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话题传播研究分析报告
当前社会热点讨论报告
当前社会热点讨论报告
学生网络道德良莠不齐。
贵州民族大学学生报社近日组织的一项《大学生上网状况调查》显示,无论年级、专业,大学生都与互联网保持着“亲密接触”。
然而,在网络开放、虚拟、隐秘、自由的空间中,一些沉迷网络的大学生也反映出网络道德的失衡。
例如,27.4%的受访者有入侵保密网页的想法,47.4%的学生偶尔在网吧看到别人浏览色情网站,34.6%的学生对浏览色情网站和网页持无所谓的态度,28.2%的学生在聊天室里咒骂过某人。
健康成长问题备受关注。
一段时间以来,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学生上网行为,寻求多种途径解决中小学生过度沉迷网络、盲目上网影响学习和成长的问题。
如今,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
网络文化的复杂性考验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
对于大学生来说,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不是虚拟的伊甸园,也不是潘多拉魔盒。
点击互联网,随着鼠标的移动就会显示文明和污染,有明亮的阳光,也有阴暗的角落。
当前社会热点讨论涉及到学生网络道德、健康成长等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寻求解决方案。
解读时事热点:未来几个月内的社会热点分析报告
解读时事热点:未来几个月内的社会热点分析报告引言近年来,社会热点事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影响着我们的思考和行动。
本文将对未来几个月内可能出现的社会热点进行分析,以便我们更好地了解当下的趋势和问题。
技术与创新5G网络:互联网的下一步随着5G网络的全面铺开,我们将迎来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时代。
5G网络将提供更快的速度和更稳定的连接,将推动无人驾驶、物联网和增强现实等领域的发展。
但与此同时,人们也担心5G网络的潜在风险,如隐私侵犯和网络安全问题。
在未来几个月内,我们可以预计5G网络将成为社会热点的焦点之一。
人工智能:机器将取代人类吗?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让人们开始担心机器是否将取代人类。
无论是在医疗领域的诊断、在工业领域的自动化还是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创造,人工智能正逐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机器是否真的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和创造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未来几个月内,我们可以期待人工智能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并进一步探讨人类与机器之间的边界。
可持续发展:保护地球的责任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人们越来越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各国政府和组织正在努力制定并执行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减少碳排放、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并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未来几个月内,我们可以预计可持续发展将继续引起关注,并成为社会热点的关键议题。
社会与政治社会不平等:收入差距和机会不公平社会不平等一直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问题。
收入差距的扩大和机会不公平的存在导致了社会不满和紧张局势。
未来几个月内,我们可以预计社会不平等将继续是社会热点之一。
政府和政策制定者将面临艰巨的任务,需要制定并执行政策,以减少不平等现象并确保每个人的机会均等。
移民和难民:挑战与机遇全球范围内的移民和难民问题给社会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随着战争、冲突和经济困境的持续存在,大量的人口被迫离开家园,寻求安全和更好的生活。
社会对移民和难民问题的看法各有不同,这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待这一问题的态度。
2023社会舆情热点报告
2023社会舆情热点报告1. 引言社会舆情是指社会上广泛关注和讨论的问题和事件所引起的公众舆论和媒体报道。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发展,社会舆情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日益增强。
本报告旨在总结分析2023年社会舆情热点,帮助企业和组织了解社会热点事件,合理应对舆情风险,制定相关战略。
2. 2023社会舆情热点概述2.1 疫情与公共卫生随着新冠疫苗研发的进展,2023年仍将是全球疫情防控的关键一年。
社会对疫情、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注度将持续增加。
此外,公共卫生争议、疫苗接种政策等问题也将成为社会舆论焦点。
2.2 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持续加剧,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2023年,社会将持续关注气候变化、环境破坏、可持续发展等议题。
企业和政府机构的环保行动将受到更多的关注和评议。
2.3 科技创新与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在改变社会的方方面面。
