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如何在我国建立建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中国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
中国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人民对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为了满足人们对这方面需求的需求,政府的职责就是构建一个全面、高效、便捷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
本文将针对中国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构建公共服务体系的必要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对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而这些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等各个领域。
这些服务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生产都至关重要。
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人口的流动性也不断加大,许多人需要在新的城市重新寻找公共服务,对公共服务的全面覆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构建一个覆盖全国的、高效、便捷、公正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是现代化国家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现状公共服务的提供和管理涉及到多个部门,各部门之间存在一定的信息不对称、权力上的抵制等问题。
另外,受资金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限制,构建公共服务体系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
目前,在我国,各个领域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开始了一些试点和尝试。
例如,在教育方面,2018年,中央政府开始推行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以完善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在医疗方面,国家启动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以推动医疗服务的转型升级;在社会保障方面,各地开始实施社保卡制度,以更好地保障农民工和农民的权益。
三、构建公共服务体系的未来发展方向针对当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和不足,未来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首先,强化政府对公共服务的管理和监督,推进公共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其次,需要加强公共服务资源的整合和协调,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的均衡性和公平性;此外,还可以加大对公共服务体系的投入力度,密切政府和社会、企业的合作,开展公私合作,加快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总之,构建全面、高效、便捷、公正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是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对政府和社会来说,也是一项基本的责任和义务。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改善民生的问题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改善民生的问题摘要:民生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自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的理解,通过对当前民生建设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办法、改善民生与加强社会建设的关系以及改善民生的几个重要意义等若干方面的论述,阐述我对十八大“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理解。
关键词:民生问题;社会建设;改善民生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
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一、民生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原因民生主要是指人民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人民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具体涉及劳动就业、社会福利、义务教育、基本住房、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的内容。
所谓民生问题,从社会学的角度讲,就是社会成员如何从社会和政府那里获得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来支撑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问题。
通俗地说,就是老百姓遇到的与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也可以说是老百姓过日子所遇到的种种问题。
在当代社会中,民生状况以及其基本结构和指标的改善与发展状况,不仅直接地反映着人民的基本生存、生活和发展的状况,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折射着一个国家其社会结构、社会秩序和社会利益关系调整与建设的合理化与优化程度,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还强烈关涉着执政党的执政基础和社会基石问题。
当前我国民生问题主要表现为:社会保障水平总体不高,还没有实现城乡完全统筹;教育发展不均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社会就业压力仍然较大;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利益矛盾加剧等等。
建立健全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现实性与对策探讨
人 民群众 日益增长的物质 文化需 求 ,不 断提 高人 民生 活水 平 , 发 展 的成 果 惠 及 人 民群 众 , 要 求 不 断 完 善 生 产 关 系 使 又 和分 配关 系 , 促进社 会公平正义 , 实现共 同富裕和社会 的全 面进步 , 在此基础上 , 能建立起真正的和谐社会。 才 建立健全 基本公共服务体 系是我国社会转 型的现 实所 迫 。改革 开放 以来的3 多年 ,我国经济年平 均增长率超 过 0 95 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 同时 , .%, 大幅度提高 了人 民的 生活水平。然而 , 这种以政绩为支撑 的传 统发展方式使得经 济与社会 领域 的发展越来越不平衡 , 社会 发展严重滞后 于经 济发展 , 引发 了一系列社会 问题 , 特别是 民生问题突出 , 社会 的差 距 甚 至 是 “ 沟 ” 鸿 日益 拉 大 。收 入 分 配差 距 过 大 和 公共 产 品供给不 足成为当前社会普遍关 注的两大焦点问题。这些问
共服务 , 是诸 多公共服务 中具有保障性 质和平等色彩 的服 务
类型。可以这 样理解 : 第一 , 基本公共服务是公共服务中最基
础、 最核 心的部分 , 与人 民群众最 关心 、 最直接 、 最现实 的切 身利益 密切 相关 ; 二 , 第 基本公共服务是政 府公共服务职 能 的“ 底线 ” 由政府负最终责任 ; , 第三 , 基本公共服务 的范 围和 标准是动态的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保 障能力的提高 , 其 范 围 应逐 步扩 大 , 准 应 不 断 调 整 。这 也 构 成 了基 本 公 共 标
服 务 的 主要 特 征 : 础 性 、 惠 性 、 基 普 动态 性 。建 立 健 全 基 本 公 共 服务 体 系 具 有 十分 重 要 的 现 实 意 义 。
创新公共服务体系 建设服务型政府
创新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服务型政府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这对于新时期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具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
实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目标,关键在于加快改革创新,建立健全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体制上的保障。
本文从五个方面提出加快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创新的思考和建议,以期进一步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一、创建公共服务分工合理的政府职责体系提供公共服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核心职能,这一职能不是某一级政府可以独自完成的,而是通过不同层级政府的分工合作来共同完成的。
