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_1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浅析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摘要旅游管理学是工商管理学科下新兴的二级学科,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急需大批高素质的管理及技术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只有认准市场需求,加强技能培养才能,才能满足旅游管理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旅游管理学学科是工商管理学科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是一门研究旅游业经营管理的新兴学科,包括酒店管理方向、旅行社管理方向、旅游风景区管理方向、会展旅游管理方向、餐饮管理方向、休闲娱乐管理方向、旅游行政管理方向等是旅游学、管理学、文化学等学科交叉的综合性专业,其目标是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与各类企业从事旅游事业管理与现代企业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旅游管理专业定位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旅游管理培养的是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受到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这与以往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有很大不同。
从培养目标上来说,旅游职校培养的主要是服务应用型的人才,集中在旅游产业的中低层,而我们主要培养的是既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操作技能的中层的管理人才。
以前我国旅游企业发展层次不高,对技能型的人才需求较多,现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短缺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现在更为迫切的是需要更多的专业化的管理人才。
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素质要求旅游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首先,旅游管理者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管理学知识、旅游经济学知识、旅游法学知识、旅游地理学知识、旅游历史学知识、旅游文化学知识、旅游规划学知识以及国际旅游学知识。
其次,旅游管理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
如旅游管理者要有较好的形象,有些院校在招收旅游管理专业考生时会在身体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一般要求男生身高不低于1.70米(或1.65米),女生不低于1.60米,有些院校还会要求考生做肝功能检查。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旅游业是我国经济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也是出现了快速发展的行业。
依靠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提高本地区经济水平,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因此,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现状旅游管理专业在高等教育中的发展是较快的。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校陆续开设旅游管理专业。
旅游管理方向的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较强的服务能力、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并且掌握管理和市场营销等相关知识。
二、问题1.学生知识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能力。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的重点在于管理,因此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
然而,目前教育体制下的教育模式却更偏向于知识传授,讲解理论,缺乏实践教学。
2.师资队伍建设不足。
旅游管理专业属于应用型学科,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的教师队伍。
但是,许多高校的旅游管理师资队伍质量较低,不能满足专业的培养需求。
3.教材更新缓慢。
旅游业是日新月异的行业,其管理方法和技巧也在不断更新,而教材更新工作较为滞后,造成当代旅游管理教学与实际业务存在巨大脱节。
三、对策1.增强实践能力培养。
学校应当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设立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参与实践项目、实践到旅游企业实习等,形成实践经验总结。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应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行业培训、经验交流,修订教学大纲,与实际业务同步,推动教材的更新。
3.重视教材建设。
学校应该鼓励教师自主编写教材,加强教材建设,更新教材,加强旅游管理与实际业务的对接。
结论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培养出优秀的旅游管理人才是提升中国旅游品牌形象、加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各高校应以实用性为主导,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的工作,加强旅游管理与实际业务的对接。
玉溪师范学院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创新论文
玉溪师范学院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的创新研究摘要:我国的高等教育处在一个“量”、“质”不均衡的发展氛围当中,而在这种氛围下的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就会屡屡出现一些怪现象,限于我国的国情,高等教育的大环境暂时不会改变,因此本人认为,创新人才能力塑造途径不失为一个可以减少这些怪现象的发生对策。
本文通过对玉溪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人才培养途径中存在的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出作为一所地方院校,要完成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重点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的理念、流程、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寻求创新,保障人才质量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地方院校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创新0 引言随着1995年我国高等院校的扩招,截止200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90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3%,已跃居世界第一。