2023年,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将成为社会的热点。
随着科技创新的推进,人们对于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等问题的关注也越来越高。
2.4 社会公平与责任社会公平与责任是一个不断被提及的问题。
在2023年,社会将更加关注贫富差距、教育公平、社会保障等议题。
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公益活动也将受到更多的关注。
3. 常见舆情应对策略3.1 实时监测和分析对社会舆情的及时监测和分析是应对舆情风险的关键。
通过建立监测系统,收集并分析社会媒体、新闻媒体和公众的关注点和意见,把握舆情的态势和演变趋势。
3.2 快速响应和透明沟通在舆情事件发生后,企业和组织应及时回应和处理,保持透明的沟通。
公开权威、准确的信息,尽量回答公众关心的问题,建立信任和声誉。
3.3 建立危机公关预案建立危机公关预案是应对突发舆情事件的有效手段。
通过提前规划和预案演练,能够及时、有序地应对各类舆情风险。
3.4 积极参与社会议题积极参与社会议题和公共事务,发表相关观点和声音,建立积极的社会形象。
通过社会责任、公益活动等方式回馈社会,弥补可能存在的短板。
社会舆情热点事件分析报告之
社会舆情热点事件分析报告之“JK少女”不雅动作惹争议广州漫展的JK事件风波尚未平息,上海的CP26又再起波澜。
7月25 日,某女生身穿JK制服在上海漫展上摆出各种pose,引来不少摄影师狂拍,此时,旁边一位路过女生愤怒指出这种动作行为不合适,并质问:保安在哪里啊?搞这些动作不要再给JK抹黑了。
伴随着现场视频在网络上的流传,上海漫展“JK少女”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
O从蚁坊软件舆情监测系统鹰击早发现的分析数据来看,“上海漫展cp26”事件最早于7月25日18时许出现在网络上,不过关注度较低。
26日晚,沸点视频、楚天都市报等媒体相继报道,#上海漫展现场不雅动作#讨论热度迅速攀升,话题阅读量3. 7亿,讨论4.2万,事件热度于27日1时达到了第一个传播峰值。
几个小时后大批网络大V、普通网民纷纷加入舆论场,#cp26 jk##安全裤##漫展偷拍##公共场所摆拍尺度#等相关话题页各种观点交错争锋,舆论持续发酵升温,上午10时冲上顶峰,其中关于#安全裤#的阅读高达5. 2亿,讨论12.4 万。
随后事件传播缓慢下降,截至目前,网络舆论热度依然存在。
口广州漫展的JK风波尚未平息,“JK少女”还处在敏感时期,当“上海漫展cp26”事件被爆后,一时间再次成为炸裂网络舆论的焦点事件。
从网络舆论热词分布来看,围绕jk女孩的舆论主要表现在“姿势不雅观”“安全裤” “抹黑”“公共场合”“穿衣自由”“是走光还是不雅动作?”等方面,同时围绕摄影师的舆论主要表现在“偷拍“JK少女”不雅姿势惹争议行为”。
有关“上海漫展cp26”事件中“JK少女”姿势的风评呈两极分化,部分网友认为凹造型很常见,嘲笑抨击的人太保守,也有人试图从“穿衣自由”的角度出发,为涉事女生辩护,没必要呵斥JK女生,同时还对网暴JK女生的言论进行强烈谴责。
但也有相当多的网友认为这不是走光问题,也不是穿衣自由的问题,而是动作尺度太大“你穿着裤子摆这个姿势还是有点怪怪的”,在360°全方位无死角的地方做这些暗示意味明显的不雅动作和露骨姿势实属不雅,有打擦边球的嫌疑,更何况还是在有未成年人群的公共场合,不但令人尴尬不适,并且还沾污了二次元行业,使JK制服也受到了抵制和谩骂,这是在给JK抹黑,这也正是大批JK爱好者严肃指责和批评的原因。
网络言论相关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网络言论相关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言论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通过社会调查的数据和分析,探讨网络言论相关的问题,并提出改善的方案。
一、网络言论对社会的影响网络言论的自由度和传播力,使其成为了改变社会舆论、引发社会问题的重要渠道。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问题:谣言传播、网络暴力、恶意言论等。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网络言论对社会稳定造成了影响。
首先,网络言论的不负责任传播,使谣言得到迅速传播和大范围影响。
在社交媒体上,一条虚假的消息可以在短时间内成千上万次转发,影响力不可小觑。
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辨别真伪信息,提高自己的媒体素养。
其次,网络言论泛滥也导致了网络暴力的出现。
调查数据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曾经在网络上遭受过网络暴力的影响。
虚假信息的传播、恶意评论的出现,对受害人心理产生了很大的伤害。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强对网络暴力的监管,对于一些恶意言论要依法追究责任。
二、原因分析网络言论相关问题的出现,与互联网科技、社交媒体等因素密不可分。
首先,网络匿名性的特点使得一些人更加容易发表言论,而不用承担现实中的社会责任和约束。
这导致了一些人在网络上表达言论时更加冲动和极端。
其次,媒体和社交平台的运营机制也加剧了网络言论相关问题的存在。
某些平台为了吸引更多用户,会倾向于推送严重偏激的言论,导致网络上言论更加极端。
另外,传统媒体在网络言论相关问题中也起到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传统媒体在转载网络言论时,未经核实而迅速传播,导致谣言扩散。
媒体在传播言论时应更加慎重,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三、解决方案为了解决网络言论相关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加强网络监管。
政府需要加大对网络言论的监管力度,建立网络言论的道德底线和法律规范,将恶意言论和网络暴力行为归入法律范畴,并追究相应的责任。
同时,社交平台和网络媒体也应自律,增加对用户发表恶意言论的惩罚机制。
社会热点调研报告
社会热点调研报告
《社会热点调研报告》
