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手法的教学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现手法的教学案

一、高考真题

(2005·全国Ⅱ卷12题

二、考点知识

1、常见的表现手法

2、表现手法的分析(包括表现手法的判断和作用的分析)

三、命题形式

1、常见的提问形式

这首诗歌用了怎样的(什么)表现手法?

2、变体为:

①请分析这首诗歌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②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③本诗某句话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④分析下列诗句中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

四、解题思路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或如何体现这种手法。

3、总结这种手法的艺术效果。(包括对于表现诗歌主题、表达作者情感、表现景

物特点、创设诗歌意境等方面的作用)

答题格式:什么手法+具体分析+艺术效果(一定要点明作者的思想情感)

五、例题分析

槿花李商隐

风露凄凄秋景繁,可怜荣落在朝昏。

未央宫里三千女,但保红颜莫保恩。

本诗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试简作分析。

答案:运用“比”“兴”手法。(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风露凄凄秋景繁,可怜荣落在朝昏。”槿花不仅花期短,朝开暮落,而且开在荒凉萧索的秋天中,花开花谢,悲凉凄清。(第二步:分析如何运用该手法)前两句是“比”兼“兴”,诗写槿花的凄清冷落,实则是为了写“三千女”对年老色衰的哀伤,以花喻人。(第三步:总结艺术效果)

六、练习训练

1、阅读下面一首词,分析虚实结合的写作技巧。(4分)

《踏莎行》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2、阅读曾巩《咏柳》,完成试题。(3分)

咏柳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依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问: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3、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3分)

早行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驼褐:兽毛制成的衣服。

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并回答下面的问题。(3分)

移动别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问: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下面问题。(4分)

清平乐李清照

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

问: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请选择其中一种手法来说明。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暮春回故山草堂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诗的前两句,重在表现什么内容?并简要分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7、问题: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取一种,作具体分析。(4分)

夜书所见

叶绍翁【南宋】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8、问题:这首小令写景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析。(4分)

相见欢

蔡松年

九日种菊西岩,云根石缝,金葩玉蕊遍之。夜置酒前轩,花间列蜜炬,风泉悲鸣,炉香蓊于岩穴。故人陈公辅坐石横琴,萧然有尘外趣,要余作数

语,使清音者度之。

云闲晚溜①琅琅。泛炉香。一段斜川②松菊瘦而芳。

人如鹄,琴如玉,月如霜。一曲清商③人物两相忘。

【注】①溜:水流。②斜川:晋陶渊明曾“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并作诗记之。③清商:即商声,古时五音之一,其声凄清,故称“清商”。

9、其他表现手法练习如下:

对面写法:《考点专攻》P58 第3题

托物言志:《考点专攻》P54 第5、6题

综合练习:《五羊高考》P253第8题 P257第7题

诗歌表现手法练习参考答案

1、答:上阙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阙写虚。通过

设“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具体分析)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也可以看成是“对面写法”)(总结艺术效果)

2、参考答案:“柳”具有仗势猖狂、欺下蒙上、经霜凋零等特点。作者以柳

象征得势便猖狂得小人。从而讽刺、揭露了得势便猖狂的小人,警告他们必定无好下场。(先点出“柳”在诗句中的特点,再分析该手法的运用,

最后总结效果)

3、参考答案:这首诗主要用了反衬手法。(第一步)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

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第二步)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第三步)

4、参考答案: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拟人是修辞方法,但也被包含在表

现手法里),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

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5、参看答案:(1)采用了对比的手法,把早年因生活的欢乐闲适而陶醉于赏

梅、中年因生活的幽怨而在赏梅时伤心流泪以及晚年因生活的沦落飘零而没有心思赏梅这三个不同阶段的不同感受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词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和飘零沦落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

(2)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上片写过去,下片写现在,以昔衬今,表现出

当时作者飘零沦落、衰老孤苦的处境和饱经磨难的忧郁心情。

6、答:重在表现“春残”(或暮春时节凋零空寂的气氛)。用了渲染手法。

诗中用“稀”、“尽”、“飞”三字渲染出春光已逝的情景。

7、参考答案:答案可以多种,示例:(1)借景抒情。萧萧的梧叶,江上

秋风,明灯,儿童夜捉促织等景物和景象,以此抒发诗人客居他乡的

孤寂之情或思乡之情。(2)以动衬静。萧萧梧叶声、风声,衬托出

秋夜的寂静。(3)反衬(。以儿童夜捉促织的欢乐情景,反衬诗人

孤寂的悲情。(4)巧用典故。诗人暗用张翰典故(晋人张翰,在洛

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思故乡,辞官回乡),不露痕迹,表达思乡之

情。

8、参考答案:手法答:以声衬静、比喻、渲染,其中之一皆可。分析要

紧扣前面提及的手法和具体例句:如“人如鹄,琴如玉,月如霜”三个比喻渲染了环境的“宁”和“色”的清,洁白;“晚溜琅琅”和“一曲清商”反衬了环境的清静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