这就需要根据各种公共服务的属性和特点,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职责范围,健全公共服务职责分工体系,从整体上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
只有明确了政府间职责划分,才能为各级政府的收支划分和组织机构设置提供客观依据。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其主要内涵就包括健全政府公共服务职责分工体系。
建立政府公共服务职责分工体系,应遵循中央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原则,并根据受益原则、效率原则、公平原则、溢出效应原则与财力相匹配原则,对各级政府的职责范围作出明确合理的界定。
其基本框架是:中央政府的职责范围是提供全国性公共服务;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责范围是提供地方性公共服务;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共有职责范围是提供跨区域性公共服务。
二、创建与强化公共服务相适应的财政体系提供公共服务需要有相应的财力支撑,财政支出就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
可以说,财政支出结构是衡量政府公共服务情况的最量化、最客观的指标。
政府提供了什么服务,提供了多少服务,都将在财政支出结构上有所体现。
从实际情况看,目前各级财政对公共服务的投入不足等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尚未形成与强化公共服务相匹配的财政体系,需要加快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建立适应公共服务要求的财政体系。
第一,按照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使财政从市场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退出,增加各级政府对公共服务的支出比重,使政府支出主要用于提供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基本公共服务。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个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能够为人民提供高质量、高效率、高满意度的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论述如何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以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一、优化公共服务机构的管理与运作为了提供优质公共服务,首先需要加强公共服务机构的管理与运作。
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对公共服务机构的监管与指导,确保其按照规章制度提供服务。
另一方面,公共服务机构应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和服务标准,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提升公共服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公共服务人员是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素质与能力直接影响公共服务的质量。
政府应加大对公共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同时,要建立激励机制,吸引高素质人才从事公共服务工作。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公共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很大程度取决于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
政府应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公共设施的覆盖范围和质量。
例如,在交通领域,应加强道路、桥梁、公交站等交通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以提高城市交通的流畅度和安全性。
四、推动信息技术与公共服务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提供了新的机遇。
政府可以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建立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平台,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
例如,推行电子政务,提供在线办事、在线咨询等服务,使公共服务更加智能化、个性化。
五、加强公共服务的监督与评估为了确保公共服务的优质化,必须加强对公共服务的监督与评估。
政府应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公共服务的日常监管,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要进行定期的服务评估,听取民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提升公共服务的水平。
六、加强社会组织的参与与合作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离不开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政府应加强与社会组织的沟通与协作,发挥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积极作用。
公共卫生管理试题及答案
公共卫生管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公共卫生管理的核心职能?A. 疾病预防与控制B. 环境保护C. 社会经济发展D. 健康教育与促进答案:C2. 公共卫生管理的主要对象是?A. 个人B. 家庭C. 社区D. 国家答案:C3. 以下哪个组织负责全球公共卫生事务?A. 世界卫生组织B. 世界贸易组织C. 国际红十字会D.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答案:A4. 以下哪个疾病属于传染病?A. 高血压B. 糖尿病C. 肺结核D. 心脏病答案:C5. 以下哪个措施可以预防食物中毒?A. 食品加工过程中严格把控卫生条件B. 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C. 不吃剩饭剩菜D. 选项A、B和C均正确答案:D6. 以下哪个是公共卫生管理的基本原则?A. 以人为本B. 预防为主C. 全面发展D. 社会参与答案:B7. 以下哪个不是公共卫生突发事件?A. 非典型肺炎(SARS)B. 甲型流感(H1N1)C. 地震D. 洪水答案:C8. 以下哪个指标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公共卫生水平?A. 人均预期寿命B. 国内生产总值C. 人口自然增长率D. 婴儿死亡率答案:A、D9. 以下哪个措施可以降低吸烟率?A. 提高烟草税收B. 禁止公共场所吸烟C. 开展戒烟宣传D. 选项A、B和C均正确答案:D10. 以下哪个是公共卫生管理的最高目标?A. 降低疾病发病率B.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C. 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体系D. 实现全民健康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公共卫生管理只关注传染病的防治。
(×)2. 公共卫生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全民健康。
(√)3.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对公共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的事件。
(√)4. 公共卫生管理只涉及卫生部门的工作。
(×)5. 健康教育与促进是公共卫生管理的重要手段。
(√)6. 疾病预防与控制是公共卫生管理的核心职能。
(√)7. 公共卫生管理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及答案指导(2025年)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试题及答案指导一、题目一(归纳概括题型)答案及解析:当前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改革建议。
解析:1.问题:(1)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我国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导致基层医疗资源相对匮乏,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突出。
(2)医疗费用高昂:由于医疗资源紧张和药品价格上涨,患者就医负担较重,尤其是长期患病或患有重大疾病的患者。
(3)医疗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尽管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但部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不高,存在过度医疗、误诊误治等现象。
