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处理器的发展史资料
cpu发展史
CPU发展史1971年世界上第一款微处理器是Intel公司推出的4004,这是第一款可以用于微机的4位处理器,它包括2300个晶体管。
随后Intel又推出8008由于市场反应不理想,1974年8008发展成8080成为第二代处理器,8080作为代替电子逻辑电路的器件被用于各种应用电路和设备中。
同时期Zilog公司生产了8080的增强型Z80,摩托罗拉公司生产了6800,Intel公司于1976年又生产了增强型8085,但这些芯片都没有改变8080的基本特点,都属于第二代处理器。
它们都采用NMOS工艺,集成约9000只晶体管,平均指令执行时间为1μs~2μs,采用汇编语言,BASIC,Fortran编程,使用单用户操作系统。
1978年Intel公司生产的8086是第一个16位的处理器,很快Zilog公司和摩托罗拉公司也计划生产Z8000和68000。
这就是第三代微处理器的起点。
1982年,Intel公司在8086的基础上,研制出了80286微处理器,该处理器最大主频为20MHZ。
内,外部数据传输均为16位,使用24位内存的寻址,8086~80286这个时代是个人电脑起步的时代,当时在国内使用甚至见PC机的人很少,它在人们心中是一个神秘的东西。
到九十年代初,国内才开始普及计算机。
1985年春天的时候,INTEL公司已经成为了第一流的芯片公司,它决心全力开发新一代的32位核心的CPU-80386。
INTEL给80386设计了三个技术要点:使用“类286”结构,开发80387微处理器增强浮点计算能力,开发高速缓存解决内存速度瓶颈。
1985年10月17日,INTEL划时代的产品———80386DX正式发布了,其内部包含27.5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12.5MHZ,后逐步提高到20MHZ 25MHZ 33MHZ,最后还有少量的40MHZ产品。
1989年INTEL公司又推出准32位微处理器芯片80386SX。
cpu发展历史过程
cpu发展历史过程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计算机中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计算机程序的指令,控制和协调计算机的各种操作。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PU也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进和发展。
本文将从早期的计算机CPU开始,逐步介绍CPU的发展历史过程。
一、早期计算机的CPU早期的计算机CPU采用的是电子管技术,这种技术具有高功耗、体积庞大、易损坏等缺点。
该阶段的计算机CPU运算速度较慢,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和军事应用。
代表性的早期计算机有ENIAC、EDVAC 等。
二、晶体管时代的CPU20世纪50年代末,晶体管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CPU得以进一步改进。
晶体管比电子管体积小、寿命长、功耗低,使得计算机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该时期的计算机CPU采用了冯·诺依曼结构,即将指令和数据存储在同一内存中。
代表性的计算机有IBM System/360等。
三、集成电路时代的CPU20世纪60年代,集成电路技术的出现使得计算机CPU集成度大幅提高,体积缩小,功耗进一步降低。
这一时期的计算机CPU开始出现微处理器,即将多个功能模块集成在一颗芯片上,实现更高的性能和更小的体积。
代表性的计算机有Intel 4004、Intel 8008等。
四、个人计算机时代的CPU20世纪70年代末,个人计算机的出现使得计算机CPU得到大规模普及。
此时的计算机CPU采用了更加先进的微处理器架构,性能大幅提升。
代表性的计算机有IBM PC、Apple Macintosh等。
五、多核处理器时代的CPU21世纪初,多核处理器技术的出现使得计算机CPU能够同时处理多个任务。
这种技术通过在一颗芯片上集成多个处理核心,实现更高的并行计算能力。
代表性的计算机有Intel Core系列、AMD Ryzen系列等。
六、现代计算机时代的CPU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CPU在性能、功耗和集成度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现代计算机CPU采用了更加先进的制程工艺和架构设计,如14纳米、10纳米工艺、超标量架构、超线程技术等。
微处理器的发展历史
微处理器的发展历史- 第一代微处理器诞生于1971年。
Intel公司推出了第一款被称为Intel 4004的微处理器。
它是一款4位的微处理器,主要用于计算器和其他嵌入式系统。
- 在1974年,Intel公司推出了一款8位的微处理器,称为Intel 8080。
它是第一款被广泛采用的微处理器,并被用于许多个人计算机系统。
- 接着在1978年,Intel公司推出了Intel 8086处理器。
这款处理器采用了新的x86架构,并成为后来IBM个人电脑的标准架构。
该架构至今仍在广泛使用。
