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历史人物论文评价历史人物的论文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教材历史人物评价教学论文

人教版教材历史人物评价教学论文

人教版教材历史人物评价的教学探析【摘要】本着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并结合历史人物评价在教学中的意义和传统历史人物评价存在的弊端,对新教材历史人物评价教学从评价标准、评价内容、情感与理智等方面进行简要探析。

【关键词】新教材历史人物评价教学探析【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a)-0096-011 历史人物评价在历史教学中的意义首先,历史人物评价教学有助于激发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中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认识有这么一个特点,喜欢以历史为中心的历史故事。

要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必须知道与该人物相关的历史事件。

学生乐于历史人物所演绎的历史故事,这就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去了解大量关于历史人物的感性材料,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其次,历史人物评价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地学习历史知识,探究历史知识,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深入就是知识的获取。

学生如果对历史人物感兴趣,就会收集有关历史人物的资料,将学习变为自身的主观需要,积极主动地去探究。

最后,历史人物评价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在纷繁复杂的历史人物中,有着五彩缤纷,各种各样的角色。

认识了这些历史人物,学生就会知道哪些是真善美,哪些是假恶丑,以历史人物自诫、自勉。

2 传统历史人物评价教学存在的弊端首先,对历史人物评价教学的内容较为单一,大多限于课本。

因为旧教材对于评价的内容就要求学生掌握,如果材料太多,评价的太多,学生可能就记不住。

因此,对内容进行压缩,抓最主要那一点,忽视了许多看似微不足道的东西,导致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不全面。

课本上只记最主要的事件,仅以课本上那么一点史料给人物下定论,未免显得以偏概全。

小学生善于感性认识,对历史人物认识两极分化,好或坏。

诸如曹操是坏人,诸葛亮是好人,蒋介石是坏人,毛泽东是好人等等。

而中学生不能这样,要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

评价历史风云人物的论文

评价历史风云人物的论文

评价历史风云人物的论文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武则天。

武则天,是一个颇有历史魅力的名字。

她是唐朝开国功勋武士的次女,唐大宗李世民的幼妾,唐高宗李治的皇后。

她在协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佐持朝政三十年后,亲登帝位,自称圣神皇帝,废唐祚于一旦,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唯一女皇。

从她参与朝政,自称皇帝,到病移上阳宫,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历史功绩,昭昭于世。

诚如宋庆龄对她的诚恳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武则天,本名武照,称帝后改为武曌。

“曌”字为武则天特别欣赏,拿过来作为自己的名字专用,任何人不得使用这字。

从字形上看,“曌”象征着日月当空,象征着女皇君临天下的气势。

“曌”字拆开来看,又成“明空”。

或“空明”,颇含几分佛理禅机,切合武则天向佛的心意。

武则天,出生在唐初新贵显宦之家,显赫的权势,豪奢的生活,滋养了她无限量的权力欲。

然而,初唐极重士族的门阀之风盛行,而武氏庶族的门第,低微的出身,又使她饱受流俗的轻视,而不甘埋没。

这一特殊的境遇与遭际,强烈地刺激着青年时代的武则天,陶冶了她狂妄地去追逐和攫取最高权力,以达唯我是从的欲望,和以冷酷而不择手段地去报复一切的心理。

则天自幼聪慧敏俐,极善表达,胆识超人。

父亲深感她是可造人才,遂教她读书识字,使她通晓世理。

史载,则天十三、四岁时,已是博览群书,博闻强记,诗词歌赋也都奠定了一定基础,而且长于书法,字态卓荦不群。

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则天以长相俊美,入选宫中,受封“才人”。

入宫之后,则天行事干练,善解人意,再加上姿色娇艳,颇得太宗欢心,遂赐号“媚娘”。

时日既久,太宗又发现则天学识尚好,且懂礼仪,便把她从侍穿衣着的行列,调人御书房侍候文墨。

这一变故使武则天开始接触皇家公文,了解了一些宫廷大事,并能读到许多不易得见的书籍典章,眼界顿阔,日渐通晓官场政治和权术。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太宗死去,则天与所有嫔妃,发送长安感业寺削发为尼。

不应以胜败论英雄—评项羽—关于评价历史人物的高中生作文_议论文

不应以胜败论英雄—评项羽—关于评价历史人物的高中生作文_议论文

不应以胜败论英雄—评项羽—关于评价历史人物的高中生作文
项羽是历史上有名的失败的英雄,他从一个无名小卒升到历史名人的高度,付出了很多的个人努力。

项羽生前打过无数胜仗,但却由于狂妄自大、刚愎自用导致他失败。

虽然他败了,可他西楚霸王的名号还是响当当地保留在史册上。

当然也有许多人认为项羽失败了,从而不认可项羽。

成王败寇是恒久不变的规律,所以成功的人得到名望远比失败的人容易得多。

我们看看历史上失败的人物,真的没有多少人名垂青史。

项羽的失败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败笔,而他就是因为这笔败笔,让后世的人记住他,记住他的威名。

更让后人从他的一生领悟到:失败并不可怕,成功也并不全是伟大。

比如岳飞抗金没有成功,可他还是历史英雄,他的英名流传于后世,让人敬仰。

胜与败只是在某个时间段起到作用,胜只是在于物质上的获胜,败也只是在物质上的失败,物质的“获”与“失”是次要的,而精神上的“成”与“败”才是最关键的,得到人民的认可你的成功胜利才算真正的成功胜利。

