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碱类药物的平喘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进展74页
茶碱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
![茶碱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7526fd6c1c708a1284a4430.png)
率的药物有:苯巴比妥、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利
福平、异烟肼以及七烯类抗真菌药物等酶诱导药 物;降低清除率的药物有:大环内酯类药物、喹诺 酮类药物、西米替丁、口服避孕药、别嘌呤醇等。 在临床应用中应充分考虑药物的相互作用及个体差
异,必要时调整剂量,使茶碱的使用既有效又安全。
2.4.3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茶碱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多,常见的有胃肠道 症状(恶心、呕吐、胃部不适等)、心血管系统症 状(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兴奋、谵妄、精神失常、惊厥等),发生率与其血 药浓度密切相关。当血药浓度超过16 mg/L时,可 出现轻度的不良反应,以胃肠道症状为主,有胃肠 道不适、恶心和呕吐等;当血药浓度超20 mg/L时, 部分患者可出现中毒症状,表现为严重的中枢神经 系统症状;当血药浓度超过40 mg/L时,所有患者 均出现中毒症状,可危及生命。在快速静脉推注氨
万方数据
24
与ICS联用于哮喘的控制治疗,但不主张单用。虽 然茶碱类药物扩张支气管的作用较长效p:受体激 动剂(LABA)弱,但由于其价格低廉,使用方便, 仍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临床研究【8J表明,与加倍剂 量ICS相比,轻、中度哮喘患者使用ICS+口服茶 碱可取得相同甚至更好的疗效。对于单用ICS不能 控制的慢性哮喘,可联用ICS和缓释茶碱(第3级); 对于用ICS+LABA仍不能控制的慢性严重哮喘患 者,可以在ICS+LABA的基础上再加缓释茶碱(第 4级),以发挥其协同的抗炎和解痉作用。但茶碱和 p:受体激动剂联用,其心血管的不良反应也增加, 要注意预防。对于我国贫困地区或经济条件有困难 的患者,可以把联用ICS和缓释茶碱作为单用ICS 不能控制的慢性哮喘患者的一线控制治疗方案,有 较好的效价比,并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中国人常 规剂量为一日6~10 mg/kg,~般用茶碱缓释片, 成人一日2次,每次0.1~0.2 g,吞服;不主张用 短效茶碱作为控制药物。 2.3激素依赖和激素抵抗型哮喘的治疗 激素依赖和激素抵抗型哮喘由于对激素治疗不 敏感,用大剂量GCS治疗哮喘症状仍不能很好控制。 茶碱类药物可增强GCS的抗炎作用【9】。2008年美 国胸科学会(ATS)年会有专题报道【l o】指出,哮喘 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激素抵抗与 氧化应激导致HDAC活性降低有关,而茶碱可恢复 HDAC的活性,从而能恢复患者对激素的敏感性。 因此,对于这些患者应尽早联用茶碱类药物,以发 挥其抗炎和扩张支气管的作用。一般用茶碱缓释片, 成人一日2次,每次0.1~O.2 g,长期使用,与吸 入或口服GCS联用,可减少GCS的用量,改善哮 喘症状。哮喘急性发作时,在密切监测茶碱血药浓 度下,亦可静脉应用,但应根据血药浓度随时调整 剂量,保证用药安全。 2.4临床应用的注意点 2.4.1监测血药浓度 茶碱的支气管扩张作用与血清浓度(5~20 mg/L) 呈对数相关,最佳反应浓度为>10 mg/L,但>20
茶碱类药物在治疗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
![茶碱类药物在治疗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a70ff219b89680202d825aa.png)
茶碱类药物在治疗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摘要】目的:在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茶碱类药物进行治疗,探究分析治疗效果。
方法:在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从我院选取50例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在对照组中应用氨茶碱进行治疗,在观察组中应用多索茶碱进行治疗,比较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明显较高(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
结论:在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多索茶碱,不仅治疗效果较好,而且安全性较高,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多索茶碱;氨茶碱;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5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3-0085-01近几年来,在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茶碱类药物的情况越来越广泛,茶碱的种类也越来越多。
通过研究发现,氨茶碱可有效治疗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但是却存在心悸、恶心呕吐以及兴奋失眠等不良反应[1]。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深入,人们发现多索茶碱可对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而在本文中,就从我院选取50例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探究分析了多索茶碱和氨茶碱所发挥的作用,现报告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从我院选取50例哮喘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
对照组内有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最小年龄为26岁,最大年龄为75岁,平均年龄为(52.2±6.3)岁,病程介于12年到2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7.6±2.3)年;观察组有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患者最小年龄为27岁,最大年龄为72岁,平均年龄为(54.3±8.9)岁,病程介于12年到29年之间,平均病程为(21.3±2.3)年;两组基本情况(年龄、性别、病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故组间可实施统计学对比。
茶碱类药物的平喘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进展 PPT课件
![茶碱类药物的平喘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进展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6fd8033169a4517723a35c.png)
r = 0.77 p = 0.03
0
12
16
20
24
STC mcg/ml
BAL - LTB4 vs Granulocytes
50 25 0 -25 -50 -100 -75
% change granulocytes
r = 0.76 p = 0.04
% change LTB4
-50 -25 0 25
10
p < 0.05
10
ns
Sullivan, Lancet Week 0 343: 1994
0
Week 6
0
Week 0
Week 6
哮喘病人口服缓释型茶碱 6周(平均血
浆浓度6.6mg/L),支气管粘膜活检激活的
嗜酸性粒细胞(EG2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 治疗前,嗜酸性粒细胞总数降低,与LAR 的抑制一致。
4
茶碱类药物的发展历史
