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问题的研究 ——以长生疫苗事件为例
公共危机管理案例分析
公共危机管理案例分析公共危机管理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各种突发事件和灾难频繁发生,对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造成了巨大影响。
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应对公共危机成为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企业和社会组织面临的重要挑战。
本文将以多个真实案例为基础,对公共危机管理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中的规律和经验,为今后的危机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案例一:2019年新冠疫情爆发2019年底,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在中国武汉迅速传播,造成大量感染和死亡病例,引发全球关注。
中国相关部门迅速采取了封城、隔离等措施,控制疫情蔓延,并向全球分享病毒基因序列,为疫苗和药物研发提供数据支持。
各国纷纷响应,加强合作,共同抗击疫情,最终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这一案例展示了在公共危机面前,相关部门的及时决策和有效行动是至关重要的。
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的公共卫生体系和应急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率。
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形成合力,实现危机化解的最佳效果。
案例二:2011年福岛核事故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严重核泄漏事故,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引发全球对核能安全的关注。
日本相关部门和相关企业未能及时有效地处理事故,导致灾害扩大和社会不安。
事后,日本相关部门对事故原因展开调查,并对核电站管理和安全监管进行改革,加强了核安全措施,提升了公众对核能的信心。
福岛核事故给我们的启示是,企业在面对公共危机时,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危机应对机制,加强对突发事件的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
企业应积极回应社会公众关切,及时向公众披露事故信息,建立透明的沟通渠道,维护公共信任和社会稳定。
案例三:2014年马航MH370航班失联2014年,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在飞行途中突然失联,引发全球搜救行动。
马来西亚相关部门和航空公司未能及时准确披露信息,对失联原因调查失控,导致搜救工作陷入僵局,舆论压力不断增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事件逐渐淡出公众视野,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疫苗典型案件分析总结汇报
疫苗典型案件分析总结汇报疫苗典型案件分析总结汇报一、引言疫苗是防治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对保障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近年来疫苗领域发生了一些典型案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次汇报将对几起典型的疫苗案件进行分析和总结,为今后进一步加强疫苗监管和管理提供借鉴和指导。
二、案例分析1.长春长生疫苗案件该案件于2018年曝光,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百白破疫苗质量造假。
该公司使用劣质原料或冒充批签发无效原料,制造和销售不符合标准的疫苗。
此案件暴露出疫苗生产环节存在的质量管理漏洞,需要加强对疫苗生产企业的监管和检查。
2.湖南韶山疫苗案件该案件于2016年曝光,一家私人疫苗经销商在韶山市销售假冒疫苗。
该经销商将过期疫苗重新贴上新标签销售,严重危害公众健康。
该案件揭示了疫苗流通环节的监管不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疫苗流通环节的监督和管理。
3.浙江温州疫苗案件该案件于2013年曝光,一家香港公司通过假冒医药公司身份购买卫生局招标疫苗,并非法销售给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该案件暴露出疫苗采购环节存在的风险和不当行为,需要进一步完善疫苗采购环节的管理机制。
三、案件原因分析1.监管体系薄弱上述案件中,可以看出监管体系薄弱是导致案件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监管部门在疫苗生产、流通和采购环节的监管不到位,容易给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
因此,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完善监管法规和制度,提高监管水平十分重要。
2.责任追究不力在部分典型案件中,相关责任人没有得到严肃的追责。
这导致了监管的失职和不作为。
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违法行为进行严惩,是提高疫苗监管效果的重要手段。
3.信息不透明在一些案件中,相关信息的披露和公开不够透明,企业不敢或不愿意及时报告问题。
加强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确保相关信息的及时披露和公开,有助于提高监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四、解决措施建议1.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疫苗生产、流通和采购等环节的监管制度和规范,增加监管力量和经费投入,提高监管水平和效果。
新媒体时代下的政府危机公关策略研究
新媒体时代下的政府危机公关策略研究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飞快,政府在面对危机时,需要有效的公关策略来应对,以维护形象和信任度。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时代下政府危机公关策略的研究。
一、危机公关常见策略1.快速反应: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迅速,政府应采取快速反应的策略。
即使在传统媒体时代,政府的危机公关也要求迅速反应,但在新媒体时代,这一点更为重要。
政府需要及时发布声明、回应媒体和公众的关切,以避免信息真空的出现,防止谣言传播,同时树立诚信形象。
2.透明度和开放性:政府在危机公关策略中应该积极展示透明度和开放性。
公开相关信息,及时向公众披露真相,不隐瞒信息,不泄漏假象,使公众能够准确了解危机的情况和政府的处理进展,增加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3.建立有效沟通渠道:新媒体时代,政府需要建立多样化的沟通渠道,与公众进行有效的互动。
政府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甚至是直播等社交媒体工具,与公众进行互动,回应公众的关切和问题,提供实时信息和政府的解释。
同时,政府还应主动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回应媒体的报道和提问,传递正确的信息。
4.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政府需要建立健全的危机预警机制,及时发现潜在的危机,并提前制定应对策略。
政府可以通过舆情监测系统、社交媒体监测等手段,对公众的需求和反馈进行分析,发现可能引发危机的热点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二、新媒体时代下的独特挑战新媒体时代带来了独特的挑战,对政府的危机公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下是新媒体时代下的独特挑战:1.舆论引导困难:新媒体时代,公众的信息获取渠道丰富多样,舆论引导变得更为困难。
政府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通过主流媒体独家报道来进行舆论引导,需要与各类新媒体平台进行互动,以拓宽信息渠道,影响舆论,引导公众认同政府的声音。
2.虚假信息的传播:新媒体时代,虚假信息的传播更为容易,政府在危机公关中需要高度警惕。
政府应积极介入,及时辟谣,提供准确的信息,避免谣言蔓延,并引导公众主动辨别真伪信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信息素养。
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危机传播与应对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危机传播与应对研究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规模大大增加,公共危机事件的传播和舆论引导为社会管理和公众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文旨在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危机传播与应对的特点和策略。
一、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危机传播的特点1. 信息传播快速性:新媒体的特点是信息传播迅速,公共危机事件的信息可以在瞬间传遍社交媒体平台和新闻网站,迅速扩散至全社会。
这也意味着公共危机事件容易受到过度渲染和误导,对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影响。
2. 平台多样性:新媒体平台种类繁多,包括社交媒体、短视频应用、新闻网站等,这些平台覆盖了大量用户,形成了一个多元化传播的网络。
然而,不同平台的特点和用户群体的差异也使得公共危机传播和应对变得更加复杂。
3. 用户参与度高:新媒体的另一个特点是用户参与度高,他们可以通过点赞、评论、分享等方式参与到公共危机事件的传播中。
这种参与度可以对公共舆论产生重要影响,引导事件的走向和解决方案的选择。
