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表达技巧包括
江苏高考语文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二核心考点四 鉴赏表达技巧
张抗抗的《窗前的树》紧紧抓住洋
通过对物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 槐一年四季的不同特征,精心刻画,
托物 志向和意愿,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 含蓄地表现了洋槐沉稳、朴实和坚
言志 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 强的品质,从而给人们启示:做人
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应像洋槐那样朴实、坚强,为实现
2.间接抒情
方式
内涵
举例
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
借景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借槐树
浑然一体。以景物描写代替感情抒发,
抒情
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也就是王国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
触景 生情
先写景,再抒情;也可以先抒发对景物 的感受,然后再描写景物;还可以把二 者交织起来,一边写景,一边抒情。写 景是为了抒情,笔在写景,却应当“字 字关情”。
白描
简练,生动传神。二者结合,形成对比,相互映衬,
勒
描写
更能全方位地表现景物的特征,为主题服务。
方法
动静结合、以动
动静
使景物更生动,更鲜活,更富有感染力。
衬静、以静衬动
虚实结合、以实 能激发读者的联想、想象,或突出景物的特点,或拓 虚实
写虚、以虚写实 展表现空间,或扩大意境,或深化主题。
2.人物描写:人物描写可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又可分为外貌描写、语 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侧面描写可以是次要人物烘托或环境烘托。
呼告抒情,有对话效果,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
角度
第二人称 亲切感,若对象为事为物,往往具有拟人效果。
多用于叙事散文中,它不受限制,灵活自如,可以全面地反映 第三人称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中语⽂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般语⽂书中的现代诗歌也会讲解,也需要背,但更重要的是理解诗歌深层次的情感,结合作者的背景去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下⾯是⼩编为⼤家整理的关于⾼中语⽂诗歌鉴赏表达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家阅读参考学习!1⾼中语⽂诗歌鉴赏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包括表达⽅式、表现⼿法、修辞⼿法、构思⽴意的技巧四⼤类。
(⼀)表达⽅式主要涉及抒情⽅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和描写⽅法【正⾯描写(明写)/侧⾯描写(暗写),⽩描/⼯笔,实写/虚写,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动景/静景,远景/近景】。
(⼆)表现⼿法包括⼀些具体的描写技巧【如衬托(正衬、反衬)、对⽐、渲染、⽩描、细节描写、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远近结合、俯仰结合、情景交融、乐景哀情等】;也包括形象意义的表现⽅式【如象征】;还包括材料的组织⽅式【如联想、想象】。
(三)修辞⼿法包括⽐喻、拟⼈、夸张、借代、对偶、排⽐、反语、双关、⽤典、设问、反问等。
(四)构思⽴意的技巧包括先景后情、以景作结、起承转合、抑扬、铺垫(蓄势)、照应、过渡、以⼩⻅⼤、借古讽今等。
2⾼中语⽂诗歌鉴赏表达的技巧1、衬托A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通常就叫烘托,烘云托⽉。
衬体作主体的陪衬,突出主体,使所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可以是⼈烘托⼈,如《秦罗敷》中借“⾏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的美貌;也可以是以物烘托物,或者以景物烘托⼈物,如《琵琶⾏》中三次写江中之⽉,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琵琶⼥的技艺⾼超和⼈物凄凉孤独⽽悲伤的⼼情。
反衬,是主体与衬体相反,衬体从反⾯作背景,烘托主体。
如描述事物或景物时,常把远与近、动与静、声与⾊、实与虚等相结合,互相形成对⽐衬托,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如杜牧《⻬安郡后池绝句》最后两句:“尽⽇⽆⼈看微⾬,鸳鸯相对浴红⾐。
”以成双成对的“鸳鸯”衬托出⼈孤寂的⼼情。
如“蝉噪林愈静,⻦鸣⼭更幽”、“僧敲⽉下⻔”“⽉出惊⼭⻦,时鸣春涧中”等以声衬静,衬托出环境的清幽寂静。
语文表达技巧
一、表达技巧主要包括: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一共五种,古诗中常用前四种);②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借物喻人直抒胸臆欲扬先抑欲抑先扬顺叙倒叙插叙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用典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渲染虚笔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③选材剪材;④结构技巧:过渡、呼应等。
⑤意境的创设、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的运用、社会自然环境的描写等。
二、在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表达技巧包括:1、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2、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抑扬、用典等。
3、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繁简。
4、结构技巧:承上启下、悬念、首尾呼应、前后照应、铺陈、铺张、铺垫等。
5、修辞手法:比喻、反复、排比、设问、反问、拟人、比拟、拟物、夸张等三、不同文体的表现手法1、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2、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3、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四、具体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以乐衬哀渲染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欲扬先抑夸张比喻拟人设置悬念点面结合开门见山伏笔照应开篇点题比拟借代五、诗歌的表现手法(赋、比、兴)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
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鉴赏表达技巧ppt
• 附:部分表达方式技巧简介及作用 • 顺叙: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可
