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记忆我与导师的点点滴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师简介:田书林,男,湖北公安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院长、电子测试技术与仪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电子测量仪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2005年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2013年入选国务院政府享受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测控技术与仪器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在宽带实时信号获取与处理、高速波形合成、电子系统综合测试诊断与预测、电子系统可测性设计等研究方向上,先后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科研、博士点基金、军事预先研究、军工型号任务等国家和部委研究课题20多项,为我国军事装备的维护保障作出了重要贡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主持和参与制定电子仪器国家标准3项。在IEEE Trans.、电子学报、仪器仪表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5项,撰写《电子测量技术》等国家级规划教材和专著3部。
作者简介:XX,男,1988年生,陕西西安人。2010年7月毕业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11年9月考入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师从田书林教授,攻读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复杂电子系统测试性分析与故障诊断技术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现已发表学术论文4篇,其中2篇被EI检索。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攻硕期间曾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现已成功申请至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记忆我与导师的点点滴滴题记:中等的身材、饱满的精神、精干的着装,是田老师留印在我脑海中的形象。严谨求实的处事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以及循循善诱的人格魅力,如丝丝春雨般潜移默化地指引着我如何成为一名合格并努力追求卓越的研究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对您恰如其分的评价。您的言传身教使我领悟到了很多治学为人的道理。特借此征文活动讲述与导师相处过程中两件印象深刻的小事,谨以此拙文表达学生对您的敬仰崇敬之情,衷心地感谢导师对我的精心栽培!
2011年9月份,清水河校园里丹桂飘香,我以优异的成绩从桂电电工学院考入梦寐以求的成电自动化学院,攻读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师从国内知名电子测试技术专家、自动化工程学院院长田书林教授。作为学院的一院之长以及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博士生导师,田老师是一位典型的“双肩挑”干部,既要指导研究生,同时还要负责学院的日常行政性事物,因此工作非常繁忙。但是繁重的工作并没有影响田老师对我的严格要求,在与导师相处的两年多时间里,田老师始终像父亲般关注着我的发展,关心着我的成长。
师生见面,导师畅谈读研规划
记得开学初师生见面会,田老师特意拨冗,把我们这届10名弟子叫去办公室。当我们怀着既激动又紧张的心情来到宽敞明亮的院长办公室时,映入眼帘的是一位中等身材、精神饱满、慈眉善目的中年学者形象,茶几上早已摆好了10杯热气腾腾的清茶。田老师手捧培养方案,乐呵呵的坐在对面的沙发上,热情地招呼我们就坐。见此情景,大家绷紧的神经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不禁暗暗惊叹老师心如细发。入座后,田老师幽默地对大家说:“你们这届学生真有缘分啊,来自于三电:成电、桂电和杭电。大家现在考入了成电,来到自动化学院读研,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希望你们三电的兄弟能够亲如手足,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这饱含深情的开场白一下子就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我们互相对视着,眼中充满了对研究生生活的无限向往之情。接下来,田老师询问我们如何看待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大家七嘴八舌地说了一通。田老师耐心听完后,语重心长地道出了指导研究生十余年来的感悟和体会:“导师的责任心和学术水平是培养研究生的重要因素。本科阶段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而研究生阶段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研究精神、探索精神以及创新精神的重要阶段,通过实际科研课题的锤
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甚至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归结起来就是要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句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朴实无华的语句从此深深植入我的大脑,成为指引我在科研实践中不断前进的领航灯。之后导师详细介绍了我们团队的总体情况以及各个教研室的科研方向和近期的科研项目。我们得知学科所在的电子测试技术与仪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是一个有着30多位老师的大型团队,具体科研训练是分配到中心下面的各个研究室,由各个研究室的老师负责具体指导与管理。最后,结合我们各自的科研兴趣,田老师与大家一一商议,指导我们有针对性的选择基础课和专业课。针对我有意钻研雷达天线方面的课题,田老师着重推荐了微波测量、信号检测与估计、信号处理等与今后科研课题密切相关的专业课程,并鼓励我积极选修电工学院开设的相关课程。比起一些导师不太重视学生一年级课程学习的情况,作为院长,田老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严格要求自己的学生先打好相关理论基础,再进入研究室开始科研。座谈会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着,办公室里不时传出阵阵笑声。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了,临走前,田老师饱含深情地对我说:“你今后准备参与的这个课题国内以前很少有人做过,属于难度较大的预先探索性研究,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你要有个思想准备。遇到困难要冷静分析,团队有条件解决的,你就与所在研究室商量解决,团队没有条件解决的,你就直接联系我,我帮你尽最大能力解决。科学研究允许失败,即使失败了,也是收获,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科学研究的态度。”我重重地点点头,在心里面牢牢记住了田老师的谆谆教诲,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出些成绩来。科研受挫,导师面授破解法宝
通过一年的基础理论学习,按照培养方案的规定我修满了学分,并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荣获学业一等奖学金。一年级快结束时,团队结合科研任务和个人兴趣将我分配到第五研究室,由刘震老师作副导师,正式进入课题组,开始实际的科研训练。第一次见面,刘老师就告知我将参与军事预研项目:某型相控阵雷达快速测试与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由于这一课题属于学科交叉前沿,涉及到电磁场、信号处理、以及测试技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既需要懂得相控阵雷达原理,又需要熟悉天线测量流程,还需要清楚如何搭建自动测试系统,因此团队计划引进一名博士生专门带领我们从事这一课题的公关。最后,刘老师鼓励我脚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