二、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危机应对的策略1. 及时回应和信息公开:当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及时回应和信息公开是最重要的策略之一。
公众希望了解真相,并期待相关部门和组织能提供准确、明确的信息,以增加对事件的理解和信任。
不及时回应和信息不公开容易引发谣言、恐慌等负面影响。
2. 善用新媒体平台:针对不同平台的特点和用户群体的差异,善用新媒体平台是公共危机应对的关键之一。
可以选择合适的平台进行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与公众进行互动和沟通,传递积极、正面的信息,提高公众信心和安全感。
3. 建立危机管理机制:建立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是有效应对公共危机的基础。
包括完善的预警机制、危机应对方案、公共危机管理人员培训等。
透明、高效的危机管理机制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减少对社会的影响。
4. 积极监测和引导舆论:针对公共危机事件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传播和舆论引导,积极监测和引导舆论是必要的。
通过分析用户的评论、分享等行为,了解公众对事件的态度和关注点,及时回应和纠正错误信息,引导公众的舆论发展方向。
新媒体环境下的政府公共危机治理
44DETECTION发 现区域治理新媒体环境下的政府公共危机治理新媒体时代,网络环境下的公共危机事件的源起、类型、特点等都在发生变化。
对公共危机的治理也提出了全新要求。
本文从新媒体和公共危机的概念和特征以及政府进行危机管理的现状出发,对新媒体背景下的公共危机治理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风险社会、转型社会、网络社会和公民社会”彼此交融与结合的时代,探讨政府进行公共危机治理的新模式。
危机即为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做出关键性决策的事件。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机会与风险并存。
而新媒体的迅速普及和规模的极速扩张,大大提升了公共危机的传播力和网络舆情的影响力,增加了公共危机管理的难度,使危机成为社会环境的常态和社会治理的难题。
新媒体时代公共危机治理的新特点新媒体作为一种大的媒体环境,几乎涵盖了目前社会上所有的媒体形式,即便是报纸、杂志等传统纸质媒介,也在积极探索与数字、网络结合的融合媒体发展业态。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典型特征在于提供了一个信息交互的平台,人人都是发言者,打破了精英阶层对话语权的垄断。
在这一背景下,政府部门、公众和各个利益相关方对关注度比较高的各类社会热点事件、社会现象以及热点公共议题所产生的观点态度、心理情绪包括行为倾向通常会在各类新媒体平台上集中爆发,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就会通过网络的“聚焦”作用,引发网民的关注,并在针对信息的大规模讨论和传播中,在较大范围内引发强烈社会反响,并进而DETECTION发 现区域治理对公共危机的发展全程产生巨大影响。
公共危机治理在新媒体环境下呈现出以下新特点:渗透性:当前,新媒体的影响深入的渗透和参与到公共危机治理的全过程:在危机产生的源头,可以对危机进行预警,帮助政府进行早期的舆情判断和早期防控;在危机发展过程中,新媒体通过对事件的深入报道和渗透评价,引发公众对危机事件的激烈讨论,构成了一个危机事件探讨、酝酿、发展的新平台。
新媒体对公共安全与危机管理的挑战
新媒体对公共安全与危机管理的挑战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新媒体的出现为人们获取信息、传播观点、交流互动提供了便捷的平台,然而,新媒体也给公共安全与危机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从信息真实性、传播速度和舆论引导方面分析新媒体对公共安全与危机管理的挑战,并探讨如何应对之。
一、信息真实性的挑战在新媒体时代,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布信息,这使得信息的真实性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虚假信息的传播给公共安全和危机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困扰。
例如,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机构或个人可能会故意散布错误的灾难性信息,导致社会恐慌、公众不信任相关部门等问题。
此外,恶意传播的虚假信息也可能干扰救援行动,影响危机管理工作的进行。
对于这一挑战,应加强相应法律法规的建设和执行,对虚假信息发布者进行严厉的处罚。
同时,媒体和公众也应提高辨别真伪信息的能力,不轻易相信并转发未经核实的消息。
二、传播速度的挑战新媒体的快速传播速度也是公共安全与危机管理面临的挑战之一。
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信息传播快、延迟低等特点,使得信息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速度更加迅捷。
然而,对于一些大规模的公共安全事件和危机情况,如果消息不及时控制,很有可能引发更大的恐慌和损失。
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是建立健全的信息发布机制。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及时发布准确的信息,告知公众最新的进展和处理措施,以维护社会稳定和公众安全感。
同时,在应对危机和灾难时,媒体和公众也要保持冷静,不进行盲目的猜测和传播,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三、舆论引导的挑战传统媒体时代,舆论引导主要由少数主流媒体来掌握,而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发表观点的平台,这给舆论引导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个人的意见和观点可能会迅速扩散,形成舆论风波,对公共安全和危机管理造成重要的影响。
虽然言论自由是一项重要的权利,但舆论引导的效果如何,取决于传媒的责任和公众的素质。
长春长生的生化危机管理案例分析题
长春长生的生化危机管理案例分析题浅析长生生物"疫苗门"舆情分析 | 数据分析 CP年7月15日,药监局披露,查获一批生产记录造假的狂犬疫苗,长生生物有限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等严重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行为。
停止狂犬疫苗的生产,对相关违法行为立案。
一波未一波又起,随及长生生物又因“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简称“百白破”)在检验中“价效测定” 不合,遭到省药监局行政处罚。
7月19日,长生生物公告称,收到《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决定书》,由于长生生产、劣药,罚没款总计344.29万元。
7月21日,一篇《疫苗之》的揭露多位疫苗业如俊芳(长生生物)、杜伟民(康泰生物)以及韩刚君(前苏延申生物)的发家史、疫苗史,全民刷屏,彻底爆发。
,、光明日报、新京报、澎湃、南方都市报等权针对进行报道,质问相关疫苗流向;、网易、新浪、搜狐、凤凰、今日等也针对进行传播;而微、微博、等社交也针对进行传播。
7月22日晚,就疫苗做出批示。
7月23日,对长生生物疫苗案件作出重要:强调要一查到底严肃,始终把群众的身体放在首位,坚决守住安全底线。
、等相关门对长生生物进行侦查,省委表态依法严查疫苗。
1.传播渠道按照地域分析,前10名的省份中,省、苏省第二;前7名的地区中华东、华南第二;前10名的城市中、第二。
2.疫苗流向3 .十年磨一剑、疫苗""从年薪6万到身家4.私欲5.词频统计6.我的谁根据和,建立专门工作机制,并派出组进驻长生生物有限进行立案。
7月29日,依据《中华刑事诉讼法》第79 条,新区分局以涉嫌生产、劣药罪,对长生生物有限俊芳等18名嫌疑人向检察提请批准。
名下34个银行账户全遭,28亿投资项目暂停。
疫苗的生产和接种不是一件小事,疫苗质量安全是不可触碰的“”,千万不能当儿戏。
像的那样,坚决,坚决依法严惩,对监管失职行为坚决严厉。
对于疫苗处理,有关门不能把涉事企业停止狂犬疫苗生产作为处罚的“终点”,必须彻底查明行为背后的具体原因,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以防在其他疫苗生产过程中也会出现类似行为;必须对涉及的相关人予以严肃。
长春长生疫苗事件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03
建立疫苗生产、销售和使用等全流程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
息透明化,便于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查询和监督。
加强疫苗生产和使用的安全监管
严格审核疫苗生产企业的资质
对疫苗生产企业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其具备必要的生产条件和质量保证能力。
加强疫苗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
对疫苗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细致的质量监控,确保每一步工艺流程都符合规范要求。
事件背景和起因
• 长春长生疫苗事件的发生源于该企业生产的疫苗中存在质量问题。2018年7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对长春长生生物科技 有限公司进行飞行检查时,发现该企业生产的疫苗存在数据不真实、不合规等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该企业生产的疫苗在储 存、运输过程中不符合规范,以及在记录和报告疫苗质量信息方面存在造假行为。
监管力量不足
由于人力、物力等方面的 限制,监管部门对疫苗生 产企业的监督和管理存在 一定的难度。
监管手段落后
在长春长生疫苗事件中, 监管部门缺乏有效的技术 手段和措施来检测和识别 问题疫苗。
对社会公众的启示和反思
加强疫苗知识的普及
社会公众应该了解疫苗的重要性和接种疫苗的必要性,提高对疫 苗的认识和信任度。
严厉打击。
行业整顿
对疫苗生产和销售行业进行全面整 顿,清理和淘汰不具备资质的企业 和人员。
