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课堂作业

合集下载

质量管理学作业

质量管理学作业

质量管理学作业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1、标准型抽样检验对()提供保护。

A、生产者B、生产者和使用者C、生产者或使用者D、使用者2、在正交试验设计中,因素数为3,每个因素都取3个水平,应该选择的正交表为()。

A、L4(44) B、L6(34) C、L9(34) D、L16(45)3、在《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中,全面系统地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

A、石川馨B、费根堡姆C、克劳斯比D、戴明4、因果图是由()最早提出的。

A、戴明B、费根堡姆C、石川馨D、田口玄一5、2828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国家标准规定了()检验水平。

A、4种B、5种C、6种D、7种6、在质量管理中,不合格品数一般服从()。

A、正态分析B、泊松分布C、二项分布D、F分布7、下面的质量管理工具可以用来查看数据分布形状的是()。

A、直方图B、控制图C、排列图D、散布图8、提出质量就是适用性观点的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

A、田口玄一B、石川馨C、克劳斯比D、朱兰9、统计过程控制是由()首先提出来的。

A、戴明B、休哈特C、爱德华兹D、石川馨10、提出循环的是()。

A、朱兰B、休哈特C、克劳斯比D、戴明11、提出质量就是符合性观点的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

A、田口玄一B、石川馨C、朱兰D、克劳斯比12、统计过程控制是由()首先提出来的。

A、戴明B、休哈特C、爱德华兹D、石川馨13、提出循环的是()。

A、朱兰B、休哈特C、克劳斯比D、戴明14、()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A、质量策划B、质量控制C、质量改进D、质量保证15、关于七大手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排列图是为了确定关键质量问题或关键质量缺陷项目;B、因果图是寻找产生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C、直方图是对综合性的数据进行分层;D、以上说法都正确。

16、在《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中,全面系统地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

A、石川馨B、费根堡姆C、克劳斯比D、戴明17、在5S现场管理中,将现场的东西区分为需要的和不需要的是()。

《质量管理》作业(一)

《质量管理》作业(一)

《质量管理》作业(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质量管理处于( A )阶段。

A.质量检验 B.统计质量控制 C.全面质量管理 D.全面质量保证2、统计质量管理阶段,由( D )承担质量管理工作。

A.操作者本人 B.工长 C.专职检验人员 D.工程师和技术人员3、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是( C )通用电气公司质量总经理菲根堡姆。

A.中国 B.日本 C.美国 D.德国4、全面质量管理的英文缩写为( B )。

A.TQM B.TQC C.CWOC D.ISO5、全面质量管理要求以( C )为中心。

A.产量 B.利润 C.质量 D.效益6、“始于教育,终于教育”是对( A )的质量管理的概括。

A.全员 B.全过程 C.全企业 D.多方法7、“始于识别顾客的需要,终于满足顾客的需要”是对( B )的质量管理的概括。

A.全员 B.全过程 C.全企业 D.多方法8、PDCA循环可以上升、前进的关键阶段是( D )A.P阶段 B.D阶段 C.C阶段 D.A阶段9、在PDCA循环四个阶段中,把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制定成标准、规程、制度的阶段是( D )。

A.P阶段 B.D阶段 C.C阶段 D.A阶段10、“找差距”或“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的方法是( C )。

A.调查表法 B.分层法 C.水平对比法 D.方差分析法11、一张完整的因果图展开的层次至少应有( A )层。

A.两 D.三 C.四 D.五12、一个主要质量问题只能画( A )张因果图。

A.一 B.二 C.三 D.四13、描述产品质量形成过程的统计方法常用( B )。

A.散布图法 B.流程图法 C.排列图法 D.调查表法14、工序处于稳定状态的直方图是( A )直方图。

A.正态型 B.双峰型 C.平顶型 D.锯齿型15、由于刀具磨损所形成的直方图是( A )直方图。

A.平顶型 B.锯齿型 C.偏向型 D.正态型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产品的类别有( ABCDE )。

第一次质量管理作业

第一次质量管理作业

习题一b=(100.8-40*13.8/5>/(360-40^2/5>=-0.24 a=2.76+0.24*8=4.68回归方程为y=4.68-0.24xr=(100.8-40*13.8/5>/(SORT(360-1600/5>*SQRT(40.42-13.8*13.8/5>>=-0.99398 相关性检验表 显著水平a r00.05 0.878 0.01 0.959因为|r|>=r0,所以可认为两变量相关可信,所配置的直线方程有意义。