80 - 90年代
PDE 学说的修饰和发展 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5
茶碱的化学结构 O R
C
CH3 N C N
N
CH
N-7为其功能基团
O C
C
N
CH3
6
茶碱类药物的种类
• 形成复盐 -氨茶碱(Aminophylline) 茶碱与乙二胺的复盐,含茶碱77%-83% • 恩丙茶碱(Enprofylline) 茶碱3-甲基换成3-丙基 较强的抗炎作用 无拮抗腺苷作用 支气管舒张作用较茶碱强5倍,有效茶碱浓度为3mg/L 对中枢及心血管影响小 长效 较茶碱安全
抑制多种炎症细胞的激活和介质及细 胞因子的释放
16
1、肥大细胞 抑制组胺、白三烯的释放
17
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不同茶碱类药物治疗效果分析
![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不同茶碱类药物治疗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b82e4820029bd64783e2c75.png)
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不同茶碱类药物治疗效果分析作者:蔡娜盖龙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7年第17期【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茶碱类药物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10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2例。
对照组患者实施氨茶碱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多索茶碱治疗。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以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实验组 FEV1、FEV1/FVC、FEV1%预计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7.739、21.030、8.665, P【关键词】多索茶碱;氨茶碱;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不良反应DOI:10.14163/ki.11-5547/r.2017.17.073茶碱类药物属于较为常见平喘类药物,其应用方便、价格较低,但临床应用安全性不高[1, 2]。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茶碱类药物的作用机理也得到了深入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免疫与抗炎调节作用,扩张支气管功效和增强隔肌收缩力[3]。
所以,从理论上说茶碱类药物能够有效的治疗支气管哮喘,但关于其临床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本文对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其归纳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10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2例。
对照组中,男24例,女28例,患者年龄15~62岁,平均年龄(44.6±5.9)岁, 30例患者为慢性哮喘, 12例患者为哮喘急性发作, 10例患者为激素抵抗型哮喘。
实验组中,男23例,女29例,患者年龄14~63岁,平均年龄(44.8±6.3)岁, 29例患者为慢性哮喘, 11例患者为哮喘急性发作, 12例患者为激素抵抗型哮喘。
2024年尘肺病治疗专家共识课件PPT【27页】
![2024年尘肺病治疗专家共识课件PPT【27页】](https://img.taocdn.com/s3/m/f7e6076c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2a.png)
06
尘肺病的治疗Biblioteka 施(一)健康管理(1)职业病登记报告: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将确诊尘肺病的 患者登记在册并向卫生行 政部门和有关部门进行职 业病报告,以便纳入尘肺病健康管理体系,掌握患者 的相关信息,随时 了解病情,安排职业健康监护和必要的追踪。 (2)脱离粉尘作业:尘肺病一经诊断,患者即应脱离原粉尘作业岗 位,并不得再重新从事其他接 触粉尘的作业。 (3)参加健康监护:尘肺病是慢性进展性疾病,根据国家《职业健康 监护技术规范》的规定,用 人单位应当安排尘肺病患者参加定期健康检查。 (4)自我管理:尘肺患者应加强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主要是戒烟,避免生活性粉尘接触,加强营 养和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
05
尘肺病的治疗目标和原则
转诊建议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一些基本的临床干预 措施,如预防呼吸道感染并积极治疗,改变不良 的生活习惯等均能明确地延缓肺纤维化的快速发展;尘肺 并发症/合并症是尘肺病情恶化和死亡 的主要原因,及时诊断和治疗各种尘肺并发症/合并痖,能M著地 改变病程的转归和预后。故对 尘肺病的治疗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即通过全面的健康管理,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 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合并症,积极进行康复治疗和训练,尘肺患者基本可以保持正常的生活 质童和相对健全的杜会活动能力。
(四)合理氧疗
氧疗是通过增加吸入氧浓度(FiO2),提高肺泡氧分压(PAO2),加大肺泡膜两侧氧分压差,促 进氧气(O2)弥散,从而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血氧饱和度(SaO2),改善全身器官的氧气 供给。研究表明,长期氧疗(每天吸氧超过15h)可提高静息状态下严重低氧血症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 的生存率,而对轻到中度低氧血症或只在夜间氧饱和度降低的患者没有提高生存率的作用。因此,在临 床实践中需要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个体化治疗策略。
氨茶碱片的作用及功效-氨茶碱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氨茶碱片的作用及功效-氨茶碱临床应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0096f5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88.png)
氨茶碱片的作用及功效_氨茶碱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氨茶碱片的作用及功效_氨茶碱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其解除支气管痉挛的作用已为临床公认,对其作用机制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
近年来发现氨茶碱除了具有支气管舒张作用外,还能抗炎、免疫调节、拮抗腺苷受体、增强呼吸等,因而氨茶碱还有治疗早产儿窒息、急性肺损伤、病窦综合征等新用途。
由于氨茶碱的有效血浓度和中毒血浓度较接近,用药过量很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如何规范合理用药,提高其安全系数是临床普遍关注的问题。
因此,重新认识氨茶碱的药理作用和正确安全使用很有必要。
氨茶碱的药理作用舒张气道平滑肌①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PDE),减少环磷腺苷(cAMP)的水解,使细胞内cAMP的含量升高,气道平滑肌舒张。
②增加内源性儿茶酚胺的释放,使气管平滑肌β受体兴奋,间接舒张气管。
③拮抗腺苷受体,预防腺苷所引起的气道收缩。
④影响钙离子转运。
抑制平滑肌内质网释放钙离子,降低胞内钙离子浓度而舒张气道。
