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刑法总论模拟题及答案(ABC汇总)

合集下载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法理学A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法理学A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法理学A一、单选题1.国家赔偿责任的责任主体是()A.国家工作人员B.国家C.法人D.公民2.下列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是()A.治安管理处罚条例B.行政委任令C.公安机关的逮捕证D.人民法院的判决书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制建设中一个突出问题是()A.无法可依B.法律滞后C.不依法办事D.违法不纠4.苏某和熊某毗邻而居。

熊某在其居住楼顶为50只鸽子搭建了一座鸽舍。

苏某以养鸽行为严重影响居住环境为由,将熊某诉至法院,要求熊某拆除鸽棚,赔礼道歉。

法院判定原告诉求不成立。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判断是错误的()A.本案涉及的是安居权与养鸽权之间的冲突B.从案情看,苏某的安居权属于宪法所规定的文化生活权利C.从判决看,解决权利冲突首先看一个人在行使权利的同时是否造成对他人权利的实际侵害D.本案表明,权利的行使与义务的承担相关联5.动用法律手段保护已经建立的法律关系、法律秩序使之不受侵犯或恢复、弥补被侵害的法定权利的职能,叫做()A.法的调整性职能B.法的保护性职能C.法的阶级统治职能D.法的社会公共职能6.司法活动的第一个阶段是()A.确认主体B.确认法律适用C.确定事实D.确认案件性质7区分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的标准是,看一定后果()A.是否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B.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C.是否产生或变更法律关系D.是否有法律意义二、多选题1.以下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法产生的说法正确的有()A.中国社会主义法是在继承旧法的基础上产生的B.中国社会主义法是在彻底废除旧法的基础上产生的C.民主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法是中国社会主义法的雏形D.中国社会主义法是革命根据地的和解放战争初期新民主主义法的继续和发展2.法律终止生效是法律时间效力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以默示废止方式终止法律生效时,下面哪些原则不适用()A.特别法优于一般法B.国际法优于国内法C.后法优于前法D.法律优于行政法规3.关于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原则的理解,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B.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以保障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C.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并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D.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4.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

山大函授刑法总论模拟题答案

山大函授刑法总论模拟题答案

刑法学总论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就刑法修改所作的说明属于A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学理解释D、论理解释2、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是采取DA、从新原则B、从旧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3、孙某1985 年5 月生1998 年6 月盗窃他人财物价值2380 余元1999 年8 月抢劫他人手机一部和现金1200 余元2001 年10 月实施绑架行为时被抓获。

孙某应对B 负刑事责任。

A、盗窃、抢劫和绑架行为B、抢劫和绑架行为C、盗窃和绑架行为D、绑架行为4、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刑法理论上对其称之为B 。

A、结果犯B、行为犯C、危险犯D、举动犯5、刘某意图杀死范某。

一天持刀潜伏在范某院落的大门外等候范某的出现后因久等未果又惧怕法律遂打消杀人恶念持刀返家。

对刘某的行为应定为B 。

A、犯罪预备B、预备阶段上的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实行阶段上的犯罪中止6、在我国刑罚体系中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有A 。

A、管制B、拘役C、有期徒刑D、无期徒刑7、A 不满18 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A、犯罪的时候B、侦查的时候C、起诉的时候D、审判的时候8、某甲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 年执行4 年时因犯脱逃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5 年那末人民法院对其应在D 决定执行的刑罚。

A、10 年以上15 年以下B、5 年以上15 年以下C、5 年以上11 年以下D、6 年以上11 年以下9、下列情节中属于量刑酌定情节的有D 。

A、累犯B、未成年人犯罪C、立功D、犯罪动机10、防卫过当是指C 。

A、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B、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一般损害的C、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的D、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二、多项选择题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是指ABCD 。

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都发生在我国领域内B、犯罪的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内而犯罪结果却发生在我国领域外C、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外而犯罪结果却发生在我国领域内D、犯罪行为和结果都发生在我国船舶内2、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有BCD 。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刑法分论A_2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刑法分论A_2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刑法分论A_2- 1 -山东大学继续(网络)教育一、单选题1.下列人员中,不属于报复陷害罪犯罪对象的是()。

A.举报人B.控告人C.申诉人D.证人2.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数额在一千元以上的,涉嫌()。

A.信用卡诈骗罪 B.盗窃罪 C.诈骗罪 D.妨害信用卡管理罪3.对于()的人,与幼女发生性关系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的规定,以强奸罪定罪处罚;对于与幼女发生性关系,情节轻微.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

A.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C.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 D.已满14周岁不满20周岁4.对偷盗婴儿的行为以绑架罪论处的,必须是行为人()。

A.导致婴儿死亡的 B.出于出卖目的C.以勒索财物为目的D.完成了该行为5.贷款诈骗罪的犯罪主体() A.只能是单位B.可以是单位C.可以是单位也可以是自然人D.只能是自然人6.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A.国家工作人员 B.少数民族国家工作人员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D.汉族国家工作人员7.王某为与张某结婚而冒充高干子弟,王某的行为构成()A.强奸罪 B.诈骗罪 C.不构成犯罪D.招摇撞骗罪二、多选题1.下列哪些行为是抢劫罪的加重情节()A.抢劫致人重伤B.抢劫致人死亡C.冒充军警人员抢劫D.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2.下列关于爆炸罪的犯罪构成表述正确的有()。

A.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B.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公私财物或人身实施爆炸,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C.主体是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D.主观方面出于故意3.私放在押人员罪中的“在押人员”包括()。