近年来,社会热点问题不断涌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为更好地了解社会热点问题的现状和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调研研究,以下是我们的调研报告。
首先,我们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了分类,包括但不限于教育问题、环境问题、就业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医疗卫生问题等。
针对每个问题,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形式的调研,从不同角度获取了大量的信息和数据。
其次,我们分析了社会热点问题的现状和影响。
在教育问题方面,我们发现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学校择校热等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环境问题方面,我们发现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严重,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就业问题方面,我们发现大学生就业难、用工荒等问题频频出现,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最后,我们提出了一些解决社会热点问题的建议。
比如,针对教育问题,我们建议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打破教育壁垒,提高教育质量;针对环境问题,我们建议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执行,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改善环境质量;针对就业问题,我们建议加强职业培训,鼓励创业就业,促进用工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的平衡。
综上所述,《社会热点调研报告》展现了社会热点问题的全貌,
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我们相信,通过不懈努力,社会热点问题一定会得到有效解决,社会将迎来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热点广场话题分析报告
热点广场话题分析报告
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信息传播的高速发展,热点话题在广场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通过对热点广场话题的分析,从多个角度探讨其特点、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热点广场话题的特点是多样性和时效性。
在广场上,人们关注的话题涵盖了社会热点、娱乐八卦、科技进展等各个领域。
这些话题往往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会因为事件的发展而迅速变化。
这对于广场上的用户来说,需要保持持续的关注和及时的更新,以不断跟进最新的热点话题。
其次,热点广场话题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热点话题在广场上迅速传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一些热点话题甚至会引发社会事件和舆论风波,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对于广场上的用户来说,参与热点话题的讨论需要持有客观、理性的态度,避免盲目跟风和造谣传谣。
再次,热点广场话题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多样化和个性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热点话题的获取和讨论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未来,热点广场话题将更加多样化,涉及更广泛的领域和话题。
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应用,热点广场话题的推荐和个性化定制将成为可能,用户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自己感兴趣的热点话题。
综上所述,热点广场话题是社交媒体时代的产物,具有多样性、时效性和影响力。
对于广场上的用户来说,关注和参与热点话题是跟进时代潮流、了解社会动态的重要途径。
然而,我们也需要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避免被热点话题所左右。
未来,热点广场话题将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带来更丰富的用户体验和讨论平台。
让我们共同期待热点广场话题的发展,为社会信息传播做出更积极的贡献。
社会舆情分析报告
社会舆情分析报告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社会舆情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社会舆情分析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处理手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公众对于某一事件或话题的态度和观点。
本文将对当前社会热点话题进行舆情分析,探讨公众对该话题的看法和情绪。
一、话题背景本次舆情分析的话题为“环境保护”。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环境保护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二、舆情分析1.态度分析通过对社交媒体上的相关讨论和观点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态度多种多样。