以使叙述事件有头有尾,文章条理清楚,读起来顺当流 畅。 • 倒叙:把事件的结局或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边来写,然 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可以造成悬念,抓住读者, 突出主题,使故事波澜起伏。 • 插叙:在叙述的过程中,暂时中断主线而插入(补入) 另一些叙述,也叫补叙。补充人物、事件,使文章内容 更加充实,叙述曲折有致,有时可使内容衔接更紧密, 照应更周严。 • 平叙:就是平行叙述,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 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也叫分叙。可以把头绪纷繁、 错综复杂的事情,写得眉目清楚,有条不紊。 • 白描: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事物特征,寥寥几笔勾勒出 事物形象的写法。形象逼真,简洁传神,突出人物性格 (事物特征)。
属于中难度的试题,因此较多出现。
• 如99年全国卷《创造宣言》第2题,“第四自然 段中说:‘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 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这 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核按钮71 页)又如2001年春季招生卷《黄土》第1题, “这篇散文题为‘黄土’,请结合阅材料,简要 分析‘黄土’的象征意义。”都是这类试题。
• 四、 典型的细节可以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 如鲁迅《风波》中钉了十六个铜钉的瓷碗和七斤 一家晚餐吃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就渲染了 当时的时代气氛和地方特色。 五、 典型的细节可以揭示人物瞬间心理复杂微 妙的感情活动。如孙犁的小说《荷花淀》“话别” 这一情节里,有一个细节,当水生嫂听到丈夫说 “明天我就要到大队上去 ”时,“女人的手指 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 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 如2000年全国卷第22题:“这篇散文,①作者主要用第 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②第六段的结尾 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
高考妙招现代文阅读小说鉴赏之赏析表达技巧附答题模板
高考妙招现代文阅读小说鉴赏之赏析表达技巧附答题模板小说鉴赏之赏析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和修辞手法等方面的内容,这是小说命题方面的重点内容。
【设问方式】1.第×段中对周围人的描写,具有什么特点和作用?2.作品运用了××手法,请谈谈其艺术效果。
3.作者主要用了哪种艺术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一、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是表述特定内容所使用的特定的语言方法、手段,主要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五种。
就小说来讲,叙述与描写是其最常用的表达方式。
1.叙述(1)叙述人称(2)叙述视角(3)叙述顺序2.描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状态、动作,景物的性质、特征,环境的色彩、布局等具体地描绘出来。
(二)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指使文章整体或部分给人留下鲜明、强烈的印象,达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的手段或方法,小说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如下表:下面是对几种易混手法的辨别:1.烘托与衬托,衬托与对比烘托是一种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是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但所要表现的对象不出场;而衬托则是两个对象都出场,其中一个做陪衬,用以突出另一个。
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要事物,两者主次分明;对比则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的双方不分主次。
2.象征和比喻象征和比喻的区别表现在三个方面:(1)两者的表现手段不同。
象征的象征体与本体之间要求“神似”,比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则要求“形似”。
(2)两者表现的对象不同。
象征是以物示义,即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让读者去理解;比喻是以物比物,比喻的对象一般是让人看得见、听得见或摸得着的具体事物、具体人。
(3)两者范围大小不同。
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它的对象是整篇文章,至少是文章的一部分;比喻的范围较小,一般局限于一两个句子中。
三、结构技巧主要指构筑情节、营造环境等方面的技巧。
记叙文常用表现手法及作用
记叙文常用表现手法及作用记叙文阅读之文章的主题(五)二、在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表达技巧包括:1、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2、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
3、结构技巧:承上启下、悬念、首尾呼应、前后照应、铺陈、铺张、铺垫等。
(一)对比。
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1、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刻画性格。
如契诃夫的《变色龙》,写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处理一只狗咬伤工匠赫留金的事故中,其态度在顷刻间变了四次,反复再三,前后判若两人。
这里通过主人公自己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鲜明地刻画了“变色龙”的性格。
再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通过菲利浦夫妇对于勒态度前后不同的对比,揭示出他们自私、庸俗、贪婪、冷酷的性格特征。
再如《故乡》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的对比。
再如《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对比。
2、运用对比手法,描摩景物,抒发感情。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边描写了百草园景色,这是一片生机盎然的自由天地,少年“我”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充满枯燥乏味气息的“三味书屋”形成了鲜明对比,“我”对“三味书屋”的厌倦、烦恼之情也自然流露出来。
(二)衬托。
以一些次要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主要事物,常与对比一起使用。
人们常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众星捧月”就是衬托。
1、用其他人物衬托主要人物。
如《藤野先生》中用日本“爱国青年”的无理挑衅来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热忱、毫无民族偏见;《花的话》中用月下比美的众花来对比衬托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二月兰;再如《爱莲说》。
2、用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性格或事件意义。
如《故乡》开头描绘了荒凉萧索的村景,十分贴切地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
(三)铺垫。
在主要人物、事件高潮出现之前,对环境、情绪、气氛等所做的描写,借以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艺术效果。
如《荔枝蜜》采用了层层铺垫的写法。