如果在各个历史朝代都做一个调查问卷,问项羽和刘邦谁更深入人心,我想大多数人应该都选项羽。

因为项羽的英雄气概是刘邦远远不及的。

胜败那只是以前那个时期的名词,留给后人更多的是影响。

历史上的楚汉战争中项羽虽然失败了,但他的气概、他的威名已深入人心。

后世对项羽的评价众说纷纭,有人认为项羽战败,是项羽的能力差;有人认为项羽自杀,是由于刚愎自用;有人认为项羽即使过江东,也是不可能东山再起的;也有
人说项羽败了,却败得像个真正的男子汉……无论别人的眼光如何,看法怎样,我都会尊敬项羽崇拜项羽。

抛开一切的责任、成败、等不去谈论,我始终认为项羽是一个英雄。

秦始皇 论文

秦始皇   论文

论文:评价秦始皇(2000字)2009-12-16 21:37应当历史地看问题,即把秦始皇置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他的功过是非,去研究他的贡献和罪恶。

而在研究秦始皇所处的历史环境的时候,不仅要注意战国末期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尤其要注意秦国自建国以来所形成的历史特点,以及它们对秦始皇的影响。

这后一点是迄今以来,对秦始皇评价中被大多数人所忽略的问题。

当我们系统地研究过秦史以后,再评价秦始皇,则可望避免以往的片面性,得出较为合乎历史实际的结论。

根据这样的观察,应当说,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历史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残酷的暴君。

他的功绩是主要方面,但不能因此掩盖罪恶;他的罪恶是深重的,但也不应因此抹煞其巨大的历史功绩。

秦始皇的最重要历史功绩,在于完成了统一事业,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当然,秦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形势已经为统一造成条件,秦始皇是在统一果实成熟了的时候来到果园中的。

但这种历史必然性并非意味个人的作用无足轻重。

为什么统一由秦国来实现?完成统一的时间为何在公元前二二一年?在这些方面显示了秦始皇的个人作用。

除了作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策以外,秦始皇对统一的贡献,在于善于用人和勇于改过。

有些评论家盛赞秦始皇的“军事指挥才能”,这种评价是没有多少根据的。

比起他的先辈,如秦穆公、秦武公等曾多次亲率军队作战的君主,秦始皇几乎可以说没有直接指挥过打仗;但是,秦始皇却取得了比他前辈更辉煌的成就,这除了历史给他造成的机运以外,主要在于他善于用人和勇于改过。

在统一中国前夕,秦国聚集了几乎是全中国所有的第一流的军事家、政治家。

这里有王翦、王贲、尉缭、李斯、姚贾、顿弱等等,他们大都并非秦国人,却在尽心地为秦效力。

一切克敌制胜的军事进攻和政治策略计划,都是由他们制定和实现的。

秦始皇的作用在于善于发挥他们的作用,听从他们的劝谏和有错勇于改。

如灭楚时,他开始误用李信遭到失败后,马上改过,亲请王翦出征,并倾全国之兵交付与王翦,结果取得胜利。

关于历史人物论文范文(精选)

关于历史人物论文范文(精选)

关于历史人物论文范文(精选)篇1:历史人物小论文你一定看过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吧!这本书里面有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有智勇双全的关羽,又力大如牛的张飞,有武功高强的赵子龙,有老当益壮的黄忠……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诸葛亮身穿白衣,手持羽扇,有股神仙的气概。

他一生有许多辉煌的事迹。

就拿他跟鲁肃借船,向曹操草船借箭这个例子来说吧。

一次,周瑜和诸葛亮商议公事,周瑜想为难他,让他在三天内造出十万之箭,他却满口答应,还立了军令状。

其实这时诸葛亮已经预料到第三天江上会有雾。

第二天,诸葛亮借了船,并安排了船上插一千个草人,挂上青布幔子。

第三天时,诸葛亮请鲁肃过来,开船向曹操水寨进发,擂起鼓来,鲁肃顿时吓了一跳,觉得有兵来袭。

雾很浓,连对面都看不清,曹操听了鼓声,以为有敌人埋伏,便调来二万弓箭手朝江中放箭,箭大多数都射在了草人身上,等船的一边都射满了,诸葛亮又命令把船调过来继续受箭,直到稻草人身上全射满箭。

等雾快散了,诸葛亮又叫船上的军士高喊“谢曹丞相借箭!”曹操这才恍然大悟,急忙派兵追击,还没出寨,诸葛亮的船早已乘风远去了。

曹操只能眼巴巴地望着诸葛亮载箭跑了。

鲁肃把这件事告诉了周瑜,他也只得承认自己不如诸葛亮,暂时打消了杀诸葛亮的念头。

“智取汉中”、“火烧赤壁”、“空城计”等许多战役,都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足智多谋,因此我十分敬佩诸葛亮,他是我最喜欢的名著人物。

篇2:历史人物小论文让我们沿着时光的河床,逆流而上,回首几千几百年前,无数的历史化合物,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忠贞不渝的孟子,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傲岸不羁的李白,有“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刚强不屈的于谦;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的龚自珍,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浩然正气的文天祥,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无奈与悲伤的杜甫。

但我最敬佩的一个人就是李白。

李白,是我国唐代的大诗人,他的大部分诗歌反映了祖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他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对当时政治腐败贩尖锐批判,他自幼就非常的努力读书,也非常的刻苦。

高三议论文作文:评价历史人物--千古一帝秦皇赢政_950字

高三议论文作文:评价历史人物--千古一帝秦皇赢政_950字

评价历史人物--千古一帝秦皇赢政_950字评价历史人物--千古一帝秦皇赢政_论赢政议论文1000字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君王。

但古往今来,人们对他的争论不断,褒贬不一。

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他不仅是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更是一位昏庸无道的暴君。