建立黑名单
将涉事企业和人员纳入行业黑名单 ,永久禁止涉事企业从事疫苗生产 与销售业务。
完善疫苗监管体系的建议
强化法律法规
01
制定和完善疫苗监管的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
增加监管力量
02
增加监管部门的人员和经费投入,提高监管能力和效率。
强化社会监督
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协同疏解研究——以“长生疫苗事件”为例
收稿日期:2018-08-12 修回日期:2018-09-12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大数据背景下华东地区新疆籍少数民族群众社会心态研究”(编号:18BMZ 110)研究成果之一㊂作者简介:李翠敏(ORCID :0000-0003-0537-8013),女,1980年生,盐城工学院人文学院讲师,台湾世新大学传播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传播㊂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协同疏解研究*以 长生疫苗事件”为例李翠敏1,2(1.盐城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盐城 224051;2.台湾世新大学 台北 11604)摘 要 [目的/意义]公共安全危机事件频发,已成为我们强国之路上的绊脚石㊂政府为主导的网络舆情引导效果不佳且有诸多消极影响,因此探究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协同疏解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㊂[方法/过程]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全面梳理长生疫苗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情况及付出的代价㊂[结果/结论]运用利益相关者等相关理论对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协同主体进行分析,提出了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协同疏解体系,并结合长生疫苗事件网络舆情,提出提升涉事企业的危机公关能力,政府及相关部门完善制度建设与监管机制㊂关键词 公共安全危机事件 网络舆情 长生疫苗事件 协同中图分类号 G 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1965(2018)11-0110-06引用格式 李翠敏.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协同疏解研究[J ].情报杂志,2018,37(11):110-115,102.DOI 10.3969/j.issn.1002-1965.2018.11.017Research on Collaborative Solution of Internet Public Opinion in PublicSecurity Crisis EventsLi Cuimin 12(1.School of Humanities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ancheng 224051;2.Shih Hsin University ,Taipei 11604)Abstract [Purpose /Significance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public security crises has become a stumbling block on the road for China to become a strong country.The government -led network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is not effective and has many negative effects.There⁃fore ,exploring th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coordination of public security crisis events has certain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Method /Processe ]This article uses the case analysis method to comprehensively sort out the response situation and the cost of the Changsheng Vaccine Incident.[Result /Conclusion ]Using relevant theories such as stakeholders to analyze the collaborative subjects of network public opinion of public security cri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network public opinion coordination system for public security crisis bined with the network sentiment of the Changsheng Vaccine Incident ,it proposes to enhance the crisis public relations capability of the involved enterprises ,and to prompt the government and relevant departments to improve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su⁃pervision mechanism.Key words public security crisis network public opinion Changsheng vaccine incident collaborative solution0 引 言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可知:我国网民基数在逐年增加,网络影响范围及影响力都随之扩大㊂舆情服务产业蓬勃兴起,舆情学术研究也硕果累累㊂近年来,公共安全危机事件频发,已成为我们强国之路上的绊脚石,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㊂公共安全危机事件,顾名思义,事件的发生危及到了公共安全㊂一般而言,公共安全危第37卷 第11期2018年11月 情 报 杂 志JOURNAL OF INTELLIGENCE Vol.37 No.11Nov. 2018机事件具有突发性㊁危害性大及影响面广等特点㊂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是指网民借助互联网平台,围绕 公共安全危机事件”这一焦点所进行的民意表达㊂目前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其特征㊁影响因素㊁传播规律及应对等四个方面,其中针对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应对研究文献较多,如张飞[2]结合南通市崇川区拆迁事件的网络舆情处置为例,提出应加强政府与公众㊁干部与群众的交流,引导正确的网络舆情;王国华,冯伟,王雅蕾[3]从网络舆情演化要素入手,构建网络舆情分类标准体系,并据此从政府视角,将网络舆情划分为三种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提出了不同的政府舆情应对策略;孙维谱[4]结合地方政府在日常行政执法中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一些对网络舆情监控与引导的方法措施;张海文[5]结合 广西玉林狗肉节”事件的网络舆情为个案,提出从政府㊁媒体㊁公共三个层面来应对网络舆情;崔鹏[6]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中的政府应对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等等㊂相关研究均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研究维度单一,绝大多数文献中政府成为了研究核心,事件㊁网民㊁媒介等仅有少量研究成果,而且研究立场仍坚持政府为主导;二是研究立场偏颇,网络舆情是网民意见的集中反应与体现,是政府了解民情㊁民意的窗口,但控制㊁管理㊁监测㊁引导㊁应对等词汇在文献中大量出现,从词义中能够反应出学者对政府与网络舆情关系的认识上有所变化,而 官本位”的立场却是一以贯之;因此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相关研究成果颇丰,实际应用价值却有待商榷㊂10年前,约30万婴儿受影响的 三鹿奶粉”事件引发的国产奶粉危机仍未消除㊂2018年7月中旬爆发的 长春长生疫苗造假事件”(下文简称 长生疫苗事件”)又将 国产疫苗”推上了风口浪尖㊂虽然国家主席习近平㊁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都对此事件做了重要批示,但群体的恐慌心理并未纾解㊂如果该事件最终不能加以妥善处理,给民众一个满意的结果,保障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国产疫苗”将步 国产奶粉”后尘,不仅直接影响‘中国制造2025“中医药行业规划的执行进程,还会对所有 国产”蒙上阴影,丢掉民众对整个国家的向心力和凝聚力㊂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是事件方㊁政府㊁媒体㊁网民等多方博弈的结果㊂因此如何协同各方力量,真正做好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疏通与消解,方能 给全国人民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㊂1 长生疫苗事件网络舆情的概述 1.1 长生疫苗事件网络舆情梳理 事件回顾:7月11日,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 长生公司”)被内部员工举报疫苗造假㊂随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 国家药监局”)和吉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 