写荔枝林的茂盛,是为蜜蜂提供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写荔枝蜜的甜香,是为下文赞颂蜜蜂作铺垫;写蜜蜂的辛劳,又是为赞颂劳动人民作铺垫。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第一课时一、表达技巧:在诗歌鉴赏里,表达技巧往往就是表现手法、艺术手法。
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衬托、借代、对比1、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
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和怀古伤今。
2、写作手法(表现手法):象征、联想、想象、白描、衬托、对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二、在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表达技巧包括:1、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2、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等。
3、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繁简。
4、结构:承上启下、悬念、照应、铺垫等。
5、修辞手法:比喻、反复、排比、反问、拟人、夸张等一、考点解读:1、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E),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
2、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几个角度:A、从名句角度:着重分析该句的情感哲理所在,对主旨所起的作用。
B、从修辞的角度:该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这样一些: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反问、设问、借代、双关、互文(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等。
C、从表现手法入手: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想象联想、烘托或对比衬托(动静相衬、以有声衬无声等)、托物言志、化用典故、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虚实相生、比兴寄托、比喻象征等。
D、从表达方式入手: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E、从音韵的角度入手:如长短句间杂的,读起来错落有致,好似大珠小珠落玉盘;多用叠词的,讲究押韵的,则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性。
3、命题方式:在高考试题中往往综合出现,很少孤立地命题,往往命题为: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变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二、答题格式:手法+表达作用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三、答题步骤: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现代文阅读专题十:鉴赏表达技巧
现代文阅读专题十:鉴赏表达技巧一、什么是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
广义地说,是指作品运用的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从狭义的方面说,是指灵活运用一般写作原则、规律、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方法。
一般说来,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大致包括四个方面:1.作品中运用某种表达方式的技巧。
如描写的技巧、叙述的技巧、抒情的技巧等。
2.作品中运用的某些表现手法。
如象征、对比、烘托、反衬、抑扬(先扬后抑或先抑后扬)、庄谐,以及人称的运用等。
3.作品布局谋篇的技巧。
如构思的技巧、线索设置的技巧、交待和照应的技巧等。
4.语言表达的技巧。
如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风格的特色等。
二、鉴赏表达技巧的不同考查点1.对叙述的技巧的考查叙述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顺叙是基本的叙事方法,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展开的。
倒叙,把故事的结尾或其中某一重要部分提前,作为作品的开始,作品的主体部分还是顺序故事情节。
插叙,在顺叙故事情节当中,插入叙述一些相关内容。
倒叙、插叙,都是顺叙故事情节中配合使用的叙述方法。
叙述方式不同,效果也不同。
2.对描写的技巧的考查描写有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
人物描写分为语言、行动、心理、神态、肖像描写;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而这里考查次数最多的还是景物描写的作用。
做题时应对各种描写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牢固,这样才能针对具体语境做出正确的回答。
3.对表现手法的考查对表现手法的考查,要看文章是否运用了想象、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等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做这类的题需抓住文章的体裁特点。
叙事散文的特点是以小见大,写景散文注重情景交融,咏物散文的特点是托物言志。
4.对布局谋篇的技巧的考查考查内容可以从结构安排角度看开头结尾有何特色;结构是否严密完整匀称;文章中采用了下面的哪种方法: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做这类题应从文体特点出发。
现代文阅读表达技巧汇总
现代文阅读题表达技巧汇总一、文章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1、修辞手法(1)、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点明所用修辞手法。
(2)、明确答题方向。
答题时,一定要结合语句内容分析每一种修辞手法的具体作用。
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
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具体如下: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
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特性拟人——使物具有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
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
排比——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增强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
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化论证观点的作用。
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淋漓尽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放大观点感情,强调爱憎是非,美丑更加鲜明。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设问——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突出效果。
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