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的高等教育的“量”确实得到了发展,但是却缺乏“质”的提高。
高等教育“量”“质”处于不均衡的发展氛围当中,则会引起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出现进校容易,出校难、高学历低能力、毕业学生就业率低甚至“被就业”等怪现象。
因此本人认为,创新人才能力塑造途径不失为一个对策。
本文试着结合玉溪师范学院的现实条件以及笔者的求学经历,对玉溪师范学院旅游专业人才能力塑造途径进行创新研究,以期为我校及同类院校的人才能力塑造提供参考。
1 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能力培养体系的内涵1.1 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笔者认为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应根据旅游业发展需要,体现本校办学特色,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职业特点需要的学生而努力。
因此,我校旅游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就是为地方旅游行业培养侧重于实践操作的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
1.2 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应具备的能力高校应用性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人才在管理学科知识平台上实现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和综合能力素质的复合(见表1)。
表1 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的能力要求表格要素来源于:李因,汪艳丽等人撰写的《旅游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研究》1.3 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能力培养模式下的课程设置21世纪世界旅游业及入世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管理人才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即必须具有大旅游的发展观念,具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掌握未来旅游业发展所需的国际语言、网络语言和专业语言。
应用型本科涉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北京城市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
应用 型本 科 旅 游 人 才 为 己 任 ,注 重 实 践 教 学 ,
+1 ” 的培 养 模 式 。其 中 ,第 一 个 “ 3 ” 指 3学
为北 京乃 至 国家 的旅 游 事 业 输 送 了大 量 高 素 质 年 的 “ 大 学 期 ” 教 育 ,第 二 个 “ 3” 指 三 个 应 用 型人 才 。新 的 时代 背 景 下 ,我们 需 要 不 断 “ 小 学期 ” 教 育 , “ 1 ” 指 最 后 一 个 学 年 的专 业
高 的要 求 。因此 ,研 究 以市 场 为 导 向 ,如何 培 和实 践教 学 体 系 ,创 建 一 套 强 化 素质 教 育 的 学 养 应用 型涉 外 旅 游 人 才 已成 为高 校 旅 游 教 育 关 生公共能力培养体 系,打造一 支以行业实 践为
注 的焦 点 。
提升平台的 “ 双师型”师资队伍 ,最终实现培
不 匹配 等 。 因此 ,创新 应 用 型本 科 涉 外 旅 游 人
二 、北 京 城 市 学 院应 用型 本 科 涉 外 旅 游 人 才培 养 模 式 的创 新 与 实践
北 京 城 市 学 院 是 一所 以本 科 教 育 为 主 ,兼 顾 研究 生 和 专 科 教 育 的 综 合 性 普 通 高 等 院 校 ,
目 前 ,高校针对应用 型涉外旅 游人才的培 养满 足 时代 特 征 与 行业 需求 的应 用 型本 科 涉 外
养 还存 在 着许 多不 尽 人 意 之 处 。如 理 论 教 学 与 旅游 人 才 。
实 践教 学 相 脱 节 ,课 程 体 系设 置 不 合 理 、培 养
目标与培养方案相悖离 ,人 才培养与师资 队伍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探 索特色培养途 径 ,使培 综合 实 习 。
浅议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
培养 学生 职业 能 力 和综 合 素 质 为宗 旨。教 学
当前 旅游管 理虽 然是 一门边 缘学 科 , 却有 计划 与培 养方案 的制 定 , 须及时 了解 旅游 行 必
问题 的基 本能力 , 与以往 的 中等职业 技 术教 着 自己鲜 明 的特 点 , 这 因此 , 游 专业 的人 才培 业 的基本情 况 , 旅 分析旅 游职 业 岗位 的 实际需 求 育有 很大不 同 。从 培养 目标 上来说 , 游 职校 养应充 分考 虑专业 本 身的特 点 , 定完 整 的教 与分 布情况 , 旅 制 确定 旅游 职业综 合 能力 。旅游 教 培养 的主要 是服 务应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型 的人才 , 中在旅 游 学计划 及科 学合理 地设 置课 程 , 为旅 游 管理 育有 自身 的行业 特点 和 目标 , 集 成 是基 础教 育与 实 产业 的 中低 层 , 我们 主要培 养 的是 既 具有 丰 专业人 才培 养 的核心 问题 。 而 践教 育 的统 一 , 着 力 于 学 生 应 用 能 力 的 培 要
富理论知 识和 过 硬 的操 作 技能 的 中层 的管 理
1人 才培 养 目标 的制 定 。高 等 职业 院校 养 , . 引入不 同级 别的 国内乃 至 国际的 职业 技能
人 才 。以前我 国旅游企 业发 展层 次不 高 , 对技 旅游 人才 的培养 目标 应该 针对不 同 的学 生 , 确 资格 证 书 , 鼓励 学生 获取跨 行业 的职业 技 能证 能 型 的人 才需求 较多 , 现在旅 游 管理 专业 人才 保 培养 出具有 良好 的整体 素质 、 理 的知 识结 书 , 合 以适 应学 生择业 谋职 的需要 。 的短缺 限制 了旅 游业 的发展 , 在更 为迫 切 的 构 、 现 宽广 的视野 , 能适 应旅游 业各 类 工作 , 具 并
创新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才培 养规格 的统一 性要 求 ,二 是各 高校 根据 自身 实际 适应
社会 的多样性 要求 。 对 于 应 用 型 旅 游 本 科 教 育 ,我 们 认 为 其 人 才 培 养 规 格 由 以 下 几 部 分 构 成 , 是 人 才 培 养 的 基 本 规 格 , 是 国 家 对 一 这
= “
垮
0
。
教 理 究曩 爹 育;论研
萎
创 新 应 用 型 本 科 旅 游 管 理 专 业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的研 究
邵 小 慧 陈爱梅 熊庆 蓉
( 口经济 学院 , 南 海 口 5 12 ) 海 海 7 1 7 摘 要 :随着 中国旅 游业 的快速 发展 , 高校旅 游 专业的人 才培 养模 式的创新 成为 一项刻 不容缓 的重 大课题 。本文在 分 析应 用型本 科旅 游管 理专业人 才 需求和人 才培 养模式 创新 的必要性 的基础 上 , 出 了要通 过准确 定位 , 提 明确 自身培养 规格 ,
高 等学 校人 才培 养 规格 是 高等 学 校培 养 目标 的 细化 , 是学 校对毕 业生 培养质量 要求 的规 范 。因而是 学校 制订 教
学 计 划 和 课 程 教 学 大 纲 . 织 教 学 、 查 和 评 估 教 育 质 量 的 组 检 依 据 。_ 们 知 道 , 才 培 养 规 格 有 两 个 特 性 , 是 国 家 对 人 2 _ 我 人 一