习题二转速<X ) 涂层厚<Y ) X^2 Y^2XY 4 3.8 16 14.44 15.2 6 3.2 36 10.24 19.2 8 2.7 64 7.29 21.6 10 2.2 100 4.84 2212 1.9 144 3.61 22.8 总计 40 13.8 36040.42100.8平均数8 2.76X Y lnx lny(lnx>^2(lny>^2 lnx*lny 123 17 4.812184355 2.83321334423.157118278.02709785313.63394493120 13 4.787491743 2.56494935722.920077196.57896520612.27967387154 24 5.036952602 3.1780538325.3708915210.1000261516.0077065177 4 4.343805422 1.38629436118.868645541.9218120566.021792962总计4745818.98043412 9.96251089390.3167325226.6279012647.94311827设回归方程:y=Ax^B两边取对数:lny=lnA+Blnx 设y’=lnx,x'=lnx,A'=lnA,代入原方程,则y'=A'+Bx'由上表得出Lx’y’0.669923Lx’x’0.252513B 2.653027A-10.0983因为A’=lnA,则A=e^A',保留4位小数得:B 2.653A0.000041回归方程y=0.000041+2.653x相关系数表r0(1>r0(2>a5%1%N-2=20.950.99r0(1>=<|r|=<r0(2>,两变量相互不可信,方程没有意义。

项目质量管理课程作业及答案1

项目质量管理课程作业及答案1

项目质量管理作业1 单项选择题第1题质量是()A、零缺陷B、满足需求C、产品或服务满足明确和隐含需求的能力D、B和C答案:D第2题贯彻和实施质量方针和质量管理的要素是()A、质量文件B、质量目标C、质量体系D、最高管理者答案:C第3题范围说明书, 一旦被确定和批准,要被用于()A、未来决策的唯一基准B、管理客户的组织方式C、对范围变更形成统一的认识并且评估潜在的变更D、作为决不会变更的静态机制答案:C第4题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学者是()A、朱兰B、费根堡姆C、戴明D、泰罗答案:B第5题质量检验的实质是()A、事前预防B、事后把关C、全面控制D、应用统计技术答案:B第6题质量管理的主要原则不包括()A、以顾客为中心B、基于过程控制C、持续发展D、共赢互利答案:C第7题贯彻和实施质量方针和质量管理的要素是()A、质量文件B、质量目标C、质量体系D、最高管理者答案:C第8题关于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

A、二者确定了预期结果,并帮助组织利用其资源达到这些结果B、质量方针为建立和评审质量目标提供了框架C、质量方针应由企业内部质量管理部门正式发布D、质量目标要与质量方针和持续改进的承诺相一致答案:C第9题关于质量计划的理解要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质量计划的对象是某一具体的项目、产品、过程或合同B、产品质量计划必须包括产品实现的全过程C、质量计划应与质量手册保持一致D、质量计划是一种文件,但编制质量计划是一项活动答案:B第10题项目质量的实际结果包括()。

A、项目产出物的最终结果B、项目实施的中间过程结果C、项目工作本身质量的结果D、以上都是答案:D多项选择题第11题项目的特征包括()。

A、目的性B、独特性C、阶段性D、不确定性答案:A|B|C|D第12题项目的质量特性包括()。

A、功能性B、时间性C、经济性D、安全性答案:A|B|C|D第13题项目质量管理的特点是什么()A、阶段性与系统性的结合B、资源的累积性与不可逆行的结合C、复杂性与一致性的结合D、动态性与稳定性的结合答案:A|B|C|D第14题项目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

11级质量管理作业

11级质量管理作业

11级质量管理作业以下作业请在第10周内完成,写在作业本上:1、点焊是电器⽣产必不可少的⼯序,某⼚为了提⾼对电路元件点焊的质量,对焊接有质量问题的电器元件进⾏统计分析,发现不合格的焊点主要来⾃⼀下6个⽅⾯,统计数据如表1,试画出其排列图。

2、某⾦⼯车间加⼯某种滚珠要求其直径x为45.045+Φ(mm),现在随机地从⼀批产品中抽取100个进⾏检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2所⽰,试画出直⽅图。

3、对某⼀产品的质量进⾏检查,假设 p0 =1%, p1=4%,同时规定α=5%,β=10%,求标准型⼀次抽样⽅案。

4、现假设N=1600,AQL=1.5%,检验⽔平为Ⅰ,试⽤MIL-STD-105E⽅案求抽样形式为⼆次的加严检验与放宽检验⽅案。

5、⽤计量⽅法验收某种产品,如果单位产品的某个特性值不超过350时为合格品,已知σ=5,p0=0.02,p1=0.1,α=0.05,β=0.10,求满⾜上述条件的计量⼀次抽样⽅案。