一方面,有一部分人认为环境保护是当务之急,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来减少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
他们认为环境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未来发展,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人认为环境保护只是一种口号,实际行动并不足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投入还不够。
2.观点分析在观点方面,公众对于环境保护的看法也存在差异。
一些人认为环境保护应该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不能一味追求环保而忽视了经济增长和就业问题。
他们主张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实现可持续发展。
而另一些人则认为环境保护应该放在首位,经济发展可以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进行。
他们强调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为应该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来保护环境。
3.情绪分析在情绪方面,舆情分析可以发现公众对环境保护问题表现出了一定的愤怒和不满情绪。
他们对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感到担忧和愤怒,对于一些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表达了强烈的不满情绪。
同时,也有一些人对于环境保护问题感到无奈和无力,认为自己的个体行动对于整个环境问题的解决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三、对策建议针对以上的舆情分析结果,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引导公众形成积极的环保行为习惯。
2.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环境污染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增强环境保护的法律约束力。
年度社会热点网络舆情报告
年度社会热点网络舆情报告引言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舆情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通过分析网络中的舆情热点,可以了解社会的关注焦点和民众的情绪动向。
本文将对今年的社会热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和总结,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有关当下社会话题的参考。
1. 抗击新冠疫情2022年,全球范围内仍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
网络舆情中关于疫情的讨论仍然居高不下。
人们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疫苗接种情况、社交限制政策以及病例的增长和下降等方面。
其中,疫苗接种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一方面,一些人对疫苗的效果和安全性表示怀疑,拒绝接种;另一方面,也有很多人支持疫苗接种,认为这是有效抵抗疫情的关键。
这种情况在网络上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和言论纷纷。
2. 国内经济发展今年,国内经济的发展一直是网络舆情的热点之一。
人们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国内的就业情况、房地产市场以及投资创业机会等方面。
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人们开始关注有关就业前景和薪酬待遇的信息。
此外,房地产市场也一直备受关注,人们对于房价的走势以及政府的调控政策有着强烈的关注和关心。
3. 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问题也是今年网络舆情比较热门的话题之一。
人们对于环境污染、资源消耗以及生态破坏等问题越来越关注。
特别是近年来频发的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水、干旱等,更加引发了人们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和担忧。
人们在网络上积极讨论如何减少碳排放、提倡可持续发展以及推动环保意识的行动等。
4. 社会公平与公正社会公平与公正一直是社会话题中的重要一环。
今年,网络舆情中关于这一问题的关注度有所上升。
人们对社会阶层差距、教育公平、医疗资源分配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
社会公正问题不仅引发了民众关注的热情,也促使民众提出了关于公平分配的建议和意见,推动社会的进步。
5. 科技发展与隐私保护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科技与个人隐私权保护的关系越来越关注。
社会舆情热点话题传播分析报告之未婚妈妈申领生育保险金遭拒
社会舆情热点话题传播分析报告之未婚妈妈申领生育保险金遭拒生育问题涉及到大众的切身利益,所以其受关注的程度极高。
近年来,随着离婚率不断攀升,结婚率逐渐下降,越来越多的未婚妈妈、单身妈妈走入大家的视野,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也逐渐进入人们视野。
