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中委婉语的语用失误分析

合集下载

从语言看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实例分析

从语言看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实例分析

摘要跨文化交际是指与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交际的过程。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实际运用的情况,即主要研究言语行为及其进行的条件。

“语用失误”不是指英语学习者的一般遣词造句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错误,而是指说话不合时宜的失误,或者说话方式不妥、表达不合习惯等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的失误。

文中列举分析了十个语用错误的实例以期对英语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方面有所帮助。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语用学英语学习者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交际的过程。

这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普遍现象,随着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和通讯手段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人们有可能频繁接触,这在一定意义上将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胡文仲《试论跨文化交际研究》1992)。

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人们的交往日益频繁,有交往就要进行思想交流或沟通。

这种与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的思想交流被称为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大致采用两种形式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

语言交际又有话语交际和书面交际两种。

非语言交际主要是通过体态语言进行的交际形式。

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交际双方都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希望交际或沟通成功。

但愿望和现实是有距离的,在跨文化的交际过程中,交际受挫或失败,产生误解,甚至造成关系恶化的情况时有发生。

有不少人把这一点归结为语言。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说不通,当然无法进行交际;与此同时,人们也发现只懂语言并不能解决所有的交际问题,交际受阻或失败不是完全由语言引起的。

这一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事实所证明(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1999)。

语用学(pragmatics)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问。

说它古老,是因为它所涉及的内容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引起学者们的注意;说它年轻,是因为它只是现在才作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出现,并得到语言学界的承认和支持。

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从国外引入跨文化交际学的理念,对语用学的研究也从最初对语用学理论的引进到结合汉语实际开展语用学理论和应用的研究,语用学的研究在中国已经历20多年的发展。

委婉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

委婉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

委婉语起源于避讳心理,是对禁忌的一种反应。

交往中如果不加注意而触犯了某种禁忌,或者使用了委婉语,却因文化差异而使其所替不明确,从而导致其接受心理差异,轻者导致语用失误,重者会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

对于学习外语的人来说,有意识地了解本族语与目的语国家的相关委婉语是非常必要的。

一、跨文化交际与委婉语语言禁忌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而且人们衡量禁忌的尺度也大不相同,在一个地区被认为是禁忌的事物在另一个地区则可能颇受欢迎。

由于中西方历史、文化、宗教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差异,从而使语言禁忌的内容和形式都有所不同。

因此,在跨文化的语言交际中,应了解同一语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真实内涵,以达到有效理解和运用,做到“灵犀相通”。

1. 跨文化交际的定义。

贾玉新认为如果把几乎所有的、不同程度的交际都认为是跨文化交际,那么,跨文化交际将包括:跨种族交际,跨民族交际,同一主流文化内小同群体之间的交际,以及国际性的跨文化交际。

胡文仲教授(1999)把跨文化交际的定义简化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是跨文化交际。

因此,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要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其中一个必备的能力即为:以最少的损失和曲解进行有效的交际。

2. 委婉语的起源和定义。

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源自禁忌。

由于文化、宗教、政治、习俗等方面的原因,要回避许多事物,形成了人们通常所说的禁忌。

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演变,语言禁忌不再像原始社会那样严格,但由禁忌发展而来的委婉语已成为了人们根深蒂固的语言习惯。

斯托克・哈特曼在《语言和语言学词典》中给委婉语下的定义是:“用一种不明说的、能使人感到愉快的或含糊的说法,代替具有令人不悦的含义或不够尊敬的表达方法。

”即用温和的、具有良性语义、不触犯他人的词语来替代那些表达残酷的或令人不快的事实的词语,或是用迂回曲折的说法而不是直截了当地谈论一些可能伤害他人情感或是不雅的话题。

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明社会的产物。

二、委婉语的跨文化交际功能英国文学批评家恩莱特说过:“如果没有委婉语,世界的运转会因摩擦而停止,人间将充满仇怨。

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分析和规避方法

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分析和规避方法

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分析和规避方法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语言学习其实就是语言学习的文化,最终目的是交流。

本文主要讨论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并分析了语用失误的原因。

一、引言由于不同的历史渊源和社会习俗,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形成了特定的文化背景,而特定的文化背景又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社会规范和语用规则。

这些因素会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障碍、交际低效、相互误解以及可能的文化冲突,给交际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仅仅意味着表达,而真正的交流涉及到很多沟通问题。

交流的目的是让听者理解他们所表达的意思和思想,而不是他们说了什么。

因此,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具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分析语用失误的原因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际。

二、语言、文化与跨文化交际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要理解语言,就要理解文化,要理解文化,就要理解语言。

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沟通和交流并不容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流中往往会遇到困难。

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的人在交谈时经常会出现交际失误。

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者和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它也指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

例如,在中国的母语为汉语的人和美国的母语为英语的人的交流中,由于价值观、习俗、思维模式等的差异。

,在交际中何时何地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对不同的受众说什么,都是交际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三、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现象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听话人所感知的话语意义与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意义不同,这时就产生了语用失误。

jenny thomas把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划分为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会语用失误。

语用语言失误指学习者将本族语对某一词语或结构的语用意义套用在外语上造成的语用失误;社交语用失误指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造成的语用错误,涉及到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人际关系的远近,人们的权利和义务等,与人们的价值观有关。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其应对策略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其应对策略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其应对策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工具,而语言中的语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然而,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背景之间的差异,跨文化交际中经常会发生语用失误。