6、某车间对某⼯序⽤控制图进⾏螺栓外经加⼯的控制,每次抽样5件,共抽样20次,已测算出样本平均数的总和∑x=158.5 mm,样本极差总和∑R=0.212。

试计算控制图的中⼼线和上下控制界限值。

(注:当样本量n=5时,A2=0.557,D4=2.115,D3=0)7、某奶制品加⼯⼚对某种奶粉加⼯的质量要求之⼀是:每百克奶粉中的含⽔量不得超过3克。

⽬前抽验结果表明,每百克奶粉中平均含⽔2.75克,标准差为0.05克。

试计算此时的过程能⼒指数,并作出判断,指出应采取的措施。

8、某车床加⼯机轴,机轴的技术要求为50±0.05mm。

若在⼀定⼯序⽣产条件下,随机抽样100件,测得机轴的平均值为50mm,样本标准偏差S为0.014mm。

试计算该⼯序的过程能⼒指数,并判断⼯序状况及应采取的后续措施。

9、某零件加⼯要求为140±1.5mm,经抽样50件,计算样本平均值X=140.3mm,标准差s=0.50mm,求Cp和Cpk。

重庆大学2021年春季学期课程作业《质量管理》

重庆大学2021年春季学期课程作业《质量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题、共40 分)1.属于企业内部顾客的是()。

A、企业的销售部门B、企业的原始设备制造商C、企业的供应商D、企业的代理商2.亲和图的绘制步骤,其顺序正确的是()。

1收集语言资料;2制图;3将语言资料制成卡片;4应用;5确定课题;6整理综合卡片A、163524B、415326答案资料联系1397798885C、241365D、5136243.作控制图时,取预备数据,至少取()组。

A、15B、45C、D、354.应用“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原则,组织需采取哪项措施?()A、组织在决策的过程中根据设定的质量目标收集相关的信息和数据等B、A+B+CC、对收集到的信息和数据等资料综合评价,采用适当的统计技术方法等对资料去伪存真,确保数据和信息的精确、可靠D、基于事实分析、经验和直觉等进行决策并采取措施5.组织对下列哪些信息进行分析以做出决策()。

A、竞争对手信息B、A+B+CC、客户期望D、管理信息6.控制用控制图的作用是()。

A、及时告警B、消除不合格品C、起到贯彻预防作用D、处理生产中的问题7.因各种原因每次只能得到一个数据或希望尽快发现并消除异常因素时,应采用()进行分析判断。

A、平均值一标准偏差控制图B、缺陷数控制图C、单值一移动极差控制图D、不合格品数控制图8.组织的()应负责持续改进的工作,在组织内部创造一个持续改进的工作环境。

A、各级员工B、部门管理者C、各级领导层D、最高管理者9.下列属于多因素调查表的是()。

A、不合格品项目调查表B、矩阵调查表C、质量分布调查缺陷位置调查表10.KJ法所使用的亲和图的设计思想源自于()。

A、头脑风暴法B、因果图法C、系统图法D、流程图法11.小概率事件原理是()。

A、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几乎不可能发B、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发生,可能不发生C、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发生D、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必然发生12.石川馨认为推行日本的质量管理是经营思想的一次革命,下列不属于其内容的是()。

质量管理作业

质量管理作业

质量管理作业质量管理作业1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1~5个正确答案)1.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产品、体系或过程的要求是()A、动态的B、发展的C、相对的D、静态的E、绝对的2.当前情况下,影响顾客购买的三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是()A、价格B、质量C、交货方式D、交货时间E、售后服务3.我们通常所说的工业“三废”指的是()30A、废水B、废气C、废渣D、废油E、废品4.产品质量检查阶段的三个典型部门包括()A、设计B、运输C、检验D、制造E、售后服务5.工业产品的“三包”指的是()A、包赔B、包修C、包换D、包维修 E、包退6.下列符号表示全面质量管理的是()A、TQCB、TQMC、CWQCD、TQE、QM7.生产力的三要素中,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是()A、人B、生产关系C、生产工具D、生30产时间 E、生产效率8.调查表可以分为三类,它们是()A、点检用调查表B、记录用调查表C、缺陷位置调查表D、决策用调查表E、分类用调查表9.因果图中的五个主要因素“5M”指的是()A、人员B、设备C、材料D、方法E、测量10.散布图上Y的值随X的增大而减小,这说明X与Y()A、正相关B、负相关C、强正相关D、强负相关E、不相关二.判断题正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

1.产品质量特性的含义很广泛、它可以是技术 30的、经济的、社会的、心理的和生理的。

2.ISO9000:2000对质量的定义没有作界定,这说明质量没有载体。

3.工业产品的质量特性都可以直接定量的。

4.质量有两层含义:适用性和符合性305.全面质量管理包括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并以工作质量为重点。

6.产品质量取决于工作质量,工作质量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条件。

7.好的产品质量是检验出来的,不是设计和生产出来的。

8.产品质量检验阶段的设计、制造、检验三个部门是“三权分立”的。

309.统计质量管理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利用统计原理,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并检验产品质量。

