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人物评价 论文

合集下载

评价历史人物小论文

评价历史人物小论文

评价历史人物小论文评价历史人物小论文(精选6篇)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评价历史人物小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评价历史人物小论文篇1摘要:了解历史人物及其主要史实,探究他们与时代的相互关系,认识历史人物所进行的各项重大活动既受到历史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又与其个人的主观因素密切相关;把历史人物置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分析;道德标准和价值标准相结合,采取一分为二的辩证法的观点,这是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具体而言,可以从四个方面评价历史人物。

关键词:评价历史人物;基本方法;历史条件;历史活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民族英雄、革命领袖、科学发明家,这些历史人物都在历史上对各自的社会发展、民族兴衰起了不同的影响和作用。

但是任何一位历史人物,归根结底,总是时代的产儿,总是和一定的时间、地点、事件相联系着。

那我们该如何来评价这些历史人物呢?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必须把历史人物放在历史的洪流中,客观地、全面地、辩证地去评价历史人物。

下面就结合新课程人民版教材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在教学中的体会,浅谈一下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一、确定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看他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否推动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及人类社会的进步,这是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作用的根本标准。

例如评价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主要围绕他们的各方面措施进行分析,看他对当时社会各方面产生了什么影响。

是否完成统一,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否调整政治措施,保持社会安定;是否调整经济措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是否推动了科学文化繁荣、民族融合团结、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等等。

二、具体分析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条件评价任何一位历史人物都要把他放到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去评价历史人物,不是苛求于古人,就是把古人现代化。

作文《我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作文《我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我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篇一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说起来我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啊,其实挺随意的,不像老师讲课那样一本正经。

我这人比较懒,历史书上的那些大人物,功过是非,我也懒得细究,除非他们身上有啥特别抓我眼球的事儿。

就说我前几天去故宫吧,人那叫一个多,跟赶集似的。

挤来挤去,好不容易才看到一个展厅,主题是乾隆皇帝。

说实话,我对这老爷子印象一直很模糊,只记得他活得挺长,还特别爱盖章。

展厅里摆着不少他的字画,还有各种玉器,金灿灿的,晃得我眼睛都花了。

其中一件东西特别让我印象深刻,那是一只小小的、雕刻得非常精细的玉白菜。

工匠技艺高超,纹理清晰,连白菜叶子上的细小叶脉都看得清清楚楚。

我当时就站在那儿看了半天,琢磨着这玩意儿乾隆帝估计平时也就拿来把玩儿,或者用来显摆显摆,估计他也没想过这玩意儿有一天居然能成为故宫里的珍品,吸引后世无数游客的围观。

想想还挺有意思的,一个爱玩爱盖章的皇帝,他留下的东西,居然这么精巧细致。

这让我觉得,历史人物也不全是那么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他们也有自己的小爱好,小癖好。

所以,对乾隆,我的评价就是:一个挺会享受生活的皇帝,有点小奢侈,但留下的东西还挺精致,值得看看。

篇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说评价历史人物,那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比如岳飞,民族英雄,忠肝义胆,教科书里都这么说,我也觉得挺热血的。

但你细想想,他精忠报国,却落得个“莫须有”的冤屈,这背后有多少政治斗争,多少尔虞我诈,光想想就觉得头大。

前几天我陪我妈去菜市场买菜,那叫一个热闹,各种砍价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其实就跟古代的政治斗争一样,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博弈,只不过一个在战场上,一个在菜市场。

我妈买了一斤排骨,跟卖肉的磨叽了半天,最后才以合适的价钱买到。

这让我想到岳飞,他也是在跟金国这个“卖肉的”进行博弈,只不过他最终“输”了。

所以,我觉得评价岳飞,不能只看他的忠义,还得考虑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个人的命运。

历史人物哪有那么完美,都是普通人,只不过他们站在了历史的舞台上。

历史人物评价优秀

历史人物评价优秀

历史人物评价优秀历史人物评价优秀范文精选5篇历史人物评价优秀范文精选5篇1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名垂史册的英雄豪杰,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名垂史册的英雄豪杰,他们如同天上的群星,永远闪烁着灿烂的迷人的光芒。