调控 与微 观管理上 的创新 。Ⅲ 一 , 旧的人才培 养模式 造 第 陈 成 了不 良影 响 , 应用 型旅游 高等 教育要 想实 现可 持续 发展 . 就必 须进行旅游人 才培养模式 改革 。第二 , 旅游行 业不 断发 展的需求决定 了创新人 才培养模 式 的必要 性 。当前 。 国旅 我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旅游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行业,对高素质、专业化、多元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旅游管理专业正是针对这一需求而设立的。
为了培养具备旅游业高素质、专业化、多元化人才,旅游管理专业应该采用多元化培养模式。
首先,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应该进行基础课程的教学,包括招待与礼仪、语言表达、计算机技能等。
这些基础课程可以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提供保障。
其次,旅游管理专业应该通过专业课程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专业化素养,包括旅游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资源开发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并掌握旅游产业的各个环节,以及企业运作机制,具备应对旅游行业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旅游管理专业应该引入跨专业课程的教学,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酒店管理等,结合旅游产业的特点进行教学,以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跨专业课程的教学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可以使学生具备适应性强、综合素质高的特点。
此外,旅游管理专业还应该注重实践教学,通过企业实习、社会调查、模拟营销等实践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旅游企业环境中学习和实践。
这种实践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实际操作技能,了解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更加深入地了解旅游业的实际情况,增强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旅游管理专业还应该加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竞争力。
通过外语教学、跨文化沟通等方式,让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更好地与国际市场接轨。
综上所述,旅游管理专业应该采用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具备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具备旅游产业高素质、专业化、多元化的人才特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国际视野,为旅游产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浅谈高职旅游管理类人才“1+1+1”培养模式
旅游管理专 业是一门实践性较 强的专业 ,近 2 0年来,
随着我国旅游 业的快速 发展, 各种旅游 院校也如 雨后春笋般 地 出现 ,但是, 自 2 0世纪末高职旅游管理类专业开始招生 以来, 一直缺乏一种与高职旅游管理类 专业特 点相结合的人 才培养 模式,现行 的模 式大 多是本科模式 的压缩 ,不能体现
第3 0卷
第 4期
湖 北 广 播 电视 大 掌 掌 报
J u a f Be V i e t or l n o Hu i T Un v  ̄i y
V 1 0 No 4 o . , . 3
2 1 4月 0 0年
Ap . 01 , 2  ̄ 0 5 d1 2 0 0 4 2
浅谈高职旅游管理类人才 “+ + "培养模式 111
既不是普通高等教育所培养 的 “ 宽专业 口径 ”理论人才 ,也
让学 生熟悉和 掌握专业技 能; 第二 , 培养学 生在行业 中的基
层和 中层管理 能力 。 这样 , 可以把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 的学 就 生 , 中职学生和 本科学生 区别开来 ,从而 凸显 出高职 的办 与
学特色和就业优势 。
导 向的高职 教学要求 中, 如何改革高职旅游 管理专业 的人 才 培养模式,对培养和造就旅游管理类人才至关重要 。
高职旅游 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 的要求 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的问题 , 实际上是为受教育者构
一
对旅游企业的发展和变化有所适 应。因此,旅游管理类人才 的培养模式就必须立足 于现 阶段 的旅游行业 的实际情况 , 同 时又要对旅游 行业 的发展和变化有所适应 。 以现 阶段 旅游行 业的人才需求为出发点, 培养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充分满 足 现阶段旅 游企业的要求 ; 由于旅游行业正在积极的与国际接 轨,与现代化接轨,仅仅停留于传统的旅游 管理常规 培训远 远不能适应旅游行业 的发展 需要 , 培养模 式还应 该有 一定 的 超前 性。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保证体系分析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保证体系分析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保证体系是旅游管理专业高等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培养质量和适应旅游行业发展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培养模式和质量保证体系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等。
课程设置应根据旅游行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除了传统的旅游管理理论、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课程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如文化艺术管理、国际旅游等课程。
教学方法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验式教学,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调研、模拟运营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实训、实习等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旅游企业管理,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质量保证体系是保证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教师队伍是质量保证的关键因素,学校应加强对旅游管理教师的选拔和培养,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实践经验。
教学设施和资源要跟上行业的发展需求,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实践环境。
建设旅游实验室、模拟旅游企业,引进先进的教学技术设备等。