- 在1981年,Intel公司推出了第一款16位的微处理器,称为Intel 。
这款处理器在性能和功能方面有了显著改进,并成为第一个使用现代操作系统的个人电脑的主要处理器。
- 在1985年,Intel公司推出了Intel 386处理器,它是第一款32位的微处理器。
这款处理器在性能上有了大幅度提升,为之后的个人电脑提供了更高的计算能力。
- 在1993年,Intel公司推出了Intel Pentium处理器。
这款处理器在多任务处理和图形处理性能上有了显著提升,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个人电脑处理器之一。
-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处理器的速度和性能不断提升。
不同的公司推出了各种新的微处理器,如AMD的Athlon系列和英特尔的Core系列。
- 最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发展,对微处理器的需求不断增加。
微处理器正在朝着更高的能效和更强的计算能力发展。
以上是微处理器发展的一些重要里程碑,它们为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可以期待微处理器的发展继续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微处理器发展
微处理器发展一、基本理论摩尔定律摩尔定律是指IC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Intel)名誉董事长戈登·摩尔(Gordon Moore)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得之。
钟摆理论在奇数年,英特尔将会推出新的工艺;而在偶数年,英特尔则会推出新的架构。
简单的说,就是奇数工艺年和偶数架构年的概念。
钟摆策略发展趋势一般是今年架构、明年工艺,是让大家循序渐进,而且实行钟摆策略也是带着整个行业按着这个钟摆形成一种共同的结构往前走。
二、微处理器的发展大致可分为第一代微处理器(1971—1973年)通常以字长是4位或8位微处理器,典型的是美国 Intel 4004和Intel 8008微处理器。
Intel 4004是一种4位微处理器,可进行4位二进制的并行运算,它有45条指令,速度(Million Instruction Per Second,每秒百万条指令)。
Intel 4004的功能有限,主要用于计算器、电动打字机、照相机、台秤、电视机等家用电器上,使这些电器设备具有智能化,从而提高它们的性能。
Intel 8008是世界上第一种8位的微处理器。
存储器采用PMOS工艺。
该阶段计算机工作速度较慢,微处理器的指令系统不完整,存储器容量很小,只有几百字节,没有操作系统,只有汇编语言。
主要用于工业仪表、过程控制。
第二代微处理器(1974—1977年)典型的微处理器有Intel 8080/8085,Zilog公司的Z80和Motorola公司的M6800。
与第一代微处理器相比,集成度提高了1~4倍,运算速度提高了10~15倍,指令系统相对比较完善,已具备典型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及中断、直接存储器存取等功能。
由于微处理器可用来完成很多以前需要用较大设备完成的计算任务,价格又便宜,于是各半导体公司开始竞相生产微处理器芯片。
Zilog公司生产了8080的增强型Z80,摩托罗拉公司生产了6800,英特尔公司于1976年又生产了增强型8085,但这些芯片基本没有改变8080的基本特点,都属于第二代微处理器。
简述微处理器的发展过程
简述微处理器的发展过程
微处理器是一种集成电路,它能够执行计算机程序中的指令。
它是计算机的核心组件之一,可以被用于控制各种设备,例如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汽车等等。
微处理器的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
当时,英特尔公司推出了第一款微处理器,它被称为4004芯片,拥有2300个晶体管,其性能远不如当今的处理器。
随着技术的发展,芯片的晶体管数量逐渐增加,性能也随之提高。
1980年代,IBM公司推出了第一款个人电脑,这标志着微处理器的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为了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各家公司纷纷推出了不同性能的微处理器,例如英特尔的8086、80286、80386等等。
这些处理器逐渐成为了计算机领域的标准。
1990年代,微处理器技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多核处理器、64位处理器等等。
同时,移动设备市场也开始快速发展,各种低功耗、高性能的处理器相继问世,例如ARM公司的Cortex系列处理器。
如今,微处理器已经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必备组件。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微处理器的应用前景也愈加广泛。
- 1 -。
微处理器的发展与实用技术研究