近日,上海未婚妈妈张萌(化名)的一起生育保险纠纷案便引发舆论热议。
2016年,张萌意外怀孕,当时她刚跟男友分手,但在家人的支持下,决意生下孩子;2017年7月张萌在街道办申请《计划生育证明》被拒;2018年1月23日,张萌向社保中心申领生育保险待遇被拒。
张萌先后起诉了金杨街道办事处、上海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但均败诉。
8月28日,张萌接到上海市高院生育保险纠纷案的再审受理通知。
一时间,网络中关于未婚妈妈是否有权利领取生育保险的讨论热潮不断攀升。
9月2日1:00,@头条新闻发博【#未婚妈妈申领生育保险金遭拒# 起诉被驳申请再审获高院受理】迅速引发网友转发、评论。
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以及女性经济地位不断提高,离婚率越来越高,离婚时的财产分布,孩子抚养等问题,导致当下适婚女性在选择进入婚姻时更加谨慎,越来越多的独立女性选择当未婚妈妈,此次张某争取生育保险的做法无疑受到公众关注。
通过蚁坊软件的舆情监测软件对事件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到,舆论经过短暂发酵,于8点-11点迅速到达巅峰,受瞩目程度可见一斑。
通过蚁坊软件的舆情监测软件对网民态度进行分析,有77%的网友支持这位勇敢的未婚妈妈,认为她不但是在为自己打官司,还是给空白的法律起一个先例。
目前未婚妈妈的权益还在摸索中,许多未婚妈妈要面对的不是“施舍”而是“平等”。
对网友观点进行聚类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意见:1、认为张某的做法起到了带头作用法制建设需要时间,张某的努力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法律的进步,为未婚妈妈群体争取自身利益起到了表率作用,不论最后的结果如何,都是值得肯定的。
2、不能领取生育保险金是一种歧视行为《婚姻法》第二十五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近期热点舆情传播分析报告之知网事件
近期热点舆情传播分析报告之知网事件知识付费能促进知识生产和创新,知网的“红”在于它拥有绝对的资源优势和庞大用户基数,适当的收费更能体现平台的价值。
然而,近期知网却频频陷入质疑声,如连年涨价、毛利率60%、大学生将知网告上法庭等等。
接下来,就从近期热点舆情知网事件进行分析:翟天临一句“不知知网”激起千层浪,其学术不端饱受舆论声讨的同时,也顺带将知网的热度推向一个新高度。
素来为社会提供知识信息资源的知网,在2月因为多例舆情事件风波不断。
本文简要整理知网近期所发生的舆情事件,重点分析“知网收费”在全网引发的舆论争议。
通过蚁坊软件舆情监测系统鹰击早发现对“知网话题”进行分析,知网先是被爆出年收入近10亿,利润丰厚的原因在于其高用户量和高市场占有率。
然而对论文著作者的稿酬却主要以阅读卡的形式支付,其收费和支付是否合理,言论褒贬不一。
高校支付知网数据库商的访问服务是一笔高昂的费用,从下图的案例来看,知网任性涨价的新闻自2013年就开始不断爆出。
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研究人员,都免不了与知网打交道。
由于缺乏竞争对手,知网有着近乎绝对的议价能力,#知网不断涨价被涉嫌垄断#也被推向话题的风口浪尖,据微博话题页显示,该话题阅读量超5000万,网民参与度颇高。
在网络争议不断的同时,线下某大学法学生在中国知网下载一篇7元的付费论文,却需先充值50元,遂将知网诉上法庭。
该事件热度达到一个新高峰,网民对该大学生争取权益十分关注,更关心知网会如何改善自身服务。
目前案件以大学生胜诉,知网将最低充值改为0.5元落槌定音。
通过对近一月社交媒体上涉及“知网收费”言论进行聚类分析,“学术”、“垄断”、“稿酬”等热词出现频率较高。
由此可见,知网作为人们使用频次最高的检索及下载资源的网站,在知识信息资源市场形成垄断地位,然而其定价也是水涨船高,引发网民热议。
通过蚁坊软件鹰眼速读网系统对话题的传播平台分析得知,关于“知网收费”的报道在全网不同平台都有分布报道。
网络舆情调研分析报告
网络舆情调研分析报告网络舆情调研分析报告为了深入了解当前的网络舆情状况,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以下是我们的调研分析报告。
一、调研目的和方法我们的调研目的是了解当前的网络舆情状况,包括人们对社会热点事件、产品和品牌的看法、情感倾向以及舆情传播的特点。
我们使用了深度网络搜索、社交媒体数据挖掘和在线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来收集信息。
二、舆情状况概述根据我们的调研,网络舆情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热点事件目前社会上许多热点事件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
这些事件包括政治事件、社会问题和娱乐圈等各个领域。
从网络舆情的社交媒体数据来看,人们对这些事件的态度和情感倾向各不相同,出现了声援、批评和讽刺等不同观点。
2.产品和品牌评价消费者对产品和品牌的评价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的调研发现,人们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性价比、售后服务和品牌形象等方面。
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他们的购买体验,并与其他消费者交流。
这些评价对于其他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3.舆情传播特点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影响力广泛。
社交媒体成为了人们交流意见、表达观点的重要平台。
用户可以通过点赞、评论、分享等方式将信息扩散。
在传播过程中,舆情往往会通过网民的互动和传播迅速升温。
三、舆情调研结果分析1.情感倾向分析通过对社交媒体数据的挖掘和文本分析,我们对舆情的情感倾向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舆情情感倾向主要集中在正面和负面两个极端。