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实践能力进行全面评估。
可以通过考试、论文、实习报告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个人评价和整体评估。
还应加强与行业的合作与交流,建立产学研结合的合作机制,增加实践教学的机会和实习就业的渠道。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保证体系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下,质量保证体系才能发挥作用。
学校应根据行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的特点,不断探索适应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同时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管理与服务行业对于高素质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培养适应旅游行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各大高校纷纷开设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并探索出一套适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旅游管理与服务的相关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参加实践课程,如实地考察、实习等。
通过实践环节,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提升自己的实际能力。
二、多元化的课程设置为了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也进行了多元化的调整。
除了基础的旅游管理与服务课程外,学生还要学习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相关课程,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践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会与旅游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他们亲身感受旅游行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旅游行业的实际情况,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导师制度的建立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学校建立了导师制度。
每个学生都会有一名导师负责指导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导师会定期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困惑,给予他们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五、实习与就业的衔接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注重实习与就业的衔接。
学校会与各大旅游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同时,学校还会邀请相关企业的人力资源负责人来校招聘,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六、国际化的教育模式随着旅游业的全球化发展,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人才也需要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素质。
为此,学校开设了国际交流与合作课程,鼓励学生参加国际交流项目。
通过国际交流,学生能够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互动,了解不同国家的旅游管理与服务模式,提升自己的国际化素养。
七、终身学习的理念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的基础理论知 识 , 而且 还 要根 据 产业 发展 实 际 , 掌握 交 际 能 力、 餐饮 服务技 能等 实践 技 能 , 才能 满 足旅 游管 理 实践 的需
要 。因此 , 现代旅 游专业人员的培养任务 , 如果单单 采用过 去
的传统课堂教学方 式难 以完 成。为此 , 高 职院校 在现 阶段 的 旅游管理类专业人 员教育过 程 中, 要 积极 运用 良好 的创新 人 才培养模式 , 借助于更加有效 的教学途径 , 为学生 构建更加 广
能够实现全面发展 的人 才 , 不 只是富 有独创 性和 良好 的创 造
阔的实践平 台 , 从而为 现代旅 游业 发展提 供足 够 的创 新人 才
支持 。
一
、
高职旅 游 管 理 类专 业实 施 创新 人 才培 养 模 式 的 必
要性
无论 是从 旅游产业 自身 的发 展来 看 , 还是 一般 居 民在 旅 游需 求方面需要得到更 高等级 的满 足来看 , 高 职旅 游管 理类 专业 实施 创新人 才 培养模 式都 成 为一 个 必要 而 紧迫 的教 学
要求 。
( 一) 增强我国旅游业创新发展力量 的必要保证
据2 0 1 1 年国家统计局 网站 的统计 数据显示 , 全年 国内 出 游人数规模高 达 2 6 . 4亿 人次 , 相 对 上年 的 同 比增 长幅 度为 1 3 . 2 %; 同时 , 当年 的 国 内旅 游 收入 总 规模 达 到 了 1 9 3 0 6亿
年, 我国每年将增加旅游从业人员近百万人 , 而旅游 院校每年
( 三) 推动高 职旅游类专业 自我发展 的必要前 提 当前我 国的现代旅游 业在 高速发 展的过 程 中, 高 职旅游 管理类 专业 的教育和现实 中的旅游业发展需要之 间出现 的人 才供需 矛盾 却不断计 划。具体来 说 , 这方 面 的问题主 要表现 为: 高职旅游管理类专业教育 的错位现象非 常明显 , 提供 的教
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分析现状、探讨创新模式、案例分析、关键因素分析以及模式评价与完善等步骤,从而提出建议和未来发展方向。
研究背景突显了当前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研究意义在于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研究目的在于完善现有培养模式。
结论部分将提出实操性的建议,探讨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并对本文进行总结。
本文旨在为旅游管理教育领域提供创新思路和经验,促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和创新。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培养模式、研究、现状分析、案例分析、关键因素、模式评价、建议、未来发展、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旅游行业是我国重要的服务业之一,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旅游行业的发展需求。
在传统模式下,学生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机会有限,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如何创新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研究意义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行业的需求。