微处理器的发展与实用技术研究微处理器是现代计算机的核心组件,它是一种内置运算器、控制器和存储器于一身的集成电路,用于执行各种计算和数据处理任务。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微处理器也在不断发展和升级。
本文将介绍微处理器的发展历程和实用技术研究。
一、微处理器的发展历程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处理器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逐步走入人们的视野。
1971年,英特尔发布了第一款微处理器Intel 4004,它由2300个晶体管组成,可以执行8位二进制计算。
当时它的运算速度很慢,仅为740kHz。
但是,这款微处理器的发布标志着微处理器时代的到来。
之后,微处理器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快速。
1974年,英特尔发布了第一款能够面向通用计算机应用的微处理器Intel 8080。
这款微处理器总共有4500个晶体管,可以执行16位计算,并且其运算速度也达到了2MHz。
它的问世使得个人计算机的出现成为了可能。
之后,Intel公司不断推出新的微处理器产品,并且将其性能不断提高。
到了1993年,Intel发布的微处理器已经比第一款微处理器英特尔4004快了10000倍。
除了英特尔,AMD、IBM等公司也为微处理器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AMD公司于1999年推出了第一款能够运行在1GHz时钟速度下的微处理器——AMD Athlon。
它是当时市场上最快的处理器,也是AMD公司的代表之一。
IBM公司则致力于研发高端微处理器产品,以满足各种大型数据处理需求。
二、微处理器技术的实用研究随着微处理器发展的不断提高,各种实用技术研究也随之涌现。
下面将介绍微处理器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1. 计算机科学微处理器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核心组件,微处理器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升级和性能提升,各种新兴技术也随之涌现。
比如,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在微处理器支持下实现了飞跃式发展。
2. 通讯技术微处理器在通信技术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微处理器的发展史
二、微处理器的发展历史你知道神奇的计算机芯片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吗?Intel公司的创始人摩尔曾有过这样一段精彩的解释:我们需要为芯片寻找一种基质,因此我们考察了地球的基质,它主要是沙粒,所以我们使用了沙粒(硅可由海沙滤取而得)。
我们需要为芯片上的线路和开头寻找一种金属导体,我们考察了地球上的所有金属,发现铝是最丰富的,所以我们使用了铝。
下面让我们循着Intel公司的发展历程,去探寻中央处理器的发展史。
1971年,Intel公司首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4位微处理器芯片Intel 4004,它集成了2300个晶体管,同年,第一台使用了4004芯片的微型计算机诞生了。
1972年Intel公司推出了8位微处理器芯片8008,之后的几年中,8位微型计算机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打开了一定的市场,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苹果公司的A pple II。
1978年Intel公司推出了16位微处理器芯片8086,主频为5~8MHz。
随后又有80186、80188、80286等16位芯片出现。
这一阶段在微型计算机市场大获成功的是IBM公司的IBM PC。
1985年Intel公司推出32位微处理器80386,指令中增加了页式存储管理,加强了图形处理的能力。
同一年,Microsoft (微软)公司推出了Windows 操作系统,这是微型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一次革命性的进步。
1989年Intel公司研制成功80486芯片。
微型计算机市场日趋繁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1993年Intel公司公布了新一代的处理器80586,并给它起了个商品名Pentium (奔腾),简称P5,集成度为310万个器件/片,时钟频率为60~133MHz,1995年2月Intel公司推出了Pentium Pro芯片,简称P6,集成度为550万个器件/片,时钟频率为133MHz,1997年1月Intel公司推出了第一片带MMX技术的多功能奔腾处理器。
MMX是Multi-Media Extensions(多媒体扩展)的缩写,是为加快多媒体操作运算而在CPU内部新增了57条指令。
微处理器发展史
微处理器发展史引言:微处理器是现代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它的发展历程与计算机科学的进步息息相关。