10.产品的三包指的是“包退、包换、包修”。

质量管理学阶段性作业4

质量管理学阶段性作业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质量管理学课程作业4(共4次作业)学习层次:专升本涉及章节:第9章——第11章一、选择题(单、多选):1、质量检验在现阶段的功能,除鉴别、把关功能以外,还包括____A、处置功能B、报告功能C、改进功能D、预防功能2、下列哪些为预防成本___A、过程控制费用B、质量审核费用C、供应商评价费用D、零缺陷计划费用3、顾客满意调查费用应计入___A、鉴定成本B、预防成本C、内部故障成本D、外部故障成本4、质量成本是指为__。

A、生产成本B、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费用C、没有获得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损失。

D、人工成本E、原材料5、抽样检验的对象是__。

A.部分产品B.单位产品C.一批产品6、如果可感知效果与期望相匹配,期望得到满足,顾客就____A、满意B、抱怨C、忠诚D、不满意7、首件检验的作用__。

A.有效地防止出现成批不合格品B.确认过程(工序)形成的质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C.确认作业(工艺)过程是否受控D.锻炼员工的技能8、检验计划一般采用___形式作出的。

A、企业标准B、文字C、文字和图表D、图表9、计数一次抽样(N, n, c)的方案严格程度与___有关。

A. 批量NB.样本容量nC. 合格判定数cD. 不合格数d10、在进行抽样检验时,发生将不合格批判为合格指这类错误时,___将蒙受损失。

A、生产方B、使用方C、相关方D、供应商11、调整型抽样方案,只要出现下列__情况,就从放宽检验转入正常检验。

A、5批放宽检验不合格B、1批放宽检验不合格C、生产不正常D、主管部门认为有必要12、A类不合格是指单位产品___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___不符合规定。

A、重要,严重B、极重要,极严重C、重要,极严重D、重要,极严重13、质量检验的目的是__。

A、降低制造成本B、防止和及时发现质量不合格品C、提高生产效率D、保证通过检验的产品符合质量标准的规定要求14、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有__。

《现代质量管理学》课程作业

《现代质量管理学》课程作业

《现代质量管理学》课程作业姓名:吴涵学号:16020520021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专业:智能科学与技术任课老师:马玉钦日期:2018年7月4日一、质量环的内涵质量:质量表示物体做含物质的多少。

质量,是表现一个物体的惯性的一种性质质量是质的属性,是实质化的量,能量是量化的量。

能量和质量可以相互转化,但是它们是不同的量。

质量可以理解为质(量、可转化的能)的多少。

二、什么是质量环三、生态质量管理理论生态质量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以复杂系统演化的观点,研究质量与质量管理的演化规律;质量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属性的形成、演变与质量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机制;质量系统在质量环境条件制约下,质量生命周期的基本规律;由质量生态位所表达的质量系统在质量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质量群落中质量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质量群落中相互关联或相互竞争,共生以及协同进化的规律;品牌生态与寿命及其演化规律;质量生态伦理的形成及其演化规律;质量与质量管理在演化过程中,与环境友好、协同进化的生态质量的控制问题等。

四、生态质量管理理论对日常生活的启示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破坏及其恶化趋势也日益严峻,目前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阻力。

为保持生态平衡和维持可持续发展,为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必须重视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

但要达到环境与发展的平衡状态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企业质量观的改变;生产过程清洁的实施;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颁布及社会公众的认可与自觉行为,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五、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及特点在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中,存在两种典型的关系模式:传统的竞争关系,合作伙伴关系,或者叫互利共赢关系。

当然,许多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处于这两种模式之间的中间状态。

竞争关系模式主要表现为价格驱动,有一下特征:(1)制造商同时向多家供应商购货,通过供应商之间的竞争获得价格好处,同时也有利于保证供应的连续性。

《质量管理作业设计方案》

《质量管理作业设计方案》

《质量管理》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质量管理》是一门重要的管理学科,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方法和工具,提高其在质量管理领域的实践能力和决策能力。

通过本门课程的进修,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质量管理的原理和实践,掌握质量管理的关键技术和方法,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二、课程目标1.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和原理;2.掌握质量管理的方法和工具;3.提高质量管理的实践能力和决策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作业设计方案1.作业一:质量管理案例分析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实际的质量管理案例,对其进行分析和评判。

学生需要结合教室所学知识,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改进方案和建议。

作业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深入分析案例,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2.作业二:质量管理实践调研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行业或企业,进行质量管理实践调研。

学生需要了解该行业或企业的质量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

作业要求学生能够深入实地调研,掌握实际质量管理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

3.作业三:质量管理团队项目要求学生组成团队,选择一个实际问题或挑战,进行质量管理改进项目。

团队需要制定项目计划、分工合作,实施项目并评估效果。

作业要求学生能够团队合作,运用质量管理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团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评分标准1.作业一:质量管理案例分析内容完备、分析深入、提出建议可行,得分占比30%。