吉林省药监局”)组成调查组进驻企业开展全面调查㊂事件发生后,国家主席习近平㊁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分别就长生疫苗事件做出重要批示㊂疫苗造假事件引发公众对疫苗安全㊁疫苗监管等话题的热议㊂舆情简析:长生公司于7月15日㊁18日接连爆出狂犬病疫苗造假㊁百白破疫苗药效不合格等新闻,对民众生命安全,特别是对孩子身体健康造成了现实或潜在威胁,引发民众担忧㊂长生公司也未做出及时有效应对,18日吉林省药监局按照劣质药开出的罚单金额引发民众强烈不满,19日消息称不合格的百白破疫苗主要流向山东,这与2016年余温尚在 山东疫苗事件”产生舆情关联;21日‘疫苗之王“引爆微信朋友圈,虽然很快被删除,但经过多天发酵的长生疫苗事件网络舆情彻底引爆㊂对照丁柏铨教授[7]总结的舆情触发四要素是条条具备㊂蚁坊 鹰眼舆情观察室”[8]8月2日发布的七月舆情报告显示:长春长生疫苗造假事件影响面达到75004万人,舆情持续事件长达14天,仅次于足球世界杯的影响力㊂ 1.2 长生疫苗事件网络舆情应对 长生疫苗事件发生后,开启了以政府为主导的网络舆情应对模式,主要表现如下:政府层面:监管部门接到举报后积极主动介入事件的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告知公众;政府高层表达关切,7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都就此事件做出重要批示,获网友力挺;国家药监局㊁吉林省药监局㊁国务院调查组㊁各省及下属疾控部门等迅速行动,针对此事件作出调查,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受问题疫苗影响的省份如山东㊁河北等也就疫苗流向及补种等事宜相继做出回应㊂媒体层面: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利用其自身的权威性,及时向公众传递政府对长生疫苗事件的处置态度及措施,引导公众掌握事件的最新进展,起到了很好的舆情缓解作用㊂人民日报评论‘一查到底,方可纾解疫苗焦虑“更是表达了民众心声;部分自媒体,如医疗大V@疫苗与科学㊁医疗蓝V@丁香园分别从专业医学角度撰文,理性㊁客观解读疫苗情况,对疏导网民情绪起到了一定的作用㊂蚁坊 鹰眼舆情观察室”[9]7月27日就此事件做出的舆情趋势分析(图1)显示,7月25日后舆情渐趋平息㊂2 政府主导舆情应对的代价 2.1 全能政府公信力的下降 长期以来,国内的新㊃111㊃ 第11期 李翠敏: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协同疏解研究闻报道都秉持全能政府的报道框架,特别是与政府相关的新闻活动和实践习惯于宏大叙事,全能政府的认知框架造成民众对政府的心理依赖㊂一旦重大舆情出现, 全能型政府”思维下的政府立刻扮演起全职保姆的角色,不顾成本不计代价,紧急采取一系列措施平息舆情㊂虽暂时赢得一些掌声,但无法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出现,朋友圈里就出现了2016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山东疫苗事件做重要批示的新闻截图与此次批示的新闻截图作对比,类似信息在自媒体的大量转发㊁评论,自然会影响政府在网友心目中的公信力,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以及服务型政府的发展目标也不相符㊂长此以往,正如人民网评论: 塔西佗陷阱’正随着传播方式的变迁成为日常社会管理中需要频繁面对的挑战㊂”[10]风险管理学中指出,信任一旦崩塌,再重建信任则是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因而政府必须善于维护这种公众信任㊂图1 长生疫苗事件舆情趋势分析图 2.2 拉大媒体与公众距离 在政府主导下的舆情应对中,媒体往往只是政府的发声器,即所谓政府 喉舌”㊂往往所呈现的内容比较官方,往往还会迫于各种原因不敢报道社会敏感问题,无法发挥其雷达㊁阀门等社会功能㊂但网络的开放性,又会使一些问题曝光于大众视野,成为舆情的热点话题,因此媒体报道与网民关注话题错位现象成为了常态(对照图2与图3)㊂在疫苗事件中,虽然以‘人们日报“为代表主流媒体的发文报道起到了一定的舆论缓释作用,但是报道角度单一㊁缺乏对事件真相的深入挖掘和全貌展示,导致事件的真相离我们原来越远,相对应的网民也就离媒体越来越远㊂图2 长生疫苗事件媒体报道分析图何舟,陈先红[11]指出,在中国已经形成了 双重话语空间”,官方的话语空间由政府与主流媒体把控,而民间话语则是民众就关系自身利害的重大问题和重要社会事件,以网络和社交媒介㊁人际传播等渠道形成的民意表达㊂官方话语空间如果成为政府的发生器,有可能会与民间话语形成对立,形成官方与民间的民意鸿沟㊂图3 长生疫苗事件网民话题分析图 2.3 涉事主体的快速陨落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在2010年11月发布的‘央企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研究报告“引起了网络的广泛关注,报告称央企在面对现实舆情的情况下是 弱势群体”[12]㊂这一评价引发舆论哗然㊂然纵观我国公共安全事件网络舆情应对中,三鹿奶粉㊁三株口服液等缺乏危机公关能力的企业往往一夜间从身价百亿到破产清算㊂相反,多次处于风口浪尖的强生㊁麦当劳㊁肯德基等跨国企业依靠良好的危机公关则能逢凶化吉㊁转危为安㊂疫苗造假事件曝光后,长生公司惊慌失措,16㊁17两日虽然发布声明,但明显是毫无准备,仓促迎战,结果引致广大网友的质疑,后又采取 鸵鸟政策”,一言不发,结果贻误战机㊂随着政府强势介入,长生高层领导被立案侦查,群龙无首的长生公司或被退市或破产亦未可知㊂ 2.4 行业负面溢出效应明显 三鹿奶粉事件舆情早已平息,但公众对 国产奶粉”仍心有疑虑㊂长生疫苗事件网络舆情也归于平息,公众对 国产疫苗”的信心却跌至谷底㊂政府站在第一线,通过严查严管,对公众情绪确有抚慰之功效,但 平息”并非消解,而是成了 隐舆情”,一旦有关联事件刺激, 隐舆情”仍会立即爆发,再度成为网络热点㊂笔者利用QQ 空间㊁微信朋友圈做了一个随机调查㊂结果显示,高达97%的网友对疫苗安全持怀疑态度,92%的网友不相信政府这次的 严查到底”真能保障国产疫苗的安全㊂由于社会交往的圈群化,此结果虽不能代表全体民意,但仍有参考价值㊂可见,这种以政府主导的被动式㊁灭火式的舆情处置方式,不仅不能真正疏解舆情危机,而且相关舆情的多次爆发对行业带来强负面溢出效应㊂2010年的 山西疫苗事件”㊁2016年的 山东疫苗事件”㊁此次 长生疫苗事件”的再度爆发对 国产疫苗”行业甚至整个 国产”都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㊂㊃211㊃ 情 报 杂 志 第37卷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以政府为主导的一元应对模式陷入了实践困境㊂2016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社会治理模式正在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13]㊂由此可见,目前改进网络舆情的治理方式既紧迫又重要㊂3 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协同疏解体系建构 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㊃哈肯于1971年首次提出 协同”概念,并创立协同学㊂所谓协同,是指协调两个及以上个体与组织,共同一致的完成某项目标或任务的过程或能力㊂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疏解正应该发挥各方力量,寻求协同良方㊂ 3.1 协同主体的识别与分类3.1.1 协同主体的识别 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来全面梳理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涉及的各利益相关者,即协同主体㊂利益相关者的理论框架[14]最早是由斯坦福研究院提出,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英美等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影响迅速扩大㊂其中1984年弗里曼[15]在‘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法“一书中提出的定义认可度较高㊂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指任何能够影响企业目标实现或者受企业目标实现所影响的个人或群体㊂郑昌兴等[16],沙勇忠等[17],任立肖等[18]都曾将利益相关者理论运用到网络舆情研究中㊂笔者在此基础上提出: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利益相关者是指任何能够影响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发生发展演化以及受其网络舆情影响的个体或组织,主要包括导致事件发生的企业㊁政府及相关部门㊁媒体㊁网民以及受此网络舆情影响的相关行业㊁企业等㊂3.1.2 协同主体的分类 彭知辉[19]基于政府维度以及被动应对舆情的思维局限下,认为网络舆情主体由政府和网民构成,一般情况下,网民作为沟通者,政府扮演接受者角色㊂笔者借鉴其对网络舆情主体区分的思路但突破其局限,将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沟通主体分为两方,分别置于沟通渠道 媒介的两端,一端是网民,含意见领袖和普通网民,将除网民㊁媒体外的其他所有利益相关者置于沟通渠道另一端㊂再运用利益相关者分类方法对其所有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分析㊂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学者米切尔和伍德[20]提出的评分法对利益相关者的分类具有借鉴意义㊂笔者根据影响力㊁相关度㊁紧急性等三个指标进行排序,将一端所有利益相关方分为主要利益相关者比如涉事企业,次要利益相关者比如政府及相关部门,边缘利益相关者比如其他相关行业企业等(见图4)㊂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不能 等量齐观”,核心利益相关者对事件负有主要责任,其本身及对待危机事件的策略对网络舆情形成发展演化都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核心利益相关者在网络舆情疏解中的作用,同时发挥次要利益相关者的监督与辅助作用,调动潜在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㊂以长生疫苗事件网络舆情为例,主要利益关系者是长生公司;次要利益相关者分别为各级疾控部门㊁各级药品监管部门㊁各级政府等;边缘利益相关者包括卫健委等相关部门㊁协会㊁其他疫苗生产企业等㊂图4 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利益相关者沟通关系图说明:1.