谈起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我一定会说:“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勾践!”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发生了战争。

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被夫差俘虏。

后来,吴王夫差释放了勾践,让他回到了越国国都会稽。

勾践在坐卧的地方吊了个苦胆,夜里躺在柴草上,面对苦胆。

每天吃饭时都尝尝苦胆。

总扪心自责:“你忘了会稽大败之辱吗?”就这样勾践跟同甘共苦共同命运,经过十年发展生产,积聚力量,又经过十年练兵,终于在公元前473年打败夫差,灭掉了吴国。

勾践的故事给我们深深地启发。

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越王给吴王当了三年奴仆,受尽了屈辱,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他始终没有放弃心中的信念——重振越国,找回失去的尊严。

他在麻痹了吴王被放回越国后,安抚百姓,操练军队,吃饭前品尝苦胆,晚上就睡在柴草上,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曾经的屈辱和复兴越国的雄心。

他身为一个高高在上的君王,能够这样做,真是难能可贵。

经过自己的顽强毅力,勾践终于打败吴国。

勾践这种坚强的意志和坚持不懈、奋发图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失败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敢于面对,敢于重头再来。

无论何时失败对于我们都是悲伤的、沉痛的。

在沉痛之中,勾践没有沉沦,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心怀大志,暗自充实自己锻炼自己,不断让自己更强大,然后等待机会,等待东风再起的日子。

与其说成功是不容易的,不如说筹备成功更不容易。

正如黎明的前夕是黑暗,迎来成功不可能没有付出。

我们总是看到表面的辉煌,却很少留意背后的坚信。

我们总是羡慕别人的成就,却都不愿付出人家背后的痛苦。

历史上有很多伟大的人,他们之所以能万世扬名,是因为承受了“非人哉”的磨练。

屈原被流放却写成了《离骚》,左丘明虽失明却著《国语》,司马迁忍受宫刑之辱终于完成了千古名作《史记》。

作文《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

作文《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

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篇一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诸葛亮要说诸葛亮啊,啧啧,那可是个传奇人物。

三国演义里把他吹得神乎其神,草船借箭、空城计,那叫一个精彩绝伦。

不过咱得客观评价,抛开艺术加工的那层滤镜,看看真实的他到底咋样。

我前阵子去成都,专门去了武侯祠,那地方人可真多,挤得跟菜市场似的。

我费了好大劲才挤到诸葛亮塑像跟前,仔细端详了一番。

不得不说,这雕像刻得挺传神,那微微上挑的眉毛,好像随时都在琢磨啥计策似的。

忽然,我注意到塑像脚下摆了一束特别鲜艳的菊花,那菊花瓣儿肥厚饱满,颜色是那种深黄中带着点橙,特别好看。

我当时就琢磨,这菊花肯定不便宜,这么好的品种,花店里一束至少得一百多块吧。

这么好的菊花,和诸葛亮雕像一起,看着还挺有感觉的,仿佛诸葛亮也喜欢这浓烈的颜色,而不是只有“淡泊名利”的清冷菊花一样。

这细节,让我忍不住多想:这么精美的菊花,是不是有人专门来供奉的?是不是代表着人民对他的尊敬和怀念?又或者只是个普通的园艺师尽职尽责的结果?说回诸葛亮这个人,他确实很有才华,治国理政方面也有两把刷子,六出祁山,那决心也是杠杠的。

但说到底,他也是个普通人,有优点也有缺点,不可能十全十美。

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份精神值得学习,可他那“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结局,也让人唏嘘不已。

想想看,他呕心沥血,为蜀汉操碎了心,最后却没能实现他的宏伟目标,这就有点悲壮了,是不是?就像那束菊花虽然漂亮,但终归是要枯萎的一样。

篇二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诸葛亮继续说诸葛亮,我仔细想了想,觉得他最大的问题可能在于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太大。