(4)医患关系紧张:由于沟通不畅、医疗纠纷处理不当等原因,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影响了医疗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
2.改革建议:(1)优化医疗资源配置: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医疗资源建设,增加医疗服务供给。
(2)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加强医保控费制度建设,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降低药品价格。
同时,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水平,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
(3)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疗机构管理和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疗服务标准和质量。
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医疗安全风险管理,保障患者就医安全。
(4)改善医患关系:加强医患沟通制度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
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
加强医疗卫生行业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氛围。
二、题目二(综合分析题型)城市智慧化管理对民生的重要影响——提升服务质量与创新治理模式。
请以城市管理者的视角,阐述如何实现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的协同进步,以更好地服务市民生活。
答案解析:一、答案概述:本题要求从城市管理者的视角出发,阐述如何实现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的协同进步,从而更好地服务市民生活。
答题需涵盖智慧化管理对民生的重要性、服务质量提升的策略以及创新治理模式的实践三个方面。
完善我国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的几点建议_陈建刚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行政管理观点集萃108 2005年5期 总第239期社会信用体制建设对政府的要求刘丁蓉 针对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必须做什么等系列问题,作者认为,社会信用体制建设对政府提出了如下要求:一、明确政府在信用体系中的定位,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普遍认为,我国当前缺乏社会信用中介机构、国家的信用制度、公民的信用观念和企业的信用管理。
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必须解决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定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以各级政府为主体和电子政务为基础的政务信息和公共披露体系;以行业协会为主体和会员单位的自律维权信用体系;以企业自身为主体和风险管理为基础的自我内控独立信用体系;以信用中介为主体和市场运行为基础的社会商务服务信用体系。
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可以定位于:健全信用法制、培育信用需求和提高政务信用信息透明度,并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步伐。
二、开放政府信用信息资源,消除行政垄断。
由于体制的原因和部门既得利益的驱使,信用信息资源的部门垄断、条块分割、相互封锁现象严重。
缺乏有效共享,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和数据既不流动也不公开,大量有价值的信用信息资源被闲置和浪费,政务信息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而不同部门的多头管理也形成了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重复投资和信息不畅。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必须公开信用信息,政府部门有义务公开在行使管理权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信用信息。
三、明确政府信用管理机构,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
现行体制下,与信用管理有关的各部门大多从本部门的实际出发出台管理规定,建立征信机构或咨询系统,没有一套有效的监督机制。
当务之急是明确各部门在整个社会信用管理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其信用管理的目标与内容,并明确一个部门作为主管部门,承担综合管理和监管职责。
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一、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强调要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兜底线保基本的能力,是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重要基础,是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基本公共服务保基本、兜底线基础更加坚实,促进共同富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用更加凸显。
一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更加健全。
构建了覆盖全民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
制定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明确国家向全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底线范围,为政府履行职责和公民享有权利提供了依据。
健全基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欧晓理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16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以标准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规范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确保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民、兜住底线、均等享有。
厘清基本公共服务支出责任,完善相关转移支付制度,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更加有力。
二是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十三五”时期累计有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我们坚持盯住“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实施,有效遏制致贫返贫。
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
重点领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教育领域,各级各类教育生师比逐年下降,普通小学、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师比,分别从2015年的17.05、14.01、20.47下降到2019年的16.85、12.99、18.94;医疗卫生领域,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和执业医师的人均覆盖能力显著提升。
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社会保障体系
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强化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在国家的统一规划和安排下,通过提供公共服务,确保每个公民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的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
而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则是指加强社会保险、救助和福利制度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在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直是和领导的重要工作。
通过加大投入力度,我国已经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教育方面,我国已经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全覆盖,并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水平。