本文将从微处理器的起源开始,逐步介绍其发展历程,包括关键技术突破、产业竞争和应用领域的拓展。
第一阶段:早期微处理器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微处理器的概念开始出现。
1969年,美国英特尔公司的德鲁·摩尔(Gordon Moore)和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提出了"摩尔定律",预测集成电路上的晶体管数目每18个月翻一番。
1971年,英特尔发布了第一款商用微处理器Intel 4004,它采用了10微米工艺,拥有2,300个晶体管,主要用于计算器和工业控制系统。
第二阶段:微处理器的快速发展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微处理器的发展迅猛。
1974年,英特尔推出了8位微处理器Intel 8080,它成为了第一款广泛应用于个人计算机的微处理器。
接着,英特尔又相继推出了8086、8088等微处理器,为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微处理器的升级换代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微处理器开始进入升级换代阶段。
1981年,英特尔发布了16位微处理器Intel 80286,它提供了更高的性能和更大的内存容量。
紧随其后的是Intel 80386和80486微处理器,它们进一步提升了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和性能。
同时,其他厂商如AMD、IBM等也推出了自己的微处理器产品,形成了激烈的竞争局面。
第四阶段:多核微处理器的兴起21世纪初,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多样化和需求的增加,单核微处理器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因此,多核微处理器成为了发展的趋势。
2006年,英特尔发布了首款双核处理器Intel Core Duo,它将两个独立的处理核心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大大提升了计算机的多任务处理能力。
此后,四核、六核甚至更多核心的微处理器相继问世,使得计算机在处理复杂任务时更加高效。
cpu的发展史的简单总结(一)
cpu的发展史的简单总结(一)前言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之一,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经过了数十年的不断演进和创新,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突破。
本文将简要介绍CPU的发展史,以及其中的一些里程碑事件。
正文:诞生与早期发展•1964年,IBM推出了System/360系列计算机,这是首个采用单芯片设计的商用计算机,内部集成了逻辑门电路。
•1969年,Intel成立,开始生产存储器芯片等集成电路产品。
•1971年,Intel发布了首款微处理器Intel 4004,这是世界上第一款商用微处理器,引领了微处理器时代的到来。
:微处理器时代的崛起•1981年,IBM推出了首款个人计算机IBM PC,搭载Intel 8088微处理器,开启了个人计算机普及的新时代。
•1982年,Intel推出了x86架构的80286微处理器,首次实现了16位寻址,提升了计算性能。
•1985年,Intel推出了80386微处理器,实现了32位寻址和保护模式,大幅提升了计算能力。
•1993年,Intel推出了首款奔腾处理器(Pentium),采用了精密度更高的CMOS制造工艺,使得性能和功耗得到了平衡。
•1999年,AMD推出了首个具有超线程技术的Athlon处理器,实现了同一时间运行多个线程,提高了多任务处理能力。
至今:多核心与智能化•2005年,AMD推出了首款具有多核心架构的处理器Athlon 64 X2,带来了更高的计算性能和能效。
•2006年,Intel推出了首款核心微架构的处理器Core 2 Duo,继续提升了计算性能和能效。
•2011年,Intel推出了首款桌面级6核心处理器i7-980X,引领了多核心处理器的发展潮流。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CPU的发展也趋向于智能化。
Intel的Xeon Phi和AMD的EPYC处理器等专用处理器逐渐应用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领域,加速了人工智能算法的计算速度。
CPU的发展历程
CPU的发展历程CPU的出现是很早之前的事了,发展至今,CPU也在不断的创新,那么,CPU在这些年有什么样的发展历程呢?让店铺带着大家去了解CPU的发展历程吧。
第1阶段第1阶段(1971——1973年)是4位和8位低档微处理器时代,通常称为第1代,其典型产品是Intel4004和Intel8008微处理器和分别由它们组成的MCS-4和MCS-8微机。
基本特点是采用PMOS工艺,集成度低(4000个晶体管/片),系统结构和指令系统都比较简单,主要采用机器语言或简单的汇编语言,指令数目较少(20多条指令),基本指令周期为20~50μs,用于简单的控制场合。
