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 意思
![咬文嚼字 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5969a3b9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1e.png)
1.“哇塞,咬文嚼字啥意思?就像在美食里挑味道。
比如说写文章的时候,一个字一个字地琢磨,可不就像咬文嚼字嘛。
”(例子:写文章琢磨字,如挑美食味道“咬文嚼字好认真” 棒。
)2.“嘿,咬文嚼字就是死抠字眼呗!有次和人争论,就像在找宝藏一样找对方话里的毛病。
这也太较真了吧。
”(例子:争论找毛病,如找宝藏“咬文嚼字太较真” 严。
)3.“哎呀,咬文嚼字不就是把话掰碎了看嘛!咱就像拆礼物一样分析一句话。
比如看古文的时候,多让人头疼。
”(例子:看古文分析,如拆礼物“咬文嚼字头疼” 难。
)4.“哇哦,咬文嚼字是为了更准确表达吧!这不是像雕刻师雕刻作品嘛。
有次为了表达清楚,反复琢磨用词,那叫一个用心。
”(例子:琢磨用词,如雕刻作品“咬文嚼字用心” 细。
)5.“嘿,咬文嚼字难道不是有点钻牛角尖?有那么一种固执的感觉。
就像非要走一条窄路。
比如为一个词的意思争半天,多累呀。
”(例子:争词意,如走窄路“咬文嚼字累” 疲。
)6.“哎呀,咬文嚼字也有好处呀!咱就像在打磨宝石。
比如写作文的时候,能让文章更精彩。
”(例子:写作文打磨,如打磨宝石“咬文嚼字有好处” 妙。
)7.“哇,咬文嚼字有时候很必要呢!有次看合同,就像侦探找线索。
这可不能马虎。
”(例子:看合同找线索,如侦探“咬文嚼字必要”慎。
)8.“嘿,咬文嚼字会不会太麻烦?有那么一种繁琐的感觉。
就像解一团乱麻。
比如研究学术的时候,多费时间。
”(例子:研究学术,如解乱麻“咬文嚼字麻烦” 烦。
)9.“哎呀,咬文嚼字也能发现新乐趣呢!咱就像在探索神秘世界。
比如解读古诗的时候,那叫一个有意思。
”(例子:解读古诗,如探索神秘世界“咬文嚼字有趣” 乐。
)10.“哇哦,咬文嚼字到底是好是坏呢?这就像一个谜题。
有次讨论这个问题,那可热闹了。
”(例子:讨论问题,如谜题“咬文嚼字有争议” 议。
)观点结论:咬文嚼字像挑美食味道、找宝藏、拆礼物、雕刻作品、走窄路、打磨宝石、侦探找线索、解乱麻、探索神秘世界、谜题,充满棒、严、难、细、疲、妙、慎、烦、乐、议,让人看到咬文嚼字的不同方面,有认真、较真、头疼、用心、累、好处、必要、麻烦、有趣、有争议。
咬文嚼字的意思是什么?咬文嚼字的近义词反义词及造句
![咬文嚼字的意思是什么?咬文嚼字的近义词反义词及造句](https://img.taocdn.com/s3/m/b1920854dd36a32d737581a6.png)
咬文嚼字的意思是什么?咬文嚼字的近义词反义词及造句咬文嚼字:yǎowénjiáozì成语解释:指过分推敲字句;或讥讽迂腐不达事物;寻章搞句的人。
成语出处:元乔吉《小桃红赠刘牙儿》曲:“含宫泛微,咬文嚼字,谁敢嗑牙儿。
”成语繁体:齩文嚼字成语简拼:YWJZ成语注音:ㄧㄠˇㄨㄣˊㄐㄧㄠˊㄗㄧˋ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感情色彩:贬义成语成语用法:咬文嚼字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成语年代:古代成语成语正音:嚼,不能读作“jué”。
成语辨形:嚼,不能写作“爵”。
成语辨析:咬文嚼字和“字斟句酌”都有“仔细推敲字句”的意思。
但咬文嚼字偏重在“过分地斟酌字句或死抠字眼;讽刺不必要地抠住字句不放;不领会实质。
或者当众讲话时炫耀自己的学识;“字斟句酌”是对每个字句都仔细推敲;用来称赞人谈话和写作态度慎重。
词义前贬后褒。
近义词:字斟句酌反义词:走马观花、一挥而就、文不加点成语例子:学习文件不能只咬文嚼字,关键是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
英语翻译:bitephrasesandchewcharacter日语翻译:字句(じく)の末節(まっせつ)にこだわる俄语翻译:занимáтьсябуквоедством其他翻译:amBuchstabenklebenpédantisme成语谜语:书虫;书蠹;啃书;秀才会餐成语歇后语:口吃报纸;书架上的老鼠从咬文嚼字往下成语接龙:咬文嚼字---字字珠玉---玉昆金友---友风子雨---雨巾风帽---茅茨不翦---翦草除根---根深蒂固---固若金汤---汤烧火热---热熬翻饼---兵无常形---形影相吊---吊民伐罪---罪恶昭彰---彰往考来---来处不易---易如翻掌---掌上明珠---珠沉璧碎咬文嚼字造句:1、这篇咬文嚼字的文章,读起来颇费周折。
2、在这种方式和直接的美国军事空运之间,很难看出有什么差别,因此要说有差别,就显得有些学院式的咬文嚼字了。
咬文嚼字-优秀实用
![咬文嚼字-优秀实用](https://img.taocdn.com/s3/m/6c3ee240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6b.png)