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注意和思考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表达鲜明,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强化作用。
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
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强化了文章的主旨。
【范文】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表达技巧汇总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表达技巧汇总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内容的。
具体来说,对的表达技巧的分析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
从高考试题来看,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不但要求学生判断某种表达技巧是什么,而且要求赏析其表达的作用。
一、叙述人称1.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 第二人称:增强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叙述方式1. 顺叙:能按某一顺序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 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 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 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
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 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 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 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 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四、修辞1.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 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鉴赏文章表达技巧
者之间产生了距离,从而降低了作品的真实度和可信度 有 “有限视角”是限知限觉的视角,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去叙述事件的 限 过程,特点是叙述时遮蔽了作者的意图,故意隐藏一些环节,留给读 视 者自己去推理、判断和评价,不足之处是叙述的眼光往往较为主观, 角 带有偏见和感情色彩,只能限于“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因此又叫作分叙
2.描写
肖像描 展示人物外部形象
写
神态、动
展示人物的内心及性格特点
作描写
人直
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 交代人物,突出
物接
语言描 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其特 Nhomakorabea,展示其
描描
写
②描摹人物语态,使刻画的形象栩栩如 性格品质
写写
生、跃然纸上
直接表现人物的思想和内在感情(矛盾、 心理描
焦虑、担心、喜悦、悲伤、兴奋等),表 写
第一 述限制,但它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
人称 于抒发感情
第二 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人称 第三 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人称 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2)叙述视角
1
类 释义
别 “全知视角”大多见于传统小说,一般以第三人称为主。叙述者处于全
开 开篇描写景物,那么,首段的作用,从结构上看,它可能是铺垫;
头 从景物描写上看,作用是衬托、勾勒环境、提供背景、营造(渲染) 某种气氛等 开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开篇抒情,引起读者共鸣;抑扬开篇, 强化读者印象 中间句段如果比较短,那么,它在结构上的作用可能是承上启下(过
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表达技巧汇总
文学作品表达技巧汇总郑巧巧表达技巧大致包括:一:表达方式二修辞手法三:表现手法四:布局谋篇五:选材特点高考现代文阅读涉及的表达技巧,归纳起来说,有下列三方面:1.运用某种表达方式的技巧:①叙述的技巧,如顺序、倒叙、插叙、补叙;②描写的技巧,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③抒情技巧,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及议论、说明的技巧。
2.文中运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如象征、对比、烘托、反衬以及人称的变化等。
3.布局谋篇的技巧:如线索、过渡、呼应、悬念、巧合、铺垫、伏笔、抑扬、详略。
表达方式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1.记叙:顺序、倒叙、插叙、补叙◆顺序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就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倒叙使结局得到强调,设置悬念,增强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插叙的内容应能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故乡》中有两处插叙。
一处是当“我”的母亲谈到闰土时,作者用“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
”引出对少年闰土形象的插叙。
另一处是对杨二嫂形象的回忆。
这两处插叙使闰土、杨二嫂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形象及不同生活境况形成鲜明对比,充实了文章内容,深入开掘了主题思想。
插叙的内容应能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
情节更完整、内容更丰富、主题更深刻。
2.描写:可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工笔细描、粗笔勾勒、白描;人物描写、环境描写;。
◆白描手法:语言朴实,格调清新,平中透奇,含义深邃,真实感人。
文字简练,不加渲染和烘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
例[2004年全国高考第19题]第九段中,作者对老家河流、风沙、屋顶、炊烟、做饭的人……的回忆,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4分)答案: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以朴素的语言写出真情。
鉴赏文学类文本表达技巧_文学类现代文的表达技
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以及人类主动行动起来爱护环境的必要性、紧迫性。 枪弹和炮弹在夜空中画出耀眼的弧线,随之而来的,是爆炸,是火光,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惊悸的呼喊和苦痛的呻吟。
焰火的变奏 赵丽宏
从战争年月走过来的人,都有这类恐惧的记忆:飞机在天空中隆隆飞
夜晚,没有风,湖水安静得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着夜空;在水天 过,炸弹从天而降,如飞蝗,如飞蛾,成群成片,大地摇撼,火光四起,
共庆的夜晚,让象征和平团聚的火焰之花开满地球的上空,万紫千红,此
3.从空间上,夜空与湖泊两相衬托;从时间上,如今与过去交叉、碰
起彼伏。
撞。
有什么花朵能比这样的烟花更秀丽呢?