Intel在1969年为日本计算机制造商Busicom的一项专案,着手开发第一款微处理器,为一系列可程式化计算机研发多款晶片。
最终,英特尔在1971年11月15日向全球市场推出4004微处理器,当年Intel 4004处理器每颗售价为200美元。
4004 是英特尔第一款微处理器,为日后开发系统智能功能以及个人电脑奠定发展基础,其晶体管数目约为2300颗。
第2阶段第2阶段(1974——1977年)是8位中高档微处理器时代,通常称为第2代,其典型产品是Intel8080/8085、Motorola公司、Zilog公司的Z80等。
它们的特点是采用NMOS工艺,集成度提高约4倍,运算速度提高约10~15倍(基本指令执行时间1~2μs)。
指令系统比较完善,具有典型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和中断、DMA等控制功能。
软件方面除了汇编语言外,还有BASIC、FORTRAN等高级语言和相应的解释程序和编译程序,在后期还出现了操作系统。
1974年,Intel推出8080处理器,并作为Altair个人电脑的运算核心,Altair在《星舰奇航》电视影集中是企业号太空船的目的地。
电脑迷当时可用395美元买到一组Altair的套件。
它在数个月内卖出数万套,成为史上第一款下订单后制造的机种。
微处理器发展史
微处理器发展史CPU发展史CPU也称为微处理器,微处理器的历史可追溯到1971年,当时INTEL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4004。
它是用于计算器的4位微处理器,含有2300个晶体管。
从此以后,INTEL便与微处理器结下了不解之缘。
下面以INTEL公司的80X86系列为例介绍一下微处理器的发展历程。
1978和1979年,INTEL公司先后推出了8086和8088芯片,它们都是16位微处理器,内含29000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 4.77MHz,地址总线为20位,可使用1MB内存。
它们的内部数据总线都是16位,外部数据总线8088是8位,8086是16位。
1981年8088芯片首次用于IBMPC机中,开创了全新的微机时代。
最早的i8086/8088是采用双列直插(DIP)形式封装,从i80286开始采用方形BGA扁平封装(焊接),从i80386开始到Pentiumpro开始采用方形PGA(插脚),1982年,INTEL推出了80286芯片,该芯片含有13.4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由最初的6MHz逐步提高到20MHz。
其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皆为16位,地址总线24位,可寻址16MB内存。
80286有两种工作方式:实模式和保护模式。
1985年INTEL推出了80386芯片,它是80X86系列中的第一种32位微处理器,内含27.5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12.5MHz,后提高到20MHz,25MHz,33MHz。
其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都是32位,地址总线也是32位,可寻址4GB内存。
它除具有实模式和保护模式外,还增加了一种叫虚拟86的工作方式,可以通过同时模拟多个8086处理器来提供多任务能力。
除了标准的80386芯片(称为80386DX)外,出于不同的市场和应用考虑,INTEL又陆续推出了一些其它类型的80386芯片:80386SX、80386SL、80386DL等。
1988年推出的80386SX是市场定位在80286和80386DX之间的一种芯片,其与80386DX的不同在于外部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皆与80286相同,分别是16位和24位(即寻址能力为16MB)。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
在这个时期,计算机技术正在迅速发展,个人计算机开始成为可能。
1969年,贝尔实验室的肯·汤普森和丹尼斯·里奇开发出了第一个类似于现代计算机的操作系统——UNIX。
UNIX操作系统的开发为之后的微型计算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71年,因特尔发布了第一款微处理器,即Intel 4004。
这是世界上第一款用于微型计算机的单芯片微处理器。
紧随其后的是Intel 8008(1972年发布)和Intel 8080(1974年发布)。
这两款微处理器进一步改进了计算机的处理能力,使得微型计算机的普及成为可能。
1975年,斯蒂夫·乔布斯和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在加利福尼亚成立了苹果公司。
同年,他们推出了第一款个人计算机——Apple I。
虽然市场上已经存在一些微型计算机,但Apple I是第一款能够直接提供给消费者购买和使用的个人计算机。
1977年,苹果公司推出了Apple II。
该款计算机改进了硬件性能,并增加了图形显示功能,成为第一款大规模被广泛使用的个人计算机。
1981年,IBM推出了个人电脑(IBM PC),使得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化进一步加强。