A.犯罪嫌疑人B.被告人C.被劳动教养的人D.罪犯4.抢劫罪的客观行为包括()A.暴力B.胁迫C.其他方法D.欺骗5.信用卡诈骗活动的行为方式有()等。

A.使用伪造的信用卡B.使用作废的信用卡C.冒用他人信用卡D.恶意透支6.下列罪名中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有()A.侮辱罪B.诽谤罪C.虐待罪D.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7.下列行为中,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有()A.张某明知自己的信用卡已经作废,但仍持该卡消费6万余元B.李某使用虚假的身份证骗领信用卡后,用该卡购买价值3万元的裘皮大衣一件C.赵某在使用信用卡购物时,发现卡内余额不多,遂透支了5000元D.某日,孙某拾得刘某的信用卡,发现密码就写在卡上,遂以刘某的名义使用该卡消费8万元三、判断题1.村民委员会主任甲协助政府进行土地征用补偿费用的管理,此时应认定其系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刑法总论(山东大学(威海))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刑法总论(山东大学(威海))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第一章测试1.将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行为,认定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属于当然解释A:错B:对答案:A2.将盗窃骨灰的行为认定为盗窃“尸体”,属于扩大解释A:错B:对答案:A3.按照体系解释,刑法分则中的“买卖”一词,均指购买并卖出;单纯的购买或者出售,不属于”买卖”A:对B:错答案:B4.按照同类解释规则,对于刑法分则条文在列举具体要素后使用的“等”、“其他”用语,应按照所列举的内容、性质进行同类解释A:错B:对答案:B5.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将强制猥亵妇女罪中的“妇女”解释为包括男性在内的人,属于扩大解释B:将伪造货币罪中的“伪造”解释为包括变造货币,属于法律允许的类推解释C:将故意杀人罪中的“人”解释为“精神正常的人”,属于应当禁止的类推解释D:将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中的“情报”解释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尚未公开或者依照有关规定不应公开的事项”,属于缩小解释答案:D6.关于刑法解释,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将大型拖拉机解释为《刑法》第116条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汽车”,至少是扩大解释乃至是类推解释B:《刑法》第65条规定,不满18周岁的人不成立累犯;《刑法》第356条规定,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本节规定之罪的,从重处罚。

根据当然解释的原理,对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刑法》第356条C:《刑法》分则有不少条文并列规定了“伪造”与“变造”,但不排除在其他一些条文中将“变造”解释为“伪造”的一种表现形式D:学理解释中的类推解释结论,纳入司法解释后不属于类推解释答案:D7.关于刑事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行为时有相关司法解释,新司法解释实施时正在审理的案件,仍须按旧司法解释办理B:司法解释也是刑法的渊源,故其时间效力与《刑法》完全一样,适用从旧兼从轻原则C:行为时无相关司法解释,新司法解释实施时正在审理的案件,应当依新司法解释办理D:依行为时司法解释已审结的案件,若适用新司法解释有利于被告人的,应依新司法解释改判答案:C8.关于下述判断,正确的选择是?()A:对于同一刑法条文中的同一概念,既可以进行文理解释也可以进行论理解释B:当然解释追求结论的合理性,但并不必然符合罪刑法定原则C:一个解释者对于同一刑法条文的同一概念,不可能同时既作扩大解释又作缩小解释D:刑法中类推解释被禁止,扩大解释被允许,但扩大解释的结论也可能是错误的答案:ABCD9.关于扩大解释和类推解释的关系,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扩大解释与类推解释没有固定不变的界限:随着语言文字和社会形势的变化,二者之间可能出现相互转换的情形B:扩大解释得出的结论没有超出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而类推解释得出的结论超出了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C:扩大解释的结论仍在国民预测可能性之内,而类推解释则超出了国民预测可能性的范围D:对同一词语的某种解释结论相对于此条文属于类推解释,但相对于彼条文可能属于扩大解释答案:ABCD第二章测试1.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法”不仅包括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而且包括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法A:对B:错答案:B2.罪刑法定原则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但允许有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A:错B:对答案:B3.刑法分则的部分条文对犯罪的状况不作具体描述,只是表述该罪的罪名。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刑法总论模拟题及答案(ABC汇总)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刑法总论模拟题及答案(ABC汇总)

刑法学总论模拟题一、单项选择题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就刑法修改所作的说明,属于( A )。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学理解释D、论理解释2、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是采取( D )。

A、从新原则B、从旧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3、孙某1985年5月生,1998年6月盗窃他人财物价值2380余元;1999年8月抢劫他人手机一部和现金1200余元;20XX年10月实施绑架行为时,被抓获。

孙某应对( B )负刑事责任。

A、盗窃、抢劫和绑架行为B、抢劫和绑架行为C、盗窃和绑架行为D、绑架行为4、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刑法理论上对其称之为( B )。

A、结果犯B、行为犯C、危险犯D、举动犯5、刘某意图杀死范某。

一天,持刀潜伏在范某院落的大门外,等候范某的出现,后因久等未果,又惧怕法律,遂打消杀人恶念,持刀返家。

对刘某的行为应定为( B )。

A、犯罪预备B、预备阶段上的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实行阶段上的犯罪中止6、在我国刑罚体系中,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有( A )。

A、管制B、拘役C、有期徒刑D、无期徒刑7、( A )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A、犯罪的时候B、侦查的时候C、起诉的时候D、审判的时候8、某甲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执行4年时,因犯脱逃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5年,那末,人民法院对其应在( D )决定执行的刑罚。

A、10年以上15年以下B、5年以上15年以下C、5年以上11年以下D、6年以上11年以下9、下列情节中,属于量刑酌定情节的有(D )。

A、累犯B、未成年人犯罪C、立功D、犯罪动机10、防卫过当是指( C )。

A、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B、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一般损害的C、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的D、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四个选择项中,有2——4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选出后,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刑法分论-专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刑法分论-专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刑法分论一、名词解释1、伪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和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二、案例分析题(1/1)1、李某系某国家机关领导。