2.作业二:质量管理实践调研调研全面、分析透彻、提出改进措施,得分占比30%。

3.作业三:质量管理团队项目项目计划合理、团队合作良好、效果评估准确,得分占比40%。

五、总结通过本门课程的进修和作业设计,学生将能够全面掌握质量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提高其在质量管理领域的能力和素质,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完成每一项作业,不息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优秀的质量管理人才。

《质量管理》作业及参考答案

《质量管理》作业及参考答案

《质量管理》作业及参考答案第一篇:《质量管理》作业及参考答案《质量管理》形成性作业及参考答案第一次作业1、什么是质量?答: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什么是工作质量?它与产品质量的相互关系是什么?答:同产品质量直接有关的各项工作的好坏,是企业或部门的组织工作、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对保证产品质量做到的程度。

产品质量取决于工作质量,工作质量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条件,而产品质量则是企业各部门、各环节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

3、什么是质量管理?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答: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协调的活动。

活动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以组织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以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4、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和基本要求是什么?答:基本观点:(1)质量第一、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繁荣;(2)系统的观点;(3)“用户至上”,用户第一,下道工序就是用户;(4)质量是设计、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5)预防为主的观点;(6)数据是质量管理的根本,一切用数据说话;(7)经济的观点;(8)突出人的积极因素。

基本要求:1)全员的质量管理。

2)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3)全企业的质量管理。

4)全社会推动的质量管理。

5、质量螺旋中的过程有哪些?答:是指从最初识别需要到最终满足要求和期望的各阶段中影响质量的相互作用活动的概念模式,又称质量螺旋。

产品质量也相应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由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构成的。

人们往往用一个不断循环的圆环来表示这一过程。

我们将这一圆环称为质量环。

6、质量管理包括哪几个发展阶段?答: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7、试述PDCA循环工作方法的步骤。

答:(1)计划阶段:①分析现状、找出存在问题,确定目标;②分析影响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③从影响质量的原因中找出主要原因;④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拟定措施计划;(2)执行阶段:⑤执行措施,实施计划;(3)检查阶段:⑥检查效果,发现问题;(4)处理阶段⑦总结经验,把成功的经验肯定下来,纳入标准。

质量管理学作业

质量管理学作业

质量管理学QFD的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环节就是了解顾客的(。

B、真实需要和期望团队在(阶段己经成为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整体。

D、执行在服务过程设计中的三个维度,与顾客的接触程度、(、个性化程度。

B、劳动密度组织的知识管理是指组织从整体上对知识的获取、(、学习、共享和创新进行管理的活动过程。

B、储存类国管理人师彼得•圣吉在(中所指出:如果一个团队能够真正凝成一体,由此带来的体验将是一个人职业生涯中的亮点。

A、《第五项修炼》过程管理是指过程的设计、(和改进等活动C、控制直接管理所在过程或部门的H常运作的员工群体称为(c、自我管理团队质量、成本、交货期等通常是指哪方面的指标?(。

c、与供应商关系活性化概念可以用以下公式描述:(A、活性化二协调一致x职权X能力x投入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就是(。

A、过程性化组织中,管埋者的角色在技能和关注点方面表现为(。

C、改进技能,做正确的事废甜损失是属于哪一类的质暈成本(。

A、内部故障成本(是用一系列矩阵把顾客需要转换成产品技术需要,把过程控制计划操作加以规范的过程方法。

A、质量机能展开进货测试费是属十哪一类的质量成本(。

C、鉴定成本卜列属于团队震荡阶段成员的表现的是(D、个人主义的思考属于团队建设的技巧的是(B、提供建设性反馈的能力把外显知识转换为内隐知识的过程是哪种转换模式(。

D、内隐化质量机能展开的英文缩写是(。

C、QFD通常使用演绎、归纳法的是哪种转换模式(。

B、外显化以下关于认证的说法错误的是(。

C、合格认证只适用于产品(是指有关识别顾客需要、分析和制订满足这些需要的供应策略方面的活动。

C、供应商关系的计划质量改进项目团队的成员一般由发起者与有关主管协商后选定,团队通常由(个人组成。

B、6到8(提出了质量改进的14个步骤。

B、菲利浦•克劳期比戴明环也被称为(循环。

D、PDCA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最先出现在(°C、日本现代战略采购观点认为,采购成功的关键是(。

质量管理第二次作业题及答案

质量管理第二次作业题及答案

第2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1. 在(),质量管理的重点主要在于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格和标准。

A. 质量检验阶段B.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C. 面质量管理阶段D. 全面质量改进阶段2. 水平对比法的用途是()。

A. 有助于认清目标和确定计划编制的优先顺序,以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B. 用来设计一个新的过程,或用于删除一个旧的过程C. 确定新的方法,创造新的思想D. 从杂乱无章的资料中整理出事物的相互关系和脉络,就某件事情达成一致3. ISO9000族标准中阐述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并定义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术语的是()。