IBM PC的成功推动了个人计算机产业的发展,并成为现代个人计算机的标准。
随着时间的推移,微型计算机的硬件性能不断提升。
存储容量、处理能力和图形显示等方面的改进使得个人计算机越来越强大、多功能。
同时,软件技术的发展也为个人计算机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图形用户界面(GUI)的出现使得计算机操作更加直观和易用。
进入21世纪,个人计算机越来越小巧和便携。
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新型微型计算机不断涌现,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总结来看,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从最早的单芯片微处理器到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再到现代个人电脑的出现,微型计算机在硬件和软件技术的改进下不断发展壮大,为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创新。
微处理器的发展
微处理器的发展历史第一代:1971-1973年字长(4/8)典型产品:Intel 4004、4040, Intel8008Intel公司研制出MCS4微型计算机(CPU为4040,4位机)。
1971年,第一台微处理机4004由英特尔公司研制成功。
第二代:1974-1977年字长(8)典型产品:Intel8086,Motorola 6800,Zilog Z-80,Rockwell 6502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和改进阶段。
1975年,ATARI——8800微电脑问世。
1977年,柯莫道尔公司宣称全组合微电脑PET——2001研制成功。
1977年,TRS——80微电脑诞生。
1977年,苹果——II型微电脑诞生。
第三代:1978-1984年字长(16)典型产品:Intel 8086、8088、80186、8286,Motorola MC68000 16位微型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微型计算机代表产品是IBM-PC(CPU为8086)。
本阶段的顶峰产品是APPLE公司的Macintosh(1984年)和IBM公司的PC/AT286(1986年)微型计算机。
1979年,夏普公司宣布制成第一台手提式微电脑。
1982年,微电脑开始普及,大量进入学校和家庭。
1984年1月: Apple 的Macintosh发布。
基于Motorola 68000微处理器。
可以寻址16M。
第四代:1985-1991年字长(32)典型产品:Intel90386、80486,Motorola 68020、MC68030、68040,Z8000032位微型计算机的发展阶段Intel公司推出了Pentium或称P5(中文译名为“奔腾”)的微处理器,它具有64位的内部数据通道。
1985年10月17日: 80386 DX推出。
时钟频率到达33MHz,可寻址1GB内存。
比286更多的指令。
每秒6百万条指令,集成275000个晶体管。
1987: Macintosh II发布,基于Motorola 68020处理器。
微型计算机和微处理器的发展
第三代微处理器(16位机)
• Intel 8086和8088
1978年,Intel推出4.77MHz的8086微处 理器,集成了 29000个3微米技术的晶体管,采 用16位寄存器和16位数据总线,20位地址总线。
1年之后, Intel推出4.77MHz的准16位微 处理器8088,它是8086的廉价版本 。内部以16 位运行,但支持8位数据总线 。IBM公司1981年 生产的第一台电脑就是使用的这种芯片。
2010年1月8日,英特尔在北京举行了题为“以智变 应万变”的全新 32nm 双核4线程 酷睿处理器(酷睿i7/i5/i3)发布会。
酷睿i7/i5处理器拥有独特的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能够根据工作负载 动态、智能地调节频率和性能,在工作量较大时能实现按需提升频率自 动加速(原始主频2.66GHz可加速到3.33GHz) 。
添加标题
IBM将其命名为“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 其缩写“PC”成为所有个人电脑的代名词。
第三代微处理器(16位机)
1982年,Intel推出80286处理 器,集成了大约13.4万个晶体管, 最大主频为20MHz,采用16位数 据总线和24位地址总线。 两种工作模式:实模式, 保护模 式。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但工艺的提升,没有使得功耗降低,主频提升,因为芯 片中晶体管数量的增加使得二氧化硅绝缘层变得更薄, 进而导致泄漏电流,增加了芯片的额外功耗。
多核处理器
2005年,Intel迅速推出了65nm工 艺 的Pentium Extreme Edition 955双核处理器。
无论在制造工艺还是架构变革方面 都有了非常大改进,包括独立的双 L2 Cache设计。
Intel很快又开发出0.13微米工艺的Pentium4芯片,其主频有了很大飞跃, 31级流水线设计,配备16KB的一级数据缓存和多达1MB的二级缓存 。
微处理器及其发展
1.3.5 Pentium Ⅲ的主要特点