本文将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其应对策略。

一、语用失误的概念语用失误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背景之间的差异,使用不当的语用规则和习惯而导致的语言行为的不适当或无效。

语用失误可以参照Grice的合作原则进行研究。

合作原则是指在语言交际中,人们都有一个合作的目的,可以通过遵守一些基本原则来达到这个目的。

其中最重要的原则是:说话人应该说出真实的、相关的、明确的、完整的信息,听话人应该理解说话人的意图,不破坏交际双方的合作意愿。

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时人们不知道如何遵守合作原则,就会发生语用失误。

二、语用失误的例子1、称呼和称谓的不当使用在不同的文化中,对于称呼和称谓的使用有着不同的规定。

在中国,我们通常会用称呼加姓氏来表示尊敬。

例如,我们会称呼老师为“张老师”,长辈为“张叔叔”或“张阿姨”。

然而,在西方国家,称呼和称谓的使用是非常严格的。

比如,在美国,称呼老师应该使用“先生”、“女士”或姓氏的缩写,而不是称呼张老师为“张先生”。

如果不知道这些规则,那么就很容易出现语用失误。

2、基于不同文化习俗的礼貌用语的误用礼貌用语在不同的文化中也是有很大的差异的。

在日本,人们通常用“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表示感谢,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则会用“Thank you”表示感谢。

如果在跨文化交际中使用了不当的礼貌用语,就会出现语用失误。

3、基于不同文化习俗的非语言行为的误解在不同的文化中,非语言行为的习俗也是有很大的差异的。

比如,在中国,人们通常会给送别的人手中塞一些东西,以表达祝福和感谢之情。

然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则会用拥抱和亲吻来表示感情。

如果在跨文化交际中,把这些非语言行为的习俗用错了,就会出现语用失误。

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指的是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语言、文化等因素导致的不恰当的语用行为。

本文将以中美跨文化交际为例,分析语用失误的原因及其对交际的影响。

一、语言差异引发不适当的语用行为在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由于语言差异引发的语用失误是最常见的。

例如,在中美商务谈判中,由于语言差异较大,中方的谈判人员会倾向于使用模糊的语言来表达意见,而美方的谈判人员则更喜欢直截了当的表达。

这种情况下,如果中方谈判人员不注意语言表达的精准性,就容易导致信息传递的不准确,进而影响谈判的结果。

二、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违规现象文化差异是中美跨文化交际中另一个重要的原因。

在中美文化差异中,礼仪、习俗等方面的区别非常显著。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称呼长辈或者领导时需要加上一些尊敬的称呼,但在美国文化中则较为简单,直接称呼名字即可。

如果在交际中不注意到这些文化差异,就容易引起文化违规现象,进而导致交际破裂。

三、情境背景引发的不适当语用行为在中美跨文化交际中,情境背景的差异也很大可能导致不适当的语用行为。

例如,在中美谈判现场,使用语言表达的方式和口吻都有很大差异。

中方的谈判人员往往喜欢在谈判中加入一些文化元素,如引用古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等。

而美方的谈判人员则一般更注重直接表达,更注重交流的内容。

如果在情境背景的差异中不适当地使用语言,就会产生负面影响。

总体而言,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很容易发生。

重点是在交际中要注意到差异性,注意语用行为的跨文化特点,减少不恰当的语用行为。

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标。

浅析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

浅析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

浅析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的交际行为和交际过程。

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一种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习惯和交际约定的差异,常常会导致在交际过程中发生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是指在语用过程中违反了某种交际规范或者导致了交际故障的一种言语行为。

本文将就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进行浅析,探讨如何避免和处理这些失误,以促进跨文化交际的更好开展。

一、文化背景引起的语用失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待语言的使用和交际方式往往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这样的文化差异极易导致语用失误的发生。

在中国,人们在日常交际中会通过“客气”、“礼貌”的语言表达来传递自己的尊重和友好,而在一些西方国家,过分客气和谦虚反而会被认为是虚伪和不诚实的表现。

所以,当中国人使用过分客气的语言表达时,很容易造成西方人的不适。

类似的情况在各个方面都会存在,比如对待称呼的用词、言语的严谨性、交际的直接性等。

这些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容易造成语用失误,而且有时会给交际双方带来尴尬和误解。

二、语言虚构引起的语用失误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往往会因为对所处语境的不熟悉而造成语用失误。

由于对外语习得的限制,有些人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会使用错误的词语或者语法结构,这样的“语言虚构”往往会导致语用失误的发生。

在中文中,“对不起”是用来表示道歉的词语,但是在英文中,“sorry”并不一定用于道歉,而是可以用来表示遗憾、懊悔等。

有些人在英文交际中过度使用“sorry”,往往会被人认为是不必要的客气。

由于对语法和词汇的掌握不到位,在外语交际中难免会出现语法错误或者词语搭配不当的情况,这也会成为语用失误的来源。

三、非语言交际的失误跨文化交际不仅仅是言语交际,还包括非语言交际行为。

身体语言、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非语言交际元素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不同文化对于非语言交际方式的认知和运用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往往会导致非语言交际的失误。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跨文化交际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它涉及到不同背景、文化和语言的人们之间的交流。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是常见的现象,它经常导致沟通中断、误解和冲突。

因此,本文将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首先,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可分为两类:非故意的失误和故意的失误。