人们可以众说纷纭,百家争鸣,但面对历史我们必须还以尊重和客观的态度。

我认为秦始皇有对有错,有功有过,甚至在他所在的特定时代功大于过。

在连绵不绝的900年春秋战国之乱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是他“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仅用短短的九年时间,横扫天下,因而,我国第一位前无古人的皇帝横空出世,他,就是秦王赢政,也是他首创了中国第一个封建帝国之先河。

军事上,“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长城中华民族精神和智慧的象征,2000多年过去了,她依然光彩夺目,岿然不倒,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足以令每一位中华炎黄子孙世代引为骄傲;依然是他秦王赢政,政治上,“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从而,结束“烽火连三月”的无休止争战,开辟了天下一统的旷世新局面;还是他秦王赢政,文化上,书同文、车同轨、度量衡、被列为世界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不也是空前绝后,蔚为壮观吗?他所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哪一件不引以为中华民族的骄傲!不是吗?“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娇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倍受伟大领袖毛主席推崇的千古历史人物中,秦始皇首当其冲。

凡此种种,秦始皇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可见一斑。

然而,辉煌一时的秦王朝大厦却只短短的14年便轰然瓦解。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是什么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天下已定,“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的秦始。

尊重历史人物作文议论文(范本)

尊重历史人物作文议论文(范本)

尊重历史人物作文议论‎文尊重历史人物作文‎议论文加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多年来许多人都‎认为,儒家学派的一大‎特点是保守、守旧,以‎上古为黄金岁月,只重‎视?先王之道?而不关‎注事物的变化,而孔子‎则是一个方正迂腐的学‎究。

其实,?信而好古‎?的孔子是用自己对道‎德的理解,结合白己对‎时代的期望,对经典作‎了新的阐释的。

他既将‎?如山?的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也发出了‎那句令千古臹者为之共‎鸣的?逝者如斯?的感‎唱;他不但极其诗意地‎阐释了?变?,而且身‎体力行,收授弟子,用‎实际行动改造灵魂。

如‎果他畏惧?变化?,不‎相信事物有更新的可能‎,他就不会成为一位灵‎魂工程师,不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教‎师。

他作为中国哲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变化?如同万‎物生长,是一种无声而‎自然的过程,他心目中‎理想的发展,不是斩断‎传统的脉络,而是以传‎统为根基,如山中树木‎,生长不息。

(《永远‎的葱郁永远的中国》节‎选)话题2:‎挫折材料加工:‎孔子一生不得志‎。

但孔子不畏惧,不逃‎避,以一种达观的态度‎对待人生。

在乐天知命‎、通达自得上孔子并不‎比老庄差。

孔颜乐处?‎是对这种处世态度的概‎括。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被匡人围困,当时形‎势非常紧急。

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

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宋司马桓魋欲害孔子,‎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魁其如予‎何?? 《论语〃述而‎》表现了孔子兼善天下‎的志向。

同时,也是孔‎子在遇到挫折时对自己‎的安慰与鼓励,是一种‎自我调适的做法。

(《‎〈论语〉所见之孔子人‎格魅力》节选)话题‎3:理解材‎料加工:现在‎我们一谈到孔子与《论‎语》,便有不少人脱口‎而出: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这‎半句话出自《论语〃阳‎货》第二十五章,后半‎句是?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很多人特别‎是女人都非常反感这句‎话并由此反感孔子。

历史人物评价论文勾践

历史人物评价论文勾践

历史人物评价论文勾践帝王将相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君主。

他们在位期间,励精图治、知人善任、改革弊政、及时调整统治政策。

他们顺应了历史潮流,促进了古代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古代社会的进步。

汉高祖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发展经济;和亲匈奴,改善民族关系。

汉武帝:加强皇权,解决王国问题;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派张骞通使西域,发展同西域少数民族的关系。

光武帝刘秀:提倡节俭,减轻赋税,释放奴婢,整顿吏治。

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善于纳谏,知人善任;加强同少数民族的关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重用人才;促进唐朝经济继续发展;设北庭都护府,巩固西北边疆。

元世祖:实现统一;调整统治政策,重视农业发展;实行行省制度,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明太祖:重视农业生产,注意减轻农民负担。

康熙帝:奖励垦荒,宣布原明藩王的土地归现耕种人所有;维护国家统一,平定叛乱;维护国家利益,抵御外族侵略。

评价标准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标准,那就是以对于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去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

这是一个科学标准,它和任何形式的阶级偏见划清了界限。

例如封建史家总是带着仇恨的心理去评价农民起义,说他们是“盗”、“贼”等。

还有以往的旧史家,评价历史人物,总是过分看重个人的天赋、性格、意志、品质等对于历史人物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结局的影响,这当然也是不科学的。

评价方法⑴清除英雄史观,树立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

任何夸大个人的决定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⑵树立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标准,那就是以对于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去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地位。

这是一个科学的标准,它和任何形式的阶级偏见划清了界限。

例如封建史家总是带着仇恨的心理去评价农民起义,说他们是“盗”、“贼”等。

还有以往的旧史家,评价历史人物,总是过分看重个人的天赋、性格、意志、品质等对于历史人物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结局的影响,这当然也是不科学的。

近代史人物评价论文范文

近代史人物评价论文范文

近代史人物评价论文范文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伤心史,肠断史,充满了血泪与屈辱,但是与此同时,这个时代也涌现了不少风云人物。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近代史人物论文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近代史人物论文范文篇一:《坚持“最后五分钟”造就成功——读“蒋介石传”有感》摘要:作为一代枭雄的蒋介石,从一个没有背景的小人物,如何成为中华民国党政军的最高领袖的呢?蒋介石在世时,平素在多种场合爱讲的一句话,就是要坚持“最后五分钟”,这是他一生都在倡导的坚持哲学,也是他对部下的一贯要求。