• 引言 • 咬文嚼字的含义和重要性 • 优秀实用的文字表达 • 如何培养咬文嚼字的习惯 • 咬文嚼字在实用中的应用 • 优秀实用文字表达的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咬文嚼字是一种语言现象,指在语言使用中过分推敲和斟酌,以求精确表达。这 种现象在写作、演讲、交流等场合中都有可能出现,有时是为了追求语言的优美 和精准,有时则是为了纠正别人的错误。
详细描述
定期进行写作练习,如写日记、写读书笔记、写评论等,可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在写作过程中, 注意用词准确、句子通顺、逻辑清晰,并尽量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多观察,学习优秀表达方式
总结词
观察他人的优秀表达方式,并学习其优点,可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详细描述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他人的语言表达方式,特别是那些表达准确、流畅、有感染力的人。学习他们的表达技 巧和语言风格,并尝试在自己的写作和说话中运用。同时,也要注意避免他人的语言表达缺陷,以免影响自己的 表达能力。
02
咬文嚼字的含义和重要性
咬文嚼字的含义
01
咬文嚼字是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深 入理解和运用,强调对语言细节 的关注和推敲,以求更准确、生 动地表达思想和意图。
02
它涉及到对词汇的选择、语序的 安排、句式的运用等多个方面, 需要综合考虑语言环境、语境意 义、表达效果等因素。
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提高表达准确性
丰富和发展语言做出贡献。
03
优秀实用的文字表达
准确表达
准确传达信息
01
优秀的文字表达需要准确地传达作者的想法和意图,避免歧义
和误解。
使用具体词汇
02
使用具体、明确的词汇能够使表达更加准确,有助于读者更好
咬文嚼字的名词解释
![咬文嚼字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e85625d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e2.png)
咬文嚼字的名词解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人喜欢纠结于一些细小的语言问题,甚至把咬文嚼字当成一种娱乐方式。
那么,什么是咬文嚼字呢?咬文嚼字,源自于古代儒家文化,是指对文字的接受与理解过程中,过度注重字义、语法、用词规范等细枝末节的纠结和追求。
这种追求可以说是文人精英的一种特质,但在现代社会里,也广泛存在于各行各业中。
在当今社会中,许多人将咬文嚼字视为一种炫耀自己语言能力的手段。
他们追求对语言的细微差别进行无尽的探讨和辨析,表达出对文学、语言学的精确理解和尊重。
对于这类人群而言,咬文嚼字不仅是一种沉浸于语言细节的爱好,更是一种展现自己深度知识和文化素养的对外窗口。
然而,咬文嚼字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对于那些对语言要求不高,或者对某一领域不熟悉的人来说,过分关注词义、语法和用词的准确性,会让交流变得枯燥乏味,难以沟通。
其次,咬文嚼字可能限制了创造力的发挥。
有时候,一些新鲜、别致的表达方式可能违背一些语法规则或用词习惯,但却能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体验和理解。
过于拘泥于规则,可能会扼杀了创作的灵感和创造力。
在现代商业领域,咬文嚼字也是个双刃剑。
一方面,准确的表达和用词规范可以提高沟通和协作的效率,使信息更加清晰明确。
另一方面,如果纠结于细节,可能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误事误时。
然而,咬文嚼字也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在法律、法规和合同等文件中,准确的表述和用词是最基本的要求。
一字之差,或许就能改变一个合同的效力或者法律条款的含义。
在这种情况下,精确的用词和细致的纠正是非常必要的。
此外,咬文嚼字也有助于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通过对语言细节的关注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文章,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
同时,也能更为深入地领会作者的用心和思想。
所以,对于咬文嚼字这一现象,我们既要正视其正面影响,又要警惕其负面影响。