在社会热点事件方面,正面情感倾向主要表现为对英勇行为和正义事业的肯定,而负面情感倾向主要体现为对不公正和不道德行为的愤怒和批评。
在产品和品牌评价方面,正面情感倾向主要表现为对优质产品和卓越品牌形象的赞扬,而负面情感倾向主要体现为对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不满和抱怨。
2.舆情传播路径分析我们对舆情的传播路径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社交媒体是舆情传播的主要渠道,用户通过分享、评论和转发等方式将信息传播给更广大的群体。
网络言论相关社会调研报告
网络言论相关社会调研报告网络言论已成为当今社会中的热点话题,各种言论在网络上不断涌现,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调研报告旨在对网络言论的现状和对社会的影响加以分析。
一、网络言论的现状1. 网络言论的多样性: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社交媒体、论坛、博客等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这种多样性使网络言论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娱乐等各个领域。
2. 匿名性的挑战:与传统的面对面交流不同,网络言论的匿名性让人们更容易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也为一些人提供了发表不当言论的机会。
有些人在网络上散布谣言、恶意攻击他人等行为,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3. 社交媒体的影响:社交媒体的崛起改变了人们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方式,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人们可以迅速传播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也加大了网络言论的影响力和传播速度。
二、网络言论对社会的影响1. 打破信息壁垒:网络言论让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人们可以更容易地接触到全球各地的消息和观点,有效打破了传统媒体信息的壁垒,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性。
2. 增强公民参与感:网络言论为人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了更多的渠道。
通过网络言论,人们可以参与到公共讨论中,感到自己的声音被重视,增强了公民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感。
3. 推动社会进步:网络言论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对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网络言论,人们可以分享知识、交流观点,推动社会议题的讨论和解决,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4. 社会舆论的不稳定性:正面影响的同时,网络言论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影响。
部分网络言论含有恶意攻击、谣言传播等不当行为,这些言论容易引起社会不稳定和矛盾,给社会治安和稳定带来一定的挑战。
5. 需要加强监管:网络言论的自由有时也会被滥用,若没有一定的规范和监管,网络言论可能会扰乱社会秩序,造成恶劣影响。
因此,加强网络言论的监管,对于维护网络环境的健康和和谐非常重要。
总结:网络言论在当今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和便利。
社会舆情与网络舆论的分析与研究报告
社会舆情与网络舆论的分析与研究报告1.引言1.1 概述社会舆情与网络舆论是当下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传播的快速发展,舆论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社会舆情是指社会对于某种事件或者议题所形成的舆论倾向和情绪,它反映了社会大众的态度和看法。
而网络舆论则是在互联网上形成的舆论,其传播速度和范围更加广泛,对社会及个人的影响也更为明显。
本文旨在对社会舆情和网络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社会稳定和个人利益的影响。
通过对社会舆情和网络舆论的特点、影响因素、应对策略进行分析,以期为社会舆情管理和网络舆论引导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社会舆情和网络舆论的概念,并说明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分别介绍社会舆情的概念和特点,以及网络舆论的特点,然后探讨社会舆情与网络舆论的关系。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社会舆情和网络舆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同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这一结构,我们将全面深入地分析和研究社会舆情与网络舆论,为读者提供丰富的信息和深刻的见解。
1.3 目的文章的目的在于深入分析社会舆情与网络舆论的概念、特点以及关系,探讨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对策略,最终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读者提供对社会舆情与网络舆论的全面理解,以及对应对舆情管理的参考和建议。