李某的配偶生活在外地。

李某与本机关未婚的A女共同生活,并生有一子,周围群众均认为李某与A为夫妻关系。

李某和本机关的B女一起出差时,以揭发B女之隐私对其进行威胁,与B女发生了性关系。

在另一次出差时,李某的司机C违章超速行驶,当场将行人D撞成重伤,C欲送D去医院救治,被李某制止,C只好离开肇事现场,后D被人发现送往医院,但因时间延误,不治身亡。

李某与同事E平时有隙,为报复E,李某捏造E嫖娼的事实,并写成600份传单在县城的大街小巷张贴;同时捏造E受贿10万元的事实,向检察机关举报。

得知E向有关机关检举其违法犯罪行为后,李某便滥用职权,利用种种“借口”和“理由”,非法克扣E的工资、奖金,并将E予以降职。

见E仍在检举其违法犯罪行为,便雇人用汽油烧了E的房子(E住在一六层公寓楼的二层)。

问:李某的行为触犯了哪些罪名?答:李某的行为构成重婚罪、强奸罪、交通肇事罪(共犯)、诽谤罪、诬告陷害罪、报复陷害罪、放火罪(共犯),应数罪并罚。

三、简答题(1/9)1、交通肇事罪的构成特征。

答: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或者故意阻碍国家机关、公安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虽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本罪具有如下构成特征:(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红十字会等正常的公务活动。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以暴力、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或者故意阻碍国家机关、公安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虽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法理学模拟题及问题详解(ABC汇总情况)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法理学模拟题及问题详解(ABC汇总情况)

《法理学》模拟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1.法律规则中规定人们可以行为、应该行为、不得行为的行为方式称为()。

A.行为模式B.假定C.制裁D.适用条件2.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划分标准是()。

A.按照法律规定内容的不同B.按照法的创制方式和表达形式C.按照法的适用范围的不同D.以法的创制主体和适用主体的不同3.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法律的强制力具有潜在性和间接性B.国家强制力是法律实施的唯一保证力量C.法律的强制力不等于纯粹的暴力D.在现代社会,法律还出现强制力日益弱趋势4.在我国,广义的法律不包括()。

A.宪法B.法律C.行政法规D.法院的生效判决5.虽然违法者事实上违反了法律,并且具备承担法律责任的条件,但由于法律规定的某些主观或客观条件,可以被部分或全部地免除法律责任。

这在法理上被称为()。

A.归责B.免责C.无责任D.不负责任6.在历史上,法律关系的观念最早来源于()。

A.伊斯兰法B.教会法C.英国法D.罗马法7.把法律行为分为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的根据是()。

A.行为主体的特性不同B.主体实际参与行为的状态C.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同D.主体意思表示的形式8.权利界限的决定因素毫无疑问是()。

A.经济因素B.政治因素C.历史因素D.宗教因素9.将法律概念分为涉人概念、涉事概念、涉物概念的依据是()。

A.法律概念涉及的内容B.法律概念的确定性程度不同C.法律概念涵盖面大小D.法律概念的严谨程度10.在我国,负责监督宪法实施,认定违宪责任的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D.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二、材料分析1.“法是意志与规律的结合”。

2.“法学的本土化研究和法学的国际化研究都是建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所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

参考答案:1.“法是意志与规律的结合”。

刑法总论--本科 山大20年考试复习题库及部分答案

刑法总论--本科 山大20年考试复习题库及部分答案

刑法总论
多选题(57分)
1、行为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危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或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是()。

A.正当防卫B、不可抗力C、意外事件D、紧急避险
2、我国刑法规定,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有()
A防卫过当
B、避险过当
C、中止犯
D、胁从犯
3、某地野猪出没猖獗,对庄稼危害严重,本地村民甲为防止自己的庄稼不被野猪糟蹋,遂在庄稼周围架设裸线电网,为防止无辜人员触电,在裸线通过的路口设置了警告牌,并告知通电时间为晚7点至早6点,村民乙上山采药,于凌晨5点30分触电身亡。

关于甲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

A.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构成以过失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
4、犯罪集团通常具有的特征是(ABC)
A.人数较多B、较为固定C、目的明确
D、形成非法控制
5、对依法正在执行公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暴力使之受重伤的,同时触犯了妨害公务罪与故意伤害罪。

此种情况(AE)
A.属于想象竞合犯B、属于法规竞合犯
C、属于典型数罪
D、应以一重罪论处
6、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具体内容包括()
A.刑罚与罪质相适应
B、刑罚与犯罪情节相适应
C、刑罚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D、刑罚与形势相适应。

2020年山大网络教育法学刑法分论练习题

2020年山大网络教育法学刑法分论练习题

一、多选题(54分)1、盗掘具有()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涉嫌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罪。

A、历史B、艺术C、科学D、研究学生答案:ABC√2、下列行为中构成盗窃罪的有()A、王某在商场盗窃他人信用卡之后,随即用该卡在商场购买了价值6千元的手表B、李某在商场试衣间试穿大衣是否合适的时候,趁售货员与别的顾客聊天的机会,将价值6千元的大衣穿走C、张某在商店购买手饰的时候,趁售货员不注意,将自己准备好的假首饰与从售货员那里拿来的价值8千元的真首饰调换D、某甲以包租某乙的小货车拉货为由,与某乙一同到货物存放处,后称货物需要等待,遂先与某乙吃饭,其间,谎称外出,将某乙的货车开走并将货物出卖。