我们应当平衡地对待语言细节,既注重准确性,也注重流畅性和表达的灵活性。
毕竟,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被理解,而不是让人迷失在字义的漩涡中。
咬文嚼字的意思_咬文嚼字的成语解释
![咬文嚼字的意思_咬文嚼字的成语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46c0aa0f7ec4afe05a1df90.png)
咬文嚼字
成语解释指过分推敲字句;或讥讽迂腐不达事物;寻章搞句的人。
成语出处元乔吉《小桃红赠刘牙儿》曲:“含宫泛微,咬文嚼字,谁敢嗑牙儿。
”
成语繁体齩文嚼字
成语简拼YWJZ
成语注音一ㄠˇㄨㄣˊㄐ一ㄠˊㄗ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咬文嚼字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嚼,不能读作“jué”。
成语辨形嚼,不能写作“爵”。
成语辨析咬文嚼字和“字斟句酌”都有“仔细推敲字句”的意思。
但咬文嚼字偏重在“过分地斟酌字句或死抠字眼;讽刺不必要地抠住字句不放;不领会实质。
或者当众讲话时炫耀自己的学识;“字斟句酌”是对每个字句都仔细推敲;用来称赞人谈话和写作态度慎重。
词义前贬后褒。
近义词字斟句酌
反义词走马观花、一挥而就、文不加点
成语例子学习文件不能只咬文嚼字,关键是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
英语翻译bite phrases and chew character
日语翻译字句(じく)の末節(まっせつ)にこだわる
俄语翻译занимáтьсябуквоедством
其他翻译<德>am Buchstaben kleben <Wortklauberei betreiben><法>pédantisme <style plein
d'affection>
成语谜语书虫;书蠹;啃书;秀才会餐
成语歇后语口吃报纸;书架上的老鼠。
高三语文课文《咬文嚼字》原文
![高三语文课文《咬文嚼字》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9100fc0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77.png)
高三语文课文《咬文嚼字》原文高三语文课本中,《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先生的一篇文艺随笔,下面是学习啦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三语文课文《咬文嚼字》原文,期望对你有关怀。
高三语文《咬文嚼字》原文郭沫若先生的剧本里婵娟骂宋玉说:"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上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骨气的'下面加"无耻的'三个字。
一位演员提示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
他觉得这字改得很恰当。
他争辩这两种语法的强弱不同,"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表达语,没有更多的意义,有时或许竟会"不是';"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推断,而且还必需有附带语省略去了。
依据这种见解,他把另一文里"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一句话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这是炼字的好例,我们不妨借此把炼字的道理争辩一番。
那位演员把"是'改为"这',的确改的好,不过郭先生假如记得《水浒》,就会明白一般民众骂人,都用"你这什么'式的语法。
石秀骂梁中书说:"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杨雄醉骂潘巧云说:"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口里倒涎!你这你这'一口气就骂了六个"你这'。
看看这些实例,"你这什么'倒不仅是"坚决的推断',而是带有极端憎恶的赞美语,表现着猛烈的情感。
"你是什么'便只是不带情感的推断。
纵有情感也不能在文字本身上见出来。
不过它也不愿定就是"单纯的表达语,没有更多的含义'。
《红楼梦》里茗烟骂金荣说:"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这里"你是'含有假定语气,也带"你不是'一点讥刺的意味。
咬文嚼字_
![咬文嚼字_](https://img.taocdn.com/s3/m/49e150c3fab069dc502201cd.png)