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稳定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细胞膜。
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炎性介质,减轻气道平滑肌收缩,可使外周血T淋巴细胞升高,抑制IgE的释放。
增加呼吸肌的收缩力氨茶碱能刺激肾上腺髓质和肾上腺以外的嗜铬细胞释放儿茶酚胺,增强健康或疲劳的膈肌对低频刺激的收缩力,尤其在膈肌收缩无力时作用更为显著。
因此,有助于改善呼吸功能,防治膈肌疲劳和呼吸衰竭。
兴奋呼吸中枢氨茶碱具有兴奋呼吸作用,可增强呼吸深度,但不增加呼吸频率,可使潮式呼吸转为正常。
利尿作用氨茶碱能增加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抑制肾小管对钠离子、氯离子的重吸收。
强心作用氨茶碱可直接作用于心脏,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增加心输出量。
可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缓解心绞痛。
氨茶碱的临床应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COPD是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阻塞不完全可逆的疾病,与支气管哮喘不同,糖皮质激素对COPD气道炎症作用不肯定。
随着对COPD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及氨茶碱药理作用的探讨,目前COPD全球防治指南提议推荐将氨茶碱作为中-重度COPD防治的一种支气管扩张剂。
住院医师考试2012广东内科复习试题-3
![住院医师考试2012广东内科复习试题-3](https://img.taocdn.com/s3/m/e88f682b2af90242a895e58d.png)
测试结果试卷查看--内科学在2012-5-20 9:45:54的测验返回主页剩余时间:1:29:91. 单项选择题1. 肝性脑病病人,其最早出现的表现为:2.男性,70岁,既往体健,10天前曾应用庆大霉素抗感染治疗,尿量800ml./d,尿常规示蛋白+,可见颗粒管型,BUN 18.8mmo/L,Scr373umo/L,HGB 12.1g/L。
导致急性肾衰竭的原因是:3. 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4.患者,女性,35岁,反复口腔溃疡2年,近1年来受日光照射后出现面部红斑,怀疑是SLE。
从实验室角度看,以下哪项对其诊断有确诊价值?5.肺炎球菌肺炎抗生素治疗停药的指标是:6. 女性,21岁,6个月来低热,2周前血尿,尿沉渣红细胞满视野,80%为变形红细胞,尿蛋白,面部及四肢有皮疹,血压150/90mmHg,白细胞3.0X109/L,血浆白蛋白 3.6g/L, 血肌酐80umol/L,C3 0.58g/L, ANA1:640,患者临床首先考虑的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对狼疮性肾炎的诊断,最有帮助的检查是:7.老年慢支、肺气肿、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的患者,出现皮肤瘀斑、尿少、血小板进行性下降,考虑DIC早期,如使用肝素治疗,以下最常用的监护指标为:8.类风湿关节炎最常累及关节部位:9. 有助于诊断肢端肥大症的实验室检测指标:10. 结肠癌普查筛选或早期诊断线素最有价值的检查是:11.急性肾衰竭患者蛋白质的摄人量应限制为:12.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以下哪种实验异常:13. 凝血活酶的组成因子有:14.原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症发病始动因素是:15. 急性肾炎的主要治疗措施是:16.女性,28岁,已婚未育,患风湿性心脏病10余年,近2年来活动时心慌气短,少量咯血,心脏B超示二尖瓣口面积1.2cm2,HR86bpm,心尖部可闻开瓣音,无活动风湿的临床及化验指征,该患者最佳的治疗方案是:17.男性,30岁,诊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入院。
多索茶碱药物ppt课件
![多索茶碱药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e3237c8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4e.png)
多索茶碱与某些药物存在配伍禁忌, 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氟喹诺酮类抗 菌药等,不宜同时使用。
不良反应与处理措施
不良反应
多索茶碱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头痛、失眠、心悸等,一般较轻微, 可自行缓解。
处理措施
对于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心律失常、癫痫发作等,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的治疗 措施。同时,对于过敏体质的患者,应慎用多索茶碱。
儿童用药指导
对于儿童患者,应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多索茶碱的剂量,并 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老年人用药指导
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可能较弱,应谨慎使用多索茶碱,并定期 监测血药浓度和肝肾功能。
06
多索茶碱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研究进展
药理作用机制研究
多索茶碱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增加细胞内 cAMP浓度,松弛平滑肌,发挥平喘作用。
药动学研究
深入了解多索茶碱在体内的药动学特性,为临床用药提供更为科学 的依据。
临床试验与科研成果
国内外的多索茶碱临床试验
介绍了多项关于多索茶碱的临床试验,包括试验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等。
科研成果展示
列举了近年来关于多索茶碱的科研成果,包括基础研究、药理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的进展。
THANKS
感谢观看
与其他支气管扩张剂的比较
1 2 3
作用机制比较
多索茶碱通过抑制平滑肌细胞内的磷酸二酯酶来 松弛平滑肌,与其他支气管扩张剂的作用机制有 所不同。
适用症状比较
多索茶碱主要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和支气管哮喘,而其他支气管扩张剂可能更适 用于治疗急性支气管痉挛。
药物相互作用比较
多索茶碱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较少,特别是与 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β受体激动剂合用时 ,具有协同作用。
茶碱类哮喘药系列产品市场分析
![茶碱类哮喘药系列产品市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df69a04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2d.png)
茶碱类哮喘药系列产品市场分析前几年, 突然去世的香港著名歌星邓丽君以及前段时间猝死的台湾影星柯受良, 据说都是死于哮喘, 这些公众人物的逝世, 引起了人们对哮喘病极大危害性的重视。
哮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 也是中西医临床治疗的难点, 在生态环境和遗传基因的影响下多有发生, 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现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全球四大顽症之一。
据文献报道:按发病原因, 哮喘分为感染性、吸入性和混合性三种类型, 临床中采用分级药物疗法, 达到预防性治疗与快速缓解目的, 以减轻症状反应, 完全控制是最终的目标。
我国与世界医药市场逐渐接轨后, 推进了平喘药物的发展进程, 目前临床应用的平喘药物种类较多, 通过近几年的市场来看, 各个品种表现活跃, 基本上形成了一定的格局。
患者需求不断扩大近年来, 变态反应性疾病导致的呼吸道综合征已有明显增高的迹象, 成为困扰人类的病症。
