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考试复习资料:重点知识(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教育史考试复习资料:重点知识(二)
中国教育史考试复习资料:重点知识(二)12、试析中国近代壬寅癸卯、壬子癸丑及壬戌学制的成败优劣。
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
这是中国政府颁布的第一个学制,因种种原因,没有实行。
癸卯学制: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
该学制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以尊孔读经为教育宗旨,内容比壬寅学制详备。
癸卯学制是中国第一个付诸实施的学制,它对改变清末学堂各自为政、互不相联的局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以后中国学制的组织形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问题在于该学制的形式仿自资本主义国家,灵魂却是中国封建阶级的;其次,癸卯学制规定的一套详备、整齐的学校系统,远非中国当时的财力、人力所能实现。
壬子癸丑学制:1912年,在教育部召开的中央教育会议上,议决重订学制,拟订了新的学校系统,并予以公布,史称“壬子学制”。
到1913年,教育部又陆续公布了各种学校规程、课程标准等,其内容对壬子学制有所修改和补充,后人将两者合称为“壬子癸丑学制”。
该学制主要在摒除癸卯学制的封建性方面作了努力,但对教育与国情、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等问题尚未能顾及。
1922年,民国教育部召开学制会议,并于同年公布实施。
史称“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
新学制注意到了制定学制与中国国情、经济发展需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及人民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
具体采取弹性学制;增加职业教育系统;缩短小学、大学年限,延长中学年限;采用学分制、选科制、优异学生越级升学等措施,照顾学生在能力、个性等方面的差异。
13、试比较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
a、关于人性与教育作用:孟子认为人人具有先验的“良知”、“良能”,提出“性善论”;荀子则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提出“性恶论”。
孟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发展本性,荀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改变本性,实际上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
孟子着重论证了封建地主阶级道德观念的合理性和实施封建教育的可能性,荀子则力图说明树立封建地主阶级道德观念和实施封建教育的必要性。
b、关于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孟子认为教育目的是“明人伦”,决定了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主的道德教育。
荀子认为教育目的是培养各种治术人才,教育内容就是《诗》、《书》、《礼》、《乐》、《春秋》等。
c、关于教学的主张:孟子主张“内发”,荀子主张“外求”;孟子强调“思”,荀子重视“学”;孟子把教学或学习看作是“存养”、“内省”、“自得”的过程,荀子把教学或学习看作是“闻、见、知、行”等环节。
14、试述稷下学宫的性质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1)、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
a、稷下学宫由齐国官方出资举办,始终不改变养士、用士的基本目的。
从其主办者和办学目的来看,稷下学宫是官学。
b、稷下学宫是由养士制度发展演变而成的教育机构,它保持了充分尊重士人之讲学,不加干涉与限制的风范,其教学与学术自由,体现出私学的性质。
(2)、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政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
具有以下特点:a、学术自由,表现在:稷下学者“不治而议论”,拥有相当的独立和自由;来者不拒,包容百家;游学,来去自由;学术论辩,相互争鸣及吸取。
b、待遇优厚,包括给予“不治而议论”的政治待遇及优厚的物质待遇。
历史意义:a、促进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
b、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
c、稷下学宫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它所独创的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办学形式,集讲学、著述、育才与咨政为一体的职能模式,自由讲学和自由听讲的教学方式、学术自由和鼓励争鸣的办学方针,尊重优待知识分子的政策,都显示了它的成功之处。
d、留给后人的思考:稷下学宫尊重贤士,尊重学术,其思想学术、文化教育的成功却未带来齐国政治的成功。
15、简述韩愈的教育思想。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的教育思想体现在:(1)、最突出点就在于他作《师说》,提倡尊师重道。
a、教师的任务: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即传授儒家仁义之道,讲授儒家六艺经传与古文,解决学生在学习道与业过程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三项基本任务。
b、提出以“道”为求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c、建
立合理的师生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关于识别与培养人才:他认为人才总是有的,关键在于能否加以识别和扶持。
他要求统治者爱惜人才,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用识马的道理表明识别人才的重要。
为了培养人才,满足封建国家的需要,他要求整顿国学。
(3)、关于学习方法:他认为学业的精通在于勤勉,还提出在博学的基础上求精通,并主张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
16、试比较朱熹、王守仁的主要教育思想。
朱熹的主要教育思想:(1)、关于教育目的与教育作用: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以造就封建社会的所谓“圣人”。
他的教育作用论是从他的理学思想体系出发论述的。
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明明德”,以实现“明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
(2)、论“小学”与“大学”的教育内容:朱熹把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看做是统一的教育过程中相互衔接的两个阶段。
认为小学阶段的任务是“教事”,大学阶段的任务是“教理”,注意到了从儿童和青少年个性发展的心理规律来考虑教育阶段的划分。
(3)、教育原则与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居敬穷理”、“学思力行”、“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
王守仁的主要教育思想:(1)、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认为教育作用是“明其心”。
(2)、关于儿童教育思想:他十分重视儿童教育,从“致良知”的要求出发,认为儿童时期“良知”保存最多,受蒙蔽最少,教育应从儿童时期抓起。
教育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其教育内容是歌诗、习礼、读书;此外,他强调教育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
二者的异同点:(1)、王守仁和朱熹一样,都认为“理”是存在的,都把“理”作为宇宙的本体,把“理”当做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教育的根据,所不同的是,朱熹认为“理在心外”、“性即理”。