A. ISO9000:200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B. ISO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C. ISO9004 :2009 《组织持续成功的管理一种质量管理方法》D. ISO19011:2011 《管理体系审核指南》4. 在质量管理活动中,最积极、最重要的因素是()。

A. 资金B. 物资C. 人D. 标准5. 质量控制环环相扣,在企业各工作环节应树立()的思想。

A. 原则第一B. 为下道工序服务C. 效率第一D. 安全第一6. 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是()。

A. 审核方案B. 审核证据C. 审核发现D. 审核结论7. ()是QC小组活动最基层的推进者,是QC小组的核心人物。

A. QC小组全体成员B. 上级主管部门C. QC小组组长D. 企业领导者8. 对这11件产品的自径从低到高进行排序,结果为:5.31,5.34,5.34,5.35,5.37,5.38,5.38,5.39,5.39,5.39,5.39,则中位数是()。

A.5.38B.5.39C.5.37D. 以上都不是9. 把市场需求转化为在规定等级内的产品设计特性的质量是()。

A. 市场调研质量B. 设计质量C. 制造质量D. 售后服务质量10. 按应用形式,关联图可分为()。

《质量管理作业设计方案》

《质量管理作业设计方案》

《质量管理》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质量管理》是一门重要的管理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的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

本课程将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团队合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方法和工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课程目标1. 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和发展历程;2. 掌握质量管理的核心理论和方法;3. 能够应用质量管理工具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5.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内容1. 质量管理概述2. 质量管理体系3.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4. 质量管理工具5. 六西格玛管理6. 质量成本管理7. 质量改进与创新四、作业设计方案1. 个人论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质量管理相关的主题,撰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个人论文。

论文内容可以包括质量管理理论、案例分析、实践经验等,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思考。

2. 小组项目学生将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实际企业或组织进行质量管理案例分析。

小组需要完成一份综合报告,包括企业背景、质量管理问题、解决方案等内容,并进行口头展示。

3. 实地调研学生将组成小组,选择一个实际企业进行实地调研。

调研内容包括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方法、质量改进实践等,学生需要撰写一份调研报告并进行汇报。

4. 理论应用学生将根据所学的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选择一个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学生需要撰写一份解决方案报告,并进行口头答辩。

五、评分标准1. 个人论文:内容完备、观点清晰、逻辑周密,。

学校作业管理及作业质量评价制度

学校作业管理及作业质量评价制度

学校作业管理及作业质量评价制度为了规范学校作业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避免学生作业过多、质量不高等问题,我校制定了《XXX作业管理及作业质量评价制度》。

该制度由组织领导小组负责实施,包括组长、副组长和成员。

下面将对作业管理、作业量控制、创新作业形式和周末作业管理进行具体规定。

在作业布置方面,我们将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因材施教,符合教学计划,科学合理有效的原则。

同时,我们严禁布置机械重复的作业、不加选择地布置成页、成册、成本作业,以及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

严禁布置惩罚性作业,以确保作业的质量和学生的身心健康。

为了控制作业量,我们制定了具体的规定。

根据文件精神,每天书面作业总量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

具体来说,语数外可以每天留作业,语文、英语作业不超过20分钟,数学不超过30分钟,物理、化学作业一周2-3次,每次不超过15分钟。

九年级政治、历史可以布置1次周末作业,时间不超过15分钟,配套练须在课堂上完成。

七八年级政治、历史、生物、地理不留课后书面作业,国家配套练须在课堂上完成。

除了控制作业量,我们还鼓励教师创新作业形式,根据学段、学科特点及学生实际需要和完成能力,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

我们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

同时,我们严禁布置重复性、惩罚性作业,避免机械、无效训练。

最后,我们对周末作业也进行了具体管理。

九年级政治、历史可以布置1次周末作业,时间不超过15分钟,配套练须在课堂上完成。

其他年级不得布置周末作业。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发挥作业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严格控制作业量,包括周末、寒暑假和法定节假日,以协调好总体作业量,同时发挥家长在孩子完成作业中的督促作用。

家长不应该被要求布置或变相布置周末作业,也不应该被要求批改作业。

质量管理学(作业)

质量管理学(作业)

题号:1 题型:是非题本题分数:5内容: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是质量管理8项原则的核心。

1、错2、对标准答案:2学员答案:2本题得分:5题号:2 题型:是非题本题分数:5内容:ISO9000族核心标准包括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9004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和ISO19011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

1、错2、对标准答案:2学员答案:2本题得分:5题号:3 题型:是非题本题分数:5内容:六西格玛管理中的六西格玛设计指的是全业务流程的重组与优化。

1、错2、对标准答案:2学员答案:1本题得分:0题号:4 题型:是非题本题分数:5内容: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设计、制造出来的。