非故意的失误是指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的误解和沟通中断。

而故意的失误则是指通过语用手段故意制造误解和误导对方。

这两种失误虽然有所区别,但其后果都是影响到交际的顺利进行。

非故意的失误最常见的情形是信仰、价值观和礼仪的不同。

例如,在一些文化中,没有礼貌的行为如直接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和财富状况是被视为不得体的。

但在其他文化中,这样的问题是可以随口问的,而不被视为失礼。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可能会不经意地问出这些问题,而导致另一方感到不舒服或者不开心。

另一个常见的非故意的失误是语言体系的不同。

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法规则和语言使用方式。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可能会遇到这些语义和语法的差异,并因此产生误解。

例如,俄语和英语的语法规则完全不同。

由于这种语言间的差异,人们可能会用不当的方式表达思想。

故意的失误则更加微妙,因为它需要对文化的理解和对他人的意图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故意的失误可能涉及了歧视、诽谤、攻击和威胁行为。

例如,在一些国家,对同性恋者的攻击和歧视是非常普遍的。

在这些国家,如果一个同性恋者表达了自己的性取向或穿着较为“女性化”的衣服,他们可能会遭受歧视和攻击。

这种歧视和攻击具有很强的文化色彩。

为了避免产生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我们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1.了解文化差异:我们应该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

这可以通过学习其他文化的语言、历史、艺术和文学来完成。

我们还可以通过与各种背景的人交流,了解其他文化的风俗习惯。

2.避免使用带有文化色彩的语言:我们应该避免使用那些具有不好的文化含义的词汇和语句。

例如,在西方国家,对非洲国家的人或居民使用一些带有种族歧视的词语是非常不得体的。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文化背景、社会习俗、语言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跨文化交际中往往会出现各种语用失误,这些失误不仅可能导致沟通的障碍,甚至可能引发误解和冲突。

因此,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进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文章首先回顾了相关理论和研究,界定了语用失误的概念和分类。

然后,结合具体案例,从语言习惯、社会习俗、价值观等方面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语用失误类型及其影响。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减少语用失误的发生。

本文的研究不仅对提高个体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能力有指导意义,也对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和和谐共处具有积极意义。

二、语用失误的定义与分类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是一个核心概念,它涉及到语言使用者在交际过程中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或冲突。

语用失误不仅反映了语言本身的问题,更揭示了深层次的文化差异和认知冲突。

语用失误通常可以分为两类:语言语用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

语言语用失误主要发生在语言使用的形式上,是由于对语言本身的误解或使用不当造成的。

例如,在一种文化中可能被视为礼貌或谦逊的表达,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被视为直接或冒犯。

这种失误通常是由于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的语言规则掌握不足或误解造成的。

社交语用失误则更加复杂,它涉及到语言使用者在交际过程中对文化规范、社会习俗和价值观的误解或忽视。

这种失误往往是由于交际双方对彼此文化的社会距离、行为准则和期望的误解造成的。

例如,在某些文化中,直接询问他人的年龄、婚姻状况或收入等私人信息被视为不礼貌或侵犯隐私,而在其他文化中则可能被视为友好或关心的表现。

在跨文化交际中,理解和避免语用失误至关重要。

这不仅需要语言学习者掌握语言本身的规则,更需要他们深入了解目的语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

跨文化交际中委婉语的语用失误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委婉语的语用失误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委婉语的语用失误分析跨文化交际中委婉语的语用失误分析摘要:委婉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在语言当中的一种体现。

委婉语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它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不同的民族心理和文化差异,反映一个民族独特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伦理观。

本文在跨文化交流方面对委婉语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委婉语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出现语用失败的现象及其原因,提出了一些策略和方法,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了解委婉语,正确地使用它们,从而达到顺畅沟通、交际的目的。

关键词:委婉语,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委婉语,就是“采用比喻、借代、迂回、戏谑、抑己等手法来表达那些使人惹人不快、招人厌恶和恐惧的事物;用温和,婉转的说法来替代粗俗、生硬和直率的说法。

” (刘纯豹,2001:2)。

因此从委婉语表现出强大的交际功能,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Enright (1985:29)指出:“没有委婉语的语言将是一种有缺陷的交际手段”。

委婉语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人际交往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人们很容易用自己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来理解对方的话语,形成母语负迁移的现象,最终造成语用的失误。

Miller 曾经指出在交际中,误解的产生很多时候并不是听不懂或者是不能解释所听到的话,交际困难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我们没有听出说话者的弦外之音。

语用的失败就是“听者没有理解说话者所说的具体的意思”。

换句话说语用的失误是听者没有明白说话者的真正的意图。

因此就会造成交流的失败(何自然,1988:22)。

1. 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使用委婉语造成语用失误的现象1.1语用语言失误语用语言失误是指说话人所采取的语言表达方式不符合该语种的本族人的语言习惯,误用了其他语言的表达方式;或者说话人不懂得外语的正确表达方式,把母语的语言习惯套入外语表达之中而产生的一些语用失误。

例如,教师每年新生入校第一节课都要纠正互相问候的称呼语,即由“Good morning, teacher 改为“Good morning,Miss/Mrs/Mr +姓”。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探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探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探究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探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跨文化交际成为今天的一个热门话题。