在医疗方面,我国实施了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并且大力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健康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养老方面,我国实施了全民养老保险制度,并且积极推进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然而,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是地区之间的差距。
我国地大物博,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资源配置存在着很大差异。
一些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高,而一些欠发达地区则存在着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
其次是城乡之间的差距。
城市相对于农村有更好的教育、医疗、养老等资源配置,城乡居民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存在不平等现象。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领导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投入力度,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其次是推进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改革。
领导加强对农村教育、医疗、养老机构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支持,提高农村居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
同时,领导加强对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城市居民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权益。
此外,领导还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
强化社会保障体系是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是指国家通过社会保险、救助和福利等制度来帮助人民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或公共机构提供给社会公众的服务,旨在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社会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成为了当今时代的要求和挑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一、加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中,加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是重要且必要的一步。
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包括教育、医疗、交通、水电气等方面的设施和设备。
政府应加大对这些方面的投入,并倡导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通过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覆盖范围和质量,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二、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对于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优化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是必不可少的。
当前我国公共服务资源存在着区域间分配不均衡、资源过度集中等问题。
政府应加强调查研究,了解不同地区的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资源配置方案。
重点关注基层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资源,加大力度,创造条件,弥补资源不足。
通过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可更好地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实现社会公平。
三、提升公共服务人员素质公共服务人员是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关键,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服务的水平和效果。
政府应加大对公共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
同时,建立激励机制,提升公共服务人员的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使其拥有更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只有提升公共服务人员素质,才能够更好地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满足人们的需求。
四、加强公共服务监督和评估为了确保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加强监督和评估工作是必要的。
政府应建立健全公共服务监督体系,加强对公共服务机构的监管,定期进行评估和考核。
同时,还应积极引入第三方机构和社会组织参与监督和评估工作,增加监管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只有加强监督和评估,才能促进公共服务机构的改进和提高,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建设现代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建设现代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
如何建设现代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成为当前和未来的重要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对现代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
包括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是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重要保障。
二、提高教育水平教育是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
通过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教育公平,可以提高农村居民的素质和能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三、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现代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需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医疗设施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的医疗保障机制,可以有效保障农村居民的健康权益。
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现代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覆盖面广、保障水平高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增强农村居民的安全感和获得感。
五、促进就业创业就业创业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
通过培训、引导、政策扶持等措施,促进农村居民就业创业,可以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改善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六、加强文化建设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
建设现代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需要加强文化建设,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升农村文化软实力。
七、推动产业发展产业是支撑农村经济的基础。
建设现代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需要推动产业发展,升级产业结构,培育新型农村经济主体,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动力。
八、加强农村治理农村治理是现代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
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完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提高农村自治能力和治理水平,可以有效推动农村发展。