1、错2、对标准答案:2学员答案:2本题得分:5题号:5 题型:是非题本题分数:5内容:质量管理体系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1、错2、对标准答案:2学员答案:2本题得分:5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内容:()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A、质量控制B、质量策划C、质量改进D、质量检验标准答案:C学员答案:C本题得分:5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内容:六西格玛管理起源于()。

A、美国通用电气公司B、日本松下公司C、美国摩托罗拉公司D、日本施乐公司标准答案:C学员答案:C本题得分:5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内容:()是用预先规定的抽样方案对批进行初次检验,判为合格的批直接接收,判为不合格的批经过全数检验,将批中不合格品挑出换成合格品后再提交检验的过程。

A、计数序贯型抽样检验B、计数挑选型抽样检验C、百分比抽样方案D、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标准答案:B学员答案:B本题得分:5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内容:()是指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所构成的集合。

我的质量管理课程设计作业

我的质量管理课程设计作业

我的质量管理课程设计作业答: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治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治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

全面质量治理活动的全部过程,确实是质量打算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那个过程确实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

1)PDCA循环是一种过程治理方法,包含“策划—实施—检查—改进”这四个时期的活动过程,具体的工作程序:① P(Plan)——策划:分析现状,制定目标,并确定为实现目标所需的各种资源,形成具体明确的活动打算,一样要包括5W1H等内容;② D(DO)——实施:按既定的打算执行措施;③ C(Check)——检查。

依照改进打算的要求,检查、验证实际执行的结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④A(Act)——改进:依照检查的结果进行总结,把成功的体会和失败的教训都纳入有关的标准、制度和规定中,巩固差不多取得的成绩,同时防止重蹈覆撤;尚未解决的问题,可转到下一次循环中。

PDCA是英语单词Plan(打算)、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行动)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确实是按照如此的顺序进行质量治理,同时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

全面质量治理活动的运转,离不开治理循环的转动,这确实是说,改进与解决质量问题,赶超先进水平的各项工作,都要运用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

不论提高产品质量,依旧减少不合格品,都要先提出目标,即质量提高到什么程度,不合格品率降低多少?就要有个打算;那个打算不仅包括目标,而且也包括实现那个目标需要采取的措施;打算制定之后,就要按照打算进行检查,看是否达实现了预期成效,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通过检查找出问题和缘故;最后就要进行处理,将体会和教训制订成标准、形成制度。

PDCA循环作为全面质量治理体系运转的差不多方法,事实上施需要搜集大量数据资料,并综合运用各种治理技术和方法。

2)PDCA循环,能够使我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步骤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图像化和科学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60
14
6
600
5
78Βιβλιοθήκη 2118814
8
9
618
10
10
703
8
11
850
19
12
709
11
13
700
10
14
500
16
15
830
14
16
798
7
17
813
9
18
818
7
19
581
8
20
550
6
21
807
11
22
595
7
23
500
12
24
760
7
25
620
10
解:采用属性控制图
从控制图中可以看出第14个点超出控制界限上界,出现异常现象,说明生产过程处于失控状态,即不合格品率波动大,所以不能将此分析用控制图转化为控制用控制图。
每批次的平均总检验数表示在特定质量水平和接受概率下检验的平均管件数。对于每百万100个缺陷品的质量水平,每批次检验的平均管件总数为223.2.对于每百万300个缺陷品的质量水平,每批次检验的平均管件总数为2261.4.
例3-21
结果