但由于不同文化的语言、行为和价值观往往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很容易产生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是指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由于跨文化沟通的误解、不理解和不熟悉导致的一种错误表达或解释,这种失误可能会对交际产生负面影响,甚至损害个人与集体形象。

本文即旨在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进行探究,分析其产生原因和解决办法,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效果。

一、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一)语言差异性不同文化的语言存在着词汇、语法、表达方式等差异,这些差异容易导致不同文化之间的语用失误。

比如,在中文中,“鹤立鸡群”是夸赞某人出类拔萃的说法,而在英文中,类似的说法“stand out from the crowd”则具有贬义。

另外,在英文中,“厕所”有时被称为“washroom”,但在中国,这个称呼非常罕见。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语言的差异性,容易导致对方的语用失误。

(二)文化差异性不同文化之间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和世界观存在巨大的差异。

这些差异也会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比如,在某些国家,礼貌用语会强调“您”,而在其他国家则不会这样做。

另外,在一些文化中,直接回答“不知道”是一种失礼的行为。

贸易谈判中的“礼尚往来”也因为文化差异而导致交流中的语用失误。

例如,中国的代表在会议上送给对方一面画有景点名胜的扇子,意为一种深情厚谊的表达。

但另一方,日本代表反觉得中国代表在给丑化自己。

这些都是由于文化差异所造成的语用失误的实例。

二、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解决办法(一)了解不同文化和语言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了解对方国家和社会的文化习俗和语言学习对交流的顺利非常有益。

对于工作人员或组织来说,了解对方文化差异是更深层次的研究,也许会需要聘请一位文化专家提供文化翻译服务。

对于个人,更好的方法是通过学习实践的方式更好地了解各种文化和语言。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

然而,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语用失误时常出现,成为交际中的一大障碍。

本文将探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重要性,分析其表现形式、产生原因以及如何应对这一挑战。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指的是由于语言使用不恰当或不合适,导致信息传递不畅或者交际失败。

这种失误可能源于语言使用者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与目标语言使用者的差异。

例如,英语国家的人普遍重视个体主义和直接性,而东方文化则更注重群体主义和婉转含蓄。

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使用过于直接或者过于婉转的语言,都可能导致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在跨文化交际中有很多表现形式。

语言选择不当是常见的一种。

例如,使用不礼貌的语言或者过于专业的术语,都会让对方感到不舒服或者困惑。

语境偏移也是语用失误的一种表现。

在某些语境下,使用不恰当的语言或者表达方式,可能导致误解或者沟通失败。

表达方式的不同也是引起语用失误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有不同的沟通风格和礼仪习惯,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对方的沟通方式,也容易导致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的产生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文化差异。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造就人们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

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并尊重对方的文化,就很容易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语用失误。

语言习惯也是导致语用失误的重要因素。

不同语言习惯的人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沟通技巧,如果不能很好地适应对方的语言习惯,也容易导致语用失误。

社会压力也是语用失误产生的原因之一。

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对对方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不够了解,或者由于对自己的语言能力不够自信,人们往往会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一定的社会压力,这种压力可能会导致语用失误。

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在电视剧《北京遇上西雅图》中,由于男主角Frank是美国人,而女主角文佳佳则是中国人,两人在交流过程中就出现了很多语用失误。

例如,Frank经常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文佳佳则更喜欢用一些含蓄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

浅析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

浅析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

浅析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成为了一种常见的交际方式。

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跨文化交际中常常出现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指的是在交际中,由于对对方文化和语言使用规范的不了解而产生的交际失败情况。

本文将从跨文化交际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语用失误的常见类型以及避免语用失误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浅析。

跨文化交际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是导致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即语言习惯和用词习惯的差异。

中国文化对于谦虚和彬彬有礼的言辞较为重视,而西方国家则更注重直接和强调个人权益的表达方式。

如果一位西方人在与中国人交流中过于直接和强调个人权益,可能会被认为是无礼和不尊重对方。

语言的使用也会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

中国文化注重团结合作,常使用“我们”来表示整个团体的意思,而西方文化更强调个人主义,更倾向于使用“我”来表达个人的意见和行为。

如果在交际中使用了错误的语言习惯或用词习惯,就容易造成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的常见类型包括面子文化上的失误、礼貌用语的失误以及非语言行为的失误。

在跨文化交际中,面子文化尤为重要。

面子是指个体或集体在社会交往中维护自己的尊严、尊重和形象的需求。

在东方文化中,面子文化是十分重要的,为了维护对方的面子,会选择不直接回答或掩饰真实感受。

而在西方文化中,个人自由和直接表达更加重要。

当东方人拒绝西方人的请求时,可能会用委婉的方式表达,而西方人可能会感到困惑。

礼貌用语是一种随着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存在的语言差异。

在中国文化中,当你被邀请去朋友家做客时,通常会礼貌地回答“不好意思,麻烦您了”,而在英语中,对于邀请,回答一般会用“Yes, I would love to”或者“No, thank you”来表示。

非语言行为也是产生语用失误的因素之一。

不同文化对于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目光交流等的解读方式会有所不同。

一个手势、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注视都可能在不同文化中传递出不同的含义,如果不能正确解读对方的非语言行为,就可能造成语用失误。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与对策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与对策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与对策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与对策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沟通方式。

然而,由于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跨文化交际中经常会出现语用失误,给沟通双方带来一定的困扰和不便。