而王守仁则认为“理在本心”,“心即理”,在内不在外。
(2)、朱熹认为,圣人教训具在经书,为学之道必须穷理,穷理必须读书。
而王守仁则认为经书是“常道”,即永恒而普遍的道理,然其根源仍在本心,他认为凡是有助于“求其本心”者均可作为教育内容。
17、明末清初进步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page]第一,批判理学教育理论;第二,主张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第三,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和技艺的学习;第四,提倡“主动”、“习行”的教学方法;第五,提出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教育主张。
18、王夫之、颜元教育思想的特色。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1)、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逃 侵喂 荆蝗衔 诵圆皇且怀刹槐涞模 谴υ诓欢系谋浠 讨校 岢隽巳诵浴叭丈 粘伞钡闹 鄱希 逃 谌诵孕纬煞⒄构 讨蟹⒒又匾 饔谩?(2)、理与欲统一的道德观:他主张“天理”即在“人欲”之中,二者是统一的,主张节欲而反对灭欲。
(3)、知行观和教育过程:他主张行先知后,知行并进,互相为用,强调不能离行以为知,要在行上取得知,要在行上检验知。
(4)、学思结合的教育思想:认为学与思互相结合、互相补充、互相依赖的。
(5)、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提出了“立志”、“有序和不息相结合”、“因材施教”、“自勉与自得”等方法。
(6)、论教师: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坚持不懈。
教师的责任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讲明道理,要求教师具有丰富、正确的知识;重视教师的道德行为在教育活动中对学生所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颜元的教育思想:(1)、对理学教育的批判:揭露传统教育严重脱离实际;批驳传统教育的义利对立观;抨击八股取士制度。
概括起来说,他认为理学有毁坏人才、灭绝圣学、败坏社会风气三大祸害。
(2)、关于教育作用:强调人才主要依靠学校教育培养。
去掉隐蔽习染,恢复人的善性,正是教育应起的作用。
(3)、关于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有实才实德的人,为此,他主张以“三事、六府、三物”作为“实学”的教育内容,其核心是“礼、乐、兵、农”。
(4)、关于教学方法:他强调“主动”、“习行”,即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要坚持练习和躬行实践。
(5)、论劳动教育:重视农业知识的传授,注重在劳动中培育人才。
19、龚自珍、魏源教育思想的特色。
(1)、主张“经世致用”,揭露和批判封建衰世政治和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把改革教育作为实现他们变法改制政治主张的重要手段。
强调学和治统一,养和用结合,教育应从实际出发,人才必须德才兼备。
(2)、提倡学习“西
学”,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通过学习西方的科技和军备等长处来抵制外来侵略。
20、维新派康、梁、严教育思想的特色。
(1)、论教育作用、目的:重视教育作用,认为教育兴衰维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倡导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2)、主张废除八股取士,改革科举制度。
兴办学校,建立资产阶级的教育制度,以新的学校体系代替科举制度。
(3)、重视学龄前教育,主张为孩子办新式学校,教育内容丰富多彩,合乎儿童年龄特征,同时涵盖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
(4)、要求解放妇女,主张男女教育平等,倡导妇女教育。
(5)、设立师范学堂,发展师范教育,培养急需师资。
(6)、提倡“西学”,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认为“以治西学为当务之急”。
21、简述李大钊、杨贤江、徐特立的教育思想。
李大钊的主要教育思想:(1)、论教育的本质及教育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他认为包括教育在内的上层建筑,必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动而变动。
教育是一种工具,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阶级性。
社会彻底改造不能只靠教育,强调精神改造与物质改造结合起来,肯定了教育在社会改造过程中的作用。
(2)、提倡真正的劳苦大众的教育,认为教育必须为提高工农大众的阶级觉悟和战斗能力服务。
(3)、论青年教育:要求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导青年要有坚强的意志,教育青年到工农中去,走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杨贤江的主要教育思想:(1)、批判超政治的教育观,科学阐述教育的本质:“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之一,是观念形态的劳动领域之一,是以社会的经济阶段为基础的”。
(2)、教育与经济、政治关系:教育以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为基础,随经济发展而变化。
同时,教育对经济基础具有影响和促进作用。
教育一方面为政治所决定,另一方面教育又积极影响政治。
徐特立的主要教育思想:(1)、论教育作用和培养目标:教育的作用是按一定的社会形式,培养一定的人格,为一定的社会服务。
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他提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新人的目标。
(2)、论教育的科学化、民族化和大众化:中国应当建立自己的、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新文化与新教育。
科学化、民族化和大众化三位一体,缺一不可。
(3)、论自然科学教育:重视自然科学教育及其对发展生产的作用,认为“生产是教育的内容,同时也就是科学的内容”。
(4)、论教师:教师工作是一种崇高而愉快的事业,它对国家人材的培养,文化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后代的成长起着重大的作用。
22、黄炎培教育思想的特色。
(1)、关于职业与教育:主张采取发展人类生活智能与服务精神的途径,使教育者能为己治生,为群服务,达到“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终极目标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系。
认为职业是社会生存所必需的分工的产物,教育是保持和发展各行各业的条件。
(2)、大职业教育主义:提倡职业教育,同时分一部分精神来参加全社会的运动。
办职业学校,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沟通与联络。
职业教育应贯彻于各级各类教育之中。
职业教育在学校制度上的地位应是一贯的、正统的和整个的。
办学体制应政府统制,双管齐下,学习制度应专科一贯,学习互进。
实施全面职业教育。
23、陈鹤琴教育思想的特色。
(1)、论幼儿教育:他重视儿童教育,研究总结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按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去教养儿童H衔 彝ザ杂锥 乃枷牒托形 肮哂跋旒 蟆?(2)、论活教育:活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受教育者具备健全的身体,要有建设的能力、创造的能力,要有合作的态度,服务的精神。
将活教育课程分为五类:儿童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自然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文学活动。
活教育重视室外活动,着重于生活的体验,以实物为研究对象,以书籍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