据流行病学调研分析表明, 全球共有哮喘患者1.6亿人左右, 在工业化国家中的发生率平均为5%, 同时也是许多儿童感冒综合征中的多发病, 由于治疗的不及时, 较难得到根治, 故多年来平喘药一直被制药业视为新药研发的重点。
在我国, 由于气候环境、生活条件不同, 各地区哮喘的患病率差距较大, 其发生率约在0.5%-2%之间, 局部地区高达5%。
哮喘发生率主要集中于老人和儿童, 特别是儿童哮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2003 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最新调研表明, 我国儿童哮喘患病率继续走高, 其发生率达1.54%。
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的发病率为2.6%左右。
哮喘在具有体质过敏和呼吸道病家族史的人群中, 占据着较大的比重。
专家指出:约20%患者源于遗传基因, 只有2%是由职业性因素所引起, 在农村及自然环境较好的地区, 哮喘的患病率明显地低于城市, 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大气污染的加重, 这无疑是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因素之一。
茶碱系列占据一定地位常用于平喘药物有吸入、注射、口服三种给药途径, 主要由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白三烯拮抗剂、M胆碱受体拮抗剂、过敏介质阻释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和中成药七大类构成。
临床内科习题四
![临床内科习题四](https://img.taocdn.com/s3/m/a69be703de80d4d8d15a4fc9.png)
1. 支气管哮喘和处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去除诱因B.抗原脱敏C.长期口服肾上腺皮质激素D.色甘酸二钠E.菌苗疗法正确答案:C×2. 对外源性支气管哮喘,下述哪项不正确A.常有家族及个人过敏史B.季节性明显C.缓解期肺哮鸣音消失D.发作期间血清IgE水平降低E.多在少年,儿童时发病正确答案:D×3. 重度哮喘时,除吸氧外尚应采取下列哪些措施A.尽可能找出过敏源,去除诱因或进行抗原脱敏疗法B.采用拟交感神经药、抗生素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C.积极应用免疫制剂、色甘酸二钠,必要时用菌苗疗法D.改善通气、支气管解痉、控制感染、纠正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应用糖皮质激素E.大剂量广谱抗生素及抗原脱敏疗法正确答案:D×4. 下列哪项因素与支气管哮喘发作关系最为密切A.交感神经在支气管中分布少B.肾上腺素能β受体功能低下C.三磷酸腺苷增多D.环磷酸腺苷增多E.迷走神经兴奋正确答案:B×5. 支气管哮喘应用拟肾上腺素类药物的目的,在于取得何种主要药理效应A.αB.βC.α、βD.β2E.β1、β2正确答案:D×6. 支气管哮喘病人PaCO_2增高表示A.没有临床意义B.病情好转C.病情严重D.发作早期E.呼吸性碱中毒正确答案:C×7. 支气管哮喘患者,交感神经β-受体功能低下可导致A.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升高B.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水平下降C.细胞内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升高D.细胞内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下降E.磷酸二酯酶增多正确答案:B×8. 重度哮喘时,是指严重哮喘发作至少持续时间在A.6小时以上B.12小时以上C.24小时以上D.48小时以上E.72小时正确答案:C×9.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动脉血气变化为A.PaO_2下降,PaCO_2升高B.PaO_2正常,PaCO_2升高C.PaO_2下降,PaCO_2正常或下降D.PaO_2升高,PaCO_2降低或正常E.PaO_2正常,PaCO_2降低正确答案:C×10. 下列哪项不能引起哮喘发作A.cAMP水平上升B.cGMP水平上升C.β-受体功能低下D.α-受体兴奋E.cAMP水平下降正确答案:A×11. 重度哮喘时,每日氨茶碱静脉滴注的剂量不宜超过A.3.5gB.1.5gC.2gD.2.5gE.3g正确答案:B×12. 有关支气管哮喘的概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反复发作的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B.发病与过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β肾上腺素能受体功能低下等因素有关C.迷走神经兴奋使肥大细胞内的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增多,加速生物活性物质释放,哮喘发作D.哮喘发作时有可逆性的功能残气量增加,肺活量、时间肺量降低等功能的改变E.哮喘发作时常有低氧血症,但一般无高碳酸血症正确答案:C×13. 外源性哮喘的发病机制,哪项正确A.肥大细胞产生反应素B.一个抗原分子与一个IgE结合C.有钙离子参与D.浆细胞释放生物活性物质E.嗜碱粒细胞传递特异性抗原成分正确答案:C×14. 支气管哮喘与变态反应性肺浸润不同点主要为A.有过敏原接触史B.血中嗜酸粒细胞增多C.喘息D.致敏原E.胸部X线表现正确答案:E×15. 下列哪项不是支气管哮喘发病的有关因素A.体液免疫反应B.神经因素C.肾上腺素能α-受体功能增强D.肾上腺素能α-受体功能低下E.肾上腺素能β-受体功能手下正确答案:D×16. 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顽固哮喘病人的机制中,哪项是错误的A.提高β-受体对拟肾上腺素类药物的反应性B.抑制α-受体,抑制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C.消炎、消肿、稀释痰液D.抑制免疫,减少抗体形成E.刺激磷酸二酯酶,提高cAMP浓度正确答案:E×17. 应用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既能使其发挥最好疗效,又能防止药物中毒最有效的方法是A.缓慢静脉注射B.缓慢静脉滴注C.与舒喘灵合用D.与异丙肾上腺素合用E.血浓度监测正确答案:E×18. 支气管哮喘呼吸功能的检查,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哮喘缓解时,首先小气道功能恢复正常B.发作早期PaO_2下降,严重时PaCO_2上升C.发作时PEV1/FVC<60%D.本病肺的弥散功能正常E.肺活量降低不明显正确答案:A×19. 重度支气管哮喘,抢救措施中哪一项一般不用A.静脉滴注氨茶碱B.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C.氧气吸入D.注射强心剂E.静脉补充液体正确答案:D×20. 支气管哮喘发作,与哪些物质释放有关A.浆细胞释放生物活性物质B.T细胞产生反应素C.肥大细胞释放生物活性物质D.肺泡细胞释放生物活性物质E.粘膜柱状上皮释放生物活性物质正确答案:C×21. 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禁用A.麻黄素B.肾上腺素C.吗啡D.氨茶碱E.舒喘灵正确答案:C×22. 对外源性哮喘预防发作较好的药物是A.异丙肾上腺素B.氯喘C.氨茶碱D.色甘酸二钠E.舒喘灵正确答案:D×23. 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特征是A.反复发作阵发性呼气性呼吸困难B.反复发作吸气性呼吸困难C.反复发作混合性呼吸困难D.夜问阵发性呼吸困难E.肺部有较多的喘鸣伴肺底部湿啰音正确答案:A×24. 伴高血压的支气管哮喘发作的首选药是A.舒喘灵B.糖皮质激素C.肾上腺素D.异丙肾上腺素E.麻黄素正确答案:A×25. 支气管哮喘与心源性哮喘一时难以鉴别时,可采用下列哪种药物A.速尿B.吗啡或杜冷丁C.氨茶碱D.西地兰或毒毛旋花子苷KE.肾上腺素正确答案:C×26. 支气管哮喘的预后哪项正确A.发病年龄越小预后愈差B.合并肺气肿亦可治愈C.虽反复发作不会加重病情D.合并气胸不影响预后E.合理治疗可减轻发作或减少发作次数正确答案:E×27. 下列何种疾病应用异丙肾上腺素喷雾吸入可使呼吸困难很快改善A.心源性哮喘B.喘息性支气管炎C.支气管哮喘D.急性肺水肿E.支气管肺癌正确答案:C×28. 抗原脱敏治疗用于支气管哮喘的原理A.解除支气管痉挛B.抑制生物活性物质的释放C.抑制胆碱能神经受体D.抑制呼吸中枢E.