同时,也希望通过本文的深入探讨,为相关学科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启发和思路,促进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1.4 总结总结部分:通过对社会舆情与网络舆论的分析与研究,我们深入了解了它们在当前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社会舆情作为一种公众舆论的集中表达,受到了政府、企业和个人的高度关注,其对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而网络舆论则在信息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上具有独特优势,成为了当前舆论场中的重要力量。
从研究中我们也发现,社会舆情与网络舆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与相互影响。
社会热点舆情话题分析研判报告之钟点工拍雇主家生活视频发到网上
社会热点舆情话题分析研判报告之钟点工拍雇主家生活视频发到网上近日,短视频平台上一位拥有十几万粉丝的钟点工时常分享在4个雇主家工作的视频,涉及雇主家卫生间、厨房,孩子的日常活动等。
钟点工拍摄雇主家生活视频并公开发布到网络上这则新闻被一些媒体报道后,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从钟点工拍雇主家生活视频发到网上相关信息的网络传播热度来看,总体上呈现出迅速攀升与急速下降的态势,并在下降后期表现出较为绵长且低热度的讨论趋势。
从该事件信息的传播主体来看,新闻媒体发挥了绝对的推动作用。
11月29日早上,人民日报就钟点工拍雇主家生活视频发到网上这一事件进行了新闻报道,并提出了“在自己账号晒别人生活可以吗?”这一问题的讨论,人民日报的相关传播报道成为该事件进入公共视野的原始推动力,该事件的传播热度也由此形成并不断升高。
在11月29日11:00过后,头条新闻、中国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每日经济新闻等媒体纷纷加入报道该事件的行列,致使该事件的传播热度再次攀上,并迅速达到峰值。
随后该事件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从下降过程中网民的相关讨论来看,大体还是围绕着钟点工拍摄雇主家生活视频并发布到网上这一行为到底合不合适,其间关于钟点工的雇主对网络上的争议作出的回应,即雇主称钟点工拍摄前已得到许可的相关信息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扩散。
由此可以看出,媒体及网民往往会对有争议的内容表现出更高的传播积极性和关注度。
舆论现实表现与媒体引导存在偏差,舆论争议指向多重主体该事件经新闻媒体报道进入公众视野,新闻报道中的突出关键信息大多为“钟点工拍雇主家生活视频发到网上”、“在自己账号晒别人生活可以吗”等内容,而没有突出钟点工发视频是征求了雇主同意的前提下的关键信息。
这会导致公众先入为主地对钟点工的行为进行抨击,这也是导致舆论反应钟点工没有职业道德、侵犯个人隐私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网友对新闻中呈现内容的不完全解读也导致一些网友将舆论抨击的视角延伸到当下一些短视频自媒体为了赚钱无下限的相关问题。
社会网络热点舆论事件分析研究报告之错换人生28年事件
社会网络热点舆论事件分析研究报告之错换人生28年事件事件简介:2020年2月,28岁的江西九江青年姚策被查出患有肝癌,母亲许敏欲“割肝救子”却发现儿子并非亲生。
经过多番求证,许敏、姚师兵夫妇才发现姚策的生母为河南郑州的杜新枝。
而杜新枝、郭希宽夫妇的儿子郭威才是他们的亲生儿子。
河南开封某医院“抱错婴儿”事件由此进入公众视野。
2020年4月,许敏一家与杜新枝一家在九江见面,姚策、郭威分别与亲生父母相认。
原本以为随着认亲成功,可以集结两家力量共同为姚策治病。
但没有想到,受到舆论裹挟的姚策与养母之间,关系变得愈发复杂。
时隔一年,在经历向涉事医院维权、众筹被列黑名单等一系列操作后,许敏律师直播透露“错换人生28年”该起事件非人为不可完成,剧情继而上演了从“错换”到“偷换”的“大反转”。
伴随着各种疑虑和问题频频爆出,舆论矛头直指姚策本人以及其生母。
2021年3月23日,姚策因肝癌晚期救治无效去世,其养父母没能见到最后一面,许敏又陷入舆论风口浪尖。
4月21日,河南开封鼓楼警方发布通告,公布“错换人生28年案”调查结果。
针对姚策养母许某控告郭某宽、杜某枝夫妇等人涉嫌刑事犯罪问题,警方不予立案。
随后,姚策妻子熊磊表示认可结论并回应各种质疑,称丈夫是看新闻才知道自己不是许敏亲生,许敏夫妇背地里做了DNA检测,“割肝救子”一事也不存在。
研究概述:兜兜转转,因“割肝救子”的感人故事而发酵起来的至今已有1年多的“错换人生28年”事件再被爆出根本不存在,舆论风波仍未落幕。
实际上,在这期间,每当该案产生最新进展,都会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引发一阵热议。
特别是在主角姚策去世之后,围绕其生母杜新枝当年是“错换”还是“偷换”,舆论始终充满着真相难寻主导下的各种争议;围绕姚策疑过度筹款被平台拉黑,舆论用客观合理正义的想象掩盖了“审判式”介入的动机;围绕其养母许敏与妻子熊磊之间因房产归属而产生的法律纠纷,舆论在网络暴力倾向中越来越展现出对立与失焦。
热点分析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摘要:本报告旨在分析2023年第一季度我国网络热点舆情的发展态势,通过对各类网络舆情事件的梳理、总结和深入分析,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舆情监测、应对和引导的参考依据。
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舆情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3年第一季度,我国网络热点舆情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
本报告将从食品、环保、社会民生、企业品牌等多个领域对第一季度网络热点舆情进行分析总结。
二、食品领域热点舆情分析1. 舆情事件概述2023年第一季度,食品领域舆情事件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虚假宣传、产品抽检不合格等方面。