愚以为蒋的坚持,造就了他的成功。

关键字:蒋介石生平坚持蒋介石生平简介及评价:蒋介石(1887.10.31—1975.4.5),名中正,字介石。

浙江奉化人。

国民党当政时期的党、政、军主要领导人。

1908年赴日本并加入同盟会,1924年担任黄埔军校校长;1926年先后制造“中山舰事件”、“整理党务案”“4.12事件”,打击共产党和革命势力。

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

1928年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继续进行新军阀混战。

1931年“9〃18”事变后,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围攻红军革命根据地。

1936年“西安事变”后,被迫接受抗日主张,实行第二次国共合作;1938年任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

抗日战争期间,任国防最高委员会,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皖南事变”后,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

在1937年—1945年期间,蒋介石成为中国最高抗战统帅,蒋介石领导200多万国民革命军坚持8八年抗战,蒋介石纵有千错万错,也不应该将其丑化矮化,也不应该将其全盘否定,蒋介石虽然有其过失之处,但仍不失为民族的领袖,不夸张地说,蒋介石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伟人;1943年参加美、英、中三国领导人参加的开罗会议。

抗日战争胜利后,与中共代表团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1946年撕毁《停战协定》、《政协决议》,命令进攻共统区,单独召开制宪国民大会,通过宪法。

中国近现代史人物评价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人物评价论文

从曾国藩看为人处世之道曾国藩,晚清时期“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出生于一个平凡的农耕家庭,但却成就了一代大将之才,文通程朱理学,武能制太平天国起义。

从他的一生,我们可以学到许多的为人处事的大道理。

本篇论文从他的生平简介开始,通过查阅各种文献资料,详述了三件对我影响最深刻的事。

从对这位中国近现代史中的一大重要人物的人物剖析开始,渐渐的了解那个时局动荡的时代。

并通过他的一生,看到了我们普世价值中对于人生起伏的“坐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随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般释然。

曾国藩,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

五岁启蒙,次年入家塾“利见斋”。

早年多次应试不中,道光十八年(1838年),参加会试,终于中试,此后仕途平坦,至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授礼部右侍郎。

不久署兵部右侍郎。

道光三十年十二月(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发动金田起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道光三十一年(1852年)生母去世,丁忧回籍。

此时太平军已攻入湖南,气势正盛。

咸丰二年底(1853年1月),曾国藩接到帮办湖南团练旨。

经郭嵩焘力劝,离家前往长沙,与湖南巡抚张亮基商办团练事宜。

一月后,太平军攻占江宁且定都于此,改称天京。

曾国藩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仿效已经成军的楚勇,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并整合湖南各地武装,称湘军。

咸丰三年(1853年)八月,曾国藩获准在衡州练兵,“凡枪炮刀锚之模式,帆樯桨橹之位置,无不躬自演试,殚竭思力”,并派人赴广东购买西洋火炮,筹建水师。

咸丰四年(1854年),发布《讨粤匪檄》,率师出征,不久在靖港水战中被太平军石贞祥部击败,投水自尽,被部下所救。

休整后,重整旗鼓,当年攻占岳州、武昌。

咸丰六年(1856年)坐困南昌。

9月2日,洪杨内讧,史称天京事变,南昌解围。

两年后,湘军攻占九江,气势颇盛。

十年(1860年),湘军围安庆。

同治三年(1864年)7月,湘军破太平天国的天京(南京),朝廷加曾国藩太子太保、一等侯爵,曾国荃赏太子少保、一等伯爵。

历史小论文

历史小论文

看人当一分为二――我眼中的历史人物李鸿章如果说我们华夏5000年文明史是一片广袤而深邃的天空,那么,历史人物就是点缀于天空之中的一个个璀灿夺目的星星。

星星虽不足以与天空并论,星光虽不足以与日月争辉,然而,他们依然努力书写着历史的辉煌,勇敢承载着历史赋予的重任……在所有的历史人物中,我最喜欢研究的便是时任清代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的李鸿章。

听到这句话,可能许多人会大加嘲讽,或者嗤之以鼻。

请不要误会,我说的“喜欢”针对的是研究的过程,而并非研究对象。

如果你还是不相信,那么,就请认真阅读下面“我”的研究成果吧:一、“讨厌”李鸿章“讨厌”是我对李鸿章的第一感觉。

当时的清廷昏庸无能,腐朽衰败;慈禧专政,势奢极欲,纲纪败坏;而皇帝羸弱,拘谨怯弱;官吏贪赃枉法,醉生梦死的现实条件下,李鸿章――这位朝廷重臣没能力挽狂澜,反而同流合污,惟慈禧马首是瞻。

在列强的淫威之下,李鸿章不断地妥协、屈服,最终导致了“国将不国”的可悲结局。

在与列强的较量中,到底是战还是和,李鸿章左右摇摆,最终自酿苦果。

中法战争中,李鸿章奉行妥协,把中国的胜利作为与法国外交求和妥协的资本,最后签订《中法新约》,致使中国不败而败。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慈禧害怕战事破坏自己的六十大寿,指示李鸿章不可再生事端,此时的李鸿章又对日本妥协投降,又命令清军“先定守局,再图进取”。

黄海大战后,李鸿章极力夸大战后损失,采取“保船避战”,命令北洋舰队躲入威海卫军港,不许出海迎敌。

日军围攻威海卫,李鸿章下令不准出战,北洋舰队被困港内,坐以待毙,全军覆灭……甲午战争后李鸿章受清廷委派,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面对在原则大事劣迹斑斑的李鸿章,此时,我们除了“讨厌”“憎恨”还会有什么呢?二、“喜欢”李鸿章不过话又说回来,看人也应该一分为二。