利益相关者具有复合性㊂2.利益相关者具有动态性,随着舆情动态发生变化㊂ 3.2 协同疏解体系建构3.2.1 协同疏解体系的概述 三鹿奶粉事件㊁鸿茅药酒跨省抓捕事件等网络舆情的爆发都与协同主体责任发挥不到位有关㊂因此,权力与责任匹配应作为协同疏解体系建构的第一原则㊂同时网络舆情始终处于动态演化中,各协同主体的责任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动态化是此体系建构的又一原则㊂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中,公共安全危机事件是网络舆情的导火索,因此导致事件发生的主体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该在网络舆情初期肩负其危机公关的重任,政府是次要主体,不应该为涉事主体的错误或犯罪承担全部责任,政府主要应该做好法律法规建设,加强监管;随着舆情的演化,边缘利益相关者往往也要肩负起恢复行业形象的责任㊂因此,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协同疏解体系是一个权责对等㊁优势互补㊁各方联动㊁动态发展的有机体㊂(如图5)图5 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协同疏解动态体系该有机体的良好运营应基于两个前提基础:一是政府由主导到参与的角色转变:与以往政府㊃311㊃ 第11期 李翠敏: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协同疏解研究主导的舆情应对模式不同,在协同疏解体系中,政府与其他协同主体一样,都是此体系的一环,根据权责匹配原则发挥自身的作用㊂二是关键变量的支撑:协同疏解这一有机体运的两个变量是信息协同和联动处理㊂信息协同:在网络舆情协同疏解中,信息是第一位的,因此信息协同是最重要㊁最关键的变量㊂在变幻莫测的舆情进程中,单一主体无法获取所需的各种有效信息资源,必须互通有无,实现信息的共享㊂联动处理:网络舆情中虚假信息㊁谣言漫天飞,各利益相关者应建立联动处理机制,多方公布真相,发出一致的声音,让谣言不攻自破㊂各利益相关者应利用各自渠道,发挥接近群众的优势,传播积极情绪㊁协同引导网络舆论走向理性化,疏导网民情绪㊂3.2.2 协同疏解体系的疏解之道 以往公共危机的处理,往往是 维稳第一”,即政府虽然有时反应迅速,但扑灭的往往是舆情之火,甚至是通过技术屏蔽㊁删帖等手段硬生生地将舆情压下去㊂所以看上去危机被消弭,实质上后续的危机只是未被引发而已㊂协调疏解体系不是通过各个利益相关者的结盟更进一步地 压制”危机,而是说,在这种协调疏解体系里,更加厘清楚一条疏解之道㊂这种疏解之道首先在于权责分明,即政府㊁涉事企业等明确自己的权力与责任所在㊂虽然在不少的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负有一定的监管或直接责任,但是更多的公共危机事件中,如厦门PX项目等,是企业造成的风险㊂换而言之,政府并不是社会风险的主要来源,那么此时政府应该及时放弃 护短”的思维,而是展开更加强烈的问责㊂对于涉事企业而言,也要了解政府的协同不是来灭火,促其成为风险的承担者和应对者㊂疏解之道的第二个原则就是要建立一种防止危机再发的联动体系㊂以往的危机处理基本上都是 头痛医头㊁脚痛医脚”,缺乏对于原因的系统性反思㊂而在联动体系之下,正好可以堵疏查漏,以一种系统性㊁联动性的思维处理危机㊂ 3.3 协同疏解策略的实施 基于上述体系框架内,结合长生疫苗事件网络舆情的特点,提出如下协同疏解策略:3.3.1 提升涉事主体的危机公关能力 长生公司接连爆发的疫苗造假事件是此次网络舆情的导火索㊂事件发生后,长生公司仅轻描淡写地发了两份声明,未采取任何有效措施去回应质疑㊁平息民愤㊂如果长生公司能够端正态度㊁实事求是公布相关情况,主动停产整顿,给出有说服性的挽救和补偿措施,即使暂时无法获得公众原谅,但至少还有挽救公司的可能㊂但它没有抓住最佳时机,目前公司高层已被刑拘,因为此原因退市应该是大概率事件,而且还给国产疫苗行业带来了形象危机㊂反观1982年美国强生公司出现的泰诺危机”[21]㊂事件发生后,强生公司随时向媒体报道事态进展情况,开诚布公,这种坦率和真诚赢得了媒体支持㊂本着维护公司形象和对顾客负责的态度,强生公司采用全国全部召回并销毁的策略,虽然随后检查仅发现75粒含有氢化物,并且全部在芝加哥地区,总计损失约1亿美元㊂但是这为泰诺的重新上市,恢复市场占有率奠定了基础㊂因此,提升涉事主体的危机公关能力至关重要㊂面对公共安全事件网络舆情,协同疏解体系中各协同主体应第一时间启动信息沟通机制及联动应对机制㊂通过涉事主体㊁政府及各部门等及时传播事件真相,借助网络舆情监测技术收集信息,了解公众所思所想,及时通过迎合㊁议题引导等策略满足公众愿望,从公众角度出发,做出有效挽救与补偿,最大程度争取公众谅解与信任,才能将真正达到舆情疏解的目的㊂3.3.2 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完善制度建设与监管机制 长生疫苗事件发生后,国家药监局积极介入调查,及时公布调查结果,虽监管有漏,但仍获肯定㊂各地疾控部门却未在第一时间自检自查,公布问题疫苗去向,而是推卸责任,给民众造成恐慌㊂这与国家主席习近平㊁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批示要求背道而驰㊂如‘鲁中晨报“7月19日报道称:淄博从未进过长生生物生产的疫苗㊂但很快就有家长将印有长生疫苗字样的接种记录发布在网上,7月22日,该报纸不得不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台上承认报道有误,并作出道歉㊂代表政府发言的地方媒体出现的这种报道错误,无疑会透支政府公信力㊂出现危机事件,政府大包大揽帮企业犯罪承担全部责任的做法固然不可取,但应该做好协同疏解工作,各相关单位及部门应主动接受质疑㊁自检自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管理制度,加强监管㊂同时发挥自身的调动及协调能力强的优势,完善各类公共平台的建设㊂以长生疫苗事件为例,政府应采用强制㊁劝服等各种手段,积极建设 疫苗监管与追溯公共管理动态数据库平台”㊂该数据库平台应该采用统一的编码标准和交换标准,强制所有疫苗生产企业㊁各级药品监管单位㊁疫苗经营企业㊁各级疾控中心㊁各接种单位及各级医院等就疫苗的生产㊁监测㊁流通㊁保存㊁接种㊁反馈等信息全部入库,从而达到可全程实时监控,社会和公众也可以真正参与监督㊂3.3.3 加强传媒的独立与自律 传媒在政府主导下的网络舆情应对中仅仅发挥喉舌的作用,导致传统媒体与民众的关系越来越远,助力网络媒体中谣言空间的扩展㊂作为沟通渠道的媒体在协同疏解体系中㊃411㊃ 情 报 杂 志 第37卷。
从公共领域视角看“长春长生疫苗事件”中的网络舆论
《科技传播》2019·6(下)109信息科技探索指导老师:梁玮,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作者简介:张雅迪,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本科在读。
从公共领域视角看“长春长生疫苗事件”中的网络舆论张雅迪,梁 玮摘 要 文章将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出发,以批判性的视角,结合2018年7月15日爆发的“长春长生疫苗事件”尝试讨论网络舆论对于公共领域的作用是去封建化的还是再封建化的。
关键词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舆论;疫苗事件;封建化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37-0109-021 理论基础1.1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公共领域是介于个人私域和国家公域之间的中间领域,它以自身的独立性,抗衡公共权力。
公共领域的主体无疑是公众。
公众的3个特征是:一致关注的利益、自愿、一定的规模。
公众领域的客体是公众舆论。
相应的,也有3个基本特点:具有公众精神、必须是批判的、遵守理性的尺度。
公众舆论的中介是公共媒介与公共场所。
国家与社会的界限共同区隔出公共领域,而公共领域本身又是不稳定性的。
因此存在3个领域的争夺与渗透,当然这种争夺主要存在于公共领域与国家公共权力之间。
1.2 网络舆论与公共领域哈氏的公共舆论理想是以批判为基准,总目标是实现现代性批判。
公共舆论理论备受争议的部分也就在于它的理想化。
但在哈氏看来,乌托邦的核心逻辑是批判。
批判存在于现实中的不公正、不合理。
批判的力量是给予我们希望:在承认现实充满缺陷的同时,我们相信它自身也有对抗这种缺陷的倾向。
这给了我们相信社会进步的积极信念。
卡尔霍恩批判哈氏漠视了19世纪黄色新闻时期充斥着性、犯罪与暴力的出版物,这也就导致了他对20世纪公共领域的衰退的夸大。
汉斯韦斯特拉滕的批判则更进一步,他认为公共领域从未真正出现过,充其量只有某种萌芽。
因此,对于过去健全的公共领域的怀念,是毫无意义的。
当下重要的是,使公共领域这个理想化的概念,在现实社会的情境中,发挥现实的意义。
新媒体背景下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探讨
新媒体背景下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探讨 引导语:新媒体是相对概念,最早在1967 年由美国⼈提出。
如今,新媒体泛指以电脑⼿机及⽹络为代表的新科技。
下⾯是yjbys⼩编为你带来的新媒体背景下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探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新媒体的这些特点,给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既带来了机遇⼜带来了挑战。
⼀⽅⾯,新媒体使信息传播的成本降低、速度加快,使受众的范围扩⼤,也使信息的传受双⽅互动交流成为现实,⽅便了政府与社会⼤众之间的沟通,是政府提⾼回应⼒的重要媒介,有助于提⾼服务⽔平,建设服务型政府。
另⼀⽅⾯,以电脑和⽹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存在⼀定的匿名性的特点,这使得信息传播者的⾃我意识降低、社会责任感减弱,根据社会⼼理学的研究,此时易出现去个体化现象,即信息传播者丧失了抵制从事与⾃⼰内在准则相⽭盾⾏为的⾃我认同,从⽽做出了⼀些平常⾃⼰不会做出的反社会⾏为①。
公众通过新媒体传播信息⽽不易受到现实法律和道德的追究。
另外,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导致了信息“把关⼈”的弱化,不利于对公共危机信息的产⽣和传播进⾏把关监督,从⽽信息极易失真,这可能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性增加,使得政府公共危机管理难度加⼤。
公共危机是⼀个事件突然发⽣并对公众正常的⽣活、⼯作以及⽣命财产构成威胁的状态[2]。
在这⾥讨论的是除了⾃然灾害之外的公共危机事件。
公共危机管理是指以政府为主导的危机管理主体,以公共危机为⽬标,通过预防、预警、预控来防⽌公共危机发⽣,或者通过危机控制、应急管理、危机评估、恢复补偿等措施,来减少危机损失,避免危机扩⼤和升级,使社会恢复正常秩序的⼀整套管理体系。