咬文嚼字
【成语名字】咬文嚼字【汉语拼音】yǎo wén jiáo zì【成语解释】形容在字句上推敲琢磨。
语或出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二折》。
后用“咬文嚼字”形容拘泥于文字诠释而流于见解迂腐、浅陋,亦用于形容好称引古书以卖弄才学的渊博。
【成语典故】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二折》〔韩夫人云〕婆婆,请家里来,我问你咱。
你孩儿拿的个信字来,我当与他五贯长钱,你怎生将他痛决了一场?你差了也,量个信字打甚么不紧?一点墨半张纸,又不中吃,又不中使,做甚么打他?〔旦唱〕【滚绣球】你道是一点墨半张纸,不中吃,不中使。
〔云〕俺典了信字,管待秀才。
〔唱〕又则道俺咬文嚼字。
〔韩夫人云〕量这个信字,打甚么不紧?〔旦唱〕都是那十数画儿有这信字,为臣的作个重臣,为子的作个诤子,为吏的情取个素身行止,借人钱财主每休想道推辞。
〔云〕姐姐,咱这妇道人家,有这个信字呵!〔唱〕则被这亲男儿敬重做贤达妇。
〔云〕男子汉有这个信字呵!〔唱〕交朋友皆呼信有之。
你可休看觑因而。
【成语注解】1、典故或见于元.乔吉〈小桃红.瓠犀微露玉参差〉曲。
2、不紧:要紧。
3、重臣:身负国家重任的臣子。
4、诤子:能直言规劝父亲的儿子。
5、情取:落得、取得。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咬文嚼字同义词
![咬文嚼字同义词](https://img.taocdn.com/s3/m/ef0124660066f5335b812126.png)
咬文嚼字同义词导读:同义词是指几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它是高考试题考查的一个重点。
关于如何辨析同义词,材料已经非常多了,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关于咬文嚼字同义词,希望对同学们学习上有所帮助。
咬文嚼字的同义词:字斟句酌、吹毛求疵、雕章琢句、句斟字嚼、咬文啮字、之乎者也咬文嚼字,亦作“咬文啮字”。
拼音:yǎowénjiáozì释义:咬、嚼指反复的念诵、钻研。
一般将“咬文嚼字”当作“过分地斟酌字句”,看作贬义词,用于讽刺那些专门死抠字眼而不去领会精神实质的人,也讽刺那些讲话时爱卖弄自己学识的人。
但在很多时候,有些文字是需要仔细琢磨的。
实际上,“咬文嚼字”原来就是指词句上的推敲,是一个褒义词。
引证解释1、在词句上斟酌推敲。
元乔吉《小桃红.瓠犀微露玉参差曲》:“含宫泛徵,咬文嚼字,谁敢嗑牙儿。
”《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十:“好词,好词。
关情之处,令人泪落,真一时名手!怪不得他咬文嚼字,明日元宵佳节,正须好词,不免赦其罪犯,召他转来,为大晟乐正,供应词章。
”2、讥笑士人迂腐而不知变通。
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四折:“哎!使不的你咬文嚼字。
”《隋唐演义》第六回:“如遇患难,此辈咬文嚼字之人,只好坐以待毙,何足为用?”3、形容卖弄文才、装腔作势。
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二折:“你道是一点墨半张纸,不中吃,不中使……又则道俺咬文嚼字。
”明·无名氏《司马相如题桥记》:“如今那街市上常人,粗读几句书,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
”《金瓶梅》第五十回:“见他在人前铺眉苫眼,拏班做势,口里咬文嚼字,一口一声只称呼他薛爷。
”《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他们必把一句话拉长了,作两三截儿,咬文嚼字,拿著腔儿,哼哼唧唧的,急的我冒火。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九回《娄公子捐金赎朋友刘守备冒姓打船家》:又没处开消,还在东家面前咬文嚼字,指手画脚的不服。
成语例句1、学习文件不能只咬文嚼字,关键是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
咬文嚼字的意思
![咬文嚼字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ca612e15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40.png)
咬文嚼字的意思【拼音】:yǎo wén jiáo zì【解释】: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