他一心想复兴汉室,这目标本身是没错的,但蜀汉的实力摆在那里,先天不足啊。

就像我有个朋友,他梦想成为世界首富,天天琢磨着发财致富的点子,结果呢,现实是还在为房贷发愁。

这跟诸葛亮是不是有点像?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回到成都武侯祠的菊花,我还记得那菊花的香味,有点淡淡的清香,不是那种刺鼻的香,而是那种很自然的,很让人放松的香味。

中国历史人物评析稿3篇

中国历史人物评析稿3篇

中国历史人物评析稿3篇1. 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真名是嬴政,出生于公元前259年,逝世于公元前210年。

他是秦国的国王,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六国的皇帝。

秦始皇的政策和改革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实施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政策,包括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这些政策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秦始皇还修建了著名的万里长城,以保护国家的北部边疆。

这项巨大的工程不仅加强了国家的防御能力,也展示了秦始皇的决心和权力。

然而,秦始皇的统治也备受争议。

他实行了严苛的法律和苛捐杂税,给人民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他还进行了大规模的文化清洗,烧毁了许多古代文献和书籍。

总的来说,秦始皇是一位具有争议的历史人物。

他的统一和改革为中国历史带来了重要的变化,但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他的统治方式和对文化的打压引发了后世的许多讨论和评价。

2. 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的字是孔明,被誉为"卧龙"。

他生活在三国时期,是蜀汉的丞相,为刘备和刘禅提供了重要的智慧和指导。

诸葛亮以其智慧和忠诚而闻名于世。

他提出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成为后世的楷模。

他的文学作品《出师表》也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在军事方面,诸葛亮以其奇策和智谋而著称。

他领导的北伐战争虽然未能取得最终胜利,但他的智慧和勇气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他的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成为了后世的座右铭。

诸葛亮的政治才能也备受赞誉。

他在蜀汉时期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他的政治理念强调以德治国,注重民生和法治。

总的来说,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他的智慧、忠诚和政治才能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他的形象和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被后人尊称为"卧龙先生"。

作文《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

作文《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

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篇一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话说诸葛亮要说诸葛亮啊,那真是个传奇人物,小说里神乎其神,历史上也是牛人一个。

但他这个人吧,有点……怎么说呢,完美得有点过头了。

这就像你考试的时候,卷面写得工工整整,答案一丝不苟,但老师一看,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好像少了点…人味?记得我前阵子去成都出差,特意去了武侯祠。

那地方香火可旺了,人挤人,就跟春运似的。

我费了好大力气才挤到诸葛亮塑像前,仔细端详着。

这塑像啊,眉清目秀,一脸正气,简直就是古代男神标配。

可我越看越觉得不对劲,这表情,太严肃了!严肃得好像欠了他几百两银子似的!我当时脑海里就冒出一个念头:这要是他本人,估计跟人说话都得板着脸,估计连个玩笑都不好开。

想想看,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六出祁山,各种操心,估计压力山大。

就拿那次我亲眼看到的场景来说,我排队买水的时候,前面一个穿着汉服的小姑娘,正对着手机直播讲解诸葛亮生平。

姑娘声音甜美,讲解生动,可一说到诸葛亮六出祁山耗费巨大,国力损失严重,她就突然叹了口气,说:“诸葛丞相太拼了,我感觉他要是活在现在,肯定是个奋斗到凌晨两点的程序员。

” 这姑娘的比喻让我忍俊不禁,也让我更深入地体会到诸葛亮的压力。

其实,诸葛亮也是人,也会有疲惫,也会有无奈。

他那些宏伟蓝图,在现实面前,也是步履维艰。

所以,我对诸葛亮的评价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家,一个尽职尽责的官员,但他也是个承受巨大压力,有点过于完美,以至于有点……不接地气的人。

篇二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话说秦始皇秦始皇,一听这名字就感觉霸气侧漏。

统一六国,修长城,那都是响当当的大事。

可这哥们儿,也有点……一言难尽。

我记得以前看纪录片,说秦始皇为了修长城,征用了多少民工,那是人命如草芥啊!还有一堆兵马俑,那规模,现在想想都觉得恐怖。

我当时就琢磨,这得多大的工程量才能把那么多兵马俑给做出来?我想象了一下,就好像现在突然要建一个超级高铁站,得征用全国各地的人才一起干,而且所有细节都必须完美,这得经历多少沟通、协调,多少扯皮、加班啊!更别说他那统一文字、度量衡的事了,这在当时可是个超级大工程,这得费多少口舌,得协调多少利益,还得克服多少阻力啊!现在想想,我一个日常生活中买个菜都能砍价半天,还得跟老板唠嗑几句,才能确定价钱,这要真让我去管理全国的资源和人才,我觉得我分分钟崩溃。