产生封闭抗体阻止IgE与抗体结合正确答案:E×29. 对内源性哮喘下述哪项不正确A.成年发病B.色甘酸二钠有特效C.发作频率较为经常D.血清IgE多正常E.发病季节不明显正确答案:B×30. 支气管哮喘发作时,下列哪项因素能降低支气管扩张剂的疗效A.酸中毒B.缺氧未纠正C.感染未控制D.未并用糖皮质激素E.未充分补液正确答案:A×31. 茶碱的平喘作用原理是A.激活腺苷环化酶,使cAMP形成增加B.抑制鸟苷环化酶,使cAMP形成减少C.抑制磷酸二酯酶,阻止cAMP衍变5’-AMPD.抑制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止ATP分解为ADPE.抑制免疫过程中多个阶段,减少抗体生成正确答案:C×32. 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哪种药物抑制抗体产生,又能提高β-受体对拟肾上腺素类药物的反应性,从而抑制活性物质的释放A.吸入异丙基肾上腺素B.吸入色甘酸二钠C.静脉缓注氨茶碱D.静脉点滴糖皮质激素E.口服麻黄碱正确答案:D×33. 色甘酸二钠主要用于A.预防哮喘发作B.控制哮喘发作C.抢救哮喘持续状态D.控制感染E.止咳正确答案:A×34. 关于支气管哮喘,下列哪项概念是错误的A.可见于儿童和青年B.呼气性呼吸困难C.支气管粘膜下迷走神经感受器易感性增高D.α-肾上腺素受体功能相对增强E.发作与细胞免疫无关正确答案:E×35. 典型支气管哮喘发作时,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A.发作性带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及双肺哮鸣音B.发作性带哮鸣音的吸气性呼气性呼吸困难及双肺哮鸣音C.带哮鸣音的混合性呼吸困难及双肺哮鸣音D.带哮鸣音的混合性呼吸及咯粉红色泡沫痰E.带哮鸣音的混合性呼吸困难及咯血正确答案:B×36. 对哮喘持续状态伴窦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哪项治疗措施是错误的A.吸氧B.氨茶碱静注C.地塞米松静注D.心得安静滴E.抗生素正确答案:D×37. 下列哪种不是引起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生物活性物质A.缓激肽B.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C.组织胺D.慢反应物质E.快反应物质正确答案:D×38. 支气管哮喘发作时,呼气期两肺普遍性哮鸣音,其原因主要是A.支气管粘膜肿胀致支气管腔狭窄B.阻塞性肺气肿C.支气管内分泌物增加D.肺泡间质水肿E.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正确答案:E×39. 运动性哮喘的发作时间是在A.运动后1小时B.运动后2--5分钟C.运动后5--10分钟D.运动停止后2--5分钟E.运动停止后5--10分钟正确答案:D×40. 支气管哮喘与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的鉴别最有意义的是下列哪项A.过敏史、家族史B.双肺哮鸣音C.对支气管解痉剂的反应D.发作频率E.弥散功能测定正确答案:E×41. 以下项目中除哪项外均为支气管哮喘的危重表现A.呼吸困难加重,哮鸣音反而减少B.意识模糊或昏迷C.血压低,有奇脉D.心电图示电轴左偏E.呼吸性酸中毒及(或)代谢性酸中毒正确答案:D×42. 女性,30岁。
内科学
![内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47b38b25227916888486d7a2.png)
新乡医学院成人高等学历教育2017级第五学期《内科学》专升本试卷(B)姓名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注:本试卷共两页,全部为单项选择题。
单选题(每题1分,共100分)1.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变是A.支气管壁纤维增生B.细支气管炎症C.支气管与肺泡的炎症D.气管上皮细胞坏E.气管—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2.慢性支气管炎最主要的并发症是A.肺出血 B.支气管扩张 C.大叶性肺炎 D.肺栓塞 E.肺气肿、肺心病3.患者男性,67岁,反复咳嗽、咳痰、喘息8年,受凉后加重7天,每年冬季持续约3个月,查体:双下肺可闻及喘鸣音和小水泡音,诊断可能是A.支气管哮喘 B.支气管扩张 C.肺结核 D.慢性支气管炎(单纯型) E.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 4.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A.大气污染 B.吸烟 C.感染 D.气候变化 E.过敏因素5.下列各项检查对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有意义的是A.体格检查有桶状胸、紫绀 B.心电图呈低电压 C.胸部X线示肺纹理增粗D.血气分析PaO2<60mmHg,PaCO2>50mmHg E.肺功能残气量/肺总量增加6.患者,60岁,反复咳嗽、咳痰、憋喘8年,加重5天,多在冬季变凉后发作。
查体:双肺散在哮鸣音,右下肺可闻及湿罗音。
首选下列哪项治疗措施?A.控制感染 B.氧疗 C.解痉、平喘 D.止咳、祛痰 E.强心、利尿7.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时使用呼吸肌辅助呼吸,下列哪项正确A.呼吸衰竭伴低血压,应使用呼吸机 B.气道阻力增加的重症病例,应使用压力控制呼吸机C.严重呼吸性酸中毒和缺氧,应及时用呼吸机 D.对肺顺应性降低的重症病例,应使用压力控制呼吸机E.对锻炼恢复自主呼吸的病例,应使用容量控制呼吸机8.支气管哮喘典型的临床症状是A.胸闷 B.胸痛 C.咯血 D.干咳 E.反复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9.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血气分析PaCO2增高提示A.出现呼吸性碱中毒 B.病情好转 C.病情恶化 D.没有临床意义 E.出现心衰10.目前治疗哮喘最有效的药物是A.长效β受体激动剂 B.茶碱类药物 C.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D.糖皮质激素 E.色苷酸钠11.茶碱的平喘作用机理是:A.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生成增加 B.抑制磷酸二酯酶,阻止c-AMP衍变成5-AMPC.抑制鸟苷环化酶,使c-GMP形成减少 D.抑制免疫过程中多个阶段减少抗体形成E.抑制肾上腺素能受体,防止c-AMP分解成ADP12.慢性呼吸衰竭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A.紫绀、呼吸困难 B.出现神经精神症状 C.二氧化碳结合力升高D.PaO2<60mmHg,二氧化碳分压>50mmHg E.通气功能明显障碍13.肺炎球菌肺炎痰呈铁锈色与哪一病理分期有关A.水肿期 B.消散期 C.灰色肝变期 D.充血期 E.红色肝变期14.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A.病毒 B.厌氧菌 C.革兰阳性球菌 D.真菌 E.革兰阴性杆菌15.老年患者突然发生寒战、高热、咳嗽、咳痰、痰粘稠,砖红色,胶冻状,引起感染最可能的病原菌是A.克雷白杆菌 B.流感嗜血杆菌 C.嗜肺军团杆菌 D.葡萄球菌 E.铜绿假单胞菌16.诊断肺结核的可靠证据是A.结核中毒症状 B.血沉增快 C.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D.痰检找到结核菌 E.X线呈浸润性改变17.男,32岁,乏力,咳嗽1月余,伴低热、盗汗、痰中带血10天,胸片示:右肺上叶尖段炎症,伴有空洞形成。
茶碱类药物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合理应用_金美玲
![茶碱类药物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合理应用_金美玲](https://img.taocdn.com/s3/m/de1b1988e53a580216fcfe15.png)
#综述#茶碱类药物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合理应用金美玲=摘要>茶碱类药物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治疗中有悠久的历史,合理应用茶碱,在哮喘规范化治疗中占有一席之地,本文就茶碱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在哮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等作一概述,以期在临床中合理使用茶碱,发挥其应有的治疗作用,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关键词>茶碱类药物;哮喘;合理应用茶碱类药物是一类古老的、经典的平喘药物,应用于临床已有70年的历史了。