学生答案:ABCD√3、甲整理好行装要去沙漠旅行,仇人乙在甲带的水中掺入了剧毒药品,之后仇人丙将甲的水壶钻了个洞使水蒸发和渗漏,结果甲在沙漠中干渴而死。

下列那些说法是正确?A、乙构成故意杀人既遂B、乙构成故意杀人未遂C、丙构成故意杀人既遂D、丙构成故意杀人未遂学生答案:BC√4、涉及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犯罪案件,下列哪些处理是正确的?()A、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按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定罪处罚B、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又虚开的,按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并罚C、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又出售的,按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定罪处罚D、非法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又出售的,按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定罪处罚学生答案:ACD5、投放危险物质罪与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主要区别在于()A、行为方式不同B、罪过形式不同都是故意C、行为发生的条件不同D、对行为主体要求不同学生答案:ACD6、下列行为中,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有()A、张某明知自己的信用卡已经作废,但仍持该卡消费6万余元B、李某使用虚假的身份证骗领信用卡后,用该卡购买价值3万元的裘皮大衣一件C、赵某在使用信用卡购物时,发现卡内余额不多,遂透支了5000元D、某日,孙某拾得刘某的信用卡,发现密码就写在卡上,遂以刘某的名义使用该卡消费8万元学生答案:ABD√7、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的操作,后果严重的,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刑法学 (网络教育学院) A卷 模拟题

刑法学 (网络教育学院) A卷 模拟题

刑法学(网络教育学院) A卷模拟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5分)1.张某不满16周岁。

根据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对下列哪种犯罪负刑事责任()A.盗窃B.制造毒品C.投毒D.破坏交通工具2.防卫过当是指()A.在不法侵害行为尚未开始之前实施的防卫行为B.在不法侵害行为已经结束后实施的防卫行为C.防卫手段过当D.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3.下列属于共同犯罪的情况是()A.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B.一方是故意,一方是过失,双方共同造成重大损失C.有共同故意,但无共同行为D.盗窃犯和与其事前通谋的窝赃犯4.成立自首的法定条件是()A.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B.坦白交待自己的罪行C.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D.积极揭发他人罪行5.吴某打猎时发现距其100米的草丛中有一物体时隐时现,认为是野免而开枪射击,结果击中一男孩,造成重伤。

吴某的行为属于()A.不构成犯罪B.意外事件C.过失犯罪D.故意犯罪6.李某到田家盗窃,正开保险柜时,忽听到屋外有多人脚步声,只好仓惶逃走。

李某的行为属于()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7.对行为人在法律上认识的错误()A.不影响对行为人的定罪量刑B.应按犯罪未遂处理C.应按过失犯罪处理D.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8.下列犯罪中,必须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是()A.危害国家安全犯罪B.危害公共安全犯罪C.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D.贪污贿赂犯罪9.某甲因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执行8年后获假释,假释考验期第3年因违反公安机关的监督管理规定而被撤消假释,此时将甲收监后应执行的刑期为()A.4年B.7年C.8年D. 12年10. 国有公司、企业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受贿的,构成()A. 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B. 受贿罪C.职务侵占罪D.不构成犯罪11.伪造、变造下列何种物品,不会构成经济犯罪()A.股票B.国库券C.银行存单D.营业执照12.甲从乙处购得贴有某名牌商标的假酒20箱,销售后获利1万元。

2023山东省网络在线学法普法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3山东省网络在线学法普法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3山东省网络在线学法普法模拟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我国第一次确认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A.1954年宪法B.1975年宪法C.1978年宪法D.1982年宪法2.依据现行宪法,特殊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由()A.全国人大以法律规定B.全国人大常委会以法律规定C.特殊行政区行政长官以行政吩咐规定D.特殊行政区立法机关以法律规定3.把宪法区分为社会主义类型宪法和资本主义类型宪法是一种科学的分类方法,因为它()A.揭示了宪法的本质属性B.指出了宪法的内容C.指出了国家形式的不同D.总结了宪法形式上的特点4.依照旅游法规定,出境旅游者不得在境外_______?A.随意购买商品B.非法滞留C.随意结交挚友D.以上都是5.依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汽车产品出厂时未随车装备的轮胎存在缺陷的,由________负责召回。

A.汽车产品生产者B.轮胎的生产者C.汽车产品生产者和轮胎的生产者6.依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条例》,党政机关应当严格根据有关标准和本单位“三定”方案,从严核定、运用办公用房,对超标部分,应当______。

A.移交同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B.安排给下属企事业单位运用C.出租给社会企业或个人运用D.上交上级部门或转借同级其他运用7.依据我国国徽法的规定,国徽及其图案不得用于()A.国务院颁布的任命书B.中心军委主席以职务名义对外运用的请柬C.商标和广告D.国家出版的法律正式版本的封面8.________负责全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的监督管理工作。

A.国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B.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C.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9.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的主体是________。

A.政府主管部门B.汽车产品生产者C.汽车产品销售者10.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电话是_____。

A.12345B.96315C.12358D.1231511.国家提倡_______的旅游方式,支持和激励各类社会机构开展旅游公益宣扬,对促进旅游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赐予嘉奖。

2023山东省网络在线学法普法考试模拟训练及答案(通用题型)

2023山东省网络在线学法普法考试模拟训练及答案(通用题型)

2023山东省网络在线学法普法考试模拟训练及答案(通用题型)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30题)1.现行宪法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扰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A.提出指责的权利B.提出申诉的权利C.取得赔偿的权利D.要求赐予刑事惩罚的权利2.依据《电力供应与运用条例》,盗窃电能的,由电力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追缴电费并处应交电费______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2B.3C.4D.53.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担当的诉讼职能是()A.控诉职能B.辩护职能C.审判职能D.监督职能4.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是()A.《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约法》D.《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5.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由()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确定B.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C.国务院审批D.民政部批准6.依据《立法法》的规定,法律案审议的结果以下哪一项不行能出现?()A.签署公布B.终止审议C.进一步审议D.提请表决7.依据现行宪法,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A.上级人民法院负责B.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C.本级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D.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8.电力供应与运用条例颁布日期为______。