九、保护环境资源环境资源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建设现代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需要保护环境资源,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增强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
当前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当前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作者:敬海新来源:《理论与现代化》2012年第01期摘要: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战略意义的组成部分,是十七届五中全会最大的亮点,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所在。
我国当前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存在公共服务支出比例偏低、区域之间公共服务支出的人均差异过大、歧视性供给以及公共服务提供过程中的效率低下等问题,必须从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体制改革、创新社会管理、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积极探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02(2012)01-0037-05国家“十二五”规划指出:坚持民生优先,完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构建中国特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成为当前政府工作的基本任务。
一、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结构基本公共服务是指一定经济社会条件下,为了保障全体公民最基本的人权,全体公民都应公平、平等、普遍享有的公共服务,是诸多公共服务中具有保障性质和平等色彩的服务类型。
可以这样理解:第一,基本公共服务是公共服务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第二,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底线”,由政府负最终责任;第三,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标准是动态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保障能力的提高,其范围应逐步扩大,标准应不断调整。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主要可以分为四大类:基本民生性服务、公共事业性服务、公共基础性服务和公共安全型服务。
其中,基本民生性服务包括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主要目标是保障公民的生存权,重点放在完善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之上,把促进就业作为重要着力点,摆在基本公共服务的突出位置,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重要途径。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探讨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探讨摘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底线生存服务、公众发展服务、基本环境服务和基本安全服务四项内容。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遵循受益均等原则、主体广泛原则和优惠合理原则。
应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和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三个方面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改革。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服务型政府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服务型政府的首要职责,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内容和原则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是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受益大体相等,同时具有较大自由选择权。
其实质在于政府要为全体社会成员生存、发展和提高担负责任,提供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并确保全体公民得到普遍平等的享受。
一个比较理想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状态,应该是不同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居民个人之间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一致。
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
深入理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进一步探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内容。
对于“什么是平等”、“什么是均等化”,各种理论历来争议激烈。
简要地说,关于平等、均等和正义的理论存在传统机会平等说、罗尔斯和大卫·米勒等人的资源平等说和阿马蒂亚·森的能力平等说,综合这些理论,根据政府提供服务的性质和类型,可以大致确定政府必须保障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有四大领域可以划在基本公共服务之列:一是底线生存服务。
包括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主要目标是保障公民的生存权。
二是公众发展服务。
包括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公共文化体育,主要目标是保障公民的发展权。
三是基本环境服务。
包括居住服务、公共交通、公共通信、公用设施和环境保护,主要目标是保障公民起码的日常生活和自由。
政府如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
政府如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其目标是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然而,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仍然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政府如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以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
一、建立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要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
政府应当投入更多资源来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机制,确保公共服务的全面覆盖和高效运行。
该体系应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多个领域,以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
在教育领域,政府应投入更多资金改善学校条件,提高师资力量,制定更加公平的招生政策,确保所有儿童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在医疗领域,政府应加大医疗资源的投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此外,建立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确保人民能够享受到实惠的医疗保险,并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治。
在社会保障领域,政府应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扶持力度。
通过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贫困人口和特殊群体能够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福利待遇。
在住房领域,政府应加大对住房建设的投入,提高人民的居住条件。
通过加大财政支持、优化住房政策等措施,让更多的人能够购买到价格合理、品质优良的住房。
二、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除了建立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外,政府还需要努力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
政府应加强对公共服务机构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提供的服务符合质量标准和规范。