由于氨茶碱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曾一度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应用最广泛的平喘药物,但是由于其不良反应较多,安全治疗窗窄,特别是吸入糖皮质激素(ICS)和B2受体激动剂广泛用于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治疗并取得很好的疗效后,茶碱类药物在抗哮喘治疗中的地位逐渐退至第3位至第4位,在欧美国家甚至很少使用。
近年来,随着对茶碱类药物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其除了扩张支气管作用外,低剂量的茶碱还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并能增加膈肌的收缩力。
而且缓(控)释茶碱的问世,也使得茶碱的应用更安全有效,故茶碱在哮喘治疗中的地位又有上升趋势,2006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正式把缓释茶碱列为控制药物之一[1],2008年中国哮喘防治指南指出在中国贫穷地区可以把吸入ICS+缓释茶碱作为单用ICS不能控制的慢性哮喘的一线治疗[2]。
所以,如何合理应用茶碱,在哮喘的规范化治疗中占有一席之地,值得临床医师重视。
一、茶碱类药物的作用机制1.支气管扩张作用:茶碱对支气管平滑肌有直接扩张作用,通过非特异性地抑制磷酸二酯酶(PDE)活性,提高细胞内cAM P的水平,升高cAM P/cGM P比值,抑制细胞内钙离子内流,促进钙离子外流,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水平,从而舒张支气管平滑肌。
2.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众多证据表明茶碱在哮喘治疗中有抗炎作用,在过敏原激发后应用低剂量茶碱,可以减少嗜酸粒细胞渗出和CD4+淋巴细胞进入气道。
茶碱类药物合理应用的宜与忌
![茶碱类药物合理应用的宜与忌](https://img.taocdn.com/s3/m/c8b90ed5770bf78a652954ce.png)
茶碱类药物合理应用的宜与忌作者: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16年第05期临床上在哮喘急性发作时用快速缓解症状的药物,主要为吸入型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等)或茶碱类药物;缓解期间长期应用“预防性药物”,主要为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如丙酸倍氯松、丁地去炎松和氟替卡松等),或其他抗过敏性炎症的药物(如酮替芬、色甘酸钠等)。
其中茶碱类药物为重要的止喘药,如何合理应用至关重要。
茶碱类药物兼有解痉平喘、抗炎和免疫调节的三重作用,有直接兴奋心脏、增加心肌收缩力与心输出量的作用,还能扩张冠状动脉、利尿,这些都有助于缓解循环系统的功能不足,故也能用于治疗心源性哮喘。
但是茶碱类药物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受不同患者身体状况和其他药物作用的影响较大,尤其是老年哮喘病人更要注意。
由于茶碱类药物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非常接近,“治疗窗”窄,安全系数小,其血药浓度在10~20微克/毫升时止喘疗效确切,而超过20微克/毫升即会中毒,反而加重哮喘。
换言之,治病和中毒仅一步之遥。
1.茶碱类宜与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联合应用。
两者作用方式不同,前者解痉平喘,后者抗炎,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既能减少各自用量和毒副作用,又能提高疗效。
2.茶碱类宜与β2受体激动剂(如博利康尼)联用。
医疗实践证明,取不同作用机制的平喘药并用,可起到“协同作用”。
一可提高疗效,二可减缓耐受性,三可降低各自的用量,四可减少毒副作用,一举多得。
3.茶碱类的不同剂型宜合用。
哮喘急性发作时,先用氨茶碱气雾剂吸入疗法,同时再用口服氨茶碱片,也可起到“协同作用”。
前者扩张大气道,后者扩张小气道,可使气雾剂更加深入小气道,提高疗效,这比单用同一途径、大剂量的效果更好。
4.茶碱类宜与抗组胺类药(抗过敏药)合用,如异丙嗪、苯海拉明等,可减轻氨茶碱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作用,同时增强平喘效果。
5.联合用药是哮喘用药的基本原则之一,其“协同效果”可得到更好的长期治疗或预防效果,且可减少各种药物因减量造成的副作用,特别是糖皮质激素引起的不良反应。
平喘药物临床应用与进展(曾运祥)
![平喘药物临床应用与进展(曾运祥)](https://img.taocdn.com/s3/m/44a106eb6294dd88d0d26b77.png)
平喘药物的临床应用及进展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曾运祥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在易感者中此种炎症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或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此类症状常伴有广泛而多变的呼气流速受限,但可部分地自然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此种症状还伴有气道对多种刺激因于反应性增高。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
其病因与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有关。
发病机制与变态反应(Ⅰ/Ⅲ型),植物神经功能异常,上皮损伤和神经末梢的裸露等有关。
最终导致气道内炎症细胞浸润(气道慢性炎症)与介质的释放和气道高反应性。
传统上的治疗主要针对气道平滑肌痉挛。
现代的治疗更加重视治疗气道的慢性炎症,以及相关的免疫调节机制与气道高反应性。
近20年来,在针对哮喘的各个不同的发病环节,研究开发新的平喘药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其中,白三烯调节剂已经应用于临床哮喘的治疗。
受体激动剂;⒉茶碱类药物;防治喘息发作的药物,称为平喘药,包括下列种类:⒈β2⒊抗胆碱能M受体阻断剂;⒋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⒌色甘酸钠类药物;⒍新的平喘药(如白三烯调节剂等)。
最近有学者建议将上述平喘药分成二大类(见表1)。
长效β激动剂和长效茶碱类药物2基本的药理作用是支气管舒张剂。
然而,此两类药与吸入激素联合应用时有明显的增强疗效的作用。
所以,近期有学者将这两类药归在控制病情药中。
表1 平喘药物的分类抗炎/控制病情药物支气管舒张药物激动剂1、激素 1、短效β22、白三烯调节剂 2、茶碱3、色甘酸钠类 3、M受体阻断剂4、长效β激动剂25、长效茶碱类6、其他类新型药物一、β受体激动剂:2受体,肾上腺素能受体分为α和β受体,β受体有2个亚型,分布在肺组织的主要是β2受体主要分布在心血管系统。
而β1㈠β受体激动剂的基本化学结构和分类:2β2受体激动剂的基本结构是儿茶酚环,属于儿茶酚胺类药物。
平喘药ppt课件
![平喘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ee669aec3a87c24128c407.png)
三、抗过敏平喘药
1. 肥大细胞膜稳定药: 2. 色甘酸二钠(咽泰)
• 稳定肥大细胞膜, 抑制肥大 细胞脱颗粒释放过敏介质。
• • 口服吸收少,主要以粉末 形式喷雾吸入。 仅预防支气管哮喘、过敏 性鼻炎等发作, 控症无效。
2. H1受体阻断药:酮替芬 3. 抗白三烯药:孟鲁司特钠
10
11
5
【临床应用】
1. 慢性哮喘 2. 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心源性哮喘辅助治疗 3.中枢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注意:安全范围小,iv时要稀释、缓慢,不能过量。
6