⾃2003 年“⾮典”以来,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在应急预案和应急体制机制等⽅⾯取得了很⼤发展。
截⾄ 2008 年,“⼀案三制”的建设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构建起⼀个基本的发展框架。
然⽽,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要求政府的危机管理能⼒不断提升。
政府必须要看到新媒体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并学会利⽤新媒体掌握积极的主流舆论导向。
长春长生假疫苗事件 品牌危机公关培训案例护理课件
品牌应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和媒体的调查 和报道,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资料,不隐
瞒、不推诿。
品牌应建立与媒体的良性互动,主动发 布正面信息,引导媒体客观报道,减少
危机对品牌形象的负面影响。
承担责任
品牌应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问题、补偿损失,争取利 益相关方的谅解和支持。
品牌应勇于承担责任,承认错误和过失,不推卸、不 逃避。
鼓励社会公众、媒体等对疫苗安全进 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反 映。
加强行业自律
疫苗行业协会应发挥自律作用,引导 企业遵守法律法规,树立行业良好形 象。
倡导理性对待疫苗
在面对疫苗安全事件时,公众应保持 理性客观的态度,不盲目恐慌或轻信 谣言。
THANKS
感谢观看
社会公众对疫苗安全问题产生 疑虑和担忧,对整个疫苗行业 产生了信任危机。
政府加强了对疫苗行业的监管 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更加严格 的法规和措施。
长春长生的品牌形象和市场份 额受到严重损害,公司面临巨 大的经济损失和法律责任。
02
品牌危机公关的重要性
品牌形象保护
在发生品牌危机时,及时、有效 的公关措施能够降低危机对品牌
长春长生假疫苗事件 品牌危 机公关培训案例护理课件
目 录
• 事件概述 • 品牌危机公关的重要性 • 危机公关策略 • 危机公关实践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建议
01
事件概述
事件背景
01
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是一家中国疫苗生产企业,因生 产问题疫苗而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
02
事件起因:2018年7月,国家药 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指出长 春长生生产的部分百白破疫苗效 价指标不符合标准规定。
失败案例
药品安全问题引发公共舆论事件的关注指标——以“长春长生”问题
2019.5News 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业界探讨媒介融合时代改变了传播环境的生态结构,自媒体的兴起极大地激发了公众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批判意识和责任意识,众多网民可以就某一个现象、某一个事件、某一个话语甚至某一个观点集中讨论,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
另一方面,公众在传播链条中就某一事件的争论会超越事件本身,媒体话语与被报道的事件构成了社会生活现场中的复合文本,在被称为具有流动的空间性和无时间的时间性的网络社会里,某事件被人们在网络上传播和评论之后,往往会出现该事件被放大的情形。
在媒体话语场域中,公共舆论事件的社会意见主要集中在,对所关注事件(一般都会对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或群体造成一定损失)责任主体的分析、官方信息发布的满意度、相关部门对事件的处理速度,以及处理结果的满意度等指标上。
当然,对于不同的公共舆论事件,社会意见对这些指标的关注程度是不一样的。
一、样本事件的选取本项研究选取的是长春长生问题疫苗事件。
该事件发生在2018年7月,属于食品药品安全类公共舆论事件,相关舆论在传播链条上持续了一个多月,一方面是由于事件本身的叙事链条较长,另一方面与接踵而至的旧疫苗问题报道形成关联,使得舆论声量再次被触发,两个事件在7月末的时候在舆论现场相互支撑、相互影响,导致连锁效应。
(一)对样本事件的介绍2018年7月15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违法违规生产冻干人用狂犬疫苗的通告》。
7月17日,“长春长生”发表声明并致歉。
7月19日,吉林食药监局针对此前的“百白破疫苗事件”罚没长春长生344.29万元。
7月21日,微信公众号“兽爷”发布文章《疫苗之王》,经过十几个小时传播后形成舆论效应。
7月22日,山东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陈辐宽要求,组织得力人员对问题疫苗进入山东进行调查。
7月22日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出要求严查的批示。
7月22日晚,国家药监局负责人通报:已责令企业停产,收回药品GMP 证书,召回尚未使用的狂犬病疫苗。
浅析网络时代的政府危机公关——以长春盗车弃婴案为例
2 0 8-
商品与质量
时政观察
浅析 网络时代 的政府危机公 关
以长春盗车弃婴 案为例
姜曼 曼 黄慧 敏
合肥 2 3 0 6 0 1 )
( 安徽 大学管理 学院行 政管理 ,安徽
【 摘
要】 随 着新兴媒体 的迅速崛起 ,舆论格局 发 生 了深刻 变化 。互联 网已成为 思想文化信 息的集散地 和社会舆论 的放 大器 ,我们要
充分认识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 的社会影响力。因此 , 探讨如何处理 网络 时代的危机公 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 关键 词 】网络 时代 ;新兴 媒体 ;各级 政 府 ;危 机公 关
文章编号 : l S S N 1 0 0 6 -6 5 6 X( 2 0 1 4 ) 0 2 - 0 2 0 8 - 0 2
展 地 毯式 排查 ,并 在 长春 周边 出城 口层层 设卡 堵截 。可以说 ,为 了一个 盗车案吉林 警方所 动用的 人力物力 可谓 是超越 以往 ,但是在 盗车案 发生 后 由于案情 为及 时透 明的 向社会 公布 ,“ 长春 盗 车弃婴 案 ,罪 魁 祸 首 是 交 通 台 ” 、“ 长 春 盗车 杀婴 案 ,上亿 元 监 控 系 统 被 指睁眼瞎 ”等流言发酵并开始 传播 : 短短数天 内, 各大知名 的相关论 坛 、贴吧 和 B B S 空间里, 这些流言受到格外 的关注, 而在微博等媒体 上, 这 一谣 言得到更广 泛 的传播 。甚至 后来一则 “ 传长春 婴儿遇 害案疑 犯 周喜 军是 为儿 子顶罪 ”的奇特 版本 在 网络上传 的沸 沸扬 扬 ,虽 然警方 官方微博作 出辟谣 ,但是又 因 “ 民警拒 绝家属要 见嫌疑 人 的 要 求 ”使其变得 扑朔迷离 ,与此 同时广大网友可是不满 出动 8 0 0 0 名 人 员仍 旧耗时如此 之长最后 结果如 此之差 大大不满 ,虽然有 些网友 题 ,以及在 网络环境下政府应对公关危机事件 的策略 , 是具有积极意 的情绪有些 过激 ,而且众多 流言最终被相 关部 门证伪 , 但新 的流言仍 义 的。 层 出不穷 。在新媒体 时代, 流言一旦 散布开来, 尤其是在互联 网上, 就很 难 根除。新媒体的变革, 使得 谣言传播的方式 出现 了变化, 考验政府 危 网络环境 下政府 公关危机 的相关概 念 (一 ) 网 络 环 境 机 公 关 的 能力 。因此 ,我试 图 以 “ 长春 盗 车 弃婴 案 事 件 ”为 例 , 网 络环 境是 一 个很 宽 泛 的概念 :主要 指 随着 互联 网 ,电子公 探 讨在 网络环境 下政府应 对公关 危机事 件的公关 策略 。 ( 二 )导 致 “ 长 春 盗 车 弃 婴 案 ” 发 生 的 必 然 性 因 素 告 ,手机网络等新媒介的迅速发展而形成 的由新媒体所主宰 的生态环 “ 长春 盗车弃 婴案 ”属 于政府 的公关 危机 。而公 关危 机 的出现 境 。当今社会是一个媒体高速变革 的社会 、网络 、手机 、博客等新 的 媒体形态不断涌现 。随着网络影响范围的 日 益扩大 ,以网络为基础的 有 其不可避 免必然性 。危机 的必然性 是指危 机是不 可避免 的 ,只要 长 春 盗 车弃 婴 案 ” ,分 媒体传播形式在引导社会舆论方面作用 E l 渐彰显 。网络时代舆论传播 有 公 共关 系就 会 有公 共 关 系危 机 。结合 “ 析导致 政府公 关危机 必然 发生 的因素有 : 具有 的 以下 特 点 ,应 当 引起 各级 政府 的 高度 重视 。 (1)观 念 转 变 问 题 。 (二 ) 受 众 广 公共行 政理念是整个公共 行政系统的灵魂 , 从某种 意义上来说 , 截至 2 0 1 1 年1 2 月底 ,我国网 民规模达到 4 . 5 7 亿 ,较 2 0 1 0 年底 决定了行政功能及其 内在构造。也 增加 7 3 3 0 万人 ; 我国手机网 民规模达 3 . 0 3 亿 ,国内网站数 1 9 1 万个 , 域 行政理念体现了对行政行为 的认同 , 名数 8 6 6 万 。我国网 民的显著特点是年轻化 、知识化 ,他们关 注社会 就是 说 ,公共行政理念会直接影 响网络政府公关 的质量 。 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 是我党 的宗 旨 ,执政 为 民也 是我党 的一贯 实 践并 发 表评 论 ,形 成 了网 络舆 论 的主体 。 (三 ) 传 播 快 追求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由于受传统的官僚主义思想的影响 ,某些 个 网民发表 自己的 意见和观点 ,只需 要点 一下 鼠标 ;一个 网 地方政府忽 略人 民的想法 ,疏远 了与人 民的关系 ,缺乏服务的行政理 上稿件被另一家网站选用只需点三下鼠标 。国内外 门户网站都有 2 4 小 念 ,不注重发展好与人 民之间 的关系 ,致使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 中的 时即时扫面搜索的软件 ,一有吸引眼球的新闻便立即转载进其新 闻页 信任度下 降。作为与人 民群众直接接触 的地方政府 ,长春市政府在发 面 。所以 ,一则信息刊出一分钟就可被转载 ,再过一分钟 就可能在社 生公关危机 时,并没有与公众及时的沟通 ,也没有向群众公开儿童被 区引发讨论 ,再过几 分钟 就有可能在 网上被 传得铺天盖地 。 拐案 的情况 , 从而使公众 的知情权 ,监督权难以实现 ,侵害公 民的合 与报纸 等传统平 面媒体 不 同,网络媒体 是立体媒体 ,它能 够将 法权益 。