4.以这个反问句单设一段,卒章显志。“这样的烟花〞不仅有样子、
1.写象征喜庆的焰火,为什么要从安静的湖水写起?
颜色与光亮的秀丽,更是和平团聚的象征。这个反问句剧烈地表达了反对
1.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2.修辞手法:比方、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3.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寓情于景、寓情于事、写景抒情、直抒胸臆、 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抑扬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 抒情…… 4.结构手法: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伏笔照看、铺垫悬念、 承上启下、首尾呼应,顺叙、倒叙、插叙…… 考生答题时,可使用如下模式:使用的方法〔尽量要答全面,另外还 要拓展〕+具体分析文章相关的内容+效果作用〔往往要与感情主旨联系 起来〕。
两者所展示的,却是人类生活中完全不同的两个极端。
它们分别指向人类生活中完全不同的两个极端。说自己无法驱散“遥远苦
在满天满湖绚烂的焰火中,我悄悄地为人类的和平祈祷。但愿有这样 痛的联想〞意在提示我们:在享受今日美好生活的同时,不要遗忘苦难的
表达技巧主要包括
表达技巧主要包括:① 表达方式 ( 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等② 表现手法(托物言志 显志 象征 用典 想象 写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③ 选材剪材;④ 行文的结构;⑤ 意境的创设、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 的运用等。
一篇文章, 不管作者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技巧, 理解文章内容,必须认识表达技巧的作用。
二、在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表达技巧包括:表现手法:烘托(衬托) 、对比、对照、借景(物)抒情、托物言志、欲扬先抑。
寓情于景、融情入景、讽刺、象征、联想、想象、以小见大、类比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
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 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如蜡烛,光明磊落, 焚烧自己, 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 神。
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什么是象征手法?它和比喻手法有什么区别?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 艺术手法。
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般适用于抒情作品。
比喻可以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性质,一般的比喻,其喻体分散在全篇文章中什么是以小见大的方法 ?就是采用小的事情来表现大的主题的写作方法 ,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 .比方说 ,要你写一 个以生命为话题的文章 ,如果你总是谈什么生命的意义之类的 ,这就很难去写好 . 而采用以小 见大的方法却可以绕过这些说教 ,给人以更生动可感的形象 ,如写与病魔作斗争的中学生 , 如 写时时刻刻给予你关心的父母 , 如写下岗工人的努力等等 ,你可以借助具体的形象来给生命 着色 ,象语文课文《敬畏生命》 ,就是以柳絮这样细小的生物; 《白蝴喋之恋》就是以一只小 小的蝴蝶来对生命进行探讨。
采用这种以小见大的办法,这样在你的笔下 , 就会有五彩的生); 写景抒情 叙事抒情 直抒胸臆 顺叙 倒叙 插叙 对比 衬托 卒章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渲染 虚实结合 侧面描 间接抒情等) ; 都是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
现代文阅读 表达技巧课件
2、照应
即文章前后内容上的互 相关照、呼应。(前面说的, 后面要有着落;后面说的, 前面要有交代)
(2)照应的方法
A、 结尾和开头照应; B、 行文中相互呼应; C、 内容与标题的照应; D、不露痕迹的照应(暗 用伏笔)
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 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 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 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 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 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 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 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 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摸着你,如 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 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了个名字,我从此叫你 “女儿绿”好么?