Pentium Ⅲ采用了与PentiumⅡ相同的Slot 1结构,同样 支 持 100MH 的 系 统 外 频 。 PentiumⅢ 针 对 K6-2 中 的 3D NOW!指令,在MMX指令集基础上增加了70条新的SSE 指令集,从而大大增强了3D几何运算、动画、影像、音 效等功能。Pentium Ⅲ利用数字信号处理软件解决方案, 实现更高效的声音采样和过滤,提高语音引擎的反应速 度与准确率,使语音能力成为现实。Pentium Ⅲ可在一个 场景中渲染更多的三维对象,表现更多的光源(13个光 源),实现渲染反问、光影效果;Pentium Ⅲ采用并行的 SIMD浮点运算架构,并特别增加了8个128位寄存器来配 合新指令的运算,使其在图像、视频上有额外的表现。 进行实时同步MPEG2编码与解码无需MPEG硬件卡,可 获得增强的数字电视体验,若配以宽带的Modem使可视 电话成为可能。
各代微处理器的特点
典型的微处理器 芯片
字长(位)
第一代 1971年~
1973年 Intel 4004 Intel 4040 Intel 8008
4/8
集成度(晶体管 数/芯片)
1000~2000
时钟频率(MHZ)
0.5~0.8
数据总线宽度 (位)
地址总线宽度 (位)
4/8 4~8
存储容量
指令执行时间 (s)
MMX/SSE/SSE2
只有3.06GHZ有
第四代 800MHZ FSB&HT 2003年4月 2.4~3.0+
0.13 55M 1.550 8KB 512KB 133 800
MMX/SSE/SSE2
有
1.4微处理器的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008的运算能力比4004强劲2倍。
使用8008作处理器的机器,叫做“Mark-8(马克八号)”,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家用电
脑
8008共有四种型号,分别为C8008、C8008-1、D8008、D8008-1
8008之后,Intel开发了8080
1978年,8086处理器诞生,这个处理器标志着x86 架构王朝的开始。
8085
8086 8086集成2.9万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4.77MHz
8086的协处理器:8087
现在的CPU都内建数学协处理器,因此不再需要额外的数学协处理器芯片,但是七 十年代的技术限制,一般只能将数学协处理器做成另外一个芯片,供用户选择。这 样的好处是减少了制造的成本,提高了良品率,更降低速度不敏感的用户的支出。
1989年 首尝RISC性能提升4倍的CPU——80486
80486是英特尔第一个内部包含数字协处理器的CPU,并在x86系列中首次使用了 RISC(精简指令集)技术,从而提升了每时钟周期执行指令的速度。 80486处理器集成了125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由25MHz逐步提升到33MHz、 40MHz、50MHz及后来的100Mhz
8086的内部结构
地址加法器
∑
20位
AH AL 通用寄存器
BH BL
CH CL DH DL
SP BP SI DI
16位
CS
16位
Hale Waihona Puke DSSS输入/输出
ES
控制电路
IP
外
内部暂存器
部
总
线
ALU
标志寄存器
执行部分 控制电路
8位 1 2 3 4 5 6
指令队列缓冲器
执行部件 (EU)
总线接口部件 (BIU)
最小模式
最大模式
IBM公司80286技术AT机
1985年,英特尔推出80386处理器,进入了 32位元的世代
80386是第一种具有“多任务”功能的处理器。 80386内部内含27.5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为12.5MHz,其后又提高到20MHz、 25MHz、33MHz等。80386DX的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都是32位,地址总线也是 32位,可寻址高达4GB内存
1993年,英特尔发布了Pentium(奔腾)处理器
Pentium Pentium MMX
Pentium Pro
Pentium II
Pentium II Xeon(至强)
老PIII
新封装的PIII
P4 478Pin
Pentium M
Pentium D 840 双核
Core T2500
CORE 2 DUO E7400
微处理器的发展史
Intel历史上的首款微处理器 4004
1971年英特尔诞生了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
4004处理只能处理4位数据,但内部指令是8位的。 4004拥有46条指令,采用16针直插式封装。数据 内存和程序内存分开,1K数据内存,4K程序内存。 运行时钟频率预计为1M,最终实现达到了740kHz
8088芯片及笔记本
配置如下: Intel 8088 CPU 128Kb RAM 3.5" 360kb 或者 720kb 软驱 5MB 硬盘
1982年,英特尔发布80286处理器,俗称286
80286芯片集成了14.3万只晶体管、16位字长, 时钟频率由最初的6MHz逐步提高到20MHz。 其内部和外部数据总线皆为16位,地址总线24位。 与8086相比,80286寻址能力达到了16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