A.1996年4月16日B.1996年4月17日C.1996年4月18日D.1996年4月19日9.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A.《人权宣言》B.《权利请愿书》C.《世界人权宣言》D.《独立宣言》10.对违反《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条例》规定造成奢侈的,应当依纪依法追究相关人员,下列情形中,将追究主要负责人或者有关领导干部的责任的是__________。

A.肃穆查处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铺张奢侈、奢侈奢华问题的B.指使、纵容下属单位或者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奢侈的C.履行内部审批、管理、监督职责避开奢侈的D.刚好公开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有关厉行节约反对奢侈工作信息的11.消费者王女士在某商场促销活动中购买了一台三开门冰箱,可运用两个月后,冰箱内壁便出现了裂痕。

山大刑法分论考试题

山大刑法分论考试题

山大刑法分论考试题一、单选题1.李某(男)深夜遇到一单身女子王某,遂起歹意将王某强奸,事后怕王某报案欲杀人灭口,王某苦苦哀求说“我不会报警”,李某将王某放走。

李某的行为属于:()A.故意杀人罪(中止)B.强奸罪和故意杀人罪(中止)C.强奸罪D.强奸罪和故意杀人罪(未遂)2.甲与乙系国家机关工作的同事,平时有隙,为报复乙,甲捏造乙受贿5000元的事实,并写成小字报到处散发、张贴,致使乙名誉受到很大损害。

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定性?()A.诬告陷害罪B.侮辱罪C.诽谤罪D.不构成犯罪3.甲和乙在何种情况下构成挪用公款的共同犯罪;()A.甲明知乙挪用了公款5万元,仍然使用B.甲明知乙没钱还是向乙借钱,乙遂挪用公款5万元借给甲C.甲唆使乙挪用公款5万元D.乙用挪用的公款5万元与甲合伙做生意4.侮辱罪与诽谤罪最主要的区别是()A.主观目的不同B.犯罪主体不同C.犯罪客体不同D.客观方面不同5.甲欲杀死仇人乙,在乙开的出租车座位下安放了定时炸弹,结果不仅炸死了乙,同时炸死了乘客丙、丁,还炸毁了出租车,甲的行为构成()。

A.故意杀人罪和破坏交通工具罪B.爆炸罪C.爆炸罪和破坏交通工具罪D.故意杀人罪6.某男,1985年12月4日生,2000年5月18日在一发廊里嫖娼被公安机关抓获。

经查,卖淫女陈某系1987年6月3日生,卖淫时向某男谎称自己已满18岁,并出示了其伪造身份证。

某男的行为()。

A.构成强奸罪B.构成奸淫幼女罪C.构成嫖宿幼女罪D.不构成犯罪7.甲意图杀死其妻子,某日误以碱面为砒霜投放其妻将要吃的碗中,其妻吃后安然无恙。

甲的行为属于()A.对象错误B.故意犯罪C.意外事件D.不构成犯罪8.国有企业委派到非国有企业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的资金归个人进行非法经营的,构成()A.非法经营罪B.挪用资金罪C.挪用公款罪D.挪用特定款物罪9.甲某饲养的一头猪感染了霍乱,当地兽医告诫他不要出售和食用,等有关部门处理。

大学刑法总论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刑法总论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刑法总论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罪刑法定C. 罪责刑相适应D. 刑罚个别化答案:D2.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A.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B. 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进行防卫C. 对正在进行的暴力犯罪进行防卫D. 对正在进行的盗窃行为进行防卫答案:A3. 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A. 犯罪客体B. 犯罪客观方面C. 犯罪主体D. 犯罪动机答案:D4.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年龄是多少岁?A. 14岁B. 16岁C. 18岁D. 20岁答案:B5. 以下哪种情形下,行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A. 醉酒后犯罪B. 又聋又哑的人犯罪C. 盲人犯罪D. 精神障碍的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犯罪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下列哪些情形可以构成犯罪中止?A. 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B. 行为人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C. 行为人由于他人阻止而放弃犯罪D. 行为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完成犯罪答案:A B7. 根据我国刑法,以下哪些行为可以构成共同犯罪?A. 两人以上共同直接参与犯罪行为B. 两人以上事前通谋,但只有一人实施犯罪C. 两人以上事前无通谋,但在犯罪过程中形成共同犯罪故意D. 一人教唆他人犯罪,但被教唆人未实施犯罪答案:A B C8. 下列哪些因素可以作为量刑的从轻或者减轻情节?A. 自首B. 犯罪中止C. 犯罪预备D. 犯罪未遂答案:A B C D9. 我国刑法对于累犯的处罚有哪些规定?A. 应当从重处罚B. 可以酌情从轻处罚C. 不适用缓刑D. 不适用假释答案:A C D10. 下列哪些行为可以构成立功?A. 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B. 提供重要线索,从而侦破其他案件C. 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D. 犯罪后自首并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1. 犯罪预备行为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这种行为不构成犯罪。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刑法总论-专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刑法总论-专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案例分析(1/3)1.被告人张乙,男,17周岁,某村村民。

被告人张甲,男,50周岁,系张乙之父,某村村民。

因琐事,张甲在村部与村长卜某争吵起来。

在争吵中,卜某动手打了张甲两拳。

这时张甲高喊:“村长打人啊!村长打人啦!”。

在附近干活的张乙(张甲不知其儿子在附近干活)听到其父呼喊,手持铁锹赶来,照着村长卜某头部猛劈--下,将卜某的颅骨劈碎。

卜经抢救无效死亡。

问:对张氏父子应如何定性处理?张甲与张乙是否构成共同犯罪?为什么?答(1)张乙闻父呼喊,赶来朝被害人头部猛劈一锹致被害人死亡,系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2)张甲与张乙不构成共同犯罪。