通过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激励公共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政府还应推动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公共服务的便捷性和透明度。
通过建立在线服务平台、推行电子政务等举措,让人民能够更方便地获取所需的公共服务。
此外,政府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公共服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通过培训和选拔机制,选拔和培养优秀的公共服务人员,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三、加强与社会组织和市场力量的合作政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加强与社会组织和市场力量的合作。
基本公共服务理论、现状与对策分析
基本公共服务理论、现状与对策分析一、本文概述《基本公共服务理论、现状与对策分析》一文旨在全面探讨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基础、当前实施状况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文章首先界定了基本公共服务的概念,明确了其在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中的重要作用。
接着,通过对国内外基本公共服务理论的梳理和评价,文章深入分析了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基础和最新研究成果。
在现状分析部分,文章详细描述了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实施现状,包括服务内容、覆盖范围、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情况,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文章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旨在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促进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整篇文章结构清晰,逻辑严密,旨在为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概述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由政府主导提供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相适应,旨在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公共服务。
这些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文化体育等方面。
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概述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基本公共服务理论强调公平性和普惠性。
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为了满足公民的基本需求而提供的,因此,它必须覆盖全体公民,不论其社会地位、财富状况或地理位置如何。
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应遵循公平原则,确保所有公民都能以平等的机会和条件享受这些服务。
基本公共服务理论注重政府的主体责任。
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代表和社会的管理者,承担着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主体责任。
这包括制定相关政策、规划和服务标准,以及组织和监督服务的提供。
同时,政府还应通过财政投入、政策引导和监管等手段,确保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和质量。
再次,基本公共服务理论强调服务的均等化。
均等化是指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应尽可能消除地区、城乡和群体之间的差异,使所有公民都能享受到大致相同的服务水平。
这要求政府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差异化的政策和措施,确保服务的均等化。
(完整版)政治论述题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请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制度的角度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答: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出了关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
主要包括:1.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思想。
人民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始终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思想。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把发展市场经济同坚持社会主义有机结合起来。
4.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关于分配制度的思想。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
6.关于对外开放思想。
7.关于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思想。
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必须是又好又快的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体,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制度和体制取决于一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具体的社会经济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体制主要包括: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经济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的优势。
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是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二.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谈谈你是如何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包括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形势与政策复习题和答案
一、名词解释:1、海权:国家在经济,军事等方面控制和利用海洋的力量。
2、海洋权益:海洋权利和有关海洋利益的总称。
包括海洋政治权益,海洋经济权益,海洋科技权益等。
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以五年为一个阶段,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战略规划和部署,设立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引导未来五年的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式、路径、目标提供思路指南和行动纲领。
4、中等收人陷阱: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5、老龄化社会:指老年人占总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定的比例的人口结构模型。
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6、扩大内需:指扩大某经济体内部的需求。
内需,即内部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
扩大内需,就是要通过发行国债等积极财政货币政策,启动投资市场,通过信贷等经济杠杆,启动消费市场,以拉动经济增长。
7、消费率:消费率又称最终消费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的最终消费(用于居民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的总额)占当年GDP的比率。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用于最终消费的比重,是衡量国民经济中消费比重的重要指标。
其公式为:消费率=消费基金/GDP×100%。
其中,消费基金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8、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指由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以提高货币供应,可视之为“无中生有”创造出指定金额的货币,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