历史人物评价的范文推荐5篇

历史人物评价的范文推荐5篇

历史人物评价的范文推荐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作文大全、诗词歌赋、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complete sentences, complete compositions, poems,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历史人物评价的范文推荐5篇历史人物评价的范文第一篇爸爸的眼睛我的爸爸是个老师,他中等个,有点胖,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

作文《你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作文《你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你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篇一你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说历史人物啊,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是诸葛亮。

为啥?因为他太让人印象深刻了,简直就是古代版的“完美男人”,至少在《三国演义》里是这样。

不过说真的,要是搁现在,这哥们估计得是个程序员或者创业公司老板,天天熬夜加班,头发一把一把地掉。

就说我前天晚上为了赶一个项目deadline,那感觉简直跟诸葛亮空城计似的,一个人在办公室,键盘敲得噼里啪啦的,外面静悄悄的,只有我一个人的心跳声在回响。

那场景,我可是真真切切体会到了诸葛亮那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感觉,当然,我的“千军万马”就是几千行代码,我的“战场”就是我的电脑屏幕。

熬夜到凌晨四点,眼睛都花了,脖子也僵了,才总算把bug都杀光了,提交了代码。

第二天早上起来,脖子酸痛得像要断了一样,我那酸爽,估计诸葛亮也体会过。

他估计也是这样,白天指挥千军万马,晚上还得研究战略战术,想想就心累。

虽然结果都是好的,但过程绝对没那么轻松浪漫。

所以说,成功背后都是无尽的辛劳。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这点工作量,在他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篇二你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第二个我想说说的是秦始皇。

这哥们儿,统一六国,功不可没,但是手段嘛……你懂的。

有点像咱们现在那些“霸道总裁”,效率高,雷厉风行,但可能在人际关系处理上稍微有点欠缺。

我记得以前我们公司有个项目经理,有点像秦始皇的风格,一切以结果为导向,说一不二,团队里凡是违背他命令的,都会被毫不留情地批评。

他那雷厉风行的作风,让项目进度超快,我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有一次项目出现重大问题,要在一个星期内解决。

他直接定了目标,然后各个小组各司其职,抓紧一切时间。

我们加班到凌晨,结果如期完成了项目。

那个时候,我深刻的感受到高效的重要性。

但也感觉到很大的压力,几乎所有人都在紧绷的状态。

这种方法跟秦始皇统一六国,速战速决的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

虽然最终目标实现了,但整个过程我感受到了和诸葛亮不同的压力,秦始皇的“效率”代价就是高压的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历史教学中人物评价的六个要素(临澧县丁玲学校徐远兵)【提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该怎样评价历史人物,只有掌握了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正确,同时又是被普遍公认的方法,我们才能比较好的完成这个任务,教会学生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历史人物。

本文从指导思想、史实、阶级分析、历史考察、评价结论以及其他一些评价标准六个方面对这一问题做了一番探讨。

【关键词】:历史人物评价标准问题Abstract:In the history teaching of the high school, usually will meet should how evaluate the history person, only controled science of the evaluation history person, right, at the same time again drive widespread and generally accepted method, we then can compare to complete this mission goodly, ecclesiology new customer view, candor, overall evaluation history person.This text from guide the thought, historical fact, rank analysis, history investigation, evaluation conclusion and a little bit other evaluations standard six aspectses did a lot of studies to this problem.Key words: History person Evaluate Standard Problem滚滚历史洪流,多少人随波逐流,在历史的舞台上尽情地表演,演奏出一首首亦喜亦憎亦恨的历史长歌。

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又是作为一名从事历史教育的工作者常常要面对的问题。

在新的时期,用科学的思想理论去分析、研究和评判历史人物,体现与时俱进时代风貌,也是一个“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过程。