李鸿章做对了什么?他主导了洋务运动,虽然最终没有改变国家羸弱的事实,但称的上一个积极的探索,是自救自强的表现。

这是最应该肯定的。

关于中国近代史人物评价的论文

关于中国近代史人物评价的论文

关于中国近代史人物评价的论文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伤心史,因为中国近代史充满了血泪与屈辱,但是时势造英雄,也涌现出了不少关键人物。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近代史人物的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近代史人物的论文篇一:《浅评李鸿章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摘要:他,极力主张兴办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他,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几个重要的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他,坚决反对左宗棠收复新疆,差使中国失去了西北的大面积领土……他,就是功过是非集于一身,在近代史上被纵说纷纭、评判好坏不一的清廷官员——李鸿章。

我幵非为其正名,亦无意恣意诽谤,只是根据辩证唯物观点,站在尽量公正的立场分析他对于中国近代史不可磨灭的影响,或好或坏。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李鸿章晚清重臣李鸿章,他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兴办洋务运动,签订了多个不平等条约,最后哀荣。

从他步入仕途之始,“四十年来,中国之大事,无不与李鸿章有关系。

”对这样一个复杂人物的评价,在他盖棺后的100多年来“论犹未定”。

有说其有误国、卖国之罪的,一说他有爱国进取之心,是非功过留待后人评论不过是过世亐烟罢,我也只是仅仅根据其人其事对近代史的影响谈些个人看法,毕竟在近代史上他的名字将永远镌刻不灭,一味颂扬或者盲目贬斥都暂且放开一旁吧。

根据历史先后顺序,我拣选了一些重要事件,且发表我的一愚之见。

一、“壮年戎马”壮年李鸿章,是考取功名之后,投笔从戎的。

那时的他,初出茅庐,被曾国藩赏识。

他曾奉曾国藩之命整顿团练,招募新兵编练淮军。

1864年,率部攻兊常州,再攻占太平天国首府南京。

1865年,署两江总督。

旋调集淮军6万人赴河南镇压捻军,接替曾国藩为“剿捻钦差大臣”。

可以说他是戎马十年了。

1、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被后世史家和百姓骂成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其实这不仅对李是不公平的,对太平天国也是不公平的。

谈古论今话英雄议论文精选6篇

谈古论今话英雄议论文精选6篇

谈古论今话英雄议论文精选6篇谈古论今话英雄议论文篇一英雄是什么?我想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吧?那让我们往回看,体验一下英雄的感觉。

中国悠悠上下5000年历史中,最有威望的文学著作的便是四大名著了,那我们就从四大名著说起吧!先是《三国演义》,刘备、曹操煮酒论英雄。

刘备举了很多例子,曹操一一否定,并坦率表明:天下英雄只有你我二人!的确,曹操的后人统一三国,算是英雄;刘备先后打了许多著名战役,也算英雄。

可曹操生性多疑,后人印象中是个阴险狡诈的人物;刘备性情温厚,手下能人众多,可最后还是没能完成统领天下一事。

这算不算英雄呢?再看《水浒传》,那可是人员众多。

一百单八将,个个都是梁山好汉。

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等,都是农民起义的代表,他们是因为对政府的众多不满,所以才聚集起义,一方面来讲他们是为了保护天下四千万万个老百姓不受压迫而起义;另一方面来说,他们背叛国家,怎么能算得上好汉呢?再看到《西游记》,孙悟空就是个典型英雄人物,九九八十一难,哪一难不是武功高强的他冲锋陷阵?自己的师傅全无武功,有时竟还误会自己,但他始终忠心耿耿,这难道还不算英雄?有些人可能会说,可孙悟空不也常常跑到天上找神仙求助,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当,这种行为怎么是英雄呢?最后是《红楼梦》,红楼梦中,哪来的英雄?有人会说,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病态都使人厌烦,最后还落下个凄惨的结局,和英雄毫无关系嘛。

可是哪里又怪得他们了?一路回溯,视线回到现代。

袁隆平,水稻之父,为全世界众多人民解决了饥荒问题;杨利伟,中国登月第一人,是全中国仰慕的大人物。

可是袁隆平只是普通农民,杨利伟除了一次登月别无壮举,英雄,是不是太过了?英雄好像不是人能配得上的,他是个神话。

可是人无完人,只要一个人有一个让你敬佩之处和值得学习的地方,就是英雄了。

我觉得,英雄无处不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只不过有些英雄更出色罢了。

谈古论今话英雄,话完英雄,我觉得谁都是英雄。

我想,只要我向他们学习,我也是一个英雄。

历史教学中人物评价论文

历史教学中人物评价论文

试论历史教学中的人物评价长期以来,受小说等文学作品的影响,历史人物总是被脸谱化,说到隋炀帝就是暴君,讲到曹操就是奸臣,给历史教学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如何才能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呢?一、掌握正确的评价原则阶级性原则毛泽东说过:在阶级社会中,每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所以任何历史人物的活动都是其阶级属性决定的,都是代表本阶级利益的,只有掌握了其阶级属性,才能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做到更有深度。

比如评价洪秀全,就要牢牢把握其出身农民阶级这一点进行分析,这样才能理解天京事变的爆发,包括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都是其阶级局限性导致的,这样对洪秀全的评价才更有说服力。

全面性原则邓小平曾说:评价历史人物都要提倡全面的、科学的观点,防止片面性和感情用事。

所以应该把历史人物的所有活动综合起来进行分析,多角度的进行评论,这样才能反映出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

比如对李鸿章的评价,他领导了洋务运动,开创了中国近代化的先河,又签订过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还镇压过农民起义,对这样一个争议颇大的人物,既不能单纯强调其反动性,也不能否定其进步性。