其操作是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购入证券等,使银行在央行开设的结算户口内的资金增加,为银行体系注入新的流通性。
“量化”指将会创造指定金额的货币,而“宽松”则指减低银行的资金压力。
9、金砖国家:传统“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英文首字母。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实问题及推进建议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实问题及推进建议我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最早起源于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提出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十六届六中全会也明确提出“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任务。
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要求“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到十八大报告已将“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总体实现”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之一。
由此可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国家战略层面地位不断提升,其主要原因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涵义及评估(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概念我们知道,公共服务是公共部门为特定公共需求的群体所提供的服务。
而基本公共服务则主要指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涵盖全体社会公众并满足全体社会公众对最低公共资源需求的公共服务。
基本公共服务作为公共服务的特殊形式,它有两个基本要点,一是涵盖全体社会公众;二是满足最低的公共资源需求。
公民最低的公共资源需求,主要包括与公民基本生存权、基本健康权和基本发展权等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项目。
一般包括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住房、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广义上还包括与人民生活环境紧密关联的交通、通信、公用设施、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公共服务,以及保障基本安全需要的公共安全、消费安全和国防安全等领域的公共服务。
对于“均等化”的理解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解读:一是权利平等、二是财政均等、三是机会均等、四是结果大体相等。
权利平等是基础,财政平等是保证,机会均等是前提,结果大体相等是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如何在我国建立建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必由之路一般地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人们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的均等。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基本民生性服务,如就业服务、社会救助、养老保障等;二是公共事业性服务,如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科学技术、人口控制等;三是公益基础性服务,如公共设施、生态维护、环境保护等;四是公共安全性服务,如社会治安、生产安全、消费安全、国防安全等。
这些基本公共服务做好了,才能使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受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毋庸置疑,经过前一阶段的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急剧转型,我国经济社会的基本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不仅要求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应对生态环境恶化和能源资源短缺引发的严峻挑战,而且要求加快建立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应对基本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所带来的新的挑战。
有关资料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多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相继超越生存型社会的临界值。
就恩格尔系数来看,2000年城市达到39. 4%,农村达到49. 1% ,均低于50%的临界值。
同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首次降至50%的临界值。
2001年,第一产业比重降至14. 1%,首次低于15%的临界值;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0.7%,首次超过40%的临界值。
2003年,城镇化率达到40. 5%,首次超过40%的临界值。
从这些量化标准来判断,我国在21世纪初开始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
在这一进程中,广大社会成员的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同公共产品短缺、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成为日益突出的阶段性矛盾。
[1]由此可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任务。
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是人人共享、普遍受益。
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人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必然选择。
换句话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过程,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是结果,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要维护社会公平。
在当前,通过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解决民生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体现社会公平的迫切需要。
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诸多不和谐因素,有的是发展不够的问题,有的则是共享不够的问题,即没有很好地让全体人民公平公正地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
按理说,社会进步的成果应当由全社会来共享,但实际上是由强势群体来享受或首先享受;同样,社会代价的后果应当由全社会来分担,但实际上大部分却由弱势群体来承担或主要来承担。
因此,处在强势群体中的人,与处在弱势群体中的人,对社会的关系是不一样的。
强势群体由于得到很多利益,认为这个社会好,希望维持现状,对社会认同感较高;而处在弱势群体中的人,由于地位下降或利益受损,对社会有一种不满情绪,甚至希望改变现状,因而对社会的认同感较差。
这种复杂的情况必然导致社会矛盾和冲突的产生。
所以,必须针对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真正把改革发展成果体现在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上,体现在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上,体现在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上,以此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还应当看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衡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可行标准。
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目标实现与否需借助科学、合理的评判标准,但它具有难测度性,需要一个可行的衡量标准来评判它。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正是一个可行的衡量标准。