这里结合自己对历史学科教育与学习的一些体会,谈一下对历史人物评价问题。

(一)、评价历史人物必须首先明确我们评价历史人物的目的和意图,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唐太宗的名言:“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

”便是强调了历史对现实的指导作用。

我们评判一个历史人物,不能仅仅孤立的停留在叙述评价他一生的功过是非上,为评价而评价,而是要着重于发掘他或她的行为品质对后世有哪些借鉴指导作用,从中可以吸取哪些优良的品质特征,使今人更好的看待我们的社会,看待他人与自己的关系,看待事业的成败得失,从而升华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精神力量,如同一位历史工作者说的:“努力使读者通过了解一个人物,进而了解一个时代。

”(1)这才是我们开展对历史人物科学评价的初衷和出发点,也是我们的最终的落脚点。

不难设想,如果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对后世的人们没有任何指导意义在其中,那么这种研究工作必然是徒然无力,或是收效甚微的。

(二)、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决不能主观臆断,空穴来风。

这需要对历史事实进行负责任的考证和修订,只有事实首先正确,才可能使结论正确,否则,基本史实不明,张冠李戴甚至存在“莫须有”的史实,则从中得出的结论一定是错误的。

我们所要评价的历史人物,一般都会有众多的历史事件贯穿其一生,所以必需首先广泛的了解、占有这些基本的事实材料。

毛泽东同志说:“详细的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和合于实,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理论来。

”通占有丰富的材料,对不同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对正确的史实进行研究,才是有意义的。

譬如当年国民党反动派造谣污蔑周恩来同志的所谓“伍豪启示,如果不对此材料进行分析鉴别,轻易相信,则必然会落入敌人的圈套,就此而展开的对周恩来同志的评价,怎能说是客观公正呢?又如当前中央电视台正在热播的清政府派遣幼童留学美国的5集电视记录片,之所以受到广大观众的广泛关注和喜爱,恐怕与这部电视片详尽的占有和搜集文献资料,密切的深入研究调查分不开的。

再联想到最近几年风靡一时的历史电视剧,其中史实不清,漏洞百出,以及胡乱用典的事例,经常可以遇到,贻笑大方却又层出不穷,也是由于基本的事实不过关。

我们以评价曹操为例加以说明:一要注意区分文学作品的曹操形象与历史中真实的曹操。

文学作品中,由于受到“忠奸论”与“正统”(正名)思想影响,将曹操丑化,评为乱世奸雄。

戏剧舞台上定位之为“白脸”。

问题出在文学作品脱离了当时具体的历史环境,更多地是以个人的感情作为了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违背了评价历史人物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二要将曹操历史作为中的“为政”与“为文”加以区分。

政治上,曹操挟豪强之威,挟天子以令,注意发展生产,唯才是举,掌握军事计谋,运筹帷幄。

文学上开创建安文学新气象,作品流传千古,如《短歌行》等,意蕴深远。

三是将“正统”思想与历史人物对中国社会进步的客观或主观进步性加以区分。

东汉没落瓦解,非曹操之过,亦非曹操所能挽救,罪不在操,但曹操发动战争兼并战争,当然给人民带来困苦,此为过。

“正统”思想不可以作为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只有认清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才能正确地评价一个历史人物。

总之,审慎而又广泛的占有史实材料,是进行人物评价的首要一环。

如果说明确目的和指导思想是在为评价蓄势待发做准备的话,那么占有搜集材料则是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

列宁在评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时说:“这是现代社会主义主要著作之一,其中每一句话都是可以相信的,每一句话都不是凭空说出,而都是极大量的历史和政治材料写成的。

”(2)这正是因为恩格斯在写作此文时广泛而翔实的占有材料的结果。

(三)、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始终坚持阶级分析的观点和方法,这同时也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历史的最起码要求。

处在阶级社会中的人们,他们所从事的一切活动,他们所持有的立场、观点都必然代表着一定阶级的利益。

马克恩说:“这里涉及到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是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

