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写实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写实主义
---------新写实主义的现状和发展
作者:薛媛
艺术设计学院,13美术2s,2013225220
摘要:超级现实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新的艺术流派,又称高度写实主义,是绘画和雕塑的一个流派,其风格类似高分辨率的照片。超写实主义可以看作是照相写实主义的发展。自2000年代早期以来,该术语在美国和欧洲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运动和艺术风格发展起来。代表画家有克洛斯、莫利、丹尼斯·彼得森等。
关键词:超写实主义;查克·克洛斯;逼真。
照相写实主义,或者“超现实主义”
(一)超写实主义简介
超写实主义又称超级写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和照相写实主义,1970年发源于美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逐渐在西方流行,是七十年代美国最为流行的一种资产阶级美术流派。超级写实主义便是当时的艺术家们努力探索的结果之一,他们强调“艺术再现事物应达到极端的写实”。在艺术家们以极端自由放松的心境表现主观世界后,在观众已经逐步接受并认同各种现代派的表现方式并建立起新的艺术欣赏标准后,以美国艺术家查克·克洛斯为代表的超级写实主义画家们把观者又重新“愚弄”了一番,把人们的目光又拉回到了“再现”和“具象”,拉回到这样一种“依照片而制作”的,但显然比照片更为真实和逼真的作品面前。而此时的“具象”已不仅仅是一种“具象艺术”,它是在经历了种种现代艺术流派的浸润和洗礼之后,进而赋予“具象”以新的意义,即隐匿在具象之下的,融合了抽象、表现意味的新形式。它高度写实但又不同于一般的“毫无意义的复制”,极具抽象意味,在表现手法上有其独特的“远则近”、“近则远”的符号化特征。
超写实主义是对照片的再现,又千方百计避开个人主观情感,试图用一种客观甚至冷漠的心态来描绘照片中的现实世界。此派从主观唯心主义出发,认为下意识的领域、梦境、幻觉、本能是创作的泉源,否定文学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基本规律,反对美术上的一切传统观念。表现在艺术上则是把潜意识中的矛盾:生与死、过去和未来、真实和幻觉等在所谓“绝对的现实”的探索中统一起来,完全违反正常的思维规律。
其主张艺术的要素是“逼真”和“酷似”,必须做到纯客观地、真实地再现现实。主要特征是利用摄影成果进行客观、逼真的描绘。超写实主义根据现代哲学中的距离论的观念,认为传统的写实主义是注入了作者的主观激情的,是一种主观的写实或人文的现实,为观众了解的可能性较小,而不含主观感情、用大家共同的眼睛(照相机)来观察和反映,则能为更多的群众所了解,传达的范围也就更普遍。因此,超写实主义是对传统写主义和纯主观抽象艺术的一种反动,是新的客观性形象的复活。他们反对抽象艺术的潜意识情感,和在造型中不表现具体物像的作法,认为应该排除主观意念,做到纯客观的、真实地,甚至像摄影那样的再现物象。所绘对象尺幅多较巨大,如头像比原头部大十倍,面部连汗毛孔等都丝毫无异
地画出来,只着重于表现生理细节。所作塑像与真人一般大小,涂上肤色,穿上衣服,配以道具,极度逼真。题材大都为车祸或殴斗枪杀现场情景。七十年代起转向再现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如学生、旅行者、超级市场的顾客、流浪汉等。
超写实主义的作品使人感到严峻、冷漠,有自然主义的味道。但作为美术运动,超写实主义也含有积极的因素:利用照相机拍摄照片,可以把充满着光和运动的现代城市的景象凝聚在一瞬间;照相写实主义的作品常常把对象放大到5—10倍,改变日常事物的尺寸,造成一种异乎寻常的美学和心理效果。此外,具有严峻和冷漠感的形象,能传达出当代西方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冷漠和无人情味,并且为商业广告,开辟出一条新的途径。
20世纪末期,超写实主义和传统的照相写实主义处理方式形成对比。超写实主义的画家和雕塑家使用照片作为参考,创造一个更加明确和详细的渲染的作品,不像照相写实主义,往往直接的叙述和描写。照相写实主义画家希望模仿照片,为了符合照片整体设计,常常省略或者抽象一些细节。他们经常省略人物的表情、政治价值和叙述元素。照相写实主义风格演变自波普艺术,作品通常紧凑精致,线条分明,突出重点。
超写实主义则与之相反,虽然本质上参考照片,常常对描绘的主题处理得更柔软更复杂,使之表现成一个生动的对象。超写实主义作品中的对象和场景描绘得非常精致,创造出原始照片中没有的一个新的现实的幻想。这并不是说他们是超现实主义,因为这种幻想是一个令人信服的描写现实。纹理、表面、灯光效果和阴影画表现得清晰,比参考照片甚至实物还要鲜明。超写实主义作品更多地关注细节和对象。超写实主义绘画和雕塑作品并不是照片的严格诠释,也不是某一个场景或主题的文字插图。相反,它们利用其他的,往往是微妙的绘画元素来创造实际上不存在或者人的眼睛不能看到的现实幻觉。此外,它们可能包括情感、社会、文化和政治主题要素作为视觉错觉的扩展。
超写实主义作品对象包括画像、具象艺术、景物、风景、城市风景和叙事场面。近期由于对细节的描写和对社会、文化或者政治主题重视,超写实主义风格比照相写实主义更加文学性。新的照相写实主义延续避免照片异常,因此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超写实主义画家模拟并提高精确的摄影照片,在社会和文化的背景下,使之产生有光学说服力的现实幻象。
(二)超写实主义代表人物
超写实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是查克·克洛斯,他是专画人物肖像的画家,克洛斯描绘的对象都是他所熟悉的亲友,他了解他们的音容笑貌、个性心理,但在画面上,不仅人物毫无表情,不传达任何自己的特点,克洛斯也抹去自己的感情,不表露任何倾向。他用喷笔和电动橡皮代替可能泄露个性的画笔,费时耗力地进行他的工作。作品有《约翰像》、《自画像》《苏珊像》等。
(三)代表作品
《约翰》是他70年代初的一件作品,人像逼真,纤毫毕现。皮肤、毛发、眼睛、眼镜等均被描绘得富有质感。如此大的尺幅,加上如此强的逼真,会让人产生一种念头,那就是真得“像假的一样”了。他的作品《苏珊像》,为了更逼真地表现出对象的每一个细节、脸上的肌理、汗毛和毛线囊,画家使用比真人大十倍的画幅作画。
克洛斯作品,以为是照片。如此说来也有道理,克洛斯就是借助相机等工具,先拍摄,再用投影仪放大到画布上进行描绘。他不但使用传统画笔,还运用喷笔、钢笔和其他工具,以求精准地描绘对象。但偌大的图像,却看不到一丝感情色彩,苍白的面孔,空洞的眼神,呆滞的神态……唯有人物的个性被忽略了,每一个细节都被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