长春市政府在这件事情上 由于处理不 当,而产生 了这次 “ 长 活生生的画面展现在 网民眼前 , 使人有身临其境 的 “ 真实感 ” ,它将传 春 盗车弃婴 案”的公关危机 ,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形象。因此 , 转变政 统媒体与受众 的传播关系转变为双 向或 多向互动 的传播关 系 ,网民可 府 的行 政观念 成为 了政府 网络公关 发展 的瓶颈 。 以在线多方交流信息 。另一方面 ,网络新闻在表现形式上实现了多媒 ( 2) 政 务 及 信 息公 开 化 机 制 不健 全 ,透 明 度 不高 。 体整合运作 ,表现力与感染力更为 突出 ,网络媒体 已经进入主流媒体 要让公众正 确地 了解 政府 ,减 少隔阂 与猜 忌 ,就必 须做 到政务 的行列 。一旦有重大 事件发生 ,网络就 以各种方式上 表现出来 。 公 开和信息 公开 ,提高行政管理 的透 明度 。但是 , 在 “ 长春盗 车弃 婴 (四 )政 府 危 机 公 关 案 ”中,政府有关机构既没有及时 向社会公布案情 ,对于有关此 案的 政府危 机公关 是一种特 殊类型 的公共关 系 ,它是 指政府 在危机 留言也一直保持沉默 。 从而致使不实的谣言泛滥 , 影响社会的稳定。政 背景 下开展 的公共关 系活 动 ,是政府 面对危 机事件 时为 了维 护公众 务及信息公 开机制不健全 , 透 明度不高 , 这也是全国范围 内存在的普 利益 ,减少危 机影 响而进行 的传播 沟通 、协 调关 系和树 立形象 的活 遍 问题 。 动 。党 的 “ 十七 大 ”报 告 中指 出 ,“ 社 会稳 定 是 人 民群 众 的共 同 另外 ,尽 管某 些 政府 开通 了政府 网站 等政 务 、信 息公 开 的渠 心愿 ,是改 革发 展 的重 要前 提 。最大 限 度增 加 和谐 因素 ,最 大限 道 ,计算机 的硬件档 次颇 高 ,但是大部分 使用人 员仅用 它处理简 单 度减 少不 和谐 因素 。完 善突发 事件 应急 管理机 制 。 ”危机 公关 是政 的文档或 者用来装 点 门面。政府 网站虽然设置 了各种 服务栏 目,但 府 处理 危机 事件 的重要 组成 部分 ,政府成 功地 开展 危机公 关 活动 , 是存 在私 网络 内容更 新缓 慢 、动态 信 息少 、服 务不 到位 、信息 难 能 够顺 利 解决 危 机事 件 ,维 护社 会 稳定 ,促进 社会 和 谐发 展 。 实 现共 享等 问题 。这些 问题 都严 重阻 碍政府 网络公关 的发 展 。
新媒体时代下的公共危机管理
新媒体时代下的公共危机管理一、公共危机管理的含义与重要性公共危机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指在面临公共危机时,通过预防、应对和处置三个方面的工作,控制和减少危机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层面的影响和损失。
在新媒体时代下,公共危机的范围和影响力急剧扩大,管理难度和风险也不断增加,因此,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二、新媒体对公共危机管理的影响新媒体发展迅速,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行为、信息获取方式等方面,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公共危机形态和影响方式:1.信息传播速度与影响范围巨大:借助于微信、微博、直播等新媒体平台,公共危机的信息可传播速度加快,影响范围扩大,对组织和社会的影响也会随之加大;2.塑造舆论强度增强:通过新媒体,公众对各种信息的感知与反应速度迅速提高,舆论呼声也会不断扩大与变化,对组织和政府的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3.组织形象与信誉受损加剧:公共危机事件多会对组织与企业的形象与信誉造成不良影响,而对于新媒体时代而言,由于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影响范围加大,组织形象与信誉受损的现象也将更加严重。
三、新媒体时代下公共危机管理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在新媒体时代下,如何应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挑战,成为一个复杂而亟需解决的问题。
1.前期预防管理:政府与组织要重视公共危机的预防工作,加强预警机制的建设,引入信息技术手段,及时获取危机信息,通过信息技术建设场景模拟实验以及制定应急工作预案等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2.危机应对过程管理:公共危机发生后,政府和组织需要做好应对工作。
此时,管理者不仅需要重视形象塑造,还需要通过挖掘事实、防止谣言、建立电子信息反馈机制等多种方式,有效控制危机对组织与政府的不良影响;3.危机事后整体总结:在公共危机的处理过程中,组织和政府还需要思考将整个危机处理过程进行总结,基于总结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危机应对策略和管理方案,保证对未来危机的更好预防和应对工作。
四、结语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下的公共危机管理是一个重大且紧迫的管理问题,不可忽视。
基于间断-均衡理论的中国疫苗监管政策变革研究——以长春长生疫苗案为例
DOI :10.19299/ki.42-1837/C.2021.02.0092021年第2期总第184期·社会治理方略·THE FORUM OF LEADERSHIP SCIENCE一、问题的提出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
疫苗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关系公共卫生安全和国家安全。
但近年来,疫苗安全事件频频挑战公众底线,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之一。
国务院于2005年颁布《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推行扩大免疫规划。
至2006年1月1日,我国对全部上市疫苗实施批签发,即每批疫苗制品出厂上市或者进口时,都需进行强制性检验、审核。
2014年7月,我国疫苗国家监管体系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再评估。
2018年7月,长春长生疫苗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同时也暴露出我国疫苗监管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缺失。
2019年6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以下简称《疫苗管理法》),对疫苗的研制、生产、流通、预防接种全过程进行监管。
该法自2019年12月1日起实施。
《疫苗管理法》在政策效力、具体内容方面都不同于以往。
作为我国首部疫苗管理领域的专门立法,它坚持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四个最严”为立法宗基于间断-均衡理论的中国疫苗监管政策变革研究——以长春长生疫苗案为例宋尚飞摘要:近年来,疫苗安全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同时也暴露出我国疫苗监管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的缺失。
2019年6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
此时,距2018年吉林长春长生公司问题疫苗案件的发生还不到一年。
在厘清该案件的发展始终、危机引发的公众舆论情况以及政府回应情况的基础上,运用公共政策的间断-均衡理论,探索其中所体现的政策制定逻辑,可以得出推动政策变革的四个关键性因素,即焦点爆发与焦点融合、政策图景的负面化、政策场域的开放、党和政府的关注。
网络与新媒体对公共危机传播与应对的影响
网络与新媒体对公共危机传播与应对的影响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公共危机的传播与应对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网络和新媒体的出现为公共危机的传播提供了更广泛的渠道,并对应对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网络与新媒体对公共危机传播与应对的影响,并分析其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一、网络与新媒体的崛起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信息传播的方式和渠道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兴起为公共危机的传播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通过社交媒体、即时通讯工具和在线论坛等平台,公众可以迅速获取并分享危机事件的信息,从而将危机的影响快速传播给更广泛的受众。
二、网络与新媒体对公共危机传播的影响1. 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相比传统媒体,网络和新媒体的传播速度更快。
一旦出现危机事件,公众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实时获取信息,并迅速传播给他人。
这使得公众对危机事件的感知和传播能力大大增强,危机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传遍全球。
2. 多样化的信息形式:网络和新媒体不仅提供文字信息,还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方式传播危机事件。
多样化的信息形式使公众更容易理解和共鸣,同时也增强了危机事件的真实感和直观性。
3. 民众参与度的增加:网络和新媒体为公众参与公共事务提供了方便渠道。
在危机事件中,公众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情感,参与讨论并表达对危机应对措施的反馈。
公众的参与度增加了应对危机的合理性和民主性。
三、网络与新媒体对公共危机应对的影响1. 实时监测和信息收集:通过网络和新媒体,公共管理部门可以实时监测和收集危机事件相关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决策者快速了解危机事件的进展和影响,从而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
2. 公众意见的引导和管理:网络和新媒体给公共管理部门提供了引导和管理公众意见的平台。
