恢复而未就医,即使就医也因确诊困难常被漏诊或误诊,一般认为约5%的病毒感染可累及心脏。
近年来我国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特别是柯萨奇B组病毒致心肌炎的发病率增加更明显。
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B组及A组病毒、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心肌炎在夏秋季多发,流感病毒引起的心肌炎冬季多发,单纯疱疹及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心肌炎全年散发。
病毒性心肌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群,其中40岁以下发病的占80%左右。
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比例为(1.2~1.6):1。
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病情进展与转归的影响因素:病毒种类、流行季节、年龄、性别、妊娠、健康状态、遗传因素、药物等。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一)病因几乎各种病毒都可引起心肌炎。
目前已证实能引起心肌炎的病毒包括:①小核糖核酸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ECHO)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鼻病毒;②虫媒病毒黄热病毒、登革热病毒、白蛉热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③肝炎病毒——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病毒;④狂犬病病毒;⑤流感病毒;⑥副粘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⑦风疹病毒;⑧天花病毒;⑨腺病毒:⑩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
柯萨奇B组病毒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的病毒(约占50%),其中以2、3、4型最易引发。
柯萨奇A组病毒(约占23%)的4、16型,埃可病毒6、8、9、22、30型及脊髓灰质炎病毒也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常见病毒。
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

• 临床实验:河南开封儿童医院 盖勇医 师 将 其医院收 治的病毒 性 心 肌 炎患 儿 4 6例 分 为 2组 : 治 疗 组 2 5例 , 对照组 2 1 例 。两组 一般 情 况 比较 无统 计学 意 义 , 具 有可 比性 。
• 治疗 方法 一般 治疗 方 法如使 用抗 氧 化剂 ,抗病毒 , 抗 心律失常 , 休 息等 两组 相 同 。治疗 组加用潘南 金 , 用量 为 0 . 5 ml / k g / d , 加入 5 的葡萄糖液中 ( 其 浓度 为 : l m l 潘 南 金加 入 5 的葡 萄 糖 液1 0 ml 中 ) , 连 续 应 用 1 0 ~ 1 5天 。 结果:治 疗组 的 临床 有 效 率 、 心 电 图和C K—MB的恢 复均 优 于对 照组 。
• 也 表明心内膜活检及心肌 免疫 病 理学检查除可帮助 V M C诊断外 , 尚可指导 VMC治疗 药物 的选择 及应 用。 • 然而 ,其他免疫抑制剂如环胞素 等 ,无论实验或临床研究至 今 尚 未 取得 明显疗 效,甚 至加重 心 肌 损害,一般不主张应用
5、中西医结合治疗:
• 1、心酰胺(环磷酸腺苷葡胺): 心酰胺具有非洋地黄类药物的正性 肌力作用 ,又具有扩张血管作用 , 降低心肌耗氧量,同时能够改善窦 房结 P 细胞的功能 .提升心率 , 药 品降解产物不对心肌细胞产生 毒性。
• 3、抗病毒治疗: • a、干扰素(IFN —a ):目前常用的 抗病毒药 。能抑制病毒复制 ,减轻炎 症反应 和心肌损害。IFN —a 具有广 谱抗 病毒能力 ,对免疫活性细胞有调 节作用,增强 T 、B 细胞功能,可显 著增强 N K 细胞杀伤活性 ,并通过促 进 M H C I 类分子表达而增强细胞毒 性 T 淋 巴细胞(C I'L )对病毒感染细胞 的识别和杀伤作用。(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诊疗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资料,探求其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科住院的28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人的临床资料。
结果: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绝大多数病人有明确的病毒感染史,心肌酶均明显升高,但无酶峰变化,肌钙蛋白t(c-tnt)不仅对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有重要作用,并且它的持续增高对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是否演变成扩张型心肌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大部分病人可出现致命的心律失常,早期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使病人度过危险期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结论:根据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和心肌损害情况,并全面结合临床资料是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与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2.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
(2012)06-0046-01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是心内科病之一,近几年发病率有所上升,该病情进展迅速,临床表现多样化,虽然有多种诊断方法,但因阳性率较低或医院条件限制难以开展,容易造成误诊,且可导致死亡。
本组对在2005/1-2010/6间住院的2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
行分析研究,探讨其早期诊断、治疗的方法。
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28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人,其中,