研究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将有助于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推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改革和提升。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将促进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搭建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实用的教育资源。
研究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还能够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推动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化和国际化发展。
对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对推动行业的发展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本文的关键部分之一。
在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中,我们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适应未来旅游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
基于职业经理人目标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基于职业经理人目标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一、内容简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旅游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旅游管理人才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其培养模式的创新对于提高旅游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职业经理人目标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探讨如何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管理能力的旅游管理人才,以满足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如课程设置过于理论化、实践教学不足、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包括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引进国际化教育资源等。
同时本文还探讨了如何将职业经理人目标融入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具体措施包括:建立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引入国际化教育资源等。
本文对这些改进措施的实施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在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快速扩张和国际旅游市场的高度竞争,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然而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过于强调学生的专业背景,忽视其职业素养的提升;过于依赖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意识等。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效果,影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研究基于职业经理人目标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研究基于职业经理人目标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有助于解决当前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对现有培养模式的分析和对比,可以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改进培养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同时研究还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经验,为我国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旅游管理专业“实干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旅游管理专业“实干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摘要】中职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实干型”人才。
人才培养应坚持教书育人、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才为目标的基本理念。
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实干型”人才需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做到:一、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与自学结合;二、课内与课外并重、校内与校外结合;三、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运用结合。
【关键词】旅游管理;实干型;培养模式;创新;探索中职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管理、经济、旅游等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旅游管理以及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实干型”人才。
一、“实干型”人才的基本能力“实干型”人才的培养是目前中职教育的目标。
围绕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许多中职学校开始探索和完善多元化、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实干型”人才主要要具备以下几种能力:二、旅游管理专业“实干型”人才培养应坚持的基本理念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实干型”人才,使该专业人才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推动国家经济发展。
培养“实干型”人才,首先需要在宏观上进行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材体系、教育模式、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大胆创新,既要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又要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创造一个培养“实干型”人才的良好氛围。
其次需要在微观上把创新意识带到人才培养具体过程中,使人们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善创新。
为此,必须树立教书育人和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为重点、以成才为目标的教育理念。