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用于讽刺那些专门死抠字眼而不去领会精神实质的人, 也讽刺那些讲话时爱卖弄自己学识的人。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多含贬义。
【成语接龙】:咬文嚼字——字顺文从——从俗浮沉——沉谋重虑——虑周藻密——密密层层——层见迭出——出谷迁乔——乔龙画虎——虎斗龙争——争锋吃醋——醋海翻波——波属云委【近义词】:字斟句酌、吹毛求疵、句斟字嚼、【反义词】:走马观花、不求甚解、囫囵吞枣、文不加点、【出处】: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二折:“你道是一点墨半张纸, 不中吃, 不中使……又则道俺咬文嚼字。
”明·无名氏《司马相如题桥记》:“如今那街市上常人, 粗读几句书, 咬文嚼字, 人叫他做半瓶醋。
”【造句】:1、现在有些学者就喜欢咬文嚼字, 这是不好的。
2、每到咬文嚼字的时刻, 内心便十分纠结。
从哪改起无从下手, 改哪些无从下手。
3、他演说时最喜欢咬文嚼字, 古今中外, 东拉西扯, 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学问。
4、他比一般无偏见的英国绅士更加公然地宣称:他讨厌诗人的言之无物、冗词赘语和咬文嚼字。
5、他这个人喜欢吹毛求疵、咬文嚼字, 虽然他相信开卷有益, 但读起书来却只会寻章摘句, 从不求甚解。
6、我们应该正确理解文字含义, 千万不要咬文嚼字。
7、此十八妖魔辈, 尊古蔑今, 咬文嚼字, 称霸文坛, 反使盖代文豪若马东篱、若施耐庵、若曹雪芹诸人之姓名, 几不为国人所识。
8、他才读了几本古书, 说起话来就老是咬文嚼字, 拾人牙慧, 真让人受不了。
9、冷卫东是个粗汉, 使枪弄棒还行, 咬文嚼字就差远了。
10、两家企业一致同意分享一个专注于详尽结构分析以及磨削工艺的改进技术的托运项目。
咬文嚼字, 试试看。
先修修原文, 尽求清晰, 消除语带双关。
11、他说话老爱咬文嚼字, 真叫人讨厌。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https://img.taocdn.com/s3/m/49080b90d4d8d15abe234e1e.png)
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不同句式有不同的意味。 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 用字不同意境也不同。
推敲文字,就是推敲情感。 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推敲文字,骨子里就是在 思想感情上“推敲”。 你能从读过的诗文中举个 例子说明这个论断吗?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 前村深雪里, 风递幽香出, 明年如应律,
马南邨V朱光潜
朱光潜在本文中所说的咬文嚼字,“要有一 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单就阅读说,就是要求精 读,不放过一字一句,要细细咀嚼文字的意味。
马南邨在《不求甚解》中讲的是另一种读书 方法。他认为,读书主要在于“会意”,就是领 会书的精神,而不要去做繁琐、牵强的解释。像 读经典著作,就是要领悟它的精神实质,而不能 只死枢它的一些字句。
•
•
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 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 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 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 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 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 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 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 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 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 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 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 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围绕着“咬文嚼字”,朱 光潜先生讲述了几个问题?共 用了几个例子?