”(3)从这个角度而言,没有阶级属性的人是不存在的。

阶级分析是对各个阶级及其代表人物的历史作用做出恰如其分的分析。

比如对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的分析和评价,就应该牢牢把握住其出身农民阶级的阶级属性,正式因为小生产者固有的局限性,才为他日后革命的失败埋下了隐患。

将历史人物还原于他所代表的整个阶级之中,则他的一言一行,所作所为不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相联系的,由此而得出的结论,也必然是全面而有说服力的。

阶级分析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把利器,是马克思主义者所必须掌握好的一把工具。

但我们也要努力防止运用阶级分析方法不当的情况。

这通常有两种表现:1、简单的否定历史上的非劳动阶级及其代表人物,给不同的阶级贴上标签,以此来代替阶级分析。

这种简单、绝对的方法无助于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优秀的人物相当一部分是出身于封建地主阶级或是其他非劳动阶级,他们对于中华文明的发展,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富强都起过积极的作用,如果一概以非劳动阶级的标签贴上并打倒,是极不客观,有失公正的。

2、将阶级分析的方法不加分析的到处使用,使之成为评价历史人物局限性的保护伞。

诚然,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对于历史人物来说,存在这样那样的局限性是在所难免的,应该客观、实事求是的进表述,不能讳莫如深,统统以“阶级局限性”一代而过,或者干脆抛开阶级分析的倾向,对已有定论或社会民众普遍认同的历史人物的结论一概翻案。

如近年来一些影视作品、文学作品中对近代史上的人物慈禧、李鸿章的评价,大有为之鸣冤叫屈的意味,将人们所公认的结论加以推翻或动摇,卖国说成爱国,误国说成救国,这种做法是非常有害的,除了会搞乱人们的思想,使人们无所适从之外,并不能体现出这些人所想当然的全面、客观的观点。

有些人会认为阶级分析的观点已经成为历史研究中的“框框”,认为会阻碍历史人物研究中的创新,我们当然是要反对一切研究中人为设置的框框存在,提倡并鼓励创新,但是创新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而不是随心所欲,异想天开。

对于历史人物中于自己有用之处,大加吹捧,而其身上于己不利或无用之处,则一概斥之,或丢弃不管,或胡乱篡改,这些都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应该具备的品格。

现在社会上流行阶层的提法,一些人绝口不谈阶级分析,甚至对“阶级”二字避之惟恐不及,还试图以阶层来取代阶级,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即看到:阶层也无非是从阶级中衍生、分化出来的,是对阶级分析的具体化、形象化表述,不问的社会阶层,说到底仍然会隶属于不同的阶级,受自己所属的阶级的制约和控制,不能用社会阶层的观点去取代阶级分析。

当然,我们要灵活的来看待阶级分析的观点,学会变通的来看问题。

列宁说:“阶级是各不相同的,”但“个别人可以从一个阶级自由地转到另一个阶级”(4),但不管他社会角色如何变化,肯定还会隶属于一定的阶级的,比如对近代史上争议颇多的杨度的评价,他的一生可谓丰富离奇,他先是追随康梁的保皇派,而后又为袁世凯复辟帝制摇旗呐喊,信仰过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在晚年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曾经参与救助李大钊的行动,要评价这样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社会角色不断变化的人物是比较困难的,但只要去分析他的阶级出身和所持有的阶级立场,对他的解就会变得清晰许多。

对阶层的提法应该慎重,在作者看来,阶层是对阶级的一种弱化的表述,如果过分渲染阶层的概念,将会不利于坚持马克恩主义阶级分析的观点,从而影响我们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将人物本身置于其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不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而苛求于古人。

列宁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

”(5)毛泽东同志在《纪念孙中山》一文中写到:“象很多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伟大历史人物大都有他们的缺点一样,孙先生也有他的缺点方面。

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人的。

”这虽然是对孙中山个人作出的评价,但实际上,不苛求古人是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义评价历史人物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从历史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我们不能拿今天的标准去评判当时的古人,不能从今人的喜恶出发,去不负责任的指责古人的缺失和错误,甚至拿今人和古人做牵强附会的类比,这些都是不恰当的做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