(1)描写梅雨潭时用第三人称的作用: 便于客观描写梅雨潭的醉人与奇异 (2)描写梅雨潭时用第二人称的作用: 将梅雨潭拟人化,便于抒发作者对生 机勃勃的梅雨潭绿的热爱和向往。 (3)由第三人称变为第二人称的原因: 为了更好地抒发内心对梅雨潭绿的热爱 之情。
1、过渡
指层次、段落之间衔接、转 换。(上文关照下文或衔接下 文) 作用:过渡犹如桥梁,使相 邻的两层意思巧妙连接,语气 贯通,让读者的思路能够顺利 地由前者过渡到后者,而不感 到阻隔、脱节。
(1)局部象征 指只涉及一个或几个段落 的象征。
例12、《药》第四部夏四奶奶 上坟时发现儿子的坟上有“一 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 顶。”结合课文,分析本段的 象征意义。 答案:这花环象征革命的火仍然 在人们心中蔓延着,它必将更加 猛烈地燃烧起来,将会有更多的 人觉醒起来,踏着烈士的血迹前 进。
(四)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说明、 议论、抒情
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
注:又因为现代的语文已不太注重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的区分,可认为二者是统一的。
但如果要严格区分表现手法从属于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一、表达技巧主要包括: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②表现手法(托物言志侧面描写写景抒情叙事抒情借物喻人直抒胸臆欲扬先抑顺叙、倒叙、插叙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用典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渲染虚笔虚实结合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动静结合动静相衬大手笔层递深化主旨以小见大点面结合主次远近通感白描绘声绘色等)③选材剪材;④结构技巧:过渡、呼应等。
⑤意境的创设、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辞方法(比喻、比拟、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的运用、社会自然环境的描写等。
一篇文章,不管作者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
因此,分析语言、理解文章内容、理解作者意图和情感,必须认识表达技巧的作用。
二、在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表达技巧包括:1、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2、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
3、结构技巧:承上启下、悬念、首尾呼应、虚实结合、前后照应、铺陈、铺张、铺垫等。
不同文体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的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小说体的表现技巧: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古诗词的表现技巧:赋比兴、用典、衬托、对比、渲染、托物言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卒章显志(也叫篇末点题)、欲扬先抑、联想、想像、语序倒置说明文说明方法说明方法,是写说明文时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事物的实际情况恰如其分地表述出来的方法。
现代文阅读中表达技巧的鉴赏
现代文阅读中表达技巧的鉴赏鉴赏是人们通过特定媒体与艺术形式,逐步进入对作品的具体感受、体验、欣赏和鉴别的精神活动。
它既受作品本身特性的规X,又调动鉴赏者本身的想像力,因而具有再创造的性质。
鉴赏表达技巧在高考的现代文阅读和古诗词鉴赏中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在复习的最后阶段,必需引起足够的重视,会答题,答好题。
下面结合高考中现代文的阅读,谈一谈对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鉴赏。
一、表达技巧的类别一般说来,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大致包括四个方面:1.作品中运用某种表达方式的技巧,如描写的技巧、表达的技巧、抒情的技巧等。
2.作品中运用的某些表现手法,如象征、对比、烘托、反衬、抑扬(先扬后抑或先抑后扬)、庄谐,以及人称的运用等。
3.作品布局谋篇的技巧,如构思的技巧、线索设置的技巧、交待和照应的技巧等。
4.语言表达的技巧,如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风格的特色等。
二、鉴赏表达技巧的要求鉴赏表达技巧的要求,概括起来说有两个层面,一是揭示作品运用某种表达技巧所表达的内容,二是阐述运用某种表达技巧的表达作用和好处。
第一层面的,如1999年全国卷《创造宣言》第2题,“第四自然段中说:‘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那么一笔下去,万龙点睛。
’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又如2001年春季招生卷《黄土》第1题,“这篇散文题为‘黄土’,请结合阅材料,简要分析‘黄土’的象征意义。
〞像这样的设题只要这样作答:“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像〞比喻众多的教育对象。
“万龙点睛〞比喻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
后一题只要答出“象征父亲,象征老一代农民,象征宽容〞就可以了。
这类试题基本上还在“理解〞的X围内。
纵观考查文学作品阅读能力的全国卷,横向比较2004年15套试卷,更多的是属于第二层次的试题,即要求分析运用某种表达技巧的“作用和好处〞。
如2003年全国卷《乡土情结》第3题,“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
现代文阅读鉴赏表达技巧2015讲解
现代文阅读——鉴赏表达技巧一、考纲回顾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C级。
二、什么是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
广义地说,是指作品运用的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从狭义的方面说,是指灵活运用一般写作原则、规律、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方法。
归纳起来说,可从下列多个方面考虑:1.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排比、夸张、对比、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反复、引用。
2.表达方式:①叙述,如顺序、倒叙、插叙、补叙。
②描写,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
③抒情,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④说明⑤议论。
3.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类比、衬托、反衬、联想想象、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动静结合、渲染烘托、白描、铺垫伏笔、虚实结合、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景抒情、悬念、开门见山、点面结合、正侧结合、以小见大、先总后分(先分后总)、层层深入、用典等。