一、文字和思想情感有密切关系。 (咬文嚼字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 二、文字的联想意义值得玩索。 (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咬文嚼字是不是贬义词
![咬文嚼字是不是贬义词](https://img.taocdn.com/s3/m/43b48040de80d4d8d05a4f23.png)
咬文嚼字是不是贬义词咬文嚼字,亦作"咬文啮字 "。
一般将"咬文嚼字"当作"过分地推敲字句",看作贬义词,相关的信息,我们来看看。
基本介绍咬文嚼字 yǎo wén jiáo zì【解释】:过分地推敲字句。
多指死抠字眼而不注重精神实质。
【出自】: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四折:“哎,使不的你咬文嚼字。
”【示例】:学习文件不能只~,关键是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
详细介绍【近义词】:字斟句酌,吹毛求疵【反义词】:走马观花,不求甚解,囫囵吞枣【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英文翻译】:to talk pedantically; to pay excessive attention to wording; to speak like a book【歇后语】:口吃报纸——咬文嚼字;书架上的老鼠——咬文嚼字。
【灯谜】:书虫;书蠹;啃书;秀才会餐——咬文嚼字相关词语同音词齩文嚼字开头相同咬手咬嚼吞吐咬牙饧咬字眼儿咬定牙根咬人狗儿不露齿咬姜呷醋咬钉嚼铁咬哇咬血为盟咬耳朵咬群咬牙切齿咬吐咬字咬合咬舌儿咬嚼结尾相同小咬嚼咬叮咬啮咬哑咬龁咬炒咬厮咬撕咬淫咬反咬扳咬哇咬咿咬鼃咬撺咬吐咬造句⑴这篇咬文嚼字的文章,读起来颇费周折。
⑵在这种方式和直接的美国军事空运之间,很难看出有什么差别,因此要说有差别,就显得有些学院式的咬文嚼字了。
⑶莫里哀与他的公司在剧场里虽是新手,但他们仍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1659年演出了《可笑的女才子》,这是一个闹剧,它挖苦当时人们咬文嚼字与模仿类似玛德莱茵?德?斯库德里的流行小说里的行为方式。
⑷两家企业一致同意分享一个专注于详尽构造分析以及磨削工艺的改良技术的托运项目方案。
咬文嚼字,试试看。
先修修原文,尽求清晰,消除语带双关。
⑸冬烘先生教人读书,往往咬文嚼字,令人得不到什么有益的知识。
⑹“他们”是“上流社会人物”,是“达官显贵”。
咬文嚼字总结归纳
![咬文嚼字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734a36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e5.png)
咬文嚼字总结归纳字数:2000字咬文嚼字,顾名思义,就是对文字的各个细节进行琢磨和苛刻的考究。
在写作中,咬文嚼字可以使文章更加准确、精细,但也容易使得文章过于繁琐,显得不够流畅。
本文旨在对咬文嚼字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归纳,并探讨在写作中如何恰当地运用咬文嚼字的技巧。
一、咬文嚼字的优点咬文嚼字可以使文章更加准确、精细。
通过对每个字词的仔细斟酌和选择,可以使得文章表达更加精准,减少歧义。
精细化的写作可以使得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咬文嚼字可以展示作者的文字功底。
通过精心斟酌每个字句的选择和运用,可以体现出作者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和对文字的关注程度。
这不仅可以提升文章的品质,还能够展示出作者的写作才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咬文嚼字的缺点咬文嚼字容易使文章过于繁琐。
过度追求文字的准确性和细腻度,往往会使得文章增加冗余信息,显得拖沓和乏味。
这样的写作风格容易让读者产生疲劳感,降低整篇文章的吸引力。
咬文嚼字容易导致突出字眼的堆砌。
有时候,为了追求文字的准确性和表达的精细度,作者可能会过度强调某个字词,导致在文章中出现大量相似的表达方式,反而让文章显得呆板和缺乏变化。
三、咬文嚼字的运用技巧1.注意用词的准确性。
在进行咬文嚼字时,要关注每个字词的含义和用法,注意避免使用模糊或不准确的词语,以免给读者留下歧义或错误的理解。
2.避免冗余和庸俗的表达。
要保持文字简洁明了,避免重复使用相同的表达方式。
如果某个字词已经在文章中出现多次,可以尝试使用同义词或转换结构的方式进行替换,以增加文章的变化性和吸引力。
3.注意文字的流畅度。
虽然咬文嚼字重在追求精细和准确,但不应牺牲文章的整体流畅度。
阅读体验是写作者至关重要的关注点之一,作者可以适当调整句子结构,使得文章更加通顺易读。
4.注重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在进行咬文嚼字的过程中,要注意使得文章的语调和节奏更加和谐。