1.教书育人的理念。
“实干型”人才应该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专业知识的教育,还应把指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放在首位,注重培育学生的爱国、诚信、责任等情操和创业、协作、奉献等意识,加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文艺术教育,培育学生健康优良的人格品质。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探析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探析摘要:本文以长沙学院旅游管理系培养创新性旅游管理人才的实践为例,提出旅游本科教育要通过明确专业定位、优化课程体系、重视体验式教学与研究性学习、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的措施来培养创新性旅游管理人才,以适应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关键词: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探析由于旅游学科的稚嫩性和旅游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浮躁心态,整个旅游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在低水平徘徊。
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大批高质量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另一方面,旅游院系培养的人才不愿或未能在旅游行业就业,无法满足旅游行业的需求。
因此,我们的旅游教育需要冷静反思,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旅游教育的发展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
一、创新性人才的定义与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创新性人才的素质要求创新性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性思维,能通过对所掌握知识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综合、评价,发现新的现象和规律,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创造出新的物质和思想,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人才。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创新性人才具备的素质和7条标准,即:有积极进取开拓精神;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和对人类的责任感;在急剧变化的竞争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以及广泛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终身学习的本领,能适应科学技术综合化的发展趋势;有丰富多彩的个性;具有和他人协调及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
综合有关研究,我们认为,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创新性人才的素质要求如下:一是要具有创新思维。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须独立面对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市场,独立开展自己的工作,创新思维的培养尤为重要。
为此,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学除了课堂上的训练外,还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
随着知识和技术的不断汲取、经验和阅历的逐渐积淀,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才会逐渐形成和提高。
二是要具有创新意识。
旅游教育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激励学生参加各种赛事、义务劳动、修学旅游等活动,激发他们创新的欲望。
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探
度的破坏 。比如素有高原 明珠之称 的滇 池 ,由于城市污水未经处理 大量 排入 , 湖水 的富营养化 问题特别严 重 ,藻类 植 物疯长 ,生物多样性遭 到破坏 ,湖水 变 黑变臭;桂林的漓江由于上游滥砍滥伐 , 水土流失严重 ,漓 江的水量 锐减 ,航 程
又劳 民伤财 、血本无归 ,这与七 十年代
角色和履行 岗位职责 。同时充分 发挥企
业技能导师 的作用 ,及 时解 决学生在企
业实 习中遇到 的困难 和问题 ,组 织定期
教学过程与企业工作 过程 的紧密对接 , 最终形成工学结合 的基本 职业 教育培养
模式 。
考评 ,推进实 习工作 ,完善实习管理 ,
使学生就业能力显 著提高。 参考文献 : [】徐 国庆 . 业教 育 项 目课 程 开 发指 1 职
南 [ . 海:华 东师 范 大 学 出版 社 , M】 上
20 . 0 9
静 态展示 、销售于一体 ,直接 与企 业对
接 ,利于学生在真实环境 中学 习 ,培养
职业 技 术教 育 的专 业 建 设是 一 个
非常复杂 的系统工程 ,在策划阶段就应 以两个理念 为先 导 :一 是系统论观点 , 系和某个教学 方法 改革 ,它涉及办学和
材 料试验 、设计 、特殊工 艺 、制作 、动
导师制” ( 职业指导教师 、专业 指导教 师 、企业技能导师 ), 过激励 和管理 , 通
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使人 才培养 方案反 映企业 的用人标 准 ,课 程体 系反
映企业工作过程体 系 ,通过课程来 实现
使职业指导教师和专业 指导教师 扮演好
独 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探
尹 华 光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形式
另外 , 行业 的双重要求与培养 模式之问也存在矛盾 。 根据
我们多次的企业调研 和对毕业生就业状况 的跟踪调查 ,发现
近年来旅游行业对于从业者的经验非常看重 。 一般来说 , 企业 对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要求是理论 可以弱一点 ,动手能力 要强 , 实习经历 ; 要有 对本科生的要求则是动手能力 和综 合素
色 ,由此导致学生所学的旅游行业知识只能是泛泛而 论而缺
饮业 、 乐业 等这些大的行业 , 是温泉经营 、 娱 还 高尔夫球场管 理、 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开发与管理 、 世界遗产 的保护 与旅游开发等细分的行业领域 , 行业特性都非常强 , 都不是工
设和旅游业发展需要 , 人文底蕴深厚 、 学科功底扎实 、 综合素 乏行业针对性 。不管是饭店业 、 行社业 、 旅 会展业 、 空业 、 航 餐
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曾 自办旅行社 ,并依托该旅行社进行实践 教学和科研活动。后者如 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 院紧密结合深
标准和人才价值观念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对旅游管理专业毕
业生 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虽然旅 圳华侨城集 团各旅游企业的需要 , 在教学 内容、 程设置 、 课 实 游高等教育有 了长足进步,但旅游行业 的工作性质并 没有改 践教学、 课题研究等方面进行调整创新和合作等…。 国外一些