4.文章章法:线索设置、一线贯穿、开篇点题、卒章显志、过渡照应(承上启下)、前呼后应、设置悬念、巧设铺垫、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等。
5.人称运用: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6.句式表达:多用短句、长句短句交错、整句散句结合。
7.语言风格:多用口语,质朴自然;多用叠词,富有音韵;多用修辞,语言诗意化,富有意蕴等。
三、精彩回顾(一)鉴赏文中某句话的表达特色例文一:《温软的稻草》当秋风把山川田野逐一摇醉的时候,稻子开始在蓝天下尽情张扬,喧闹的村庄里鹅飞雁叫,急不可耐的农人便肩披毛巾,头扣草帽,准备开镰收割了。
收割晚稻是一年农事的压轴戏,金黄色的地毯上到处滚动着豆粒般的农人。
那个时候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脚踏式打谷机是秋收战役的重要武器,隆隆的打谷声里,农人的兴奋和欢乐很直白地写在布满汗水的脸上,他们不知疲倦地把丰收的果实运送回家。
稻草却默默地躺在地上,翻晒几个时日,待稻草的水分被阳光悉数收走后,农人才尽心尽意地将它捆扎,垛在房前屋后的空场上,或高或矮的草垛就像一个个微缩的金字塔,为古朴的村庄镀上了一层丰收的色彩,添上一种美妙的诗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赏现代文阅读中,表达技巧包括:1、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
其中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正侧面描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悬念、反衬、比兴、托物言志、赋比兴、动静相衬、虚实结合、景情理合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以动写静、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等。
3、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繁简。
4、结构:承上启下、起承转合、悬念、照应、铺垫、衔接、伏笔、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等。
5、修辞手法:比喻、双关、借代、反复、排比、反问、设问、拟人、夸张、对偶、疑问、互文等文学作品表达技巧汇总表达技巧大致包括:一:表达方式二修辞手法三:表现手法四:布局谋篇五:选材特点高考现代文阅读涉及的表达技巧,归纳起来说,有下列三方面:1.运用某种表达方式的技巧:①叙述的技巧,如顺序、倒叙、插叙、补叙;②描写的技巧,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③抒情技巧,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及议论、说明的技巧。
2.文中运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如象征、对比、烘托、反衬以及人称的变化等。
3.布局谋篇的技巧:如线索、过渡、呼应、悬念、巧合、铺垫、伏笔、抑扬、详略。
表达方式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1.记叙:顺序、倒叙、插叙、补叙◆顺序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就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倒叙使结局得到强调,设置悬念,增强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插叙的内容应能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故乡》中有两处插叙。
一处是当“我”的母亲谈到闰土时,作者用“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
”引出对少年闰土形象的插叙。
另一处是对杨二嫂形象的回忆。
这两处插叙使闰土、杨二嫂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形象及不同生活境况形成鲜明对比,充实了文章内容,深入开掘了主题思想。
插叙的内容应能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
情节更完整、内容更丰富、主题更深刻。
2.描写:可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工笔细描、粗笔勾勒、白描;人物描写、环境描写;。
◆白描手法:语言朴实,格调清新,平中透奇,含义深邃,真实感人。
文字简练,不加渲染和烘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
例[2004年全国高考第19题]第九段中,作者对老家河流、风沙、屋顶、炊烟、做饭的人……的回忆,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4分)答案: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以朴素的语言写出真情。
营造了一种伤感的气氛(抚今追昔、物是人非、深沉悲凉)。
◆侧面描写:通过烘托使某一事物突出;激发人的想象力;节省笔墨,结构紧凑,表达简练;手法富于变化,感染力◆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形象、烘托心情、暗示社会环境、推动情节、暗示情节、暗示主题、深化主题、交待时间、地点等要素。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了。
”“后面也照见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口’四个黯淡的金字”。
“西关外靠着城根的地面,本是一块官地;中间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界限。
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弄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
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
这坟上草根还没有全合,露出一块一块的黄土,煞是难看。
在往上仔细看时,却不觉也吃一惊;——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连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
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肖像描写:刻画或暗示人物的性格、心情、身份、地位、遭遇等等。
◆细节描写:略3.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哀景乐情。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能自由表达思想感情。
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如《我的老师》《故乡》第二人称便于面对面地交流。
便于抒情,加强感染力,有呼告的效果。
这种写法像是“我”向“你”诉说衷肠,一下子把“我”与“你”的距离拉近了,也把读者和主人公的距离拉近了。