合理运用修辞手法,掌握好句子的长短、停顿的位置,可以使得文章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https://img.taocdn.com/s3/m/c2d6c449c850ad02de80417e.png)
A
B
二、标题中的“咬文嚼字”是以上哪一个意思? 标题中的“咬文嚼字”是以上哪一个意思? 如果都不是,请用课文中的话来加以解释: 如果都不是,请用课文中的话来加以解释: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 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 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P41第二段 第二段
轻风”徐徐,若有若无, 细柳” “轻风”徐徐,若有若无,使“细柳”动 态不显,唯有“ 态不显,唯有“扶”字才恰到好处地描绘出轻 风徐来柳枝不堪的柔美之态, 风徐来柳枝不堪的柔美之态,与“轻”、“细” 相宜,和谐自然。 字又把风人格化了, 相宜,和谐自然。“扶”字又把风人格化了, 给人一种柔美之感。 给人一种柔美之感。 既然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映大地, 既然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映大地,梅花自然 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映照下, 就没有白天那么显眼。在月光映照下,也就淡 然失色了。这样,一个“ 然失色了。这样,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 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 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营造了一种浓浓的 意境。 意境。
说明的道理:文章中字眼不同, 说明的道理:文章中字眼不同, 意境就不同。 意境就不同。用什么字要看表现 什么意境,推敲文字的实质, 什么意境,推敲文字的实质,是 推敲思想情感。 推敲思想情感。
从这三个例子中, 从这三个例子中,我们明白为什么 咬文嚼字”了吗? 要“咬文嚼字”了吗? 不同句式(“你这”“你 是”) 文字增减(李广射虎) 不同字眼(推、敲)
2、王若虚改《史记》 王若虚改《史记》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 视之,石也。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镞,视之,石也。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 终不能入。 射,终不能入。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 说明的道理:文章的字数不同, 说明的道理:文章的字数不同,意味也不 文章的好坏,主要是意味, 同。文章的好坏,主要是意味,是表达效 而不在繁简。 果,而不在繁简。
咬文嚼字的意思_咬文嚼字的成语解释
![咬文嚼字的意思_咬文嚼字的成语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fcbff3984254b35effd34a8.png)
咬⽂嚼字
成语解释指过分推敲字句;或讥讽迂腐不达事物;寻章搞句的⼈。
成语出处元 乔吉《⼩桃红 赠刘⽛⼉》曲:“含宫泛微,咬⽂嚼字,谁敢嗑⽛⼉。
”
成语繁体齩⽂嚼字
成语简拼YWJZ
成语注⾳⼀ㄠˇ ㄨㄣˊ ㄐ⼀ㄠˊ ㄗˋ
常⽤程度常⽤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彩贬义成语
成语⽤法咬⽂嚼字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嚼,不能读作“jué”。
成语辨形嚼,不能写作“爵”。
成语辨析咬⽂嚼字和“字斟句酌”都有“仔细推敲字句”的意思。
但咬⽂嚼字偏重在“过分地斟酌字句或死抠字眼;讽刺不必要地抠住字句不放;不领会实质。
或者当众讲话时炫耀⾃⼰的学识;“字斟句酌”是对每个字句都仔细推敲;⽤来称赞⼈谈话和写作态度慎重。
词义前贬后褒。
近义词字斟句酌
反义词⾛⻢观花、⼀挥⽽就、⽂不加点
成语例⼦学习⽂件不能只咬⽂嚼字,关键是领会⽂件的精神实质。
英语翻译bite phrases and chew character
⽇语翻译字句(じく)の末節(まっせつ)にこだわる
俄语翻译занимáться буквоедством
其他翻译<德>am Buchstaben kleben <Wortklauberei betreiben><法>pédantisme <style plein d'affection>
成语谜语书⾍;书蠹;啃书;秀才会餐
成语歇后语⼝吃报纸;书架上的⽼⿏。
咬文嚼字是贬义词