一方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本质是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人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程度的高低;另一方面,相对于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难测度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各项指标可以量化,所以它是衡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可行标准。
目前,“4E”标准即效果性、效率性、经济性、公平性是评价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客观标准,其中的公平性标准即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如“基准评价指标”(即标杆法,就是预先选定一个组织或一个标准,并将其作为本组织一定期限内努力的方向和试图达到的目标,到设定期末,测度本组织完成预定目标的程度和质量,即为该组织的基准绩效得分)、“地区差异指标”(即同一种公共服务,评估得分最大地区与评估得分最小地区间的得分之比)等,[2]均是很实用的公平性评价标准。
二、现阶段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的主要挑战为实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目标,我国政府重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但现阶段仍面临许多挑战,基本公共服务依然存在非均等化现象,甚至在有些方面呈现出某种恶化的态势。
根据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和客体划分,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可分为政府(主体)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均”与公众(客体)对基本公共服务“享受不均”两个方面。
(一)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不均”。
政府供给基本公共服务过程中同时存在着供给不足和供给不均问题,它们都是造成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原因。
对此,供给不足问题已经受到大家的强烈关注,而供给不均却往往被笼统地认为是供给不足,并被认为是在供给充足前提下才会出现。
实际上,在供给不足情况下,也会因政府工作人员的故意行为而出现供给不均问题。
而且,供给不足前提下的供给不均会加剧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
监管、付费、直接提供是政府供给基本公共服务的三种基本手段。
[3]监管就是通过建立健全各种制度、机制,对非政府组织供给公共服务进行全程监督与管理;付费是政府通过付费来干预公共服务的提供,包括向服务提供者和服务需求者提供补贴等;直接提供是政府公立机构直接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
这三种手段都旨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高效、公平。
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不均”贯穿在这三种手段中,表现为“制度供给不均”、“财政供给不均”和“人员、设备、设施供给不均”等。
1、制度供给不均。
主要表现为公共服务制度的城乡二元化。
虽然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但长期以来的“重城轻农”现象继续存在,在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等方面依然存在城乡二元格局,有些地区因为贫富差距的拉大而更加严重。
诸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为广大农民解除了“大病致贫、大病返贫”的后顾之忧,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旨在“大病统筹”,而非普通疾病的医疗保障。
与城镇医疗制度的全面医疗保障相比,农村居民显然被排除在普通疾病的保障范围之外,看似均等的制度还是不公;失业保险主要针对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大多数城镇困难居民及广大农村居民无缘失业保险,这种制度的存在,本身就是不均。
如此等等。
2、财政供给不均。
主要体现为地方财政辖区内分配不均以及中央与地方对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分担比例失衡。
地方财政辖区内分配不均会拉大城乡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差距,加剧社会不公。
在当前“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扶持农村”的国家大政方针指引下,地方在财政分配中已逐步提高支农比例,并重点向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基本公共服务部门倾斜,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省份。
但是,我国大多数省份的财政收入有限,在市县一级更是捉襟见肘,难于支付各种基本公共服务所需的资金,只能重点顾及其中一部分,造成地方财政供给不均。
中央与地方对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分担比例失衡明显。
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中央财政支农支出为147.53亿元,地方支农支出1644.87亿元,地方是中央的11倍;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支出中中央支付587.67亿,而地方支付高大5516.51亿,地方高出8倍;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支付中仅拨付6.66亿而地方承担了188.76亿,地方是中央的28倍,显然地方承担着主要的财政责任。
[4]中央与地方对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分担比例失衡造成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不统一,中央拥有大部分的财权而对基本公共服务所承担的责任却很少,相反,地方政府缺乏足够的财权却承担大部分的基本公共服务责任。
严重的权责不一,增加了地方供给基本公共服务的难度,影响了地方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平性。
3、人员、设备和设施供给不均。
主要反映在各基本公共服务部门中工作人员、设备、设施配置的数量及质量上的差别。
在医疗卫生、义务教育方面,城市配备了更多优秀人才、配置了更优质的设备,服务质量都比农村的高。
在基础设施及环境保护方面,城市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公路、厕所、垃圾处理站、供水及排水工程等。
因此,城市基本公共服务部门中工作人员、设备、设施配置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比农村的高。
(二)公众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享受不均”。
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实质是“享受均等”。
“享受均等”的前提是“供给均等”。
但“供给均等”未必能保证“享受均等”,而“享受均等”却必定表明基本公共服务真正达到均等化,人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当前“享受不均”表现在各种基本公共服务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上。
在地区差异方面,据陈昌盛,蔡跃洲在《中国政府公共服务:体制变迁与地区综合评估》中所指可知,2000—2004年间,我国各类公共服务地区差异指标中最大与最小之比的5年平均值分别为:基础教育1.728,公共卫生1.774,社会保障2.351,基础设施3.072公共安全1.923,环境保护1.96。
[5]各类基本公共服务的地区差距在2-3倍,差距明显,尤其是西部地区遭受了巨大的不公。
在城乡差距方面,我国各类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居民享受情况是:在社会保障方面,我国85.8%的从业人员缺乏失业保险;[6] 80%左右的劳动者缺乏基本养老保险;85%以上的城乡居民缺乏基本医疗保障;[7]2001至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最底生活保障人数分别是1170.7、2064.7、2246.8、2205.0、2234.1万人,而对应的农村居民最底生活保障人数分别是304.6、407.8、367.1、488.0、824.9万人。
[8]城镇居民最底生活保障人数是农村的3到5倍多。
在基础设施方面,80%以上非水泥化道路在农村,50%以上的行政村未通自来水,60%以上的农民缺少卫生厕所。
[9]在义务教育方面,2005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中,义务教育总支出为241亿元多,其中,用于农村义务教育支出139亿元多,占57.8%,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量占全国义务教育学生数量的57.1%。
[10]在公共卫生方面,城市占有全国医疗资源的80%,而农村只有20%。
[11]显然,“享受不均”在城乡差距方面更为突出,消除城乡居民的“享受不均”应当成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
上述分析主要体现了数量上的不均等。
其实,各种基本公共服务还存在质量上的不均等问题,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不同社会群体间的差距本质上反映了基本公共服务在数量或质量上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