本文将从语用失误的定义与类型、分析原因和对策等多个方面来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一、语用失误的定义与类型语用失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使用者对目标语言的语用规则不熟悉,导致与原语言所表达的含义不同的信息传达过程。

语用失误的类型分为四类:(1)错用语用规则;(2)选择不当的语用策略;(3)未恰当运用常用语;(4)意图不明确。

其中,错用语用规则指的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使用者将自己母语的语用规则错误地应用到目标语言中。

比如,很多英语学生在学习中文的时候,会不自觉地采用英语中的“尊重性语言”来表达敬意和礼貌,这往往会在中国人的眼中显得过于生硬和冷淡。

选择不当的语用策略是指使用者在跨文化交际中选择不适当的语用策略导致了沟通不畅。

比如,在西方国家中,使用直接的语言表达对方的错误或不满是非常常见的,但在华人社会中,这种做法会被认为是不礼貌和失礼的。

未恰当运用常用语是指使用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未能恰当地运用目标语中常见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导致信息传达不清楚。

比如,日本人在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时,通常会使用含糊不清的表达方式,这容易让他们的外国朋友误解他们的意思。

最后,意图不明确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从而造成语用失误。

比如,一些母语非英语的学生在申请留学时,由于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导致申请被拒或错过最佳的申请时间。

二、分析语用失误的原因产生语用失误的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文化差异;二是语言差异。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不同的人群对于同一事物可能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和态度。

比如,在中国,长辈和上司通常被视为更加重要和值得尊重的人物,而在西方,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则更受到重视。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其解决策略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其解决策略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其解决策略第一章介绍跨文化交际是现代社会中一个非常普遍的话题。

在全球化的时代,不同民族、国家、文化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愈发紧密。

而语言是沟通的重要手段,语用行为也是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问题之一,造成的后果往往是严重的。

因此,建立畅通的跨文化交际渠道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主要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其解决策略。

第二章语用失误的基本概念2.1 语用失误的概念语用失误是指在跨语言、跨文化交际中,因为使用的语言形式或者其它语言因素的不同,使本意无法被准确地表达或接受而引起的行为上的失误。

语用失误包括了语境、文化背景、语音、语调、语速、语气等因素的影响。

2.2 语用失误的种类2.2.1 实际意义与语言意义的鸿沟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习惯用语、成语和俚语,这些表达方式往往不能准确地翻译,会导致实际意义和语言意义的鸿沟。

如英语中的“Kick the bucket”(死亡)和中文中的“挂彩”(成绩不好),它们表达的意义是不同的,因此在翻译或翻译中应避免直接翻译,而应该寻找相应的文化表达。

2.2.2 社交禁忌与文化差异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社会习俗、文化背景不同,因而有不同的社交禁忌和文化差异。

如在中国,送钟表象征着寓意不好,而在美国,送钟表则没有负面寓意,还可以作为礼物之一。

这类误解可能对跨文化交际产生严重的影响。

2.2.3 奉承和谦让在不同的文化中,对奉承和谦让的态度也是不同的。

在中国文化中,奉承和谦让被视为美德,但在西方文化中,直接奉承和过度的自谦则会被看作虚伪。

这种差异也可能引起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

2.2.4 礼貌与称呼不同的文化中,礼貌用语和称呼也可能存在差异。

比如在中国文化中,称呼对方暖昧称谓是禁忌,而在美国,情侣之间称呼为“baby”是比较普遍的。

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不注意使用礼貌用语和称呼,则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第三章解决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的策略3.1 学习目标语言及其文化如果想要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首先应该学习目标语言和其文化,了解他们的习俗和文化传统,如此才能对跨文化交流中出现的误解有所防备。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是指在与其他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由于对目标文化的语用规则不熟悉或理解有偏差,而产生的交际失误。

语用失误可能导致误会、冲突甚至伤害他人感情,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理解和避免语用失误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语用失误往往源于对目标文化的语境、礼貌、直接与间接表达等方面的不了解。

在不同文化中,对同一词语或行为的理解可能不同,而导致误解。

例如,在一些东方文化中,直接表达负面情绪被视为失礼,而在西方文化中,直接表达情绪被视为坦诚。

因此,如果一个西方人直接向东方人表达不满,可能会被认为是冒犯或不尊重他人。

其次,语言中的隐含意义也常常引发语用失误。

对于一些文化来说,表达其中一种意思时,使用的措辞可能并不直接。

例如,在英语中,有时通过间接方式来表示请求可以被视为礼貌的行为。

然而,对于一些非英语母语的人来说,可能会将其理解为拒绝或不愿意。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理解并学会使用非直接的表达方式非常重要。

再次,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也可能导致语用失误。

在不同的文化中,对于一些行为、观点和话题的看法可能不同。

例如,在一些文化中,谈论个人财务状况被视为不恰当的话题,而在另一些文化中,这可能是可以接受的。

因此,在与其他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需要注意避免触及可能敏感的话题,以免造成误解或冲突。

最后,语言差异也可能导致语用失误。

不同的语言可能有不同的词法、句法和语法规则,因此,直接将一种语言的表达方式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可能会失去原本的意义或引发误解。