㈢ M胆碱受体阻断药 异丙托品(异丙托溴铵) 1.穿透力差,口服无效,应用气雾剂不会吸收,不良反应轻 2.对支气管平滑肌选择性较高 3.用于伴迷走功能亢进的哮喘(如精神诱发或夜间发作)
7
二、抗炎平喘药 糖皮质激激素:可的松、泼尼松、地塞米松等
不良反应多且重。
吸入用糖皮质激素:丙酸倍氯米松、丙酸氟替卡松、 布地奈德、曲安奈德等 可避免全身不良反应,起效慢。 具有强大的抗炎抗免疫作用,但副作用多且重。 常采用吸入式给药,重症者不能控制时需全身给药。 8
平喘药
分
1. 支气管扩张药
类
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控制哮喘急性发作 茶碱类药 M胆碱受体阻断药
2. 抗炎平喘药:糖皮质激素类(一线药)
3. 抗过敏平喘药——预防哮喘发作 肥大细胞膜稳定药 H1受体阻断药 抗白三烯药物
2
一、支气管扩张药
㈠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平喘原理】激动2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cAMP↑
沙丁胺醇(舒喘灵):口服、吸入,作用4-6h
克伦特罗:效价高,口服、吸入,作用4-6h 特布他林:似沙丁胺醇,口服、注射,作用4-6h 福莫特罗和沙美特罗:兼抗炎作用,吸入,作用8-12h 不良反应:手指震颤、久用有耐受性。
茶碱类药物
![茶碱类药物](https://img.taocdn.com/s3/m/d9567090bcd126fff6050b8e.png)
1 茶碱类药物的临床治疗1.1慢性持续性哮喘的治疗本品适用于轻度〜重度慢性持续哮喘的治疗,也可用作间隙发作性慢性哮喘发作时的治疗。
主要采用口服制剂。
对于白天发作为主的患者,可选用普通氨茶碱片或茶碱控释片口服;对于夜间哮喘患者,则应当给予茶碱控释片口服时尔平、舒弗美、优喘平等。
由于茶碱控释片可使茶碱的血药浓度稳定地维持在较为理想的范围内,既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又可避免茶碱的毒性反应,还可减少服药次数、增加患者的依从性。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2 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本品可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主要经静脉途径给予氨茶碱。
对于24 小时内未曾应用过茶碱类药物的患者,应先缓慢静脉注射负荷量茶碱,然后再给予维持量茶碱静脉滴注。
有条件者应监测血茶碱浓度。
1.3 其他慢性阻塞性肺病:由于氨茶碱既具有解痉平喘作用,又有强心、利尿和加强膈肌收缩力等作用,因此适合于COPD 缓解期和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心力衰竭:本品具有增强心脏变时性、变力性、降低肺血管压力、减少肺血管的渗出等作用,适合于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急性肺水肿)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不全时的治疗。
呼吸衰竭:本品可直接兴奋延髓的呼吸中枢,降低其对CO2 的敏感阈值、增加呼吸中枢输出的冲动。
临床上应用茶碱治疗陈一施呼吸和早产儿呼吸困难。
膈肌疲劳:茶碱对疲劳的膈肌具有增强其收缩力的作用。
2 茶碱类药物的禁忌证对茶碱过敏的患者;低血压和休克患者;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甲亢、胃溃疡和癫痫患者。
3 其他注意事项3.1 茶碱有抑制多核白细胞的黏附、化学毒性、吞噬和溶酶体释放的作用,因此,接受茶碱治疗的哮喘患者的多核白细胞的杀菌能力显著地低于对照组,且其作用的强弱与血中茶碱的浓度有关。
正在应用茶碱的患者,如果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有可能使茶碱的血药浓度迅速升高,导致毒性反应。
3.2 本品与锂盐合用时,可加速。
肾脏对锂的排泄,使后者的疗效降低。
3.3本品静脉输液时,应避免与维生素C、促皮质素、去甲肾上腺素配伍。
茶碱类药物在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
![茶碱类药物在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cb89ceecc22bcd126ff0cb6.png)
茶碱类药物在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关键词】茶碱类药物茶碱类药物是一类古老、经典的平喘药物,由于氨茶碱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在20世纪50~60年代一度成为许多国家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线平喘药物。
但是,由于茶碱类药物存在着治疗窗窄、影响其药动学的因素较多和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大等缺点,容易引起毒性反应,临床用药剂量难以掌握。
1茶碱类药物的临床治疗1.1慢性持续性哮喘的治疗本品适用于轻度~重度慢性持续哮喘的治疗,也可用作间隙发作性慢性哮喘发作时的治疗。
主要采用口服制剂。
对于白天发作为主的患者,可选用普通氨茶碱片或茶碱控释片口服;对于夜间哮喘患者,则应当给予茶碱控释片口服时尔平、舒弗美、优喘平等。
由于茶碱控释片可使茶碱的血药浓度稳定地维持在较为理想的范围内,既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又可避免茶碱的毒性反应,还可减少服药次数、增加患者的依从性。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2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本品可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主要经静脉途径给予氨茶碱。
对于24小时内未曾应用过茶碱类药物的患者,应先缓慢静脉注射负荷量茶碱,然后再给予维持量茶碱静脉滴注。
有条件者应监测血茶碱浓度。
1.3其他慢性阻塞性肺病:由于氨茶碱既具有解痉平喘作用,又有强心、利尿和加强膈肌收缩力等作用,因此适合于COPD缓解期和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心力衰竭:本品具有增强心脏变时性、变力性、降低肺血管压力、减少肺血管的渗出等作用,适合于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急性肺水肿)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不全时的治疗。
呼吸衰竭:本品可直接兴奋延髓的呼吸中枢,降低其对CO2的敏感阈值、增加呼吸中枢输出的冲动。
临床上应用茶碱治疗陈一施呼吸和早产儿呼吸困难。
膈肌疲劳:茶碱对疲劳的膈肌具有增强其收缩力的作用。
2茶碱类药物的禁忌证对茶碱过敏的患者;低血压和休克患者;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甲亢、胃溃疡和癫痫患者。
3其他注意事项3.1茶碱有抑制多核白细胞的黏附、化学毒性、吞噬和溶酶体释放的作用,因此,接受茶碱治疗的哮喘患者的多核白细胞的杀菌能力显著地低于对照组,且其作用的强弱与血中茶碱的浓度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vidence of oxidative stress in asthma and COPD: potential inhibitory effect of theophylline
Respir Med, 2000,94:584~588
20
• 目的:评价茶碱对哮喘和COPD患者肺氧化 应激反应潜在的抑制效应
11
二、抗炎作用
血浆浓度为5~10mg/L时,即可产生 实验室和临床上的抗炎作用。
12
血浆茶碱浓度≤10 mg/L ,可保护组 胺或其他炎性介质诱发的支气管收缩,这 与其直接舒张支气管作用无关,而提示其 抗炎作用。
13
茶碱类药物的抗炎作用
体外 肥大细胞 巨噬细胞 单核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T淋巴细胞
氧自由基,促进其凋亡。
25
Theo. Effect on Activated Mucosal Eosinophils - LAR
20 Theophylline (6.6 mcg/ml) 20
Placebo
Cells/ mm BM
10
p < 0.05
ns
10
0 Sullivan, Lancet Week 0
50年代 陆续报道茶碱的副作用及死亡病例,国
内开始用于治疗哮喘及肺心病 60年代
国际间对茶碱治疗哮喘的评价及应 用情况的差异较大。 一线?二线?三线?