客观性原则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一定要做到客观,实事求是,既不能刻意贬低,也不要过分溢美,更不能感情用事,凭个人喜好妄加评论,而主要看其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样才能正确评价其功过是非。

比如评价隋炀帝,我们不能因为他滥用民力,横征暴敛,使用暴政就否定其一生,因为开凿京杭大运河,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到现在仍然发挥着作用,还有科举制的实行,更是开创了选拔人才的新途径,隋炀帝的这些创举都是不容抹煞的。

时代性原则列宁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绝对要求把问题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

所以任何历史人物的行为都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标准来苛求古人,更不能用今人和古人作简单的类比,只有把他们放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才能正确认识到他们所起的作用。

比如对韩非子的评价,韩非子当时主张用严刑峻法维护专制统治,如果用现在的观点来看,无疑是违反人权的,但是那个动荡的战国时代,其观点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后来其思想被秦始皇采用,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使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从这可以看出韩非子的思想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具有社会进步性的。

我眼中的孙中山(历史人物评说 论文)

我眼中的孙中山(历史人物评说 论文)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完成时间课程名称院系年级姓名学号主讲教师我眼中的孙中山是谁?曾经彷徨,而后提出了民主革命的纲领——三民主义,并为之奋斗了终生。

是谁?曾经迷惘,而后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在铺满荆棘的革命道路上前行。

是谁?曾经伤势,为的是无法一直做人民的孺子牛,为民主革命多做一件事。

是他,孙中山。

仺海横流,他是识时务之俊杰:刀光剑影,他是永远不倒的猛士:壮哉,他是中国民主道路上的先行者。

跌宕起伏的一生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诞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名中山市)翠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孙中山幼名帝象,读书时取名文,号日新,字德明,1886年改号逸仙,1897年在日本化名中山樵,辛亥革命后,则常以中山为名。

孙中山幼年时爱听老人讲述太平天国的故事,少年时代在美国属地檀香山先后就读于英美教会所办的意奥兰尼学校和奥阿厚书院。

1883-1886年,孙中山继续求学于香港拔萃书室、域多利书院。

毕业后,他先进广州博济医院附属南华医学堂学习,后来转入香港西医书院(这所学校后来并入香港大学〕学医。

在校期间,他不但努力攻读医学,而且还广泛研读了西方国家的政治、历史、军事、科学书籍,并结识了不少有志革命的青年朋友。

1892年7月,孙中山以最优异的成绩在香港西医书院毕业,曾先后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

他的医术精明,而且对贫穷病人免费治疗,因此,行医“不满两三月,声名鹊起”。

1894年6月,孙中山到天津上书李鸿章,要求改革时政,被置之不理。

同年,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在战争中接连失败,孙中山进一步认清了清王朝的腐败无能,愈发坚定了救国的信念。

遂赴檀香山,在华侨中宣传革命。

这年11月24日,他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

次年1月,孙中山回到香港,成立了香港兴中会,准备在广州发动起义,因事泄而失败,被迫逃亡海外。

清政府将他作为重要国事犯到处悬重赏通缉。

此后他在海外16年,先后 5次环游世界,在华侨中广泛宣传革命,建立革命组织。

历史人物论文范文2000

历史人物论文范文2000

历史人物论文范文2000XXX的评价(1)XXX统一北方的积极作用。

前已叙及,东汉王朝后期,由于政治黑暗,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无法生活,终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黄巾大起义。

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农民起义不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继之而来的是东汉王朝的解体和军阀混战。

在混战中,不仅XXX、XXX等凉州军阀到处人民,抢劫财物,就是打着勤王旗号的东方将领也“纵兵钞掠”。

因而普遍出现了“民人相食,州里萧条”的荒凉景象。

这种情况的造成,除了应当归罪于东汉王朝的反动统治外,镇压农民起义和破坏社会生产的军阀,自然也是不可饶恕的罪首。

但相对的说,各军阀之间,毕竟还是有所差别的。

拿XXX来说,他虽然镇压过农民起义和滥杀过无辜人民,但从他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的表现来看,他比被他消灭的那些军阀还是胜过一筹的。

比如他推行屯田,兴修水利,实行盐铁官卖制度,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经济的整顿起了积极作用。

这些都将在谈论经济时再介绍。

XXX一开始走上仕途就试图用比较严格的法律改变当时XXX横行的情况。

但由于祸害根子在中央,操无法施展自己的意图。

到他自己掌握政权以后,才得全面推行抑制豪强的法治政策。

他说:“夫刑,百姓之命也”;“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他起用XXX、XXX、XXX、XXX、满宠、XXX等地方官吏,抑制不法豪强。

如果把XXX和XXX在冀州先后奉行的治术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两种分歧的情况:“汉末政失于宽,XXX,故不摄”。

在XXX的宽纵政策下,“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炫鬻家财,缺乏应命”。

这样,自然不能使“百姓亲附,甲兵强盛”。

所以XXX虽地较大、兵较多、粮较足,终为操所败。

操得冀州后,立即“重豪强兼并之法”,因而收到了比较能使“百姓喜悦”的效果。

我们只要翻看一下《三国志·魏志》,就可以看出在操统治下,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治面貌和社会风气都与以前有所不同。

朝中既少有倾轧营私的大臣;地方上恣意妄为而不受惩罚的官吏和豪强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评价历史风云人物的小论文

评价历史风云人物的小论文

《评价历史风云人物的小论文》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话三国,必先说诸葛。

”那么首先,就让我来介绍一下诸葛亮的生平:诸葛亮,自小父母双亡,于是与弟诸葛谨在叔父诸葛玄的照顾下成长。

十五岁随诸葛玄到豫州,后投靠荆州刘表安家于襄阳, 后来两兄弟便躬耕于南阳, 过着闲人雅士的生活。

小说中第一次写他外貌时,只用了“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这二十四个字就把他的风流飘逸的雅士形象勾勒的无比鲜活。