在跨文化交际中,对于语言差异的认识和理解是必要的,以避免产生语义或语用误解。

为了避免语用失误,有一些具体的建议可以参考。

首先,跨文化交际双方应尽量了解对方的文化和语用规则,包括礼貌用语、直接与间接表达和文化敏感的话题等。

其次,保持开放和尊重,理解对方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和行为习惯。

再次,对于可能存在的语言差异,最好直接与对方沟通并解释自己的意图,以确保双方的理解一致。

浅析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

浅析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

浅析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常见。

在这样的语境下,语用失误已经变得非常普遍。

语用失误是指在口语或书面语言中使用了不当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导致交际失败或造成误解。

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语言习惯的不同会导致语用失误。

不同的语言习惯对于语言的使用和理解方式有着深远影响。

在中文中,我们很少直接表达否定的意思,而是采用委婉的表达方式。

例如,“你看起来有点疲惫”比“你看起来很累”更常见。

然而,在西方文化中,直接表达是非常常见的,即使会让人感到不舒服。

这就导致了在跨文化交际中,一些使用了委婉语言的中文表达在西方文化中可能被误解为模棱两可或者弱化了语气。

反之,对于直接表达的西方文化中文表达方式,在中文中可能会被视为矫揉造作或者过于直接。

其次,文化差异也是导致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之一。

每个文化都有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这导致了在跨文化交际中可能会发生一些表达方式和行为方式上的误解。

例如,在一些中西方交际中,西方人可能不理解东方文化中非言语的表达方式,例如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和眼神交流。

而在中国文化中,头低下表示尊重和谦卑,但在西方文化中,这可能被解读为沮丧或自卑的情绪。

这些文化差异会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第三,对于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他们从字义的意思到隐含意义的信息传递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例如,在中文中,青色表示清新和活力的感觉,但在西方文化中却被视为悲伤和忧伤。

这也可能导致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失误,因为在不了解这种文化差异的情况下,人们可能无法理解神秘或隐含的信息。

最后,教育和个人背景的差异也可能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诸如教育水平、个人背景、地理位置和工作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人们对言语的理解和使用。

在跨文化交际中,这种差异可能导致人们使用的术语和表述方式难以理解,从而导致语用失误的发生。

浅析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

浅析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

浅析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了常态。

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经常需要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

跨文化交际也常常伴随着语用失误,这种失误有时会导致误解甚至冲突。

了解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及其原因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跨文化交际的语用失误现象入手,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一些避免语用失误的建议。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是指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语言习惯等原因而造成的交际失败或者不当的语言使用现象。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往往表现为语言交流中的误解、不当的表达、不合适的语气等。

这种失误可能是由于语言结构、语用规则、习惯用语等方面的差异导致的。

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下,最常见的语用失误包括使用不当的称谓、使用不当的语气、不恰当的幽默、隐喻和比喻的误用等。

举个例子,中国人在和外国人交流时往往容易使用称谓“小伙子”、“阿姨”、“叔叔”等,这些称谓在中国文化中很常见,但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会被视为不礼貌,甚至有伤风化。

又在英语中,讽刺幽默是一种常见的交际方式,但在一些文化中可能会被误解为侮辱。

这些都是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语用失误。

那么,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原因是什么呢?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往往源自于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对于称谓、语气、幽默、隐喻等的理解和运用都可能有所不同,导致了语用失误的发生。

语言的多义性和模糊性也是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的原因之一。

同一个词在不同文化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甚至相同的词在不同语境中也可能会产生误解。

个人对于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也有着差异,有些人可能缺乏语用规则的意识,导致了语用失误的发生。

针对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我们可以提出一些避免失误的建议。

需要尊重对方文化的差异,尽量避免使用可能被视为不礼貌或者冒犯的表达和称谓。

需要注意语境,避免在不恰当的场合使用幽默、讽刺等。

需要注重语用规则的学习和意识培养,了解对方文化中的语言习惯和用法,尽量避免误用。

浅析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

浅析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

浅析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

在这样的交际过程中,由于双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很容易发生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是指在语言使用中,由于对文化差异的认知不够或者理解不够,导致交际效果不佳或者产生误解的现象。

本文将从跨文化交际的背景出发,分析语用失误的原因,并提出一些避免语用失误的建议。

一、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语用失误1.文化差异导致的不当用语: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某些词语、表达方式的理解不同,很容易在交际中使用不当的语言,从而产生歧义或者冒犯对方。

在中国文化中,称呼对方时通常会使用对方的职称或者尊称,但在西方文化中,这样的称呼可能被认为是过于正式或者冷漠。

2.非语言交际的误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可能对于非语言交际的行为有不同的理解,比如眼神交流、肢体语言等。

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双方对于这些非语言交流的行为有误解,很容易导致交际失误。

3.礼节与礼仪的不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礼节和礼仪的理解有着很大的差异。

比如在中国文化中,拒绝对方的邀请通常会使用一些婉转的表达方式,而在西方文化中,直接、坦诚地拒绝可能会更受欢迎。

4.文化认知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某些事物的认知也会有所不同,如对于时事、历史、宗教等方面的理解。

如果在交际中对于这些议题的理解产生歧义,很容易导致语用失误。

二、导致语用失误的原因1.文化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语言、礼仪、礼节等方面的理解与认知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是导致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

2.语言技能不足: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双方的语言技能不足,很容易导致交际失误。

比如词汇量不足、语法、语音等方面的错误都可能导致语用失误。

3.情绪因素: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双方文化差异的存在,很容易导致情绪的紧张和焦虑,从而影响双方的语用表达。