![咬文嚼字是贬义词](https://img.taocdn.com/s3/m/f96f442dc281e53a5802ff6a.png)
咬文嚼字是贬义词
咬文嚼字,贬义词,亦作“咬文啮字”。
一般将“咬文嚼字”当作“过分地斟酌字句”,看作贬义词,用于讽刺那些专门死抠字眼而不去领会精神实质的人,也讽刺那些讲话时爱卖弄自己学识的人。
一、咬文嚼字的意思
【成语】:咬文嚼字
【拼音】: yǎo wén jiáo zì
【解释】: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
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出处】: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四折:“哎,使不的你咬文嚼字。
”
【举例造句】:学习文件不能只咬文嚼字,关键是领会文件的精神实质。
【近义词】:字斟句酌
【反义词】:走马观花、一挥而就、文不加点
【歇后语】:口吃报纸;书架上的老鼠
【灯谜】:书虫;书蠹;啃书;秀才会餐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死扣字眼
【英文】: speak like a book
二、关于咬文嚼字的成语及解释
【咬文啮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
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同“咬文嚼字”。
【咬文齧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
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同“咬文嚼字”。
【之乎也者】: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
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之乎者也】: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
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咬文嚼字》发布2010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和流行语
近日,《咬文嚼字》编辑部根据对一年来的社会语文生活的观察,发布了2010年十大语文差错和十大流行语等年度总结。
据悉,今年的语文差错如“美仑美奂”或“美伦美奂”、“囊括”等,是常见的语文差错,但因两者在一些特定语境下出现频率高,所以编辑部特别将之挑出来,公之于众,期待今后正确使用。
在2010年十大语文差错中,世博报道里有三个经常会出现的错误被着重指出。
如“美轮美奂”在世博报道中经常被错写成“美仑美奂”或“美伦美奂”,这一成语形容的是建筑物的高大美观,其中的“轮”含义为“高大”,写成“仑”或“伦”,都是别字。
另一在世博中被屡屡写错的是地名黄浦江,因为“黄浦”和“黄埔”音同形近,往往错成了“黄埔江”。
在统计数量时经常混淆的词则是截止/截至。
“截止”的意思是停止,一般用于某一时间之后,如“活动已于昨日截止”;而用于某一时间之前的应当是“截至”,如“截至昨日,已有上千人报名”。
“囊括”则是体育报道中经常用错的词。
杂志指出,如广州亚运会报道中曾有这样的句子:“中国军团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囊括金牌199枚,位居金牌榜首位。
”其中的“囊括”明显用词不当。
“囊括”的意思是无一遗漏,只要不是将所有的金牌都收入囊中,就不能用“囊括”。
年度语文差错还包括新闻报道中容易用错的词“侧目”,如:“他的研究成果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令世界为之侧目。
”“侧目”是指斜目而视,形容愤恨或者畏惧的样子,它和“瞩目”完全是两回事。
将“精粹”误为“精萃”;“无时无刻”必须与“不”搭配表示肯定意思,却常错误地与“都”搭配使用;用汉字数字表示年份时常见的以阿拉伯数字“0”代替汉字数字“○”。
2010十大流行语
1.给力:字面意思是“给予力量”,引申指“酷”“棒”“爽”。
2.神马都是浮云:“神马”非马,而是“什么”;“浮云”则指转瞬即逝的事物。
两者结合就是“什么都不值得一提”。
3.围脖:微博的谐音,是“微型博客”的简称。
4.围观:关注之意。
5.二代:指官二代、富二代、穷二代等等。
6.拼爹:“拼爹”拼的是“爹”的地位和实力。
“我爸是李刚”是典型的“拼爹”语言。
7.控:专指极度喜欢某种事物的人。
8.帝:只要拥有某一特点即可称“帝”,如“数钱帝”“表情帝”“预测帝”等。
9.达人:古代的“达人”一词指通达事理的人,如今指对某方面懂得透彻的人。
10.穿越:“穿越时空”的简称,指一种展开情节的流行手段,又有“玄”“乱”“令人莫名其妙”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