读时令人倍感亲切,如《周总理,你在哪里》第三人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而没有第一人称写法所受的限制。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采用第三人称写法,自由、灵活地选取三个典型事例从不同侧面集中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最本质的思想感情。
夹叙夹议:叙述是基础,议论是升华,事理结合,让读者由表及里,认识更深刻。
修辞手法◆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化陌生为熟悉。
例:烦躁不安的情绪喻为“理发时脖子上沾了许多头发似的”。
(抽象化形象)《围城》中将衣着暴露的鲍小姐比喻为“局部的真理”。
(平凡化意趣)雨后的青山,象泪洗过的良心。
用“驴粪蛋上下了霜”比喻化了妆的三仙姑。
极光成像原理喻为电视显像屏。
2004年全国高考第19题:文章最后一段关于喝酒的描述和议论,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答案: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参加社会活动比喻为喝酒,将过分热衷社会活动而不再创作比喻为酗酒。
少喝有益健康(有益创作),多喝则无益,酗酒则造成“快乐的死亡”(没有作品发表)。
通俗易懂,极富讽刺意味,起到生动形象的批评作用。
2.比拟:使被描述的人或物特征鲜明、形象可感;使阐述的道理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使抒发的感情更为强烈,更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这种手法常和人称的变化结合在一起运用。
例(2000年全国高考第22题)这篇散文中(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答案:(l)将长城拟人化,便于与长城对话,便于抒发感情。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
4.夸张: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扩大或缩小。
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渲染气氛,鲜明地表现出作者对事物的感情态度,增加语言的生动性。
5.对偶:结构对称,凝练概括;对比强烈,褒贬分明;音韵和谐。
6.设问: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
《火焰》结尾。
7.反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8.对比(衬托手法的特点与对比相关、相似,为便于掌握,一起介绍)运用效果:对比—突出事物特征。
多方面的对比使内涵更丰富,使内容更集中突出;衬托——烘托出主体事物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用相似的作陪衬叫“正衬”,用相反的作陪衬叫“反衬”。
衬托有主次之分,对比没有主次。
例: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
因有自知之明,不改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
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
种了几次,都不成功。
“连死不了都种死了。
”我们常这样自嘲。
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
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12个字以内)9.反复:突出某个意思(或主旨),强调某种感情;使上下文衔接更紧凑;分清层次,增强文章节奏感;一唱三叹,强化感情。
例: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
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
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
真真的怎么得了!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
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1998年全国高考卷第29题)“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字和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1)反复使用'便’字的好处是______.(2)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________。
”答案:(l)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飞逝。
(2)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本文主旨起强化作用10.排比:层层推进,增强气势,加强感情,节奏鲜明,意义递进关系明显。
以之说理,可以把论点阐明得更严密、透彻;以之抒情,可以把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以之叙事可以把事物叙述得井然有序;以之写人,可以把人物刻画得细致深刻。
例:2001春季高考:这个风格是民族脊梁的象征,这个风格是铮铮硬骨头的作风,这个风格是真正人生价值的体现。
文中画线句用了排比的手法,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2分)赞美了林则徐独特的人格力量,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11.反语:揭露批判,辛辣讽刺,幽默有趣,使文章富有战斗性。
12.用典:丰富文化(思想)内涵,增添文采和趣味性。
例[2004年全国高考(福建卷)第21题第二问]作者又怎样把本文写得情趣盎然?(7分)答案:①丰富而飘逸的联想与想象;②充满诗意的形象化描写;③化用典故,使文章饱含深厚的文化底蕴;④比喻的运用和形、声、色的生动描写。
(大意答到即可)13. 引用:一种是引用诗词歌赋、名人名言;一种是引用神话故事、历史传说、轶闻趣事等。
神话故事:作用是为增加这里的神秘色彩,体现了文章的浪漫主义色彩,为本地蒙上一层神秘色彩。
历史故事:作用是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增加文章情趣、提高文章趣味性。
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例如《烟雨桃花潭》文中描写了翟村曾与万村争夺渡口这一故事,作者的用意是什么?回答这一类题有三个要点: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本身有什么样的特点,当地人就有什么样的特点;历史故事也好,神话故事也好都有的一个共性特点一定要答;结合主题来答。
答案:增加文章的可读性;更体现江南人的机智和恢谐;说明李白和汪伦之间的友情以及李白诗作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14. 双关:表达含蓄,语义丰富。
表现手法1.联想和想象:更生动,更丰富,更有内涵,更富有文学性。
解题方法:谈散文中联想和想象手法运用的作用,其表述程式可拟为“运用联想和想象手法,使……的表达更生动,更丰富,更有内涵,更富有文学色彩”。
2.象征:使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形象鲜明),给读者以深刻印象;加深读者对文章情感和哲理的理解。
表达含蓄,给读者以回味。
3.寓庄于谐:使行文活泼,幽默风趣,言近旨远,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和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