2
茶碱类药物的发展历史
70年代 开展了茶碱血药浓度的检测(有效浓度
及副作用的界限) RCT疗法(Round the Clock Therapy) PDE学说:治疗哮喘的药理机理
茶碱类药物的发展历史
1889年 1922年 30年代
40年代
Kossel 从茶叶中首次发现茶碱 发现了茶碱的支气管舒张作用 Trasoff(1933年),Herrmann(1937年) 报道静脉使用茶碱治疗哮喘发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药物开发、临床 试验研究甚少,但已在欧美临床应用
1
茶碱类药物的发展历史
9
一、舒张支气管平滑肌 1、通过抑制PDE介导 2、为非选择性PDE抑制剂 3、体内达到抑制PDE的血浆浓度为10 ~20mg/L,
这低于体外的25mg/L,体内存在协同机制
10
4、对PDE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抑制作用
尤其对III,V亚型,产生平滑肌舒张( c AMP , c GMP )
对PDE IV 抑制产生抗炎作用
3.48±0.11 3.55 ±0.11 3.53 ±0.15 3.02 ±0.08
脂过氧化物与FEV1/FVC负相关(r=-0.304,p<0.05) 哮喘患者血浆脂过氧化物与血清茶碱水平负相关(r=-
0.495,p<0.05)
22
23
24
3、嗜酸性粒细胞 抑制其释放各种毒性蛋白、LTC4、
嗜中性粒白细胞
减少介质释放 减少活性氧化物释放 减少细胞因子释放 减少MBP、ECP的释放,诱导凋亡 减少增殖 减少细胞因子释放 减少活性氧化物释放
体内 试验动物
哮喘患者
减轻过敏原引起的迟发相反应(豚鼠) 减轻过敏原及PAF引起的气道高反应性(豚鼠、绵羊) 减轻过敏原及内毒素引起的气道炎症(豚鼠、大鼠) 减轻血浆渗出(豚鼠) 抑制过敏原引起的迟发相反应 增加外周血CD8+细胞 减少气道中的T淋巴细胞 降低IL-4,IL-5血浆浓度
343: 1994
Week 6
0 Week 0 Week 6
哮喘病人口服缓释型茶碱 6周(平均血 浆浓度6.6mg/L),支气管粘膜活检激活的 嗜酸性粒细胞(EG2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 治疗前,嗜酸性粒细胞总数降低,与LAR 的抑制一致。
27
Effect of a 4-week Treatment With Theophylline on Sputum Eosinophilia and Sputum Eosinophil Chemotactic Activity in Steroid-naïve Asthmatics
14
(一)对炎症细胞、结构细胞的作用
抑制多种炎症细胞的激活和介质及细 胞因子的释放
15
1、肥大细胞 抑制组胺、白三烯的释放
16
2、多形核粒细胞(PMN) 抑制其释放氧自由基(ROS)、蛋
白水解酶、LTB4;抑制PMN的激活。
17
Relationship between STC & BAL PMN
60
% Fall
BAL PMN
40
r = 0.77 p = 0.03
20
0
12
16 20
24
STC mcg/ml
BAL - LTB4 vs Granulocytes
50
25
% change granulocytes
0
r = 0.76 p = 0.04
-25
-50
% change LTB4
-100 -75 -50 -25 0 25
• 方法:测定血茶碱和脂过氧化物水平 • 结论:哮喘和COPD患者存在增高的氧化应
激,茶碱可明显抑制哮喘炎症过程中的氧化
应激反应。
21
结果: 血浆脂过氧化物水平(nmol.ml-1)
Asthma COPD COPD Controls
(non or ex-smoking) (current-smoking)
3
茶碱类药物的发展历史
80 - 90年代 PDE 学说的修饰和发展 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4
茶碱的化学结构
OR
CN CH3 N C CH
OC C N N CH3
N-7为其功能基团
5
茶碱类药物的种类
• 形成复盐 -氨茶碱(Aminophylline) 茶碱与乙二胺的复盐,含茶碱77%-83%
• 恩丙茶碱(Enprofylline) 茶碱3-甲基换成3-丙基 较强的抗炎作用 无拮抗腺苷作用 支气管舒张作用较茶碱强5倍,有效茶碱浓度为3mg/L 对中枢及心血管影响小 长效 较茶碱安全
6
茶碱类药物的种类
• 不同基团取代N-7位的衍生物 -二羟丙茶碱(Diprophylline,喘定,甘油茶碱) 二羟丙基 胃刺激性小 口服生物利用度低 心脏兴奋作用弱
-多索茶碱(Doxofylline) 1,3二氧环戊基-2-甲基 支气管平滑肌的舒张作用是氨茶碱的10-15倍 镇咳作用较强 对胃肠道、中枢、心血管影响小 1988年意大利上市(Ansimar) 我国2019年上市(枢维新)
7
茶碱类药物作用的重新评价
一、舒张支气管平滑肌 二、拮抗气道炎症
• 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和活性 • 抑制炎症细胞的活性 三、免疫调节作用 四、改善气道粘膜纤毛输送能力 五、增加膈肌收缩力,改善通气功能
8
对茶碱在临床应用的价值需要重新认识! 对茶碱在哮喘治疗中的地位需要重新评价! 对茶碱的研究应进行更高层次的展望!