4.认知偏差:双方对于彼此文化背景的认知存在偏差,很容易在交际中产生误解。

三、避免语用失误的建议1.提升语言能力: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们可以通过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包括词汇量、语法、语音等方面的训练,来避免因语言技能不足导致的语用失误。

浅析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

浅析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

浅析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进行交流和互动。

在这样的语境下,由于文化差异、语言差异等原因,往往会发生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是指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不符合语用规范或者对方期待的表达和意义。

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往往会给交际双方带来困扰和尴尬,甚至影响交际关系的发展。

了解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并学习如何避免和解决这些失误,对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至关重要。

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文化差异是导致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同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和社会规范,这些差异会影响人们的语言使用。

在中国文化中,对于年长者的称呼通常是“老师”、“叔叔”、“阿姨”等称谓,而在西方文化中则更注重直呼对方的名字或姓氏。

如果在跨文化交际中没有了解对方的文化习惯,就很容易发生称呼不当的语用失误。

语言差异也是导致语用失误的重要原因。

不同语言的语法结构、句式习惯、词汇含义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很容易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误解和歧义。

英语中的“excuse me”通常表示“打扰一下”或“请问”,而在中文中的“对不起”则表示“道歉”。

如果在交流中没有意识到这些语言差异,就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误会。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行为也会导致语用失误。

不同文化对于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交流等也存在差异,这些非语言行为的误读也容易引发交际困扰。

针对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的语用失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和解决: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

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对方所属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充分了解对方的文化底蕴,才能更好地避免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语用失误。

注重语言细节和语境语用。

在交流中要注重语言细节和语境语用,避免使用带有歧义或者不当的语言表达。

在称呼对方时,要避免直呼姓名或者使用不尊重的称谓,要尊重对方的文化和习惯。

注重非语言沟通的有效性。

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doc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doc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语用语言失误是由于语用者对语言符号和结构的理解不同所引起的,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相关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言语交际中即使使用了符号关系正确的句子,但表达方式不符合所使用的目的语的语言习惯,或不顾及对方的身份、地位及交际场合,不了解所使用语言的文化,就不能适宜、得体、有效地沟通,在交际中甚至会发生误解或冲突,致使交际失败,这被称为语用失误。

语用失误有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之分[1].一、语用语言失误语用语言失误只体现在语言本身,即说话者将本族语对某一词语或结构套用在所使用的目的语中却无法表达自己的用意而造成的语用失误,是由于语用者对语言符号和结构的理解不同所引起的,通常表现为语音、词汇、语法、句法、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失误。

英国语言学家托马斯(JennyThomas)将语用语言失误归咎于对话语语用之意的错误认识,即传达了非意传达的言外之意的话语,也就是说话者将本族语对某一词语或结构的语用意义套用在外语中,或表达方式不符合所使用的目的语的语言习惯而产生的失误[2].语用语言失误可从交际双方来考虑。

一是说话人话语表达不当导致听话人的误解的语用失误,二是听话人对说话人的正确表达做出错误的推理的语用失误。

例如:下面这段对话是在咖啡厅服务员和顾客之间的对话:Waiter:Excuseme.WhatcanIgetforyou?Customer:I'dlikeacupofcoffee.Waiter:Whatkindofcoffeewouldyoulike?Customer:Theusual.Waiter:Sorry,wedon'thave“theusual”coffee.这位顾客显然按着汉语思维要一杯普通咖啡,但是在英语里不存在普通咖啡,导致了交际的失误。

又比如:一位中国学生和一位美国学生同住一个宿舍,中国学生在听音乐,把声音开的很大,非常吵闹,外国朋友说:“Whatareyoudoing?”中国学生回答“I'mlisteningtomusic.”显然这位中国学生没有理解外国学生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在责怪他把声音开得太大而不是询问他在做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文化交际中委婉语的语用失误分析
摘要:委婉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在语言当中的一种体现。

委婉语的产生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它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不同的民族心理和文化差异,反映一个民族独特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伦理观。

本文在跨文化交流方面对委婉语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委婉语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出现语用失败的现象及其原因,提出了一些策略和方法,旨在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了解委婉语,正确地使用它们,从而达到顺畅沟通、交际的目的。

关键词:委婉语,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
委婉语,就是“采用比喻、借代、迂回、戏谑、抑己等手法来表达那些使人惹人不快、招人厌恶和恐惧的事物;用温和,婉转的说法来替代粗俗、生硬和直率的说法。

” (刘纯豹,2001:2)。

因此从委婉语表现出强大的交际功能,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Enright (1985:29)指出:“没有委婉语的语言将是一种有缺陷的交际手段”。

委婉语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人际交往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人们很容易用自己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来理解对方的话语,形成母语负迁移的现象,最终造成语用的失误。

Miller 曾经指出在交际中,误解的产生很多时候并不是听不懂或者是不能解释所听到的话,交际困难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我们没有听出说话者的弦外之音。

语用的失败就是“听者没有理解说话者所说的具体的意思”。

换句话说语用的失误是听者没有明白说话者的真正的意图。

因此就会造成交流的失败(何自然,1988:22)。

1. 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使用委婉语造成语用失误的现象
1.1语用语言失误
语用语言失误是指说话人所采取的语言表达方式不符合该语种的本族人的语言习惯,误用了其他语言的表达方式;或者说话人不懂得外语的正确表达方式,把母语的语言习惯套入外语表达之中而产生的一些语用失误。