通过与公众进行在线互动和沟通,政府可以更好地了解公众的需求和诉求,并及时回应和解决问题,增强公众对危机应对的信任和满意度。
3. 危机信息的传播和解释:网络和新媒体为政府和公共管理部门提供了更为广泛的传播渠道。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在现代社会中,政府在面临各种公共危机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公共危机无处不在,可能涉及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疫情爆发等各种事件,这些事件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政府作为公共管理者和危机处理者,承担着管理和协调各种资源,保护公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责任。
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政府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信息不对称、决策不透明、资源不足等,这些问题影响着政府对危机的及时、有效应对。
本文将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浅析。
一、问题分析1. 信息不对称在危机发生时,政府和公众、媒体之间的信息通常存在着不对称。
政府拥有更多的信息资源和权威性,但往往在处理信息时存在着保密、控制信息的倾向。
这使得公众无法了解真实的危机情况,导致公众的恐慌和不信任。
政府和媒体之间也存在着信息传递不畅的问题,导致危机信息传播受阻。
2. 决策不透明在危机管理过程中,政府的决策往往缺乏透明度和公开性,缺乏对公众的沟通和解释。
政府决策的透明度不足,容易引发公众的不满和质疑,影响政府在危机中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3. 资源不足面对突发的重大公共危机,政府可能面临着资源不足的问题。
资金、人力、物资等资源不足会影响政府对危机的及时、有效应对,使得危机得不到有效控制,增加了危机的风险和影响范围。
4. 应急能力不足危机管理需要政府有一定的应急能力和机制,但在现实中,政府的应急管理系统可能存在着不足和薄弱。
缺乏完善的预案、不足的人员培训和演练,使得政府在面对危机时显得不够强大和有力。
二、对策提出1. 加强信息透明度政府在危机管理中应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及时向公众和媒体发布危机信息,确保公众了解情况,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传言。
政府可建立信息发布平台和渠道,与公众、媒体建立更紧密的沟通联系,让信息传播更加顺畅和透明。
2. 建立危机管理机制政府需要建立健全的危机管理机制和应急预案,提高危机应对的能力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和数字电视的快速发展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传播方式多样、快捷、新颖,将对政府的公共管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的迅发展,另一方面,使政府工作更加透明,更有利于形成阳光政府,政府的执政行为暴露于新媒体监督之下、人民的目光之中。这对政府更公平、更有效地开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只有政府的公关活动顺应时代发展,与新媒体进行积极互动与合作,才能更好地发展和促进政府有效应对公共危机。
2. 新媒体环境的定义
新媒体环境就是指相对于传统的媒体(例如:广播、字报、海报、黑板报等形式)所形成的新的大众传播的环境。
3.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定义
公共危机管理是指政府和其他社会公共组织等危机管理主体,以公共危机为目标,通过监测、预警、预控来防止公共危机发生,或者通过控制、应急处置、评估、恢复补偿等措施减少危机损失,避免危机的扩大和升级,使社会恢复正常秩序的一整套管理体系与运作过程 。
第一章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1. 选题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飞速进步,人们的生活也随之进入网络时代,错综的复杂是事物关系都用大数据与之相连,政府工作也逐步在像网络化迈步,从电子政府的形成,智慧城市的形成即可以看出新媒体时代已经形成,人们的生活,政府工作的开展,都将变得更加方方便。
新媒体环境是个新的环境,那么必将是有利有弊,它是一个更有利于政府工作开展的有利环境,正因它的便捷,从某种层面上来说也很容易滋生一些负面影响。
在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公共危机是如何处理的,我将从2018年7月15日所爆发的长春长生疫苗事件中来分析在新媒体时代下政府是如何应对公共危机的。
在2018年7月15日,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查获一批生产记录的狂犬病疫苗, 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撤销长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疫苗生产GMP证书 ,并且命令他们停止狂犬病疫苗的生产和相关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
引 言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和数字电视的快速发展已经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快捷性和新颖性将对政府的公共管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的迅速崛起,一方面为政府管理的顺利发展提供了便利的平台,另一方面也使政府的执政行为暴露在新媒体的监督之下。这对政府更公平、更有效地开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政府的公关活动顺应时代潮流,与新媒体进行积极互动,才能更好地发展,促进政府有效应对公共危机。
(二) 相关概念综述
1. 新媒体的定义与特征
新媒体的概念是由1967年由戈尔德马克(P.Goldmark),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提出。关于新媒体的定义,有许多学者提出不同的意见,但至今尚无准确的法律定义。一些传播类期刊虽然设有“新媒体”栏目,但所发表的文章研究对象也有所不同,其中包括网络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移动媒体、IPTV等,还有一些期刊上的博客和播客。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 。也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也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 。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 因此,新媒体概括来说就是一种可以以多种形式面向多种平台多种对象传达个性化信息的一种媒介。它是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一种对接的媒介,无数传播者可以同步进行个性化的交流的。新媒体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的层面,是指传统媒体利用网络等新技术手段传播内容,如书本、报纸等纸质媒体、收音机广播电视等机构。广义上来说,新媒体一般是指利用新技术手段传播信息的所有个人,不仅包括“媒体”行业,如微信、QQ、微博等。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综述
西方国家在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已经有较长的时间,西方研究者的态度已经从被动的接受转变成了一种主动的探索。随着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以及各种移动通信比如手机信息、移动电话,网络为代表的“第五媒体”便很快的运用到生活中来,成为了一种非常实用的公关工具,促进各方面的沟通,同时对拓展政府公关的空间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1. 美国
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而国家的自治性较高,作为公共危机管理的的强势领导者,通过对多媒体信息平台的研究和不断创新,有力地推动了政府危机公共关系的发展。美国政府早在《信息自由法》中就有规定在美国联邦政府的管辖范围内的每一个机构都是有信息公开义务的,那么与此相对应的是每一位美国公民都是具有获取美国政府信息的权利的。美国学者李普曼在他的著作《公众舆论》表示,在这个发展飞速的时代下,经济发展需求的强制推动下,人们在现实的生活中,总会将他们的大部分 精力放在工作中,相比之下对生活的注意力就会有很明显的下降,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面对这个日益变化的外部环境和纷杂的事物,只有下班后通过新媒中的某种方式来了解周边的事物,比如网络电视,手机快报等等。
距离7月15日事件首次曝光,到今天已经过去将近1个月的时间。在三周多的时间里,随着各种消息铺天盖地涌入舆论场,公众情绪也经历了震惊、焦虑、担忧、愤怒、平静、观察等几个阶段。毋庸置疑的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近800万的信息量,使长生生物疫苗事件注定成为2018年一起影响最大的舆情事件,同时,其应该也是截止目前问题疫苗事件中引发舆论争议最大,席卷舆论场最快的,以及国家领导人批示级别最高的一起舆情事件。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组数据,截止2018年8月8日,根据网智天元战鹰大数据平台监测数据显示,长生生物疫苗事件共引发相关舆情信息793万余篇/条。
此外,微信公众平台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第三方数据显示,7月15日至8月8日,与“疫苗”相关的微信文章达到66546篇,总阅读量超过2.5亿;阅读量在10万以上的就有548篇;原创文章高达4055篇,阅读量在10万以上的原创文章达到19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