2. 典型事件分析(1)某知名乳企产品抽检不合格事件:该事件引发消费者对乳制品行业品质安全的担忧,相关话题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2)某知名餐饮品牌虚假宣传事件:该事件暴露出部分餐饮企业存在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的问题。
3. 舆情分析(1)食品安全问题依然是食品领域舆情关注的焦点,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反映出社会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2)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等问题逐渐成为食品领域舆情的新热点,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维护消费者权益。
三、环保领域热点舆情分析1. 舆情事件概述2023年第一季度,环保领域舆情事件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环保政策执行等方面。
2. 典型事件分析(1)某工业园区废水排放超标事件:该事件引发周边居民对环境污染的担忧,相关话题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2)某自然保护区非法捕捞事件:该事件暴露出部分地区生态保护形势严峻,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
3. 舆情分析(1)环境污染问题依然是环保领域舆情关注的焦点,消费者对环境保护的高度关注,反映出社会对生态环境的担忧。
(2)环保政策执行问题逐渐成为环保领域舆情的新热点,相关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确保环保政策落到实处。
四、社会民生领域热点舆情分析1. 舆情事件概述2023年第一季度,社会民生领域舆情事件主要集中在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热点话题传播研究分析报告:深圳女子被男友从家打到楼道
自从宇芽芽被家暴事件在网上引发热议,在那期间有不少关于家暴的事件被接连曝光,而近日又发生了一起深圳女子被男友从家打到楼道的事件。
近两年,家暴事件在网络及社交媒体中不断被曝光,从以往的家丑不可外扬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站出来曝光家暴事件,舆论的目光聚焦在家暴受害者及施暴者身上,呼吁加大处罚力度、建立家暴举报渠道、保护女性的声音不绝于耳。
12月10日,网上曝光的一起家暴事件引发热议。
深圳市宝安区的王女士称,一年内遭男友家暴十多次,几次入院。
楼道监控画面显示,男友将其从家里追出楼道挥拳殴打,女子被打倒在地后,对方仍然拳击其头部,直到有人出现才收手。
据当地媒体报道,女子称一年内被家暴十多次,曾提出分手却遭死亡威胁。
事发当天龙某因口角殴打女友,构成轻微伤。
龙某已道歉并取得了谅解,现被处行拘5日。
这是继宇芽被家暴后不足半月在网上曝光的又一起家庭暴力事件。
11月25日,模仿蒙娜丽莎走红的美妆博主@宇芽YUYAMIKA 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自己被前男友微博主“沱沱的风魔教”家暴的视频。
宇芽表示,自己已被前男友家暴半年,一次次的原谅并没有让他的暴力行为停止,反而愈演愈烈。
事件在网络曝光后,舆论热议不断,关于“家暴”的讨论迅速展开。
11月28日,重庆“江北政法连线”官方微信发文称,重庆市江北区公安机关经调查,对宇芽前男友陈某执行行政拘留二十日,并处罚款。
从舆情监测软件鹰击早发现对“家暴”一词的热度趋势分析可见,11月底以来,网络舆论对于家暴事件的热议呈波浪式形态,网友对于“家暴”的态度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施暴者处罚力度过轻
无论是对于沱沱还是此次深圳家暴男的处罚,大多数网友认为处罚力度过轻,不能更好的起到教育警示作用,而且家暴男的犯罪成本太低,仅仅是关几天,放出来后是否还会变本加厉,再次伤害别人不可而知。
呼吁加大对女性的保护力度
相比言行粗鲁的家暴男,集“高智商、高学历、高收入”于一身的“三高”家暴男较之前者具有更强的隐蔽性,且不易识别。
施暴者既有“文质彬彬”的知识男,也有长相英俊的明星。
李阳、蒋劲夫等明星家暴在网上曝光后,不但没有成为众矢之的,反而有不少艺人为其站台,表示力挺。
事后施暴者也只是出面道歉了事,并没有应有的制裁。
网络名人的助力,使得这种没有犯罪成本的暴力行为,不断被滋生、助长。
联合国最新调查显示:全球有35%的女性曾遭暴力。
家暴受害者常被以家之名,爱的名义,把他们紧紧困在婚姻的深渊中。
施暴者会以孩子作为要挟;以家人生命安全威胁;对受害者造谣、“泼脏水”等各种手段将受害者“拴在自己身边”;对受害者来说,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上都要承受极大的痛苦和挣扎。
家暴对女性的伤害是不容忽视的,舆论呼吁加大对女性的保护力度,让更多人免于暴力环境。
建立家暴举报渠道
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让很多遭受家庭暴力的女性选择忍气吞声,而勇敢站出来揭发家暴事件的当事人往往要面对舆论质疑声。
对于家暴男,吃瓜群众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一片骂声中,时不时地也有异声——之所以要施以暴力,受害者肯定也有过错,所以,活该被打。
“为什么被家暴的是你,而不是别人”?这样的女性原罪无疑是在她们伤口上撒盐。
另一方面受到家庭暴力但是取证困难也让很多选择报警的女性面临举证难的问题。
部分网友呼吁建立家暴举报渠道,让受到暴力威胁的人能够投诉有门,及时得到帮助,早日脱离暴力环境。
呼吁更多遭受家暴的受害人勇敢站出来
暴力行为往往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一味的退让,只能导致施暴者越来越失控,越来越疯狂。
但愿每个人都不是沉默者,勇敢站出来,对家庭暴力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