例如,教师每年新生入校第一节课都要纠正互相问候的称呼语,即由“Good morning, teacher 改为“Good morning,Miss/Mrs/Mr +姓”。

在这里导致语用失误的原因就是套用母语形式,把母语的言语行为策略不适当地迁移到目的语中去了。

1.2社交语用失误
社交语用失误指交际双方因不了解彼此的文化背景差异,导致语言形式选择的失误。

它与谈话双方的身份、语域、话题熟悉程度有关。

如果说语用语言失误是语言障碍所导致,那么,社交语用失误则更多是属于谈话双方的文化背景和社交准则存在差异造成的。

例如一位中国游客在火车上遇到一位美国人便热情攀谈起来:A:How many children do you have? B:I don’t know.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社会性,讲究互相关心、互相体谅,朋友之间几乎无话不谈,而英美人则以自我为中心,
张扬“individualism”(个性),重视“privacy”(隐私),属于个人的事不想让人知道,更不愿别人过问和干预。

在跨文化交际中,跟英美人谈及婚姻家庭状况、经济收入等属于个人隐私即所谓“非自由话题”是不得体的,是社交语用的失误。

1.3禁忌语的不恰当的使用
人们不会在公开场合谈论死,身体的某些部位,身体的排泄,性等这些在英语里完全避讳的词。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这些敏感的领域,甚者同样的词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意义。

那么如果不了解这些不同,那么在跨文化交际中肯定会出现语用的失误现象。

比如“gay”这个单词的误用,如:We have a gay party. “gay”已经变成同性恋代名词,再也没有原来快乐,轻松的意思。

那么A gay party 在也不不是描述一个高兴的快乐的聚会了,而是表示同性恋的聚会。

2. 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委婉语的使用造成语用失误现象的策略分析
Yule(2000)声称“社会关系决定了大部分我们所说的和我们所交流的”,语言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说是由社会的因素影响的,所以,如果我们真正的入乡随俗的话,我们必须从两方面来研究交际的策略:一是从社交语境上分析,二是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2. 1 跨文化的意识和委婉语的使用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且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当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交际的时候,语言就和文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当一个在一种文化中是合理的理性的行为在另一种文化中却传递着不同的语义的时候,在跨文化交际中就会长生误解。

所以,具有跨文化的意识是比较难达到的层面。

委婉语是所有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语言的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进行成功的有效的交际。

而委婉语的使用是达到成功交际的有效方式之一。

2. 2 比较英汉两种文化中委婉语使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尽管文化具有差异性,但是委婉语在禁忌语方面还是或多或少的有些相似性的。

因此两种文化中都有一些概念或者是事物是不能直接提到的。

比如对死的避讳。

如英语中“depart from the world for ever” “go the way of all flesh”。

“go to a better world”等等。

汉语中也有很多‘死’的代替词“去世”,“逝世”,“故去”,“作古”,“谢世”,“与世长辞”,“见马克思”,“见上帝”,等等。

以上的例子说明了英汉两种语言的相同之处。

但是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了解不同性或者是差异性更重要。

2.2.1英汉委婉语体现的是中西方价值观的不同。

中国文化是以集体利益的价值观为中心的,任何的个人利益都不能高于社会和集体利益的。

而西方文化表现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个人的利益凌驾于社会、集体和他人利益之上。

不妨以对待“老”的态度为例来说明这一点。

中华民族的文化有着“重老,敬老”的传统价值观。

称呼高龄或德高望重者,通常在其姓氏后加一
个“老”字以示恭敬,如“张老、李老”等。

称年龄大的人为“老同志,老师傅,老干部”。

与之相对的是英美文化中体现的则是“轻老”的价值观。

老龄象征着衰败、没落、靠近死亡,老年生活意味着子女不在身边没人照顾同时又没有经济保障,也象征着过着孤独无依无靠的晚年生活。

因此,英美人最怕老,最忌old(老)一词。

于是在西方社会出现了许许多多关于“老”的婉称,如elderly(上了年纪), senior citizens(资深公民), the mature, the longer living(生活经历较长的人),等等,而这些表示几乎没有出现我们经常或者是熟知的“old”这个词。

2.2.2英汉委婉语体现了中西方不同的宗教背景
在汉文化里,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人们大多数信奉的是道教和佛教。

道教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

道教的宗教思想表达的是隐居,淡泊,世外桃源的生活态度,反映在死亡上委婉语上是“仙逝、别驾、遁化、仙游”等。

佛教讲究的是生死轮回,认为只有皈依佛门,才能进入西方的极乐世界,从而摆脱轮回之苦,享受人间天堂。

他们对死亡的委婉表达有“迁化、示化、圆寂、舍生、归净土”等。

西方人大部分信奉的是基督教,天主教。

他们更注重的是自身的罪孽,以便求死后灵魂升入天堂可以与上帝同在。

反映在死亡的委婉语上有be with God(和上帝在一起),go to a better world 去了一个更好的世界),be in heaven(在天堂)等。

可见,由于宗教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汉委婉语在表达上差别还是很大的。

如果遇见西方人,和他们大谈特谈地狱轮回,那么他们会很迷惑。

如果和不太了解西方宗教的中国人整天谈论赎罪的问题,那么中国人也会莫名其妙。

因此有些文化是各自所独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