旅游 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的有效形 式
郭 一 红
( 南商 学院 旅 游管 理学院,湖南 长沙 4 0 0 ) 湖 1 25
摘
要:培养具有较 强创新精神和服 务意识的应用型旅游管理人 才是旅游业发展 的 当务之 急, 而现行的旅游管理专业人
才培 养模 式却难以实现 既定 的 目标。我们通 过分析现行旅 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 式与社会 需求之 间的矛盾 , 阐述加强旅游管 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的必要 性, 并提 出了培养 高素质旅游管理应用型人 才的有效形式。 关键词 :旅 游管理专业; 人才培 养模式; 创新; 应用型人 才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析在当今社会,旅游业作为全球经济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之一,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满足行业需求、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等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通常是培养具备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在旅游企业、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教育机构等从事旅游经营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定位不清晰、与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
一方面,部分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过于宽泛和笼统,没有突出本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另一方面,一些高校没有及时关注旅游行业的发展动态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人才培养目标滞后于行业发展,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为了使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和符合市场需求,高校应加强对旅游行业的调研,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和特色,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人才培养目标。
同时,人才培养目标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旅游行业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培养。
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选修课等。
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通用能力。
专业基础课通常包括旅游学概论、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基础等,为学生学习专业核心课程打下基础。
专业核心课涵盖了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等,是学生掌握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关键课程。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精选文档】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一、改革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52号)的精神,摆脱传统教育思想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束缚,跳出“学科本位”的误区,以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为主线,构建适合高职教育发展规律和旅游业人才培养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政治理论修养和综合文化素质较高、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的旅游企业一线服务人员与管理人员.二、改革的具体目标1、以旅游企业的实际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2、以“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改革课程体系,加强专业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进一步强化“双证书”制度。
4、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适应行业和社会对应用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
5、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职称层次、学历层次和技术应用水平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以“走出去,请进来"为途径,努力塑造“双师型及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6、加强校内外专业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建立稳定的高档次专业实习基地,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旅游服务与管理应用型人才的新路子。
二、改革的基本内容1、通过与市场对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以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以及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劳社部发[2007]10号)精神为指导,坚持就业导向,主动对接岳阳旅游产业,产学深度合作,工学紧密结合,培养岳阳旅游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新形势下我国综合性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基 金 项 目 : 河 南省 政 府 教 改 重 大 项 目《 合 性 大 学 旅 游管 理 专 业 人 才 培 养模 式 创 新 实 验 区建 设 与 实 践 》 20 SG 0 4 综 (0 9 J X 9 )
作 者 简 介 : 饶 品样 ( 9O ) 男 , 1 8 一 , 江西 上 饶 人 , 州 大 学 旅 游 管理 学 院讲 师 , 士 。 郑 博
显地看 出这 一趋 同现 象 , 在华 丽 的词 藻 后 面体 现 的 都是所 谓 的复合 型人才 培养 理念 。一 旦某 个高校 有 了新 的做法 , 其他 高校 就会 竞相 模仿 。
( ) 些 创 新 流 于 形 式 二 某
然 而 , 国旅 游 教育 明显 滞后 于 旅 游产 业 的发 我 展 , 游 产业对 中高端 经 营 管 理 和专 业 技 术 人 才 的 旅 旺盛 需求 与综 合性 大学旅 游本 科教 育萎 缩 的矛盾成
萎 缩 成 为 当前旅 游 产 业 快 速 发 展 时 期 的 突 出矛 盾 。在 对 相 关 文 献 及 综 合 性 大 学旅 游 学科 发 展 历 程 进 行