1)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成立共同犯罪必须是共同犯罪人主观上有共同犯罪的故意,客观上有共同犯罪的行为。

张甲主观上没有杀害卜某的故意,他不知道其子就在附近,其喊人不是希望其子来杀人,而是出于气愤,为了让别人知道真情好评理,不料却引来其子,这是出乎他的意料的。

2)张甲在客观上也没有杀害卜某共同行为。

仅从他高喊不能说明是在实施杀人的预备行为,更不是在与其子配合,其行为与卜某的死亡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3)张甲与村长吵架以及呼喊的行为,并非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不构成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2、张三从监狱逃回市,找到其老朋友郭四,告诉了自己的处境,并要求在郭四家暂住些日子。

郭四于是把他留下。

某日晚,张、郭二人潜入某商店,窃得香烟100条,电脑1台。

他们正要离开时被值班员发现,拦住去路。

张三冲过去将值班员脖子卡住,郭四用地下捡来的砖块猛击值班员头部,将值班员打倒在-边后二人夺路逃走。

他们直接到朋友五家中,存放窃来的香烟和电脑。

第二天,张三、郭四、五三人-道去县城的集市将香烟和电脑卖掉,得款14000余元,张三、郭四二人各分6000元,给王五2000元。

请结合上述案情分析张三、郭四、班人的行为性质,并说明理由。

3、马骐挖菜窖占了被告人张某家的地,张某便找马某讲理。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刑法总论 A_2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刑法总论 A_2

- 1 -山东大学继续(网络)教育一、单选题1.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

A.犯罪中止 B.犯罪终止 C.犯罪未遂 D.不构成犯罪2.()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A.2 B.3 C.4D.53.以下属于附加刑的是() A.有期徒刑 B.拘役C.管制D.罚金4.某国驻华使馆参赞甲策划.参与了我国国内某犯罪集团的绑架活动,对甲的刑事责任问题应如何解决?()A.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B.通过外交途径解决C.直接驱逐出境D.适用其本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5.刑法规定,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对教唆犯()。

A.不以犯罪论B.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D.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6.犯罪的罪过包括()。

A.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 B.犯罪动机 C.犯罪目的D.犯罪意识7.青年乙于某日晚在一条偏僻胡同里抢夺了一名妇女的黑色挎包,内有2000元人民币,在此案件事实中,对犯罪构成没有意义的是:() A.实施了抢夺他人较大数额财物的行为 B.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 C.行为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D.行为人选择了晚上在偏僻的胡同里作案8.犯罪的()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A.行为或者客体 B.主体或者客体 C.行为或者结果 D.行为和管辖二、多选题1.某地野猪出没猖獗,对庄稼危害严重,本地村民甲为防止自己的庄稼不被野猪糟蹋,遂在庄稼周围架设裸线电网,为防止无辜人员触电,在裸线通过的路口设置了警告牌,并告知通电时间为晚7点至早6点,村民乙上山采药,于凌晨5点30分触电身亡。

关于甲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 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构成以过失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2.犯罪集团通常具有的特征是() A.人数较多 B.较为固定C.目的明确D.形成非法控制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山大刑法分论考试题

山大刑法分论考试题

一、单选题1.李某(男)深夜遇到一单身女子王某,遂起歹意将王某强奸,事后怕王某报案欲杀人灭口,王某苦苦哀求说“我不会报警”,李某将王某放走。

李某的行为属于:()A.故意杀人罪(中止)B.强奸罪和故意杀人罪(中止)C.强奸罪D.强奸罪和故意杀人罪(未遂)2.甲与乙系国家机关工作的同事,平时有隙,为报复乙,甲捏造乙受贿5000元的事实,并写成小字报到处散发、张贴,致使乙名誉受到很大损害。

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定性?()A.诬告陷害罪B.侮辱罪C.诽谤罪D.不构成犯罪3.甲和乙在何种情况下构成挪用公款的共同犯罪;()A.甲明知乙挪用了公款5万元,仍然使用B.甲明知乙没钱还是向乙借钱,乙遂挪用公款5万元借给甲C.甲唆使乙挪用公款5万元D.乙用挪用的公款5万元与甲合伙做生意4.侮辱罪与诽谤罪最主要的区别是()A.主观目的不同B.犯罪主体不同C.犯罪客体不同D.客观方面不同5.甲欲杀死仇人乙,在乙开的出租车座位下安放了定时炸弹,结果不仅炸死了乙,同时炸死了乘客丙、丁,还炸毁了出租车,甲的行为构成()。

A.故意杀人罪和破坏交通工具罪B.爆炸罪C.爆炸罪和破坏交通工具罪D.故意杀人罪6.某男,1985年12月4日生,2000年5月18日在一发廊里嫖娼被公安机关抓获。

经查,卖淫女陈某系1987年6月3日生,卖淫时向某男谎称自己已满18岁,并出示了其伪造身份证。

某男的行为()。

A.构成强奸罪B.构成奸淫幼女罪C.构成嫖宿幼女罪D.不构成犯罪7.甲意图杀死其妻子,某日误以碱面为砒霜投放其妻将要吃的碗中,其妻吃后安然无恙。

甲的行为属于()A.对象错误B.故意犯罪C.意外事件D.不构成犯罪8.国有企业委派到非国有企业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的资金归个人进行非法经营的,构成()A.非法经营罪B.挪用资金罪C.挪用公款罪D.挪用特定款物罪9.甲某饲养的一头猪感染了霍乱,当地兽医告诫他不要出售和食用,等有关部门处理。

2020年山大网络教育法学刑法总论练习题

2020年山大网络教育法学刑法总论练习题

一、多选题 (57 分)1、某地野猪出没猖獗,对庄稼危害严重,本地村民甲为防止自己的庄稼不被野猪糟蹋,遂在庄稼周围架设裸线电网,为防止无人员触电,在裸线通过的路口设置了警告牌,并告知通电时间为晚7 点至早 6 点,村民乙上山采药,于凌晨5 点 30 分触电身亡。