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14-52岁。
全部病例均符合1999年制订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
入选标准:有急性心肌损伤的临床表现,如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脏扩大,急性左心衰竭,心原性休克,阿斯综合症,血清心肌酶增高。
排除急性心肌梗死,中毒,药物性,代谢等因素引起的心肌损伤者。
在本组病人中,23例有明确的病毒感染史,且其中70%的病人在感染后1周内发病。
其中,上呼吸道感染16例,肠道感染7例。
主要症状:胸闷、憋气23例,心悸15例,晕厥9例,胸痛5例。
合并症:心原性休克1例,急性左心衰5例。
其中,3例合并急性心包炎,2例同时伴有少量胸腔积液。
全部病人入院后查心肌酶,在1周内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及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均明显增高,无酶峰变化规律,20例病人肌钙蛋白t(c-tnt)明显增高,且有5例病人c-tnt持续升高1个月以上,都伴有明显的急性左心衰,最后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预后较差。
心电图改变,窦性心动过速11例,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8例,交界性逸搏心律8例,室性逸搏心律7例。
窦性停搏4例,其中有3例出现v1-3st段抬高,持续3-7d后恢复正常。
超声检查中左心室收缩功能或舒张功能减退10例,左心室扩大7例,有节段性室壁运动障碍2例。
1.2治疗方法:本组病人入院后均给予心电监护和吸氧,均给予黄芪针,环磷腺及大量的维生素c针应用。
适当的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入院后前3-5d22例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发生,如阿斯综合
症及室性停博。
二度ⅱ型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内阻滞和急性左心衰竭的病人均使用甲基强的松龙40mg,q12h静脉点滴,3d后改为40mg,qd,静滴。
5-7d后停用,有9例病人使用丙种球蛋白3-5d,对心原性休克和心功能不全的病人使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和适量的洋地黄药物。
由于病毒性心肌炎本身有炎症、坏死,易发生洋地黄中毒,因此,在心肌炎有心力衰竭必须用洋地黄要慎重,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并注意副作用。
出现心原性休克病人死亡率很高,除了一般药物治疗外,有条件的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
iabp对心功能和肾功能的改善起重要作用。
2结果
本组病例中,5例死亡,其中,2例死于严重的心律失常,1例死于心原性休克,2例死于急性左心衰。
2例病人遗留二度ⅱ型房
室传导阻滞。
其余23例均治愈。
3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是以病毒侵犯心脏后,心肌细胞和间质单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病理变化,其病情与病变的广泛程度和部位有关[1]。
该病进展迅速,大多数80%以上有明确的感染史,说明感染是该病的主要病因之一,且大多数70%以上的在感染1周内发病,一般在1-3d内,甚至感染的同时发病,这与一般病毒性心肌炎通常在感染2-3周出现心脏表现不同[2-3]。
临床表现多样化,且较凶险,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占50%以上,且有50%以上出现急性左心衰,心肌酶均明显升高,无酶峰变化,肌钙蛋白t明显升高,c-tnt不仅对诊
断病毒性心肌炎有重要价值,并且它的持续增高对判断病毒性心肌炎是否演变成扩张型心肌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4];且可能在判断和预测病毒性心肌炎演变成扩张型心肌病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心脏彩超:50%有左心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减退,左心室增大,有少数有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一般情况下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早期运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加重病情,但对抢救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并发的心原性休克、阿斯综合症、急性左心衰竭、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和室内传导阻滞有特殊的疗效。
出现心原性休克病人死亡率很高,对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要安装临时起搏器,使其病人度过危险期,大多数病人能在2周内恢复房室传导功能。
结论因本病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临床表现多样化,容易造成误诊。
故根据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和心肌损害情况,并全面结合临床资料,是提高诊断准确率的关键。
治疗上早期运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对高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应及时安装临时起搏器,帮助其度过危险期是降低该病死亡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戴自英等.《实用内科学》.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谢晓春等.《酷似急性心肌梗塞的急性重症型心肌炎的临床
分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0):626
[3]李从蓉.《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96例》.《中国现
代医生》,2007,45(21):79-80
[4]王齐冰.《对病毒性心肌炎诊治的一些见解》.《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30(3):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