梳 理 的 基础 上 , 出旅 游 管理 人 才培 养 的 创 新 模 式 。 该 模 式 强 调 了理 论 教 育 与 实践 教 育 的 统 一 、 内培 提 校
一
、
引 言
的异 种生 物 , 因所处 的生 活环境 相 同 , 现相 似 的形 呈 态 特征 。 笔者 据此 对 培养 模 式趋 同化 做 出定义 : ” 在 旅 游管理 人才 培养 中所 表现 出来 的相互 间平 均化 或
一
2 0世 纪 9 O年代 以来 , 国的旅 游 产业 迅 速 发 我 展, 已成为 拉动 国 民经 济 发 展 的 战略 性 支 柱 产业 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旅游作为一项活动,早在古代就出现了,它是伴随着商业,冒险,宗教和文化交流的活动。
旅游业作为一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旅游要想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只有更为迅速的移动才可以。
所以交通运输的改善,也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1825,第一条铁路在英国修建,1841年,库克和铁路公司已经签署了一份合同,利用火车旅行成功组织团体出游。
同时,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经济的增长,个人支付能力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旅游业在人们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利用大型公路建设,不仅缩短了旅行时间,还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和愉快的旅程。
同时,在付费假期逐渐增多,旅游活动也变得越来越流行。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世界许多国家,已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
我们都知道,国际经济目前趋向于一体化,而且我国也早已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旅游经济和旅游业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中进步较快的一部分。
旅游管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观念改变而兴起的一门新学科,在未来多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能力和潜力,随着国际经济的全球化,旅游业更加繁荣,因此,管理需求也将随之增加,
虽然旅游管理专业出现不到20年,由于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快速增长和对外关系走向见好,中国旅游业得以快速发展,已成为新
的经济增长点,从而更迫切地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这些专业人才需要具有专业的地理和经济知识。
在此背景下的旅游管理学科人才,越来越成为企业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旅游管理专业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的管理发展旅游产业,并且培养工作在旅游管理各方面的高级专业人员。
学生学习旅游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且在旅行社管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方面加强基本训练。
在得当、科学的训练模式下,学生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并且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岗位上做出同样精彩的工作。
现代旅游管理,培训和支持方向都必须符合旅游业发展的形势,适应生产,管理必须符合道德,具有专业的知识。
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生应该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注重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能够游刃有余地在旅行社,旅游景点,旅游商店,和其他领域实际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结合商业管理理论与现代旅游、旅游企业及其他相关行业管理、先进的教学和研究的专业知识创业适合当下的管理人才。
旅游管理学科的范围,主要集中在旅游路线及方案的研究工作、旅游设施及地域的开发工作、旅游市场上的导向与营销工作、会展旅游行业等方面。
旅游资源和服务是为旅游者提供多种服务,在劳动和经济领域实现经济效益。
在管理方面也要考虑周全。
旅游管理这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之中,有两个主要的组成部分,他们分别是旅游规划和旅游营销。
旅游规划:旅游是一个综合系统的区域发展目标和整体部署过程
的实现。
旅游业规划需要相关政府批准,是旅游开发建设的法律基础。
因此,旅游规划是顾及整体状况的远景规划,为旅游业提供指引。
旅游营销:包括旅游的导向性营销,目的地文化及产品营销,旅游企业营销等。
目的地营销体系从现代空间运动分析的角度对旅游目的地市场进行分析,根据管理的综合分析,并研究开发针对性的区域旅游营销策略、营销策划和营销方案。
旅游,还分为国际和国内的旅游,由于不同的主体对象管理方式是不同的,但它们的性质和作用,基本上是相同的。
旅游经济发达国家,一般从国内旅游逐渐开始走向国际旅游。
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落后,经济发展需要进行对外交流,大多由国际旅游业开始带动发展。
国内外自由开放的旅游项目和管理方式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通过旅游可以使人们身心健康,改善健康状况,拓宽视野,增加知识,促进社会生产发展。
国家经济和旅游发展水平,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国家经济的相关部门,如促进贸易、餐饮和酒店业、民用航空,铁路,公路,电信,轻工,工艺品,园林等的日常发展,促进各行各业继续完善设施,提高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发展国际旅游,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国家科技文化交流,开辟新的渠道,创造条件,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友谊。
国内旅游业的发展,为国际旅游循环的发展和扩张创造了物质基础和管理经验,增加了资本积累,改善了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带薪休假的增加,这些优良条件将继续加快旅游业的发展。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世界上的
政治和经济形势不会有太大变化,所以在第二十一世纪,国内外游客人数达到30亿一年的旅游业有望成为经济最重要的部门之一。
结束语:
旅游和休闲管理专业毕业生从事旅游管理和商务旅游管理部门、旅行社、旅游景点、旅游企业、旅游电子商务企本文由收集整理业、主题公园、旅游规划机构;旅游和休闲产业企业。
旅游管理的就业前景十分广泛,凡是涉及到旅游产业的方方面面都可以进行策划或者执行。
在蒸蒸日上的旅游产业的大背景下,旅游管理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必将拥有更多更广的发展,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为旅游管理产业输送优质的管理人才,为旅游管理产业带来发展上的明媚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