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

诸葛亮建议刘备联孙抗吴,并亲赴东吴舌战群儒, 说服孙权联合抗曹。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势。

221年, 刘备称帝,诸葛亮为丞相。

223年,刘备病死,刘禅即位,朝廷事务皆听于诸葛亮裁决。

建兴三年( 225 ),诸葛亮伐南蛮,以刚柔相济的手段,七擒七纵孟获,终将其降伏。

建兴五年( 227年),诸葛亮上《出师表》,率军北伐,欲恹复中原,六出祁山,收降姜维,但终因缺乏良将而失败,又因错用马谡,失却街亭,于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自贬三等。

期间又摆下空城计智退司马懿十五万大军等。

建兴十二年(234 )春,诸葛亮在五丈原卧病吐血病逝,享年五十四岁。

诸葛亮的智慧光彩照人,经天纬地的才华,鬼神难测的智慧。

我们说,诸葛亮绝对是中国古代智者的典型。

而《三国演义》则将诸葛亮作为重点人物进行描写。

在罗贯中的偏爱之下, 诸葛亮可以说是无可置疑的第一智者。

首先,诸葛亮充分明白厚积薄发的道理。

在东汉末年天下纷乱之际,他在隆中隐居十几年“不求闻达于诸侯”,而事实上,他刻苦攻读而且观察时势, 完成了人格的修炼和才识的积储。

在他审时度世、深思熟虑,认为自己期待以久的可以辅佐的明主终于出现了,才毅然决定出山走上政治舞台,表现出了一位战略家的智慧。

他一面躬耕陇亩,一面关注天下大事,研究治国用兵之道,长达十年之久。

建安十二年(207) ,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大势, 为刘备制定了取荆州、夺西川、成鼎足、图中原四个阶段性战略目标,诸葛亮可谓是一位“国际形势的预言家”他受到刘备的“三顾"之恩而弃隐入仕, 登上政治舞台开始施展平生所学,实现自己的宏图远志。

古代人物历史小论文

古代人物历史小论文

古代人物历史小论文对战国荆轲和楚汉项羽,从古至今有许多名人大家颇有微词,只不过是见仁见智罢了。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关于古代人物历史小论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古代人物历史小论文篇一对古代文学作品中几个人物的影像摘要:对战国荆轲和楚汉项羽,从古至今有许多名人大家颇有微词,只不过是见仁见智罢了。

在日常教与学过程中,进行一些研究性活动,却有了感言:荆轲,一个与刺客身份极不相符的人物;项羽,一个妇人豆腐心肠的武夫。

关键词:影像;刺客;名将;名不副实从教二十余载,教学时总有点感言,组成篇文,呈上与同仁们商榷。

人教版《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用书》)对战国荆轲赞许有加嘉,说他“勇而有谋、城府很深”“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侠士风度”“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智谋非凡”①,还拿燕国太子丹和秦降将樊於期来作陪衬呢!对楚汉项羽贬斥颇多,说他“政治上无知,自大轻敌,刚愎自用,不善用人”“毫无心计”②等。

对此,我不敢苟同,斗胆说些微词。

再读《战国策・燕策三》中“荆轲刺秦王”和《史记・项羽本纪》中“鸿门宴”两节,心中感慨几许,想一吐为快。

先谈荆轲。

荆轲,据载是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

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名庄轲,到了燕国以后,更名荆轲。

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

当时,善于击筑的高渐离、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士田光都是他的好朋友。

然而,这个素以勇武出名的刺客,在上演刺杀秦王一幕中却屡屡出丑、败相十足。

可谓名不副实。

其实,他至多是个“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一个浑身上下充满矛盾的角儿。

当初,秦国大兵压境,燕国危在旦夕。

燕太子丹十分害怕、焦虑,便委婉地请求荆轲谋划良策。

荆轲表现出信心十足,提出用两物――秦降将樊於期的头颅和燕国督亢的地图来取信于秦王的策略。

这显出他似乎智勇双全、城府颇深。

接着,为得到樊的头颅,他不惜夸下“臣左手把其(他,指代秦王)袖,而右手�其(他,也指代秦王)胸”的海口,似乎手到就可擒杀秦王,报仇雪耻,同时也阻止侵略者(秦军)的脚步,消除燕太子丹的忧虑。

我最喜欢历史人物毛泽东历史论文

我最喜欢历史人物毛泽东历史论文

要说在中国近代史上,我最感兴趣的人物当属毛泽东。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资本主义列强争夺和瓜分的肥肉,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中国人民进行了太平天国革命、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斗争,但都没有成功,没有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国社会衰颓的趋势。

在不屈不挠的斗争中,代表中华民族最先进力量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受帝国主义侵略、欺负的历史,再次进入了一个生气勃勃、向前奋进的新纪元。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战略家、革命家、军事家,而且精通中国的历史、哲学、文化,是伟大的学问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和书法家。

他把当代人类最先进的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将中国思想文化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但由于中国资本主义的不发达和资产阶级的软弱,中国资产阶级未能担负起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也未能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形成自己的成熟思想体系,以代替封建主义的思想体系。

这个任务历史地落到了无产阶级肩上。

在俄国十月革命和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的特殊形势下,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通过自己的领袖毛泽东,形成了新的科学的思想体系并在实践上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中华民族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产生了众多的杰出人物和民族英雄。