关于甲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学生答案:AC√A、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C、构成以过失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D、属于疏忽大意的过失2、共同犯罪人包括().A、主犯B、从犯C、教唆犯D、胁从犯学生答案: ABCD√3、正当防卫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

A、有不法侵害行为的发生B、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C、目的是使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D、针对侵害者本人实施且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学生答案: ABCD√4、“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是指()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都发生在我国领域内B、犯罪的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内,而犯罪结果却发生在我国领域外C、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外,而犯罪结果却发生在我国领域内D、犯罪行为和结果都发生在我国船舶内学生答案: ABCD√5、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具体内容包括()A、刑罚与罪质相适应B、刑罚与犯罪情节相适应C、刑罚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D、刑罚与形势相适应学生答案: ABC√11、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有()。

A、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B、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C、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D、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学生答案: ABCD√12、()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刑种。

A、拘役B、罚金C、有期徒刑D、驱逐出境学生答案: AC√13、下列情况,属于正当防卫的是()。

A、杀人犯正要持枪杀人时,被害人顺手拣起砖头砸向杀人犯,将其打成重伤B、强奸犯正在对妇女实施暴力威胁时,妇女奋力反击,将强奸犯咬伤C、抢劫犯正持刀威胁被害人,被过路群众用石头砸伤头部D、把小偷制服后,将其打成轻伤学生答案: ABC√14、犯罪集团通常具有的特征是()A、人数较多B、较为固定C、目的明确D、形成非法控制学生答案: ABC√15、我国刑罚的目的及基本内容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法学总论模拟题一、单项选择题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就刑法修改所作的说明,属于( A )。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学理解释D、论理解释2、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是采取( D )。

A、从新原则B、从旧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3、孙某1985年5月生,1998年6月盗窃他人财物价值2380余元;1999年8月抢劫他人手机一部和现金1200余元;2001年10月实施绑架行为时,被抓获。

孙某应对( B )负刑事责任。

A、盗窃、抢劫和绑架行为B、抢劫和绑架行为C、盗窃和绑架行为D、绑架行为4、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刑法理论上对其称之为( B )。

A、结果犯B、行为犯C、危险犯D、举动犯5、刘某意图杀死范某。

一天,持刀潜伏在范某院落的大门外,等候范某的出现,后因久等未果,又惧怕法律,遂打消杀人恶念,持刀返家。

对刘某的行为应定为( B )。

A、犯罪预备B、预备阶段上的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实行阶段上的犯罪中止6、在我国刑罚体系中,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有( A )。

A、管制B、拘役C、有期徒刑D、无期徒刑7、( A )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A、犯罪的时候B、侦查的时候C、起诉的时候D、审判的时候8、某甲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执行4年时,因犯脱逃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5年,那末,人民法院对其应在( D )决定执行的刑罚。

A、10年以上15年以下B、5年以上15年以下C、5年以上11年以下D、6年以上11年以下9、下列情节中,属于量刑酌定情节的有(D )。

A、累犯B、未成年人犯罪C、立功D、犯罪动机10、防卫过当是指( C )。

A、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B、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一般损害的C、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的D、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四个选择项中,有2——4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选出后,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是指(ABCD )。

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都发生在我国领域内B、犯罪的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内,而犯罪结果却发生在我国领域外C、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外,而犯罪结果却发生在我国领域内D、犯罪行为和结果都发生在我国船舶内2、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有:(BCD)。

A、危害行为B、犯罪的时间C、犯罪地点D、犯罪方法3、刑法中的危害行为概括起来,表现为以下形式:(CD)。

A、故意形式B、过失形式C、作为形式D、不作为形式4、不作为形式犯罪的义务来源有:(ACD)。

A、法定的义务B、道义上的义务C、业务或职务上的义务D、行为人先前行为所引起的义务5、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是(AB)。

A、犯罪时空上不同B、犯罪未果的原因不同C、犯罪的结果不同D、犯罪的行为不同6、根据共同犯罪主观要件的原理,下列(ABCD)不构成共同犯罪。

A、缺乏意思联络的同时犯罪B、同时实施故意内容不同的犯罪C、超出共同故意以外的犯罪C、一方故意,另一方过失而构成的犯罪7、避险不适时的情况有(AD)。

A、事前避险B、假想的避险C、事中避险D、事后避险8、罚金刑的执行方式有:(ABCD)。

A、一次或分期缴纳B、强制缴纳C、随时追缴D、减免缴纳9、刑罚裁量原则是:(CD)。

A、罪责刑相适应原则B、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C、以犯罪事实为根据D、以刑法为准绳10、下列那些行为且具有如实供述罪行的,属于自首:(ABCD)。

A、在犯罪事实和犯罪嫌疑人未被发现之前,自动归案的B、在被通缉、追捕的过程中,自行投案的C、正在去投案的途中,被公安机关抓捕的D、父母送子女归案的三、判断题1、刑法学是以刑法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T)2、刑法的体系就是刑法规定的、按照一定次序排列的各种刑罚方法的总和。

(F)3、刑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于刑事立法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

(F)4、首要分子是一种主犯,但主犯却不一定是首要分子。

(T)5、是否着手实行犯罪,是区分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的主要标志。

(T)6、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

(T)7、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T)8、附加刑只能附加适用,不能独立适用。

(F)9、一般累犯的构成,要求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3年内。

(F)10、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而方法行为或者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态。

(T)四、简答题1、简述罪刑法定原则的概念和在立法中的体现。

2、谈谈自然人犯罪主体的构成条件。

3、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是什么?4、不作为形式犯罪的客观方面需具备那些条件?5、简述犯罪集团的特征。