按变量抽样验收-创建/比较
以每百万缺陷数表示的批次质量
规格下限(LSL) 0.09
表2
工作日
特性值
工作日
特性值
工作日
特性值
工作日
特性值
1
35.36
6
36.86
11
35.11
16
36.08
35.22
34.9
33.45
35.32
35.07
35.2
33.03
36.50
34.95
35.04
34.34
34.65
35.35
35.11
38.27
35.94
2
35.58
7
35.20
12
35.10
17
5. 在某产品生产过程中抽取25个样本,测的样本的缺陷数如下表5所示,试选控制图进行质量控制,并分析过程是否处于稳态。
表5
样本号
样本大小
缺陷数
1
50
3
2
50
4
3
50
5
4
50
2
5
50
6
6
50
18
7
50
2
8
50
5
9
50
0
10
50
2
11
50
4
12
50
6
13
50
2
14
50
2
15
50
5
16
50
6
17
50
2
18
实验一
由图知,X与Y之间为弱相关性。
2
上图为偏态型,公差下限受到限制,或某种加工习惯容易造成偏左
为偏态型,公差上限受到限制或轴外圆加工时,直方图呈现偏右形态。
上图为孤岛型,主要原因是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如原材料发生变化或突然更换不熟练的工人。
此图为双峰,主要原因是观测值来自两个总体,两个分布数据混合在一起,此时数据应加以分层。
例3-20
样本数量104
临界距离(k值): 3.55750
Z.LSL =(平均值-规格下限)/历史标准差
如果Z.LSL >= k则接受批次;否则拒绝。
每百万
缺陷数接受概率拒绝概率AOQ ATI
100 0.950 0.050 91.1 223.2
300 0.100 0.900 28.6 2261.4
平均交付质量限(AOQL) = 104.6(以140.0每百万缺陷数)。
每批次的ATI表示在特定质量水平下所检验产品的平均数量。对于含1%的缺陷品的质量水平,每批次所检验产品的平均总数为228.8.对于含8%缺陷品的质量水平,每批次所检验产品的平均总数为5411.8.
例3-19
结果:
比较用户定义的计划
样本数接受百分比
量(n)数(c)缺陷接受概率拒绝概率AOQ ATI
52 0 1.5 0.456 0.544 0.676 2745.2
在控制图中没有不能通过的点,则是可控,计算过程能力。
由于过程能力指数为0.97大于要求,所以不可以用控制图可以转化为控制用控制图。
4.为控制某汽车元件的不合格率而设计P图,生产过程质量要求为平均不合格率不超过2%,分析数据见表4
表4
样本号
样本大小
不合格数
1
835
8
2
808
12
3
780
6
4
504
12
5
历史标准差0.025
批次大小2500
可接受的质量水平(AQL): 100
可拒收的质量水平(RQL或LTPD): 300
比较用户定义的计划
样本数临界距每百万
量(n)离(k)缺陷数接受概率拒绝概率AOQ ATI
50 3.5575 100 0.873 0.127 85.6 360.4
50 3.5575 300 0.187 0.813 54.9 2042.6
601.0191
14
599.3495
600.5614
601.1069
599.9004
598.5925
15
598.6712
600.1176
600.4009
599.4408
600.1676
16
598.9207
599.8438
599.3093
600.0879
601.3064
17
601.1009
598.0538
如果n取样中的缺陷项目<= c,接受该批次,否则拒绝。
分析:当验收数为零时,在AQL下接受批次的概率非常低,以至在抽样计划中没有实用价值。在本例中,AQL为1.5%在,在此缺陷水平下,接受批次的概率仅为0.456,在建立抽样计划时,消费者和供应商议定大约95%的时间会接受含1.5%缺陷品的批次。
如果要改进收到的钢笔的质量,需要与供应商协作来完成,并需要设计考虑与预期的较低水平缺陷品的新抽样计划,要确保促进质量水平,还必须从同一5000支大小的批次中检验更多钢笔。
35.63
35.12
34.61
35.44
35.26
34.57
34.18
35.11
35.78
35.59
36.12
36.48
35.21
35.21
34.57
31.42
35.81
3
35.19
8
34.90
13
35.12
18
35.45
34.68
36.54
35.54
35.67
35.31
35.55
35.06
35.46
3.某厂生产一种零件,其长度要求为600±3。生产过程质量要求过程能力指数不小于1,请选用合适的控制图工具队该过程实施监,若有必有提出可能整改建议。
表3
样本号
时段1
时段2
时段3
时段4
时段5
1
599.0576
599.8485
600.1357
600.1379
600.0127
2
600.2418
600.1287
表2
样本号
特性值
样本号
特性值
1
35.36
16
35.39
2
35.22
17
35.27
3
35.07
18
35.16
4
34.95
19
35.31
5
35.35
20
35.02
6
35.58
21
35.01
7
35.12
22
35.27
8
34.57
23
35
9
35.59
24
35.26
10
35.21
25
34.96
11
35.19
26
36.86
12
34.68
27
34.9
13
35.31
28
35.2
14
35.27
29
35.04
15
35.25
30
35.11
解:采用单值的变量控制图
在样本极差图中出现6个问题点,出现异常现象,说明生产过程处于失控状态,所以不能将此分析用控制图转化为控制用控制图。
2.如果你毕业后到一家汽车制造商的发动机组装部门工作。部件之一凸轮轴的长度尺寸必须在600 2mm之间。凸轮长度超出规格已是一个长期问题,这个问题导致了从生产线的装备配合得很差,长生了大量废料并大大提高了返工率。装配部门提供了20天的数据,每天随机抽取5个作为分析数据如下表2。公司希望你能够领导一个质量小组来控制部件的长度,以提出解决方案。
分析:对于每个2500个管段的批次,您需要随机选择并检验其中的104个。根据随机样本的测量值,确定平均值和标准差以计算Z值。Z=(平均值-规格下限)/标准差。如果历史标准差已知,则可以使用该值。
如果Z.LSL大于临界距离,则接受整个批次;否则,拒绝整个批次。
在本例中,AQL下接受的概率为0.95,拒收的概率为0.05.在建立抽样计划时,消费者和供应商议决定大约有95%的时间会接受每百万100个缺陷品的批次,以保护生产者的利益。RQL下接受的概率为0.10,拒收的概率为0.90。消费者和供应商议定多数情况下将拒收每百万300个缺陷品的批次,以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