但历史上有哪位杰出人物、民族英雄的功业、理论、精神、文采、人格能与毛泽东相比呢?恐怕很难找得出来。

毛泽东是伟人之中的伟人,英雄之中的英雄,是中华民族空前的民族英雄。

毛泽东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在近代史纲要中的毛泽东中国近代史论,我了解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

这是毛泽东在吸收了30年代展开的一场关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大论战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价历史人物论文评价历史人物的论文
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摘要:引导学生在正确评述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评价历史人物,初步培养学生树立历史唯物主义观,并用这些观点评价历史人物。

关键词:评述;全面;评价方法;历史唯物观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人物教学是整个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人物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就此,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对历史人物正确的评述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前提
评价历史人物需要用他们的具体言论、行为评述其是非功过。

而阐述人物事迹时应当注意掌握适当方法。

一般地说,评述人物事迹大体上采用分类法和分期法。

1. 分类法
即把历史人物一生重大事迹按类别归纳评述的方法,古代帝王事迹大多适用此法。

一般可分为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经济(实
行宽舒政策,发展生产)、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等方面。

如汉武帝的事迹可概括成:
(1)政治上:A.颁布推恩令,削夺大批王侯爵位,解决王国问题;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统一和政治统一。

(2)经济上: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开凿六辅渠、白渠,治理黄河。

经济发展,国家富裕。

(3)民族关系上:A.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B.派张骞出使西域;C.派人在西南设郡县。

(4)文化上:在中央设太学,郡国设学校。

评述近代历史人物如林则徐、李鸿章、那拉氏、袁世凯等也可用此法。

2. 分期法
即把历史人物的活动纳入各个历史时期加以叙述、评价的方法。

近代史上人物大多适用此法。

如孙中山的主要活动:
(1)辛亥革命前:A.创建革命团体兴中会;B.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C.制定革命纲领“三民主义”D.领导镇南关起义和黄花岗起义,冲击封建统治。

(2)辛亥革命中:A.1912年元旦,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B.发布《告各友邦书》承认不平等条约,不敢反帝;C.颁布《临时约法》,确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d、妥协退让,辞去临时大总统职位,使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3)辛亥革命后坚持民主共和,反对专制复辟:A.1913年发
动讨袁的“二次革命”,B.1914年建立中华革命党,1915年发动护国运动;C.1917年发表《讨逆宣言》,反对张勋复辟;D.1917年秋发动护法运动,反对段祺瑞独裁统治;E.1919年改组中华革命党为中国国民党,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

由于资产阶级局限性,孙中山没有广泛发动群众,而只依靠一派军阀打另一派军阀,屡次革命大多以失败告终。

(4)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A.在中共和苏联的帮助下,决定
改组国民党,与中共合作;B.1924年1月召开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C.1924年5月建立黄埔军校。

二、恰当的评价方法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关键
在历史人物评价中,教师通常指导学生采用下列方法进行:
1. 功过评价法
凡需评价的历史人物,有些是具有两面性,即功过兼有,所
以评价历史人物须从功与过两方面考虑。

例如:康熙皇帝是清朝杰出
的君主 ,一方面重视农业生产,为巩固清朝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仍兴文字狱,压制知识分子的反清思想。

前者是进步的,适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后者是消极的,表现了清王朝的腐朽没落。

2. 阶段评价法
评价跨越不同阶段的历史人物时,应引导学生应用阶段论。

例如:陈独秀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以《新青年》为阵地开展新文化运动;1920年,在中国建立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陈独秀对国民党右派一再妥协退让,对大革
命的失败负有重大责任。

3. 分析评价法
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引导学生抓住历史人物的主要方面
和主要倾向,并把它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揭示其阶级内
容和阶级实质。

例如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期的罗斯福,当时虽然通过采取恢复银行信用,调整农业等措施使美国经济得到缓慢的恢复,但他毕竟是资产阶级政治代表,只是“稍微抑制一下个别最不受抑制的资本主义利润的代表者,稍微加强一下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

由此,对其新政既不能评价过高,也不能全盘否定。

要引导学生用历史
的、阶级的和逻辑的分析方法,全方位地立体地分析和考察历史人物的活动,给予客观的评价,通过评价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4. 定性评价法
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一定要抓住主要方面,给予总的评价定性,然后围绕这一定性对人物的活动的叙述具体化、形象化。

如南宋时的岳飞,他的活动表现为多方面:写过诗词,忠于皇帝,还镇压过农民起义,但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社会矛盾分析,岳飞首先是一个抗金将领。

总之,对具体人物要具体分析,在功过之间,抓主要方面作定性评价,不要“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以上诸种方法,只是从某一特定角度确定的评价方法。

其实在对每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中这几方面的因素都要予以考虑,进行综合运用。

三、逐步培养学生树立初步的历史唯物主义观
历史发展有自己的必然规律,而个别英雄人物的出现只是历史发展的一定时期的产物。

不可否认,我们在强调“时势造英雄”时,也必须让学生明白,当历史处于紧要关头时,个别英雄人物的决策和行动可以改变历史的航程,在历史的转折关头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任何夸大个人的决定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邓小平同志说:“评价人物和历史,都要提倡全面的科学的观点,防止片面性和感情用事,这才符合马克思主义。

”因此,应注意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

历史人物行动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往往并不一致。

如,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为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解除匈奴的威胁,却加强了民族间的联系,开辟了丝绸之路。

因此,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把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只有以客观效果为主要依据,同时结合主观动机,才能对人物进行辩证地全面地分析。

如果只强调效果,忽略动机,学生就不能掌握正确、客观、辨证地认识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千秋功罪,自有后人评说。

要对每个历史人物作准确而全面的评价,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但只要我们掌握科学的方法,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定能在历史课堂人物教学上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谭嗣同.仁学[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