6、我国刑法对死刑作了哪些限制性的规定?参考答案: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立法体现在:(1)总则规定了犯罪的概念、构成要件、刑罚种类、量刑原则等;(2)废止了类推;(3)规定了从旧兼从轻则;(4)分则规定了罪状和法定刑自然人犯罪主体的条件是:(1)必须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2)行为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3)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是,(1)预见程度不同;(2)是否凭借条件不同;(3)意志因素不同。

不作为犯罪的客观方面需具备的条件是:行为人负有特定义务;行为人有能力履行而不履行;造成或足以造成严重的危害结果。

犯罪集团的特征有:三人以上;有一定的组织性;有多次犯罪的目的性;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我国刑法对死刑的限制表现在:死刑适用条件的限制;适用主体的限制;适用程序的限制;执行制度的限制。

刑法学总论模拟题一、单项选择题1、刑法中废除了类推,这标志着我国刑法坚持了( A )。

A、罪刑法定原则B、罪刑相适应原则C、不株连原则D、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立场2、某高级法院副院长出版了一本刑法学教科书,对刑法的若干问题作了阐释。

这种解释属于( C )。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学理解释D、立法解释和学理解释3、“无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在本国领域内犯罪,都适用本国刑法。

”——这体现了( A )。

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D、遍管辖原4、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下列哪种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C)A、抢劫B、贩卖毒品C、绑架D、投毒5、犯罪的目的和动机存在于( A )的犯罪中。

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过于自信的过失D、疏忽大意的过失6、行为人误用空枪去杀人,导致未遂的,属于( B )。

A、客体的错误B、对象的错误C、工具的错误D、因果关系的错误7、( A ),是一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必备的要件。

A、危害行为B、危害结果C、犯罪时间D、犯罪地点8、判断犯罪既遂的标准应采取( C )。

A、结果说B、行为实施终了说C、构成要件说D、目的实现说9、甲对乙实施抢劫,乙奋起抗争,恰遇甲之好友丙经过,甲请丙帮忙,共抢得乙身上钱财若干。

甲、丙的共同犯罪属于( B )。

A、事先有通谋的共同犯罪B、事先无通谋的共同犯罪C、复杂共同犯罪D、必要共同犯罪、10、我国刑罚的目的应采取( D )。

A、惩罚犯罪说B、改造犯罪说C、改造与惩罚相结合说D、预防犯罪说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四个选项中,有2----4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刑法的空间效力包括( ABC )。

A、时间效力B、对地域的效力C、对人的效力D、追诉时效2、下列哪些行为属于犯罪的预备行为(ABC)。

A、为了犯罪,事先调查被害人行踪的行为B、尾随被害人的行为C、守候被害人的行为D、着手实施某罪构成的实行行为3、我国刑法规定的从犯包括(BC)。

A、起主要作用的实行犯B、起次要作用的实行犯C、帮助犯D、被胁迫参加共同犯罪的人4、防卫不适时的情况有(AD)。

A、事前防卫B、假想的防卫C、防卫挑拨D、事后防卫5、我国刑法的量刑原则是(BC)。

A、罪刑相适应原则B、以犯罪事实为根据C、以刑事法律为准绳D、罪责自负原则6、下列哪些情节属于量刑的法定情节( ABCD )。

A、累犯B、立功C、未遂犯D、胁迫犯7、缓刑的适用对象是( BC )。

A、被判处管制的罪犯B、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C、被判处拘役的罪犯D、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8、数行为而被司法机关作为一罪处断的犯罪形态有( BCD )。

A、继续犯B、连续犯C、牵连犯D、吸收犯9、我国刑法总则关于适用死刑的限制性规定体现在(ABCD)A、适用条件的限制B、适用对象的限制C、适用程序的限制D、执行制度的限制10、以有无犯罪组织为标准,可以把共同犯罪分为( AB )。

A、犯罪集团B、一般共同犯罪C、复杂共同犯罪D、简单共同犯罪三、判断题1、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都适用我国刑法。

( 错)2、“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这句但书规定,是指该行为不构成犯罪。

( 对)3、犯罪对象是指被犯罪行为侵害的、而为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 错)4、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

( 错)5、疏忽大意的过失与意外事件的根本区别在于行为人应否预见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上。

( 对)6、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犯罪的实行阶段。

( 错)7、教唆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犯罪,教唆人单独构成间接正犯。

( 对)8、结合犯是将两个本来独立的犯罪结合为一个新罪,并规定较重法定刑的犯罪形态。

( 对)9、被宣判”死缓”的罪犯,在二年缓期执行期间,又犯新罪的,则核准执行死刑。

( 对)10、危害国家安全罪累犯,是指因犯危害国家安全罪受过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后的五年内又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分子。

( 错)四、简答题1、谈谈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论基础。

2、简述犯罪概念的特征。

3、刑事责任与刑罚有何联系、有何区别?4、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

5、一般自首的成立条件。

6、简述缓刑的成立条件。

参考答案:1、罪刑法定原则的理论基础源于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说和费尔巴哈的心理强制说。

2、犯罪概念的特征有:(1)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2)具有刑事违法性;(3)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3、刑事责任与刑罚的联系表现在:刑事责任存在与否决定刑罚的存否;刑事责任的轻重决定刑罚的轻重。

二者的区别是;性质不同;有罪必有责,但有责未必有刑;刑事责任与犯罪同生,而刑罚是在法院有罪判决生效后执行。

4、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是:预见程度不同;凭借的条件不同;意志因素不同。

5、一般自首的成立条件是,(1)自动投案。

自动归案;基于本人意愿;承认了特定的犯罪;愿意接受国家的审查和裁判。

(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6、缓刑的成立条件有:适用于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情节和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